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規范的教師他的學生表達能力也較強,表達也較准確、清楚、簡練。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有些教師偶爾也把不規范或不科學的語言帶進課堂,這些不科學、不規范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但是,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沒有得到我們足夠的重視,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在我教學中和聽課過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組活動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木頭人」,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說,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多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我和家長溝通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雖然有些人認為讀數無關緊要,只要孩子會數就可以,沒有必要強要求,但是我認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的思維和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的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一)、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理解。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例如問:「什麼是質數?」有的學生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的數叫質數。」於是老師問:「4能被1整除嗎?能被它本身整除嗎?4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語言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會用,會說數學語言。
(二)、隨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1、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
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B.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72
對於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大家一貫認為應該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從教十幾年教了幾個班,也聽了很多堂課讓我感受到,有可能許多學生在語文課上能夠暢所欲言,但在數學課堂上卻會語無倫次。人們常說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人們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又是數學的載體。所以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每位數學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准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練。那麼在平時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就簡單地談談這十幾年來的一點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素質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水準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具備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盡力做到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前後連貫、邏輯性強,為學生做出榜樣,並要求他們認真傾聽,並提供模仿的機會,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並起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的作用。二、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讓課堂更為和諧其實絕大部分的學生不願表達的原因是不敢說,怕說錯了會挨批評或被人笑話,所以教師想切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師生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充分尊重每個學生,鼓勵每個學生積極發言。上課時要有親切的教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即使他們答錯了,也不要給予批評,最好是對他參與發言表示肯定,以鼓勵他再次發言。尤其對於不善於表達的學生,教師不但要有足夠的耐心,而且還要細心地挑選一些難度較低的話題,給他們提供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表達興趣。就以我今年接的這個畢業班來說,一開始讓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一個班最多隻有兩三個,有時甚至一個都沒有,哪怕他知道答案也不會舉手,現在經過這個月的鼓勵、培養、訓練,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三、教師要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使學生暢所欲言教學中經常遇到學生做題會做,但是卻不會用語言表達或表達有困難的現象,我們一些教師捨不得花時間,認為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多做幾道練習題或多講幾道題。殊不知教師這樣的行為正好剝奪了學生說話的權利,扼殺了他們思維的能力。語言和思維是緊密相關的,說話訓練過程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在平時說話訓練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閱讀不僅存在於語文課堂,在數學學習中也無處不在,數學語言高度抽象,因此數學閱讀需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必須掌握和具備一定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才能正確理解書中的真諦,為「說」收集語言素材;其次教學時,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教給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策略引導學生理順思維。如:我在進行計算教學時不單單只是讓學生寫出計算結果,還要要求學生能用語言把計演算法則和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出來;公式教學不僅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死記硬背地做題,而是讓學生組織語言說說推導的過程;解決問題時,不是只把題的算式寫出來就行了,還要能夠把自己的解題思路,方法過程說給大家聽,教師適時引導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不僅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優化自己的思維程序,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傳統的授受式教學主要採用講解、記憶的方式,幾乎沒有師生語言的交流。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變得內向、被動,這樣長期下來,學生是越來越不喜歡動腦,越來越不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逐漸變成了「啞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合作必須以交流為基礎,而有效的交流要以學習和掌握數學語言為前提條件。我縣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打造卓越課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在課堂中採用「五步教學法」:教師導學―個體自學―同伴助學―展示評學―提升延學的訓練模式,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貫徹以「語言訓練為主線、思維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思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並在活動中收集說的素材,給每位學生提供說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要說、有話可說,並在積極的評價中,使學生說的熱情得到激發,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學生把思維過程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五、要能做到持之以恆的長期訓練
C.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數學是集高度的概括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於一身的科學,數學語言是表達、交流數學知識及其應用的,極其重要,但許多學生在運用數學語言時,難得盡善盡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學生不經意間出現的「口誤」,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理解相關的數學術語,逐步提高其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力求使學生的數學表達做到規范、科學和嚴謹。
