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潮州的風俗習慣到的作文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風俗,還有千奇百怪的習俗。潮州的習俗,今天我來跟你說說吧。
春節時,有個習俗十分奇怪,初一或者三十時,全部潮州人要七點至八點起床,一家人把家裡所拜的神抬出來,米碗裡面插著三根又粗又大的紅蠟燭,擺上的供品有很多:雞、鴨、鵝,還有各家自製的食物。你可以想像一下,門口擺放的神千奇百怪,有土地公、觀音大士、王母娘娘……還有你想不到的…
正午一點時,潮州人禁穿花花綠綠的衣裳,只能黑、白或者藍。然後一家人一起去祠堂拜祖先。不過,奇怪的是,以前,拜祖先時是沒有女人在裡面的,而且女人禁拜祖先,只有男丁能進去。為什麼女人禁拜祖先呢?因為,潮州人認為男丁才能使家族興旺,女人一進去,就算對祖先不敬,所以,潮州人都有些重男輕女。
傍晚六點時,潮州人必須要去一個地方,那就是寺廟。如果你來過寺廟的話,會發現潮州人的寺廟跟其他的不一樣。別人的是拜佛,而潮州人卻是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臉上呈現著解救世人的慈善神態,一隻手托著一個玉瓶,另一支手拿著一條柳枝,柳枝上還有幾滴水,彷彿快要掉下來。我想水有可能是用來凈化世人的心靈吧。拿香也很講究,不是拿七支、九支,而是十支。菩薩三支、門前兩支、皇天後土三支、土地公、土地婆各一支。聽說這樣可以保家族香火興旺、平安、逢凶化吉。
雖然各種地區的風俗、習俗不一樣。可是,我還是覺得潮州人的習俗最奇怪,使人很想去了解一下。
『貳』 潮汕的風俗習慣 作文
潮汕民間尊奉的龐雜的神鬼體系中,既有道教、佛教,也有閩越族和南 越族鬼專神崇拜的痕跡,屬還有各種土生土長的神靈,地方神靈中,蛇神雨仙備受崇敬,安濟聖王、三山國王是主要偶像。潮汕民間信奉的神靈名目眾多,時令八節祀神各有對象。祀神時,各地要舉行隆重的游神活動,在舊社會,游神活動既是顯示地方財力和宗族勢力的機會,又是以祭神為名的民間歡樂節。在節俗活動中,農歷七月十五的「施孤」活動舊時較為盛行,這與潮人重視紀念客死他鄉的鄉親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關系。
『叄』 有關潮汕民風民俗的作文 急!!!!~~~~~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人類應該保護地球。可是如今,由於經濟利益的吸引,人們不顧一切地開采地球上的寶貴資源,違背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已經不斷遭受來自大自然的懲罰。
今年3月,我看了一個電視專題片《沙塵暴》,講述了我國西部甘肅武威1995年5月5日遭受到百年不遇的強烈黑風暴的襲擊,造成巨大損失,大面積農田絕收,基礎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人員傷亡慘重。其中有15名小學生在放學路上被風捲入水渠中沖走。近幾天,我又看到報道,甘肅民勤縣也遭受了與1995年武威黑風暴同樣的厄運。
這兩件事給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鍾,我們再也不能遲疑了。全人類應該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再也不要出現在武威、民勤的這種危害人類的事發生。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怎樣才能保護我們的家園呢?我認為,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首先,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講究衛生,不亂扔廢棄物,不亂倒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環境干凈整潔。
其次,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建立「綠色環保」少年崗,植樹造林,控制土地沙漠化,擴大綠地面積。
再次,制止濫砍濫伐,保護植被,防風固沙,保護野生動物,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只有每個人都齊心協力,齊抓共管,才能使明天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
-----------------------------
『肆』 潮州民風民俗的作文500字,要以前沒有的。
關於春節來歷的傳說有很多,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以萬年的故事較為普及。我就選擇這個故事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這個故事的梗概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砍柴挖葯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一天,萬年上山砍柴,坐在樹下歇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制了一個日晷,測日影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天有雲陰霧雨,影響測記。他就想再做一件記時器具,好彌補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葯,來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有節奏地滴答滴答地響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著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陣,回到家裡,畫了畫,試了試,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望漏水,勤勤奮奮。慢慢的,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從頭重復一遍。最短的一天在冬至。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節令失常,使他很著急,就召集百官,朝議節令失常之困。節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運行的規律,就說是人們作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誠跪祭,才能得到上神的寬恕。祖乙就齋素沐浴,領百官去天壇祭祀,並傳諭全國,設台祭天。但祭來祭去,不見收效,時令照舊很亂;各地的老百姓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膽汁拌黃連,苦中加苦。萬年忍不住了,就帶著他的日晷和漏壺拜見天子。萬年見了天子,說了冬至點,講了日月運行周期。祖乙聽罷,心中大喜,即令大興土木,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上日晷台,造上漏壺亭。又撥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萬年讓六個童子守日晷,六個童子守漏壺,精心記錄,按時報告。
