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學習語文的態度》範文
一、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識記:1.識記各課生字詞的音形義2.了解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和他的作品 理解:1.課內常用詞的理解及有關的成語.2.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在此基礎上理解作者是怎樣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來遣詞造句的簡單應用:1.辨字形,正字音,釋詞義.2.能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理解復雜的長句的意思. 3.造句 4.說話態度大方口齒清楚。 綜合應用:1.逐步養成字斟句酌,細心閱讀的習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養成勾畫積累關鍵詞的習慣。3.能與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4.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嘗試閱讀課外材料,解決類似問題。5.寫有個性獨創的作文。 第二單元: 識記:1.識記各課生字詞音形義。2.了解魯迅都德及作品。 理解:1.課內常用詞的解釋及有關成語成語.2.句子的含義. 簡單應用:1.在了解全文的基礎上能理解局部的詞語含義,揣摩關鍵語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2.詞語造句.3.分析課文結構4.說話要清楚簡潔。綜合應用:1.分析人物描寫的幾種手法.2.養成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3.在弄清局部意思的基礎上,分析各局部之間的聯系,進而把握全文的意思,培養默讀的習慣。4.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嘗試閱讀課外材料,解決類似問題5.寫出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 第三單元: 識記:1.識記各課生字詞的音形義2.背誦《春》片段3.了解老舍及其作品 理解:1.課內常用詞語的解釋和成語2.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簡單應用:1.造句2.分析一些語句的深刻含義3.分析段落層次4.分析課文的寫作特色5.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綜合應用:1.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2.練習精讀的技能,學會摘錄。3.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嘗試閱讀課外材料,解決類似問題。4.寫作:說真話,訴真情。 第四單元: 識記:1識記各課內常用字音形義。2.了解安徒生葉聖陶及其作品。 理解:1.課內詞語和解釋及成語2.領會聯想和想像在文中的作用。 簡單應用:1.激活自己的聯想和想像,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蘊含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綜合應用:1.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2.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嘗試閱讀課外材料,解決類似問題3.多讀多寫,並進行總結 第五單元: 識記:1.識記各課內生字的音形和常用文言詞語的意義。2.背誦課文,默寫古詩3.孔子和《聊齋志異》。 理解:1.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和常用的文言詞語2.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說明的道理。 簡單應用:1.區別古今語言和文化的差異2.能用現代漢語翻譯學過的古文綜合應用:1.能夠做到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去除"諱疾忌醫"的毛病.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2.能活用積累背誦的名句3.運用學過的文言字詞常識嘗試閱讀淺顯的古文,能基本讀懂意思。4.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第六單元: 識記:1.課內常用字音義2.了解樂府唐詩3.背誦默寫詩句和文段。 理解:1.理解文中主要字詞的意思2.理解幾篇文章中所蘊含的某種生活道理,理解詩文的大意。 簡單應用:1.能做好本單元有關的古文的閱讀理解練習,口頭分析幾首詩的大意和所含道理。 綜合應用: 1.學會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整體感知古詩文的大意,理解其中的道理,學會自己閱讀分析淺顯的古詩歌,積累語言材料5.觀察和采訪後寫作 二、學生狀況分析 三、教學進度安排:(附後) 四、教學目標:分類 思想品德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 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人文素質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五、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7. 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9.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3.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4.利用競賽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5.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6.課前一分鍾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17.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18.組織采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8.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19.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作品自作不少於70% 20.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21.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22.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23.開展網路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六、培養輔差計劃 培養優生:(名單略) 輔差:(名單略) 主要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製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於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②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有哪些
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基本要求:
一、教態基本功。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眼神包含著對學生的肯定、贊賞和鼓勵,是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切不可盯著天花板或隨處亂看。前者給學生目中無人的感覺,後者給人心不在焉的感覺,但兩者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課堂效果。動作也很重要,打手勢能起到輔助講解的作用,但要恰倒好處。
二、語言基本功。
1、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
2、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三、板書基本功。