一、多創設情境,增強學生數學術語的記憶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艾賓斯的遺忘規律,如果教師只是將概念、法則、定義等直接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機械地去背,這樣記憶,在一定的時間內會發生模糊或遺忘,從而引發運用失當。所以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親歷知識的來龍去脈。
二、多加強訓練,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非一蹴而就,需經過長期自覺的訓練,這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說的條件,需要學生說的,教師絕不代替;多給學生留下交流的空間,需要學生探討的,教師絕不灌輸;多給學生發表觀點的機會,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包辦。此外,教師應關注課堂上偶爾出現的數學語言的瑕疵,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幾種常見的語言訓練方法,對學生加強訓練。比如:仿述練習,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准確性,有助於語言的規范性;變述練習,能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助於提高語言的靈活性;擴述練習,對學生的發散思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語言的深刻性;講述練習,則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的良葯妙方,有助於提高語言的嚴禁性。
三、多提供變式比較,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鑒於小學生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比較薄弱,對一些數學概念、名詞術語等理解不夠深刻,往往會造成在表達或運用數學語言中有失嚴密。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初步感知或剛接觸數學知識後,除向學生特別強調術語中的重點字詞外,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變式訓練,使學生的思維經多次碰撞後,更為准確地把握知識的內涵,從而加深對數學語言的理解。
D.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准確性。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作為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可採取以下形式,讓學生發展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
3、讓學生小結: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大小比較之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4、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它可以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樹立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聽說能力。
E.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一個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范的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還要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因而,在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針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了解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 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地進行思維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地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其次,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自讀教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一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一課,教材形象直觀地描述了這兩種圖形,至於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師引導學生去認識,邊讀邊交流,然後形成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確表象。
以低年級教學中看圖說話訓練為例,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引導:1.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能全面觀察,看清圖,能簡單說出圖中有什麼,並且有幾個。2.認真思考,弄懂圖意。在看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口述,理清圖中的數量關系。3.發揮聯想,要求學生能把看到的東西,能串聯起來。4.開口敘述,要求學生能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闡述。此時語言的連貫性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訓練的。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1.讓課堂更和諧,讓學生敢說。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最常見的現象是有的學生因為准備不足無話可說,有的學生因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這些因素的存在,阻礙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正常發揮。在教學中,教師放下架子,不再把自己當作權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麼都可以說,學生自然就無拘無束,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學生主動說之後老師一定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回答有所反應,對說得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使其充滿信心,不怕說錯,大膽表達。當學生說不出時、說得不太完整時、說錯時或是有獨到見解時,教師應該毫不吝嗇地給予鼓勵和正面的引導。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際心理,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2.要求學生說話要正確、完善、准確、精煉。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時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糾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3.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
當學生回答後教師應該多問個「為什麼」這樣不僅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邏輯性。
總之,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數學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准確性。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注意多向學生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 「你能給我們大家說一說嗎?」「可以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想法嗎?」等問題,把握時機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應用多種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F.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一個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數學交流工具,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准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煉。因此,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數學教學過程伴隨著數學交流的過程。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教材及教學媒體的交流、學生與社會的交流,以及學生的自我交流等。學生通過數學語言,用它特定的符號、詞彙、句法和成語去交流,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就是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根本。
