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情景圖

小學數學情景圖

發布時間:2021-01-23 06:51:31

❶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昭示了勃勃生機,在新課程的熏陶下,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小學數學教學的背景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欣慰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欣慰。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更是壓在每個教師肩上的一副重擔,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一、創設良好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掌握知識和獲取技能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情境。」《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設計學習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信息,引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自己開動腦筋進行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教學中,只有創設條件,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空間,學習效果才能得到增強。
在情境中創設懸念,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打開思維的閘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學「0表示沒有的意義」時,我有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啟發學生參與,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以極高的熱情投入新知的探求過程。上課開始,用課件播放五顏六色的氣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後拿來氣球和學生一起玩放飛氣球的游戲:每次放飛一個,每放一次問學生手裡還有幾個氣球,把手中的最後一個也放飛了,手中沒有氣球了,還能用前面所學的5以內數來表示嗎?怎麼辦?該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這樣,通過安排兒童非常熟悉,非常喜愛的放飛氣球的游戲,並在游戲過程中提出問題,從有與無的對比中,突出「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呢?」自然地將0表示沒有的意義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加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系,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實踐證明,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而學生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和點撥。
例如教《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時,首先通過學生投票統計並提出問題:「喜歡籃球的有11人,喜歡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20人。「對嗎?」教師輕輕的一句追問,立即激起了學生的思考。原來直接用加法求總數的簡單問題遭遇了新的情況,學生開始關注信息之間的關系,產生整理雜亂信息的必要。這時,放手讓學生整理學號,當學生調整學號時把既喜歡籃球又喜歡足球的放在中間,老師提問:「這里有16張學號卡,究竟是幾個人呢?」學生馬上想到可以把重復的學號疊在一起或乾脆拿掉一張,老師再次引導:「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家一眼看出:喜歡籃球的有幾人,喜歡足球的有幾人,兩種都喜歡的有幾人?」通過討論學生覺得可以用筆圈一圈,於是韋恩圖自然生成了。教師又巧妙地再次組織如下活動:「如果讓你上來貼,你會把學號貼在圖上的哪一部分?為什麼?」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韋恩圖,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李老師做到該讓學生研究時放手給學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決不浪費時間,從容不迫的巧妙引導大大提高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三、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我們的教育技術也隨之現代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代替了傳統教育的小黑板、掛圖等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由「靜」變「動」,這是教育的進步。應該說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公開教學的時候,有些教師為了追求一種時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課堂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其實並沒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程度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發揮其優勢和特長,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一年級小朋友在學生求「被減數」的「解決問題」時,應該說此類問題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屬於逆向思維的問題,學生總是定勢地習慣地運用順向思維來思考和解決,由於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口算比較簡單,學生總能一下子把答案口算出來,然後把答案帶入算式中進行列式計算。例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學校體育室有一些籃球,被小朋友借走8個,還剩7個,學校體育室原來有多少個?一些後進生,遇到這樣的題目總是用列式為15-8=7(個)。這部分學生根本沒有對此類問題的結構以及所求問題與已知條件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解,為幫助這部分學生扭轉思維上定勢,我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中「動」的畫面來幫助思考「原來」、「借走」和「剩下」三者之間的關系。多媒體課件首先出示一個體育室(沒有標明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情景,教師此時問:「體育室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你們知道嗎?」「不知道。」此時課件動態演示借走8個,此時教師又問:「是從哪兒借走的?」「從原來裡面借走的。」當借走8個演示完後,課件演示出體育室還剩下7個,此時教師追問:「這時你們知道體育室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嗎?」學生異口同聲:「15個。」「你們怎麼知道的?」一位學生在下面插話:「把借走的8個籃球再還給它就知道了。」這時課件演示借走的8個又回到原來的體育室里,教師問到:「那你們說說要求原來有多少個籃球,怎樣算呢?」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過程立刻回答到:「把借走的和剩下的加起來。」在這樣的解決數學問題中巧妙的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不僅幫助了學生理解了此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也有利地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發揮了現代教育手段的優勢和作用。
四、建立師生互動關系,提高課堂有效性
和諧的氣氛,是教育教學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激活,從而把教和學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而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氣氛是教師培養起來的,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於維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至關重要。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態度,雙方情感的協調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關系,需要以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建立為基礎,以此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強化,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說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學生的錯誤反應,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數學課堂上,應當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性、鼓勵性、激勵性和幽默風趣性的語言來鼓舞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計算「119+59」這道題,教師可問:「這題要簡便計算,誰會?」當學生紛紛舉手時,說:「那就試試,還要看誰的方法多、妙。」當學生列舉了很多種方法時,立即肯定:「你們真能幹,找出這么多不同的方法。」對待經常回答問題出色卻一時沒說對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體態語言,眼睛稍微瞪期待性的直視他:「是這樣嗎?」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傷自尊心。對於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氣舉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時,教師還要大加贊賞。如此一來,課堂上用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熏陶,是對學生的信任,對促進學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廳的功能,更能有效促進課堂氣氛圍的融洽。 課後,教師應該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交流,針對他們的作業內容、完成方式等說一些支持的話,並認真傾聽和接受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不要只注意個別的學生。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尊重學生人格,熱愛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起分享理解,體驗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應該說師生是平等的,教師只是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學習、進步、成長中的首席代表。我們強調這些,也真是新課程目標所十分期待的。
總之,我們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賦有實效性,才能煥發出新課程理念在常態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使學生在有效的數學課堂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發展了素質。