1、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一個教師的書寫能力。有的青年老師認為,只要有水平,寫字的好壞是次要的。可謂一個教師,應該處處為人師表,而粉筆字正是老師的「門面」,學生看得最多最清楚,如果老師板書時能又快又好,學生會產生一種欽佩感,會認真看和細心模仿,這就從心理上為教學提供了有利因素,久而久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作業的質量。
2、從板書的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力強的老師能通過簡潔的板書,清楚而完整的將自己備課時的思維過程准確的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少卻收獲多,教者輕松學者也輕松,並可以節約出不少時間讓學生多練習。
3、從板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是否有計劃性和把握能力。
四、演示基本功。
不僅指直觀效果,教師的示範同樣起演示的作用。演示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條件之一。美術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的區別在於美術教師應具備美術教育所特有的專業特徵。合理採用演示,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發學習動機、豐富感性認識、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五、教學科研基本功。
實施新課改後,要求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復合型方向發展,要成為新生代的教師。那麼,教育科研能力是一項新的基本功。在各級各類的骨幹老師評選中,我們都發現了對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具體明確的目標,要求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從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會反思,及時撰寫有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課程需要老師成為一個教育研究者,而不是教書匠。
③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3)小學語文的基本態度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④ 小學語文學習的特點有哪些
1、實踐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而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
2、真實性。 指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主要關注言語的內容,關注言語所傳達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實的信息輸入和輸出。
3、持續性。 指語言習得者要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經常性的大量的讀寫實踐活動。
4、反復性反復性特點是指在母語習得中對部分語言材料反復閱讀,反復玩味,以達到加深理解、強化記憶、積淀語感、積累語言材料等目的。
5、漸變性。漢語文表情達意意蘊豐富。語文學習過程的實質就是語文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循環往復地浸潤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積累與提高均呈現螺旋上升的變化趨勢,這種變化不是直線上升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6、整體性。 系統科學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整體不等於各部分的簡單相加。皮特·科德在《應用語言學導論》中提出,由於語言具有系統的相互聯結關系,因而認為一個項目可以孤立地進行教或學的這種想法是不實際的。
7、文化性。 語文是文化的載體,是我國數千年文化的積淀,它記載著我們的信念、人際關系、文化傳統。
8、思維性。語文是人學。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有思維的大腦,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語言。
語文學習除了上述特點外,還具有藝術性、趣味性、艱巨性等特點。
對於語文學習的這些特點,在學習語文時必須有充分的認識,這樣才能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找到一條科學的學習途徑,提高學習的效率。
⑤ 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我們有責任和義務面對新的社會變動來尋思新的世紀的教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這是一個新時代對於教育提出的呼喚,同時也對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個教師都面臨著一個新的"角色學習"、"角色規范"、"角色適應"和"角色創造"的問題。而作為一名從事基礎學科建設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導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具備什麼樣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師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 --人格 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使學生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是未來教育非常強調的最終目的之一。未來社會評價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程度的尺度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增長的指標與數字","民族精神振奮、國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揚、民主的健全"也被作為評價其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這就使個體人格的塑造顯得猶為重要。然而,我認為人格的塑造不是"自發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過程中所能完成的,因此,我認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這才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關節所在。故作為育人主體的教師首先應該具備完善的人格,這是整個教師素養的靈魂所在。 小學語文教師由於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點,使他們在塑造學生完善人格的過程中承擔著更重要的職責。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盡量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幟,誘發、引導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使每個學生都能認識自身人格發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們的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發揮理智的最大潛能"。因此在這之上就需要一個平台。 那麼師范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師資培養基地,在師范學習中我了解到,有一部分學生對各種考試很緊張,壓力很大;相反,還有一部分學生走向另一個極端,能及格就行,在學校以玩為主,課余無所事事。因此,對師范生不能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其優劣,應從思想品德、各科基礎知識、語言表達、組織管理能力、模擬設計教學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身體素質等多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價,特別要增設寫作能力的評價。這里的寫作能力,主要指通過進行科學研究活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的能力,通過這些方面的綜合評價,使學生在畢業後很快能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總之,一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人格素養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前提是教師首先就應具備相應的素質。 