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民辦詠梅小學怎麼樣
基本情況:民辦詠梅小學於2010年9月由原來的民工子女學校新世紀小學轉制,學校佔地面積4516平方,建築面積2216平方。現有26個班級,1347名學生,75名教職員工,其中教師60名,大專以上學歷45名,佔百分制75以上。
作為從事專業工作的一次特殊的「轉型」,我接手這所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學校的管理工作已經一年多了。從初期的工作方法和環境適應策略的整理和歸納提升,到步入正軌後的學校系統規范內涵機制建設和人文環境的培育,隨著接觸問題的不斷深入,也讓我進一步的思考如何去辦好一所外來隨遷子女學校,而且也激發起我對這類學校管理探索的激情。
今年在上海市民辦教育研究所專家的調研中,我匯報了我對隨遷子女學校管理的研究和實踐,得到了專家團的一致贊賞,他們又讓我在全市首次隨遷子女學校暑假校長培訓班上進行專題交流發言,也得到廣大校長的認可和好評,在此我把管理探索中的一些實踐收獲、初步經驗和相關思考,經過整理加工,作為我對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學校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二,呈現給各位領導和專家,以求賜教!
一、學校「育人工程」的起始層次設定和路徑轉換——德育實效性的實踐和探索:
面對來自二十多個外省市自治區隨遷務工子女,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進過幼兒園,加上山區農村的父輩們很少對他們進行基本的行為規矩教育,因此,各種行為習慣非常不盡如人意,如何對他們進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結合閔行區16所隨遷子女學校參與的上海市重點課題《國民素質教育》,我提出了我們學校德育教育圍繞做三種人的教育展開:一是做一個文明的人;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三是做一個有用的人。
(一)基於學校的規范引領,系統建構「都市人」的體驗和認同:細化「如何做一個文明的人」的行為解讀
外來人員隨遷子女當他們進人一個國際大都市,他們的行為習慣必須要適應這個城市的基本要求,我認為對於這批外來娃就可以從上海市民「七不規范」作為抓手,一步步的讓他們努力做到,雖然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由上海市文明辦提出來的市民基本行為守則,但是並沒有過時,我們把七不規范讓他們首先能夠全部背出來,然後明確每一個規范的具體要求:
在明確具體要求的同時,我提倡必須落實在行動上,並且在全校家長會上我也進行大力宣傳,為家長補上這一課,尤其是第六條,不在公共場所吸煙,我讓孩子們:「小手牽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督促家長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更不能在校內任何場所吸煙。
(二)提煉時事的教育價值,切實引導「社會人」的體驗和認同:建立「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的正確認知
我對善良人的界定是:為人忠厚誠實,當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全身心地付出提供盡可能幫助的人。我們教育孩子首先要教他們做一個大寫的人,正如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忠厚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助人為樂是善良的具體表現,大而言之,當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時,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善良的人都不會無動於衷,都會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善良人的舉動,小而言之,當我們身邊的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作為一個善良的人,我們理所當然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這就是最具體的善良人的表現。
(三)挖掘身邊的育人資源,逐步深化「智慧人」的體驗和認同:激發「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的自我追求
我們現在努力學習,學會各種知識和本領就是為了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的必須,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對社會作貢獻的前提,我們現在打掃校園內外的環境,為社會為他人提供一個學習、工作、生活的良好環境,就是一個有用人的行為表現,我提倡「三萬歸一」的辦學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萬般藝、佔一席地),就是要師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自己的特長,佔領自己的制高地,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學做「三種人」是我在今年三月份學雷鋒活動的時候經過思考後提出來的,當時學校政教處結合學習雷鋒活動舉行全校主題班會展示,我在參加聽課時發現各班學生都在高唱六十年代的主題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人民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昂!」