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讓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
一、尊重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尊重學生是教育原則和教育本質的要求。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其成長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和個性。因此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創造各種條件引發他們無限的創造力和潛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相信學生,學生能解決的盡量讓學生去解決,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提高他們學習的理性分析能力,使其主體精神在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維後產生動力,得到弘揚,使學生內在的潛能和個性也得到發展。
二、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相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展知識與技能,提升生活經驗,促進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如我上活動課時,首先,讓學生回顧鍛煉心理品質的方法:①多讀書。②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尤其是公益活動。 ③經常與大自然接觸。其次,每個小組選兩個代表展示老師留的作業:朗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何成為生活的總統》兩本書的讀書心得。第三,讓各組組長、副組長說出他們讀了哪幾本書,主演內容是什麼,有什麼感想收獲。第四,談談自己的小組為班級、學校、社區、社會做了那些好事;最後教師進行總結。通過學生自主參與,擴展知識技能,從而有利於教師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和鍛煉良好的心理品質。
⑵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研究方案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善於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善於積極思考,敢於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能力。」教師的任務不再單純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通過教學這一活動,積極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提高能力、張揚個性。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過程,更是學生主體發展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有利於學生今後的學習,而且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以學生為本位,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
二、轉變觀念,找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著眼點。
根據現代教育學的觀點,課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是「教師與課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課本--交互作用的結果」。教學和課程是開放性、互動性、交互性、對話性的,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傳遞知識,而且有探索知識,創造知識的意義。學習是知識建構的過程,學生不能滿足於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可能是什麼,這樣才能去創造一個可能的世界。在學習中,學生要主動選擇和探究,要增強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知識的獲得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生成、轉化、擴展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建構的。
首先,要培養學生自我激發學習動機的能力。學生要重視並及時調整自主學習的理念與指導思想,激發「我要學」的學習動機,做自主學習的主人。要主動確定學習目的,制訂具體的能夠達成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中體驗成功,並對已取得的成績進行自我獎勵等。
第二,要培養自我識別能力。如通過章節測驗、終結性考試了解自己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個性特點,了解自己的學習差異和學習風格,找到最適合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
第三,要培養自我選擇能力。要善於選擇學習工具,從各種渠道獲取信息,自主決定學習內容,靈活選擇學習材料。如要學會在網上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
第四,要培養自我組織規劃能力。計劃性是自主學習的保證,因此,學生科學、合理地自我組織、制訂學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要培養自我培養能力。主動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僅要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對知識的思維和運用能力。要加強自律能力的培養,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行為、情感進行控制和調節,以保證計劃的實施。
第六,要培養自我監控能力。即培養控制整個自我學習過程(識別-規劃-管理-評價-修改)的能力。在學習中要嘗試自我識別、自我組織、自主選擇學習策略,要學會自我評價,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根據學習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的進度和方法,積極探索構建適合自己特點、最佳的自主學習模式的能力。
