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聽小學數學課教學後的分析報告

聽小學數學課教學後的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1-25 22:02:17

小學數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題研究報告

(一)核心概念
1.課標關於有效數學教學的相關界定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2.關於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界定
課題組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引導、組織和幫助下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和發展。其中的發展,包括三維目標中的三個維度的發展;學生智慧的發展;生成性的發展;面向未來的發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花盡可能少的時間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較多的進步和發展。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應該是在課堂教學中花盡可能少的時間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較多的進步和發展。而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聽課觀察中發現,不少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新課程理念有差異,課堂教學低效。主要表現為: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重「結果」輕「過程」,練習欠精當,事倍功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如:「自主探究」不充分,「合作、交流」過程簡短,全員參與性不夠);學力培養不夠,學生學習能力不強;課堂評價浮於表面,缺乏導向性和激勵性等。針對這些問題,結合《雲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課題指南》,我們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本研究著眼於以學生長遠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探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以求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用以大面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進而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一項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富有現實意義的研究。
(三)研究內容及假設
1. 研究內容
(1)學習相關理論和已有研究成果,尋求進行本課題研究的核心理念;
(2)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行為表現進行理性分析;
(3)探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2.研究假設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不僅可以將國內外有關系統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中,實現已有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升值,還可以為其它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提供參考,帶動其它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是一項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富有現實意義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文獻綜述
(一)相關研究成果
國外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西方比較有影響的教學理論與模式有維果茨基的兒童最近發展區和最佳教學階段學說,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和布魯姆的目標分類說等等。從中,我們可以對教學有效性進行探尋。國內有效教學的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崔允漷教授寫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崔教授對「有效教學」的內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學的理念。還有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實驗報告及其完成的《重建教學價值觀》《重建教學過程觀》《重建教學評價觀》,對有效教學的研究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是,縱觀國內外研究,多是側重於宏觀理論研究,相對微觀的、可直接用於指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操作性策略研究尚需同仁們進一步探究。基於此,我們提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這一研究課題,著力探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用以大面指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進而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研究理論基礎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處理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2、崔允漷「有效教學」理論
崔允漷認為: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
