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縱向

小學語文縱向

發布時間:2021-01-27 05:06:53

『壹』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

進行「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題目,以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個單元當作以單元主題為「書名」,每篇課文和積累運用為「章節」的一本「小書」。
我們的單元整體教學,包括「教科書教學」、「整本書閱讀」、「語文實踐活動」三部分,各部分既橫向聯系,又有一個縱向的序列。
單元整體教學因為年段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同,精讀指導重點也不同。一、二年級宜以「識字」為整合點,指導重點在比較詞句中理解與朗讀。單元整體識字,有益於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級的學生不但能夠認識更多的字,而且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了解漢字構字規律,對漢字的特點有更深的體會。三、四年級,以單元主題為綱,整合課本內容,指導學生預習,指導重點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領悟表達效果。五、六年級,以單元主題為發散點,整合課內外內容,以學生自學為基礎,指導重點在於通過句段和篇章的對比,體會情感,領悟表達。

『貳』 語文最什麼難學

語文不難學,如果說最難學的階段,應該是高中。
1、內容方面,文言文和古詩詞是最不適應的板塊
初中的文本,如《桃花源記》《鄒忌諷齊王納諫》文本本身都很短,高中的文言文必修一中的三篇文章除了《燭之武退秦師》另外的兩篇《荊軻刺秦王》《鴻門宴》非常長,而且重點字詞非常多,同學們一上來就會覺得有點吃力。
從難度上來說,必修一里的這幾篇文言文是屬於記敘類,故事性強,敘述生動,還屬於同學們比較容易接受的文本;但是從必修二開始就是寫景抒情類的文言文《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都是在寫景當中表達人生哲理的文章,而且魏晉時期的文章要聯系當時的動盪的社會現狀和儒釋道的影響來看,在理解上難度也很大。到了必修三就已經是議論性散文了,難度逐層提高。
從詩詞方面來講,高中的幾本必修都是按時間順序,從《詩經》一直學到宋詞。學生在考試的時候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讀不懂」。他們說初中的時候幾本都是考課內的,老師會在講解後告訴他們詩歌會抒發哪幾種感情,考試的時候直接往上套就可以了。
但是上了高中,我們學習的詩歌會更加地復雜,就拿送別詩來說,已經遠遠不是一句「離愁別緒」就能夠概括的。有的送別詩表達對對方的美好祝願,有的表示對自己前途渺茫的擔憂,有的還和羈旅在外國破家亡的深層情感聯系在一起。都只能在讀懂的基礎之上再使用答題的技巧。
2、講課方式上,更加重視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學習的部分比較基礎,老師還會帶著學寫字等,在講課的時候文言文主要講的是字詞翻譯,逐句落實。
但是到了高中,基礎的部分可能更多的是以課前預習、課後檢測的方式來落實。文言文的翻譯也是要課前做好充分預習,課後了自己去歸類整理,老師上課的時候只會講重點的部分。老師講課的重點不是字音字形,而是更加重視文本細讀,分析人物形象、思想內涵、甚至是寫作技巧等方面。這就要求同學們學習更加主動,並且要盡快適應過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一部分同學上了高中就會比較懵,因為沒有老師手把手地教了,學習人物又重,一切都靠自己去摸索了。
3、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
也許是同學們在初三的時候經歷了一整年的備考訓練,所以一上高一的時候思維還是比較固化的,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有許多思維定勢都需要打破。
比如說,在現代文閱讀方面,許多同學一看到現代文,想到的思想主題就是,這篇小說里好人是誰,壞人是誰,是為了謳歌什麼品質,抨擊某種黑暗的社會現象。但是我們看到高中閱讀里常常出現不一樣的文本類型,比如俗世奇人類型的《蘇七塊》,比如外國小說里的《烏米》,甚至同學們有時讀到《晚飯花》、《峽谷》之類表現某種審美的文本時,讀完了根本就不知道文章講的是什麼了。
另一方面是,高中的時候更加註重聯系思考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比如今年全國卷的高考作文題,就需要同學們找出兩個關鍵詞的精神內涵上的聯系,然後根據這一聯系來確定文章的主題。在作文方面,考驗同學們的「縱向思維」,不像初中議論文的幾段式寫作。
4、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
從小學開始學語文,不僅僅是為了十幾年之後的那一場高考,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審美能力的培養。要懂得古詩詞的言有盡而意無窮,懂得古文的鏗鏘有力,懂得現代文打破一切的氣度,這些都是以大量閱讀、感受為基礎的。
閱讀能力是高中培養的一個重任。湖北地區的語文考試這兩年改用全國卷1,幾乎每一道題目都是一道閱讀材料,非常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語文作為一個基礎學科,是其它任何學科的基礎,去年的數學題有一道文言文,如果閱讀能力跟不起來,會極大影響對其它科目的理解。
到了高中,要樹立起大語文的觀念。不僅有課堂上的,還有許多別的拓展閱讀材料,不僅有書本中的,還有生活中的。審美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叄』 怎麼樣才能學好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重在多讀多寫,在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作者的心理。

