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作文教學教材
[小學作文教學教材]小學作文教學教材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增強對社會實踐的認知能力,今年開學,學校組織五年級的學生參加了軍訓活動,小學作文教學教材。在出發前,要求學生認真體會軍訓生活中的細節,仔細觀察人物,記好當天的日記,軍訓生活結束後以軍訓生活為題寫一篇作文,記述軍訓生活過程、人物、發生的事件以及感受等,要寫出真情實感。
1、寫作文對孩子來說一直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往往把寫作文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寫完了事,不再斟酌、推敲、修改,本次教學是引導學生如何進行作文修改。
2、通過修改,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事情經過、人物觀察、內心活動等,寫具體、寫真實。
3、通過修改,提高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使學生明白如何將詞語用准確,如何使用標點符號,如何將意思表達完整,如何准確精煉地使用語句等,將作文進行全方位修改。
4、在修改作文的教學過程中,將思路引導到事件發生當時的情景中去,激發學生的想像和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內容充實具體。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設備;筆記本電腦;投影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
附:
軍訓生活
今年,我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鍛煉自己,我參加了雙流縣舉辦的軍訓活動。
2月第四個星期一,我們從學校出發,前往黃龍溪基地。在車上,我們談論著,軍訓是怎樣的,會不會燒烤,會不會玩游戲,會不會,……,我們說了很多,可是到了基地,我們就不這么認為了。
本以為來這站站軍姿,就完了,可是開了開營儀式,我們就都後悔了。
開營儀式上,我們站在最前面,看得最清楚,大會共有九項,前幾項都不足為奇,到了第五項,這就是學校里沒有的了,軍人叔叔要給我們展示,我們這幾天要干什麼,看的我們簡直是眼花繚亂。
到了吃中午飯的時侯,教官給我們說:「這里吃飯和家裡不同,每天派兩個小值日打飯,如果他們沒有按時到,你們就別吃了,每個寢室10個人,一個寢室一桌,當日小值日要負責洗碗筷。」這里可真嚴格,碗筷都要自己洗。
吃完飯,我們要分配教官,我們的教官叫張志濤,年齡在25-28歲,長像超帥哦,我們都叫他老兵,雖然外貌符合標准,但是性格暴,在以後的日子裡會更明顯,雖然性格狂暴),但是有時非常搞笑,在主持公道時,他還是公平、公正。
說了這么多,也該談談訓練了,我們這幾天練習了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四個方向轉、踏步走、跨列、……。如果誰的動作不好,不準確,教官會單獨教一教,如果是故意不學,還在隊伍里搗亂的話,嚴重下蹲,很嚴重俯卧撐,超級嚴重圍著操場鴨子步,這就是我們平時的訓練。
最有趣的是晚上,第一天晚上,由於過於興奮,整夜起了四次,沒辦法,誰叫我們第一次自己單獨過夜呢?第二天晚上,大家不興奮了,過了一天,都累得很,不過,大家往窗外看,卻看見了鬼,整的我們魂不附體,第三天晚上,今晚沒什麼好奇的事,基地組織看電影——《沖現亞馬遜》,還挺好看的。第四天晚上,這是一個痛苦的晚上,教官讓我們走了一晚上的鴨子步,哎,痛苦的事就別提了。……第五天我們就回家了。
這次軍訓,我從中知道了生活是要靠自己,要有三大心:信心、耐心、衡心,不能做的三大心:粗心、傷心、痴心,要有自己養活自己的心理,不能什麼事都靠別人,要為將來打下基矗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閱讀未經修改的習作,找出習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優點。
1、板書:學習修改作文—軍訓生活
2、打開課件,將習作投影到屏幕上。
3、讓學生通讀習作三遍,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提示學生從用詞、標點、造句、邏輯思維是否連貫、意思是否表達完整等方面進行思考。
4、提問:請同學們羅列習作中有哪些毛病和優點?
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討論回答。
5、教師歸納:
該篇習作至少在下列方面存在毛病:
1 標點使用不當;
2 用詞欠准確;
3 羅輯思維不連貫,有的地方突然終止,意思表達不完整;
4 口語多,語句不精煉等。
優點:
1 將記敘文的六要素融入習作中,交待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
2 習作中收集了一些有情趣的素材,反映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爛漫;
3 習作中使用了心理活動和肖像描寫等手法;
4 對軍訓生活有體驗,能談出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修改作文,怎樣遣詞、造句,人物內心活動和肖像描寫的方法好嗎?
