『壹』 如何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習作能力課題實施方案
當前,小學生由於受家庭條件、生活條件、教育條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時語言的積累,導致了小學生寫作語言的匱乏,表達的欠缺,以致出現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和「有話說不出」的現象。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刻不容緩,怎樣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談幾點膚淺認識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以寫作為樂。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根本上是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以寫作為快樂。一旦他們對寫作有興趣,他們就會「想寫,愛寫,願意寫」而不是將寫作作為一種負擔。
首先:讓他們知道寫作來源於生活。兒童時期就是一個玩的階段,我們必須引導他們從游戲中激發靈感,從生活中開啟思維。比如讓他們寫《最開心的一件事》或《最難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告訴他們可以寫自己曾經做游戲的經歷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另外,老師也可以與他們一起做一些游戲,讓他們游戲的同時記錄游戲的過程和感受。
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鼓勵他們寫作。要想讓學生樂於作文,首先必須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小學生的特點是敢於幻想,我們應該鼓勵支持他們大膽的去想像,去比喻,而不是對他們的「異想天開」一概否定,我們要肯定他們的想法與進步,及時的表揚他們讓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這樣他們才會對寫作感興趣。另外,為了豐富他們的寫作材料,應該多的舉行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帶他們去寫生,讓他們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為寫作提供素材,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知識,從而充分提高他們的興趣。
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寫作材料。
寫作源於生活。俗話說:「不會觀察,就不會作文。」好的觀察能力可以發現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發現美與丑。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愛觀察,但卻缺乏觀察能力,不會觀察。因此,教師要創設條件,指導學生觀察。比如說,為了讓學生有物可以觀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塊生物角,讓學生親手在花盆中種上小草,由專人負責,澆水施肥,並觀察它每天的變化;買個小魚缸,養幾只小蝌蚪,讓他們觀察它們如何變成青蛙的。另外,課余時間可以帶學生去農田觀察莊稼的生長或者去樹林觀察昆蟲的成長,讓他們學會留意身邊的一草一木,發現它們細微的變化。正因為通過細致地觀察,學生才能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生動。
三、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書是人類「智慧」的載體。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
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學,要騰出課堂教學的時間用以自讀,學生閱讀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疑難,有什麼體會,可以隨時表達。氣氛寬松,探討熱烈,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鼓勵發揮想像力。
『貳』 《怎麼豐富學生作文的文化內涵》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怎麼豐富學生作文的文化內涵》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新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在語文教學中,文章是最富有人文性的板塊,教材中的課文蘊含了豐富的人文內容,負載著古今中外的先進文化,那些優秀作品的精彩之處,更是作家人格的閃現與思想的靈光。走進這些語言文字,接受它的熏陶,發現與感悟其中的人文內涵,逐漸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學生的人文品格自然得以提升。
寫作教學,是表現人文精神,培養著人文精神以及提升人文品格的重要途徑。濡染了人文色素的作文,往往是鮮活的、獨特的、明敏的、高尚的,而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又潛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的洗禮。一句話,舍棄了人文精神便是舍棄了語文的靈魂,不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語文便不是健全的教育,所以,我們想藉助作文來加強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進而我們提出進行「豐富學生作文文化內涵」的課題研究。
二、研究目標及研究內容。
研究目標:通過教學實踐和探討,引領學生開掘文化的精髓,在寫作教學與文化內涵的有機契合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拓寬寫作教學的領域,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形成切實可行的寫作教學理論體系。同時藉此過程能提升學生的人文品格,回歸語文教學的真正面目。
研究的主要內容:為豐富學生作文的文化內涵,我們將進行四個方面的有效鏈接。
鏈接課堂
營造民主的教學的氛圍,以開放性的教學形式,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寫作教學過程,使寫作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創作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於學生自主寫作、樂於寫作、善於寫作的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體系。突出寫作教學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建立民主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獲得自由而理想的發展。總結其特徵,構建多種有效的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課堂教學模式。
鏈接文本。
語文文本(教材與課外讀物)中的人文內涵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通過教與學的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挖掘教材中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的人文內涵,釐清其表現特徵,以文本中的人文內涵感染學生,再通過文字外化為一種表達方式。
『叄』 如何做好小學生作文指導實施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小學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准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縱觀我校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形式,輕內容;不注意交給學生觀察方法,再加上學生生活面狹窄,體驗不豐富,素材積累不充分,出現的一些問題不得不令人憂慮,諸如「假」,說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兒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與學生生活、學習嚴重脫離,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作文時學生多半是無病呻吟;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教學以專題組織單元,口語交際與習作的完美結合,都在利圖改變學生這一「怪現象」。我們進行小學生活作文的研究,就是試圖從「生活」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讓學生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
因而我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嘗試著邁上了「生活化」作文教學改革之路。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解除學生的畏作心理,讓學生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善於思考、大膽創新的良好習慣,作文教學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學作文就是學做人,學生能寫出真、善、美的習作使學生敢於、勤於、善於,樂於說真言、寫實話、吐真情。培養學生自能作文的意識、興趣、能力、習慣以及對生活和習作負責任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教學實踐能力及教學科研能力。
三、理論依據