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范的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還要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因而,在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針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規范的教師他的學生表達能力也較強,表達也較准確、清楚、簡練。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有些教師偶爾也把不規范或不科學的語言帶進課堂,這些不科學、不規范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但是,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沒有得到我們足夠的重視, 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在我教學中和聽課過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組活動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木頭人」,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說,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多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我和家長溝通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 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雖然有些人認為讀數無關緊要,只要孩子會數就可以,沒有必要強要求,但是我認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的思維和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的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一)、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理解。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例如問:「什麼是質數?」有的學生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的數叫質數。」於是老師問:「4能被1整除嗎?能被它本身整除嗎?4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語言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會用,會說數學語言。
(二)、隨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1、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
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其次,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自讀教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鑒於教材編寫要求簡潔、明白,不可能把什麼都寫進去,需要在教學時加以指點。如一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一課,教材形象直觀地描述了這兩種圖形,至於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師引導學生去認識,邊讀邊交流,然後形成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確表象。
2、每節課都是學生形成數學語言的過程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抓住每一節課的每個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說話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說圖意,說算理,說思路,說解題過程,說操作過程,說分析過程。在低年級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做好看圖說話訓練,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引導:①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能全面觀察,看清圖,能簡單說出圖中有什麼,並且有幾個。②認真思考,弄懂圖意。在看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口述,理清圖中的數量關系。③發揮聯想,要求學生能把看到的東西,能串聯起來。④開口敘述,要求學生能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闡述,並且中心明確,有條理性。這時語言的連貫性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訓練的;中年級可以要求學生有條理、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可以利用教具圖表直觀演示,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敘述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問題,分析思路和解題過程。通過讓學生口頭敘述解題思路,口頭敘述數量關系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解題能力,發展了思維的靈活性。高年級則可要求學生逐步運用數學語言准確、簡練且有根據地進行表述。通過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准確性。
3、小組討論是學生展示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本組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效率。但是,小組討論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小組討論組織的不好,就會成為個別學生的表演時間,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和內向的學生就會變成聽眾或者成為局外人,長久下去就會形成兩極分化,說的人越說越好,不說的人一句不說。因此,組織小組討論時要注意人員的搭配和組織的方式,最好是讓每一位學生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讓那些不愛說的學生從被動的參與變成主動參與。
4、同桌交流是學困生形成數學語言的好途徑
小組討論雖然是展示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但是由於小組討論時人數相對來說比較多,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機會或者害怕說不好怕大家嘲笑自己,而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同桌二個人比較熟悉,交流起來也沒有陌生感,學習困難的學生就不會產生恐懼,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解答、大膽發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活了學生思維,更提高了教學效果。然而同桌交流只有兩個人,如果同桌兩個人正好都是學習困難的孩子,他們在交流的時候效果就不會太好,因此,在安排學生座位時要注意人員的搭配,最好是把表述好的孩子和不愛說的孩子搭配的坐,這樣他們會互相影響,從而取長補短。
5、學生小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課堂小結時,老師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就會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6、操作是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的手段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三年級進行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一折、二看、三塗、四想、五說」進行。一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二看:引導學生觀察以下幾個問題:1,幾種不同的分法;2,一共分成幾份?3,每一份的大小怎樣?三塗:塗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想:出示塗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五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1、讓課堂更和諧,讓學生敢說。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最常見的現象是有的學生因為准備不足無話可說,有的學生因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這些因素的存在,阻礙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正常發揮,進而影響健康的交際心理的形成。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課堂人文環境的建設,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關愛這些人文因素注入課堂,營造一個接納的、支持的、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安全感、寬松感、愉悅感。研究表明,在愉快輕松、平等民主的氣氛中,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激活。只有在這種氛圍里,學生才會感到有話可說,感到自己的尊嚴。