二、修改作文
1.出示課件,一邊修改一邊講解一邊批示,通過投影儀打到屏幕上,中間穿插標點符號的用法,人物內心活動的寫法,肖像描寫法等綜合知識的運用,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教材》。修改的地方用不同的字體和顏色標示清楚。課件如下:
軍訓生活
今年,我(已)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鍛煉自己,(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學校組織)我(們)參加了雙流縣舉辦的軍訓活動。(此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
(2)(二)月(的)第四個星期(周)一,我們從學校出發,前往黃龍溪(訓練)基地。在車上,我們(談)(紛紛議)論著,軍訓是怎樣的,會不會燒烤,會不會玩游戲,會不會,……,我們說了很多,(可是到了基地,我們就不這么認為了。)
本以為(軍訓生活就是)(來這)站站軍姿(,)就完了,可是(到了基地等參加完)(開了)開營儀式,我們就都後悔(了)。(此段小作者通過心理活動描,表現了小孩子對軍訓生活充滿好奇心理,顯得天真可愛,但思路略顯混亂,將語句作些刪改和調整,兩段合為一個段落,思路清晰了,語句精煉了。)
開營儀式上,我們(班)站在最前面,(開營儀式上教官演示的訓練項目動作)看得最清楚。(大會)(開營儀式)共有九項(議程),前幾項都不足為奇,(可是)到了第五項,這就是(在)學校里沒有的(項目)了,(軍人)(教官)叔叔要給我們(展)(演)示(,)我們這幾天要(干什麼)(訓練的動作),看的我們簡直是眼花繚亂。(隨著事件的逐步發展,小作者將軍訓生活步步推進。但意思表達不完整,往往只說半截話和用詞不恰當是小作者的通病,通過補充一些語句,意思表達得更完整了。)
到了吃中午飯的時侯,教官給我們說:「這里吃飯和家裡不同,每天派兩個小值日打飯,如果他們沒有按時到,你們就別吃了,每個寢室10個人,一個寢室一桌,當日小值日要負責洗碗筷。」(聽了這話,我們都懵了,哎,)這里可真嚴格,碗筷都要自己洗。(再次描寫心理活動。)
(吃完飯,我們要分配教官,)我們的教官叫張志濤,年齡在25-28歲(左右),長像(超)(挺)帥(哦)(的),我們都叫他老兵,雖然外貌符合(帥哥)標准,但是性格(「)暴(躁」),在(以)後(來)的日子裡(會)(表現得)更明顯,雖然(他)性格(狂暴)(「)暴(躁」),但是有時(又)非常搞笑,在主持公道時,他還是公平、公正(的)。(有一次,我們寢室的同學因一件小事打起架來,雙方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他公正的調解下,雙方主動向對方承認了錯誤,最後又成了好朋友。)(個別地方用詞欠妥當。在這里仍然有意思表達不完整的現象,此處老師不再主動修改補充,反復向學生提示,將學生思路引導到這個事件上去,讓學生自己將句子補充完整。最後一句話是在老師的提示下加上去的。)
(說了這么多,也該談談訓練了,)(此話多餘,刪去。)我們這幾天練習了(「)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四個方向轉、踏步走、跨(列)(立)(」)(、……)(等項目)。如果誰的動作(不好,)不準確,教官會單獨教一教,如果是故意不學,還(要)在隊伍里搗亂的話,(懲罰是很)嚴重(的,)(下蹲,很嚴重俯卧撐,超級嚴重圍著操場鴨子步,這就是我們平時的訓練。)(下蹲讓你氣喘吁吁,俯卧撐讓你累的趴下,走鴨子步讓你腿抽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魔鬼」訓練吧!)(此段小作者用了一些口語話,是不規范的書面語。此處意思表達欠准確,小作者沒有將軍訓生活的辛苦程度表達夠,老師仍然不主動修改,反復向學生提示軍訓生活的勞累程度,將學生思路引導到當時的情景中去,讓學生自己將句子補充完整。最後一句話是在老師的提示下加上去的。)
最有趣的(是)(事發生在)晚上(,)(。)第一天晚上,由於過於興奮,(我們)整夜起了四次,沒辦法,誰叫我們第一次自己單獨過夜呢?第二天晚上,大家不(再)興奮了,過了一天,都累得(很)(筋疲力盡),(此處提示學生使用一個學過的成語。)(不過,大家)(我們躺在床上)往窗外看,(卻)(突然有人說:「)看見了鬼(」),(整)(嚇)的我們魂不附體,(鑽進被窩再不敢出來。)第三天晚上,(今晚沒什麼好奇的事,)(此話多餘,刪去。)基地組織看電影——《沖現亞馬遜》,(電影講了中國-軍人到亞馬遜訓練的故事,)還挺好看的。第四天晚上,這是一個痛苦的晚上,教官讓我們走了一晚上的鴨子步,哎,痛苦的事就別提了。(……第五天我們就回家了。)(此段小作者寫了軍訓中一些有趣的事,使緊張的軍訓生活顯得既緊張又充滿生活情趣。)
(為期一周的軍訓生活就這樣結束了。)(用一段話將整個事件用個概括性的總結。)
這次軍訓,(雖然辛苦,但是)我從中知道了生活是要靠自己(,)(。用教官的話說就是)要有三大心:信心、耐心、衡心,不能(做的)(有)三大心:粗心、傷心、痴心,要有(自己養活自己)(主動戰勝困難)的心理,不能什麼事都靠別人,要為將來(遭遇困境)打下基矗(此段小作者談了生活感受。)
2、溫習標點符號的作用,結合習作中標符號使用不當的地方,溫習每個標點符號的用途,並修改。
3、認識和運用心理活動描寫。
課件:在車上,我們紛紛議論著,軍訓是怎樣的,會不會燒烤,會不會玩游戲,會不會,……,我們說了很多,本以為軍訓生活就是站站軍姿就完了,可是到了基地等參加完開營儀式,我們就都後悔了。
聽了這話,我們都懵了,哎,這里可真嚴格,碗筷都要自己洗。
通過讀上述兩段文字,引導學生明白這兩段描寫的是作者的心理活動,寫出了小作者由由喜悅到懊悔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作者在內心說話給自己聽的。
歸納方法:把人物在內心自己對自己,或自己對他人要說的話寫出來,我們給這種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起個名字就叫做心理活動描寫法。(板書:心理活動描寫法)
3.在設情景,及時練筆。
課件:有一次,我們寢室的同學因一件小事打起架來,雙方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他公正的調解下,雙方主動向對方承認了錯誤,最後又成了好朋友。
下蹲讓你氣喘吁吁,俯卧撐讓你累的趴下,走鴨子步讓你腿抽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魔鬼」訓練吧!
