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中什麼叫比較量什麼叫分率
比較量是指與標准量比較的具體量。分率是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分率表示的是兩個數量的比較關系,用來作為比較標準的那個數量就是單位「1」(單位「1」代表的數量也叫標准量,與標准量相比較的數量叫比較量)。
例子一:「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這個「幾分之幾」,就是分率;被當作標准來進行比較的乙數,就是標准量,用單位「1」表示。跟標准量比較的甲數,就是比較量。
例子二:三年級五班有48名同學,男生人數是本班的3/4,男生有多少人?
這里的「3/4」就是分率;三年級五班的全班人數就是標准量(或看作單位1的數量);男生人數就是比較量。
(1)小學數學比較擴展閱讀:
分數與分率在范圍的大小上是從屬關系,即後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在概念上,二者又是種屬關系即前者是後者的種概念,後者是前者的屬概念。一句話,所有的分率都是分數,但所有的分數不一定是分率,它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能成為分率才能表示分率。
② 小學數學哪個比較厚薄
小學數學老師和
中學數學
老師職業性質是相同的,沒有好壞之分。二者對從教者的學歷及相關條件要求不同,月薪及最終的職稱等級不同,當然最後退休養老金也不同。相比之下,能聘任為中學教師比小學教師好。
③ 小學數學比較大小
小學數學比較大源小的方法:
1、整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相同,最高位大的數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2、小數比較大小,整數部分大的數大;整數部分相同,小數部分最高位大的數大;最高位相同看下一位。
3、分數比較大小,先通分,分子大的數大。
④ 小學數學什麼叫比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cm,寬是3cm.我們可以比較長和寬這兩個量,
求長是寬的幾倍,列式為:6÷3=2。我們也可以直接說,長和
寬的比是6比3,表示為:6∶3。
所以教材中給比是這樣下定義的,兩個數相除也叫兩個數的比。
也可以說,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把它
表達出來。比的前項相當於除式中被除數,後項相當於除式中除數。
比和除式都是當兩個數量是相除關系時的表達形式。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⑤ 中美小學數學比較
中國學生在數學上的優勢不斷減小,最終可能被歐美學生反超。在其他理科課程中的回表現同樣不夠答出色,缺少創新意識,科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遠遠少於歐美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
1.美國學生數學的整體水平是在何時趕上中國學生的呢?美國學生的數學水平能夠突飛猛進而中國學生的進步卻日趨緩慢,這是由於創新能力的缺失導致的嗎?
2.中國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何時開始衰退的?
3.除去西方工業強國基礎好,底子厚,發展時間長的因素外,我們無法像歐美一樣大量提出創新性理論或取得創新成果的原因與小學數學教育是否有關系?
⑥ 小學數學有哪些練習冊比較好的
1、《摩比愛數學》
「學而思」旗下的數學啟蒙教材。
2、《階梯數學》韓國
一向很重視數學啟蒙教育的韓國出版的一套教材,分階段分年齡一步步進階,一度賣到斷貨,很火爆的練習冊。
3、《邏輯狗》
源自德國的一套邏輯思維啟蒙的游戲教具,玩的時候,需要動用孩子的眼、手、腦,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推理力,趣味啟蒙兼備。
4、《七田真全腦開發練習冊》
日本著名教育學家七田真,致力於兒童右腦的開發。這套練習冊歷經60年研發修訂編著而成,畫風非常精美,每天和孩子刷幾頁,塗塗畫畫,很有趣。
5、《何秋光兒童數學思維訓練游戲》
我國著名數學幼兒教育專家何秋光老師的書,根據多年一線數學教學經驗編著,很有權威性,值得推薦。
(6)小學數學比較擴展閱讀
練習冊學習注意事項:
1、提升計算能力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現在的新教材對計算的重視度不高,練習量比較少,導致現在孩子的計算能力跟以前的孩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鍾口算。一開始,2分鍾內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2、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提供很多的幫助。例如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⑦ 小學數學比較重點的課文有哪些
①乘、除法的運用;
②數學廣角里的一些可以算是數奧題。如:雞兔同籠問題、找次品……
③一元一次方程一定要熟練;
④正數和負數的一些區別;(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⑤圖形的運用。如: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不是相交就是平行、(如何畫平行線,如何畫正方形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等)……