我隨意問幾個班幹部:如何忠於人民忠於黨,什麼是愛憎分明不忘本?他們當然無從回答。於是我就思考我們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問題,於是我經過反復思考提出學習雷鋒,象他那樣做三種人,人們說雷鋒行百里好事做千件,當雷鋒在外出路上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他會毫不猶豫伸出援助之手,全力提供幫助,那就是一個善良的人;雷鋒把自己比作一顆螺絲釘,無論擰在哪裡都發揮他不可缺少的作用,這就是一個有用的人;雷鋒時時尊老愛幼處處注意軍人良好形象,說明他是一個文明的人。我們學習雷鋒就要象他那樣,當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全力給予幫助,那就是一個善良的人;當學校開展各種活動時我們要積極投入,發揮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一個有用的人;我們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時時注意文明禮貌處處遵守七不規范,那就是一個文明的人。我認為我們這樣的教育就是使德育教育增強了其實效性,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怎樣的人。事實證明經過一個階段的教育,效果是明顯的,學生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強了,文明禮貌也有了長足進步,尤其是行為習慣得到明顯提高。
二、學校「育人工程」中的知識建構涵養和能力孕育——智育有效性的實踐和探索
學校為了改變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狀,我積極尋找突破口,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引進了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創立的自然分材教學法,並且請到了以劉耀明博士領銜的專家組的悉心指導和幫助,大膽實施課堂教學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課堂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較大提升,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在注重學生發展為本的二期課改理念指導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互幫互助精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師的調動下大大增強,互幫能力得到提升。在閔行區進行的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和科研論文大獎賽中,先後有兩人獲得二等獎,四人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從而使課堂教學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和評價權還給學生,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融洽,團隊合作的氛圍濃厚,課堂充滿了成長的氣息,充滿了快樂的體驗和創造的活力,讓校園充滿教學相長的生機。
(一)「關注理論思考」是為了「滿足實踐需求」——什麼是自然分材教學
我的理解是:自然分材教學以理解教師、激勵學生、研究問題為基本前提,在汲取和借用因材施教、導生制、分層教學等傳統探索的基礎上,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實踐模式。該模式強調教師撰寫指導自學書,教學過程按反思診斷、普讀求是、補讀幫困、內容連網、因人作業等幾個環節進行。
熊川武教授認為,自然分材教學是「教師讓教學任務隨學生差異自然分化並引導學生針對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進行研究的一種教學理論與實踐形態.」我們可從上述定義得出自然分材教學的要旨:其一是尊重差異,以學為先;其二是順勢為學,貴在自然;其三,緊著問題,自主發展。從這幾個方面可以看出,自然分材教學是一種在充分信任教師和學生的基礎上,講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模式。
(二)「消化理論」才能「辦成實事」——在小學階段能否實施自然教學分材