❷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遠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青島版數學教材中,非常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設計了大量的「看圖提問題」情境。這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使學生們從義務教育一開始便埋下了「問題意識」的種子。並從具體情境設置中來調動學生們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熱情,對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及思維的發散都有很大的幫助。
「看圖提問題」的關鍵是對圖中表達信息的理解、提取、分析等。這也與現代教育對人才的新要求「學會應用信息、提取信息」的理念相吻合。因此我們要從現在起就培養學生提取信息、應用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下面我就依據教材中設置的情境圖,針對學生看圖提問題能力的培養,進行以下研究:
一、一年級學生問題意識能力的培養
實際教學中,起初為了更溫和融洽的進入學習氛圍。我採取讓學生們一邊觀察情境圖,一邊發表想法的教學方法。
面對「情景圖」呈現出的美麗畫面,學生們在贊嘆欣賞的同時,並自由發言。過程中極易出現這樣的場面:當內容豐富,色彩艷麗的畫面出現以後,我隨即提出:「你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由於觀察目的不同、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水平不同,提出的問題也是各式各樣。有的說「鳥兒在飛」,有的說「花兒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的想像力特別豐富,能給你編成一篇童話……這些大都是對圖畫的簡單描述,都不能體現出所謂的「數學問題」。
接著,對同學們積極發言進行鼓勵後,進行適時的引導,使其可以從數學的角度來對圖畫進行重新觀察。「剛才你們回答的鳥兒花兒都是正確的。那你們能說出來有幾只鳥,幾朵花嗎?」這時,學生們便會數一數具體的數量並回答。緊接著再問:「你們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嗎?」激發學生們的提問數學問題的興趣……
最後,要在看圖之後讓學生復述一下了解的信息有幾條,都有哪些內容。再讓他們找出關鍵詞,用最簡練的語言來表達信息,把修飾性的詞語去掉,把表示數量關系的字或詞用准確,並且板書出來。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一開始的發言大都是對圖面的描述,並非是提問題的。此時老師就需要去鼓勵、引導並解釋,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二、一年級學生問題意識能力的鞏固
「問題意識」的種子已經存在學生們的心中,並將要慢慢發芽時,須對其進行鞏固、完善。為學生真正具備問題意識能力打好根基。放到具體教學中來說,是使學生們能對「情景圖」的內容抓住重點,更有效的把握需要的信息,以提高效率。
現實教學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有用的信息整理出來了,還要讓學生學會區分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們對提出的問題做出區分,有針對性。要求學生們不僅能提出問題,還要提出對應的問題。即按照要求的方向去思考、提問,是對之前問題意識能力培養的定向化鞏固。
例如:在關於「分類」內容的教學中。當信息整理後。
我說:「哎呀,內容這么多,真亂。」
學生點頭表示有同感。
我又說:「對話框中都說了跟什麼有關系的事情?」
學生回答:「跟牌子和人有關系。」
我說:「那好,我們來整理一下,把跟牌子有關系的放在一起,把跟人有關系的放在一起。」
……
通過與學生互動,一問一答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整理信息,同時把對話框內容分類寫出板書。這樣可以訓練他們把相關信息綜合考慮,摒棄無關信息,也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把整理好的條件,一類一類來處理。
這時我提問:「關於牌子,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回答以後,讓他們完整地敘述題目,以培養他們「數學」的語感。
問題解決了以後,我經常會適時追問,以達到舉一返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我的口頭禪是:「你還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這樣可以督促學生去歸納、總結,把單獨的一個問題系統化。
再例如:有這樣一幅情景圖「25個同學去劃船,每隻船限乘6人,至少需要租多少只船?」。同學們有的答4隻的,有的答是5隻,我向答案是5隻的同學質疑:「算出的得數本來是4,你為什麼說至少需要5隻呢?」。孩子們回答說:「如果租4隻船,還剩下一個小朋友在岸上,所以多租一隻船」。我進一步提問:「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回答也是多種多樣:用桶裝水的時候,裝飲料的時候,裝油的時候,用盤子裝桃的時候等等,學生自己總結出:這都是用物體裝東西的情況。真是總結得精彩及時!
因此,問題意識能力的鞏固不僅需要對問題有針對性,也需要發散思維,觸類旁通,對類似的情景有思考。讓孩子們既具備提問的意識能力,又不拘泥於情景圖中的情景。
三、一年級學生數學問題意識能力的提高
學生數學問題意識能力的提高是在熟練掌握方法的情況下,多加練習,多加思考。以達到量變引起質變,使問題意識能力對孩子們終身受益。我認為:一年級學生問題意識能力的提高需從以下幾點入手:
1. 學會觀察。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前提是選擇信息,選擇信息的前提是發現信息。「看圖提問題」情境一般都有多個數學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圖畫信息,因此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找到有用的數學信息。
2.學會選擇。什麼樣的數學信息屬於一類,這要看信息間的關系。數量之間的關系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因此選擇信息時,一定要藉助直觀圖畫,使學生明白,哪些信息說得是一回事。比如:一年級數學上冊第102頁上的「我學會了嗎?」情境圖,文字信息有「我家一共養了16隻兔,這邊有……」,話沒說完,我問學生:「誰能把這個不完整信息補充完整?」學生通過數數,得出「我家一共養了16隻兔,這邊有9隻」的信息,我又問:「這個信息中有『這邊』這個詞,說明還有什麼?」學生馬上想到還有「那邊」,「那邊在哪裡?」學生很自然地去找遠處的小兔,而不會沒有目的地去找與其不相乾的信息。
3.學會分析。學會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學生將圖中信息找到後,就要根據信息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解決問題時用什麼方法是很重要的。雖然一年級只學過加減法,解決問題不用加法就用減法,但什麼問題符合加法的含義,什麼問題符合減法的含義,有部分學生並不是很明白,有的只是憑感覺來列式計算。因此,當學生要解決問題前,應引導學生分析一下,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需要將所選擇的信息合起來,還是從一個數裡面去掉一個數,經過分析,幫助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問題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從而正確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年級學生數學問題意識能力的培養、鞏固、提高都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並沒有明顯的界限。關鍵是培養,使這種提問的能力內化吸收,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伴隨孩子們成長。這需要我們老師耐心的引導並通過一系列的訓練,使孩子們能「看」到一個由生活情景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作用很大,學生受益非淺。每次運用情境圖,都進行如此的訓練,他們就會學會面對大量紛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整理、歸納並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與思考。