⑥三角形的面積=ah÷2(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h(底×高)
梯形的面積=(a+b)×h÷2((上底+下底)×高÷2)
正方形的面積=a²(邊長×邊長)
長方形的面積=ab(長×寬)
⑦單位的進制
長度單位的進制:
1cm(厘米)=10mm(毫米)
1dm(分米)=10cm(厘米)=100mm(毫米)
1m(米)=10dm(分米)=100cm(厘米)=1000mm(毫米)
1km(千米)=1000m(米)
面積單位的進制:
100mm²(平方毫米)=1cm²(平方厘米)
100cm²(平方厘米)=1dm²(平方分米)
100dm²(平方分米)=1m²(平方米)
10000m²(平方米)=1hm(公頃)
100hm(公頃)=1km²(平方千米)
體積單位的進制:
1cm³(立方厘米)=1000mm³ (立方毫米)
1dm³ (立方分米)=1000cm³( 立方厘米)
1m³( 立方米)=1000dm³(立方分米)
1L(升)=1000mL(毫升)
⑧數對的表示方法
⑨三角形的性質:三邊的性質(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三角形兩邊只差小於第三邊 由: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得出前面理論)、三角形內角和180°、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昂、大概這么多叻。其他有些可能會總結不到位。打叻半個多小時。。呼呼。望樓主採納~~~ 這些是小升初一的一些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啦。。。
⑧ 小學數學知識比的理解.
關於比的概念和性質第三個回答者已經詳細說明,我舉個例子來理解正比例、反比例。
例:有24支鉛筆,平均分給2名同學,則每名同學分到12支;
如果平均分給4名同學,則每名同學分到6支;
如果平均分給6名同學,則每名同學分到4支。
當人數擴大2倍時,每名同學分到的鉛筆支數就縮小2倍;
當人數擴大3倍時,每名同學分到的鉛筆支數就縮小3倍。
這就是反比例關系(人數與每人分到的支數)。
例:有3名同學,如果每人做2道題,則一共做6道題;
如果每人做4道題,則一共做12道題;
如果每人做6道題,則一共做18道題。
當每人做的題數擴大2倍時,做題的總數就擴大2倍;
當每人做的題數擴大4倍時,做題的總數就擴大4倍;
當每人做的題數擴大3倍時,做題的總數就擴大3倍;
這就是正比例關系(每人做的題數與總數)。
⑨ 小學數學比較哪個大
圖
⑩ 小學數學比多少如何教孩子懂
第一部分:調動興趣是關鍵 因為我喜歡數學,所以我願意去學它,所以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願意去克服;克服困難所得來的成功體驗又增強了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歡學數學了。 一個很簡單的正循環擺在我們面前,所以說,學好數學,調動孩子的興趣是關鍵。調動興趣的方法有: 1.親其師,信其道。 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1)展示能力,讓孩子佩服。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識淵博、計算和解題能力很強等,孩子們個個佩服地一塌糊塗。 校信通在做優秀大學生數學學習規律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某一個老師,甚至是因為老師隨手就可以畫出很標準的圓、橢圓。 2)展示人格魅力,讓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點或幾點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嚴謹等等。一般來說,一位老師要儲備至少200—300條笑話,便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輕鬆快樂學習。也有很多孩子喜歡老師的理由是:「她認真負責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樣,辯論會什麼的,幹啥啥行!」 3)用心關愛孩子。 如果想讓所有孩子都喜歡您,那就平等對待他們吧!課堂上,如果有成績不好的學生舉手發言,明知他會回答地一塌糊塗,也要鼓勵和支持他。 如果您想改變某個孩子的話,那就去「偏愛」他吧!「我喜歡這位老師,是因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老師在我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紙條,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我感動極了!」 當然,家長也要積極引導孩子喜歡老師。比如通過和孩子討論老師的授課方式、性格特點等,引導孩子關注老師的閃光點,發現老師值得自己學習的思考方法、習慣和品質等。 2.化抽象為生動。 比如在講例題的時候,結合題目給學生講一些順口溜、數學故事、數學發展史、生活中的數學等。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比如華羅庚的數形結合順口溜「數與形,本相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時,難直覺;形缺數時,難入微。代數幾何本一體,永遠聯系莫分離。」生活中的數學包括身邊的事、新聞時事等,比如:讓學生適度參與現在很多父母都熱衷的股票問題;自己家裡每月消費多少米,多少油,多少鹽等,人均消費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現洪災,泄洪時就需要考慮上游水位和下遊河道寬的關系等等。 