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

發布時間:2021-01-20 08:51:17

⑴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預習習慣

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離不開學生的預習。《語文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中提出了「養成語文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的要求,並在教學建議中再一次重申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的觀點。而讓學生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恰恰是增強孩子自信心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呢?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一些見解。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自主學習能力不斷發展階段,老師的指導必不可少。低年級預習方法指導步驟可以如下:
1、自學生字詞
讓學生預習時圈畫出生字新詞,認讀三遍,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音,並請家人考考你。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以寫字、識字為主,我們的課本中安排了大量讓學生寫、認的生字,課文篇幅也比較長,文中有很多的生字孩子不認識、不熟悉。如果專等課堂上這四十分鍾,解決認識的生字再來熟練朗讀這么長的課文,再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我們就會發現,對於一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長此下去,就會打擊這些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失去對語文學習的動力,你會看到課堂上他們不敢把小手舉起來,就連熟練朗讀一段課文,有的同學都沒有勇氣站起來,課堂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必須預習,掃清了「生字攔路虎」的障礙,課堂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2、多讀幾遍課文
葉聖陶先生曾對預習做過這樣精闢的論述,他說:「預習的事項無非翻查、分析、綜合、體會,審度之類;應取什麼方法,認定哪一些著眼點,教師自當測知他們所不及,給他們指點,只是實際下手得讓他們自己動腦筋。因為他們將來讀書必須自己動腦筋。」由此可見,預習決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而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像、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預習任務要求學生熟練朗讀課文,他們就得多讀幾遍課文;遇上生詞難字,他們就要想辦法去記;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或通過網路獲取新知,可見,這是一學生自我求知的過程。
3、要存疑質疑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問難,對難解之處進行圈圈點點。上課前,我會先了解部分學生的預習情況,綜合他們不懂的問題。在課上,我就引導學生一起重點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學生已提前感知了課文內容,所以課上學生的思維很活躍,發言也很踴躍。課文的重難點就在學生的討論、辯解中解決了。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學生帶著自己發現的問題聽課,思想高度集中,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夠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邏輯,有利於教師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便於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情況和學生的心理變化,有利於師生感情的交流;同時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能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與創新精神。
一本書的圈圈點點,留下了孩子們深深淺淺的痕跡,也留下了他們成長的足跡。總之,培養學生預習習慣,主要靠學生持之以恆的預習實踐。我想只要長期堅持,經常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也就指日可待了。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

一、創設情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首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傳統的教學理念使不少教師把課堂當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覺中壟斷了學生的學習主權。而作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本應該具有自己支配學習時間的權利。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保證學生擁有自己支配的課堂自學時間,這是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有安靜地自讀自悟的機會,真正落實從學習過程走向知識的體驗,達到自得的效果。
其次要確保全體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應避免由少數學生的活動代替多數學生活動,使所有學生都能夠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悅,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下面的學習。對「學困生」還要有一個傾斜政策,不但要多給他們吃偏飯的機會,還要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條件。
二、教師應做引領學生發展的導師
1.多導讀,少講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古訓,要引導學生多讀,或默讀、朗讀、品讀、分角色讀、表演讀、跟錄音讀……或齊讀,或個別讀,或選擇自己喜歡的夥伴讀,或小組競賽讀……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懂,自己在讀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諦。教師少講一些,做到學生能讀懂的地方不講,學生通過討論能理解的問題不講,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能解決的問題不講,優生能幫助差生解決的問題不講
2. 多情趣,少刻板。語文課要上得情趣盎然,應杜絕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絕統一,杜絕標准答案;課堂上要允許學生插嘴,允許激動的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情達意,允許學生出錯。在語文課堂中,即使是教學生字,也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有的教師把學生讀書的方式教得整整齊齊,還自以為「漂亮」,殊不知這種追求統一、追求標準的刻板教學方式曾扼殺了孩子們的多少靈性。作為教師,何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記憶的支點,尋找震撼學生心靈的情感,為何要像填鴨子似的硬「塞」知識給學生呢?
3.多民主,少特權。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權威」角色。教師不是簡單的教學管理者,也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師生之間應該建立起一種平等的對話關系,小學語文課堂也應該成為民主化的課堂。在此,教師沒有特權,教師應做的是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作適當的點撥,恰到好處的引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一個學生都沒有特權,任何一個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