❸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案

四年級下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麼,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 小數的意義
1、 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 小組交流
3、 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 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 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 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並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四、 數學游戲: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五、 作業:
第5頁1-4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千 百 十 個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 分 分 分 數位
位 位 位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後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後,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
四、作業: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一)(第8-9頁)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嘗試比較
創設少年演講比賽的情境,比較兩個同學的得分誰的高一些。
1、 小組討論:9.87和9.90哪個數大,並說明自己是怎樣想的。
2、 匯報:通過全班的討論明確,從數位來考慮,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二、多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張華比李明表現好,但不能得10分」讓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明確張華的分數在9.90和10之間。
讓學生自己確定一個分數,然後將三個人的分數按順序排列。
全班交流、歸納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三、練一練
第1題:先讓學生在直線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從直線圖上很容易看出結果,體會到直線右邊的數一定比左邊的數大。
第4題:這個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制的理解。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幾分鍾,再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數學游戲:
這個游戲有利於增進學生對小數相對大小的具體感受。不要求學生用小數減法計算出准確結果。
五、作業
練一練 第9頁 2、3

[板書設計]
比大小

教學掛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比大小的方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二)(第10-11頁)
[教學目標]
通過「在方格紙上塗一塗,比較兩個分數大小」的活動,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重、難點]
歸納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小數的性質
1、塗一塗、比一比
讓學生在第10頁的方格圖上塗出0.2和 0.20,學生初步感受到這兩個小數一樣大。
2、比較、歸納:
讓學生自己在第2題的兩幅圖中塗出相等的兩部分,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多個實例,就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規律。對於這一規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即可。
3、 舉例說明:
讓學生用實際情境說明兩個小數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顯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試一試: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自己選擇一個小數,再寫出兩個和他相等的小數。通過交流,加深對小數性質的理解。
三、練一練:
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寫出在指定的兩個數之間的三個不同的小數。這道題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第3題:方格里只填一個數字,答案是多樣的,鼓勵學生填出多種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學填出所有答案。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題1、2的方格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小數的性質: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一(第12-13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數位間的進率。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數位間的進率、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找出小數在直線上的位置,寫出直線上的點所表示的小數,加深學生對小數的理解,體會數與形的結合。
第2題:首先讓學生明確航模比賽時,哪一架飛機模型飛行的時間越長,成績就越好。
第3題:讓學生看清楚是什麼單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先化成十進分數再化成小數,也可以直接化為小數。
第4題: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單位,不容易比較,讓學生先改寫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第5題:答案是多樣的,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第6題:引導學生觀察前5排數的規律,容易發現每一排的第一個數和最後一個數都是0.1,其他的數是怎樣得到的?
數學游戲:通過組數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各個數位的意義,建立小數數位的概念,鞏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同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將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加減(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 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表現比較好」的問題。教學時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分」「綜合素質得分」是什麼意思,怎樣判斷誰的表現好呢?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們一般是將專業分和綜合素質分加起來進行判斷的。
二、探索計算方法
1、根據題目列式,估算結果。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後,先估算結果。
2、探索計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豎式計算,並討論「為什麼小數點要對齊」,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只要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就能對齊,然後就和整數加減法的道理一樣了。
3、研究問題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獨立解決,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

三、試一試
第1題:要注意提醒學生把得數末尾的0去掉。
第2題:在列豎式計算時,給被減數小數部分添上兩個0,計算時不容易發生錯誤。

四、練一練:
第2題:先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對所有的學生不必提出統一要求,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第3題:讓學生指出錯在哪裡、什麼原因,並進行改正。
第4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會估算的作用。

[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減

題1:小數加法豎式 題2:小數減法豎式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購物小票(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 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核對購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
1、先讓學生說說小票上每一項表示什麼意思。
2、討論如何核對找回來的錢對不對的問題。
3、列式計算,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二、試一試
第1題:引導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第2小題:可以引導學生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第2題:先鼓勵學生估算,再精算。在計算兩個麵包多少錢時,由於還沒有學小數乘法,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一練
第3題: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在這個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的和與第三邊相比誰大。
第4題:可以把圍成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有的邊的長度沒有直接給出,可以先把它算出來。
第5題:首先幫助學生看懂題意,然後放手讓學生嘗試,並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推理,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購物小票

題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試一試:小數加減的簡算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二(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
計算時可以以「億平方千米」為單位。
第4題:
在比較車身高和車身長時,可以讓學生求出高多少或長多少。在解答第(2)題時,由於兩輛車的前燈道前輪都是0.72米,可以不計算他,只要把後兩個數相加的和進行比較即可。
第6題:
在解答每一個問題時,先讓學生估計,再進行實際計算。
第7題:
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想問題,雖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來沒有衣架高,但還要考慮到臂長。

第二單元 認識圖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走進鄉村(第20-21頁)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看書地20頁「走進鄉村」的畫面,讓學生從圖畫中找一找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一方面鼓勵學生從生活的空間中「發現」圖形;另一方面為圖形分類做准備。
二、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找出的圖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方法和標准。
3、對找到的四邊形進行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准。
4、分類後,找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三、畫一畫:
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畫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圖形的特點,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徵。
四、填一填:
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板書設計]
走進鄉村