說老實話,在實施的當初我也有些猶豫和彷徨,過去我在中學當了十幾年的校長,參加了上海市首輪課程教學整體改革試點工作,又參與了首批華師大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推廣性實驗,對課堂教學的改革研究從來沒有中斷過,當我聽了熊教授關於理解教育和自然分材教學報告後感覺和葉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改革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自己親自下水,積極投入學習和探索,當我擔任閔行區民辦詠梅小學校長後,在大量聽課以後發現教師課堂教學依然在照本宣科,學生完全處於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狀態,和上海市二期課改的精神格格不入,我想改變這種狀態,但是能否實施自然教學分材法,我沒有任何的底氣,是劉博士大膽鼓勵我去實施,他認為雖然是小學生,但是他們並不是零起點,他們學習語文,他們早已經學會基本的語言表達,他們學習數學,也基本上認識了數字,就是學習外語,大多數學生經過教師的啟蒙教學,也有了進一步自學的能力.當然我還得到上海市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周主任的鼓勵,因為他也在當小學校長時實施過這一改革試驗,他認為這是我們這類學校改變課堂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好途徑,他們都到我學校對教師進行了輔導和開設講座,尤其是劉博士在專題輔導講座後還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在他們的啟發和引導下,我們的老師主動進行實踐和探索,當我聽了我們學校教師的實踐課以後,讓我耳目一新,同時堅定了改革的信心,實踐證明這個改革在小學完全可以推廣,而且通過實施改革的班級和沒有實施改革的班級比較,實施改革的班級成效明顯。
(三)一切都在運用中豁然開朗——自然分材教學的基本模式的學校實踐
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學法在我校實施已經是第三個學期了,學校獲得了初步的成效。為了對其中的相關方法和獨特措施有一個略具系統的描畫,我想通過以下幾個模塊展開說明,並闡述一下我個人對自然教學分材法的初步理解。
1. 反思診斷
反思診斷是自然分材教學中一個承先啟後的環節,也即對前次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並通過學生間的相互探討,最終解決遺留問題,為進行新的學習做好准備。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相互檢查作業,校對答案,找出彼此的問題所在。其目的有三:其一是找出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其二是分析原因,弄懂知識;其三,訂正答案,並作好標記,以有利於問題跟蹤。
2. 普讀求是
「普讀」包括「自學、互幫、釋疑、練習」四個子環節。在這個環節「凡能讓學生自學的內容,要盡可能讓學生自學。在這點上,教師要信奉『相信學生、解放自己』的道理。」當然這種自學是帶著任務的自學,學生一是要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目的地自學;二是要動腦、動手。比如:學生在自學文科學科時,要嘗試列出關鍵詞、總起句,概括出中心思想等;在自學理科學科時,應嘗試將抽象的符號語言轉換為日常語言,並能模仿例題自己出題。在自學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難題,學生則可以向小組中的同伴請教,被請教的同學應認真進行解釋。問題解決後,學生應及時反思,梳理所學知識的邏輯線索,以達到「求是」之目的。
3. 補讀幫困
在「普讀」環節中,有些「弱生」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時就需要進行補讀,以確保問題當堂解決。補讀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由教師親自將「弱生」組織在一起到黑板前進行輔導、答疑;二是在小組內由優生對「弱生」進行輔導,優生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則請求教師解決。
4. 內容連網
這個環節是教師面向所有學生講解知識結構,以讓所有學生形成本單元知識的結構圖,釐清概念,掌握原理。通過以上幾個環節,教師對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難點問題基本上已經瞭然於心,教師在這個時候進行框架性的講解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有效地將學生中點狀的知識聯結成網,前後貫通。
5. 因人作業
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總的要求是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以最少的作業量,減輕學生的負擔。對「弱生」不強求高難度,也不實行題海戰術,而是確保他們學懂、學通;對優生則實行知者加速策略,適當提高知識難度,讓他們「吃飽」、「吃好」。
(四)幾點體會
1、課改的目的是什麼?我以為就是要改變師生的生存狀態,讓學生學得有尊嚴,讓教師教得更體面。今天,突出「學」絕不是以打壓「教」為代價,而是呼喚「教」的呈現形式的轉變。
在課堂上,我們需要讓學生學習並快樂地成長著,閔行區教育局王浩局長提出讓閔行每一所學校的學生都能夠快樂成長。顯而易見,這就必須從課堂教學的改革抓起,因為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和由此生成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知不覺中侵蝕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他們不會有快樂的感覺。應對考試的課堂,容易引發學生分化。對於學困生來說,課堂會變得沒有情趣和尊嚴,有的只是恐懼和厭倦。他們既沒有興趣,又失去了信心,逐漸被邊緣化,產生游離就變得自然而然了。何必要讓學生痛苦,教師也痛苦呢?教育是面對他人生命的藝術,我們理應讓生命在課堂中拔節、快樂成長。