(一)、作文是生活的再現、反映、創造,學生的生活內容是學生作文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生活,就沒有內容豐富的作文。教師只有研究、了解、豐富、引導學生的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領,才能反映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世界。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 「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 葉老的話,給我們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方向,充實的生活,豐富的積蓄是寫作成功的必要條件。(二)、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與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語文教學走向開放、走向實踐、走向綜合的基礎,也為作文生活化教學提供了生活背景。
(三)、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學現狀的需要,從作文教學來看一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較空洞,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內容與生活脫節,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氣息與創新意識。為了使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寫,且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走向生活,讓作文走向生活。進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研究,試圖從「生活化」的角度來優化作文教學,賦作文教學以生活的靈性,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它能讓我們更多地吸取經驗,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活動,以實現教師本身語文素養與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四)、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繫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實踐,和社會生活實踐結合,培養生活實踐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大自然和社會中到處都有知識,到處都可以成為作文教學的課堂,打破作文教學模式,使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起來。
因此,從研究者對生活作文的研究積累與研究的背景來看,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在本校具有可行性。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理論探索
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通過各種途徑學習當前教學新理論,努力吸取各種教育思想的優勢。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借鑒各種教學模式,融各種教學方法於生活化教學策略。不斷總結,勤於反思,在「行—知—行」的反復探索中逐漸總結出規律性認識。
(二)、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研究
學生作文內容應該也必須是學生生活內容的反映,學生的寫作才是興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們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研究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從生活出發,構建作文教學內容系列。
(三)、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研究
訓練包含「訓」與「練」兩層意義,是「訓」與「練」的統一。小學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訓練,從學生整個人生來說,訓練是一種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是將教學的訓練要求,轉述為生活的要求。
(四)、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研究
小學作文生活化的教學要體現在作文指導、作文評講、作文評改上,作文教學過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論指導下,融作文內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訓練生活化策略於一體的。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通過研究和實踐,高效達到小學生作文訓練要求,提高表達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給作文以生活的靈性,力求克服作文虛假空洞現象,使小學畢業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適應社會生活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
(二)、寓作文於育人之中,寓育人於作文之中。指導學生審視學校、家庭、社會所包含的內容與展示的形狀,指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與辨別,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與判斷,用自己的心靈感受與呼喚,展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從而培養學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三)、通過課題研究,總結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基本目標、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教學程序的設計,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理論與操作性結論。
(四)、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途徑,對於學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巨大作用。通過課題研究和實踐,應「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第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使學生樂於作文,樂於表達,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發展學生的健全人格。
六、課題的研究方法:
(一)、現狀調查法:調查分析小學生作文的現狀,對該課題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編制問卷對四五年級大部分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摸清情況,為完善「小學作文生活化作文策略研究」這一理論提供依據。
(二)、研究文獻法:通過研究資料,總結實驗學校,優秀教師的研究成果、教學經驗,及時了解同行的研究動態和特色,從而不斷調整本課題的研究策略。
(三)、行動研究法:根據研究目標與策略進行實踐,邊實踐邊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效果。
(四)、個案研究法:樹立作文優秀的典型,以點帶面,達到整體推進的效果。
七、課題研究的的步驟和計劃: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了解學校中年級作文教學現狀。明確研究內容和職責,搜集信息,並進行分析、歸類、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制訂課題實施方案,並申報立項。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並做好對實驗目標、實驗內容進行調查、記錄、調研、研討展示等工作。
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探索「小學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學策略:
(一)、師生共同開發作文資源,豐富學生個性化的生活經驗。
(二)、引導學生自由表達,使作文成為學生放飛心靈的需要。
(三)、改革教師的指導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習作的合作夥伴。
(四)、改革教師的作文評價方式。
二:展示優秀成果
(一)、撰寫研究論文。分階段對課題做好課題階段小結,根據課題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正課題實施方案。
(二)、匯編優秀習作。
『肆』 保護環境 寄語未來的作文
《保護環境 寄語未來》
古今中外,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子孫後代。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它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而如今,無知的人類把地球媽媽弄得暈頭轉向,痛苦不堪,「救救地球!」已成為大家最強烈的呼聲。
現在的地球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不文明的人總是亂丟垃圾。然而,就是這些不經意的舉動,才使昔日美麗健康的地球變得傷痕累累,奄奄一息。許多的人都不禁向社會呼籲: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的美麗!