第七,要培養協作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重要作用。小組成員可以共同交流、討論,相互取長補短、相互激勵,有助於克服獨立學習帶來的孤獨感,有利於形成學習的氛圍。學生主動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協作,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所學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動。
三、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達爾文也說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如何真正讓學生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呢?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章節內容的特點及前後內容的相關度,並結合教學要求和實際生活,以問題為契機,創設符合學生知識背景、思想現狀和思維特點的問題,通過這些遞進式預習問題的設問和討論,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成為有序的思維訓練過程,使學生養成主動觀察--發現問題--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師創設課前預習問題的過程中來,使這樣的課前預習題更加適合學生的實際,避免了教師可能在難易度把握方面的不足,也能切實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
(二)抓住課堂培養自學能力。
首先是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語言、動作和神態要讓學生感到可親、可信,要能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能激勵學生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生產生興奮和愉快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多鼓勵:對學生回答的問題不要簡單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並讓學生說說是從何想起、怎麼想的,鼓勵學生不懂就問,並通過學生自己來解答疑問,也可多讓學生思考、提問,多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時,必須努力使意見不同的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如,多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先說給同桌聽。」然後再組織全班交流。多採用一些讓全體學生能先表達自己意見的組織形式。這樣學生因對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就不大會再隨意地附和別人了。創設盲目從眾而導致學習錯誤的情景。這樣給盲目從眾者有一次因從眾而導致錯誤的體驗,使他們深刻體驗到學習要獨立思考,不能人雲亦雲。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濃了。
其次是精心設計學習過程。
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出來的。因此,精心設計學習過程尤為重要。教師要從「學什麼、為什麼要學、怎樣學」的角度,依據「學是教主導下的主體,教是以學為主體的主導」的原則,按兒童學習的認識規律設計好教學過程。做到該扶則扶,該放當放。
(1)與舊知緊密相連的新知,教師基本不講。要在強化舊知的前提下,確定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運用知識的正遷移,完成認知沖突,順利掌握新知。教師只需在舊知與新知間架起一座能讓學生自己通過的橋梁。由扶到放,該放則放。
(2)全新的知識,教師也要尋找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只在關鍵處點撥和講解。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的能力,還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自我探究,使他們逐漸掌握一定的自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已經養成了很強的依賴性,遇到問題,總要等著別人來解決,學習上缺乏主動性。為此,課堂教學中,一是注意以各種方式鼓勵學生自我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幫助他們逐漸樹立起自信心。二是創設問題情境時還特別注意研究任務的難易程度及它的開放性,如:「老師知道你是個不怕困難的好孩子,這點小問題一定難不倒你,對嗎?」、「你能行!」、「你真棒!」……老師親切的話語、和藹的笑容、贊許的眼神,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緒,更能增強他們自我獲知的信心。
(3)練習、復習課,老師要注意不能上成練習題課。可讓學生思考:a、你學到了什麼?舉例說明。b、還有什麼不懂?c、你還想知道什麼?然後讓學生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回答「你學到了什麼」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舉例說明」是掌握知識的程度的具體表現。「還有什麼不懂」旨在質疑問難。以「還想知道什麼」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並鼓勵他們積極動腦。學生學得就很愉快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努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也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另外,培養學生整理錯題集,在錯題中淘「金」的習慣;建立互助、互查體系;收集網路在線資源,增加學習通道等等都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最初的教學中,學生遇到問題時,經常是向老師或其他同學詢問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自學方法會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喜歡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學生能從以前學過的相關知識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還有的學生更願意通過上機進行嘗試性的操作後,自己歸納總結新的知識……學生們由最初的聽老師或同學講演後只會直接照著做,變為聽他人的講演後敢於質疑問難,發表個人的一些觀點。