在教學中,教師放下架子,不再有一副「師道尊嚴」的面孔,不再把自己當作權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麼都可以說,學生自然就無拘無束,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學生主動說之後老師一定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回答有所反應,對說得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使其充滿信心,增大勇氣,不怕說錯,大膽表達。當學生說不出時,可以和藹地說:「不要緊,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說的。」;當學生說得不太完整時,要幫助地說:「不錯,如果你能注意到某個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當學生說錯時,要友善地說:「沒關系,你可能某個地方沒有考慮清楚,再想一想。」;當學生有獨到見解時,教師應該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和鼓勵:「你真肯動腦,有新意。」當學生中出現彼此嘲笑的現象時,教師應及時進行了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嘲笑別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明白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都難免會出錯,不應該嘲笑別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際心理,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同時,為學生下次主動說打好了基礎,從而養成了把自己的想法主動的說出來的習慣。
2、要求學生說話要正確、完善、准確、精煉。比如有的學生說:「8是倍數,2是因數。」「圓錐體的體積等於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說都不準確,雖然學生明白意思,但是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時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糾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3、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如:「19是質數還是合數?為什麼?」要求學生回答:「因為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是質數,又因為19隻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所以19是質數。」在很多時候老師只注重孩子回答的結果,對為什麼是這個結果不去追問,因此,有些學生的答案是聽別人說的,有些學生知道結果,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或者說不清依據,更有甚者是根據老師和同學的表情、口氣瞎猜的答案;所以當學生回答後教師應該多問個「為什麼」這樣不僅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邏輯性。
總之,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數學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准確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注意多向學生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你能給我們大家說一說嗎?」「可以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想法嗎?」等問題,把握時機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應用多種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G. 怎樣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要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歸納學習數學的過程。目前,低年級使用的新人教版教材裡面安排了許多說的內容,以說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正是新課程改革後的一大特點。 數學語言是反映數學特點的學科語言,具有科學准確、邏輯嚴密、表達完整等特點。學生對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其後繼學習及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課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際教學中,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一所城鎮小學的一年級,由於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都是農村打工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培養孩子數學語言表達的意識也不強,致使這些初入學的孩子想說,也敢說,但他們就是無法用准確的數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我發現,同樣是說,有的學生說得准確、簡練、條理清楚;有的卻含糊不清,不願說。因此,我就在課堂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1、激起一年級小學生的表達的慾望,樹立自信心。做到:(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一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慾望;(2)培養學生認真的思考問題的態度;(3)培養學生的意志力,相信自己能學會,能說好,對自己充滿信心。 2、探索提高一年級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1)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數學課堂氛圍,通過多種感官和形式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說的積極性。(2)課前多做一些准備工作,盡量多替學生考慮,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鼓勵和期待。促使學生喜歡數學老師,喜歡上數學課。(3)舉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關注語言表達上存在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在多說中增強信心。(4)針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有差別的情況,實施分層次輔導。 3、注重引導,加強交流,激發動力。課堂上我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足夠的耐心,和學生進行多交流,多引導,讓學生感到回答問題很有趣,願意說。不能對錯都多鼓勵。讓學生敢說、 願說、 會說。 4、練習中採取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表達的慾望。玩,是兒童的天性。作為數學教師,特別是一年級數學教師,一定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天性,在課堂中加以利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說。如:學習元、角、分的換算時,很多學生對這種枯燥的單位換算既缺少形象感知,又缺少細心,總是出錯。於是我靈機一動,結合平時學生愛買小東西的特點,就拿了許多日常生活用品,讓學生用樣幣現場來買一買,看看誰會用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爭先恐後來買,用不同面值的錢來買標價的商品,再用語言來說說自己怎樣來湊這個錢的。學生越擁越多,復雜的換算就這樣這樣化難為易了。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數學來自於生活的需要。所有的孩子都會有想說的話,要說的話。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加以引導,學生一定能夠完整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5、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生,盡量多的維護小學生的自尊心,多用賞識的眼光看學生,及時發現學生語言中的閃光點,使學生敢想、敢說,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語言表達的潛能。 6、靈活運用教材,盡可能多的發揮起它的作用。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內容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雖然它展現給學生的只是簡單的文字或圖畫,但它卻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教師要認真的研究教材,仔細的分析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激動地運用教材、恰當地使用教學方法。如:在進行一百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中,我就讓學生當能乾的小醫生來看病,讓學生說病因,並開處方。這樣既訓練了說又讓學生知道平時出錯的原因。因此盡量利用課本知識,讓學生大膽的想和說。 7、數學教師要有一顆童心,要能扮演多重角色,要善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畢竟還是孩子,他們不可能和老師一樣,因此,教師要學會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要靈活的扮演老師、朋友等角色,讓學生感到親切,願意和你交流。 8、數學教師要注重的語言表述的准確度。教師的語言往往就是學生模仿的依據,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典範作用,准確地使用數學語言,給小學生提供標準的語言模式,讓學生在模仿中去感知如何有條理地表達。 9、在計算教學中重視了讓學生說出算理。