圖形的分類: 平行四邊形:
梯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實踐活動(第22-23頁)
[教學目標]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硬紙條和圖釘。
[教學過程]
一、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過實際操作,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沿兩個對角一拉,就變形了,他具有不穩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對拉,圖形不改變形狀,他具有穩定性。
二、生活中的運用
第2題: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3題: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並解釋為什麼「現在可以坐了」。
三、練一練:
第1題:通過「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已學過的圖形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親自剪一刀,再說說是怎樣剪的。
第2題:第(1)題,讓學生實際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題,可以讓學生畫直線進行分割,除右邊一個圖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拼成的。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動手做(第24-2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重、難點]
1、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三角板。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動手做:
1、小組活動:把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紙板,做成一張盡可能大的長方形,該怎麼辦?
2、小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導總結:認識到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明確平行四邊形兩種高的畫法。
二、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邊形的高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試一試:
第1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高。
第2題:通過圖示,指導學生怎樣用三角板畫高,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高的過程。
四、練一練:
第1題:使學生體會到邊和高的對應關系,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從對著的邊a的頂點到邊a作垂直線段。
第2題: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畫出與邊a相對的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垂直線段。
第3題:藉助方格紙,學生將發現幾個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一樣長的,所以它們的高相等。
第4題:通過在方格紙上畫指定尺寸的圖形,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邊和高的相應關系,同時體會到邊和高的長度決定了圖形的大小。
畫圖示讓學生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畫,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要先畫指定長度的邊和高,再畫其它的邊。
五、實踐活動:通過用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使學生加深對三種圖形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分類(第27-29頁)
[教學目標]
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剪下附頁1中的圖3。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附頁1中的圖3中的三角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標准和方法。可以按角來分,可以按邊來分。
二、按角分類:
1、觀察第一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2、觀察第二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觀察第三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三、按邊分類:
1、觀察這類三角形的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中都有兩條邊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並介紹各部分的名稱。
2、引導學生發現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這樣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四、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辨認各種三角形。
第2題:通過「猜三角形游戲」讓學生體會到看到一個銳角,不能決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必須三個角都是銳角才是銳角三角形。

第4題:根據對三角形進行分類的活動,學生得到啟發,把梯形進行分類。
五、實踐活動:
第1題:將長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第2題:用長方形紙,怎樣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動手剪。
第3題:當學生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就會推出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相等。
第4題:用正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分類

按角分類: 按邊分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內角和(第30-32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質疑
教材第30頁創設的情境,激發探索的興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問題:怎樣得到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
大多數學生會想到測量角度。
2、小組活動:測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並記錄在第30頁的表格中。
3、匯報測量結果和得到的結論。
發現大小、形狀不同的每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都接近180º。
4、進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正好等於180º呢?
小組活動探索方法。
5、得出結論。
三、試一試: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運用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和是180º,求出第3個角的度數。
四、練一練
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º,判斷題中的三個三角形說的對嗎?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測量三個角的度數求和: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問:從郵局到杏雲村那條路最近?你是怎樣想的?
生:走路線a最近。因為……
師:在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走近路。在這幅圖中,郵局、清泉村和杏雲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組成一個三角形,從圖中和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同學們都認為路線a最近,路線b加上路線c一定比路線a遠。那麼,是不是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一定比第三邊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組活動:在填一填中畫幾個三角形,量出它們的邊長,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書上有一個範例,可先討論一下,再做。
2、匯報: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練一練:第1題:判斷每一豎行三條線段能否擺成三角形。
第2題:組織學生用小棒擺一擺,並填入表中。
第4題: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8厘米,那麼第三條邊可能是多長?有多個答案,第三邊只要大於3厘米小於13厘米即可。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填一填: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學欣賞(第35-3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過程]
一、 圖案欣賞。
1、 欣賞書中提供的圖案和學生自己收集的圖案。
2、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點。

二、 活動1:
指導學生設計圖案,先製作基本圖形,再把基本圖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圖案,再塗上顏色。
三、 活動2:
先讓學生觀察這些基本圖形是怎樣得到的,然後選擇其中一個設計美麗的花邊。
四、 活動3:
讓學生獨立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再組織全部展覽。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圖形中的學問(第37-38頁)
[教學目標]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小貓圖案中有幾個三角形。
讓學生自己去數,並說說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數的。

二、數人像圖中的正方形
讓學生嘗試自己數,再小組交流,數的方法。可以先數出小正方形有5個,中正方形有5個,大正方形有1個,共11個。
做試一試:數長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個長方形。

三、練一練:
第3題:由一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就是中間的1個;由兩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3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2個;由4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6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9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1個;共有16個。
第4題:這是一道思考題,引導學生從有序的數,到找出規律。

