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論文

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22 15:27:36

① 如何落實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如何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會飛的蒲...

內容摘要: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於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將繼續提高。本文從教學准備、教學策略、課堂反饋、作業批改等四個方面闡釋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的實施,為我們的課堂教學開辟了新的途徑。無論是教育研究者,學校、還是我們一線的教師都在為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進行一系列地嘗試。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講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我們共同探討的焦點。何謂「課堂教學有效性」。「有效」,《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果。」這里說明先要有一個「預期目的」,而且這個「預期目的」必須是正確、明確、符合實際,能夠實現的,否則就會「緣木求魚」,無從談起。從專業角度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談談自己在預設中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充分預設,提高教學准備工作有效性
進入新課改以來,「無法預設的精彩」——「課堂生成」被很多教師盲目拔高,導致很多教師不致力於課前的精心預設,而將課堂實際效益更多的寄希望於課堂上的隨機生成,從而導致課堂上教學時間的浪費。其實對於更多的一線教師,尤其是更多的年輕教師來說,課前充分的預設對提高課堂實際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備課強調獨立鑽研、自主備課與合作研究、集體備課相結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內涵,自主備課時還要考慮到適合任教班級學生學法的研究與設計。在此基礎上,帶著自己的思考,加強同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共享收集的教學資料,擬定教學的重點難點訓練點,商討有效高效的教學策略。自主備課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能切實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一直以來,課前預習這個環節最易被很多語文教師忽視。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教學。實際教學中,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執教者應該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教學即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既有助於學習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課堂上教學策略要有效。
1、教學環節要有效。課堂上環節很多,但每一個環節沒有一個明確的訓練點,也沒有一個要達到的具體的目標,不知道這個環節為何而設。但凡這種沒有明確目的性的環節,一定不能讓它佔取我們的課堂時間。所以,每一節課,我們一定要結合目標抓住一個切入點,由這個切入點展開具體的學習,這樣,既能使課堂簡潔,也能使課堂更有效。
2、問題的設置要有效。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問題的設置既要有挑戰性,要能夠起到發展學生的思維、想像的目的,但也要難易適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蘋果理論:枝頭的蘋果要是讓摘的人感覺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FFKJ.Net]他才會有興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覺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勁跳了,還是連夠都夠不著的話,那那個蘋果再鮮艷,再誘人他也可能不會感興趣了。同樣,如果是一個已經蔫了的甚至是爛掉的蘋果的話,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費一點力氣就可以摘到,但誰會稀罕呢?(2)問題的設置要靈活。有些問題,換一種問法,達到的目的是一樣,但學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樣了。
3、教師的語言要有效。(1)教學語言要准確。教學中,教師無論是介紹,是引導,是總結,還是下指令,語言都一定要是精準的。如:老師說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那你接下來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游戲規則、游戲要求的游戲,而不能說,我隨口說出了「游戲」二字,哄哄學生,激起他們的興趣,可接下來卻是「做練習題目」,這能叫做游戲嗎?