『肆』 什麼是教學內容的縱向組織與橫向組織

縱向組織:指按照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到繁、從具體到抽象等先後順序來組織編寫。

例如,加涅的層次結構理論按照復雜性程度把人類學習分為八類,認為學習任何一種新的知識技能,都是以已經習得的或原有的知識技能為基礎,即復雜學習以簡單學習為基礎;學科課程(語文、數學等)多為縱向組織。

橫向組織:指打破小學科的知識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按照學生發展的階段,以學生心理發展階段需要探索的、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為依據來組織編寫教材內容,構成一個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題。

例如,霧霾問題很嚴重,那麼可以將能夠解釋霧霾的成因和解決此問題相關的知識(氣象學、地理學、生態學、環境學等)組織起來呈現。

(4)小學語文縱向擴展閱讀

課程設計的組織原則

第一,連續性。連續性是指課程內容的「廣度」范圍之內的水平組織,是指直線式地陳述主要的課程要素。

第二,順序性。順序性是將課程內容、學習經驗及學習材料組織成某種聯結的次序。順序性與連續性有關,但又超越連續性,是指課程的「深度」范圍之內的垂直組織規則,使學習的機會建立在前一個學習經驗或者課程內容之上,但要對同一課程要素作更深、更廣、更復雜的處理。

第三,整合性。整合性是在課程當中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之間建立適當的聯系,以整合由於分割所造成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狀態,從而達到最大的學習累積效果。

『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教學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

閱讀教學法為語文教學法的組成部分,研究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原理和方法。閱讀教學為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識字的重要途徑,作文的基礎,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的關系,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要統一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系,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如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之間的聯系,讀、聽、說、寫之間的聯系,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聯系。

(5)小學語文縱向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使學生認識三千五百個常用漢字;學會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輔助工具;掌握常用的詞彙;流利地誦讀課文,並且能夠背誦教師指定的一部分課文。

2、為了適應閱讀和寫作的需要,三千五百個常用漢字,應該在一二年級教學生掌握半數左右,其餘半數的教學在以後四年中陸續完成。一二年級識字教學可以採用集中識字的方法,也可以採用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方法。

3、要教學生學寫記敘文,逐步學會把耳聞目見的事物記下來。有關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如觀察事物,確定中心,選取材料,組織材料等等,要通過課文的講讀和作文的指導講評,分別年級,陸續教給學生。