四、數學游戲:
有2個圓盤移動3次;有3個圓盤移動7次;有4個圓盤移動15次;有5個圓盤移動31次。

❹ 如何運用情境圖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感受數學的魅力。在教學中,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變的生動形象,饒有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因此,「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在教學中對情境圖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情境圖有利於情景創設
由於主題情境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的,富有兒童情趣和豐富的現實意義,在教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一課時,教學的開始,充分利用「小明和媽媽去買酸奶」的生活畫面的主題圖,將學生帶入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同學生的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搭起了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世界的橋梁,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認知慾望,從觀察圖中總結出了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35等的舊知識,逐步導入新課。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圖中給出的條件,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教材內容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起他們的聯想與創意,根據「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列出算式「30+2=」和「2+30=」,並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編應用題,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既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情景圖可以更好地探究新知
在教學<<10的認識>>時,由於學生有了1—9各數認識的基礎,因此出示主題圖後,我就問學生:「看到了這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呀?」在相互啟發中,他們說的很全面,幾乎概括出了所有與10有關的知識,例「圖中有10隻鴿子」,「有9位小朋友和1位老師這兩部分合並起來一共是10」,「有5個小朋友戴紅領巾,有4個小朋友沒戴紅領巾,5比4多1,4比5少1」,「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4和4同樣多。」「我知道10可以分成4和6,2和4和4合並起來是10」。「我會列10的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師接著說,「看來小朋友對10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那10到底由什麼數組成呢?讓學生概括起來再說一說。
又如在教學《連乘應用題》時,我創設一個春遊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春遊應該做那些准備工作?租車、買門票、買吃的……我們先算一算三二班有8個小組,每組5個人,每人買2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讓學生試做後指名說是怎樣想的。可以先算①一共有多少人?5 × 8=40(人)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2× 40=80(瓶)還可以是:先算①一個組需要幾瓶?2 ×5=10(瓶)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10 × 8=80(瓶)
有的同學們想坐高空纜車,算一算2個人一輛車,一共需要20輛車,每張票10元,一共要花多少錢呢?學生做完後說說是怎樣做的,可以是: 10 × 2 × 20=400(元)還可以是 10×(20×2 )=400(元)這樣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學生願意去參與,使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同時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數學。為他們提供探究的素材,使他們在主題圖的引領下有目的、有步驟的進行探究,從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成呢?」
三、情景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10的認識》時,通過學生的精彩回答,使我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你能從這幅圖中選一樣編一道應用題嗎?」生說:「我用鴿子編,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還有2隻停在小朋友的手上,一共有幾只鴿子?」又有生說:「我用小朋友編……」在這兩個學生的帶動下,其他同學也紛紛舉起了小手,學生的觀察角度就和其他學生不同,我及時給予表揚,這節課學生發揮的淋漓盡致。通過10的主題圖,再現了數數、數的組成、同樣多、整體與部分、簡單的求和、求剩餘、應用這些舊知識,引出了與10有關的加減法等許多知識。看來,只要我們善於運用教材,就能拓展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只有對「主題情境圖」作了認真分析,再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真正有效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又如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出示了肯德基快餐店迎新年推出的套餐價格表的情境圖,讓學生為自己和小夥伴各挑選一份愛吃的食品,學生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並列出了如7+8、5+24、18+18、18+16、24+16……等算式,對於提出的簡單題,通過讓學生口算與說算理一帶而過,然後著重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探究,讓學生先擺小棒說算理,然後交流展示計算方法,逐步掌握進位加法「滿十進一」的算理。這樣不但讓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這類題的練習,還使學生能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更為主要的是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主題情境圖作為數學教學資源的一個主要載體,不僅承載著知識,更滲透著數學思想方法,合理利用這一資源,我們在主題情境圖的使用過程中,只有用心領會,靈活應用,創造開發,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❺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的情境導入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中情境導入時應注意什麼?
答:數學新課導入是教學首要的一環。回數學新答課導入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學生親身經歷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因此,數學新課導入必須運用一定的教學技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的任務,具體的教學內容,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靈活多變地加以運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導入」的巨大作用,讓學生在一堂課的開始便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一、關注情感態度,讓學生在愉悅的體驗下開始學習。
二、合理有效地創設導入情境,能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投入學習。

❻ 如何用好小學數學情境圖

新課標明確指:數教要緊密聯系實際經驗已知識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習興趣提供事數機使其體驗教內容情受數魅力教創設與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興趣情境使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逐步體數知識產、形與發展程使掌握必要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使更體驗教內容情使原本枯燥、抽象數變形象饒興趣獲積極情體驗受數魅力情境創設數教著極其重要作用面我教情境圖課堂教運用談談自體
、情境圖利於情景創設
由於主題情境圖主要場景形式呈現習素材富童情趣豐富現實意義教級冊<>課教始充利用明媽媽買酸奶畫面主題圖帶入情境激發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同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搭起教材內容通向世界橋梁教師引導仔細觀察圖激發探究熱情認知慾望觀察圖總結3十2合起32 3十5合起35等舊知識逐步導入新課既復習舊知識新知識習做鋪墊通圖給條件提同問題教材內容切合理特點激起聯想與創意根據媽媽共買少瓶酸奶列算式30+2=2+30=並意識引導編應用題習知識程變析解決問題程既創造性使用教材符合理特點提高課堂教效率
二、情景圖更探究新知
教<>由於1—9各數認識基礎示主題圖我問:看幅圖想哪些與數關知識呀?相互啟發說全面幾乎概括所與10關知識例圖10鴿9位朋友1位師兩部合並起共105朋友戴紅領巾4朋友沒戴紅領巾5比414比5少14鴿飛空4鴿吃食44同我知道1046244合並起10我列10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師接著說看朋友10已經定認識10底由數組呢讓概括起再說說
教《連乘應用題》我創設春遊情境圖請同說說我春遊應該做些准備工作租車、買門票、買吃……我先算算三二班8組每組5每買2瓶水共需要少瓶水讓試做指名說想先算①共少5 × 8=40()再算②共需要少瓶水2× 40=80(瓶):先算①組需要幾瓶2 ×5=10(瓶)再算②共需要少瓶水10 × 8=80(瓶)
同想坐高空纜車算算2輛車共需要20輛車每張票10元共要花少錢呢做完說說做: 10 × 2 × 20=400(元) 10×(20×2 )=400(元)創設貼近情境願意參與使其主參與程知識同體驗數價值進步受數與現實聯系更認識理解數提供探究素材使主題圖引領目、步驟進行探究完本節課習任務
呢?
三、情景圖效提高課堂效率
教《10認識》通精彩答使我產新想:能幅圖選編道應用題?說:我用鴿編4鴿飛空4鴿吃食2停朋友手共幾鴿?說:我用朋友編……兩帶其同紛紛舉起手觀察角度其同我及給予表揚節課發揮淋漓盡致通10主題圖再現數數、數組、同、整體與部、簡單求、求剩餘、應用些舊知識引與10關加減等許知識看要我善於運用教材能拓展思路發潛能某種意義說教師主題情境圖作認真析再根據班級同情況提針性啟發性問題才能引導真效進入課堂習
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我示肯德基快餐店迎新推套餐價格表情境圖讓自夥伴各挑選份吃食品提許問題並列7+8、5+24、18+18、18+16、24+16……等算式於提簡單題通讓口算與說算理帶著重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探究讓先擺棒說算理交流展示計算逐步掌握進位加滿十進算理讓親身經歷知識形程培養運用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通類題練習使能角度、位思考問題利於培養創新意識更主要效提高課堂效率
總主題情境圖作數教資源主要載體僅承載著知識更滲透著數思想合理利用資源我主題情境圖使用程用領靈應用創造發才取事半功倍效
如何用好小學數學情境圖
請詳細描敘問題

