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參考文獻

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1-01-24 11:42:31

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意識的培養參考文獻哪些

內容提要:有人說提問是興趣的表現,評價一節課不是學生沒有問題了就好。相反,當上完一節課後,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與其它知識聯系起來,卻還有著許許多多急待他們去研究、交流、探討解決的問題,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然而,在現實教學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問題意識卻越來越淡薄,最後根本不提問題,也提不出問題。其因到底是什麼?教師應乍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我們一線教師教學通過研計和實踐,認為這與教師的教學藝術,教師的提問藝術和教師的評價藝術有著直接的關系。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進行淺顯的交流探討。 關鍵詞:問題意識 教學意識 提問藝術 評價藝術 問題的提出: 在西方哲學史上,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條例:大哲學家穆爾曾在劍橋大學教書,他的學生中有一名叫維物根斯坦。有一天,同樣是大哲學家的羅嗦問穆爾:誰是你最好的學生?穆爾毫不猶豫地回答: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因為在我所有的學生中,只有他一人在聽我的課,而且在聽課時總是露著迷茫的神色,總是有一大堆問題。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漸漸大了起來,而且還超過了大哲學家羅素。有人問他:羅素為什麼落伍了?維特根斯回答:因為羅素沒有問題了。勿庸置疑不斷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不論是對哲學家還是對學生而言,是何等重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的變革,也要求課堂教學從課程的管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方法、課堂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進行質的變革。數學教學新大綱提出新課程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以項目為中心的學習,的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浩瀚的知識面前,只有勇於探索,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師應當給學生留下問題,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法反而是不成功的,這是新時代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評價一堂課,要求當上完一節課後,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與其它知識聯系起來,還有著許許多多急待他們去研究、交流、探討解決的問題,才真正達到了數學的目的。 記得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中美兩國教學觀摩課活動中,當中國教師講完新授課後教師問學生: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的問題嗎?學生在回答是沒有!而後美國教育界人士提出強烈地質疑:怎麼會沒有問題呢?應該有著提不完的問題才對呀!在我國,教師上完一節課後,學生總是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拓展,把知識與生活生產聯系起來,圍著教師問這問那。且不論案例的真實程度,就兩國學生的問題意識差異,便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我們在教育中也提倡學生提問題,老師最喜歡總是提問題的學生,然而許多教師都有這樣一個感受: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卻好像什麼都懂了,老師教學的知識都明白了,就是沒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我們不防回憶一下:當小學生剛剛邁進校門時,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臉上總是凝聚著疑問的神色,他們也都不斷地問這問那老師,為什麼天空要下雨?、為什麼一天有24個小時、這個字為什麼這樣寫?樹葉為什麼是綠色的?可隨著他們逐漸長大,從一年級升至二、三乃至六年級,提問題的數量坐沒梯一樣迅速下滑,最後根本不提問題,也提不也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意識: 在英國,每個學生入學時,都會建立一個總體能力傾向評價的資料庫,學校每年有跟蹤記錄,觀察這個學生的提高幅度,以此對學校和老師進行評價。簡言之,就是注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過程。而在我國,評價一個學校和老師的主要指標,就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即結果,而從不關注學生學習知識和人生發展的過程。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老師往往只有大綱意識、教材意識、教參意識,缺乏課程意識。面對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教師用同一個教案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而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這種局面不得不改變了。雖然我國的小學教育教學在不斷進行著教育改革,一部分地區的教師改變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關注點,將目光轉向學生的課堂上學習的過程,但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學生在對某一學科的學習和自身發展過程中,決定發展的真正因素不是年齡,不是性別,不是對這一學科的興趣,也不是對這一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夠關於捕捉到疑問,換言之,就是在對這一學校產生興趣的基礎上,聯系生活產生質疑運用已知和對規律、方法的探索解決問題,學生才真正得到了發展。只有讓不斷的疑問伴隨著學生發展,學生才能不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這樣寫道:懂得並不等於已知,理解並不等於掌握。為了使學生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讓他們進行思考。人們常說創造始於興趣,的確,興趣可以引導和推動人們去從事活動。對小學生而言,興趣可謂是最好的老師。因而,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時候,首先應從興趣入手。為此,教師應常常鼓勵學生,能解答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學生是好學生;能提出問題,