在計算教學中,加強算理教學,重視說的過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又能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計算教學中教師重視了說的培養,如:最近學習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相應的進位和退位的口算,讓學生說算理、說運算順序、並要介紹自己的多種演算法,以及優化的理由。同時還採取了多種形式,集體說、小組說、同桌說。對於計算中的錯誤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發展。 10、在應用題教學中重視了讓學生說出思路。在應用題教學中,讓學生有根有據有序地分析、推理,通過口述解題思路,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根據兩個條件提出不同的問題,結果在課堂上學生你一句,我一言,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教師能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最近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說,根據條件提問題,學生能很快口述出幾個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12 、動手操作中,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在課堂中,學生邊想、邊做、邊說,使腦、手、口共同參與活動,達到統一和諧。如在教學一步應用題:比一個數少或多多少。紅花有15朵,黃花有8朵,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首先讓學生看題說題意。許多學生都說成:用紅花的朵數去掉黃花的朵數,就得出多少朵。這時,不急於讓學生列算式,而是讓他們出學具(紅花和黃花)來動手擺一擺,通過操作,學生看出如果拿掉黃花,那麼剩下的是紅花的朵數15朵,顯然這個答案是錯誤的。這時,再問學生,已知兩個數,求他們的差怎麼辦?讓學生觀察學具,動手操作。很輕松掌握了知識。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好奇心強,又好動,抽象思維能力還很弱,解決某個問題時往往說不出自己是怎樣想的,或者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根據這個特點,為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材在教學各部分知識時,都要求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其目的是加強操作活動,並通過聯想操作過程,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也就是內化為智力活動。要求說一說,就是要藉助語言,把思維過程明確、清晰的表達出來,是思維的外殼,學生思維的發展是語言發展密切聯系著的。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個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教師不可操之過急,可從理想、興趣、作用、意義等方面進行,給予恰當的機會,創設數學語言場合,語言氛圍。教師平時注意指導訓練一批語言表達強的學生帶動另一批學生,使全體同學都提高 ,最終達到准確、和諧的數學語言。
H.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語言,用來表達其內容。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只有會聽了,才能更好地促進其他各種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師教學中注意剖析學生語言表達上的缺陷
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語言表達上的缺陷或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辨明陳述中的錯誤,找出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這對於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正面的指導誠然十分重要,但反面的教訓有時會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對於學生語言陳述中的缺陷或錯誤,若只是簡單地予以否定,或代替學生做正確的陳述,而不注意對其錯誤進行認真地剖析,引導他們找出產生錯誤的根源,這種做法簡單省事,但學生得益甚微。
二、培養學生聽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第一,我告訴學生「聽」是有樣子的。如同學發言時,你應身體微側,注視發言人,不亂看,不亂動,更重要的是聽要有反應的,要善於在傾聽中發現對方的閃光點。第二,及時表揚,激發學生「聽」的興趣。第三,課外活動,強化學生「聽」的意識。有趣的故事總是深深地吸引著他們,所以,我常常要求學生在家聽故事,聽廣告,利用活動課組織學生說說講講。第四,把握機會,在數學課堂上安排有效的訓練。例如,48÷5=__,可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4人小組交流,並明確告訴他們待會匯報時,發言代表要說出你們組的各種解法,這樣要求後,學生必定會提高聽、記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習慣。
三、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1.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想」說。數學課對於學生而言總是很枯燥乏味。因此,學生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就沒有積極性,不能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使得他們在課堂上也不想發言。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想」說,老師可以抓住數學語言的特點,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2.鼓勵學生,讓他們「敢」說。在學生有了「想」說的慾望後,並不代表他們敢面向所有人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因此,對學生進行鼓勵,讓他們「敢」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老師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意識到全班同學都是一個整體,讓他們覺得不論是誰說錯了,就好像是自己說錯了一樣,因為他們是一個整體,從而讓他們意識到不能嘲笑自己這個整體中的任何一個人。另外,老師也不要總是要求學生說的答案都必須完全正確,盡量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更加地自信,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敢」說。
3.領悟數學語言的精妙,讓學生「能」說。上面也說到了數學語言的精妙在於准確、嚴密、簡明,因此學生在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時首先應該抓住的就是其准確的特點。雖然說學生在表達的時候不能一味地要求他們必須一點都不能錯,但是還是應盡量地避免錯誤,也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而要避免這樣的錯誤,就要從計算能力開始培養。
總之,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經歷肯想願說,敢想敢說,能說會說,善想善說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農村數學課堂扎實有效,對於我們農村數學教師而言還任重而道遠。
I.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積極的說話心態
目前學生表達能力越來越差,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1)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均有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急於讓學生說出正確答案,只注意少數幾個「優等生」,使多數學生成為陪客,長此以往,多數人得不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就差。(2)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害羞,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言。(3)當一些學生說錯了時,會受到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嘲笑,使學生沒有勇氣說話,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不斷地鼓勵學生,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說話心態,讓他們想說喜歡說,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我們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鼓勵學生大膽說,盡量給全體學生說的機會。
二、 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語言的邏輯性
語言的邏輯性,一是要求語言本身要准確。不能含糊其詞;二是語言要清晰,不能前言不搭後語,似是而非,模擬兩可.人們藉助語言思考問題表達思維,進行有序的語言表達,也是優化思維程序,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訓練: 1.激勵學生說算理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計算數學的重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演算法則,學生對於一種算理聽聽似乎明白,真正理解能否,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口述算理和法則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對其深入理解掌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