一天,祖乙讓阿衡去日月閣詢問制歷情況,萬年指著草歷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一聽,深覺是理,心中卻不安起來。他暗想:要是萬年把節令定準,天子心喜,重用萬年,誰還聽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啊,一心想把萬年除掉。一天阿衡打聽出一個善射的利客,就派人請到家裡,擺上酒筵,說明原由,許以重禮。刺客答應當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興離開了阿衡,向日月閣奔去。怎奈天壇周圍,日月閣下,有衛士嚴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閣上正觀星象的萬年射去。誰知刺客喝酒過多,眼睛發昏,飛箭只射中萬年的胳膊。萬年哎呀一聲倒在地上,眾童子急呼拿賊。衛士們聽到喊聲,一齊出動,捉住刺客,扭見天子。祖乙問明實情,傳令將阿衡收了監,又立印出宮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非常感動,指著申星說:「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夜交子時,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望天子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愛卿入閣,三載不出,披肝瀝膽,以月圓為准制出太陰歷,真是功高德重。如今愛卿被奸佞暗算,且隨我到宮中調養吧。」萬年說:「太陰歷雖然草創,但還不十分准確,歲尾還剩有點滴時辰。如不把這歲末尾時潤進去,日月如梭,過來過去又會錯歷。臣負眾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願碎心日月閣,細心推算,把草歷定準。」
就這樣,萬年在日月閣中,仔細觀察草木麥菽的榮枯,精心推算,把歲末尾時積日成月潤了進去。那年五月,祖乙到天壇行祭,祭罷天神,又登上日月閣,把祭神的五月鮮桃賜給萬年。萬年獻上太陰歷,祖乙望著日夜操勞的萬年,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歷定名為萬年歷,還封萬年為日月壽星。因此,後來人們也把春節稱做年,每每過年之時屋裡掛上壽星圖,象徵新歲添壽,也是對功高德重的萬年寄以懷念之情。
民俗之一――貼春聯。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春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民俗之二――帖門神。門神也是和春聯有著同樣地位的一件春節必備品,但是隨著文化的發展,它已經不多見了。我個人認為它的衰弱應該是因為現代建築對於大門的改革,門神的畫像很難在這里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漸消散了。經過多方尋找,我終於看到了它。聽賣畫人介紹,這是神茶及郁壘的畫像,他們一個手執鋼鞭,一個腰帶鐵鐧,大有怒發沖冠之勢。通過資料,我了解到,在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採摘野果,摘種桃樹生活。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一天,鬼王想在這里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卻被兩兄弟打了一頓,鬼王一氣之下,現出原形,在晚上闖進了兩兄弟的住所。兩兄弟沉著冷靜,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餵了老虎,眾鬼便對他們俯首聽命。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桃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民俗之三――帖窗花。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著,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動物,它們各個惟妙惟肖,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俗之四――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掛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里,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起了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貴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現在街市上較常見的就有《子魚卧蓮》(一個胖娃娃,手抱著一個大金魚,卧在連花上嬉戲)、《鳳凰來儀》(圖畫左側有一岩石,上立以五彩風,右兩少年,互相談論附圖)、《年年有餘》了,或是描寫《白蛇傳》、《西遊記》、《水滸傳》里的故事情節的年畫。
民俗之五――壓歲錢。說來說去,還是得回到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發壓歲錢了。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裡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 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後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後逐漸演變為「壓歲錢」。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為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給壓歲錢雖好,沿襲了傳統,也表現了長輩們對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但是,現在的家長往往很大方,出手就是個一百兩百,甚至於上千,這樣不但會讓孩子將其花在不正當的地方,更會使他們那養成大手大腳、浪費錢財的習慣。所以說,家長在給孩子壓歲錢時一不要給太多,二要引導他們將錢用在正確的地方。
