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貳』 新理念 小學數學新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發現法
發現法是由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法的基本含義及特點發現法是指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根據教師和教科書提供的課題與材料,積極主動地思考,獨立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和法則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嘗試教學法
嘗試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中一種影響比較大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邱學華老師最早設計和提出的,經過在一些地區和全國逐步推廣,到現在已有十多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自學輔導法
自學輔導法的基本含義自學輔導法是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盧仲衡教授主持的「中學數學自學輔導實驗」中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種方法的基本思想,對於小學數學教學也有一定影響。
四、「探究—研討」法
「探究—研討」法是美國的一位教學法專家蘭•本達(Lan Benda)教授提出來的。在美國有一定的影響。80年代初介紹到我國。在理科教學和數學教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
五、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採用固定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套模式。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發展、教學方法的增多以及對教學方法本質的深入研究,廣大教育工作者逐漸認識到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因數學課題、所教的兒童以及教師的風格而有所不同;教學方法也不是「單一的」,可以有不同的組合。另外,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鮮明,感染力強,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原理,通過結合形象的畫面來講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教師應注意用辯證的觀點來審視各種教學方法。正所謂「教無定法」。
『叄』 說說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幾種基本方法
新課程改革對於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機遇,又是一種挑戰。通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我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新教材無論教學內容安排還是呈現形式,處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我在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使用教材時,始終把它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以課堂為主陣地,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學習能力。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
1.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無意注意佔主導,觀察能力有限。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只是對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感興趣,不能領悟其中蘊藏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我尊重他們的興趣,先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看,再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按一定的規律觀察。
例如,在教學「數一數」時,一幅生動美麗的校園圖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馬上被畫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和熱鬧場面吸引住,非常高興,津津有味地看起來。這時我不急於把問題提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給他們一定的時間隨意看自己想要看的,還可以說說圖上有什麼。當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後,我提出要求:「這里還有許多數學知識呢!圖上畫的是什麼?各有什麼?你們找一找。」學生的興趣被引到數學上,帶著問題觀察,注意力也集中在所提的問題上,自覺地按我的要求觀察,我再適時地指導觀察方法,有意引導他們按順序觀察。他們很快就找到了從數量「1」到數量「10」所表示的物體,如「1位老師」、「1面紅旗」、「2位小朋友跳繩」、「3位同學踢足球」、「4個垃圾桶」等。這樣分兩個階段進行觀察,先讓學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觀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隨著知識點的增多,對觀察的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漸漸地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由局部到整體,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2. 利用教材插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密切相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每一幅插圖啟發學生說,我先鼓勵每一位學生試說,並且不作統一要求,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所觀察到的說出來,再同桌互相說,這樣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教學內容。
例如:在一年級數學課本P17的「比大小」時,我先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先觀察並說說圖中畫的有什麼?學生觀察了一下,很快就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圖上畫有猴子和一些水果。」還有的說:「圖上有3隻猴子和4個梨、3個桃、2個香蕉。」對這些回答,我都給予肯定。然後我單獨出示3個猴子和3個桃,我問:「誰多誰少?」學生齊聲說:「一樣多。」我問:「誰能把話說得完整一些?」學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樣多。」這時,我又出示3個猴子和2個香蕉,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說:「猴子多,香蕉少。」最後我出示3個猴子和4個梨,學生馬上說:「猴子少,梨多。」這時,我問:「剛才你們說猴子多,現在又說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還是少呢?猴子、香蕉、梨這三種水果比較,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誰最多?誰最少?這句話怎樣說合適?請你們同桌討論一下。」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討論時各自都發表意見,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然後,各組代表匯報:「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學生發言很熱烈,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很高。
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既學到了知識,明確了物體的大小多少是從比較中得到的,又把圖的內容說得連貫、完整、具體,從而提出了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同時也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形式。我從學生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本著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事實,自始至終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引入課題,創設操作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例如:在教學「7的組成」時,我先讓學生拿出7根小棒,再讓學生把這7根小棒分成兩堆。師:「你有幾種分法?你是怎樣分的?」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很快學生就得出不同種分法,有的說:「我把7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很快就得出了7的組成。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提倡讓學生在做中學。」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力求領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的知識要求,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多動手操作,手腦並用,培養技能、技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通過摸一摸、擺一擺、拼一拼、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學生獲得了數學知識,在操作中激起了智慧的火花,進行了發現和創造。
4. 發揮小組作用,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分類」第二課,「按不同標准來分」時,我讓學生以4人一組的形式學習,每個人把自己文具盒裡的鉛筆都拿出來,集中在一起,擺放在桌子上,組內先觀察,再討論,最後動手把自己認為一樣的分在一起。分完後,我又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給大家匯報:你們組是怎樣分的?按什麼標准分的?想了幾種分法?經過討論交流,學生們想出了十幾種不同的方法。如:1.按鉛筆的顏色分;2.按鉛筆的長短分;3.按鉛筆中有沒有橡皮頭分;4.按鉛筆有沒有削過分;5.按筆桿上有棱和沒有棱分;6.按筆桿上的花紋來分……學生分鉛筆的方法之多,出乎我的意料,也確實讓我驚嘆。
這樣教學,既發揮了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生的思路得以開拓,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總之,實驗教材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極為方便而豐富的資源,它系統有效地培養和開發了學生的智力,給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場地,也給師生交往、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交流提供了條件。
『肆』 小學數學教學的教法和學法主要有哪些
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應該考慮以下幾個主要原則:
1、堅持啟發式教學,反對注入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應用各種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積極的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和促進個性健康發展。
啟發式教學的精神是尊重學生的主體人格,強調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的技能形成、能力發展和個性展示。它把學生看成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從而積極地開展思維活動,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智力,特別是思考力的發展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科學民主的教學方法。