如何使學生能夠進行快速有效的自學,這是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訓練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們注意對各種自學方法加以指導。例如,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小學生由於年齡較小,讓他們獨立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有一定的困難,影響了他們的自學速度,就教給他們一些小竅門。教材中有些任務的操作步驟多達七、八步,指導學生先找出重點步驟,對它們進行分析,再放手讓學生進行自我實踐。
(三)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我國偉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為養成閱讀習慣,非多讀不可;同時為充實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讀不可。」因此,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覽,把課堂教學同課外閱讀緊密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搞好課外閱讀,讓他們把閱讀看成是一種娛樂活動。
1、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不少學生因為年齡小,玩心重,自我約束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讀書習慣。有時侯,即使在老師或家長的監督下不得不坐下來手捧書報雜志,但也是「眼在書本心在玩」,這樣是很難談得上有閱讀效果的。前人曾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怎樣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可試用以下的方法:
(1)言傳不如身教。老師的知識廣博與孤陋寡聞都直接感染學生。老師要多讀一些內容充實、有意義的書,以身作則,而且在課堂上能恰倒好處地博古論今,會使自己成為學生們效法的對象,從而帶動學生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
(2)學期定時舉辦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或朗誦會,讓學生介紹自己讀書的經驗、體會和收獲,講述所看書籍中的動人故事或朗誦所看書籍中的精彩篇章,以便互相啟發互相帶動。
(3)開展摘抄或讀書筆記展評。對於學生摘抄所看書籍中的好詞好句好段或所寫的讀書筆記,可定期進行展覽評比,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2、推薦課外閱讀內容
當同學們課外閱讀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後,如何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幫助他們選擇適合的課外書顯得異常重要。為學生選擇和推薦書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如以下幾種:
(1)、結合課堂教學選擇推薦。老師可根據節選的課文或與課文相關的內容向學生推薦讀物。如《唐詩三百首》、《安徒生童話》,還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薦與課文體裁相同的讀物。
(2)結合年齡特點選擇推薦。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識字少,閱讀能力低,但富於幻想,可以多給他們推薦內容短淺的童話、寓言、兒歌等。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知識面有所擴大,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就可以推薦一些革命故事、兒童小說、科幻故事、兒童詩歌等,如十歲的蔣方舟寫的《打開天窗》、《崔巒老師教你閱讀》、《小學生必讀佳作》、《少兒網路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活知識進一步擴充,就可以給他們推薦一些歷史故事,反映現實生活的散文、小說,同時,還可以推薦一些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等。
(3)結合活動推薦選材。為了配合社會、學校、班級開展的某一項活動,可以給學生選擇推薦有關的書籍,如學校開展「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的主題活動,可在事前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科學幻想、人類的起源、宇宙等方面的書籍。
3、進行有效課外閱讀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成年人不同,具有很強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所以我們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
(1)延伸相關文本,豐富閱讀活動
在語文課本中,寓言、童話、成語故事等類型的課文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遇到這樣生動有趣的文章,學生們總是馬上翻開書,一口氣讀下去,還經常幾個小夥伴一起討論其中的故事情節,或表演幾個片段。時間長了,這些生動的故事形象就深深刻在了學生的腦海里。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我讓學生在學了課文後,收集相同題材的文章,如在學習了寓言故事《坐井觀天》後,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南轅北轍》《葉公好龍》……進行閱讀,還在班裡舉行故事比賽,把收集到的寓言故事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展示。在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選擇閱讀材料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數量。
(2)課前收集信息,課後拓展文本
閱讀是學生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我在課堂教學之前,總讓學生自己先去了解課文的背景、作者等相關材料,為課堂教學作準備,這其實就是廣泛的課外閱讀。記得教《孔子拜師》一課前,學生對孔子都不是很了解,和他們「聊天」的時候,我發現連最愛看課外書的孩子對孔子也只略知一二,於是,我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有關孔子的小故事、名言,了解孔子的故鄉及紀念孔子的孔林、孔廟等等,之後全班舉行了一次孔子專題信息交流會,把收集到的成果和小夥伴分享,同時編成手抄報在《學習園地》中展示交流。這樣學生就對孔子產生了就更容易進入情境,加深理解。可見,課前收集資料進行廣泛的閱讀,是利用全息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教學後再進行延伸,讓學生繼續收集資料,閱讀相關文本的做法更顯得可行了。如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後,介紹《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轉》等各種古典名著讓學生嘗試閱讀,更能使學生體會到古典小說生動形象的特點,並豐富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培養了閱讀興趣。