二、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基礎所在 --知識 德、識、才、學、體才是一個未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素質。其中德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師德是核心,是靈魂。第二個是識,主要指知識。教師應掌握淵博、豐富的知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把這些知識教給學生。所以教師既要知道知識是怎麼回事,更要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還有一個"識"就是教師一定要有見識,教師站得有多高才能看得有多遠,教師看得遠近對學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 總而言之,從我個人而言我最終認為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都要歸結為一種語文素養,而小學語文素質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全面提高師范學生的人文素養;小學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重視師范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小學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培養學師范生信息化社會的生存能力;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適應開放社會的需要,培養師范學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增進國防理解;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要增強民族共同的規范意識。同時,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加強,文化領域也表現出多元代趨向。為了順應這種時代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一方面應及時了解、掌握有關新科技、新領域的基本知識,以此來滿足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感的學生們的求知慾,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了的興趣。另一方面又要意識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趨勢中,多種文化的交織與碰撞(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外來文化與本士文化)也許會使學生們不知所措,無從選擇。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自身豐富的人文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以一種透闢的辯證觀,對各種文化進行選擇、整合,有效地引導、教育學生,在充當文化傳承者角色的同時也充當文化構建者的角色。因此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既是一個教育者,又是一個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教育學科類知識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展開科學的教學活動來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掌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的心理規律和特點,並按照這些規律和特點設計語文教學,選擇語文教學方法,有效組織語文教學活動。掌握了基本的教育學科類知識時避免盲目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理論素養和科研水平。總之,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再僅僅是語文學科方面的專家,更是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 三.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素養的關鍵所在--能力 未來社會對小學語文教師能力素養的要求變得更多、更高,它不僅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銳的觀察能力、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正面處理教材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合理的板書設計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世紀要求的特殊能力。以及各種全面能力則成為了課堂和教學成果的引領者、奠基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如下能力: l、獨立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 獨立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是小學小學語文教師最重要的一項教學能力。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正確",就是要講求科學性,字詞句章,聽說讀寫,知人論世,均不發生差錯。其次是"深入",就是要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只淺層次地弄清文章寫了什麼,還要深層次地進而清楚文章是怎樣寫,為什麼這樣寫,應該引導學生學什麼等問題。在正確深入地理解單篇課文的基礎上,還要正確深入地理解單元課文的量、序、度。即單元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全冊教材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想教育結構。處理教材的能力要求首先是"合理",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課時切割的合理,一 節課的密度容量的合理。其次是"巧妙",教學突破口選擇得巧妙,小高潮設計得巧妙,啟發引導得巧妙。再次是有新意,課堂教學結構的新意,聽說讀寫能力組合訓練方式的新意等。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是備課的兩項基本任務,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培養和提高理解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語文課上得有序、有理、有趣、有味、有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 2、選擇和運用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長期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優選出來的,並經過一定理論的概括,加工而形成的具有獨特的結構,階段和程序的施教形式或樣式。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選擇和運用"聽話和說話"、"寫字"、"直接教學"、"合作學習與激發動機"、"閱讀教學"等模式的能力,以提高教學效率。小學教育過程中還需要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 3、設計教學與管理教學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型的系統工程,它牽涉到教師、學生、教材等多種因素。組織與管理教學是保證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的手段。要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師自身的素質條件,精心設計教學。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強化設計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千方百計帶著學生走向教材,使學生越學越聰明。組織與管理教學就是把安排課堂教學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使教師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地駕馭調節課堂和駕馭調節學生的能力。