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

發布時間:2021-01-23 15:57:02

❶ 談談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何作用

隨著社會、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和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同時也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豐富的信息化資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支持,發揮的作用也日漸重要。
一、 上課前的准備資源豐富、生動
1. 為教師的課前備課提供參考
由於計算機和網路的資源共享和信息搜集處理功能,使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藉助教材和教參外,還可以通過網路資源擷取更多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和資料,開闊教師的眼界,拓展教師上課的思路,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己對信息的整合,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質量和藝術性。
2. 為學生准備學習素材提供途徑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擴展了信息傳遞的途徑,豐富了信息資源的門類,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同時增強了人們的信息意識,這使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而且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工具。利用各個網站,可以獲得網路環境下珍貴的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利用本地區和學校的教育資源庫,學生可以從中查找所需的學習素材。
二、 上課中多維度展示,教學氛圍融洽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展示知識間的聯系,引起興趣,利於很好地理解知識。
2.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具有常規電教媒體的特有功能,並且能綜合它們的優點。計算機輔助教學帶來了教學手段的一次現代化的大變革。計算機能事先存儲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師在課堂上某些環節上時間的浪費,能為學生練習、思考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增加了教學容量,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帶來了課堂效益的提高。
3. 解決教學難點
多媒體技術,以其鮮明的圖像,生動的畫面,靈活多變的動畫及音樂效果來優化教學過程,是一種新型教學輔助手段。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易如反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己很難示範清楚的教學環節,用課件中的動畫或影像表現出來給學生看,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看清每個細節,更快、更全地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這對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師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4. 啟發學生思維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內容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呈現思維過程,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內容,極大地支持了學生對邏輯推理、問題解答和數學觀念的尋求與研究。尤其是在引導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概括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動態演示,形象揭示知識的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藉助於觀察和比較,啟發思維,逐步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識的本質。
5. 彌補教材不足
課本中有些要求實踐的教學內容,由於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其境,從而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進行整合教學,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真實的或虛擬現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學會在信息學習環境中學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主動構築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彌補教材的不足。
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是小學數學教材中二年級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運用模擬教學課件,創設一個「虛擬現實」超市情境。學生主動參與互動,每個學生自然地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通過信息技術緊密地整合在一起,縮短了教材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 上課後不斷延伸,豐滿知識體系
1. 利用信息技術可延伸課堂教學
目前我們學校的教學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制,即學生在校集中授課,受教學時間的統一限制。21世紀人類社會將進入全新的信息時代,信息化整合數學學科教學應該增加新的教學形式。基於這一思考,我們有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並且培養了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學「十進制計數法」「數的產生」時,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
2. 為學生繼續學習數學提供渠道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不是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每個學習者都是在其現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新信息主動進行選擇和加工,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理解。
在課後,我們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工具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動畫等形式和友好互動的界面,以網路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數字化資源,為學生的後續學習提供渠道。例如網路課堂就是學生繼續學習數學的一個很好的渠道。

❷ 如何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

抓住「關鍵人群」,實行分類指導,適應技術發展,提出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通過示範項目帶動各地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三提升」。

圍繞整校推進,包括開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培訓、圍繞學校信息化教學創新推動教師研訓等2項措施,幫助學校管理團隊制訂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規劃和相應的教師培訓計劃,支持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訓,學科聯動,整校開展,實現「所學為所用」。

(2)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擴展閱讀:

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相關要求規定:

1、強組織領導。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省份能力提升工程2.0規劃方案,統籌教師培訓、資源建設及監測評價等相關工作,明確省、市、縣、校職責分工,並落實工程實施經費保障。

2、做好項目引領。國家示範先行,開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示範培訓,實施創新培訓平台「三區三州」對口幫扶項目。

3、推動監測、督導。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監測評價體系構建,通過常態化監測促進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應用水平。