您看,那些人,正拿著斧子、工具亂伐樹木,原來密密麻麻、鬱郁蔥蔥的森林已經不在,可他們還不覺醒——伐下樹木,造紙、做桌椅、當柴火……有些小學生也不懂珍惜,紙張才寫幾個字就扔掉了,或者在樹皮上刻字,在桌椅上亂畫。他們可曾想到:沒了樹木,誰來阻擋風沙?誰來凈化空氣?
您看,那個男子,把塑料袋和易拉罐隨手往水裡扔;您瞧,那個阿姨,把垃圾順手倒進湖裡;您瞧,那個小孩,把吃完的果皮紙屑往河裡扔……原來清澈見底的江河溪湖已經污濁不堪,原來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已經不見,如果再……
您看,遠處的叔叔耐不住性子,打開煙包,抽出一支煙,安閑地抽了起來,煙霧陣陣, 要知道, 吸煙不僅危害人體的健康,而且還污染了周圍新鮮的空氣。
再看——滾滾濃煙從高大筆直的煙囪中冒出,直沖雲霄,污染了空氣,破壞了大氣層。而自私自利的人類卻視而不見,還在不斷豎起不計其數的煙囪,嚴重危害著地球媽媽的健康,「非典」等疾病時有發生……
不要亂砍濫伐;不要亂扔垃圾;少抽煙,讓我們一起愛護環境,有一個好的干凈美好的地球。
『伍』 如何做好小學生作文指導實施方案
小學生的作文是最簡單的,而寫人則是小學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但很多學生還是對寫作文頭疼不已。
以上就是小學生在「寫人」作文中的技巧,只要掌握了這樣的寫作技巧,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初高中都會受用。
下一期我將發布「寫事」「寫景」的方法,各位學生家可以長期關注我,也可以在wei信上輸入「xue97」找我,也可以提前獲得各種免費教育資源,另外如果孩子成績不好不知道怎麼輔導,也或者孩子在學習上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向我們咨詢。
『陸』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給校長的建議》課文方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當我們開始這一次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學生已經在小學學習了六年,並且即將離開小學,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六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壯的少年,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著學校、老師的心血。這六年中,發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在即將畢業的時候,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並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這次綜合性學習就是充分運用多種語文形式,讓學生回憶美好的小學生活,互相激勵,繼續前進。
「難忘小學生活」分成「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引導學生開展活動。「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可以激起對六年小學生活的回憶,激發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的感情,同時在寫講演稿、給母校老師寫信、臨別贈言等方面得到借鑒和啟發。開展活動的材料不止於此,學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師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級,學生已開展過三次這種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綜合性學習,也具備了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基礎。教學中要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特徵,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使這次綜合性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為學生難忘的回憶。
綜合性學習要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主。「成長足跡」板塊可以以製作「班級紀念冊」為中心開展活動。為了製作好「班級紀念冊」,可以做以下幾件事:(1)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2)回憶和說說自己成長的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3)搜集個人和集體「成長的足跡」,寫寫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人和事。最後製作成班級紀念冊。「依依惜別」板塊可以有選擇地開展下面的活動:(1)為老師和同學寫臨別贈言。(2)為母校做點事,留作紀念。(3)舉行一次畢業聯歡會,在聯歡會上回憶成長經歷,表達惜別之情,互相贈言。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0~14課時,一般一星期完成一個板塊。開始時可以用1課時制訂和交流活動計劃,結束時用1~2課時展示、交流學習收獲。為了便於開展活動,可以適當調整課時,把幾節語文課連在一起,有一些活動,如,搜集個人和集體成長的資料、為母校做有紀念意義的事、為准備畢業聯歡會排練文藝節目,需要利用課外的時間。
1.通過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2.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3.用多種形式表達對老師和同學、對母校依依不捨的感情,並立下美好的志向。
4.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選做)
5.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與同學一起組織策劃聯歡活動。(選做)