提問:請同學們再回到習作上來,習作中有兩處地方,小作者剛剛提了個就戛然而止,缺乏具體內容,請同學們把他找出來。
要求學生們互相討論,想好後舉手回答,同學們找出後,老師通過思維展示再現當時情景,引導同學們進入當時的訓練狀態,開動腦筋思考,將意思補充完整。以上兩段是習作者思考後自己加上去的。
4、修改完成後作總體式講評。
三、展示修改後的習作,師生評析。
重點使學生理解老師所講內容,在遣詞、造句、標點使用、語言表達、意思表達完整、心理活動描寫等方面完善自己的習作,增強文章的真情實感,恰當的表達中心思想。
四、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修改講評,將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附學生習作:
軍訓生活
今年,我已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鍛煉自己,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學校組織我們參加了雙流縣舉辦的軍訓活動。
二月的第四個星期周一,我們從學校出發,前往黃龍溪訓練基地。在車上,我們紛紛議論著,軍訓是怎樣的,會不會燒烤,會不會玩游戲,會不會,……。我們說了很多,本以為軍訓生活就是站站軍姿就完了,可是到了基地等參加完開營儀式,我們就都後悔了。
開營儀式上,我們班站在最前面,開營儀式上教官演示的訓練項目動作看得最清楚。開營儀式共有九項議程,前幾項都不足為奇,可是到了第五項,這就是在學校里沒有的項目了,教官叔叔要給我們演示我們這幾天要訓練的動作,看的我們簡直是眼花繚亂。
到了吃中午飯的時侯,教官給我們說:「這里吃飯和家裡不同,每天派兩個小值日打飯,如果他們沒有按時到,你們就別吃了,每個寢室10個人,一個寢室一桌,當日小值日要負責洗碗筷。」聽了這話,我們都懵了,哎,這里可真嚴格,碗筷都要自己洗。
我們的教育官叫張志濤,年齡在25-28歲左右,長像挺帥的,我們都叫他老兵,雖然外貌符合帥哥標准,但是性格「暴躁」,在後來的日子裡表現得更明顯,雖然他性格「暴躁」,但是有時又非常搞笑,在主持公道時,他還是公平、公正的。有一次,我們寢室的同學因一件小事打起架來,雙方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他公正的調解下,雙方主動向對方承認了錯誤,最後又成了好朋友。
我們這幾天練習了「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四個方向轉、踏步走、跨立」等項目。如果誰的動作不準確,教官會單獨教一教,如果是故意不學,還要在隊伍里搗亂的話,懲罰是很嚴重的,下蹲讓你氣喘吁吁,俯卧撐讓你累的趴下,走鴨子步讓你腿抽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魔鬼」訓練吧!
最有趣的事發生在晚上。第一天晚上,由於過於興奮,我們整夜起了四次,沒辦法,誰叫我們第一次自己單獨過夜呢?第二天晚上,大家不再興奮了,過了一天,都累得筋疲力盡,我們躺在床上往窗外看,突然有人說:「看見了鬼」,嚇的我們魂不附體,鑽進被窩再不敢出來。第三天晚上,基地組織看電影——《沖現亞馬遜》,電影講了中國-軍人到亞馬遜訓練的故事,還挺好看的。第四天晚上,這是一個痛苦的晚上,教官讓我們走了一晚上的鴨子步,哎,痛苦的事就別提了。
為期一周的軍訓生活就這樣結束了。
這次軍訓,雖然辛苦,但是我從中知道了生活是要靠自己。用教官的話說就是要有三大心:信心、耐心、衡心,不能有三大心:粗心、傷心、痴心,要有主動戰勝困難的心理,不能什麼事都靠別人,要為將來遭遇困境打下基矗〔小學作文教學教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❷ 小學作文教學的具體步驟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寫作興趣
「趣濃勞輕,樂此不疲。」興趣是治癒恐懼的一劑良葯。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能使學生較快進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懼症」。
1、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初學作文,最大的難題是:「沒東西可寫」,教師必須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為學生創設寫作情境,如預先布置學生去觀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參加某一次活動,或記述熟悉的某一個人,這樣學生就有話可說,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動幽默的導言或猜謎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途徑。比如,在要求學生寫一種水果之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火焰山,又熱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個蘋果,怎麼分呢?唐僧提議誰把蘋果的特點說得詳細具體,這蘋果就歸誰。(出示一個蘋果)問:「同學們你們想吃這個蘋果嗎?」這樣,學生就會置自己於這個特定的情境,他們的興趣很自然得到激發。其次在作文命題上,除做到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具有啟發性外,還應遵循「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的規律。如寫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別出《歡樂的人們》、《美麗的街燈》等小題目,讓學生克服「無從寫起」的困難。
2、寓教於樂,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講評課力求生動、新奇、多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明白好在哪裡,錯在哪裡。一是生動。堅持讓學生從範例中體會寫作規律。對學生習作中那些誇大其詞的描寫、啼笑皆非的想像、張冠李戴的用詞等比較普遍典型的錯誤,可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讓學生知道錯在何處。二是新奇。注意選擇那些充滿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學要求的文章或習作,力求激發學生的悟性,從中得到啟迪。我曾給學生讀過一篇《讀者》文摘上登載的《我的媽媽》,這篇短文一改只寫媽媽「好」的老套子,寫了媽媽生活中的一些「缺點」。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寫得十分詼諧有趣。這篇範文使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選材一定要新穎,要寫得生動,有特點。三是多樣。講評形式多樣,可以避免學生因單調重復產生厭煩情緒,提高學習興趣。注重綜合講評、重點講評、個別講評的差異性,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對象,不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講評,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弱點和興奮點。
3、教學相長,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一要建立良好的師聲關系。這是保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一個外在條件。要讓學生喜歡作文,首先要讓學生熱愛教作文的老師。可以給學生出《老師,請您到我家》、《給老師一封信》、《和老師說悄悄話》等作文題目,既讓學生練習寫作又拉近師生距離。二要讓學生參與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作文審題訓練時,有時可以把命題寫在黑板上,先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而後由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有時則把審題的目的、范圍、要求、重點、體裁等幾個要素在課堂上分析講解,然後擬一命題讓學生當堂練習,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允許爭論。三要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作文評價對學生的寫作起著鼓勵、指導和修正的作用。老師要及時批改作文,讓學生及時知道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評價,有時哪怕小小的肯定,幾個重點符號都能使學生興奮,產生對作文的熱情。四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將學生的優秀習作作為範文講評並展出,或推薦給有關報刊發表,為他們提供發揮寫作能力展現的機會,並讓作者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述寫這篇作文的體會。身邊同學的成功,給大家帶來喜悅,帶來鞭策,也帶來寫作的慾望。
二、指導學生留心生活,培養觀察能力