(3)通過個性閱讀,培養創新能力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在讀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宗旨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學生的看法才能得到真切的表達,感悟才能得到真切的提高,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散。
4、汲取課外閱讀營養
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心智技能的學習與形成有賴於積累。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他們的讀書興趣,讓他們積累盡可能多的典範語言材料,積淀盡可能多的語感經驗。
(1)認真閱讀,熟記於心。讀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只有在課外閱讀中充分地調動自己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才能對讀過的東西有深刻的印象,才會使其變成自己的東西。
(2)學做筆記,日積月累。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讀到好文章,要把文中的好詞佳句摘記下來,把讀後的心得體會寫下來。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就會有閱讀的收獲。
總之,無論是豐富知識還是增強能力,課內閱讀必不可少,課外閱讀同樣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促進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性,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進行培養。自主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能主動積極地在知識海洋里獵取知識營養,能夠有主見學習和具有較強的識別能力。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從學生動機激發入手,創建自主學習活動的環境,完善自主學習的教學評價機制,多途徑培養和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校內開花校外香,我們的學生也定會收益終生。
⑶ 如何寫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聖陶先生說:「學習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從理論上講,自主學習應該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但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以及應試教學的影響,要想真正實現自主性學習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切實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其次要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語文學科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欣賞和品味,放手讓學生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在語文教學方面進行了如下的嘗試與探索:
一、低年級自主識字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我們所使用的生本教材第一冊又是以「意義識字、推進閱讀、全面提高」為編寫目的,讓學生通過意義文塊大量識字,提早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鞏固和擴展識字。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呢,我的策略是:
1.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識字水平的差異,其實不單單是由學前所受的教育造成的,更多的是識字興趣的差異。因而,大量識字的前提就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我的方法是在活動中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
爭當領讀小先生:班中有幾個孩子的識字量和詞彙量相對較大,於是利用晨讀進行了領讀小先生的選拔,幾天下來,尹家祺、王依琳、郝奕妍、林煊赫等同學成為領讀小先生。當然,領讀小先生不會固定於少數幾個人,選拔的目的只是借孩子的好勝心來激起他們的鬥志,以求課余時間想辦法多識字,爭取當上小先生。
游戲識字兩不誤:游戲識字主要針對8周歲以前的孩子,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游戲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課堂上的游戲有——捉迷藏(老師讀詞,讓學生在文中找到該詞並用鉛筆圈起來)、比快(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將自己手中的字卡一邊讀一邊分成兩堆,認識的放右邊,不認識的放左邊,比比哪個小組完成得快。然後請教其他同學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記住)、對對碰(同桌兩人,輪流拿出一張字卡並讀出來,另一人從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相同的字)、釣魚(課件游戲,一次檢驗3名同學,兩人輪流讀字組詞,台下的同學跟讀,一人操作課件,字讀對即變紅)、掃雷(課件游戲,此游戲主要針對差生,兩人輪流認字組詞,讀對了,該字就會消失。讀不對,台下同學可以質疑或者幫助該同學。質疑正確或者幫助他人的孩子都可以獲得一枚小粘貼,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識字興趣,主動去認識更多的字)。我是小小魔術師(加一加:給某個字加一筆變成另外一個字;給一個字加上不同的部首變成另外一個字;換一換:把一個字的偏旁換成另外的偏旁變成新字;減一減:一個字去掉一部分變成另外一個字)