(一)基本思路
本次綜合性學習與以往的綜合性學習單元相比,學生自主活動的比重更大。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教師既要引領學生回憶小學生活,學會表達情感,學會感恩,又要通過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大致可以採用這樣的流程:
1.瀏覽本組教材,討論和制訂活動計劃。(1課時)
主要包括:
(1)閱讀單元導語,聯系實際,激發開展綜合性學習的興趣。
(2)閱讀「活動建議」,明確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3)瀏覽「閱讀材料」,了解可以參考哪些材料。
(4)根據「活動建議」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開展哪些活動。制訂和交流活動計劃。
2.「成長足跡」板塊,可以以製作「班級紀念冊」為中心開展活動。(6~7課時加課外時間)
(1)閱讀《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和《忘不了的笑聲》《作文上的紅雙圈》,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深厚感情,學習作者是怎麼表達這種情感的。(2課時)
(2)回憶小學生活,寫寫自己難忘的老師和同學、難忘的校園生活、難忘的一節課或難忘的一次活動等。(2課時)
(3)和同學一起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搜集材料。(1課時加課外時間)
(4)同學合作,製作班級紀念冊。(2課時加課外時間)
3.「依依惜別」板塊,可以有選擇地開展活動。(4~5課時)
(1)寫臨別贈言,送上真情與祝福。也可以寫好臨別贈言,在班級聯歡會上相互贈送。(1課時)
(2)在離校之前為母校做點事,如,為學校圖書館修補圖書,為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澆水培土,修理課桌椅等;以小組或班級為單位寫倡議書、建議書。(1~2課時加課外時間)
(3)策劃一台畢業聯歡會,排練節目,進行聯歡。(2課時加課外時間)
這次綜合性學習要把每一個人都吸納到活動中來。活動的形式可以多樣,個人、小組、全班穿插進行。集體活動要分工合作,使每個學生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二)實施要點
1.瀏覽本組教材,討論和制定活動計劃。計劃要把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活動內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動建議中提出的活動形式以外,還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動也吸納到計劃中來,如,出一期「再見吧,母校」的黑板報,為學校圖書館修補、整理圖書,開展「我為母校捐本書」活動。
2.「成長足跡」板塊。
活動建議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動:認真讀一讀閱讀材料;寫難忘的人和事;暢談成長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製作班級紀念冊。教學中可以以「班級紀念冊」為中心,把各項活動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認識製作「班級紀念冊」的意義。六年的小學生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讓每一個學生都把那些珍貴的回憶留住,那不僅是對過去日子的美好回憶,也將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激勵。許多年後,當一個個同學長大成才,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的時候,班級紀念冊將永遠連接著小學老師和同學的情誼。
(2)討論「班級紀念冊」的內容和形式。討論內容主要是確定欄目,如,「師恩難忘」「同學情深」「集體榮譽」「運動場上」「藝術天地」「美好祝願」。班級紀念冊是為了留下美好回憶,所以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書刊式的紙制班級紀念冊,也可以是網頁式的多媒體班級紀念冊。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班級紀念冊,都要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努力做到圖文並茂,有的還可以用實物。教師要鼓勵有創意地製作「班級紀念冊」。
(3)閱讀材料——邁好製作班級紀念冊的第一步。
閱讀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時代的作者回憶自己難忘的小學生活。
《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和《作文上的紅雙圈》側重於回憶老師的教誨,《忘不了的笑聲》記錄的是班上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同學。
閱讀這些文章,要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再現老師的品格。同樣是回憶老師的文章,表現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贊揚老師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嚴謹的教學風格(《難忘的啟蒙》),有的是回憶老師的才華橫溢和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老師領進門》),有的是難忘當年老師對自己的鼓勵(《作文上的紅雙圈》)。這三篇文章的作者後來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們事業有成,都是小學老師為他們奠定了基礎,所以也一直懷念和感謝小學時代的老師。希望學生在閱讀別人懷念老師的文章中,聯想起自己的老師,回憶起老師教育自己的事,激發起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激發起表達的慾望。閱讀回憶同學的文章《忘不了的笑聲》,要留意作者寫作的切入口——通過笑聲寫出一個個同學的特點,體會同學間濃濃的情誼,領悟到寫同學可以有多種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種寫法。