❼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的情境圖哪裡有

答--您想要問什麼?小學的一年級對鍾表的認識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所以老師都是根據實際的鍾表指示來授課的。

❽ 如何運用情境圖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孟作虎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其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感受數學的魅力。在教學中,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在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使學生更好的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數學變的生動形象,饒有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魅力。因此,「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在教學中對情境圖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情境圖有利於情景創設
由於主題情境圖主要是以場景的形式來呈現學習素材的,富有兒童情趣和豐富的現實意義,在教一年級下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一課時,教學的開始,充分利用「小明和媽媽去買酸奶」的生活畫面的主題圖,將學生帶入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同學生的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系,搭起了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世界的橋梁,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認知慾望,從觀察圖中總結出了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35等的舊知識,逐步導入新課。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圖中給出的條件,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教材內容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起他們的聯想與創意,根據「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列出算式「30+2=」和「2+30=」,並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編應用題,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既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情景圖可以更好地探究新知
在教學<<10的認識>>時,由於學生有了1—9各數認識的基礎,因此出示主題圖後,我就問學生:「看到了這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呀?」在相互啟發中,他們說的很全面,幾乎概括出了所有與10有關的知識,例「圖中有10隻鴿子」,「有9位小朋友和1位老師這兩部分合並起來一共是10」,「有5個小朋友戴紅領巾,有4個小朋友沒戴紅領巾,5比4多1,4比5少1」,「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4和4同樣多。」「我知道10可以分成4和6,2和4和4合並起來是10」。「我會列10的算式,6+4=10 4+6=10 10-6=4 ,10-4=6」師接著說,「看來小朋友對10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那10到底由什麼數組成呢?讓學生概括起來再說一說。
又如在教學《連乘應用題》時,我創設一個春遊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春遊應該做那些准備工作?租車、買門票、買吃的……我們先算一算三二班有8個小組,每組5個人,每人買2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讓學生試做後指名說是怎樣想的。可以先算①一共有多少人?5 × 8=40(人)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2× 40=80(瓶)還可以是:先算①一個組需要幾瓶?2 ×5=10(瓶)再算②一共需要多少瓶水?10 × 8=80(瓶)
有的同學們想坐高空纜車,算一算2個人一輛車,一共需要20輛車,每張票10元,一共要花多少錢呢?學生做完後說說是怎樣做的,可以是: 10 × 2 × 20=400(元)還可以是 10×(20×2 )=400(元)這樣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學生願意去參與,使其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同時體驗到數學的價值,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好地認識和理解數學。為他們提供探究的素材,使他們在主題圖的引領下有目的、有步驟的進行探究,從而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成呢?」
三、情景圖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10的認識》時,通過學生的精彩回答,使我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你能從這幅圖中選一樣編一道應用題嗎?」生說:「我用鴿子編,有4隻鴿子飛在空中,有4隻鴿子在地上吃食,還有2隻停在小朋友的手上,一共有幾只鴿子?」又有生說:「我用小朋友編……」在這兩個學生的帶動下,其他同學也紛紛舉起了小手,學生的觀察角度就和其他學生不同,我及時給予表揚,這節課學生發揮的淋漓盡致。通過10的主題圖,再現了數數、數的組成、同樣多、整體與部分、簡單的求和、求剩餘、應用這些舊知識,引出了與10有關的加減法等許多知識。看來,只要我們善於運用教材,就能拓展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只有對「主題情境圖」作了認真分析,再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真正有效的進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又如教《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出示了肯德基快餐店迎新年推出的套餐價格表的情境圖,讓學生為自己和小夥伴各挑選一份愛吃的食品,學生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並列出了

❾ 備好課專題考核答案小學數學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56~61頁。
教學目標: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
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實生活、自然界中豐富的對稱現象,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2、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用具:
電腦、實物投影儀、剪刀、圖片、彩紙以及透明膠。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大家喜歡畫畫嗎?
生:喜歡。
師: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小朋友畫蝴蝶。
(出示翅膀左右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蝴蝶)
師: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畫畫得漂亮嗎?
生:不漂亮!
師:為什麼覺得不漂亮呢?
生:翅膀左右大小不同,所以不漂亮!
師小結:正因為圖片上的翅膀左右不同,所以我們才覺得這幅畫畫得不漂亮。那怎樣修改,這幅畫就會變漂亮呢?
(學生說說怎樣修改,然後教師演示修改以後的畫,看看是否比剛才漂亮。)
二、教學新課
(一)認識軸對稱圖形
1、師:看來,大家都喜歡漂亮的圖片,老師也喜歡。你看,老師這收集到了三張圖片,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
①觀察這些物體,你能發現它們共同的特徵嗎?
生:左右兩邊完全一樣
②下面老師請電腦把這些物體畫下來(演示),也請你們拿出1號信封里的圖片,把每個圖形對折一下,看看有什麼發現?
③通過對折,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出: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是一樣的,「大小相等、形狀相同」。師再總結告訴:我們把對折後兩邊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稱為「完全重合」)
板書:完全重合
師:像這樣完全重合的圖形是對稱圖形。
板書:(在「完全重合」的上面板書「對稱圖形」)
④電腦演示(並問問同學是怎樣折的——左右對折還是上下對折)
⑤引導學生觀察對折後有摺痕。
(一起展開看一下摺痕,教師告訴學生這個摺痕叫做對稱軸)
師:(貼出天安門,用不同顏色的虛線在上面標出摺痕)圖上的摺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對應著板書:對稱軸
⑧師:這樣對折後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把剛才寫下的字詞連起來,補充成: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板書成: zhóu
軸對稱圖形