注入式教學也稱「填鴨式」或「灌輸式」教學,是指教師從主觀出發,把學生置於被動地位,忽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把學生看成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只注重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學是把學生看成被動的教育對象,不注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只是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生吞活剝,不加咀嚼地呆讀死記,抑制了學生的思考力和創新精神。注入式教學方式既不利於學生真正領會掌握知識,又不利於其智慧的發展,是一種不科學不民主的教學方法
2、體現教育價值的原則
小學數學教育的基本價值追求是什麼?不同的理解將影響對具體數學教學方法的抉擇與組合。如果將小學數學教育的價值簡單地理解為就是掌握已經被發現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那麼,可能更多地會考慮「採用什麼樣的方式講解,學生更能聽懂?」「通過哪些操練能使學生牢固掌握那些基礎性的知識!」「如何考量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那些規定性的基礎知識?」等這樣一些問題,則相應地,在抉擇或組合教學方法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集中在「敘述式講解」、「重復性練習」、「結論性演示」等方法之上;如果將小學數學教育的價值理解為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的話,可能更多地會考慮「採用什麼樣的組織方式能更有利於學生經歷一個探索與發現的過程?」「通過哪些獲得能促進學生的知識和經驗運用於現實情境?」「如何考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能力」等這樣一些問題,則相應地,在抉擇或組合數學方法的時候,可能會更多地集中在「啟發式對話」、「探索性實驗」、「引發性問題解決」等方法之上。
3、目標導向原則
在任何一個數學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都會(也必須)依據課程目標、學習任務以及學生特點等,設計出具體的教學目標。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多元和整合已經深入人心,新課標把教學目標劃分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這個目標就是將數學學習的任務具體化,它是整個課堂學習活動的基本導向,在課堂教學中主導著教與學的方法與過程,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教師對數學方法的抉擇與組合,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最大限度地達成這個已經被確定的目標。
4、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原則
教學任務是通過教學內容的傳授實現的。這里的教學內容是指學科性質和一節課的教材內容。教學內容是制約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學科性質不同,教學方法也有不同。同一學科,由於各節課教材內容不同,其方法的選擇也有區別。同是傳授新知識,如是概念性內容,就要選用講授法;如是闡明事物的特性、揭示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則可選用演示法。所以要依據教學內容來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5、促進兒童學習的原則
良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程序結構。它應充分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怎樣才能學得更好,要能充分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又盡可能地保持學生的這種注意,使學生始終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它不僅要關注教師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更要充分地關切學生的情緒狀態,關切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關切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或困難,關切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等;它要有助於形成和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它要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大可能的體驗,並在這種體驗下獲得某種「成功」的滿足。
教師應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幫助學生依據學習內容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式;注重兒童的個性、經驗基礎、興趣導向和學習方式,寧可改變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計劃;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策略和方式參與學習;讓學生運用各種各樣方式去觀察對象,預見結果,檢驗假設;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呈現的不同反應整合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之中。
6、兼顧差異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認知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特點是不同的,例如,低年齡段的學生,更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對象所吸引,但對於一些復雜的情境,要能辨識出數學特徵還是比較困難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依賴直觀,因而對一些邏輯運算能力還比較弱。因此,在這個年齡段,可以多採用一些材料演示。操作實驗等方法。而對稍高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開始能從一個較為復雜的情境中辯識出某些數學特徵,雖然數學思考仍主要依賴於直觀,但已經建立了初步的語言和符號的邏輯運算能力,因此,就可以更多地採用一些啟發式談話、探究式發現、探索性實驗等方法。
其次,教師要認識到,不同的學生,其認知結構以及學習風格也是不同的。一個專業成熟的教師,懂得如何依據不同的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和學習風格特點,選擇有靈活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適應性教學方法,特定的教學方法與特定的學生特徵相聯系,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最後,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生活經歷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其生活經驗也是不同的。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與相應累積的日常經驗以及建立的那些日常概念,是學生實現現實問題數學化的一個基礎。因此,在抉擇和組合教學方法時,應兼顧這些差異。
『伍』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作為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方可讓多數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2、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
人的思維過程始於視角器官。課本上的主題圖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與好奇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創設主題圖,激發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熱情,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讓學生把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
數學來源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的周圍。因此,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從而達到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陸』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收益終身,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孩子從一個天真頑劣的小孩到一個真正接受知識的小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要求規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成績優異的關鍵,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補習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教育時代,孩子們的大腦不僅僅是課上的40分鍾,而是要勇於積極的探索,在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著眼於以上幾點,加上對課本知識的結合,孩子的成績定會有所提高,於此同時孩子更多的學習到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
『柒』 如何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方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教師需要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情感,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真正利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進而促進自己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2]而傳統的教學課堂,課堂氣氛較為沉悶,教師教學的手段又比較單一,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根本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他們的積極性必然大打折扣。教師需要懷著與時俱進的心態,深入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完善,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游戲、有趣的數學活動等形式中,真正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加形象生動的課堂,使得學生們的潛能得到激發,促進他們創新意識的提高。
二、為學生留有探究思考的空間
創新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並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講解上,缺少引導點撥環節和學生思考的時間。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只能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無法利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也造成了他們思維的閉塞,綜合素養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並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己的教學地位,並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探究空間,讓學生們自己去想一想、探一探、做一做。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以發揮,真正實現全面的提高。
三、提倡合作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說明了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依靠個體是無法實現大的成就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合作的重要性。傳統的課堂模式下,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學生們各自聽各自的,沒有一個交流合作的氛圍。同時,在課下他們也獨自解決問題,缺乏一個與人主動交流合作的意識。自主學習並不意味著不與他人合作。
『捌』 小學數學最新教學方法有哪些
1、對應思想方法
對應是人們對兩個集合因素之間的聯系的一種思想方法,小學數學一般是一一對應的直觀圖表,並以此孕伏函數思想.如直線上的點(數軸)與表示具體的數是一一對應.