一個好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學習、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全面運用創新的能力。 一名新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師還應具備開拓創造能力,記得一位學者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創造沒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創造的機會。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發掘孩子身上蘊藏著的無限創造的潛能,這要求教師木身就要具有全面創新的能力。重視教師的知識更新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能力所特別強調的。小學語文教師向學生傳遞語文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語文信息,教師必須具有非常靈活地適應教學技術和時代迅速變化的綜合性的能力,主要指語文信息處理能力(即吸收、更新語文知識的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即獲得語文新知識,擴充語文新知識的能力)。例如,可以用手勢語教漢語拼音,及一些具有直觀形象的事物,如《鵝》;又如《一次成功的實驗》一文可以師生共同設計小實驗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如《趙州橋》中趙州橋的結構和獨特之處的解釋和《孔子拜師》一文中的人字形路線的哲理性教育。通過科研,可以校正自己頭腦中的一些陳舊的教育觀念。可以形成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自覺意識,逐步養成對自己教學活動的經常的反省,而教學反省是教師自身成長的必經途徑. 回顧總體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則必須有一套成熟的德育本領,因而用公式可表示為:優秀小學語文教師=學者型人才+科研型人才+道德型人才。可見,小學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半點鬆懈不得,不僅要博學"文史哲"向學者型教師發展,還要孜孜追趕世界潮流,吸納最新科研方法和成果,使自己始終處於教學科研的前沿,還要以身許教,誨人有方。如此,才能無愧於學生,無愧於時代。
⑥ 小學語文情感與態度維度包括哪些
語文課程標准說:「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請你對照這三個維度,分析語文課程的10點「總目標」。
答:語文新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使全體學生都能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課程標准提出的三維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現就這三個維度分析語文課程的10點「總目標」
一、認識和能力
《課標》將中小學語文課程的工具性目標指向學生的語言能力——「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這就離不開語言實踐,其基本方式也就是聽、說、讀、寫,包括多交際、多讀書、讀好書和多進行寫作實踐。這種實踐,不限於學校、課堂和書本。
「總目標」的6-10條是對課程中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規定,是「知識和能力」教學的基本依據。對待語文課程知識的教學,在過去我們只要求學生讀考試文段、做與考試有關的基本練習,把語文實踐理解成純粹的考試、檢測,嚴重忽視了語文學習的本體需要。而從三維角度出發的新課程,如第七條:「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除知識練習外更注重的強調積累與語感的培養、個性發展等。同時,閱讀方法的運用、從現代社會對未來公民素質的要求出發,對「知識和能力」這一維度也應有新的理解,應具備的語文能力不能僅僅局限於過去的相對狹隘的聽說讀寫能力。課標第六條「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第七條「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第十條「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目標提出了「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知識與能力的維度
二、過程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突出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獲得學習方法和能力發展的過程。這一目標維度從現代課程觀出發,認為課程不再是學科的總和,而是「體驗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出並形成新知識的過程。學生是課程實施中的主體,他們在這一過程中的體驗本身就是財富,將會對其未來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課程標准強調在實踐中學習,總目標第九條:「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指出了能主動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在實踐過程中學習、運用語文。「方法」,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伴隨著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情感的體驗,審美的陶冶,如影隨形,而不能游離其外。例如探究性學習,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地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自主發展。所以三維下的語文實踐是改變過去重知識傳授和被動接受的傾向,讓學生在新的學習方法中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親歷過程,在過程中學習,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現的是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主要是表達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各類文章。因而對語文課程教學對三維目標提出更高要求。下面分三個方面對課程目標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分析說明。
(1)情感態度。語文課程總目標2-3條是對情感態度的具體要求。第二條「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和第三條「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新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涵蓋傳統的思想教育的精華,以及現代意識、多元文化、和語文學習興趣、信心、習慣的培養。
(2)價值觀。語文學科人文內涵十分豐富,它對一個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所以既要重視語文學科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又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語文學科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課程總目標第一條「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注意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社審美情趣。」第四條「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總結以上兩點,可以得出,要學語文,更要學做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語文課程中的統一。語文教學應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重要維度滲透於教學過程之中。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化的,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道: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也要鼓勵並引導學生全方位的去體驗文本中的感情,並說出寫出讀後感,而不應該以文本煩瑣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豐富的閱讀實踐。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文章都包含濃厚的感情色彩。因此,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經歷和實踐中感受體驗文中的蘊含的感情,形成一定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⑦ 新課程中,小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包括什麼