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學習中預習的有效性

到了高年級,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預習流於形式,只是為了迫不得已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已。就拿我們班來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於語文預習還只是停留在抄好生字詞,閱讀一遍書而已,而對於對課文的整體及細節的把握往往是不動腦子地做,有的亂做、寫得越少越好或文章摘抄幾句而已,有的去抄有關參考資料,所寫的答案比老師還概括、精準。
一、原因分析
1、預習在學生眼裡根本就不算作業。
第一,老師自己不重視預習。傍晚布置作業,其中有一項是預習下一課,自己都覺得這算不上一項作業,形同虛設。學生不重視預習,沒有良好的預習習慣,甚至部分學生乾脆就不進行課前預習。看到有預習這一項,部分學生很高興,數作業時往往不會把它數進去,反正老師也看不出來我預習了沒有。家長不重視預習這項作業,給孩子檢查的時候也就問一下而已。久而久之,預習就真的變成了可有可無。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最常見的是老師的放任自流或要求過死,導致學而無趣。老師的放任自流表現為對學生的預習不聞不問,不作任何要求,要求過死表現為對學生的預習要求千篇一律,比如:課文你得讀兩遍,哪幾個字你得劃下來查字典注音,哪些詞語你得查詞典解釋含義,分段落寫段意,等等。結果是學生沒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預習練習的不自主。這樣缺少正確的引導或是要求過死,都導致了學生對預習的茫然。
3、老師缺少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
二、改變現狀,做到有效預習
1、重視預習指導,常抓不懈
為了幫助學生學會預習,教師首先要重視學生的預習,必須做到對預習的指導到位,而且要循序漸進。對學生有較好的表現及時肯定,加以鼓勵;發現學生在預習中暴露的問題,及時糾正,認真小結。
最後,在學生形成較好的預習習慣後,預習就可以安排在課外進行了。
2、加強方法指導,循序漸進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預習的目的。開始時給學生布置預習的范圍,幫助學生找到重點、難點,以後逐步給學生布置預習提綱。心理學研究證明:帶問題讀一遍比不帶問題讀五遍效果要高。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就得邊讀邊思考,從書上找答案,這種學習主動積極,效果當然高了。
其次,鼓勵質疑問難,學做預習筆記。學生預習時,除了抄寫課文的詞句,重點,還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並把弄不懂的問題記下來,為上課時弄懂這些問題做好思想准備。
第三,教給學生圈、點、批、注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站在書上看書,首先要學會對書圈、點、批、注,把看了書的感想、想到的問題批、注在書上。宋朝學者朱熹讀書時喜歡用各種彩色筆做記號,初讀時,把有體會的地方用紅筆畫出,再讀時用青筆畫出,以後用黃筆,最後用黑筆,他說這樣可以漸漸向里尋到精英處。做記號的方法對學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師事先可以和學生商量幾種常用的記號,如直線(-)表示比較重要的內容;曲線(~)表示特別重要的內容;著重號(▲)表示關鍵的詞語;問號(?)表示對句子或觀點的質疑等等。
3、落實檢查評價,有始有終
美國著名專家西蒙說:只有當學習者知道學習的結果如何時,才能發生學習興趣。以往的教學中即使是學生預習了,老師也不一定知道,因為沒有檢查,往往是學生預習了,卻得不到老師的肯定,時間一長學生也覺得預習不預習一個樣,漸漸失去了對預習的興趣。所以對學生的預習除了重在指導外一定要對學生的預習有檢查有評價,可以把預習分為三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出不同的預習要求,可以達到不同的星級,這樣每個人的評價結果自然也就不同,並且能夠做到面向全體。
總之,重視預習,加強預習的有效性,讓預習真正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是我們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