『陸』 橫向群文閱讀和縱向文本拓展如何落實更有效

閱讀是汲取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對智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指導閱讀任何一篇課文,都是給學生智慧倉庫里增添一筆財富;閱讀教學中的任何一項訓練都不同程度地起到開發學生智力的作用。(摘自《當代語文教育學》)從大語文觀看來,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語文的運行系統由課堂教學、課外閱讀、生活體驗與感悟三個子系統構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大語文運行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是大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准》雖然明確規定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閱讀量,但在實際教學中,因為缺乏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讀物的選擇,實施的方法、時間、評價考查的辦法等,所以很難真正將《新課標》中關於課外閱讀的要求落到實處。尤其是課內教學將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得非常滿,難以騰出課內教學時間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拓展孩子的課外閱讀量。
綜觀小學生的閱讀實踐,普遍存在電視替代書籍的慵懶閱讀行為,淺嘗輒止的敷衍閱讀行為,只愛口袋書、漫畫書的偏食閱讀行為,只讀作文選的功利閱讀行為,隨波逐流的盲從閱讀行為,以及無「法」可依的浮躁閱讀行為等現狀。課外閱讀的管理、引導滯後,從而使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質效很低,並亟待提高。
根據本校學生語文學習及課外閱讀特點,在本學期,為了在課內教學時間爭取更多的閱讀指導時間,進行更為扎實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我們進行了基本課內文本的相關文本群文閱讀進課堂的研究,主要對群文閱讀進課堂的時機及文本的選擇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從以下三種基於課內文本的群文閱讀拓展教學探索,努力構建大語文課堂。
一、簡化課內教學,精簡教學課時,引入相關文本
現行語文課本中的不少文本對於孩子來說,理解並非難題,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經常是老師滿堂問,學生滿堂答,一些明明學生可以通過自主閱讀就可以弄明白的問題,老師也要提問。有些課文的教學,老師處理得比較復雜,總想挖掘文本中所有語言文字訓練點,忘記了一課一得,把語文課上得簡簡單單。這兩種情況無疑浪費了不少課堂教學的時間,也給課內群文閱讀帶來了時間上的障礙。
為保證群文閱讀的時間,我們選擇了一些學生感興趣又比較容易理解、語言文字訓練點比較少或孩子容易掌握的課文,如童話、神話,簡化語文課堂教學,只選擇孩子們最難掌握的一到兩個語文訓練點進行教學,將兩個課時的課文教學壓縮到一個課時內,在保證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節約出一個課時的時間,第二課時進行與文本相關的課外文本閱讀。如三年級上冊第18課《盤古開天地》,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正式接觸神話這樣一種故事類型,第一課時課內教學,老師就抓住了文中的字詞和讓孩子通過文本感受神話故事「神奇」的特點這兩個教學點進行教學,既落實了孩子的字詞基礎,又讓孩子津津有味地閱讀文本,對神話故事的特點有了初步認識。第二課時,老師讓孩子們回憶自己曾聽說過的,通過動畫片看過的,通過兒童文本讀過的神話,激發孩子對神話的閱讀興趣,再給孩子們帶來了《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追日》四個中國神話,讓孩子們通過文字再一次感受中國神話故事的神奇,遠古人類豐富的想像力,並讓孩子們了解文字閱讀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又引入了《聖經》中的《創世紀》篇章,讓孩子閱讀西方開天闢地的故事,初步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開拓視野,拓展思維。從橫向和縱向兩條線圍繞課內文本,選擇合適的群文閱讀文本,落實課外閱讀,做到課外閱讀進課堂,有指導,有交流,有反饋。