❷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參考文獻

數學直覺的含義
數學直覺是一種直接反映數學對象結構關系的心智活動形式,它是人腦對於數學對象事物的某種直接的領悟或洞察。它在運用知識組塊和直感時都得進行適當的加工,將腦中貯存的與當前問題相似的塊,通過不同的直感進行聯結,它對問題的分解、改造整合加工具有創造性的加工。
數學直覺,可以簡稱為數覺(有很多人認為它屬於形象思維),但是並非數學家才能產生數學的直覺,對於學習數學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人來說,直覺是可能產生的,也是可以加以培養的。數學直覺的基礎在於數學知識的組塊和數學形象直感的生長。因此如果一個學生在解決數學新問題時能夠對它的結論作出直接的迅速的領悟,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為這是數學直覺的表現。
數學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它是人們對生活現象的世界運行的秩序直覺的體現,再以數學的形式將思考的理性過程格式化。數學最初的概念是基於直覺,數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問題解決中得到發展,問題解決也離不開直覺,下面我們就以數學問題的證明為例,來考察直覺在證明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個數學證明可以分解為許多基本運算或多個「演繹推理元素」,一個成功的組合,彷彿是一條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通道,一個個基本運算和「演繹推理元素」就是這條通道的一個個路段,當一個成功的證明擺在我們面前開始,邏輯可以幫助我們確信沿著這條路必定能順利地到達目的地,但是邏輯卻不能告訴我們,為什麼這些路徑的選取與這樣的組合可以構成一條通道。事實上,出發不久就會遇上叉路口,也就是遇上了正確選擇構成通道的路段的問題。龐加萊認為,即使能復寫一個成功的數學證明,但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造成了證明的一致性。……,這些元素安置的順序比元素本身更加重要。笛卡爾認為在數學推理中的每一步,直覺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好似我們平時打籃球,要等靠球感一樣,在快速運動中來不及去作邏輯判斷,動作只是下意識的,而下意識的動作正是平時訓練產生的一種直覺。
在教育過程中,老師由於把證明過程過分的嚴格化、程序化,學生只是見到一具僵硬的邏輯外殼,直覺的光環被掩蓋住了,而把成功往往歸功於邏輯的功勞,對自己的直覺反而不覺得。學生的內在潛能沒有被激發出來,學生的興趣沒有被調動,得不到思維的真正樂趣。《中國青年報》曾報道「約30%的初中生學習了平面幾何推理之後,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數學教育者的重視與反思。
二、 數學直覺思維的主要特點
直覺思維有以下四個主要特點:
(1) 簡約性。直覺思維是對思維對象從整體上考察,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經驗,通過豐富的想像作出的敏銳而迅速的假設,猜想或判斷,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而採取了「跳躍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間的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升華,是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但是它卻清晰的觸及到事物的「本質」。
(2) 經驗性。直覺所運用的知識組塊和形象直感都是經驗的積累和升華。直覺不斷地組合老經驗,形成新經驗,從而不斷提高直覺的水平。
(3) 迅速性。直覺解決問題的過程短暫,反應靈敏,領悟直接。
(4) 或然性。直覺判斷的結果不一定正確。直覺判斷的結果不一定都正確,這是由於組塊本身及其聯結存在模糊性所致。
三、 數學直覺思維的培養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培養數學直覺思維的重點是重視數學直覺。徐利治教授指出:「數學直覺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實際上每個人的數學直覺也是不斷提高的。」也就是說數學直覺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直覺思維、預感的訓練,是正式的學術學科和日常生活中創造性思維的很受忽視而重要的特徵。」並提出了「怎樣才有可能從早年級起便開始發展學生的直覺天賦」。我們的學生,特別是差生,都有著極豐富的直覺思維的潛能,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誘導和有意培養。在明確了直覺的意義的基礎上,就可以從下列各個方面入手來培養數學直覺:
1、 重視數學基本問題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應用,以形成並豐富數學知識組塊。
直覺不是靠「機遇」,直覺的獲得雖然是有偶然性,但決不是無緣無故的憑空臆想,而是以扎實的知識為基礎。若沒有深厚的功底,是不會迸發出思維的火花。所以對數學基本問題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應用是很重要的。所謂知識組塊又稱知識反應塊。它們由數學中的定義、定理、公式、法則等組成,並集中地反映在一些基本問題,典型題型或方法模式。許多其他問題的解決往往可以歸結成一個或幾個基本問題,化為某類典型題型,或者運用某種方式模式。這些知識組塊由於不一定以定理、性質、法則等形式出現,而是分布於例題或問題之中,因此不容易引起師生的特別重視,往往被淹沒在題海之中,如何將它們篩選出來加以精練是數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解數學題時,主體在明了題意並抓住題目條件或結論的特徵之後,往往一個念頭閃現就描繪出了解題的大致思路。這是尖子學生經常會碰到的事情,在他們大腦中貯存著比一般學生更多的知識組塊和形象直感,因此快速反應的數學直覺就應運而生。
例:已知 ,求證:

分析 觀察題目條件與結論的式結構後會閃現兩個念頭:(1)在a、b、c為任意值時,等式通常是不成立的,從而在a、b、c之間存在比題給條件更簡單的關系;(2)作為特例考慮,顯然三個數中有兩個互為相反數時,條件與結論均成立,這意味著條件式子含有因式(a+b)或(b+c)或(c+a),由於輪換對稱性,則必含有(a+b)(b+c) (c+a)於是數學直覺形成,只需化簡條件至既定目標即可推得結論。這個直覺來源於過去的運算經驗—知識組塊,也來源於對題給的圖式表象的象質轉換直感。
2、強調數形結合,發展幾何思維與類幾何思維。
數學形象直感是數學直覺思維的源泉之一,而數學形象直感是一種幾何直覺或空間觀念的表現,對於幾何問題要培養幾何自身的變換、變形的直觀感受能力。對於非幾何問題則要用幾何眼光去審視分析就能逐步過渡到類幾何思維。
例2:若a<b<c,求函數y=|x-a|+|x-b|+|x-c|的最小值。
分析: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AB=|xA-xB|,而數a、b、c在數軸上大致位置如圖所示
a
b
c

求y=|x-a|+|x-b|+|x-c|的最小值。即在數軸上求點x,使它到a、b、c的距離之和最小。顯然當x定在a、c之間,|x-a|+|x-c|最小。所以
當x=b時,y=|x-a|+|x-b|+|x-c|的值最小。
3、重視整體分析,提倡塊狀思維。
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要教會學習從宏觀上進行整體分析,抓住問題的框架結構和本質關系,從思維策略的角度確定解題的入手方向和思路。在整體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大步驟思維,使學生在具有相應的知識基礎和已達到一定熟練程度的情況下能變更和化歸問題,分析和辨認組成問題的知識集成塊,培養思維跳躍的能力。在練習中注意方法的探求,思路的尋找和類型的識別,養成簡縮邏輯推理過程,迅速作出直覺判斷的洞察能力。
例3 :I為△ABC的內心,AI、BI、CI的延長線分別交△ABC的外接圓於D、E、F,求證:AD+BE+CF>AB+BC+CA
D
E
F
B
A
C
I
分析:細心觀察圖形,尋求可運用的知識組塊。有兩個形象直感不難獲得:(1)由內心性質知DI=DB=DC;(2)應運用三角形不等式的適當組合構成特徵不等式,由此得到啟發可將AD分成兩段推證(BE、CF類同),即DB+DC>BC可以推出DI> BC及AI+IB>AB。再得另外四個類似不等式後,將它們同向相加即可推至結論。