⑷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預習能力

5
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作為教師,更應該意識到預習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重要性,意識到它對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認真地把握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為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打好基礎
四、重視預習檢查,培養預習習慣
對於預習作業,我們老師往往有這樣的想法,反正課堂上還會教,一些預習作業有時間看看,沒時間就不看了。這樣的做法會帶來許多不利,每位學生其實都有惰性,我們的學生年紀還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師一次兩次地不看不批,學生預習成績得不到老師的認可,他們就會失去預習的熱情,反正老師不看的,反正隨便做做就行;反正課堂上老師還會講的,我偷懶沒關系。這樣的話,提高預習的實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話。老師必須認真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學生才有認真做的動力。而且學生對新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後,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並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喜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這樣才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預習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語文預習的有效性。

6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預習並教會學生預習。為了幫助學生學會預習,我們要把預習指導具體地布置在家庭作業中讓學生完成。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時要有具體的思考問題、預習方法,細致的預習步驟。預習做到有要求,給方法。通過反復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⑸ 怎樣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的習慣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豐富的預習方式
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比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可以較多的採用集體預習、親子預習的方式;中高年級的學生可多採用合作預習與獨立預習相結合的方式;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採用網路預習,甚至博客、論壇、群預習(這幾種方式主要指有條件的學生可以組成小組利用網路把課前預習的知識通過博客、論壇、群聊等方式進行及時交流,克服地域限制。比如,一些文本連接知識的學習心得就很適合)等方式。不同的方式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校積極性,養成自主預習的興趣和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豐富的預習方式,讓預習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必然要求。
2、 合理的方法選擇
合理地選擇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階段我們尤其要重視以下幾種預習的方法: (1)
熟讀課文。語文學習中朗讀是培養語感的主要方法,是一
條捷徑。課前朗讀得充分可以保證學生在課上始終緊跟老師的講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課前熟讀課文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還要培養有感情地朗讀的習慣,讀出語感。
(2)認字解詞。從中年級開始,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前認字解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前查詢重點字、詞的練習,作為預習的一項工作。幾年下來,學生不僅能很好的鞏固查字典的方法,而且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3)信息收集。要在預習階段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其為課堂學習服務。就拿文本鏈接知識的預習來說,要注重體裁的差異,寫人的文章要著重指導學生查作者的資料,寫作時的背景及時代,該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作者的寫作手法;寫景的文章主要收集景物所處地理位置,該處景點的歷史故事與景物特點的相關文章等等。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豐滿了對人物形象的認識,有利於更好的學習。
(4)品詞品句。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會學生憑借語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這樣的預習設計,有利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發揮學生創造性。
另外,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合理的選擇預習方法,使預習更加全面、深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有效的指導介入
預習是十分需要指導的,這指導包括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學生預習的時候要有監督,也要有指導。比如,教會學生在預習中如何去發現問題,如何收集資料,教師可以在新授課前簡單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從一篇文章的那些內容、方向去探討,如何去發掘、確立與課文相關的主題學習內容等,這樣可以提高預習效率。對於一些比較難的內容,預習時如果能促成小組研究性的學習,那麼學生接觸的范圍和視野一定能夠更加開闊。再如,一些要求學生回家進行的預習工作,可以通過家校聯系本和家校信息平台,取得家長的支持,可以使學生更快的解決一些預習中碰到的困難。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作為教師,及時有效介入學生的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4、 科學的評價

學生對新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後,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如果教師及時的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給予一定的肯定評價,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從而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喜悅,無形中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課前預習任務得以較好的完成,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對學生的預習,每天都要對學生進行檢查和評價。在檢查中,可以從學生的課本和預習筆記本入手,看看學生在課本的圈圈點點、體會感受、看看預習筆記上收獲和問題。再結合課堂教學環節,不斷地滲透預習的交流。有些是課始的檢查,有些是課中的結合。