二、基於文本特點,擠進課外閱讀,幫助深化主旨
課本中的某一些課文,對於某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比較難理解,對於老師也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樣的課文教學時,我們邊教邊擠進相關文本的閱讀,不僅拓寬了學生閱讀面,而且可以用主題相同卻豐富多樣的文本,幫助更好的理解課文主題,深化主旨。
如在教學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一文時,學生可以理解到作者透過文字要傳達的時間寶貴的主旨,但文中許多表達對於三年級孩子,理解起來還比較困難。於是在教學中,老師沒有在課文的詞句上過多糾纏,而是在課內擠進了一組有關時間的文本,其中形式豐富,有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匆匆》,有兒童詩《時間是一隻蝴蝶》、《今天》、《一天只有一個早晨》,還有林清玄另一篇與時間相關的散文《與太陽賽跑》,同時進行閱讀指導,每讀一篇都有不同的閱讀指導方向,讓孩子通過有指導的閱讀,更了解了時間是什麼,時間從何處流逝,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中作者追趕時間的快樂,通過這樣一組文章的閱讀、交流及創作,還讓孩子豐富、積累了語言,感受了語言的豐富和美妙,進行了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練習。
三、課內教學為點,課外閱讀為面,做閱讀點燈人
語文教師應將推進兒童閱讀作為自己的份內職責。小學生到了中高年級,隨著識字的增多,不僅具備了閱讀課外書的條件,而且也產生了閱讀課外書的願望。因此,我們在教學到適當課文時,可將同一作者或節選自的整本書推薦給孩子,做專門的閱讀先導課,激發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做兒童閱讀的引領者。
孩子們對童話故事十分感興趣,對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西方著名童話閱讀得非常多,了解得也比較多,但四年級上冊童話單元中選擇了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樹》,孩子們對這位作家比較陌生,對日本的童話也接觸得較少,所以在這個單元中,我們選擇了這個文本作為群文閱讀拓展點,在教學完課文後,進行了《走進<新美南吉童話集>》的閱讀指導課,通過新美南吉的童話節選《小狐狸》《小狐狸買手套》,讓孩子感悟新美南吉筆下豐富而有趣的動物王國,《紅蠟燭》感受其「出人意料的結局」, 《兩只小青蛙》,感受其「溫暖豐富的童話世界」,閱讀指導有層次,文本選擇有目標,通過所選文本引領孩子一步步走進新美南吉,從而走進其溫暖豐富的童話世界,以故事為契機,激發孩子堵塞閱讀興趣,搭一個登高望遠的台,引導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走入新美南吉更為豐富的童話世界中去,課後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閱讀新美南吉的童話作品。
總之,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爭取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將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注意基於課內文本特點的教學整合,適時將文本特點和主題吻合的課外文本引入課堂,以課內教學為點、課外閱讀為面,使課內外和諧銜接。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將對基於課內教學的群文閱讀進行更多樣的時機及方法的探索,真正在落實課內教學、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的前提下,更好的在課內教學實踐對孩子進行有目標、有實效、有興趣的群文閱讀指導,從而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開拓孩子視野,讓閱讀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真正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柒』 小學語文 怎樣合理的設計問題