4、鼓勵大膽猜測,養成善於猜想的數學思維習慣。
數學猜想是在數學證明之前構想數學命題思維過程。「數學事實首先是被猜想,然後才被證實。」猜想是一種合情推理,它與論證所用的邏輯推理相輔相成。對於未給出結論的數學問題,猜想的形成有利於解題思路的正確誘導;對於已有結論的問題,猜想也是尋求解題思維策略的重要手段。數學猜想是有一定規律的,並且要以數學知識的經驗為支柱。但是培養敢於猜想、善於探索的思維習慣是形成數學直覺,發展數學思維,獲得數學發現的基本素質。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既要強調思維的嚴密性,結果的正確性,也不應忽視思維的探索性和發現性,即應重視數學直覺猜想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例4:如圖,正方形ABCD中,BC=2厘米,現有兩點E、F,分別從點B、點A同時出發,點E沿線BA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點A運動,點F沿折線A—D—C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點C運動,設點E離開點B的時間為t(秒)(1≤t≤2),EF與 AC相交於點P,問點E、F運動時,點P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若發生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發生變化,請給予證明,並求AP∶PC的值。
猜想:點P的位置不變。分析:因為點E離開點B的時間為t(秒),所以AE=(2-1t)厘米。因為點F離開點A的時間為t(秒),速度為2厘米/秒,所以CF=(4-2t)厘米。則:
E
F
D
A
B
C
P
由於AE‖FC,因式AP∶PC=AE∶CF=1∶2,所以點P的位置不變。

數學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作一名好的教師,就必須在數學教育的每一個角落滲透對學生的直覺思維的培養,讓學生有敏捷的思維,靈活的解題思路和很強的對以往知識結構綜合利用能力。這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的智力開發,更有利於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

主要參考文獻
1、錢學森主編,關於思維科學。上海:上海人發出版社,1986
2、孔慧英,梅智超編著,現代數學思想概論。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4、郭思樂、喻偉著,數學思維教育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席振偉著,數學的思維方式。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❸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於數學課堂的興趣參考文獻有哪些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❹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參考文獻有哪些

期刊:
[1] 羅中瓊. 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 青海教育. 2006(Z1)
[2] 高向斌. 課堂教學交流初論[J]. 教學與管理. 2005(28)
[3] 張靈靜.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幾點做法[J]. 雲南教育. 2005(09)
[4] 張根昌,趙書超. 交往教學理論初探[J]. 邢台學院學報. 2005(03)
[5] 楊德華. 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 黑龍江教育. 2005(06)
[6] 鄧雲. 創設情境 巧妙導入[J]. 西江教育論叢. 2005(01)
[7] 陳素萍. 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六法[J]. 安徽教育. 2005(01)
[8] 李梅芳. 淺談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4(S2)
[9] 高向斌. 例談數學游戲的教學[J]. 教學與管理. 2003(02)
[10] 許瑜瑜. 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構想[J]. 教育評論. 2002(03)
[11] 王麗. 淺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科技信息. 2010(05)
[12] 孫嵩. 簡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2(06)
[13] 別爾克,巴哈爾古麗,拍子熱合曼. 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今日科苑. 2008(22)
[14] 潘成思. 如何保持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1(06)
[15] 王優雲. 改變評價方式 激發數學學習興趣[J]. 中國科技信息. 2013(04)
[16] 李成彥. 淺談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J]. 科學教育. 2008(05)
[17] 張雙軍.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 學周刊. 2012(35)
[18] 林尚農.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現代企業教育. 2013(24)
[19] 孫思玉. 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寧夏教育. 2014(04)
[20] 趙忠海. 探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的幾點做法[J]. 旅遊縱覽(下半月). 2013(10)
[21] 王興廷. 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學周刊. 2014(26)

圖書:
[1] 楊慶余主編.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劉宏武主編.五大教學流派的發展與操作[M].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4
[3] 李光樹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論[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英)DavidWhitebread主編,趙萍,王薇譯.小學教學心理學[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
[5] 李蔚,祖晶著.課堂教學心理學[M].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6] 吳憲芳等編著.數學教育學[M].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7] 李如密著.教學藝術論[M].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5
[8] 田本娜主編.外國教學思想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9] 毛鴻翔等編著.數學學習心理學[M].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10] 吳文侃,楊漢清主編.比較教育學[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很多很多,希望能幫到你。