(4)搜集和積累班級紀念冊的內容。
①寫難忘的人和事。
在閱讀的基礎上,勾起學生對往事的回憶。可以藉助照片,尋找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開一次交流會,進行「難忘小學生活」為主題的「搜索」活動;可以在校園里漫步,在各個角落裡重溫童年的夢。這是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所以要鼓勵學生打開心靈,說真話,訴真情。
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幫助學生回憶:
難忘小學生活
類別〖〗內容〖〗難忘的理由難忘的老師難忘的同學難忘的一節課難忘的一次活動難忘的運動會難忘的文藝演出難忘的……
②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
成長的過程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歡笑,也有眼淚。但無論酸甜苦辣,都將成為珍貴的回憶。可以在班裡開展一次「我的成長故事」的主題班會,教師要做個良好的傾聽者,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主題班會後把印象最深的事記下來。
③共同尋找班級的「成長足跡」。
這是材料搜集與整理的最後階段。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搜集,搜集的內容包括照片、獎狀、實物等。搜集到的內容與每個學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分類整理了。根據材料確定紀念冊的各個欄目名稱,做好班級紀念冊的策劃,並把相應的任務分解到各個小組或每個學生。也可以先確定班級紀念冊的欄目,再搜集相應的資料。
(5)製作班級紀念冊。
紀念冊的製作,關鍵在於計劃要周密,分工要明確。誰負責封面設計,誰負責哪個主題,都要事先確定。老師要即時關注情況,督促、指導學生完成。班級紀念冊完成後要展示,有條件的可以列印,發給每位同學和家長,送給曾經任教的老師。
3.「依依惜別」板塊。
活動建議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開展。
(1)寫臨別贈言。閱讀材料中《畢業贈言》提供的給老師和給同學的贈言是一些範例,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確贈言的主要目的及內容是:回顧學習生活,抒發惜別之情;感謝老師教導,贊美同學情誼;展望美好未來,表達真誠祝願。贈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據同學和老師的特點寫。寫好的贈言可以在班內進行交流,評一評誰寫的贈言最有個性,誰寫的贈言最風趣,誰寫的贈言最幽默,誰寫的贈言最有文采。在評議中要注意杜絕庸俗的傾向,對一些比較消極的贈言,要及時予以引導。學生也會請老師寫贈言。給學生題寫贈言是老師給學生上的「最後一課」,如果上好了,會讓學生終身難忘,受益匪淺。老師為學生題寫畢業贈言要重在鼓勵,因人而「言」。
臨別贈言可以寫在同學錄上,也可以寫在自製的卡片上。無論是寫在同學錄上還是賀卡上,教師要提醒學生不要追求豪華時尚,以簡單樸素為宜,提倡自己動手製作。
(2)為母校做點事。
這項活動的范圍是很廣泛的。
「閱讀材料」中提出可以給母校、老師寫封信,表達自己的心聲;可以用演講的方式,向母校告別;可以把對學校的各種建議寫成建議書;可以暢想20年後每個同學都是什麼樣子的。寫信,要注意抒發真情實感;演講,要安排好時間、地點、形式,要調動場內的氣氛;寫建議書之前要對學校進行調查,針對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建議盡可能具體。
除了以上活動,「活動建議」還提出一些實踐性活動,如:為學校再搞一次衛生,再給小樹澆澆水;寫倡議書,號召全體同學為美化校園環境、創建文明校園出點力。
開展「為母校做點事」的活動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是學校所需要的;同時要力所能及,是小學生能做到的。
(3)籌劃一台畢業聯歡會。
畢業聯歡會可以以班級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年級組形式(所有的畢業班合在一起搞活動)進行。前者准備方便,參與面廣;後者氣氛熱烈,場面隆重。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聯歡會,事先都要進行周密的安排。先要總體設計畢業聯歡會的安排,再具體編創和排練節目;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報名參加表演,再根據報名情況進行編排。要考慮學生的參與面,盡量讓班上每一個學生在這次聯歡會上都有事做,都發揮參與者的作用,不要只當觀眾。一台精彩的、人人參與的聯歡會,將是學生一生美好的回憶。聯歡會盡可能由學生自己策劃、主持、布置環境,給每個學生鍛煉的機會。
上述這些活動,雖然安排在「依依惜別」板塊,但也可以把一些書面的材料和活動照片充實到「班級紀念冊」中,讓班級紀念冊更加豐富多彩。
(三)活動案例
案例1:「班級紀念冊」 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通過製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育團隊精神。
2.以生活為本位,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他們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作文。
3.說寫結合,完成兩篇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學安排
1.導語。
你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捨。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挑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匯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你們同意嗎?