2、假設思想方法
假設是先對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問題作出某種假設,然後按照題中的已知條件進行推算,根據數量出現的矛盾,加以適當調整,最後找到正確答案的一種思想方法.假設思想是一種有意義的想像思維,掌握之後可以使要解決的問題更形象、具體,從而豐富解題思路.
3、比較思想方法
比較思想是數學中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手段.在教學分數應用題中,教師善於引導學生比較題中已知和未知數量變化前後的情況,可以幫助學生較快地找到解題途徑.
4、符號化思想方法
用符號化的語言(包括字母、數字、圖形和各種特定的符號)來描述數學內容,這就是符號思想.如數學中各種數量關系,量的變化及量與量之間進行推導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數,以符號的濃縮形式表達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類比思想方法
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和三角形面積公式.類比思想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記憶變得順水推舟的自然和簡潔.
6、轉化思想方法
轉化思想是由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變的.如幾何的等積變換、解方程的同解變換、公式的變形等,在計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類思想方法
分類思想方法不是數學獨有的方法,數學的分類思想方法體現對數學對象的分類及其分類的標准.如自然數的分類,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數和偶數;按約數的個數分質數和合數.又如三角形可以按邊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類標准就會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從而產生新的概念.對數學對象的正確、合理分類取決於分類標準的正確、合理性,數學知識的分類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建構.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運用集合的概念、邏輯語言、運算、圖形等來解決數學問題或非純數學問題的思想方法.小學採用直觀手段,利用圖形和實物滲透集合思想.在講述公約數和公倍數時採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數和形是數學研究的兩個主要對象,數離不開形,形離不開數,一方面抽象的數學概念,復雜的數量關系,藉助圖形使之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另一方面復雜的形體可以用簡單的數量關系表示.在解應用題中常常藉助線段圖的直觀幫助分析數量關系.
10、統計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中的統計圖表是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求平均數應用題是體現出數據處理的思想方法.
11、極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極限方法的實質正是通過量變的無限過程達到質變.在講「圓的面積和周長」時,「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極限分割思路,在觀察有限分割的基礎上想像它們的極限狀態,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公式還能從曲與直的矛盾轉化中萌發了無限逼近的極限思想.
12、代換思想方法:
他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題時可將某個條件用別的條件進行代換.如學校買了4張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張桌子和3把椅子的價錢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邏輯思維中的基本思想,當順向思維難於解答時,可以從條件或問題思維尋求解題思路的方法,有時可以借線段圖逆推.如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第一小時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了16千米,還有94千米,求甲乙之距.
14、化歸思維方法:
把有可能解決的或未解決的問題,通過轉化過程,歸結為一類以便解決可較易解決的問題,以求得解決,這就是「化歸」.而數學知識聯系緊密,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引申和擴展.讓學生面對新知會用化歸思想方法去思考問題,對獨立獲得新知能力的提高無疑是有很大幫助.
15、變中抓不變的思想方法:
在紛繁復雜的變化中如何把握數量關系,抓不變的量為突破口,往往問了就迎刃而解.如:科技書和文藝書共630本,其中科技書20%,後來又買來一些科技書,這時科技書佔30%,又買來科技書多少本?
16、數學模型思想方法:
所謂數學模型思想是指對於現實世界的某一特定對象,從它特定的生活原型出發,充分運用觀察、實驗、操作、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所謂過程,得到簡化和假設,它是把生活中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模型的一種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認識和處理周圍事物或數學問題乃數學的最高境界,也是學生高數學素養所追求的目標.
17、整體思想方法:
對數學問題的觀察和分析從宏觀和大處著手,整體把握化零為整,往往不失為一種更便捷更省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