(2)語言要有效。很多老師老覺得課堂上時間總是不夠用,其實老師太多的廢話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勵學生來說吧,對學生精彩的發言,對學生突出的表現,只需要送上老師或真誠的贊美、或肯定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就足夠了,但要是老師再來一些問答:「同學們,這個同學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揚他一下呀?」「想。」「那咱們就來表揚表揚他吧。」然後再是學生整整齊齊,拖長聲調的「****你真棒」,這樣,表揚一次學生就浪費掉了多少時間啊!還談何有效呢!再比如,在給學生一幅植樹的情境圖時,老師問「你在圖中看到了什麼?」於是孩子們說看到了有樹啊,有人啊,天上還有白雲啊。。。。但仔細一想,這與教學目標的達成有一點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們說它幹嘛呢!
三、注重課堂反饋的有效性。
課堂反饋是檢驗一節課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它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能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增強課堂實效性。課堂上要及時收集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越及時越有利於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調整。可以從學生的回答,從學生的目光、表情、態度來了解;也可以利用一節課的最後五分鍾給學生提問釋疑;也可以當堂提煉少量的涉及本節課重難點的練習題給學生做,教師根據檢驗結果及時補充講解。無論哪種形式。只要及時得到反饋,就能及時查漏補缺,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如魏書生的快速作文法,重視及時反饋,作文教學效果就特別好。每周利用兩節課進行作文訓練,第一節課限時完成一篇作文,在學生作文的同時教師來回巡視掌握學生的作文情況。下課鈴一響即刻將作文收上。第二節課在講作文發下去,由學生互改作文,可同桌互改,可小組改。最後由學生推薦出優秀作文,當堂宣讀,師生共同討論,指出其優缺點,從而明確此次作文的寫作思路。第二節課下課後,老師將作文全部收上來,當天再瀏覽一遍,掌握學生的作文和修改的具體情況,適當寫一些評語,第二天即刻將作文發給學生。並讓寫的好的同學將習作再抄一遍,張貼出來,供學生學習借鑒。因為反饋及時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很高,興趣極濃。並落實了課標對學生必須具有一定修改作文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反饋一定要及時,要充分利用反饋保護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性
批改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教師可以從中得到教與學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同時也有利於調整教學內容的進度;學生可以從作業檢測中了解對所學內容掌握程度,確立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式方法。教師從作業批改中獲取的信息,不僅具有促進和調節學生學習的功能,而且具有對教師的教學的參照和導向作用。因此,教師批改作業的方法是否得當,將會直接影響著師生雙方的信息反饋,影響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要提高作業批改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批改規范、及時。按照教學常規中各門學科設置的作業,要做到全批全改,同一班級使用的批改符號應完全一致,圈畫要精細,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做到一目瞭然。其次,每次作業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批改,認真寫出批改等級,批改日期寫在學生作業結尾的下一行里。作業如有錯誤,教師應予以改正,也可指導學生重做或指導學生自行訂正,直至正確為止。讓學生訂正的作業教師同樣要進行批改,並標上批改時間。其次對學生進行啟發、激勵。
當學生作業中出現問題時,教師不能只做簡單的判斷,而應該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糾正錯誤,不可重批輕改。教師對已批改的作業應盡快發給學生,並督促學生詳加研讀,或加以講解,以發揮批改效果。在批改作業中要善於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補救,要有啟發性、鼓勵性的評語,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對書寫整潔,解題具有獨到之處的學生,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批註,盡可能地使用鼓勵性的手段,肯定為主,否定為輔。對於學生作業中新穎的觀點或解題方法,無論是否完全正確教師都應表示出贊賞和鼓勵。
批改學生作業,教師應注意字跡工整,認真仔細,以示對學生勞動的尊重,對錯題多的學生要進行面批。批改作業時應對不同對象採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如對優等生鼓勵他們進行發散思維;對中等生重在點化開導,幫助他們理清思路,總結規律;對差生則應關懷備至,強化其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喚起他們的上進心,增強學習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從教師的批改中得到發展。在了解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
學生作業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有效的作業批改不但是對學生作業本身的評價,也是塑造學生良好素質的一種綜合有效的手段。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實踐,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後改進,在改進後學習。如此地潛心鑽研與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② 小學集體備課計劃怎麼做