❸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小學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課程的整合都呈現出勃勃生機。而《新課程標准》也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所以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效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恰當、正確地藉助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使我們的數學課堂「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那麼,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怎樣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收獲。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興趣愛數學
由於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所致,他們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而這往往影響課堂學習效果。因此,如何在一上課就抓住學生的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都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信息技術的使用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信息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學生十分感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為小學生增設疑問和懸念,激發小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創設出利於他們開發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環境。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教學有效性。
比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時,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的課件:一條線段慢慢圍成一個長方形,此時長方形的四條邊閃動,表示是周長,然後出示一個長方形,閃動的是整個長方形,表示是面積。又如教學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對比時也可以這樣進行直觀的比較,讓學生自己就能得出結論。此時教師無需更多言語,只需藉助多媒體,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學生十分感興趣,自然學得好,記得牢。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導入新課更是能在一上課就抓住學生的眼球,從而讓他一節課興趣高漲,也更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理解學數學
數學的學科特點是比較抽象、概括,而小學生因為年齡小,生活知識面窄,感性知識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但他們容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利用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既能加強直觀,又有利於抽象概括,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的厭學情緒、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這對於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起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生由於受年齡特徵和生活實踐的制約,對於一些數學概念,無法通過文字來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鋪路搭橋,逐步降低思維難度,有達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學「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時,學生無法知道到底是誰更大,有多大,上這節課時,我製作了一個課件:在屏幕上同時展示出三個單位的直觀圖像和與實際事物的對比圖,學生一看就很清楚了,對這三個計量單位的使用有了直觀形象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術,感受知識用數學
傳統的教學中總是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對於知識的來龍去脈講得很少,使學生學習時出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識斷層現象的發生,也就阻斷了學生向更深層次學習的動機。在信息技術教育環境下,將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圖、聲、像兼具的動態教材,教學內容範圍的擴大,更新速度的加快,為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養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有利於學生產生創新的靈感,進而提出獨特的觀點和見解。
比如在《千米的認識》這一課的教學難點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長,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抽象的,因此我結合課件演示初步認識「千米」,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能創設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可以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掛圖或板書又難講解清楚的知識,在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景、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中,進一步地加強學生對於1千米的認識。
四、利用信息技術,貼近生活教數學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解決書本問題時非常流利,但在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就束手無策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只要我們深入思考就會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責任者是我們教師,是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分地把知識「純粹」化,而忽略了知識與生活的關系。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同樣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脫離了生活的學習,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極大地引起學生探討知識的興趣。
在吉首舉行的一次低年級數學計算題教學的公開課上,一位來自鳳凰縣的老師教學多位數的加減法,在屏幕上打出了鳳凰至吉首的路程圖,因為和學生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學生的興致很高。又如許多教師都會使用多媒體設計「數學闖關」的游戲,學生同樣十分感興趣。
新課程理念

❹ 如何將信息技術更好地應用於小學數學教學中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網路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時代要求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而教學模式轉變的核心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小學數學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而信息技術正是這樣一座橋梁。在新的形勢下,掌握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並正確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是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富有成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踐呢?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慾

小學生好奇心強,要想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求知慾,只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如果教師能抓住教材中所蘊含的創造性因素,激起學生學習情感,創設富有變化、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過程,使他們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處在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狀態。

例如,在教學「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題時,先通過復習幫助學生理清「組合圖形」間相結與內含的關系,再由觀察計算機網路展示的各種組合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圖,提出:如果要計算這些實物圖形的面積,該怎麼想?學生回答,看該實物圖近似於什麼圖形,就運用圖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在計算機將實物圖變化為規則圖形後再提問:現在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學生發現盡管變化成規則圖形,但因為沒有學習過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故還是無法計算。此時我就追問:你們現在最想知道什麼呢?這一問題引起學生議論紛紛,有些說我們先要把這個圖形分割成幾個以前學過的圖形,並利用相加或相減來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最終師生共同歸納出「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課題的提出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展示出生活中的數學情境後,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慾,再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躍躍欲試地想去努力解決問題,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已達到最高點,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課學習活動中的准備。這種學生的思維,完全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更是培養創新意識所不可少的。

三、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後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變「授魚」為「授漁」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不好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在教學中,我們老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現成的理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懂得這些理論是如何獲得的。應該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論。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們教師「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教師要認識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例如,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分組進行剪拼、操作等活動,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長方形;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平形四邊形;有的把圓剪拼成近似三角形;還有的把圓剪拼成梯形。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別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嘗到了獨立思考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發