民俗之六――中國結。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傳說中國結是由一個和尚在閑暇之餘用一根繩編出一個整結,然後串上名貴的佛飾品,在按上編出「王」字的穗,流傳至今。當時的和尚,為了體現他「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線編出來的,穗上為了體現他「至高無上」的信仰故編出「王」字。後來,逐漸流入社會,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伍』 介紹潮州最有特色的新年民俗作文(400字左右)
推薦參考:
1、潮州過年的習俗作文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2 、潮州清明習俗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候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清明按農歷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歷計則為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潮汕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餅有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席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卷薄餅是用精麵粉拌人適量溫水後,充分攪拌搓捏成團塊狀,置於爐火上面的煎盤(平底鐵鍋),烙成圓形薄餅皮,然後包裹餡料。 料有咸、甜兩種,咸餡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雞肉或豬肉絲、香菇、蝦干、蛋絲,油煎蔥珠等調料。入口時又在餅皮上塗抹香甜適口醬料即成美食。甜餡料用白糖加工製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冊絲,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餅皮即成薄餅。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清明時令,春韭性溫,是保肝佳蔬,有行氣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諺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災」之說。添加綠豆芽又有清熱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療效甚妙,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清明日食薄餅,既有紀念寒食古俗的含義,也享用了一頓別具風味的美餐。 蒸朴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葉子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圓,狀如綠豆大點, 味甘甜, 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朴籽樹葉滿叢嫩綠。 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人侵潮州,殺戳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朴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朴籽棵」吃的風俗,沿襲至今。 朴籽棵是採摘朴籽葉和果實(俗稱朴幟)搗爛,與大米一起混成粉末,過篩出粉精。加工製作時將米粉添加白砂糖及發酵粉, 加入適量水份攪拌均勻充分發酵,然後裝入陶制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於蒸籠里(炊具)蒸熟。噴噴清香的裸品呈淺綠色,就成為質優味香色美的朴籽棵。 掃墓。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稱「掛紙」,為與冬至掃墓有別也叫「掛春紙」。人們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紙條,舉行祭禮。不少僑胞,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郊遊踏青。清明期間,春臨大地,桃紅柳綠,鶯飛草長,人們三五成群到野外去遊玩踏青。這種風俗,很早便相沿下來,因而清明節又有踏青節之稱,潮汕人同樣也有清明日郊遊踏青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有斗雞、踢球、踢鍵子、盪鞦韆、放風箏等項目,十分逗人。
3、潮州人拜城隍
潮州城隍廟分兩大進。踏進大山門,即可見左右立著四位與真人一樣高的泥塑差役,著清代服飾。有的怒目瞪視,右手高舉捉拿人犯的令牌「立拿」,左手緊握鐵鎖鏈;有的白須白臉,安詳斯文;有的板著臉孔,手持打人大棒;有的手握長劍,威風凜凜。天井兩邊的走廊則安坐著十八尊掌管各方的土地,個個慈祥和藹,面孔可親。陰氣森森的二進正殿,中間端坐著威嚴無比的城隍公,左右兩邊是查薄官和手執三叉的護衛江爺。前者面孔冷峻,後者青面獠牙。大殿一旁是負責通報、傳達的速報爺,一張主大仆大的嘴臉。
這套職能機器的運轉大致是這樣的:「查薄官」查出本府本縣某人壽數已終時,即報請城隍抓人,於是便命令「差役」按地址前往抓拿歸西。民間有求於城隍,就必須先請求「速報爺」替你稟報,得到應允後,方能直陳城隍。城隍權力至高無上,他的部下倒也個個都是實權派。比如:「查薄官」實報或謊報,事關人命。「差役」的職守雖是例行公事,但他們在「抓拿」人犯時,一路既可嚴刑拷打,也可寬容相待;就連小小的傳達也還得尊稱「速報爺」。先通報,慢通報,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無,也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權力。十八土地這些老先生只能參議不能主決,老實巴巴,有職無權。