1.根據校歷的安排,每個年級組先把教學進度做出來;
2.組長根據進度把課程分派到每位任課教師,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3.每位教師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包括,說課稿,電子教案,課件);
4.在小組備課匯報時,把自己備的課,與同事交流,進行完善。列印出來,每位教師人手一份。因為教師是分開備課,互不重復,這樣每位教師的工作量都減小了,一個星期只備一節,或兩節課就行了。
5.要提前一周進行。

③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小學語文教研專題活動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教研活動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動均落實在「特色」上。學校應形成「特色」氛圍:「學校辦有特色、教師教有特點、學生學有特長。」我認為,可從以下角度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教研活動——
1、「做課」活動
有計劃地開展「名師示範課」、「新教師展示課」、「優秀教師評比課」、「骨幹教師獻藝課」、「學習匯報課」、「識字寫字教學研討課」、「閱讀教學研討課」、「作文教學研討課」、「城鄉教師互動課」、「兄弟學校教師互動課」、「學習匯報課」、「讀書會」等「做課」活動。
2、專題教研活動
開展集體備課研討、復習專題研討、識字寫字專題教研、古詩文閱讀專題教研、作文教學專題教研、閱讀教學專題講座、集體探討教研課例、新教師展示課後的交流、研究課題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
3、校本研修活動
開展校本教研、「城鄉聯動,鄉鎮聯片」活動。
4、苦練基本功活動
組織教師開展「三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比賽、演講比賽、案例分析比賽、讀書筆記評比、特長展示等活動。
5、「語文沙龍」活動
開展學生語文沙龍活動,如:拼音過關、聽寫過關、書法過關、書法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閱讀競賽、口頭作文競賽、現場作文競賽、積累競賽、古詩文誦讀、科學小論文評比等一系列活動。
當然,究竟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活動,還必須結合學校與班級學生實際,整合教研組力量,發揮教學之長,優化個人教學,形成自己的「特色」。

