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要詳細步驟
五、既然E點是平行四邊形的中點,那麼就可以在中間畫一條輔助線,證內明三角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容1/4(也就是平行四邊形是三角形的4倍),所以直接用18×4=32(cm2),便可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六、這道題可以先求出兩個正方形的面積:6×6+9×9=117(m2)再用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減去兩個白色三角形的面積便可得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117-6×(6+9)÷2-9×9÷2=31.5(m2)七、要求梯形的面積,就得先知道梯形的高,從三角形得知。三角形的高:h=2S÷a =2×6÷3 =4(dm)梯形的面積:S=(a+b)×h÷2 =(3+5)×4÷2 =16(dm2)答:梯形的面積是16dm2。希望能幫助到你^_^
⑵ 小學數學 具體步驟
解:按照A、B、C、為一組,則這一組共花了3小時,改了1/10+1/8+1/6=47/120,這樣的兩組共花了6小時,改了94/120,還有回26/120沒改。第三組中,答A用1小時改了12/120(即1/10),還剩14/120由B來改完,需要時間14/120÷1/8=14/15小時。所以一共花了6+1+14/15=7又14/15小時
⑶ 小學數學,要步驟
第一題是(3.5-2)*1.8/2=1.38
18*9-6*9/2
(2.7+5)*3.4/2
7.2*4.8-(2.2+1.6)*4.8/2
⑷ 小學數學有哪些步驟
小學數學解題步驟比較簡單,就是先解出題,結果一定要帶單位,最後答題要完整,解一般應用題最好設未知數解方程,這樣比較簡單,圖形題要認真讀圖。
⑸ 小學數學要明確步驟
先算出整個草坪面積:20*9/2=平方米 接下來算石子路的面積:1*9/2=4.5平方米,總面積減石子路面積:90-4.5=85.5平方米
希望能幫到你
⑹ 小學數學解題步驟
一、認真讀題審題
讀題就是為了審題,弄清楚題目所講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以及題目中所含的條件。平時就發現,很多孩子題目草草看一下就馬上筆做題,或者就說不會做,這時你只要叫他把題目再讀一遍,他就豁然開朗了。讀題一般讀三遍,第一遍知道大概講什麼,第二遍明確要求的問題,帶著問題要讀一遍,這時要讀慢一點,邊讀邊想,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圈出來,想想要求題目中的問題要用到哪些條件,第三遍邊讀邊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
⑺ 小學數學 全步驟
距離是54KM
⑻ 小學數學 (請寫出計算步驟)
找出25米的對應分率 全場看做單位「1」 求單位一 用比較量除以對應分率
25÷(1-內37.5%-7╱容12)
=25÷(1-3╱8-7╱12)
=25÷1╱12
= 180米
⑼ 小學數學上課的基本步驟
依據課標理念,在課堂中按照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教學,其相應的教學程序為「創境激疑——自主探究——明理內化——應用拓展」。
一、創設情境,激疑引趣。
在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時,教師應創設認知需要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形成懸念,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到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必然需求,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從而誘發「研究」的意識,激活「研究」的思維。
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
1、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生長點上提出問題;
2、通過學生觀察、研究的具體材料產生問題;
3、以游戲形式、直觀演示、設置懸念、動手操作、模擬實驗和競賽、講故事、猜謎語等形式產生問題。4、從情景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在老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數學知識。其目的不僅在於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更在於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
1、自主探究,獨立完成。(必要的可以合作完成)
①讓學生自己確定方法。②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
③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
④讓學生自己操作實驗。
⑤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解決。
2、小組內進行交流(初步交流,組織好匯報思路及表達的語言)
3、全班匯報、明理內化。
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該講的講透徹、講明白,該教的教會。突出重點,突出本節課難點。
三、應用拓展。
指導學生自己歸結、整理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應用新學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進而去解決思考題、發展題,進行課後實踐,使學到的知識延伸發展。同時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交流學習體會,提高「研究」能力。這樣使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向課外延伸,將「知識鞏固」與「應用研究」整合優化。
四、全課小結。
⑽ 小學數學題要步驟
560÷70x82=65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