❺ 小學數學學科里怎樣滲透德育教育參考文獻

提到德育教育,人們普遍認為「德育是在思想品德課、語文課的教學中進行的,或是在班會課,少先隊隊課中進行的。而數學是自然科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於二,跟德育一點邊也不沾」。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深深被數學學科所蘊含著的巨大魅力所折服,它包羅萬象的內容,本身就是一門德育課。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我們除了應使學生掌握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重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外,還可以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數學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聯系,以及它在社會實踐中有著廣泛應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的學習能訓練人的思維方法,完善人的個性品格。而且小學數學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那麼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學呢?
一、 充分發揮教師示範導行的作用,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和真情實感感染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淵博的學識、厚重的文化底蘊透射出的高雅氣質,整潔的儀表,與人交流時得體的言行舉止,以及在教學工作中規范認真的態度等,都能從不同的側面展現出教師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是巨大而深遠的,必將對學生起到終生的榜樣作用。在教學中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學得愉快,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因此在課堂內外,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才能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要重視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要求孩子們作業字跡要工整、計算列豎式用尺子畫線,那麼我在板書時就會把字寫得漂漂亮亮,列豎式時會規規矩矩用尺子比齊。孩子的模仿力強,我上課從不遲到早退,學生起立問好後,我會鞠躬還禮問好,讓學生感覺到和教師是平等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發自內心的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講桌上的教案、學具我總是擺放整齊有序,觀察能力較強的孩子們注意到教師的做法,並開始照老師的樣子做,我適時對這部分孩子提出表揚,其他孩子紛紛開始效仿,一學期不到,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已初見端倪。再如課後輔導「後進生」時,要耐心、細致,不粗暴、不歧視,這樣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會產生排除情緒,而且在心裡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並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對學習的責任感,這樣對他們後續的學習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和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課的內容表面看似乎較為枯燥,除了一些單調的符號就是一些直觀的數字,教師和學生的精力更容易被牽制到如何去解決那些數學難題上,往往忽略了題目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思想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
1.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蘊含的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數學課本中有多處涉及數學史料,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方法、數學趣聞、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古代的演算法……等方面的內容,以習題、註解、附錄、你知道嗎、小知識等小欄目出現,這些內容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使學生受到廣泛的教育。這些內容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目的教育的生動素材。我們可以適時結合教材,利用這些材料,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的重大貢獻,了解我國在世界數學發展史中所佔的重要位置,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所創造的價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滲透德育教育。還可以在教學中通過向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奮斗史、介紹我國數學發展歷史中的輝煌成就、激勵學生學習數學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從而從小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例如,在學習了圓周率後,可向學生介紹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求得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十七世紀的荷蘭人安托尼茲還早一千一百多年!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學習了質數的知識後,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數學家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從小樹立起為國家富強、為民族振興而發奮讀書、頑強拼搏、積極奉獻的責任感。又如五年級教學統計時有這樣一道題目:「我國運動員在第24——26這三屆奧運會上各獲得獎牌18塊、54塊、50塊。製成獲獎牌的統計表。」對於這道題,讓學生先仔細讀題,讓學生說說想到了什麼,好多學生都想到了我國的體育成績進了一大步,然後我就對學生介紹我國的體育事業飛速發展史及在國際上巨大影響力,運動健兒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應該努力學習,像運動員那樣為祖國爭光。結果,學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❻ 誰知道小學數學論文的參考文獻

http://www.zxlxxx.com/show.aspx?id=206&cid=21
看一下唄~~
http://www..com/s?wd=%D0%A1%D1%A7%CA%FD%D1%A7+%D1%A7%BE%DF%B2%D9%D7%F7
從這里找到的,應該還有對你有幫助的,看看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選我吧~~~

❼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網路學術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輸入關鍵詞,在輸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對應的參考文獻。如果不知道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可以網路搜,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直接按著填就出來了。
網路搜索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按著裡面填,點生成參考文獻就出來了。
作者.題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
李琳.住院燒傷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其他的: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沈平,彭湘粵,黎曉靜,等.臨床路徑應用於嬰幼兒呼吸道異物手術後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30-932.