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全班齊讀: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3、請同學說說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強調:完全重合
4、師:老師手裡有一個圖形,現在老師也把這個圖形對折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師拿出一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圖形從不同方向對折,讓學生靜靜地觀察)
師:(觀察完後)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對折後兩邊沒有完全重合。
強調:一定要完全重合。
①那麼如果給你一個圖形,你怎樣才能判斷出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把這個圖形對折一下,看看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能不能完全重合)
②接下來我們就來判斷幾個圖形。
出示試一試,找找這四個圖形中有幾個軸對稱圖形,在書上打個「√」,然後交流。
③讓學生拿出2號信封,動手操作驗證。
④交流結果,讓學生說說分別是怎樣折的。(課件演示期間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是因為對折後完全重合,並折平行四邊形,說明只是部分重合,不是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5、師:現在大家會判斷這些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了,那比這些圖形難點的有沒有信心判斷出來呢?
完成「想想做做1」,先讓同學找找:你能找到哪些軸對稱圖形。
然後交流,說說軸對稱圖形是怎樣對折的,對稱軸在哪?並相機告訴這些圖形表示什麼。
(期間注意,演示香港區徽後要說明我們判斷軸對稱圖形,不僅要看外面圖形是否完全重合,並且還要注意圖片裡面的圖案和顏色是否完全重合。)
(二)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1)師:(指剛才圖片中的蝴蝶圖片)老師最喜歡這張蝴蝶的圖片了,我突然也想做一隻蝴蝶了。(演示彩紙撕蝴蝶,學生觀察)貼到黑板上
師:這個蝴蝶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為什麼?
剛才老師撕了一隻蝴蝶,現在要看看誰觀察得仔細了,誰看出來老師是怎樣製作一個軸對稱圖形的?
(可利用撕的蝴蝶引導)
學生如有不完整,教師再補充說明。
注意:應該在靠近對稱軸的地方剪。
(2)電腦演示製作過程,使學生再次感知過程。
(3)師:你們想不想也製作一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呢?
自己創作軸對稱圖形,以比比賽賽的形式出現。
說明製作要求:製作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做完後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不錯,可以貼到黑板上去。
師:那准備好了,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開始!
(操作,教師巡視指導。作品展出,期間可選擇幾個錯誤作品加以糾正,強調注意點。最後評選出優秀作品獎勵。)
(4)師:大家做的都非常漂亮,老師也用這種方法做了幾個軸對稱圖形,現在老師想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知不知道是怎樣剪的?
做「想想做做」第4題,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最後課件展開驗證。
(5)介紹另外兩種製作方法
師:剛才我們用折紙——繪畫——裁剪的方法製作了軸對稱圖形,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製作方法,接下來,老師就來介紹兩種方法,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演示:釘板上拉,水彩印。
三、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了解了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嗎?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再次鞏固軸對稱圖形。
四、鞏固練習
設計闖關
師:通過學習,大家已經了解了不少知識,現在,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闖智慧關,好不好?
1.一星題
師:小朋友們,其實軸對稱圖形無處不在,小小的字母也有軸對稱圖形啊,就這幾個字母中,你能找出來嗎?
2、二星題
「想想做做」第5題
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旗,它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這里有9個國家的國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一個一個判斷。)
3.三星題
「想想做做」第3題。
(1)獨立完成。
(2)實物投影展示,交流方法,並小結方法。
五、全課總結
欣賞軸對稱圖形的實物或圖片(電腦演示)
師:闖關有點累了,那休息一下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音樂)請大家隨著優美的旋律,慢慢掙開眼睛!(欣賞對稱)你看到的這些,和今天所學的知識有聯系嗎?
總結: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了。希望我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後在我們這些同學中,能出現幾個設計師,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美。
六、課外實踐
請大家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看誰搜集的多。
二)這是某教師《圓的認識》一節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徵,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要求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通過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成功之處:
①教學目標能表明教師可觀察到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能表明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衡量的條件與標准,設計中使用的如「理解解」「通過」「認識」「學會」「」「在活動中」等行為動詞正好反映了這一點。
②教學目標能反映課程目標的要求,既都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有機整合。
2、不足之處:
1. 仍有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如「要求學生……」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教師要學生怎樣,置學生於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狀態。
2.仍有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如「要求學生……」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教師要學生怎樣,置學生於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狀態。
一、基礎理論簡答題(三題選二題) (分值30%)
1、試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備好學生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認知派學習理論家注重解釋學習行為的中間過程,即目的、意義等,認為這些過程才是控制學習的可變因素。個體通過學習增加經驗,改變認知結構,這種學習是內發的、主動的、整體性的質變過程。我們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准備狀態。學習的效果不僅取決於外部的刺激和個體的主觀努力,還取決於一個人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非認知因素等。教師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組織教材。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及認知表徵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前後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2)、先行組織者策略。學習新知識前,提供一個材料,這個材料是以學生既有的知識為基礎,並能與新知識發生聯結,能夠突出新知識的具體結構,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3)、注意將分化後的知識前後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組織的貫通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引導學習者以劃分層次或列圖表方式發現內在的時間、空間、人物或其他方面的發展線索。認知學習理論還強調以整體的方式呈現教學材料,以培養學生的宏觀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重啟迪的精神,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和手腳,要以暗示和啟發去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2、運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學習理論談談如何備好學生。
【參考答案】參照《***課程標准》中有關「備好學生」的理論。我們的教案設計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並要考慮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學生已經學到了什麼,學生需要學什麼,怎樣教學生才會感興趣?重點難點又是什麼?然後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整合、優化,以此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教學起點,高速高效構起一條設計教案的最佳路線,使教學活動始於學生的「現有發展區」,從而有的放矢地備課。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為了學生的需要和發展,備課時要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2)、了解學生:教師應有明確的「備學生」意識,包括:了解他們對有關知識、技能掌握的范圍和程度,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體情況,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缺陷、困惑、疑點,以及在認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個性差異,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測他們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擬訂相應的教學措施,以使教學過程和諧融洽,保證學生順利步入知識的殿堂。
(3)、依靠學生: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需要在備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感受體味語言,把握學生認知中的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依靠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依靠學生分組討論自行解決疑難問題。
(4)、激發學生:注重激發學生和維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精力集中在學習的認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動機來加強學習。
3、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有哪些?