此外,還可以利用游戲和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日歷中的方程》、數學專題黑板報等。3.化抽象為形象。 現在的學生大都對電腦感興趣,如果從這一點入手引導學生學數學,是個很好的辦法。鄭州一所重點中學的劉老師用幾何畫板讓學生形象直觀的體會數學知識,學生在學幾何畫板的同時,學數學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 4.成功體驗的積累。 興趣與成就感往往有很大關系。每個孩子都有想成為研究者、發現者的內在願望,都有被認同和賞識的需要,都希望取得成就和進步。教育者應該善於發現學生的一點點進步,給不同學生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有機會成功,體會成功時的成就感。 具體做法有:給孩子講題時不要一下子把思路都講完,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或講一半,留一半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思考下一半,至少要讓孩子獨立思考到下一步。當然,家長還要適時給予言語鼓勵,一方面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讓孩子體會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家長也會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改進對孩子的認識,培養孩子對同一問題深刻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小貼士:成功記錄本 也可以鼓勵孩子專門准備一個筆記本,寫自己的成功記錄。錯題本很重要,但只有錯題本,孩子就只能多關注自己的失敗經驗,用成功記錄本記錄自己做出某一道對自己來說比較難的題目的過程,記錄下今天對比昨天的點滴進步,增強成就感,增加學習興趣。5.營造學數學的環境。 比如家裡的書架上可以放一些數學相關的書籍如《速算秘訣》《中學生數理化》《好玩的數學系列》《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故事中的數學》等,並推薦孩子閱讀。學校里也可以營造這樣的氛圍。有位老師說:「我每天課間時間都會坐在教室門口,拿起一本書來看。總會有幾個學生來問我看的是什麼書,一問一答之間他們就對我手裡的書感興趣了。幾天後我就會發現,有一兩個學生帶頭借了這本書。再過一陣子,這本書就風靡全班了。」 第二部分:數學基礎要打牢 沒有牢固的地基,哪來的高樓大廈?有很多孩子看似粗心而做錯的題目,經仔細分析都是由於基礎知識不牢固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會說:「我就是分不清這兩個公式了,考試時用錯了。」其實如果這個孩子不僅僅是記住公式,而是會推導的話,考場上現場推導也是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的。另一方面,孩子有必要掌握、識記一些最基本的知識,也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工具,比如30以內的自然數的平方,1-9的立方分別是多少等。打牢基礎也可以通過做題來實現,這跟題海戰術不同,有的學生可能做兩道題就弄懂了,那他就不需要再做,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做20道題,總之,為了達到最好的理解和記憶效果,讓學生自己理解知識點之後,再多做1-2道題,達到150%的理解和記憶效果。 打好基礎的五步學習法: A.做好課前預習,掌握聽課主動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B.專心聽講,做好課堂筆記。聽課要提前進入狀態。課前准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 C.及時復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復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復習要有計劃,既要及時復習當天功課,又要及時進行階段復習。即將上周,上月,本學期所學內容復習、思考、歸納總結。最好能夠利用寒暑假將上學年或本學段以往的內容全部復習鞏固。在現階段的學習中涉及以往不十分清楚的內容,最好及時查閱核實。對數學成績不是特別突出的學生,一般缺乏學好數學的信心,如果這樣堅持2到3年,可以逐步在日常作業和課堂表現中,表現突出,學好數學的自信就逐步樹立起來,數學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D.認真完成作業,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權威楊樂院士在回答中學生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時,就是很簡短的三句話: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實踐,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積累,三是循序漸進。這里所說的實踐,就是做題,就是完成作業。這里所說的實踐,一方面是做題,完成作業並對錯題進一步反思,徹底思考清楚,找同類題做3到5題,達到徹底掌握和鞏固提高,另一方面,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