作者.書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胡雁.護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8.

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丁文祥.數字革命與國際競爭[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

作者.題名[EB/OL].網址,發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患者安全的10個事實 [EB/OL].
其他: [R]、[P]、[A]、[C]、[Z]等。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a.提出-論點;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❽ 淺談怎樣才能上好一節小學數學課參考文獻

①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舉例子、做實驗;

②授課言辭嚴謹,邏輯性要強;

③多提問和互動,鼓勵和激發學生的信心和參與性;

❾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論文實踐有哪些參考文獻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有些同學寫議論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式,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一個道理有一千種說法,要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要顯形象生動之效,除了採用比喻、類比、事例等論證方法外,形象暢達乃至華美的語言必不可少.修飾議論文的語言,注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和反復等修辭,使文章形成華美流暢感;注意運用假設句、反問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強不可辯駁之勢。修飾語言之功,雖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積久成習,自然會有長進.

❿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參考文獻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民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格式與寫法。目前專家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變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與「提示——案例——訪談錄——分析」。「提示」,主要簡介「案例」與「分析」中將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論,可以促進理論知識與教學實例的融合。「訪談錄」以對話的形式記錄對有關教師進行的訪談,以外化教師的緘默知識,便於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產生的背景、過程和做法。教師撰寫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斷+反思」,其變式主要有「背景——片斷——反思」與「片斷——評析——反思」。可見,案例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為了一個主題而截取的教學行為片斷,這些片斷蘊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論。它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案例以真實的教師和事件為基礎,但又不是簡單而機械的課堂實錄,它是教師對自身典型教學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節課或一個片斷,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把幾節課的相關片斷疊加。從案例內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敘事式」和「對話式」;從案例內容的編排方式看主要有「單一式」、「對照式」和「遞進式」。反思一方面是基於案例,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實例印證理論;另一方面要高於案例,要從案例的分析中生發出新的問題,提出新的觀點。
09-05-03 | 添加評論
0

簡單愛愛愛愛

1.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

主要反映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處於最佳心理狀態。

它表現為:(1)最佳注意狀態:注意集中,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注意穩定。

(2)最佳認知狀態:感知清晰、觀察敏銳、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記憶牢固、大腦處於最佳興奮狀態。

(3)最佳情感狀態:態度認真、學習熱情、興趣濃厚、充滿活力、生動活潑。

(4)最佳意志狀態:動機強烈、求知好問、主動積極、克服困難、能自製、有毅力。

2.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

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臘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有合適的學習條件,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和繼續學習的動機等方面將變得十分接近。造成學生個別差異的三個變數是:學生已有經驗和能力的程度,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教師的教學適應於學生的程度。」它表現為:任何一個學生在所處的情況下發揮最大的潛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幫助,達到同等的學習目標。

3.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間。

主要測評學生在學習活動里自學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水平。包括:獨立閱讀數學教材和用已有知識、方法解決新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發散與聚合思維統一體,直覺與分析的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

4.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評價學生掌握「雙基」的方式是否科學、合理,形成過程是否高效、省時、獨立構建知識體的能力。掌握知識應包括四個方面,是什麼、哪裡找、怎麼學、有什麼用。不等同於記住或模仿做題。

5.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疑難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從生活中感知數學,收集整理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實際問題。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獲知識再認識和想像創新實踐信息。真正體現出: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

學生對數學課的熱情程度關鍵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上盡可能減少教師的規定行為,只要學生是圍繞學習的言行,教師都必須給予鼓勵;教師應善於發現學生的學習個性,加以引導和發展,避免學習過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並兒童化,克服單調枯燥。調查數據表明,小學生從喜歡某位教師到喜歡這位教師所教學科,進而在課堂上表現出最佳心理狀態。