舊社會,人們把統治階級腐朽的國家機器的許多特點都轉移到對待信仰中的城隍廟來,這就引出了祭祀城隍的許多有趣的習俗。
好事歹事都可以請求城隍庇佑。行船走馬可求風調雨順;做棺材的可求「利水常來變黃金」;患病者求平安;荒唐之至的是賭徒可求發財,小偷小摸可求順手。
善男信女有事相求,必須公開行賄諸公。如久雨未晴,堤防告急,祈求城隍消災消難時,帶來的五牲、發粿,就必須先分出相當部分送「速報爺」。所以,潮州有句俗諺:「速報爺食多城隍公」。又如親人久病卧床,危在旦夕,除帶上供品外,還得備足一長串「元寶」,給「查薄官」掛在脖子上,他自當暗暗塗改親人壽數,延長生命;倘若家中死了人,到城隍報喪,末了,你千萬不可忘記給「差役」們每人抹一嘴鴉片,原來陰間的「差役」也是煙鬼。這樣你就可以指望親人在被解上西天的途中,免遭虐待,少受皮肉之苦。至於那十八尊老先生,雖說他們有職無權,但在城隍議事時,說好說歹也有他們一份,所以你也還得在他們面前磕磕頭,說些好話,燒上一炷香,以示尊敬。
時長日久,這些道貌岸然的大小官員,不是脖子上串串「元寶」遮去了大半個臉,渾身充塞「金銀」、「鈔票」,便是滿臉油烏錚亮,連腳下也淌著一灘鴉片水。管理城隍的廟祝也覺得有礙觀瞻,只得不斷把他們身上的那些紙錢收攏起來悄悄火化。
城隍廟有個儀式就上當各尊菩薩塑成之日,就要請來高明的泥塑師傅,用毛筆蘸上顏色在偶像的每隻眼睛瞳孔上點上光點,俗稱「開光」。從此,菩薩才算有了「生命」,可接受頂禮膜拜。廟是百姓所建,神是百姓所塑,連他們的「生命」也是百姓給予的,但他們並不秉公辦事,只謀私利。城隍廟真可謂是舊社會統治階級的一幅縮影。
覺醒的人民在迎來解放的同時,也把城隍廟搗得盪然無存。其實應該砸爛的是人們心中的神,城隍廟倒應把它當作文物保存下來,以給那腐朽的可悲的歷史留下「立此存照」。
『陸』 潮州的民風民俗 作文600字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又名乞巧節或七巧節。
中國、韓國和日本人都會慶祝七夕,但日本人由於明治維新時改用西元,所以七夕也改在陽歷7月7日慶祝。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農歷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舊稱鬼節,七月半。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主的回家去;沒主的就到處游盪, 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里以誦經作法等事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區在這一天有普度的習俗。
中秋節是東亞的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韓國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歷,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陰歷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燈會,猜燈謎,提燈籠,許多地方還有放天燈的習俗。是中國民間的盛大節日之一。
在廣東佛山,有元宵節的傳統習俗「行通濟,無閉翳」。寓意走過通濟橋,就會健健康康,無閉翳。
在台灣,除了賞花燈活動及著名的台灣燈會之外,還有台灣北部的台北縣平溪鄉放天燈活動。另外,台灣南部的台南縣鹽水鎮則有著名的鹽水烽炮。在台灣東部的台東市,則有炸寒單爺,也是以烽炮為主,但與鹽水烽炮的進行方式並不相同。
在台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灣話發音)
起源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一族控制了政權。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擁劉恆為主,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群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又處強盛。因掃除諸呂正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這一天的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寒食節是中國農歷清明節前、中、後這三天。相傳當年重耳(晉公子重耳)周遊列國,歷盡艱辛。一次,他挨餓難熬,百般無奈時,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他吃。後來重耳當了國王(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親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與其母被燒死。重耳十分後悔,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但只限於思想,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斗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春節,指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的節日,是東亞許多地區傳統上慶祝新的一年的節慶。並為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朝鮮、韓國、蒙古、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等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的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但口頭上多稱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農歷新年則稱為「元旦」,意即一年的頭一天。
中國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廢陰歷改以陽歷紀年,曾試圖禁止人民慶祝農歷新年,但因民間的堅持而未果。後在袁世凱主政期間,將1月1日定為新年元旦,以陰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但老百性照舊「過新年」,作家們照舊寫「過元旦」。「春節」一詞真正廣為流行還是在1949年之後。農歷新年現在也被稱為農歷新年、舊歷年。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農歷新年,並曾禁止民間慶祝。