❺ 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其一、備課,老師不再是機械地抄教案,而是制課件與寫教案相結合,可以從網上下載自己所需的圖片和資料,也可以從全國教育資源庫里調自己最喜歡的課件資源,然後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添枝加葉為教學服務。
其二、課堂教學,從導入到進入新課學生接受新知,再到鞏固練習,無一不用到多媒體。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積極思考,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其三、鞏固練習題,以前只能是讓學生照著書上的練習題做,對一些典型的解題方法獨特的課外練習題只能由老師寫在黑板上才能讓學生做,自從多媒體進入課堂,只要用手一按,各種靈活多樣的練習題就躍然而出,這樣教學既省時又省力,節約了有效課堂時間,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識。
其四、對學生作業的評判。課堂上以前對學生所做的練習題,老師是走下講台一行一行的檢查,遇到學生做的正確率高且書寫特殊工整的也只能是傳閱的看,而今,只要把樣板往交互一體機上一放,所有的學生都能很清晰的看到了,這也使得教師解答分析試卷以及講解一些全班共性的問題輕松容易多了!
其五、近幾年微課的興起,家長微信群的建立,更使得課堂教學延伸至家庭及社會,老師可以把學生需要著重掌握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解題方法製成微課上傳到微信群,這樣學生在家也可以接受到老師的教育。

❻ 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何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以語文課程標准為依據,以語文課本為憑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指導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中提出: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更好地養成收集、處理信息的習慣,提高語文能力。教師應充分、有效地運用媒體、網路等現代技術搜集、處理和運用信息,並在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使現代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信息技術有著其獨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將在學科教學中起到較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合作學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和途徑。尤其可以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閱讀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克服學習困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現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所體現的先進性,得以廣泛應用於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之中,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突出了它的優勢。但是實踐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中還存在盲目性、形式主義的現象,甚至將語文閱讀教學課變成了教師課件製作水平的展示台。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促進作用。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和產生的相應效果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體現的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畢竟只是輔助學習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要讓課堂錦上添花,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式方法,才能發揮這種教學工具的巨大作用,產生相應的效果。 (一)啟其所感,導其所難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幫助教學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 1.篩選具體形象信息資源將抽象事物具體化,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皮亞傑(J.iaget)的構建之一:理論形象的學習情境,使教學直觀化、模型化、動態化。能夠表現思維的復雜性,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持續探索的興趣,對問題從多角度進行解釋,完成知識的意義構建。 【案例1】人教(實驗)版小學第四冊中《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文化古城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於詞語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個自然段都是圍繞燈光夜景寫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為了表達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運用了很多四字成語。如:夜幕降臨、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絢麗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思維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恆性,但這種思維運演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和發散性思維還很弱。對於抽象的事物,還無法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課文中比較抽象的字、詞的理解能力還很薄弱。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可見具體形象的直觀作用不容質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字、詞的意識,為理解句子和課文內容打好基礎,只有將抽象的事物轉換為具體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術它不僅能將大量的知識信息快速地反映給學生,而且還能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具體的畫面變得通俗易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真正能感受到課文所描繪的北京夜晚的輝煌、亮麗。