1、講讀教學,授予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講讀課上十分重視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習作練習,訓練觀察事物的思維。教師在指導學生的觀察方法後,要通過練習,使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培養的提高觀察能力,並通過練習來檢驗學生觀察的效果,促使他們更加認真地觀察,激發觀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結合各單元習作要求,實地指導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3、寫作日記,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為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可以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日記可以反映校內外的生活,大、中、小隊的活動,對周圍發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寫閱讀課外書、看電影、電視後的感想和意見等。對學生日記,必須進行講評,將日記內容分門別類加以歸納,好的典型的讓學生宣讀,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4、觀察培養,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注意讓學生學會聯想和想像。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觀察能力強的同學都愛動腦筋,而愛動腦筋思考,愛產生聯想的同學往往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幻想力。這樣的學生在寫作時不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聯翩。
總之,教師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通過正確引導、啟發,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才能使作文教學質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學生的寫作潛力得到挖掘,語言能力得到培養,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❸ 如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
、在學生豐富材料的積累中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俗話說:生活本身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老師要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生活的美,在寫作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有話可寫了.因此,我們要提醒要學生留意觀察身邊的任何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多接觸大自然.引導學生觀察時,知道學生明確在觀察中應當了解什麼情況,收集那些資料,以及解決什麼問題等等.只有明確了解目的,才能集中兒童的注意力,使他們把注意指向並集中在需要觀察的對象上.如上三年級的一次作文,要求是贊美一種景物,我就根據本地的特點來寫,本地種有大量的椰子和龍眼.我就叫他們寫《我愛家鄉的龍眼》或《我愛家鄉的椰子》.我在寫之前布置作業:讓學生先觀察,做好記錄.還指導他們編寫觀察提綱:1、開的花是怎樣的?2、葉子在不同的季節有什麼特點或變化?3、注意幼果與成熟果的形、色、味.這樣通過學生的實際觀察和回憶,學生就有材料可寫了,有話可說了,而且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別出心裁的,不僅讓作文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在學生適宜的寫作目標中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學生之問應敞開思想,互相溝通,取長補短,信任學生,鼓勵學生,使他們增強寫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寫作的心境處於最佳狀態.我們要對學生作文水平作具體分析,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寫作目標:對寫作基礎好的學生,要促使其向更高日標發展;對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降低要求,進行前後比較,以激起差生寫好每次作文的情緒.盡量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寫作氛圍,逐步消除作文對學生的壓力.例如我安排學生寫日記:對好的學生,我們可以要求一篇日記五六百、七八百字.但對差的同學,我們就不能這樣要求,應引導他們超越自己:開始時,能寫多的多寫,不能多寫的,就把當天的年月日寫上,至於內容,只寫一句話就行:今天我上了兩節語文課、一節數學課.第二天,介紹自己的同桌的外貌,寫兩句話就行.第三天,介紹自己的教室,寫三句話,前面、頂棚和兩側的牆壁各有什麼.第四天,介紹各科教師,語文、數學、體育、科學等老師個一句話,以此類推,寫上兩個月,60多天,後進生的日記字數也能達到每天500字左右了.因此,只有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位學生公平地享受學習的興趣,進步的喜悅,達到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在學生真情的自然流露中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身邊每天發生著不可計數的新鮮事.因此,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學會感受生活、體會生活.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做到善想,即要求學生在入睡前,對當天發生的事情進行一次回憶,想想有什麼事可以成為作文素材,把一天中經歷的事情在腦海里像電影一樣演過一遍;要求學生把有意義的事情挑選出來,思考把想到的素材能寫成什麼作文.這樣,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變得有意義起來.當學生寫作時,就能做到有感而發,情感也就很真切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的水平.比如上課講悄悄話,不遵守紀律,被老師批評後,認識了錯誤;班裡的兩名同學打架的事,使『我』懂得同學之問應該團結友愛,等等小事,學生都積極動腦,把其記敘下來,寫出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 四、在學生信心的及時鼓勵中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俗話說:數予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是興趣的支柱.學生學習寫作有一定的艱苦性,但是一旦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就會樂此不疲,愉快地學習,這樣才能產生作文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盡可能創造成功的機會,充分挖掘捕捉每一個學生作文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以學生點滴的成功,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會使學生心理立即興奮,激起喜悅之情.這樣就能調動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寫作積極性.例如對於寫得好的作文,可以在學校、班級的學習天地、黑板報、校刊上刊登或面對全體學生朗讀習作,擴大作文的讀者對象,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產生一定的成功感.教師可以通過網路,把優秀習作發到有關網站,推薦發表,刊登.經常被教師、同學大力褒獎,又被推薦發表的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成功感、榮譽感,會更有信心,爭取繼續寫出佳作,並積極投稿.寫作中存在毛病,一時還沒有習作發表的學生,通過老師指出小小閃光點,激發了興趣,也積極、主動的練筆,作文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班級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種喜歡作文的氛圍. 五、在學生習作的多次自改中增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作文的修改是習作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生習作,教師批改作為一種傳統模式,早已成為定式,如何讓學生有所收獲呢?我嘗試讓學生自改作文.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自我反饋,發現並解決其中的問題,這樣既利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種能力的養成是作文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修改的優先權.其次,讓學生掌握修改的決定權.同時,我們教師的著眼點 放在培養學生的自改能力上.我曾做過試驗:把魯迅修改文章的原稿,復印給三年級的學生,讓他們照修改謄寫一遍,同學們都基本能謄寫對.通過讓學生謄寫文學大師的手稿.學生們都真切地體會一篇佳作產生的全過程:撰寫初稿、誦讀修改、謄寫修改稿、再誦讀修改、再謄寫最終定稿.在作文教學中,學生完成寫作後,我先讓學生誦讀自己的文章,並闡述自己寫這篇文章的思路,師生一起進行評價,指出優缺點,進行修改,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評價能力.這樣做,對全班學生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大家都要經歷一個復雜而細致的思維過程,諸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准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說理是否嚴密合於邏輯等,都得動腦筋分析推理,然後做出判斷,並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學生的習作從不好修改到好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方法,得到啟發,感受到了真實的寫作過程.