春節在越南語稱「Tết Nguyên Đán」(節元旦)、日語稱「舊正月」、韓語稱「설날」(即新年之意)。
春節的定義有三種:
最狹義的說法,春節僅指正月初一。
第二種說法是配合政府訂定之假期,大致以除夕至正月初三為春節假期。
第三種是傳統習俗上的春節,從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開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歷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漢武帝時推行太陽歷,才明確規定夏歷的正月初一為歲首,以之為夏歷新年。[1]
春節在公歷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間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潑水節(Songkran Festival),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歷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
清明原為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北方人重墓祭;南方人則多藉此踏青郊遊。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斗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歷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為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
現在的清明節,合並了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天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名。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提升為重要的大節日,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卻有若干以變形的方式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祭海節,是位於山東即墨市周戈庄內一項傳統的祭海活動,其已擁有500年歷史。於2004年3月18日再次舉辦,即墨市政府將此次活動更名為「民俗文化祭海節」。
「祭海」文化始於明朝,傳說,在周戈庄西側2.5公里外有一座黃山,山上有一個仙姑廟。在清朝末期,漁民每年出海前(農歷四月初八),都要到廟里求仙姑保佑他們能一帆風順,因此這一傳統逐漸延續下來。
祭灶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被稱為小年,在每年農歷的臘月二十三日。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灶王爺),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扎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灶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官員的恐懼,以及對基層官員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員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作糖瓜、祭灶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准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者裝在竹子里,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臘八節又稱「臘八」 是指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
因相傳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盛典極為隆重。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為2米,深1.5米的古銅大鍋,重約4噸,專用熬臘八粥。臘月初一起,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乾柴運到雍和宮。
粥料品種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到初五晚准備就緒,初六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里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派來的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監視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為止。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宮燈照耀、香煙裊裊、古樂齊鳴、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才告結束。
據史料記載,每一鍋粥用小米12石,雜糧、乾果各50公斤,乾柴5000公斤,共熬6鍋。第一鍋供佛,第二鍋獻給皇帝及宮內,第三鍋給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給文武官員和封在各省的大官吏,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第六鍋作為施捨。
看看吧
『柒』 潮州習俗的作文