3、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心理發展有兩種水平,即現有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區」。 「教學應當是在發展的前面」,「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教學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並不斷創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設置的問題應該設在學生智力的「最近發展區」內才是合適的,所謂「摘挑子,要讓學生跳一跳」。如果問題設在現有發展水平區域內,學生不需要跳就能摘到「桃子」,那就對學生起不到激發思考的作用,也不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但如果問題設在超過最近發展區,學生即使使勁地跳,也不可能摘到「桃子」,對學生也同樣起不到激發思考的作用,也不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4、巴班斯基「最優化」理論
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原則、現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該教學系統的特徵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為了使過程從既定標准來看,發揮最有效的(即最優的)作用而組織的控制。」按照巴班斯基的觀點,最優化最重要的標準是效果和時間,所有的教學行動都要使師生耗費最少的必要勞動時間,而獲得的效果是最佳,也就是既要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增加負擔。
5、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
掌握學習的理論要點:
(1)9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90%以上的學習目標,區別僅是時間長短;
(2)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綜合總結性評價。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長安小學1-6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重點是實驗班和實驗對照班(六年級的3個班)的課堂教學。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藉助網路和有關書籍,學習有關理論,進行總結反思、重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尋求進行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2、調查法
對學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行為進行調查,並作理性分析。
3、實驗總結法
主要是採用班級教學實驗研究,通過一定時期的實驗,對階段實驗進行總結,從中找出優劣,更好地改進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研究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10年8—12月):准備和啟動階段的工作和成果
1.制定實驗研究方案,落實課題研究組成員工作任務。
2010年9月15日,課題組召開會議,討論制定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實施方案》,並對課題研究組成員進行分工安排。制定完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由潘先德、付兵負責;組織學習有關理論,進行總結反思,重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尋求進行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由柳昌雨、毛自環、王懷偉、黃天壽負責;深入小學數學課堂聽課,理性反思分析教學中的低效行為,構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由王忠穩、柳昌雨、王懷偉、黃天壽負責;在實驗驗證、個案分析中不斷完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由黃天壽、楊艷、駱燁、周吉飛負責;整理分析課題研究資料,進行研究結論的最終論證,推出研究成果,並做一定范圍的推廣普及工作,形成結題報告由王忠穩、柳昌雨、王懷偉負責。
2.理論學習反思。
2010年9—11月,組織課題研究組成員學習有關理論,進行總結反思,重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價值觀,尋求進行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重點學習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崔允漷「有效教學」理論,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巴班斯基「最優化」理論和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等。同時,還組織課題研究組教師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撰寫教學論文和經驗文章,向各級教育刊物投稿或者參加各級教育教學論文評審活動。
3.籌備舉行開題報告活動。
2010年11月25日,課題組召開會議,商量決定舉行課題開題報告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及活動議程,並確定由課題負責人作開題報告。2010年12月9日下午,課題開題報告會在長安小學舉行。會上,鄉中心校校長李縉鈄作動員講話並宣讀立項通知;課題負責人王忠穩作開題報告;鄉中心學校陳遠強代表評議專家組作評議;課題組成員付兵老師代表課題組作表態發言。開題報告會為課題組指明了方向,使參加研究的教師明確了任務。課題研究組依據與會領導和評議專家指導意見進一步修定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11年1—7月):研究實施階段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1.確定實驗班和實驗對照班。
2011年2月25日,為了使實驗研究順利進行,確保便於科學、客觀地驗證和分析實驗效果,課題組對長安小學六年級的3個班分別進行了科學分析,並將這3個班的2010年春季學期統一抽測的數學平均成績分別進行對照,最後將數學平均成績處於中間水平的的班級確定為實驗對照班,將數學平均成績處於較高和較低的班級確定為實驗班。六丙班為實驗對照班,六甲班、六乙班為實驗班。
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前數學平均成績對照表
年級 六年級
班級 丙班
(對照班) 甲班
(實驗班) 乙班
(實驗班)
2010年春
(實驗前) 76.5 78.5 75.5
與對照班差距
(實驗前) — +2 -1
由上表可見,實驗前實驗班六年級甲班的數學平均成績比實驗對照班高2分,實驗班乙班的數學平均成績比實驗對照班低1分。三個班的數學成績差距不大,基本處於平衡發展水平,便於今後客觀地驗證和分析實驗效果。
2.理性反思分析教學中的低效行為,初步構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2011年2月26日—3月15日,課題研究組組織研究成員深入小學數學課堂聽課,理性反思分析教學中的低效行為,並召開會議討論研究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低效的行為反思。