❹ 小學作文教學的幾個原則
一、互動性原則
所謂互動性原則,是指教學活動設計必須注意教學雙方的互動作用,真正體現「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學理念。
作文教學評價的成效首先取決於教學中人際關系的正確處理,體現這一原則,關鍵是要抓住「善教」與"樂學"。李鎮西老師在《花開的聲音》一書中曾這樣寫道:「當我抱著全班同學的作文做到教室時,有同學歡呼起來:『啊,評講作文?太好了!』『我最喜歡作文了!』…….評獎的作文是《禮物》。照例是『佳作亮相』,『片斷欣賞』等欄目,同學們一一上台朗讀他們的作文,我不時加以畫龍點睛的評價,我詼諧的語言不時引起學生們愉快的笑聲。像往常的任何一堂語文課一樣,教室里洋溢著和諧而輕松的氣氛』」。從這一教學片斷中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以其具有科學性、藝術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愛學、樂學,以"寓教於樂"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思,有所得,並最終形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他從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出發,啟發學生的興趣、自覺、主動等主體性因素。他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文本的魅力和自身的教學魅力,做到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最佳配合,善教與樂學的和諧統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們認為,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師、學生和客觀世界這三個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是通過這三個基本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實現的。
二、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既體現在評價方式上,也體現在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上。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對學生作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採用多種形式評價」因此,我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通過自評、他評、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讓學生用口頭或書面的呈現方式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1.鼓勵學生自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眾所周知,作文不單是一種寫作技巧的操練,更多的則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是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認識和感悟。當學生能跳出自己的習作,對自己的習作給予客觀的評價時,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如在進行《春天的發現》這篇習作的評價時,我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的習作好在哪兒,不足之處是什麼,使部分學生能客觀的進行自我評價,認識到自己習作的優、缺點,從而使學生體會到自我評價的喜悅。
2.採用同學間互評,激起學生的寫作樂趣
以往作文評價只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忽視了同學與同學間的相互評價。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採用同學間互評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的交流與學習機會,每一次的習作後,我都會讓學生將同學的作文帶回家,細細品讀,給予評價。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對寫作充滿了樂趣。
3.教師評價,讓學生獲得進步的動力與勇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影響很大。因此,我用簡短的語言給予熱情的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愉悅。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一條好的評語不僅能幫助學生分析作文的得失,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一位寫作水平一般的同學寫了《春天的發現》一文後,我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文章通過冬春季節樹乾的一些變化,小燕子的歸來,寫出了春天的蹤跡,春天也在你的眼睛裡呢!從你的文章中,老師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學生看到評語後,跑到我面前,說了一聲「謝謝老師」。
三、激勵性原則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一開始,在同學間互評環節,同學們往往以挑毛病,找缺點為主,使被評價的學生感到很難堪。面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加強了對學生的引導,如在《春天的發現》一文的互評時,一個學生在評價中這樣寫道:「你寫的這篇作文太糟糕了,簡直是驢頭不對馬嘴。前面的部分還好,後面越寫越糟糕。唉!」我讓此生將習作中的精彩片斷讀給全班學生聽,及時引導學生說:「你們發現他習作的優點了嗎?咱們先評價他的優點,再幫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嗎?」接著有同學評價說:「他這篇習作通過春天的植物來寫春天的發現,角度選得很好,對於春天天空的描寫也很出色。」通過指導,同學們對互相評價的認識提高了,知道評價同學的習作時要先找對方的優點,用正面評價去鼓勵同學進行文字創作,再對對方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希望。現在同學們不僅學會了寫作評語,還能根據同學的評價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促進性原則
所謂促進性原則,是指教學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包括身心發展兩方面的發展。
由於學生的內因不一樣,對佔有教育資源的能力也不相同,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習結果上的不平等。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面對全體學生,彌補差異,使結果大致相同。為此,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避免簡單的、孤立的、靜止的價值判斷發生在學習能力存在著差異的學生身上。當然,對於部分"潛力生"來說,我們不可能通過一二次教學評價活動就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而要先從優化他們的心態開始入手,既先承認他們的能力差異,然後再擴大到對他們的評價范圍。
我們認為,教學要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不斷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使之充滿自信和自強。我曾模仿李鎮西老師的做法,讓那些恐懼寫作的學生在作文講評課上,朗讀自己最得意的作文片斷,從而使他們克服了自己的「作文恐懼症」。我們正是通過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把他們的內在潛力挖掘出來,使他們產生成就感,並獲得平時很少得到的成功的體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指導性原則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一些語文成績好,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我的要求就相應的在章法和文筆上「嚴」一些,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誘導他們對於一些作文的技術問題或技巧問題,去做比較深入的思考,以尋求正確的答案,從而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評語中受到啟發,從而產生思索的沖動和再創作的慾望;而對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的習作就相應的「松」一些。