1潮州過年的習俗作文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2 潮州清明習俗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候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清明按農歷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歷計則為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潮汕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餅有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席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卷薄餅是用精麵粉拌人適量溫水後,充分攪拌搓捏成團塊狀,置於爐火上面的煎盤(平底鐵鍋),烙成圓形薄餅皮,然後包裹餡料。 料有咸、甜兩種,咸餡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雞肉或豬肉絲、香菇、蝦干、蛋絲,油煎蔥珠等調料。入口時又在餅皮上塗抹香甜適口醬料即成美食。甜餡料用白糖加工製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冊絲,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餅皮即成薄餅。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清明時令,春韭性溫,是保肝佳蔬,有行氣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諺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災」之說。添加綠豆芽又有清熱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療效甚妙,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清明日食薄餅,既有紀念寒食古俗的含義,也享用了一頓別具風味的美餐。 蒸朴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葉子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圓,狀如綠豆大點, 味甘甜, 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朴籽樹葉滿叢嫩綠。 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人侵潮州,殺戳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朴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朴籽棵」吃的風俗,沿襲至今。 朴籽棵是採摘朴籽葉和果實(俗稱朴幟)搗爛,與大米一起混成粉末,過篩出粉精。加工製作時將米粉添加白砂糖及發酵粉, 加入適量水份攪拌均勻充分發酵,然後裝入陶制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於蒸籠里(炊具)蒸熟。噴噴清香的裸品呈淺綠色,就成為質優味香色美的朴籽棵。 掃墓。清明節在潮汕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稱「掛紙」,為與冬至掃墓有別也叫「掛春紙」。人們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並在墓碑及墓堆上掛紙條,舉行祭禮。不少僑胞,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 郊遊踏青。清明期間,春臨大地,桃紅柳綠,鶯飛草長,人們三五成群到野外去遊玩踏青。這種風俗,很早便相沿下來,因而清明節又有踏青節之稱,潮汕人同樣也有清明日郊遊踏青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有斗雞、踢球、踢鍵子、盪鞦韆、放風箏等項目,十分逗人。
3潮州人拜城隍
潮州城隍廟分兩大進。踏進大山門,即可見左右立著四位與真人一樣高的泥塑差役,著清代服飾。有的怒目瞪視,右手高舉捉拿人犯的令牌「立拿」,左手緊握鐵鎖鏈;有的白須白臉,安詳斯文;有的板著臉孔,手持打人大棒;有的手握長劍,威風凜凜。天井兩邊的走廊則安坐著十八尊掌管各方的土地,個個慈祥和藹,面孔可親。陰氣森森的二進正殿,中間端坐著威嚴無比的城隍公,左右兩邊是查薄官和手執三叉的護衛江爺。前者面孔冷峻,後者青面獠牙。大殿一旁是負責通報、傳達的速報爺,一張主大仆大的嘴臉。
這套職能機器的運轉大致是這樣的:「查薄官」查出本府本縣某人壽數已終時,即報請城隍抓人,於是便命令「差役」按地址前往抓拿歸西。民間有求於城隍,就必須先請求「速報爺」替你稟報,得到應允後,方能直陳城隍。城隍權力至高無上,他的部下倒也個個都是實權派。比如:「查薄官」實報或謊報,事關人命。「差役」的職守雖是例行公事,但他們在「抓拿」人犯時,一路既可嚴刑拷打,也可寬容相待;就連小小的傳達也還得尊稱「速報爺」。先通報,慢通報,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無,也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權力。十八土地這些老先生只能參議不能主決,老實巴巴,有職無權。
舊社會,人們把統治階級腐朽的國家機器的許多特點都轉移到對待信仰中的城隍廟來,這就引出了祭祀城隍的許多有趣的習俗。
好事歹事都可以請求城隍庇佑。行船走馬可求風調雨順;做棺材的可求「利水常來變黃金」;患病者求平安;荒唐之至的是賭徒可求發財,小偷小摸可求順手。
善男信女有事相求,必須公開行賄諸公。如久雨未晴,堤防告急,祈求城隍消災消難時,帶來的五牲、發粿,就必須先分出相當部分送「速報爺」。所以,潮州有句俗諺:「速報爺食多城隍公」。又如親人久病卧床,危在旦夕,除帶上供品外,還得備足一長串「元寶」,給「查薄官」掛在脖子上,他自當暗暗塗改親人壽數,延長生命;倘若家中死了人,到城隍報喪,末了,你千萬不可忘記給「差役」們每人抹一嘴鴉片,原來陰間的「差役」也是煙鬼。這樣你就可以指望親人在被解上西天的途中,免遭虐待,少受皮肉之苦。至於那十八尊老先生,雖說他們有職無權,但在城隍議事時,說好說歹也有他們一份,所以你也還得在他們面前磕磕頭,說些好話,燒上一炷香,以示尊敬。
時長日久,這些道貌岸然的大小官員,不是脖子上串串「元寶」遮去了大半個臉,渾身充塞「金銀」、「鈔票」,便是滿臉油烏錚亮,連腳下也淌著一灘鴉片水。管理城隍的廟祝也覺得有礙觀瞻,只得不斷把他們身上的那些紙錢收攏起來悄悄火化。
城隍廟有個儀式就上當各尊菩薩塑成之日,就要請來高明的泥塑師傅,用毛筆蘸上顏色在偶像的每隻眼睛瞳孔上點上光點,俗稱「開光」。從此,菩薩才算有了「生命」,可接受頂禮膜拜。廟是百姓所建,神是百姓所塑,連他們的「生命」也是百姓給予的,但他們並不秉公辦事,只謀私利。城隍廟真可謂是舊社會統治階級的一幅縮影。
覺醒的人民在迎來解放的同時,也把城隍廟搗得盪然無存。其實應該砸爛的是人們心中的神,城隍廟倒應把它當作文物保存下來,以給那腐朽的可悲的歷史留下「立此存照」。
一定要選我哦!!!!!!相信我是正確的選擇!!!!!!!!