❷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報告怎樣寫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中期報告

結合我校進一步推進、深化課程改革和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的實際需要,根據省教育學會和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要求,現就課題的研究情況匯報如下。
一、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改革實驗在我校已進行十多年來,小學數學教學經歷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洗禮,數學教學煥發著新的活力。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受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濟文化的影響。我校小學數學的教與學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小學數學教師「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的現象比較普遍。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教學過程仍然以教師控制為主,學生參與率較低,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為教與學的阻礙。第三,學生在課堂上聽的多,練的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展現思維與產生思維碰撞的機會較少,參與面狹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第四,學生的學習潛力是無限的,但沒能被有效激活。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既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動手實踐、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可見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探究問題、學會創新,並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為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索和自我發展的主體。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最高教學境界。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於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確立「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徹底改變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展示交流使所有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以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這正是本課題的理論和實踐上具有研究價值的地方。我校作為湘西地區的窗口實驗小學,也必將有力地推進湘西少數民族地區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讓湘西的孩子真正的沐浴素質教育。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國外的有效教學思想較為系統,表現為重視教學效率和尋求有效教學方法(模式)與途徑。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教育派」應運而生,提出了以「學生」、「經驗」、「活動」為中心的「指導——發現」教學模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逐步改變過去傳統的「二維對立」——非好即壞的思維方式,開始重新審視教育史上對立的兩派教育主張,在看到它們觀點對立的一面的同時,更多的研究和發現它們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教改理論和實踐,都是摒棄極端,博採眾長。反映在有效教學的研究上,表現為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出現了多樣化、綜合化的發展態勢。現在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主要有: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模式,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實驗模式,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模式,瓦根舍因的範例教學模式,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模式,奧蘇貝爾的「認知——同化」模式、羅傑斯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阿莫納什維利的「合作教學」模式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工作者在借鑒國外教學模式和總結自己經驗的基礎上,對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吸取外國教學模式之所長又具有我國特色的教學模式,可謂雨後春筍。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效教學模式有:「指導——自學」教學模式、「引導——發現」教學模式、「目標——導控」教學模式、「情境——陶冶」教學模式等。此時的有效教學開始朝著建構多元化、情境化、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方向發展。人們更加關注教學實踐的豐富性和教學模式的靈活應用。
目前國內影響較大的、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高效課堂等模式。
綜上,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都為我們的高效課堂實踐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範式和借鑒。高效課堂是雙向的行為,要達到高效,教師和學生各需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真正達到高效性。這是本課題研究意義之所在。
三、課題的界定
高效課堂:指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基本特徵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
教學策略:本課題是指從評價策略、導學案、班組文化建設、課堂模式4個方面開展實踐研究,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四、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2.發展性教學理論。發展性教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進兒童一般發展要求的教學。以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3.發現教學理論。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對一些事實和問題的獨立探究,積極思考,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在教師引導下,依靠教師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回答和解決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
4.有效教學理論。 "學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強調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它強調: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發展。
五、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和總結出一套適應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願學、想學、樂學,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有效學習的能力。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六、研究內容
1、評價策略
高效課堂教學評價、「智慧學習」成長評價、「智慧學生」成長評價、小組評價
2、高效課堂模式:自學、展示、反饋。
3、導學案編寫。
4、班組文化建設。
七、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重視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強調實踐和探索,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