「教學的最優化就是教師設計的一切活動都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大的收獲。」教學設計應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例出發,用自己學生最感興趣的形式,提供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材料,保證學生活動的內容和時間。把學什麼?怎麼學?還給學生,教師可以提供學習材料而不是講解,是組織原始信息而不是處理加工;應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學好不同水平的數學。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互助學習、敢於發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開放性課堂,設計開放性問題,學生才能主動參與,培養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才有可能。小學數學應視為應用數學而不是理論數學,教學時應把抽象的書本內容形象化,枯燥的練習游戲化;讓學生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身邊疑難問題,感受到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變「要我學數學」為「我要學數學」。

實驗表明,改變教學評價對象,能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引出了備課、上課的一種新模式。更能體現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綜上所述,實施新課程標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量化為:

一、教師活動

1.能把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慾。

2.根據重點、難點、疑點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設計實質性集體學習內容,用正確的數學術語進行學法指導,並滲透數學思想,培養能力。

3.溶入學習小組,進行個別輔導。

4.緊扣目標設計嘗試、實踐和創新練習進行思維訓練。

5.能採用質疑探究,小組交流,集體評價,作業自改互改,抽檢等多種方法獲得反饋,並及時給予適當的評價。

二、學生活動

(一)自主性學習狀態

1.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二)合作性學習狀態

1.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實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責。

2.爭論與和諧統一,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三)創造性學習狀態

多向觀察,善於質疑,變式思維,舉一反三,靈活實踐。 新課程改革已經歷了五年多了,教師按照新課程標准倡導的理念,積極地投身到課堂教學的探索之中,使數學課堂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讓數學教學更顯精彩。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當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頓時,滿教室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麼;有的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其餘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有的小組中的學困生則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組意見不一致,但在討論時不是以自己的理由去說服不同意見的同學,而是爭吵不休。討論幾分鍾之後,反饋交流自己的意見,學生紛紛舉起小手一個勁叫:「老師,我!我!我!」待老師叫了一個同學,另外同學則唉聲嘆氣,在一部分學生的唉聲嘆氣中,指名的同學開始發言了:「我是……」

「老師,我有不同意見。」沒等這同學說完,另一個學生在下面大聲叫嚷著。

「我也有不同意見,我是……」另外的學生也叫了起來。經這幾個同學一鬧,下面學生把各自的方法紛紛說開了。整個教室亂哄哄一片。像剛才的例子我還碰到過多次,因而我就想:這樣的教學有效嗎?

整個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鬧背後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交流只是一個表述的過程而缺少傾聽的過程,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我們的課堂現在普遍呈現出的現象就是:「熱熱鬧鬧」愛說話,愛表達的學生多。但在活躍的數學課堂中,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傾聽。傾聽是獲得知識的一種手段,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博採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萌發靈感;還能使我們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那麼,我們如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讓學生正確表現自己,學會傾聽呢?下面簡單談一談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是如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

一、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使學生「會聽」。

傾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素質。它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技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不斷提高與完善的。我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主要通過以下四點來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⒈ 聽辨法。

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法則等編成判斷題,由教師口述題意,全班學生用手勢表示「對」與「錯」。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鞏固練習中,我讓學生認真聽,仔細判斷,看誰的耳朵靈:「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相等的圖形是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的圖形是長方形;對邊相等,對角相等的四邊是平形四邊形。」通過這些判斷練習,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通過辨別、分析、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迫使每個學生必須認真聽才能正確的判斷。這在無形中,就加強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⒉ 聽演算法。

計算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做到每天堅持3分鍾的口算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在口算練習中,我不但進行視算練習,還時常穿插聽算練習。這樣既改變了單調的練習模式,又有利於激發練習的興趣,同時也逐步提高了學生的聽力。通過聽算,使學生明白,我們不但要學會算,更要注意聽,只有聽清楚,才能算正確。

⒊ 聽說法。

低段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是在游戲中學習,在教學完有餘數的除法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片斷:

師:我們接下來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對得又對又快,但不能重復。老師報一個余數是1,你能說出一個等於它的算式嗎?