查找資料小能手:生本教材雖然沒有單元主題,但是每個意義文快會體現一個中心,於是根據每課的中心讓孩子去搜集一些資料,並且讀熟。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能力和水平不同准備資料,多少不限。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認識更多的字。為了鼓勵他們拓展閱讀,每次查找資料的同學都會得到一枚粘貼,如果在別的同學進行匯報時,能適時補充自己的資料,就可以得到第二枚粘貼。在小組上台匯報時如果能流利地把自己查找的資料讀下來,還可以為本組加一分。入學三個月,查找資料成了孩子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班裡也出現了不少查找資料小能手,像尹家祺、郝奕妍、劉傳龍、林煊赫、趙雅慧、李予彤、王依琳、薛佳文、盧星朗、何杉等,大段大段的資料都能流利地讀下來。孩子們查找資料的能力越來越強,現在有的孩子已經能自己查找資料,選取有用的信息,並自己進行列印了。
猜謎語比賽:孩子們很喜歡猜謎語,生本課本中有幾篇《謎語》,每到學習有關謎語的課時,孩子們都會特別興奮,搜集很多的謎語互相猜。即便是學習別的課文,他們查找資料的時候也經常會查與課文有關的謎語。於是乾脆隔段時間就來個「猜謎語大賽」吧。王依琳猜謎語有一套,於是讓她給大家示範:出迷人讀謎面,她在聽到關鍵詞的時候就叫停,然後說說自己的的思路。每到比較難的謎語,我們都會這樣進行現場演練,孩子們的猜謎興趣越來越高,搜集的謎語也越來越多,每每樂此不疲。猜謎比賽帶給孩子們的不僅僅是樂趣、是粘貼、是熱鬧,還有猜謎的技巧,閱讀的技巧。在搜集謎語、猜謎語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自主識字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課外閱讀考級:一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為了拓寬學生的識字渠道,我們充分利用手中的配套讀本《課外閱讀第一冊》。本冊書共有82課,為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我把82篇課文分成10級,1-6級每級10課,7-10級每級5課。利用零碎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考級,每考過一級會獎勵一封表揚信,過完十級會發一張讀書小冠軍的獎狀。晨讀時大家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文章讀給大家聽,並獲得一枚粘貼。三個月下來,已經有一半的同學過十級了。
2.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我們要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並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利用工具書自主識字: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認識的字多是請教家長、老師和同學,為了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自主識字能力,我開始教給他們怎樣查字典。孩子們很喜歡查字典比賽,或許是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吧,他們比較喜歡挑戰。
起初,設計查字典比賽的目的僅是為了讓孩子們練習音節的認讀與拼讀,增加學習拼音的趣味性而已。剛開始,有興趣參加比賽的孩子不是很多,能夠搶到前5名的孩子也總是那幾個,隨著每天一次的比賽,孩子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查字典比賽成了我們每日的必修課,向家長匯報「今日查字典比賽小冠軍」也成了語文課代表在布置完語文作業後的固定內容。
之後,我們的查字典比賽的目的逐步轉向鍛煉孩子們的歸類識字。比如:今天我們就查4個字,雨字頭的字:霧、露、霜、霾,孩子們通過查字典,讀准這個字的讀音(警察會遇到多音字,有些我也以前也不知道),看看這個字如何組詞,大致了解這個字的意思,其實,這又是一個拓展識字、積累語匯的過程。第二天,我會把頭一天查的這幾個字再問一遍,誰能讀下來,就獎勵一個粘貼。再比如,今天我們查7個衣字旁的字:襖、褂、袍、裙、襟、袖、袂,通過查字典以及總結,孩子們了解了衣字旁的字一般都與衣服有關系,還大致了解了什麼樣的衣服為「襖、褂、袍、裙」,衣服的什麼部位為「襟、袖、袂」。第二天,誰能把這幾個字讀下來,就獎勵一個粘貼。
再後來,查字典的目的就轉向自主識字能力。每天的小研究中會有一項查字典作業:查字典認識某個部首的字,認識得越多越好。第二天會在班上進行匯報,認識字多的同學就可以為本組獲得1分。
孩子們查字典的能力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也隨之提升。比如午間習字時,我們學習「春」字時,說到組詞,就已經有孩子拿出字典開始查了,結果,一個「春」,組了不下20個詞語,甚至連「妙手回春」「大地回春」都說出來了。
現在他們再進行課前六項小研究或者課外閱讀時,遇到生字不會讀,不會組詞,完全可以自己查字典了。
利用課前小研究自主識字: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的課前小研究基本定型為6項:我們愛讀文、我們愛游戲、我們愛組詞、我們愛說話、我們愛發現、我們愛查資料。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全選或者自選其中的項目進行課前研究。
「我們愛讀文」就是自己練習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家長。因為在語境中識字比較容易,所以那些識字能力較差的同學多選這一項,而我在上課伊始,也會給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興趣。「我們愛游戲」就是和家長一起玩字卡,在游戲中識字。「我們愛組詞」就是用本課的生字進行口頭組詞,以達到積累詞彙的目的。「我們愛說話」就是用課後的詞語練習說話,同樣是為了達到積累語匯的目的。「我們愛發現」就是觀察本課的生字,發現這些生字的結構(上下、左右、半包圍、全包圍、獨體字等)、部首、多音字等。「我們愛查資料」就是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搜集相關的資料,以進行拓展閱讀,並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二、中高年級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會讀書才能從書中汲取營養,提高讀書能力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提,為此,我們採用了以下方法來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三讀四問」課前預習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目覽、口誦、手批、腦思的良好讀書習慣。為了使預習更規范,也更具時效性,通過不斷實踐,我總結出了「三讀四問」預習法。
「三讀」是指:把課文讀三遍,第一遍大聲讀,第二遍小聲讀,第三遍默讀。一讀解決生字詞(讀、義、寫);二讀思考「寫什麼?」三讀思考「怎麼寫?」
「四問」是指:一問文章大意,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二問段落劃分,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寫什麼;三問好詞佳句,你發現了哪些好詞佳句,好在哪兒?四問寫作方法,你從這篇文中發現了哪些寫作方法?