2、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收集有關問題或現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於課題研究的相關事實,並形成關於課題研究的科學認識。
3、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平時實驗過程中的資料和積累的經驗不斷分析、總結、提煉升華,歸納成文。
八、研究過程及階段成果
(一)成立了高效課堂督查考評組
課堂督察考評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年級副校長為年級組第一責任人,校中層領導、學科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為成員,每天到課堂檢查、聽課、指導、反饋。
(二)班組文化建設
1.班班配備先進的「漢王互動式多媒體」
學校多方籌措資金150餘萬元為全校50間教室安裝了先進的「漢王互動式多媒體電子白板」和四面移動式黑板,為學生創建科學便捷的展示交流互動平台。
2. 加強班級文化和小組文化建設
撤消講台,讓教師走下講台,成為名符其實的參與者、合作者。學生座位由秧田式變為小組式,面對而坐。全校每個班都有班名、班徽、班規;小組有組名、組徽、組訓。各學習小組分有助教、學科組長、紀律組長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職責。
3.學習小組建設
①組建小組,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
小組合作學習的操作主要是兩方面的操作,一是形式上的操作,主要責任人是班主任。二是內容上的操作,主要責任人是任課教師。
②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上的操作
我們在實踐中探究出了適合附小大班額下小組人數是6——8人一組最好。組數太多,不易交流和考核。組內人數太多,組內距離感較大,不宜組內交流討論。按學習能力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各組同學面對面坐成兩排,朝北朝南坐,而不宜朝前朝後坐。這能更好利用兩頭黑板,便於學生觀看。各個小組自成一塊,相對獨立,各個小組自成一塊,有組的形式,有組的感覺,有組的范圍。同時小組間有距離,易於學生走動交流。每個小組要按優中差、男女生合理搭配,分配均勻。具體位置坐法是2個差生夾在中間面對面,2個優生和2個中生呈對角線坐。這樣做,一給2個差生有同類感,親近感,而減少距離感、層次感和自卑感。二給差生以包圍式溫暖,四周式幫扶。三給優中學生以合作提高的機會。每個小組確定一位成績好、責任心強、有管理能力的擔任組長,管理本組全部事務。給小組以獨立感、責任感和榮譽感,而不是隨大流,跟著走。每個小組確定組名,組訓,口號。便於考評、管理和交流。每個小組的成員在定期考核後可以調整重組,在以後時機成熟時,組長可以組內選舉,三類學生可以分類,分檔自由組合。
③分組合作學習內容上的操作
分組合作學習的落腳點和支撐點不是把學生分成小組就行了,而是分組後在課堂學習中,給學習小組以問題和任務,讓學生覺得分組有必要,有好處,讓各小組有事可做,讓成員能合作,能交流,共同去做。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按照以下六步流程促進小組合作學習。
明標激趣
提出問題。(學習目標、任務或習題)讓學生知道要干什麼。分解任務。這步是讓學生知道本組或自己要干什麼,任務要具體。
自學階段
這步體現分組合作是個人探究基礎上的合作。先獨學,再小組,才能有效發揮個人才智和集中集體力量。當然,如果探究項目較大,內容較多,也可再分工或共同探究。
組內展示
堅持小組討論「先一對一分層,再組內集體討論」的原則,先讓同層次學生AA,BB,CC對子學進行討論,然後小組對綜合討論中不會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堅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層次學習理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實現「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標。
集體展示
這步讓全班學生共享學習成果,體驗學習成功喜悅,交流不同的體會和感受。給潛能生更多的學習、答題、匯報、展示的機會,對他們每一點微小進步,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贊揚,即使答錯了,也要肯定他們的精神,一點一點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勇於參加到小組的學習和探討中來。這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心裡時刻記著他們,關注他們。
評價反饋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生展示後,能讓學生質疑點撥評價的要讓給學生,學生不能做的或者做不到位的,由老師進行評價。教師對學生的獨到新穎之處和錯誤不足之處進行恰當的點撥評價總結,使學生學習再上一層次。
④規范實施,有效的管理分組合作學習。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不再是面對背而坐,而是面對面而坐;不再是一直坐著不動,可能隨時要走動;不再是有序舉手同意後發言,可能隨時都在發言、討論、甚至爭辯等等。所有這些新的表現都需要管理好,促進學習有序進行,達到活兒不亂之效。組織管理好分組學習對長期順利實行分組學習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實行初期。
⑤健全機制,有效的考評分組合作學習。
對分組合作學習有評價反饋,這是學生成長的需要,這是改進教學的需要,這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需要。沒有評價反饋的分組合作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如何實行評價,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建立小組評價機制和體系。一日一評,一周一評。學生評學生,老師評學生。
2.建立分組合作學習獎懲制度。對學生,對小組,對班級的評價後,要有說法,有具體體現,有表揚激勵手段,也有批評整改措施。這可以和管理獎懲相結合進行。
3.評價反饋要注意時效和力度。隨堂評,定期評。平時小評,期中,期末大評等等。一定要及時進行,拖久了評價反饋也沒有實際意義。
4.評價後一定要有記錄,這是對評價的重視,也是對學生、老師的尊重和負責。最好每生建立一個成才檔案袋。要確定哪些材料要裝進檔案袋。
(四)編寫導學案
1、導學案的形式
導學案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准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達標反饋、拓展延伸等幾部分。
學習目標:是教師向學生呈現的學習任務,一定要簡明扼要,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只是給學生看的,切忌照搬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要把教學目標轉化為真正的學習目標,要用具體的行為動詞如「記住、會畫、會寫、弄清、說出」等,盡量迴避難以把握的要求,如「了解、理解」等。目標要簡潔、准確、清晰、全面,一目瞭然。
知識目標:是指學知識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如、知道、會背、運用等。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學到了哪些能力。
情感目標:按照課標的要求,所涉及的是學生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三方面的目標。
學習准備:(知識鏈接)(復習相關知識或引入與所學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知識。)目的在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自主學習: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自學教材或實踐操作。自學教材的過程中,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體會和感悟,劃出重點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同時用特殊符號標注出疑難問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記錄實驗現象,並根據現象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得出自己的結論。
合作探究:是自學的核心內容,要突出知識重點,分解知識難點,要有探究價值。可以是基礎知識相關概念、解題方法的探究,也可以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探究。
展示提升:展示必須是學生深入探究的問題,無論是組內小展示還是班內大展示都要明確展示是提升,絕不是各小組對導學案上問題答案的重復性講解,統一答案。展示內容應是組內或全班帶有共性的問題、易錯的問題和引導學生重點展示自己獨特的思考、發現的一些規律等。課堂要展示的既有學生對學習目標中重點內容的解讀,也有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發現和感悟,還應有本組學生不能解決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問題的獨到見解和認識。