④ 如何備好一節散文體裁的語文課——《我喜歡》備課例談

——《我喜歡》備課例談
《我喜歡》是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四主體單元「韻味」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章韻味十足,作者張曉風採用自由寫意的並列段寫法,自由地、盡情地抒發自己對世間萬物的喜歡,視角獨特,語言清新,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度。贊美了人世間的友情、親情、真情,文辭優美,意味深長,啟人深思。在小學階段,教材里編寫了大量的抒情散文,這類文章「形散神聚」,語言優美、結構獨特、情意濃厚。本次五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活動,對《我喜歡》這一課進行了交流研討。下面,我以《我喜歡》為例,就如何備好一節散文體裁的語文課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側重語言的學習和情感的體驗。
不管是什麼課型的備課,首先都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必須有目標,目標就是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要完成的任務。一般我們在確定目標時要考慮以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關注課程總目標、學段課程目標。其次,要鑽研教材,看課後思考題和本單元的金鑰匙。第三、整體考慮三維目標。最後,要研究學生的水平,學生已有的知識、認識和學習能力。《語文課程標准》第三學段目標里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理解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都是從朗讀、理解、表達以及個性化學習等方面提出的閱讀要求。《我喜歡》課文後學習要求: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的心情。你喜歡什麼,試著文依照課文寫一寫。這是從有感情朗讀、學習表達兩個層面提出的要求。再加上本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最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情感濃厚,語言精美。綜合《課標》的精神及教材的特點,我認為散文類體裁的課文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側重語言的學習和情感的體驗。因此本課的目標可以確定為: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浣凈、素馨、迭代、搖曳」等詞語。
2、邊讀邊想像,體會作者所描繪的景物特點及獨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3、在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審美與欣賞能力,並仿寫課文。
以上目標綜合考慮三維,既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會生字;有感情的朗讀,審美和欣賞能力,仿寫課文。又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獨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同時也兼顧過程與方法: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邊讀邊想像。
二、在鑽研教材時要重視備朗讀和咬文嚼字。
散文課文語言優美動聽,讀起來像詩歌一樣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給人以音樂美。教學時應以朗讀為主,以讀代講。所以朗讀指導是教師教好散文體裁課文的一項基本功。因此,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對於散文的朗讀要求是:要讀出意境。就是要讀出情意,讀出畫面。很重要的點是教師在讀時也要學會邊讀邊想像。比如讀到「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在讀時,教師就要懷首一份寧靜淡遠又不失希望的心情以舒緩、輕柔的語氣朗讀,並在腦中出現畫面:在冬天的寧靜的早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天空的紅霞中徐徐升起,柔和的陽光穿過迷茫的晨霧,給人以無限的溫暖。
其次要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進行咬文嚼字。哪裡是重點?哪些詞、句是關鍵?教師不但要抓得准,還得讀得進(體會好),講得出。重點的地方要做上記號。比如第一到第四自然段的景物及描寫它們特點的詞,第五到第七自然段描寫獨特感受的句子:喜歡夢里奇異的享受;我認為它們具有同樣的尊榮;還有對社會、人生的感悟的句子:綻開在人們笑頰上;我不能自抑地要喜歡那些泛黃的線裝書等等。對這些語句,我們在鑽研教材時首先自己要有所感悟,以能夠體會作者樂觀的態度和欣喜的心情。教師有了這樣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引領學生由表及裡地走入作者描寫的意境。最後還要推敲作者是怎麼寫的,文章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只有了解作者怎樣表達、為什麼這樣表達,才能較好地引領學生在教學中走一個完整的來回。
三、在教學設計時要以「美」或以「讀」為線索進行板塊設計。
要針對散文體裁和教學的特點,簡化教學環節,突出教學主線,以學定教,突出板塊的設計。如於永正老師他的閱讀教學的教案,大體上分為三個板塊:初讀課文,精讀課文,作業設計。從此次活動的研討交流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比較適合本課特點的板塊設計。
1、以「美」貫穿教學設計。本篇課文文字美、句子美、結構美、情感美,教學時可以運用「賞、讀、品、疑、悟、寫」的方法,引導學生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領悟美,探索美。在教學時,可分為幾個教學坂塊:播放畫面,欣賞美;聽讀課文,發現美;美讀詞語,感受美;展示朗讀,表現美;研討質疑,探究美;拓展仿寫,內化美;總結延伸,升華美。也可以設計成以下幾個板塊:情境導入,激發體驗美;初讀課文,感知結構美;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研讀課文,體會情意美。這樣,「美」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能很好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獨特的審美品位,體會文章語言的細膩精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以學習活動貫穿始終。以學定教,結合本課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語文學習規律,設計幾個富有情趣的實踐活動,如:觀賞——以畫激趣;讀文——以讀解詞;暢言——以說理文;品析——以品釋疑;感悟——以情悟情;抒寫——以文達情。學習活動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情理相融,讀寫結合,這樣的設計既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情趣,又能讓學生抒發自己的個性感受,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3、教學設計中突出以「讀」為主。課文像一首散文詩,語言簡潔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應以朗讀為主,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所以本課教學設計的一大特點,就是要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比如本次教學設計中,有相當一些學校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檢查預習,自主質疑;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品讀課文,感悟語言。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以讀代講,以讀動情,在讀中質疑、在讀中想像,從而體會、感悟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⑤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學科集體備課的實效性論文

然後再抄收一個人執筆建議先找來課題目,然後全組成員一起坐下來商量,討論,然後大家每個人按自己的理解各自做教學設計,做出成熟的教學設計,得出一些一致性的意見和分歧性的意見 。做出來後再大家坐到一起來討論,即選課

⑥ 語文組是怎樣組織備課活動的

按常規理解,你說的語文組,當是中小學的語文教師的辦公組,有叫語文教研組的,有叫語版文科的,有叫權語文組的。那麼,語文組的備課活動如何操作呢?作為小組的備課活動,它包括了小組的個人備課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個人備課活動一般是指按照學校教學計劃、語文組工作計劃和個人教學計劃的要求,做出授課准備的活動,包括收集資料、寫教案、准備課件等。集體備課活動同樣按照學校、小組教學工作計劃的基礎上,集體開展的授課准備、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活動,應該說,集體備課活動不全然只是純備課活動,也包括業務學習、專題研討等,具體可包括課目分工、說課准備、集體聽試講、集體討論修正補充、集體聽課、集體評課,集體外出調研觀摩、學術研討等。這些活動,在學校項目認可、成本投入和時間安排的基礎上,由語文組長或骨幹教師組織,具體形式可以豐富多元,強調富於創意,旨在提高語文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可網路:盧克論文,在盧克論文網有較多的教學研究資料可供參考的。