「三讀四問法」既是預習的手段,也是一種讀書的基本方法,長此以往進行訓練,無論是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總分總」式單元閱讀法:
「三讀四問」是針對獨立的一篇文章而言的,教材的編寫卻是以專題來組織單元,要將單元內的幾篇相對獨立又是相互關聯的文章有機融合,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得走整體閱讀之路。
總:先讓學生依次觀察單元目錄、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題目,通過學生的觀察、猜測、閱讀導語、瀏覽課文和教師的概括,引導他們發現每個單元內的那幾篇文章雖然體裁不同,但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去寫的,就像是老師給學生出了一個作文題目,雖然要求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同學寫出來的文章卻各具特色。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通過觀察,學生發現幾篇文章都是寫自然景觀的,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樣一來,他們便對本單元的語文學習內容、方法和目標和習作的要求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而不再是一篇篇孤立的課文了。
分:「那就讓我們走進古今作者的精彩文章,隨著作者的腳步,走遍千山萬水,去欣賞一個個美麗的自然景觀吧。」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和學生一起,飽覽了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山水,游覽了充滿神其色彩的天然溶洞,欣賞了風景如畫的桂林山水和奇特的新疆天山風光,引導學生在質疑、感悟、略讀中進行了疏密有致的閱讀學習,逐一攻破每篇文章的重難點,掌握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怎麼寫的?」「為什麼這么寫?」也就是說,不僅要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作者寫灕江的水,為什麼要先寫「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從而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之所以寫大海和西湖,是為了襯托出灕江水的與眾不同——靜、清、綠。
總:一個單元的學習接近尾聲,若不引導學生去整體回顧,那就無異於錯過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最佳時刻。學完第一單元,通過回顧本單元「寫什麼」「怎麼寫」,我們總結了出本單元的閱讀方法是「邊讀邊展開想像」,寫作方法有「開門見山、首尾呼應、總分總結構、運用修辭」等,尤其是《桂林山水》和《七月的天山》這兩課中將排比加比喻的修辭方法運用得淋漓盡致,學生將自己的發現再一次感悟吸納之後,便有可能有意識、有選擇地將這些方法運用到接下來的習作中去,提高寫作的質量。
在教學中,我們將「三讀四問」課前預習法與「總-分-總」式單元閱讀法結合使用,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學法遷移輕松略讀法:
教材在每個單元的最後都安排了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沒有字詞的教學,通常也不列入考試范圍。略讀課文通常是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因而略讀課文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品詞析句、面面俱到,當然也不能放任學生自主泛讀而忽略了教學效果。怎麼能讓略讀課文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呢?我通常採用這樣的教學策略:依託提示,把握重點——每一篇略讀課文的前面都有一段承上啟下的提示語,依託提示語,迅速把握這篇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明確閱讀要求,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閱讀;自主閱讀,學法遷移——把更多的閱讀空間還給孩子們,讓他們把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自主遷移、運用、鞏固於略讀課文,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⑷ 如何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方法
語文的基本學習方法
1、制定計劃
計劃是行動的指南,也是目標實現的基本保證。為了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有利於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只要我們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並且按計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主動預習
強調課前的預習,是學會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習的初始階段。—般的預習要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一是要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鞏圍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系:
三是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四是要了解課文後面的練習,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預習實際上是聽課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識上的准備。
3、做好上課准備
課堂學習的准備工作主要有幾個方面:
(1)確立明確的課堂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習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注意力可使用速讀記憶訓練。
(2)調適良好的心理狀態。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慾:二要有樂觀的學習情緒;三要有積極的思維定向。
(3)做好身體上的准備,為了保證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到課堂學習。
(4)准備好學慣用具,同時注意把課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以免課桌上東西零亂而影響你的學習情緒。