教學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教學方案。作為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教學策略具有問題情境性、目標指向性、設計和組織性、靈活性等顯著特點。
從總體上來說,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有以下三個理論。
一、學習理論
1、學習概念分廣義學習和狹義學習 2、激活內需——學習行為的本源 3、激發動機——學習行為的動力 4、養成習慣——終身學習的保證
二、教學理論
1、意義建構——教學之所以有效 2、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基本形式
三、系統理論
1、追求和諧——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2、預設與創生——教學是一個生命系統
根據這三個理論,設計教學策略要遵守下列三個原則:
1、需求與發展――倡導以學生為本. 2、預設與留白――賦予課堂以生命. 3、質量與效率―――追求最優化的設計.
在進行**課堂教學策略設計時,要立足於**學科的教學特點,運用系統論的整體原理,促進課堂教學系統的內部各子系統之間的積極的相互作用。在現有各方面條件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等諸方面都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熏陶。
教學策略作為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設計科學與否,直接關繫到教學的效率甚至教學的成敗。作為現代教育思潮典型代表,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策略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教學設計案例分析(請你從以下兩案例中,任選一例分析)(分值30%)
(一)這是某教師《克和千克》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請你結合「備好課」有關理論知識分析該設計的
參考:
成功之處:該目標能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制定,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規律,在創設的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應用新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
不足之處:
a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比較模糊,應分類詳細說明。
b 、整個目標定位錯誤,以教學要求代替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該從學生行為表現的角度來表述,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即通過教學後學生會做什麼,而不應該表述教師做什麼。
(二)這是某教師《分數的意義》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實驗操作使學生知道分數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2、在正確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應用分數解決有關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教師通過操作、分析等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新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請你結合「備好課」有關理論分析案例的:
參考:
成功之處: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清楚、詳細,層次合理。
2、能通過觀察、實驗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能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不足之處:
1、 目標定位錯誤。
2、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多給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使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會過程、掌握方法,從而提高能力。
三、請你從以下兩課中(1)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2)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小數的性質》;任選一課製作以下部分教學設計:
1、設計教學策略(要求:能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課型結構、教學媒體、教學方法、
確定教學重難點)。
2、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實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啟發與投入相結合,要精煉)
3、設計一個結課方案(要求:要有針對性、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4、設計一個板書方案(要求:語言要精煉、恰當、科學、准確,要有靈活多樣性和清晰的條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啟發性)。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
(一)、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在模擬購物等活動中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得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並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小面值人民幣。
難點: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在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2、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創設小明買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滿興趣地進入新知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
教師先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說出元、角、分三個單位,然後充分利用模擬人民幣幫助他們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共同解決小明買蛋糕的問題。
2、人民幣的兌換。
通過小明換零錢買橡皮,讓學生學會不同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三、應用新知。
1、兌換游戲,讓學生掌握多種不同的兌換方法。
2、模擬購物,教師創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獲得快樂的體驗。
四、課堂總結。
在總結中教育學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錢,要愛護人民幣。
(二)、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
教師:今天是小明7歲生日,媽媽要帶小明乘車去買生日蛋糕和禮物,小明說:「我長大了,能讓我自己試試嗎?」於是媽媽把錢交給小明,由小明買車票,買蛋糕和禮物,你們看小明多高興啊!(教師邊講邊用課件出示買東西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麼時候用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趁機導入到新課。
(三)、設計一個結課方案: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玩的高興,還學到了許多知識,誰能說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嗎?
你還知道人民幣的哪些知識?(教師趁機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錢。)
(四)、設計一個板書方案:
認識人民幣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小數的性質》
(一)、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並應用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過程與方法: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並發現小數的性質,養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問題解決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方法:
1、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在質疑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2、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質疑,導入新課。
教師從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入手,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自然導入到新課的教學。
二、探究新知、課中釋疑。
1、學習例1:通過讓學生將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單位的小數,讓學生觀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認識小數的性質。
2、學習例2:通過在同樣大的兩張正方形紙上表示出0.3和0.30,讓學生再次感受小數的性質。
3、讓學生將自己之前觀察所得的發現在小組中交流、討論,並試著歸納出來。
4、看書質疑,幫助學生認識並掌握小數的性質。
三、課堂鞏固、運用新知。
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新知的掌握,培養他們運用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二)、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
教師:我有個鄰居小明的爸爸下崗了,最近他開了個便民小超市,想請大家幫忙給設計個標價牌,大家能幫這個忙嗎?(出示手套和毛巾圖)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條3元,標價牌該怎麼填呢?學生自由創作。(選擇幾種寫法引起爭論)
板書: 2.5 2.50 3 3.00
我們在商店裡看到的標價一般是這樣的:2.50元 3.00元(課件演示)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嗎?3和3.00相等嗎?
為什麼會相等呢?學會今天的這節課你就明白了。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
(三)、設計一個結課方案:
教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和大家分享?我們是怎麼探索小數的性質的?通過對整數末尾0的變化的研究,我們提出了小數末尾0變化引起變化的猜想,並通過生活的實例發現了小數性質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過在小數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們就給一個小數找到了許多大小不變的朋友。其實,數學王國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等著我們不斷去探索、發現。
(四)、設計一個板書方案; 小 數 的 性 質
2.5元 = 2.50元 3元=3.0元= 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0」
小數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變
末尾 去掉「0」 0.30 = 0.3

❿ 請問在哪兒可以找到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中的情境圖

電子課本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情景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