⑦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教研活動

1、「做課」活動 有計劃地開展「名師示範課」、「新教師展示課」、「優秀教師評比課」、「骨 干教師獻藝課」、「學習匯報課」、「識字寫字教學研討課」、「閱讀教學研討課」、 「作文教學研討課」、「城鄉教師互動課」、「兄弟學校教師互動課」、「學習匯報 課」、「讀書會」等「做課」活動.
2、專題教研活動 開展集體備課研討、復習專題研討、識字寫字專題教研、古詩文閱讀專題 教研、作文教學專題教研、閱讀教學專題講座、集體探討教研課例、新教師展 示課後的交流、研究課題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
3、校本研修活動 開展校本教研、「城鄉聯動,鄉鎮聯片」活動.
4、苦練基本功活動 組織教師開展「三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比賽、演講比賽、案例 分析比賽、讀書筆記評比、特長展示等活動.
5、「語文沙龍」活動 開展學生語文沙龍活動,如:拼音過關、聽寫過關、書法過關、書法比賽、 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閱讀競賽、口頭作文競賽、現場作文競賽、積累競賽、 古詩文誦讀、科學小論文評比等一系列活動.當然,究竟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活動,還必須結合學校與班級學生實際,整 合教研組力量,發揮教學之長,優化個人教學,形成自己的「特色」.

⑧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三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五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六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

⑨ 較有特色的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有哪些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教研活動

特色教研核心是「特色」二字,所有教研活動均落實在「特色」上。學校應形成「特色」氛圍:「學校辦有特色、教師教有特點、學生學有特長。」我認為,可從以下角度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教研活動——
1、「做課」活動
有計劃地開展「名師示範課」、「新教師展示課」、「優秀教師評比課」、「骨幹教師獻藝課」、「學習匯報課」、「識字寫字教學研討課」、「閱讀教學研討課」、「作文教學研討課」、「城鄉教師互動課」、「兄弟學校教師互動課」、「學習匯報課」、「讀書會」等「做課」活動。
2、專題教研活動
開展集體備課研討、復習專題研討、識字寫字專題教研、古詩文閱讀專題教研、作文教學專題教研、閱讀教學專題講座、集體探討教研課例、新教師展示課後的交流、研究課題的確定等多方面的內容。
3、校本研修活動
開展校本教研、「城鄉聯動,鄉鎮聯片」活動。
4、苦練基本功活動
組織教師開展「三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比賽、演講比賽、案例分析比賽、讀書筆記評比、特長展示等活動。
5、「語文沙龍」活動
開展學生語文沙龍活動,如:拼音過關、聽寫過關、書法過關、書法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閱讀競賽、口頭作文競賽、現場作文競賽、積累競賽、古詩文誦讀、科學小論文評比等一系列活動。
當然,究竟如何開展小學語文特色活動,還必須結合學校與班級學生實際,整合教研組力量,發揮教學之長,優化個人教學,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⑩ 如何寫小學作文主題教研活動問題分析