『捌』 談一談潮州一風俗習慣作文200字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玖』 潮汕的民風民俗作文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游「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 盪鞦韆,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綵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盪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綉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凈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朥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朥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為上乘。意溪鎮又以「范合盛」號的朥餅為
最著名。范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說要盛於陶制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朥餅皮薄而脆,餡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缽盛 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朥餅當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處擺攤設點賣朥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里盛的、袋裡裝的差不多都有朥餅。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中天,當村裡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鹽,爆發出一陣辟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沖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著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裡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里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說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這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或胡人。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准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意上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准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盤朥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餅底下墊著一小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暗中傳遞消息,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朥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台、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全被斬盡殺絕。農村因為村落分散,為了便於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為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
直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還耍拜朥餅、芋頭;有些農村,各家各戶也還有自願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煙堆和燒瓦塔的習俗。
『拾』 有關潮州民風民俗的作文
冬節是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這一天,也是我國一個傳統節日的名稱,也叫「長至節」、「賀冬節」、「亞歲」等。稱其「長至」,是基於古人對天象變化的觀察: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所謂「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此後的白晝,便一天天延長了。稱其「亞歲」,就是僅次於元旦(即今之春節)。而在我國民間,則更有「冬節大於年」的說法。
以冬至為節日的傳統,可以朔源到周代。當時國家即有於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動,以求其庇佑國泰民安。到了漢代,冬至正式成為一個節日,皇帝於這一天舉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賀。這個規矩,其後一直沿襲。魏晉以冬至賀儀「亞以歲朝」,並有臣下向天子獻鞋襪禮儀,表示迎福踐長;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並重,百官放假數日,並進表朝賀(《東京林華錄》、《帝京景物略》等),特別是在南宋,冬至節日氣氛比過年更濃,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說法。由上可見,由漢及清,從官方禮儀來講,說冬至是「亞歲」,乃至「大過年」,絕非虛話。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周朝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歲首之傳統的承襲,因冬至日總在十一月初一前後。此外,也與古人認為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的觀念有關,如蔡邕《獨斷》中的解釋:「冬至,陽氣生,君道長,故賀。」
民間的冬至節俗,又要比官方禮儀豐富得多。東漢時,天、地、君、親、師,都是冬至的供賀對象(《四民月令》)。南北朝時,民間又有了於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習俗(《荊楚歲時記》)。唐宋時冬至既與歲首並重,於是穿新衣、辦酒席、祀祖先、慶賀往來等,幾同過新年一樣。明清時,官方仍然維持著「一如元旦」的冬至賀儀,民間卻不似過年那樣大事操辦了,主要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師這幾個項目上發展,由此衍生出裹餛飩、吃湯圓、學校放假、百工停業、慰問老師、相互宴請及全家聚餐等活動,因而相對過年來講,更富有個性。
在潮汕,冬節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節日之一。潮汕冬節有很多民俗活動,如祭祖、謝神、掃墓、吃糯米丸等。
一、吃冬節丸
潮汕冬節丸(南方人稱「丸」,北方人叫「圓」。叫法雖不同而義同),分兩種:一為常見的糯米丸,一為用粳做的尖米丸(用粳米粉加水,揉成長條,用剪刀斜剪下,兩頭尖尖如白米,故名。主要流行於揭陽一帶)。
福建人在冬節也要吃糯米丸,《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五載有這種風俗起源的傳說:
往時有一樵者,至山樵採,失足墜澗中。澗極深,無人援救,不能出險。且深山路絕人稀,樵者呼救,力竭聲嘶,亦無援之者。樵者居澗中,食黃精姜得免餓斃。歷十餘年,遍體生毛,身輕能飛。於是高飛出澗還家。性狀全變,家人呼之不應。乃用糯米粉和水成丸,與樵者食。樵者以為黃精姜,食之。漸還本性,家人得以團聚。而自此相沿成習,遂有搓丸之風矣。
這個傳說,是在意義寄託的層次上對冬至吃糯米丸的習俗的詮釋。潮汕人多從福建遷移而來,冬至吃糯米丸與福建同俗。而潮人通過這種民俗活動,把祈求家人團聚、家族和諧團結的寄託,表現得更為鮮明。冬至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先將糯米舂成米粉末兒曬干。冬至前一天,吃過晚飯後,家中的主婦就開始張羅著把一隻大箶(淺沿的筐籮)擺在桌上或地上,用開水把糯米粉和成粉團,然後,一家子無論大人小孩就圍坐在箶四周,各自捏取粉團搓成彈珠樣的冬至丸,放入箶里晾曬。冬節丸以搓得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為好,這叫「父子公孫丸」,象徵著歲暮之際一家子圓圓滿滿。冬至日一大早,家庭主婦煮好紅糖湯,將丸子下鍋,煮成湯丸。先盛一大缽祭祖,家裡的地主爺、公婆母、司命君、井神、碓神也各用一碗甜丸祭過。然後主婦叫醒全家老少起來食湯丸,俗稱「湯丸唔食天唔光」,「食了湯丸大一歲」。尤其是孩子們最盼吃這碗圓,常是半夜裡醒來好幾回。然而,天好象要與孩子們作對似的,老是不亮。其實這是到了冬節前這天,夜的時間最長,過了這一天,便開始逐漸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