4、專心上課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上好課、聽好課是學習各門功課的重要途徑。課堂學習是一頊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主要有:(1)抓住老師的思路,(2)抓住關鍵內容,(3)積極思維,學思結合。(4)珍惜課上學習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5〉注意課堂小結。總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課堂上達到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石出。
5、及時復習
復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復習必須要主動,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1)系統整理,(2)獨立作業,(3)分析錯誤,(4)系統小結。
6、課外學習
(1)要盡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有利於促進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發展正當的興趣愛好。
(2)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和身體鍛煉。
(3)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練結合,腦手並用。
(4)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
7、提高閱讀速度,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速讀記憶訓練也會有一定的提高。
以上這些方法僅僅是語文學習、閱讀的常用方法,遠沒有包括全部的學習方法。特別是朗讀、背誦、摘要、筆記等重要方法都未列入。然而這些卻又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應當在語文學習中全面、正確地運用,以求得自身的主動發展。
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了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版教師應權該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依據,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本文通過分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方法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只是限制於課堂教學中,應該滲透於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做到與時俱進,利用多樣化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多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主動學習。另外,為了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 一、創建教學情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小學生玩心大,對萬事都充滿好奇心,對於枯燥乏味的知識都擁有較大的抵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
⑹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 語文課程標准 》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其中把「自主」學習放在了首位,說明了自主學習應是學生學習語文最主要的方式。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老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是教育機構(學校)提供多種學習媒體,由學習者自主選擇適合其本人的教育資源以獲取知識。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一、激發興趣,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學習。
1.成功導入新課,誘發學習興趣。
成功的導入,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著一種渴望、一種探索的心理期待著新課的開始。在《幸福是什麼》的教學中,我首先舉了幾個「幸福」的例子:(1)小明幫助殘疾老人挑水,他很幸福。(2)小時每天上學放學都有車接送,他很幸福。(3)小英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漂亮的衣服,她很幸福。(4)小紅每天晚上服侍生病的媽媽後,才去做作業,她很幸福。然後要求學生回答哪些情況是真正的幸福。學生各抒己見,氣氛熱烈。此時,我便抓住學生有濃厚興趣的時機引導說:「幸福是什麼?怎樣才算真正的幸福?請大家看課文體會它的含義。」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帶著疑問看課文,他們總想解開「幸福」之謎,因而就把學生的心緊緊地吸引到了課堂上。
2.創設情境,增強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習興趣。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而後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因此課堂中需要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形式上的生動性的情境,使他們被吸引著,情不自禁地進入情境,投入到要學的內容之中。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時,就設計了「海龜爺爺漫遊海底世界」這一情節,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課始,播放多媒體課件,顯出海底的畫面,然後導入新課,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到過海底嗎?你知道海底有些什麼嗎?現在請同學們穿上潛水衣,戴上潛水鏡,跟著導游海龜爺爺去漫遊海底世界,好嗎?總結全文時,請同學們各自向海龜爺爺匯報自己漫遊海底世界的感受。這是一個新奇的教學設計,符合兒童的好奇心和新奇感。這樣教學,以境誘人,以情感人,情境交融,形象生動。