引導點撥:所謂「點」,就是點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引導要貼近學生,為學生所想所望,要讓學生有思維的空間,點撥分析不是就題論題,而是思想、方法的提升,要簡明扼要,切中要害,具有啟發性、指導性。要善於分層推進,逐步化解難度,讓學生漸入佳境。
檢測反饋:題型要多樣,量要適中,最好5-10分鍾可以完成為佳,難度適中,要注意雙基、分析思考和綜合應用相結合並體現層次性,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建議可設置選做題部分,促進優生成長。規定完成時間,要求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時反饋矯正。學生做完後要展示,老師或助教要給出及時的顯性評價,以激勵士氣。
2、導學案的課時要求
導學案與相應的教學設計相輔相成,導學案的編寫以課時為單位,一課一案。
3、導學案的編製程序
導學案的編寫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先由主備人「個備」,再返回學科組「群備」。主備人根據大家的建議進行完善、修訂。任課教師拿到導學案後再根據本班具體學情進行「復備」,這樣,導學案方可進入課堂使用。
(五)打造「智慧導學」高效課堂
以「享受學習,幸福成長,創造未來!」價值追求,構建「智慧導學」高效課堂模式:即點燃智慧准備學→開啟智慧自主學→發揮智慧合作學→展示智慧交流學→提升智慧創練學→拓展智慧應用學。
讓學習發生在學生身上,讓智慧在思維碰撞中綻放。通過學知識,獲得方法,形成能力,提升智慧。
智慧導學核心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智慧,指導學生應用自己的智慧,協助學生發展自己的智慧,激發學生創造自己的智慧,激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智慧!
課堂操作步驟:
第一步:自己學,學會會的,找出「不會的」
第二步:(帶著問題去解決問題)「對學、群學,學習不會的」
第三步:組內展示「學會的」和不會的問題
第四步:班內展示「學會的」和不會的問題
師生質疑、補充、點撥、提升
第五步:達標練習
第六步:整理導學案:找出自己的難點、問題並記錄糾錯。
(六)研究成果及效果
1、構建智慧導學高效課堂模式
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既符合學生求知發展的規律,又體現新課程的要求。數學新知識不是教師先教,而是先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猜想和試做;學生回答的問題或試做的題目對與錯,不是老師去評價,而是先讓學生去互相評議;數學新知的規律與活動,不是教師去演示,而是同學們去探索、展示、總結。同時,快樂體悟學習策略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快樂感。
2、編寫了1~6年「數學智慧導學案」。
3、制定出了吉大師院附小高效課堂基本規范。
①《導學案編制與使用基本規范》
②《小組合作學習基本規范》
③《課堂模式基本規范》
④《技術與方法應用基本規范》
⑤《課堂文化基本規范》
4、評價方式的轉變--初步形成了高效課堂評價體系。
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注重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評價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評價方式的改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改變評價方式,不再用考試分數評價學生,考試也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准,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
①智慧學生成長評價②智慧學習成長評價 ③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細則
④高效課堂教學評價表⑤班級高效課堂建設評價表
5、建立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
高效課堂的構建,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得多。在學習中,師生間的關系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師生間能夠平等對話與交流,真正體現教學的民主。
6、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
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鼓勵、尊重、賞識、愛護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服務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促進者、激勵者。
7、學生的變化
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有較大轉變,學生更加喜歡學習了。他們可以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具有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能夠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會了評價,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發現學習」。
①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教學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把學生當作裝知識的「容器」,沒有思維的碰撞,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被動、依賴、喪失主動性,過於服從權威,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現在,我們的學生主動學習,尤其是在課堂上經常提出質疑。
教師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起初學生不知道怎麼提問題,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與指導,學生們慢慢得學會了發問,學會了質疑,使課堂上充滿了智慧火花。
②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過去學生學習途徑、手段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提問傳授知識。學習主體獲取知識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師直接傳授,缺乏更多的學習途徑和手段。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現在,我們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同伴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將自身的學習行為有機融入到小組或團隊的集體學習活動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時,展開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每一位學生都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共享學習資源。這樣的學習方式有效轉化和消除學生之間過度的學習壓力,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積極的溝通,形成學習的責任感、培養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質。不同層次的同學都有奮斗的目標;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感、快樂感不斷增加;讓同學感受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快樂的;在民主、平等、尊重的氛圍中學習。
九、存在的問題
1、學習時間內學習內容難以完成。學生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強,教師不能充分考慮、估計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多種變化;由於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手段豐富,給教師駕馭課堂帶來了困難。
2、導學案編寫問題導學性不夠,學法指導不夠具體。教師對教材重點內容編排意圖的理解和設計是影響高效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很好地設計怎樣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有些學生還不太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麼。
3、評價不夠到位。個人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學校評價還沒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4、小組建設不夠到位。
十、下一階段的任務:
1、精心編寫導學案。
2、進步完善課堂模式研究。
3、加強班組文化建設。
4、建立校、班、組、個人評價機制、樹立榜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完善高效課堂督查考評制度。