針對習作者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評語內容,從而使評語具有了針對性和指導意義。對學生作文的書面評價,要具體明確,有針對性。在發現學生的習作行文不通順時,不能光寫個「語句不通順」完事,而應具體指出語病根源。只有這樣,小評語才能發揮大作用。譬如,學生的《小螞蟻》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春天到了,小螞蟻從冬眠中醒過來,開始安靜的工作。」我讀後,認為學生能張開想像的翅膀,值得肯定。文中說到的螞蟻冬眠,只是學生不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我在寫作文評語時,沒有使用簡單評判式的肯定或否定語氣,而是使用了建設性、商討性的語氣。如:①你能查一下資料,看看螞蟻是如何冬眠的嗎?②想一想,這句話是否可以再修改一下?③你認為本文採用什麼順序比較好呢?這些小評語使用了商討性的語氣,既指出了不當之處,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指出了他們的不足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總之,在作文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只要遵循教學原則的客觀規律,不斷地改進評價的方式方法,就能更有效地去評價學生,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這不僅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體現了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只有使學生在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才能讓他們不斷地獲得前進的動力與勇氣。
❺ 小學作文教學大致步驟
具體也可以參照一些相關的,一些說明書或一些擔任相應的教案,一般情況下都有相應說明的。
❻ 怎麼搞好小學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形式與發展,對小學生心理個性特徵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底生花.如何提高小學生整體作文水平,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主要做法如下:
一、認清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性質
所謂「小學作文教學的性質」,是指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是「寫話」和「習作」的結合.這既符合小學生學習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認識規律,又符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小學生的作文實質是練慣用筆來說話.在學生已經學會或基本學會了用口語的基礎上,要讓學生學會用筆來說話,實現口頭到筆頭的轉化,把寫變成了一種由內到外的自由傾吐,使學生對於寫話有興趣,樂於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毫無拘束地寫下來,從而形成一種寫作主體,寫自己的自得之見,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筆,寫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這樣就從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難」的障礙,減輕了學生心靈的壓力,有利於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顯而易見,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必須有教師的引導,於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學活動區別於一般認識活動的獨特的「三維結構」(教師、學生、習作內容),是教師「教」學生「練習」作文的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有機統一的過程.
二、創設情境,深挖題目內涵
作文是客觀事物在學生頭腦中的正確反映.作文是否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文章表達的思想是否健康取決於學生思想認識是否正確.因此,作文教學中始終要把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寫作慾望作為教學的目的,並結合具體的作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學生認識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如,我給學生出《可愛的家鄉》一題,不是對學生空洞的說教,讓學生來寫家鄉的可愛,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而是發動學生深入調查,並要求做好記錄,通過調查使學生一致認識到:只有改革開放,我們的祖國才能越來越富強.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激情,寫出的文章也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依據情境創設,深入挖掘出題目的內涵,從而幫助學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扣住作文的重點,為作文的「航行」點燃一盞明亮的「航標燈」.
三、合理命題,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認定的目標前進.作文是現實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題作文要結合現實生活,一個好的題目,往往能起著概括全文,點明中心,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和興趣的作用,猶如火種投入乾柴,使之熊熊燃燒.反之如果題目不當,脫離實際或者公式化,學生作文就會感到無米下鍋.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吐真情,不說空話、假話,作文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積累,那麼我們的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為此,作文命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命題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學生布局謀篇時,突破一個難點,突出一個重點
教師必須思想端正、目的明確,在教學前要想出好題,從有利於學生產生寫作的慾望,有利於學生自由選擇材料,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與想像力為出發點,不要在命題上為難學生.
2.命題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班級里,學生有家庭狀況的差異,如有的隨父母坐過飛機,看過大海,登過高山,有的則從沒出過遠門,若教師讓學生寫大海、高山之類的文章,一些學生就無法可寫.為此,我們可能出半命題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愛……》,讓學生去補充完整後再去寫.此外,教師在作文命題時還必須注意要有趣味性、啟發性和及時性.
四、把握寫作要求,訓練審題能力
要做好作文,把握題意是寫作的基礎.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審題訓練:第一是析題的訓練.可將一些題目讓學生詳細剖析,把握題目的「表」與「里」,「露」與「含」的意思.圍繞題目提幾個「什麼」「怎麼樣」之類的問題,自問自答,直到能回答出「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如《挖泉水》,學生可以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誰挖泉水?什麼時候?為什麼挖泉水?怎樣挖泉水?結果如何?」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實際上就抓住了重點詞「挖」理清了事情的發展順序.《記難忘的一件事》,要抓住「難忘」;《記有趣的一件事》要抓住「有趣」.第二是辨析訓練.可將一組題目,要求學生比較,區分異同,弄清要寫的內容、中心及角度.如《記一個勤奮學習的同學》與《記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同學》進行比較,後一個范圍較大,除了寫勤奮學習之外,還可寫文明禮貌,助人為樂、熱愛勞動等內容.此外,還要有選題、配題、擬題訓練等.如果學生用這種方法去寫作文,就能迅速地找到一把通過「審題關」的「金鑰匙」.