3.開展學習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爭強好勝,最喜歡比個輸贏。語文課上,根據教材的特點,開展小型的學習競賽,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鯨》這一課,課文3--7小節從種類、生活習性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鯨的知識。教學該部分時,請同學們自學課文3--7小節,以六人小組為一個單位,開展知識競賽,比一比,看哪一組學得好。先進行必答題。(必答題題目圍繞書本知識,較簡單)每個小組都認真地投入,學習興趣很濃。必答題部分各個小組回答得准確、流利。接著再進行搶答題。該部分,配以多媒體課件演示,如:1看鯨吃食的錄像,請你辨認鯨的種類。2、根據水柱的不同的樣子辨認鯨的種類。3、用筆畫出鯨睡覺時的樣子等。同學們興致極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而且知識掌握正確。這種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放手自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性。
語文自主學習的獨立性,主要指學生善於自學,獨立思考,具有認識的獨立性,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最終達到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其路徑是引導學生主動探求,把大量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閱讀實踐中體驗和感受。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通過下列四種形式來體現:1.讀書:課堂上安排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書。以學生個人的朗讀、默讀、瀏覽為主。並要求學生讀書時,圈點、劃、批, 不斷實踐,逐步養成讀書動筆的習慣,鼓勵學生讀書後提出問題,檢查讀書的效果。2.思考:學生讀書時,讀思結合,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針對問題,對文章的詞、句、段、篇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 理解內容和積累語言,這正是學生通過自己思維, 達到思有所悟的境界。3.議論:學生通過讀書思考,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後,再通過議論,讓學生交流、改進,再嘗試,再讀書,從而積極主動獲取新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取。4.質疑:善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同學共同解決,在合作中進一步學習。
三、相機引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語文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主要指學生能主動地閱讀、觀察、思考, 改變過去呆坐靜聽、 被動接受的做法。 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在學生閱讀時, 做好激發、引導、點撥、小結的工作。
1.激發:老師在上課之初,向學生提出明確閱讀任務,結合理解課題,激發學生學深入閱讀的學習熱情。在閱讀環境上,創造一種與課文思想感情相協調的課堂氣氛,並把學生帶入文章的意境里,讓學生置身於文章之中,學習語言、感受形象、體會感情,讓學生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狀態。
2.引導:指導學生自主讀書,老師要有明確的合理思路,精心設計學習步驟,提示科學實用的學習方法,為學生指明道路。並在學生求知興趣最高的時機,提出最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又是學生經過努力才能答得出來的,有利於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
3.點撥:在學生自主讀書時,會遇到成人意料之外的障礙,老師相機點撥。對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透徹的地方及有爭論的問題,給予指點,使學生明確認識;對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老師進行必要的講解和說明,在學生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時,老師點撥,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春。
4.小結:在學生討論時,老師抓住時機進行小結,小結包括學習一個段落後小結和學習全文後總結。學生能小結的可以引導學生小結,小結內容要簡明扼要。
四、主動探究,保護學生自主學習的創造性。
語文自主學習的創造性,主要指學生變換思考角度,敢於質疑,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有獨到見解,
⑺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追求民主、和諧、高效的藝術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教師夢寐以求的期待。學習「氛圍」就是語境,盡可能地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言會事半功倍。
1. 要有融洽的師生感情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教師要在語言實踐中採用鼓勵性語言和手勢,尊重學生的自尊,消除課堂中的不安因素,使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安全感。
2. 激發學習興趣
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鍾說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尤其是像語文的學習,興趣顯得格外重要,它是學好任何一門學科的首要條件。
3. 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質疑,並將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有機地組織到教學中,授課結束前讓學生總結本課的收獲,這樣學生盡管層次不同,卻各有收獲,學生就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
4. 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
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全體學生。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學困生,有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在課堂上對自己的關心和尊重,便會激發出向上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