❸ 聽完一節小學數學課後怎麼評課

評課的角度很抄多,但是現在一般重點從三方面評課:一.知識與技能,二,過程與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就是看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過程與方法就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也就是為完成教學目標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現在評課時最注重這一點,如是否是採用了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學中師生互動情況怎麼樣,教學中是否一直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方法適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教學設計是否有新意等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在小學課堂上主要看學生在上完這節課後的感受,有沒有愉悅感等.
評課時候注意以上幾點就可以了,其他的也可以說一說,

❹ 如何寫小學數學課改下的教學結題報告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課改以來,數學課堂教學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時期,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為廣大教師所認同,各種極具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不斷涌現。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沒有從普遍意義上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教學中的無效、低效甚至是負效現象俯拾即是。1、新課改對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必然要涉及兩個方面:教學觀念的改變和教學策略的更新。2、教師要求改變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迫切希望。縱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還依然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弊端:①重「教」輕「學」;②重結果,輕過程;③重知識掌握,輕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輕非智力因素。面對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面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教師迫切希望改變如今的課堂教學現狀,提升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體提高。3、學校課題「前期研究」的延續(再論證)。通過參加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建立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子課題:《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有效引導學生探索的研究》)的研究(以下簡稱「前期研究」)發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為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前期研究」中,我們從「情境創設」、「數學活動組織與設計」、「動態生成與引導跟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與評價」等多角度地去審視和思考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取得一些突破。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1)大部分教師只限於「點」上的思考,而缺乏對教學策略體系的整體把握和實踐;(2)大部分教師只停留於形式上的實踐,而缺乏對各個教學環節的有效性進行深入的思考,未能及時的總結和提升,從而發現教學策略體系的內在規律。基於以上考慮,我們提出了「構建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體系的研究」這一實驗課題,也視之為「前期研究」的延續吧。

❺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效率研究報告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理念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就是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六個轉變」。

(一)【中心位置的轉變】傳統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弊端在於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以自己為中心,成了知識的「販賣者」,學生被看成可以任意地塗上各種顏色的「白紙」或可以任意地裝進各種東西的「容器」。

新時期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把學生看成有感情、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或考試的「機器」,要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角色定位】教師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傳道、授業、解惑」外,他越來越多地成為一位顧問,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著和參與者,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改革思路,在實踐中改革精神。

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並沒有被淘汰,但與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師唯一的角色。因此新時期的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和理解,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朋友和崇拜者、學生的學習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三)【轉變學習方式】學習方式是人們在學習時所具備的或所偏愛的

方式,是學習者一貫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新課程要求改變原有的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沃德說過「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的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一項參與性的活動。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實踐————不斷實踐,直到學習成為他們的第二本性為止。

(四)【優化教學手段】傳統教學使用的是粉筆、黑板。有人戲言:「一隻粉筆走天下」。這種單調的教學手段,制約了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注意教學手段的優化。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聲音、動畫等,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能夠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對於發揮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把「靜止」的內容變為「活動」的形象,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解決問題等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解題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由於年齡關系,學生的思維發展處於具體形象向抽象過渡的階段,解答相對復雜的圖形就顯得力不從心。如果利用多媒體教學,讓靜止的幾何圖形動起來,問題就變得簡單了。例如:教學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演示用平移、加線、旋轉、重組重疊圖形等方法化解難點,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讓學生看到具體形象的過程理解圖形的組成,從而找到解題的方法。

(五)【優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教學目標搞「一刀切」,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但是制定分層目標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標、上限目標、發展目標。如在教學演算法多樣化時,我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演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學生則要求會運用多種演算法,能力更好的學生在會運用多種演算法的基礎上學會擇優或想出更好的方法。這樣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六)【優化課堂結構】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課只講10分鍾,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課只講15分鍾,其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

❻ 什麼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典型案例分析與反思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

綜上,我決心:
平時鍛煉自己,強迫自己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把課堂學習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並學有餘力地積極發展興趣愛好;考試前做好充分准備,打一場酣暢淋漓、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役

再接再勵,繼續努力,有一句話說的好,失敗是成功之母

❼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報告

教學是教師的教抄和學襲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間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

❽ 小學數學聽課後對教學有何啟發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我也不知道你聽了什麼,怎麼知道什麼啟發?

閱讀全文

與聽小學數學課教學後的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