一、校本教研活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雖然各教研組都有教研計劃,有方案,也開展了不少教研活動,但缺少明確的研究主題,導致學校教研隨意性、盲目性,缺少針對性、實效性,難以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教師研討七嘴八舌的淺層議論,零敲碎打,火力分散。通常又是優點多說,不足少說或不說。
2.教研方式單一化,大多以課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數量,湊齊各資料,對付檢查,很少考慮如何提高教研質量問題,尤其是頻繁的此類聽課評課之後,造成了教師認為「收獲不大」甚至是「沒有收獲」的感覺,認為這樣的教研活動可參加可不參加。因而教研活動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3.教研組有時會圍繞幾次「磨課」展開一系列教研活動,仔細反省這些活動活動的內容,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後一次教研活動比前一次有何提高和改進?由於教研活動中只談經驗,缺乏對研討內容的反思、提煉及歸納,以至於我們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別說每次有什麼研討收獲了。
4.另外還有:理論學習離課堂實 際太遠,;以應付考試為中心;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等問題。
二、什麼是主題教研活動
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教師)把平常教學中碰到的問題,經過整理、歸納、提煉,篩選出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的課題;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統領每個教師的教研活動,把課題鑲嵌到教研活動每個環節之中,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通俗地說,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進行。這個研究主題的提出來自於教學實踐,源於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又是急於解決的問題,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
三、主題教研活動的過程
(一)發現問題,確立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校本主題教研的出發點和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的起點。確定教研主題有以下標准:
1.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系,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
2.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問題,是相對多數人(教師或學生)的問題;
3.問題要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行為;
4.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局部解決,難易程度適中,切忌過空過大。
案例1
某校政治備課組在聽課中發現一些政治老師過分追求學生的課堂活動,整堂課顯得「熱鬧有餘」,存在教學目標的偏移,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於是該校政治老師開始反思,並通過集體研討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作為該校政治學科校本教研的一個主題。
案例2
某校發現許多老師嚴重依賴現代教育技術,把教學基本功給丟了,如板書設計、書寫、朗讀、簡筆畫等。一些老師在停電以後或電腦出故障以後甚至就不會上課了。多媒體課件過度使用,造成教學資源堆砌,淡化了教學主題,弱化了教學目標,不少老師備課沒有深入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而把大量時間花在課件的製作上。因此,該校各學科針對這個實際問題開展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效性」的主題校本教研活動。
例:某校校本教研主題賞析
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數學: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英語: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定位、初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研究、英語新課標詞彙教學策略。
(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
教研組在確定主題後,共同研討實施方案,方案應包括:學科活動主題、問題提出的目的意義、解決問題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內容、活動的步驟、預想要達到的效果、中間要採取的措施、活動小組一學期活動的次數、地點等。
(三)專題學習,交流心得
方案確定後,為確保主題校本教研順利開展所需的理論支撐,在開展活動前或活動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應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學習和積累,收集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策略的文章,同時要求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對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老師對這個主題的認識,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此基礎上,召開集體學習研討會,鼓勵教師圍繞「你學習的這些文章哪一點值得推廣,這一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這一觀點的?在教學中你是如何運用這一觀點的?你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觀點的最大收獲,體會及經驗教訓是什麼?」等方面來學習、交流。由教師們對此談出自己的理解,實現主題教研活動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對話,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改進意見。
案例 3
某校政治組在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個主題時,給老師們印發了《關於初中政治課活動教學開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型設計》等學習資料,通過學習、研討,大家認識到上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活動課,必須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主題明確突出。