五、注重「書面」與「口頭」作文相結合
就作文教學而言,老師要注重「書面」與「口頭」作文相結合,培養學生刻苦訓練作文的自覺性,平時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1)對學生進行寫作目的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寫好作文的重要性.(2)經常給學生讀報紙雜志上的優秀作文和較好的學生寫作,並結合班級實際,表揚勤於刻苦寫作的學生.(3)結合課文,創設情境,即興作文.(4)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深入到城市、部隊、敬老院、博物館等參觀訪問,使學生學會觀察方法,達到視而有見,聽而有聞,善於思考,現場口頭描述,從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在現實作文教學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卻不是這樣,而是教師給學生提供材料,提供範文,讓學生「照葫蘆畫瓢」寫葫蘆文.提供提綱,紮起框架,讓學生填「框架文」,像這樣指導學生作文,忽視了學生的認知過程,忽視了訓練過程,忽視了學生習作中的主體性,使學生陷於被動學習的局面.因此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鸚鵡學舌、假話空話連篇,千篇一律,很難寫出內容具體、生動,說真話、吐真情,有創意的作文,這不僅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健康發展.
總之,在當前課改的洪流中,要切實做好師資培訓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諳熟門徑,從而讓學生自由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讓學生無拘束地寫,想怎麼寫,就寫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把作文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達出來,並做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有具體內容、有真情實感.讓學生主動參與寫作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使學生把寫話、習作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覺需要,切實培養、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的加工和整理能力,從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把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作為統一的整體在作文教學過程中一體化地完成,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❼ 關於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無疑是強調一個「樂」字,而「樂」建立在「趣」的基礎上,有「趣」才會「樂」才會「靈」。反之,無「趣」生「優」,生「優」則必「厭」。所謂心境愉悅反應則靈敏;心情抑鬱,反應則遲鈍得多就是這個道理。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要求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所選的教學內容要貼近童心。
1、命題要揣一顆「兒童心」。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寧可低一點,不搞一刀切;
2、指導要用一種「兒童調」。要把導師的架子放下來,要用商量口氣,商量寫什麼,怎樣寫,怎麼改,如何評等等;
3、評改要借一雙「兒童手」。學生只要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留心觀察,分析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處景物,寫起文章來自然合情若泉涌,滔滔不絕。
二、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剛開始作文的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會碰到「無話可說」,「無材料可寫」的困難,如果單靠老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是難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根據教材內容採取指向觀察訓練,自由觀察訓練和聯系實例觀察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訓練。
1、指向觀察訓練,即教師根據訓練的目的確定某處景物、事物或人物為對象指導觀察。為此我常常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的花壇,樹木,噴水池,到野外游覽,並在游樂中給學生以觀察方法的揭示。
2、自由觀察訓練,這種觀察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是學生個體思維涌動最活躍的方式之一。聯系教材實際,我從指導學生靜物描寫入手,掌握初步觀察方法,比如觀察一盆花、一株樹,進而過度到動態的觀察描寫,如寫一個小動物,寫天上的一片雲,寫一個活動場面等等。
3、聯系實例觀察訓練,根據教材內容創設一定觀察情境,可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形成一個優勢興奮中心,如教學《夏天》一文後,我要學生背誦相關段落,課外,我立即引導學生觀察夏日炎熱的氣候,以及雷前雷後周圍的景色變化,面對眼前真實的景物,學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課文中的句子。
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素材是未經提煉加工的寫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質基礎,猶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話說:「巧婦難作無米之炊。」這就是說沒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無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兒童心理學表明:學生寫作,首先必須擁有寫作文的有關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層次、語言表達┄┄一切都無法從頭談起。所以學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謂「雄厚」就是廣泛吸收積累之結果。那麼,如何積累雄厚素材呢?我總結了過去的教學實踐,主要有兩種途徑:1、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麼,如何匯積生活中的寫作源泉呢?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大綱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內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於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學表明:兒童天性好玩、好動。教師應抓住這一心理特徵,有計劃、有目的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遊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2、從書本中積累素材書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著生活實際,怎樣積累書本的材料呢?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告訴人們,積累書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讀,多背書面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優秀作文。以便積累譴詞造句,選材與立意,層次與段落,詳寫與略寫,開頭與結尾,過渡與照應等寫作技巧。讓學生做到多讀精思,舉一反三。
四、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大多學生作文時的所表現出的共性是「眼前閃爍著事物的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學貫穿整個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每篇課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提示學生注意人家是怎樣開頭、怎樣搜集和組織材料、怎樣譴詞造句,怎樣結尾的。
第二、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范圍和寫作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常接觸到的是記敘文體,所要學的內容又以人物、事件、環境為主。但人物、事件、環境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側重吧。所以必須讓學生搞清每篇習作的側重點,離題萬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學生作文時吧有話可說,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明確寫作目的、要求,注意獵取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乃至周圍環境,切記作文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簡單幾句要求一說了事。
第四、幫助學生編制寫作提綱。提綱是學生的作文的構思過程,因為學生作文時,要麼無話可說,要麼語無倫次,空話連篇,從早上眼睛一睜寫到晚上上床熄燈,一筆流水帳。這就需要有一個組織和整理材料過程,搞清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哪些先寫,哪些後寫,這樣才有條不紊,條理清楚。
第五、指導學生學會自己修改作文當學生能夠把自己會說的話都寫出來以後,還要學會修改,使之更具有表達書面語言的能力,這也是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種表現。但小學低年級兒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寫,真正能修改的並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較輕率的,或聽老師講的,並不是自己很好的考慮的。可見,小學低年級兒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因此,老師要同時注意培養兒童這種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師要逐句逐段地與學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決不能讓學生滿足於把會說的話寫出來就行,這樣會影響作文質量的提高。
❽ 小學作文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版的權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
關於具體的學習方法及教學建議你可以參考一下
參考資料:http://tieba..com/f?kz=672271294
❾ 小學作文教學「教什麼」
經常有老師感嘆,作文太難教了:不知道教什麼,不知道怎麼教。發出這樣感嘆的老師,不在少數。
作文到底該教什麼?