⑹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

從教語文多年,我深切感到:預習是課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培養學生良好預習習慣是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喚和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小學生正處於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極強,「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因而學校和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和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也正是這種特點,給我們創造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機,也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首先就要從教會學生學會預習入手,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預習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談談點滴看法。一、運用「讀書五步歌」,提高預習興趣 第一步:讀,就是把新課文多讀幾遍,把字音讀准確,連字成詞,連詞成句,把課文讀通順。第二步:畫,就是畫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如語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難理解的語句。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書,要把查出的內容多讀幾遍,牢牢記住並掌握它的意義;如語文中遇到新詞,不僅要知道它的解釋,還要聯系課文,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第四步:思,是在一讀、二畫、三查之後去思考課文課後問題,從重點的句子體會到了什麼?還有那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第五步:記,到了這里,預習並沒有結束,還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筆記一記。「記」有兩個意思:一是記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新的知識要點;二是記下預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這就是說,把課本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集中起來,拿到課堂上來解決。這樣,你在聽課時就會全神貫注,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二、培養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有疑問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創新。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培養創新思維要從培養質疑問難開始。 每次講新課之前,我都引導學生參照預習要求和課後思考題再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認識,熟悉課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問題。所以要引導學生運用劃劃、點點、記記等標記,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語句以及課後問題作標記,並提出質疑。這樣,使學生做到在課堂上的聽課有目的性,帶著問題來聽課,提高聽講效果。總之,只要老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的指導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良好預習習慣便能養成,自學能力也隨之發展。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的引導學生預習,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普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學生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教學的效率,普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學生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豐富的預習方式 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比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可以較多的採用集體預習、親子預習的方式;中高年級的學生可多採用合作預習與獨立預習相結合的方式;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採用網路預習,甚至博客、論壇、群預習(這幾種方式主要指有條件的學生可以組成小組利用網路把課前預習的知識通過博客、論壇、群聊等方式進行及時交流,克服地域限制。比如,一些文本連接知識的學習心得就很適合)等方式。不同的方式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校積極性,養成自主預習的興趣和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豐富的預習方式,讓預習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必然要求。 2、 合理的方法選擇 合理地選擇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階段我們尤其要重視以下幾種預習的方法: (1) 熟讀課文。語文學習中朗讀是培養語感的主要方法,是一條捷徑。課前朗讀得充分可以保證學生在課上始終緊跟老師的講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課前熟讀課文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還要培養有感情地朗讀的習慣,讀出語感。 (2)認字解詞。從中年級開始,教師要重視學生課前認字解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前查詢重點字、詞的練習,作為預習的一項工作。幾年下來,學生不僅能很好的鞏固查字典的方法,而且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3)信息收集。要在預習階段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其為課堂學習服務。就拿文本鏈接知識的預習來說,要注重體裁的差異,寫人的文章要著重指導學生查作者的資料,寫作時的背景及時代,該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作者的寫作手法;寫景的文章主要收集景物所處地理位置,該處景點的歷史故事與景物特點的相關文章等等。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豐滿了對人物形象的認識,有利於更好的學習。 (4)品詞品句。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第一感受,要教會學生憑借語感品一品文中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這樣的預習設計,有利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發揮學生創造性。 另外,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合理的選擇預習方法,使預習更加全面、深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有效的指導介入 預習是十分需要指導的,這指導包括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學生預習的時候要有監督,也要有指導。比如,教會學生在預習中如何去發現問題,如何收集資料,教師可以在新授課前簡單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從一篇文章的那些內容、方向去探討,如何去發掘、確立與課文相關的主題學習內容等,這樣可以提高預習效率。對於一些比較難的內容,預習時如果能促成小組研究性的學習,那麼學生接觸的范圍和視野一定能夠更加開闊。再如,一些要求學生回家進行的預習工作,可以通過家校聯系本和家校信息平台,取得家長的支持,可以使學生更快的解決一些預習中碰到的困難。通過預習中的學法指導與訓練,可以使學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作為教師,及時有效介入學生的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4、 科學的評價 學生對新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後,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如果教師及時的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給予一定的肯定評價,給予學生激勵性的鼓勵,從而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喜悅,無形中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課前預習任務得以較好的完成,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了。所以,對學生的預習,每天都要對學生進行檢查和評價。在檢查中,可以從學生的課本和預習筆記本入手,看看學生在課本的圈圈點點、體會感受、看看預習筆記上收獲和問題。再結合課堂教學環節,不斷地滲透預習的交流。有些是課始的檢查,有些是課中的結合。 如在字詞檢查時,學生不單是認生字新詞,而是展示自己獨特的學習收獲。有的向同學提示讀音,有的強調容易寫錯的地方,有的交流自己對某個詞語的理解或造句。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