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的理解和運用內祖國語文,豐富的語容言積累,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⑧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語文素養
一、職業道德素養
(1)熱愛教育事業。
熱愛教育事業,教師就能夠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規律,奉行教書育人的宗旨,積極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2)熱愛學生。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並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堅定的信仰去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熱愛知識,熱愛生活;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去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質。
(3)熱愛學校。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學校的發展,教師之間要謙虛禮讓,團結協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衛生等習慣,為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勞動習慣、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熱愛所教學科。
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上,在探尋最科學、最有效的讓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徑上,在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
二、文化科學素養
(1)語文專業知識。
(2)教育基本理論。
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
(3)教育科研的基礎知識。
⑨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貫徹「實際、靈巧、准確、優秀」的原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實際」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切要從本校、本班、本學科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類型學生,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區別地開展教學工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對一個模式,一刀切。因此,我們通過認真分析和考察後,我根據山區農村學生實際狀況,分別為三種類型學生提出有所區別的要求:1、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適當深化,把知識轉變為能力和覺悟,並加強綜合訓練;2、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要狠抓基礎知識,注重在基本知識過關和基本訓練上下工夫,讓學生理解記憶;3、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適當降低要求,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查補和復習,當堂鞏固。同時,適當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組織學生故事課、演講會,搞一些與教材內容有關的郊遊活動,並結合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分析,指導學生寫日記,寫感想,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收到了實效。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靈巧」原則。
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靈巧性的發揮是十分必要的,即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多樣,就是要盡量多採用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歸納法、強化記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備課時,我們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上課時,我們讓學生既動眼、又動手;既動腦、又動口,充分發揮師生的雙邊活動的作用,以達到雙贏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准確」原則
想要教好語文,必須要以語文大綱和教材為准。講課時,教師應准確地把握這節課在全書中的地位,以及重點、難點,盡量避免違反文學性和思想性的錯誤。特別是對於課文中心思想的教學,更要做到准確。如教《布衣元帥》講了徐向前元帥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歌頌了他始終保持革命者朴實無華的本色,做人民公僕的崇高品質。課文內容真實,語言朴實,形象鮮明。課題既點明課文的主人公——元帥,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帥朴實無華,是人民的公僕。在教學過程中,我再三強調「朴實無華、人民的公僕」這幾個詞語,有的同學不解的問:「為什麼朴實無華的徐向前元帥在照片插圖上是穿著皮鞋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很頭痛,因為我備課的時候也曾想到過,為什麼不配一張穿著更樸素一點的照片,這張照片上他的的確確穿著皮鞋。在學生眼裡,那個時代穿皮鞋是挺有面子的事情,因此產生了疑問,我就用事前准備好的說辭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說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周恩來任外交部長,接待世界各地的外賓,外面的外衣是干凈整潔的,裡面的襯衣卻是打滿補丁的。也許徐向前元帥也像周總理一樣簡朴,因為要拍照所以他今天穿了皮鞋。我很希望課文內容和插圖要相配起來,不然我們老師要花大力氣去解釋或去糾正。同時,十分強調學生答題的規范化和准確率,把這個「准確」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和練習中去。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優秀」原則
所謂的把握「優秀」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內容、精練語言,不要在課堂中毫無邊際地亂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很好地突出重點、難點、詳略得當,有針對性地講解,做到化難為易,使學生有雨過天晴的感覺。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學生作業的練習和作業講評,突出優秀。在作業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依據大綱和教材,針對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加大對學生的相關的練習,但反對搞題海戰術。做到目標明確,抓住重點;題目新穎,力求形式多樣;難度適當,練習適量。
總之,在注重語文素質教育的同時,應認真貫徹以上四個原則,抓教學質量的提高。努力抓好語文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四個原則就好似清風活水,讓語文教學精彩紛呈,它使學生真正做到「樂於學,學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