但是,光有照片還不夠,建議你們各自為自己的照片寫一點說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範例及講評。
你為什麼帶這張照片來?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麼?先想一想,誰願意說說?
講評重點:有無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
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清楚
3.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麼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4.大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得較好?
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介紹各自的特點。
5.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6.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征詢意見,自行修改。
7.小結。
(徐鵠)
案例2:籌劃畢業聯歡會
畢業即將來臨,孩子們早已經歡欣雀躍,嘰嘰喳喳地湊在一起談論畢業聯歡會的事情——因為此前我曾經答應他們在畢業前夕,和他們一起搞聯歡活動。怎樣讓他們過得快樂而有意義,並且在過程中有所收獲?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提前一周,我們開了個討論會。會上,孩子們踴躍發言,自告奮勇報上了許多游戲和表演項目。
鄭煜:橫笛獨奏
廖文倩:豎笛獨奏
朱海磊:說笑話
……
一下子,節目多達二十多個。
差不多是時候了。我提出了今天的主要話題:「孩子們,你們想過這個問題嗎:這么多節目,活動的時候,誰先誰後?該怎麼決定?你的理由是什麼?」
一「問」激起千層浪。
「我想把成語接龍放在活動最初幾分鍾,用於穩定情緒。」
「我覺得橫笛獨奏放在第一個節目比較好,鄭煜的橫笛吹得挺棒的。一開場肯定技壓群芳。」
「我有個建議,把踩氣球這個游戲放在最後,大家快快樂樂結束這次活動。」
……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還挺在理。
排好了節目單,還缺少什麼?當然是聯歡會的主題嘍。來看看孩子們自己取的題目:
「瞧我有多棒」畢業聯歡會
「記住我」畢業聯歡會
「難忘今宵」畢業聯歡會
……
「那麼,誰來寫晚會的串詞呢?」
5個孩子主動請纓。於是,全班一起討論串詞的編寫要領。
「這次活動,我們也歡迎其他班級的同學前來觀摩。誰願意向別人介紹我們這次活動,設計一張海報,吸引他們前來觀摩?」
4個孩子表示願意承擔此任務,並且保證一定形式新穎。
「這一期的班報,打算把這個活動報道一下,報道稿由誰負責寫呢?」
兩個孩子接下了這個任務。
剩下來的15個孩子,兩個是節目主持人,3個負責出黑板報,4個組成後勤服務組,負責列出所需物品的清單並且做開支預算,還有6個負責教室環境布置。
承擔了任務,孩子們各自組成小組,討論去了。
兩天後,所有的方案都送到了我這里。我詫異於孩子們驚人的能力。
一周後,聯歡活動按時開展,活動非常成功。
活動之後,他們寫了活動體會。
鄭煜說:「經歷這次活動,想不到我們還有那麼大能耐,竟能自導自演這么有趣的活動。」
虞群群說:「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會安排得更有計劃性。」
旁觀的趙老師和孩子們打趣,說:「嘿,這次活動最大的贏家是郎老師,因為她看似放手,實則精心策劃。」
我是最大的贏家嗎?孩子們是否看出了我的良苦用心?借這次活動,我抓住了教育的契機,讓孩子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既體驗了整個過程,又迎來了美好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自己的舞台上釋放了激情,找回了自信。
其實,最大的贏家,是孩子們!