生1:15÷2=7……1 生2:10÷3=3……1 生3:25÷8=3……1 ……

師:說得真多。下面余數是3。

生1:15÷4=3……3 生2:27÷6=4……3 生3:33÷5=6……3 ……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只有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答題之後,才不致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這樣還促使學生不斷地思索還有別的答案嗎?

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還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同時,能使學生靜下來耐心聽。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⒋ 轉述概括法。

「學會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發言要用心,要細心。另一層意思是要「會聽」,要邊聽邊想,思考別人說話的意思,能記住別人講話的要點。因而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轉述概括別人的發言,在傾聽別人發言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如在小組合作交流時,要求每個學生發言時,先說出前面發言同學說的內容,並對聽來的內容進行評價,然後再講清自己的觀點。這樣讓學生轉述別人的發言,逐步學會抓住別人講話的精髓,達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從中得到啟發,達到觸類旁通,學會傾聽。

另外,老師每次布置作業時,只說一遍,要求學生認真聽。然後請聽得不夠專心的同學轉述一次。如還不清楚,再請一位同學轉述。

這樣要求學生轉述顯然很費時,但對於傾聽能力的培養卻很有幫助。只要我們從低段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對今後的課堂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應舍的花時間。

二、養成傾聽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善聽」。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些習慣的累積。要發展學生的傾聽能力,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培養學生傾聽的好習慣呢?

⒈ 講明傾聽的重要性。

傾聽是一種有意識、主動的聽。由於學生年齡小、心理發育並不成熟,要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我們不能靠硬性灌輸,應在和諧的氣氛中滲透。在教學時,我總是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說同樣重要。說是表達自己,讓別人聽明白;聽是尊重別人,聽懂別人的意思。說要大膽,聽要用心;我們不僅敢說,還要會聽,這樣才是一個好學生。當然,要讓學生理解傾聽的重要性,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明白,要靠我們教師耐心的引導,利用平時一切可利用的時機,讓學生從體驗中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⒉ 意識傾聽的長期性。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認真聽,更是一種好品質,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它的養成非一日之功。由於學生年齡小,心理不穩定,理解能力相對較低,要讓學生真正學會傾聽這就顯得困難,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逐步加以細心培養。在平時教學中,我主要要求學生把話聽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來培養傾聽習慣。不管某個學生回答得「對」還是「錯」,我都教育學生,讓別人把話講完,才舉手發表自己不同的一見解,這才是對別人尊重的表現。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發言時,被別人打斷,你會怎麼想?讓學生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尊重發言者。要求學生能剋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意見。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表達慾望,又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其間還有反復,但我們只要持久有序,長期堅持,是可以實現的。

⒊ 發揮教師的示範性。

要讓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不僅是學生的問題,也是教師的任務。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老師身上找到影子,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

①聽懂學生的心聲。

教師在與學生對話時,無論孩子們的發言是對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都要專心地聽,偶爾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斷學生的發言。教師對待學生發言,首先要看到他的閃光點,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以激勵為主、批評為輔。

②適時恰當地評價學生。

小學生的情緒色彩很濃,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常常由於興奮,不聽同學發言而大聲說話。這時,我就馬上對那些能傾聽別人發言並積極舉手或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瞧,XXX今天聽得多認真呀!」「大家看,XXX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XXX真厲害,一下子就能聽出同學發言的主要意思。」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的學生,又給其他同學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通過以上的嘗試,現在我班學生已逐步養成了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且能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對數學也有了較濃厚的興趣,學習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使我進一步明確課堂上自主不等於隨意。在提倡個性張揚的現代教育理念下,「尊重、民主、平等」是其中的核心,學會傾聽也正是建立在這理念之上的。只有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才能聽懂別人的意思,達到交流的目的。高效的課堂不但要鼓勵學生「愛講」,而且要引導學生「會聽」「善聽」、「多思」。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