課改信念的理念的外圍是「管理」。好的教學理念最終轉化成小組合作機制才能真正發揮效力。管理的外圍是「模式」,管理讓先進的課改理念得到實化、固化,走向可持續化,而模式正是這些深層次東西的提煉與外顯。而模式的核心,就是「文化」了,理解教育強調理解學生,教在心靈;理解教師,勤學奮進;理解自己,塑造人生。教師通過呵護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展示欲,將學生置於「發現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等方式,在課堂的學習中讓學生不斷運用知識解釋生活,從而激發起他們「知識主宰者之感」,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學生快樂的感受就自然而然地產生。而當學生理解了教師,他們就能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才能勤奮學習。最後師生才能明白教與學的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
2、課改有多艱難,就有多必要。課堂效益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就提高。課改就是為了以課堂為突破口和主陣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奠基一生的幸福,讓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課堂覓得教育生活的詩意棲居。
那麼,在教師觀念轉變後,該如何有效推進,首先模式不是模式化。其次以「教中心」來總結教學模式,往往會受到學科特點的制約,不同的學科可能有不同的規律,很難找到一個通用模式。而圍繞「學中心」來構建,體現出來的是學習對象在一般性認知成長中的規律、共性、特點,適合於不同的學科。自然分材的教學課堂一般需要具備基本的三步流程,這一流程中承載著教師對學生生命成長方式的尊重和對「學規律」的認識。這三步是「自學——展示——反饋」,也就是放手讓學生「嘗試先學」,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學得如何?將問題展示出來;第三步,教師依據學生展示暴露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反饋提升。
3、沒有問題的課改不是真正的課改,課改讓我深深體會到這是一個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循環中走向進步的過程。
在實踐自然分材教學法的過程中,我覺得需要關注三條策略:即打造符合學情的自學指導書——引導策略;構建學習共同體——合作策略;實施多元評價——激勵策略。
由於我們的實踐還處於起步的階段,在實踐中我們的教師也碰到許多困惑,我讓全校教師分教研組和年級組進行交流歸納,請劉博士帶領的專家團隊進行答疑解惑,但是不可能完全解決,尤其是部分班級學生差異擴大,少數學生不願意參與團隊合作,個別性格孤僻的學生經常游離與小組之外,造成成績反而下降,這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努力去改變的。年級學科之間的分組不同,學生的座位調動頻繁;教師採取的激勵機制處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狀態,如何諧調雖然我們仍然處於困惑狀態,但是我堅信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主動合作和參與中學學習,掌握知識,效果一定會呈現的。
三、作為學校「育人工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堅持每天一小時的可行性的實踐和探索
面對場地小、學生多(連全校同學一起做廣播操都不可能)的現狀,為了落實市教委關於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的要求,我因地制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廣播操採取室內外相結合的辦法,班級室內操和操場室外操相結合,二是體育課以教授學生學會弄堂游戲為主要內容,讓孩子不但會玩而且有興趣玩,三是學校每一個學期開展趣味游戲運動會,來促進學生鍛煉的興趣。實踐證明因地制宜地開展適合學生身體鍛煉的體育活動不但保證了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而且學生的體質素質有明顯提高,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大幅度提高,四是我又充分利用市教委為每一個學生贈送的陽光體育大禮包,明確「踢跳」(踢毽子、跳繩)成為我們學校體育重點發展的特色項目,讓體育老師去一邊學習一邊施教,爭取在體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爭取讓踢跳成為學校體育的制高點,這次區組織的全區踢跳比賽,雖然我們剛剛起步,但已經獲得了第五名的很成績。當然我們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游戲技能,得到身體的鍛煉,享受成功的愉悅,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除了德育上的有效性、智育上的實效性、體育上的可行性外,我在學校的管理上要求學校的每一個教師都要成為學校的主人,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時,明確每一個人的責任,提出了「校園五線譜」:即安全是底線;愛心是主線;規范是基本線;質量是生命線;特色是五綵線。在不斷進行校本培訓過程中和我和教師一起探索爭取形成共識。
實踐還在進行中,探索也在不斷深入中,希望我的實踐和探索得到專家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