(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具有趣味性,但形式必須要為內容服務,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要突出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要培養每位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嘗試,切磋探討
確立了研究的主題和實施方案後,就要著手開始課例的設計。課堂教學是主題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陣地,教學研究必須聚焦課堂,引導老師關注課堂,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因此備課組需要確定幾位老師開研討課,通過以課例為載體落實研究主題。
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展現,暴露真實問題,第一次開課往往採取老師個人備課,上課,備課組老師集體聽課,聽課時要根據主題研究內容對每個聽課老師進行分工,然後通過課堂觀察,填寫量化評價表等手段,對研究主題設計的問題進行逐個記錄,接著開展評課,集體研討,找出問題症結,提出改正策略。
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後,備課組再圍繞這個研究主題集體備課,這幾位老師再第二次開課,這次開課要有意識地將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研組老師再通過量化評價表觀察課堂教學前後發生的變化,驗證、鞏固和深化主題教研活動取得的成果。
案例4
針對新改革後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老師在評價語運用方面的誤區,尋找恰當的、科學的評價語,某校八年級語文組確定了《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為校本教研的主題。他們首先選定兩位有代表性的老師開課,這次開課並不特別強調教師的評價語,以常態課方式呈現,聽課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填寫《教師評價語運用評價表》、《教師理答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然後進行統計反饋。
通過課堂觀察和量表分析,備課組老師指出,這兩位老師在課堂評價方面還存在評價語單一、評價泛化、重復學生語言、評價不當、評價時機不對等問題。於是備課組老師經過了相關的理論學習、集體研討和實踐反思後,再針對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然後仍然由原來執教的兩位老師開課。
這次聽課要求聽課老師善於捕捉課堂上關於教師評價語的一些教學片斷,並對前後兩次開課做出比較分析,特別要注意結合教師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對於評價語的理解和感悟,然後全組教師集中討論,就兩次活動進行評議與交流。
小結:
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教研活動的基本模式為: 確定研究主題——第一次開課——評課研討,自我反思——理論學習,提出解決策略——第二次開課——驗證策略,深化主題。
(五)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主題研討會是主題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利用研討會對活動進行反思,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問題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做到了嗎?」「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這一環節要求教研組的每個教師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要求在研討完後上課的老師寫反思,聽課的老師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教師之間通過評價、交流和反思,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能發現的細節問題,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反思,借鑒別人教學的成功之處。
案例5
1.某校一位語文老師在參加《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後感悟頗多,她在反思中寫到:「准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沒有『靈魂』,評價語就失去了它存在之初的應有意義。而有些老師卻在評價語的精彩、花哨上下工夫,課堂成了老師個人評價才藝的展示場。當然,在正確基礎上的精彩評價應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
另一位語文老師在自己上課後的教學反思中說:「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好』、『對』或『錯了』等簡單詞彙進行評價,就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於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我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評價語式」。
2.某校物理組老師在「探究教學的有效性」主題校本教研後,全組老師都圍繞這個主題撰寫了評課反思材料——如選題的有效性、問題引導的有效性、探究的時機、有效探究的評價、開放探究的有效性等。
(六)總結經驗,實現提升
主題教研收到了好的效果以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的過程進行總結,對自己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有效行為、改進策略進行歸納,通過案例、實錄、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是教師進行自我總結和提升的過程。教師的「寫」其實是再思考,是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整理,實現認識的提升。
主題教研活動過程小結 主題教研活動的流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實踐,第三步反思。這項活動是否有效,第一步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主題的確定貫徹「源於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是整項活動的紐帶。 第二步實踐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是結合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第二環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第三環是圍繞主題對課堂實踐進行點評。第二步是整項活動的靈魂,集中體現著這項活動的價值所在。 第三步就是對主題確定和實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反思,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個主題的確定打下基礎。
四、其他形式的主題教研活動簡介
(一)常規模式
1、教研組根據期初制定的計劃和前段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討論確定本次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題並落實教學內容;