(郎明仙)
(一)成長足跡
「閱讀材料」共選了5篇文章,都是回憶小學生活的。
《難忘的啟蒙》是一篇回憶啟蒙老師的文章。作者沙健孫。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對日語課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現了啟蒙老師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嚴謹的教學作風,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課文是按照「我」對啟蒙老師的感激和懷念對啟蒙老師的回憶啟蒙老師對「我」的影響這樣的順序寫的,其中回憶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點。
閱讀這一課,先要了解「啟蒙」的意思,在此基礎上理解「我」的啟蒙老師使「我」受到了哪些啟蒙教育?如,熱愛自己的祖國,嚴格要求學生,寫作要實事求是,學習要認真。要讓學生體會「從這種寬嚴之間,我們這些小學生也領悟到了老師們沒有明說的某些道理」這句話,明白在課文中「寬」指的是什麼,「嚴」指的是什麼,老師為什麼對作文、寫字那樣嚴格,而對日語課卻那麼寬容,從而進一步感悟到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
《老師領進門》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作品。這是一篇回憶錄,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啟蒙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從小受到文學感染,在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表達作者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閱讀時要體會文章通過哪些具體事例的敘述,表達出對田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點寫了田老師教一首小詩,他以詩為內容,編了一段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述,讓孩子「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讓我們深深感到,啟蒙老師對人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作者用格言式的語句,說明了教育對人的巨大影響,感謝老師對自己的啟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憶、具體的事例說明田老師「很有口才,文筆也好」,一個優秀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敘述生動,行文簡潔,是本文的特色。
《新來的王老師》是一篇小說。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提問「差生」蔡林,引起鬨堂大笑,放學後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自己是「差生」,「沒人提問我的」,「大家這么認為。我,我自己也承認。」所謂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針對蔡林的這種心態,王老師對症下葯,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其實這個「差生檔案」是一個個名人小時候的「缺點」,他們的成就今天已經人所共知,他們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這份「差生檔案」激發了蔡林的信心,我們相信他在王老師的教育下一定會有大的進步。很多學生雖然沒有像蔡林那樣被判為「差生」,但六年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有不順利的時候,所以這篇文章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回憶老師幫助、鼓勵自己進步的點滴往事。
《忘不了的笑聲》是一篇描寫同學的文章。文章圍繞「小隊的同學都愛笑,各人的笑聲不一樣」,寫出了小隊同學別具一格的笑聲,通過笑聲表現出同學的特點。字里行間洋溢著同學之間的親切情誼,寫作角度別出心裁。閱讀時要注意文章選擇的寫作角度,並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己班同學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角度把他們寫下來。
《作文上的紅雙圈》的作者是當代作家黃蓓佳。文中提到的《補考》一文是她的處女作,由於這篇作文的成功,給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後陸續發表文學作品,最終成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補考》可以說是她成長中的一塊里程碑,而老師的九十八個紅雙圈,則開啟了她文學創作的大門。有時候,成功就來自於一點小小的鼓勵。文章以小見大,從一篇作文上的紅雙圈,贊頌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引領作用。閱讀時要讓學生體悟這一點,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成長故事傾訴出來。
(二)依依惜別
「閱讀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圍繞著「告別母校」這個話題,但文體各不相同。