問題,是發展並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設計一些具有開發學生智力而又難度適宜的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他們去思考探索呢?有許許多多的方法,應當根據學科及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靈活運用。
下面就淺談一下使本人受益的幾種方法:
第一,觀察法。
觀察是思維的「觸角」,能不能精細地觀察事物,是檢驗學生思維能力高低的一個標志。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多憑借教材,提出觀察性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觀察,引導他們藉助視覺感官觸發靈感。
如教《葉公好龍》時可提問:大家看看插圖,當真龍來探葉公時,葉公是一副什麼樣子?這樣子反映了他當時內心是怎麼想的?說明了什麼?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就能領會課文沒有明白點出的意思,更深刻地理解其寓意。
第二,求異法。
求異思維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多提求異性問題既有助於發展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與眾不同」的創造意識和心理品質。
如教《黃河象》,一位老師這樣提問:對於黃河象的來歷,你有與科學家不同的假想嗎?有位學生當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黃河象」不一定是象群中的第一頭公象,也不一定是它先喝水而其他象還沒喝水,可能象群都喝到水了,只不過是其他象站立的位置沒有危險,而那公象卻站在倒霉的位置上……瞧!一個求異性的問題竟激起了學生豐富的想像,點燃了積極思維的火花。
第三,想像法。
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是活躍思維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的思維活動必須藉助於想像。學生的想像越豐富,對課文的理解就越深刻,對問題就越有創見,所以應當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的想像。
如《珍貴的教科書》中寫道,指導員在犧牲前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可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指導學生加以想像:指導員究竟想說些什麼?讓學生以想像為省略號作注腳,填補語言上的空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四,發現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教學中,多種類型的教材,各個教學環節,都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發現。看圖,可通過指示觀察方法,引導發現某個目標;閱讀,可設置疑點,接通思維流程。
如教《燕子》最後一節時,可提問:「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節中有個詞用得特別?」學生在教師的暗示下,通過仔細閱讀,會發現課文把幾根電線說成是「幾痕」,接著引申:為什麼用「幾痕」?學生邊看圖邊品味課文,便會領會出作者用詞的精確。
第五,情境法。
運用情境教學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感受情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感受力。這類問題要求教師通過教具或電教手段,再現教材的情境。
如教《畫》,可先出示一幅有山水花鳥的彩圖,然後讓學生扮演詩人並親自感受:你遠看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你側耳細聽畫中的流水,聽到聲音了嗎?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像:春夏秋冬四季在變化,但畫中的花有變化嗎?接著演示趕鳥動作,讓學生看看鳥兒有沒有受驚飛走。這樣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品味課文的詩句,比老師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第六,推理法。
這類問題的特點是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維,它有利於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提高判斷推理的能力。
如教《海龜下蛋》第五段時可提出:究竟海龜怕不怕人?它覺察到旁邊站著人沒有?學生聯繫上下文,細讀精思,進行分析推理,即可作出准確判斷,並從各個角度加以印證。
第七,探究法。
抓住課文中理解上的難點,進行深入探索,不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而且往往能引發學生新的見解、新的感觸。
如教《別了,我愛的中國》時可提出:作者出國既然是為了「求得更好的武器」,為什麼卻又說「我這樣不負責任的離開中國,真是個罪人」?學生在深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對特定時空中人物矛盾的思想感情便會引起共鳴,愛國的激情、自強的精神也會油然生發。
第八,比較法。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新發現、新發明便成了空中樓閣。比較有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在語文教學中不管運用哪種比較,都不應只停留在「懂得區別」的水平上,而應當著眼於發展——在比較中引出新的發現、獲得新的知識。
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可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所產生的幻想進行比較:
(1)五次擦火柴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樣?
(2)五次擦火柴所產生的幻覺有什麼不同?其原因和結果又怎樣?
提出這類比較性問題,有助於引導學生「入境識斯真」。
以上各種方法並不是全部,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總結,一定會探索出新的方法。實際運用這些方法時,往往是復合交叉的,教學時要不拘一格,應當靈活地綜合運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捌』 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具備哪些素養