❼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

❽ 如何把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網路環境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正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 普遍關注。如何將計算機整合到學科教學中去也是我們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新亮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計算機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能力和學生學習 方式的變革是計算機技術與學科課程融合的主要目標。本文從教育教學活動出發,對計算機技術帶給教學的優勢進行了一些實踐性的總結,針對一些教學中的問題進 行探究。
在當今社會,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正在不斷的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如何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呢?下面我就在教學中如何將信息技術教育與小學數學課程有效的融合所做的一些實踐,總結如下: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整合
由於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限制,當今世界上最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徵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很難在教材中反映出來。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
如: 1、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特徵,知道「形」的概念和「數」的概念一樣,都是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我採用彩色顯示的方式,先讓學生看到具體的實物圖形,隨後隱去實物圖形中的色彩、圖案、只剩下幾何圖形,並向學生說明:學習幾何圖形我們不研究它們的質地、顏色、圖案、只研究它們的形狀、大小、位置,既點、線、面、體,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幾何圖形的表象,突出圖形的本質屬性。
2、在教學「直線的認識」時,我採用動畫、著亮的方法來演示直線的特徵。先顯示一段畫的較短的直線,然後從兩頭慢慢地向兩方延長,顯示屏上展示出一條直線向兩方延伸的動畫,把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不可度量的特徵,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同學眼前;在教學「三線的區別」時,我採用將端點著亮,無端點的一端向外延伸同步進行的方式,以動畫形式表現直線無端點,能向兩端無限延長,不能度量;射線有一個端點,能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不能度量;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延長,可以度量的圖形正展示在學生面前。計算機軟體生動形象直觀,演示方法靈活多變,易於顯示幾何圖形的特徵。因此,它在幫助學生認識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中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啟發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一開始就顯示學生熟悉的國旗和手帕圖案,圖形色彩鮮明,花紋美麗。當問及它們形狀時,學生說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隨即隱去這兩個圖形的色瓷和花紋,從而引入對圖形的研究。同樣在認識長方體時,先顯示火柴盒的模擬圖形,並與實物相對照。認識立體圖上每一個面的形狀,各條棱之間的位置關系,然後用不同色彩顯示兩條虛線,形成了一組完整的直觀圖,再用分別著色的方法來顯示長方體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後面。這樣通過分層顯示,為觀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從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橋梁。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形式的整合
在數學的教學中,我有意識讓學生利用網路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不僅可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課余知識,而且可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運用多媒體,可以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人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總之,恰當地選准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❾ 談談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何作用

一、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發點。當小學生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他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在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教師利用課件播放了一段「豬八戒吃西瓜」的動畫故事,先把一西瓜平均分成4份,讓豬八戒取1份,但豬八戒不要,他覺得拿1份太少了;又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豬八戒還是不要;最後,把西瓜平均分成12份,這一次豬八戒開心的拿了3份。啊……學生大笑了。老師問:豬八戒現在為什麼這樣開心?……像這樣,播放一段精彩的故事,引入課題,就會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不僅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注意力,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吸引著,輕松愉快,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
又如:教學《比的意義》一課,教學課件的屏幕上出現一面鮮艷的紅旗,長3米,寬2米。通過兩種量的比較,同學們都學會什麼叫做「比」了,並掌握了比的各部分名稱,也很快就學會求比值,如果進行反復的練習,學生好象有點厭倦了。這時,教師打開「天安門的國旗」的網頁,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飄揚。這是一面特種型號的國旗,誰能找出它的長和寬是多少米?同學們一聽,興趣來了,爭著上網查閱……。最後讓學生查出長5米,寬3.33米。這時,學生好奇極了,有的學生在說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有的求出長和寬的比的比值,有的在議論和比較我們學校的國旗……。下課了,還在議論。
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二、應用信息技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
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並茂的特點。所以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參與,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這一重難點,我從網上下載了有關「圓的面積」的課件,利用課件形象生動的剪、拼動畫,把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後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從視覺上體會到把一個圓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的過程,再讓學生自己親手剪拼,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引導學生觀察,怎樣才能使這個圓轉化成最近似的長方形?然後再以剪拼動畫32份、64份……形像生動的活動過程展現眼前。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又如:教學《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時,先讓學生猜測,自己動手擺學具,教師再藉助教學媒體充分展示知識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突出公式推導的要點。先出示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擺,看一共可擺幾個,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重點是一共擺幾個,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一個、一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依次沒長邊擺滿,共擺5個,與長的厘米數一致;再沿寬邊擺了3行。通過動態演示讓學生發現: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這課的教學中,教學媒體以它得天獨厚的動態演示畫面使學生生動、形象地理解了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並使學生利用己有的知識、能力和方法去探索獲取新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既有效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突破了難點,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提高了教育質量。
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情並茂的特點,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信息技術的這些特點可以解決傳統課堂難以處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鮮明、充分、形象的視覺直觀印象,為教師解決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閱讀全文

與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