《給老師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區第三小學學生翁欽露寫給她的老師顧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在華東師范大學讀書。在信中,她記下了顧老師曾經給予自己的種種關愛和教誨,贊美了老師的奉獻精神。給老師寫信,對學生來說也不是陌生的事,閱讀時著重要體會作者把敘述、描繪、想像結合在一起,用優美抒情的語句,用對具體事例的回憶,表達對老師真摯的感謝之情。
《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是一篇激情昂揚的演講稿。文中回憶了六年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學的第一天、三年級時的運動會和六年級的家長會,表達了對母校的留戀,對老師的感激,以及對同學的依依不捨。以情感人,激發共鳴是演講稿的基本特點。學生可以以此為範本,學寫演講稿。
《給校長的建議》是一位六年級畢業生寫給校長的信,側重於提出建議。信中針對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新開放圖書室的建議。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設想,還提出了具體的改進辦法,言辭懇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達了熱愛之情。以這封建議書為範例,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發現學校存在的不足,學習本文的寫法,向校長寫一封建議書。
《同學錄》是一首短短的詩。同學錄,是種在校園里永遠的記憶,是留在歲月中忘不掉的純真。這首詩也是一個情味濃濃的倡議,通過誦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同學錄的作用,也來做一個自己班級的同學錄。
《畢業贈言》中選登了兩組贈言,一組是學生寫給老師的;一組是老師給學生的。學生臨近畢業,有許多話要對同學、老師、母校說,「畢業贈言」為他們提供了一次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機會,一個展示個性、展現才情的平台。雖然畢業贈言人人都能寫,但是由於其特殊的紀念意義,畢業贈言應盡量寫得精練、形象、富有時代感、飽含感情,能給人以啟迪。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真摯的情感,指導學生能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用比較生動、得體而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祝願。
『柒』 大學四年理想與實施方案1000字作文
大學是來個多姿多彩的社源會,充滿知識,也充滿誘惑的寶庫,亦或染缸。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考驗的不僅是我們的抵抗力,更是對一個人精神上堅定的考驗。隨時隨地,可能便偏離正規,更可怕的事,偏離正軌後還得不到察覺,所以需要作一個長久而又實際的規劃。
思想修養
作為一個大學生,首先要明確自己思想的立場,除了擁有先進黨員所具備的高思想外,還需要在生活中樂於助人,在學習中勤奮刻苦,在各方面應有樂觀態度。
要知道在大學沒有父母親的陪伴,最需要克服的是思想上放鬆,因此在大一相對輕松的環境要先明確,再強化一系列正確的思想,只有有了正確的思想,才能保證大學生生活中不出差錯,一個沒有管制,考驗自製的生活終究到底需要思想的支持。
學習研究
作為一個大學生,很明確一點就是以學習為主,需要做到的是從一開始就必須抓緊時間,嚴格要求自己,只有在大一,大二或者大三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明顯這樣對我們的考研,畢業有很大的幫助,在工作中有明顯的發揮。
學習中,我們應該做到預習,復習環節,這在高中期間很不大一樣,一次對於良好的習慣要發揚和保持,對不良習慣抵觸和拒絕。
總之,一切以學習為第一目標!
『捌』 課題農村作文細節描寫實施方案怎麼寫
小河邊一座古老的民居,民居被綠色的草環繞著,看起來幽雅、別致。
綠樹掩映的山村民居,紅的瓦,白的牆。遠遠望去金燦燦的玉米擠滿了房屋上的橫梁,一串串干辣椒掛在房柱上,火紅的春聯、年畫,古色古香。屋後的黃羊三五一群在綠茵茵的草地上低頭吃草。牛兒追逐「哞、哞」,在呼喚主人的到來。藍天、白雲、小草、野花,寧靜的山村宛如一幅絕妙的水彩畫。
山村裡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水長年「嘩啦嘩啦」的響著,伴奏出一首優美的樂曲,樹上的鳥兒也不甘寂寞,在歡快地唱歌,似乎在與溪水聲相應和,構成了一首動人的交響曲。
我喜歡秋天的山村,不僅僅那裡有我至親的外婆,還因為那裡的天是蔚藍的,朵朵白雲在天空中悠悠然然地飄盪,平淡之中充滿著樂趣。
村子東西兩邊,各有一條小溪,緩緩地流著,要是站在高山頂上望去,就像系在村腰上的兩條綠色的綢帶。
山村的黎明,在雞籠里睜開了眼睛。隨著「喔、喔、喔」一聲雄雞報曉,擁抱了一夜,親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捨地松開了手,在天地的唇邊,便展現出了一個光明的世界。露珠,沿著蒲公英和草的夢境滾落,濺起一片片透明的陽光。在一種金黃般的喧嘩中,孵出一個新的黎明。
那縷縷似浮雲般冉冉上升的農家房屋頂上的炊煙,那由牧童吹著笛趕著回來的耕牛發出的「哞哞」聲,還有那農人扛著鋤頭回歸時叱喝出來的充溢著山野粗獷的沒有韻律不成調的鄉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靜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