1、語文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
這應該是作為一個老師的必要條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教師要善於傾聽,敏銳地捕捉學生在表達中存在優勢與不足而加以鼓勵與引導。
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口語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因此能說一口標准、規范、流利的普通話,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技巧,是一個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我們很多語文教師的話語沒有語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動人心,無法讓學生感到語文的可愛。如果教師的語言不打動人心,無法讓人有傾聽的慾望,怎麼能要求學生好好地感受語文,學習語文呢?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當代一些優秀的教師如斯霞、李吉林、霍懋征、於永正、王崧舟等都非常重視口語表達技巧,他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探索語言運用的規律,努力追求語言的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風格。可以說,他們教學上的成功,在極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對語言的運用。所以,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技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比如,朗讀是否能做到聲情並茂,有效傳遞出文章的情感,為靜止的文字賦予生命的活力。講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達意,在准確地用語言完成教學內容的流程中,同時使學生身心得以的灌溉與滋養。其實,講解也好,朗讀也罷,身為語文老師,應當把每一節課當作自己語言素養修煉的課堂,將課堂上的每一處的講解語、小結語、提示語都做精心地准備,將每一篇課文都當作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反復品讀其中的滋味,熟讀甚至成誦。於是,面對手中的語文教材,也許不要學生長篇大論地發言,或沒完沒了地質疑,慢慢的,也許你會以朗讀的方式和學生對話、以交談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語言,慢慢地,你和學生的語感就這樣涵養起來了——這也許是我們最簡單可行的語文方式。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做到「低吟而體其味,誦讀而達其情」,真切動情地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文本表達的特色,讀出文本的價值。
語文教師必須能寫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筆字、鋼筆字。字要寫得端莊大方,筆順要正確,你要求學生有一個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書龍飛鳳舞,雜亂無章,你哪裡還有說服力呢?
語文教師會寫、擅寫應該是分內事。不僅要寫教學論文、教育故事、教學隨筆、教育案例,積極探索教育規律,研究科學、高效、有序的教學方法。還要寫雜感、詩歌、小說等,尤其是下水作文。語文教師寫文章不是為自己增添一層油彩,而是從心底深處去感應、領悟和闡釋教學生活和人生;語文教師能寫,不僅在於指導學生作文,還可以產生「青出於藍」的「桃李效應」,語文教師寫文章,還有更深層次的作用,那就是能影響自己對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響自己講課時的層次安排、語言表述和課堂結構設計等。叔本華說「讀書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而寫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線,只有經過自己的思想路線,把讀書得來的知識消融掉,才會變為自己的東西。」能寫的人往往對教材的分析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對作品的本質特徵獲得高於一般人的敏銳感悟力和評判力。
2、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解讀文本的能力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一個好的教師,要想高質量地傳道、授業、解惑,必須要具備較強的鑽研教材的能力。鑽研好教材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可以說教師鑽研教材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只有鑽研教材深了、透了、廣了,才能很好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
我們備課時的資料往往就是課本、教參、網路上下載來的教案,教師沒有深入解讀文本,缺乏個性體驗,沒有見解力和創造性閱讀。這樣的話,教師就不能文本知識進行有效的擴展和深化,教學自然就沒有深度和厚度。備課時,首先要深入文本與主人公對話,讀出個性體驗來,理解主人公的內心情感;而後透過文本與作者對話,作者的寫作背景是什麼?寫作意圖是什麼?最後,我們要思考編者的意圖是什麼?把它編入小學課本的目的是什麼?搞清楚這些,我們再去備教案,效果會好的多。
3、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核心專業能力之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可以說教學設計能力是最能彰顯教師智慧和素養積淀的。
所以教師要有以下教學設計能力:
1.設定具體教學目標的能力
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應有利於學生今後的發展,有針對性、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達成目標。能從認知、情感和心理驅動這三個領域,制定出更好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達到高級的認知水平,從而成為更有深度的思考者和更成功的問題解決者。
2.確定教學結構的能力
教學結構是一個縱橫交錯的結構。橫向結構指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流程、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內容的相互聯系。縱向結構是教學環節的相互聯系,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教學流程。一個完整的教學結構,自然應包括學生的預習、導入、講解或討論、作業布置、小結等各個環節,也就是主題的呈現、主題的展開、主題的完成。在研究教學結構對課堂教學的作用時,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節奏緊湊。該花力氣的地方要捨得花力氣,在不必糾纏的地方作簡潔處理。
3.選擇教學策略的能力

『玖』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

一、職業道德素養

(1)熱愛教育事業。

熱愛教育事業,教師就能夠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規律,奉行教書育人的宗旨,積極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2)熱愛學生。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並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堅定的信仰去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熱愛知識,熱愛生活;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去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質。

(3)熱愛學校。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學校的發展,教師之間要謙虛禮讓,團結協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衛生等習慣,為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勞動習慣、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熱愛所教學科。

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上,在探尋最科學、最有效的讓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徑上,在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文化科學素養

(1)語文專業知識。

(2)教育基本理論。

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縱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