2、全組教師圍繞主題,備好該教學內容的課;
3、交流備課,每人特別說明在教學中如何關注並落實研究的主題;
4、完成體現集體智慧(在落實研究主題下的)的新教案,推薦上課教師;
5、上課。組內聽課教師分工關注教學過程中關於研究主題的體現;
6、上課教師圍繞主題談教學體會及反思,組內其他教師圍繞主題談課堂。
7、 形成關於本主題的共識及非共識的意見(組長形成書面材料);
8、教師將研究主題與自己日常教學結合,反思得失,以敘事的方式寫出反思或隨筆。
9、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二)含有分主題的模式
1、發現問題,確定主題
2、將一個教研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小題
以語文學科為例,假如設立的教研主題為:「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效結合」,分解為以下幾個分題:
(1)在講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借鑒能力的研究;
(2)在課外閱讀中增強學生提高作文能力意識的探索;
(3)作文指導、講評與閱讀有機結合;
(4)作文批改與閱讀有機結合的途徑探索;
(5)在閱讀中加強積累,改變學生作文詞語貧乏現象;
(6)「讀文——寫文——再讀文——修文——創造」學習方式探索;
(7)「讀文——想像——聯想——作文」學習方式探索。
在這7個分題中,有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學習方法的探索,有成熟經驗的移植,內容比較廣泛;提出的這些分題,切合教學實際,又都是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每個分題雖然題目不同,但都圍繞「讀寫結合」這個大主題;並且每個分題都有具體的切入點,教師容易進入課題的研究之中。
3、明確任務,確定研究分題
這個教研主題作為學校語文教研組教師共同研究的主題。每一個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能力,承擔一個分題研究(也可以兩個教師承擔一項分題)。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共同探索這個問題。
4、專題學習,提高認識
5.課堂實踐,印證預設
6.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7.及時總結,生成問題,繼續研究
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要有有書面總結,對前面的嘗試進行剖析,總結成功的做法,也要總結失誤之處。這樣,既能使前面取得的經驗在理論上升華,也為下一步嘗試及時發現問題,預設解決措施。「預設——嘗試——總結——再設想——再嘗試——再總結」這個行為要體現在整個嘗試過程中。
五、主題教研的特點、優勢
校本主題教研是以教師感興趣的,有研究探討價值的實踐性主題為主線,在專題理論的指導下,一組成員通過看書學習、觀察討論、模仿操作、實踐反思、行為跟進等形式,帶動更多的教師關注課堂,提升教學能力,它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以問題為驅動的教研方式
是從現實問題出發,以解決教師教學行為中的困惑為目標,最終又回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上來。尤其是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中有很多現實的困惑需要得到解釋,所以,教師們一定要重視現實經歷與情感體驗,在問題解決中獲得能力,收獲發展。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
因為這些問題具有共性,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現實問題自己身上多半也有,交流起來大家顧慮就少了,對話也變得暢所欲言,大家可以毫無保留地敘述著自己的喜悅與困惑,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每一種意見都有存在的價值,這種教研方式氣氛是民主的,和諧的,它必將使教師對於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2.以課例為載體的教研方式
新課程改革下的校本教研強調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課堂觀察為手段,以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方式來促進教師的發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主題教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的內容是真實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形式是開放的,通過主題研究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智慧。因為是自己看自己,自己反思自己,所以教師能深度參與,整個教研活動氣氛熱烈,教師們「看別人的課堂,想自己的課堂」,積極地亮出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它強調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進行,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融為一體,達到了教學與研究的一體化。
把課堂作為問題研究的源頭活水,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有著鮮明主題的教研方式
當前學校教研活動中有許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活動計劃性、針對性差;(2)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3)理論學習離課堂實際太遠;(4)以應付考試為中心;(5)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這顯然偏離了教研活動的核心「教學研究」。主題教研活動避免了以上這些問題,突出了活動的目的性、真實性與針對性,大家圍繞主題開展的討論,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談,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深入思考,追求問題的本質,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4.人人參與互動的教研方式
因為親自參與了、實踐了,所以人人都有切身體會,人人都有發言權,這樣的主題教研就不再是個別骨幹教師或教研組長的「專利」,使得廣大教師不再游離於校本教研之外,游離於具體教學實踐之外,而是更容易形成群體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圍就能逐步形成。 總之,主題教研活動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個教師在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的同時,又有了新的收獲,它的樂趣在於每個人都經歷了幫助別人和得到別人幫助的過程,獲得共同提高。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的關注點從形式走向本質,從課堂全面走向局部的細節,有可能實現「反思與實踐之間的全面結合」,使現實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集體備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