我想,還是回到寫作主體——學生本身。和孩子們聊聊,你會發現,他們怕作文的原因總是大同小異: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寫。其實,還有一點孩子說不出來:為什麼要寫作文?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課,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有三個:第一,為什麼寫?第二,寫什麼?第三,怎麼寫?
前兩個問題關涉寫作動機和寫作內容,第三個問題,則關涉寫作技法。
第一個問題,涉及到作文的本質,太宏大,限於篇幅,此處不作闡述——而且是作文教學中比「教什麼」更重要的問題。而一旦寫作動機問題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自然也迎刃而解。因此,怎麼寫,就成了最核心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課,實際上在做著兩件事。
一是,老師常常告訴孩子們一系列的名詞術語,什麼「豬肚」、「豹尾」,什麼「結尾十法」、「開頭十法」,什麼「詳略得當」、「中心明確」……老師空對空地講了一堆概念,然後,一撒手——你們自己去寫吧!
二是,老師使出渾身解數,創設一個情境,開展一項活動,讓孩子們經歷或疑惑、或興奮、或吃驚、或激動的種種情感體驗,然後,一撒手——你們把這個過程寫下來吧!
第一種做法,猶如游泳教練不讓孩子們下水,在岸上大講游泳知識,完後,讓學游泳的人自己去撲騰——結果,怎麼也學不會游泳。
第二種做法,是教練千方百計地游說、宣傳游泳是多麼有意思,並把學游泳者帶到水池邊,激起游泳的慾望,於是,一撒手,盡情游吧——結果,還是學不會。
並非危言聳聽。當下的作文教學,確實存在著這兩種現象。這也許是長期以來作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出路何在?
還是回到「兒童寫作」這一本體上來。我們面對的是兒童,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們善於用肢體語言和口頭語言來表現喜怒哀樂,卻缺乏用文字來表達喜怒哀樂的實踐經驗。因此,如果任由孩子們憑感覺去寫,肯定寫不好。這就需要教師做具體的寫作技法上的指導。如何指導?就寫作本身進行指導。
寫作是什麼?是一種用文字元號表達思想的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由一系列行為組成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要對這個過程進行分解、指導,進而讓我們的兒童切實地掌握寫作技法,用比較貼切的語言,比較准確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觀點。美國、日本等國家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就很重視對寫作行為進行分解,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寫作。
日本三年級有一個調查作文項目,他們的教材中,有如下的字樣——
「我們周圍有很蟲,仔細觀察這些蟲可以發現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種我們周圍的蟲,用放大鏡、尺等工具進行調查、研究,然後把觀察的事物寫成文章」,這是作文的內容。
接著,教材詳細地指導觀察筆記的寫法——
「作記錄時要注意以下的事項:觀察的日期、星期、天氣、氣溫;蟲的身體特徵(形狀、顏色、大小、構造等);蟲的行動方式:叫聲、吃的方法食物等;你認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這其實是教給學生怎麼做觀察筆記。還要查閱資料,「如有疑問,自己一下有關的詞典、網路全書之類的書。」接下來就是寫文章。文章怎麼寫?「把圖表等放到文章裡面去,寫得別人容易懂;把書中寫到的和觀察到的與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較,要寫的每一項內容要加一個小標題。」有一個叫山田君的學生,根據這個習作指導,做了西瓜蟲的觀察筆記,他的文章小標題有「調查日期、抓到的場所、身體的特徵、西瓜蟲的生活方式」。有了這樣的細致的觀察筆記的指導,學生今後寫觀察作文,就知道了怎麼觀察、怎麼把觀察到的呈現出來。作文教學,就是要教給孩子們寫作的程序性知識。
什麼是程序性知識?比如一個工人,到流水線上操作,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第三步要做什麼,這就是程序性的知識。他知道這些知識,他就成為一個合格的員工。寫作文同樣也要一些程序性的知識,這些程序性的知識並不是告訴孩子們這一篇作文要怎麼寫,而是要教給他們這一類作文怎麼寫。
人教社七冊有寫童話的單元,將童話故事的主體部分展開寫具體,這是這次習作訓練的重點。孩子們往往知道這樣的習作知識,但卻缺乏這樣的能力——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程序。怎麼辦?給孩子們搭建「腳手架」吧。於是,我用《巨人的花園》情節圖,來幫助孩子們建構寫作的程序性知識。
第一次,以《巨人的花園》為例子,呈現三段式文章的結構,讓孩子們明
白,童話故事要一步一步寫完整。寫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有了這兩次情節圖的直觀展示,孩子們對怎樣把故事寫完整,怎樣將重點部分展開寫,就有了理性認識。這樣,童話寫作的程序性知識,就得到了滲透。
作文教什麼?教作文的程序性知識。所幸的是,中國台灣的作家王鼎鈞先生,早有了這樣的認識。王先生寫出了《作文三書》洋洋三本作文指導叢書,此書,設若中國的語文老師人手一部,則作文教學的面貌,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