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解決小學生初步作文的困惑
臨澤縣城關小學 邢雪玲 「怕」就是學生作文時出現的畏難心理。拿筆之前什麼都在腦子里,可是提起筆正要作文時,又什麼都忘了,真是興致而來,老虎阻路,教師也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我想,造成學生作文畏難心理的原因首先是無話可說,言之無物。小學生生活的空間狹窄,接觸的人和事比較少,而對於身邊司空見慣的事物卻熟視無睹,缺乏觀察提煉素材的能力,這是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主要原因。其次,詞彙的貧乏也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學生整天趴在作業堆里或面對電視機,閱讀量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閱讀面僅來源於教材和一些少的可憐的《同步作文指導》,造成作文時詞彙貧乏,詞不達意。多數學生表現為記流水帳。再次,指導的「少」「空」造成學生的畏難心理。所以,在作文指導課時,也只是簡單地把作文要求講解一遍,至於怎樣具體地寫,怎樣圍繞中心選材等基本寫作知識則空泛地一帶而過。這樣,使學生本來就模糊的寫作知識更加模糊。於是每次習作便重復這樣的惡性循環。師指導空泛——生「老調重彈」——師批評指責——生厭惡作文——師對生失去信心——生對作文失去興趣,加強了畏難心理。最後,階段訓練的不過關造成學生作文的畏難心理。小學階段學生作文訓練要求不外乎通過寫人、敘事、寫景等的練習,掌握初淺的寫作知識和技巧。階段訓練的不過關表現在:上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沒有達到就又開始下一階段的訓練,造成積重難返。如寫人的習作訓練,中年級要求寫出人物的特點,還要加入適當的心理描寫,以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有相當多的學生對這一要求不過關。每一階段的不達標,造成了高年級學生作文能力的偏低。 2、「空」。「空」就是作文內容的空洞。具體表現在①虛偽編造——為作文而作文。②移花接木——套用同題範文,對精彩句段、人事進行「乾坤大挪移」。分析原因,多數小學生認為生活單調,每天進學校出學校,出家門進家門,這些平凡、簡單、重復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可寫,寫起來只有虛偽偏造,或將《英才教程的作文》中的好句好段、人和事等放到自己的作文中。造成內容的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無真情實感。如表現一個人的品質,上世紀末的學生寫讓座,拾金不昧,到本世紀初的學生仍寫讓座、拾金不昧;一個小學生從三年級寫的話到六年級的作文,每次遇到要求寫事的作文,,總是寫三年級作文那一件事。不少的學生寫作文不是在課堂內獨立完成,而是回家後在《作文指導叢書》中「找找、抄抄……」,如此種種,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抄文,學生養成了思維的惰性,缺乏了獨思考的能力,更不用說什麼創新精神了。 3、「亂」。「亂」指學生作文組織材料缺乏條理性。大多數小學生的作文,即使是高年級學生的作文,真正能做到中心突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連貫的不多。學生對於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的銜接、過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加註意,只是東拼西湊一些語句,寫出來的文章或者言不達意,或者前後矛盾,令人費解。造成學生作文「亂」的原因主要是教師缺乏「導」,即上面寫到的「少」和「空」。學生未能掌握一些作文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一、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引導學生由怕作文到樂於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從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著手。因為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有了寫作的慾望,才會誘發寫作的積極性,樂於作文。針對學生認為作文難,怕作文,厭作文的心理,教師要多加鼓勵,告訴他們其實寫作文並不難,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怎麼說就怎麼寫,只要把你的好奇心與感悟相結合,只要平時多留心觀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就是一篇有內容的作文。在學生作文時,教師要多寫上鼓勵的批語「你進步了!」「你真棒!」「再努力!」「真實生活小小觀察家」等,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寫作的信心,學生有了信心,寫作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在我們學生的習作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好詞佳句,我們教師就要善於抓住這「閃光」的星點,在他們的習作中圈點批註出來,或者抄在黑板上讓全班同學欣賞。這就會大大激發同學的自信心,使其產生下次作文再「露一手」的慾望。於是他們對作文就會產生興趣,更加用心地去寫作,作文的質量也就會越來越高。 二、指導積蓄語言,豐富詞彙,提高表達能力 常常看見許多學生在作文時抓耳撓腮,卻擠不出一點「墨水來」。學生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的現象,一直是困繞著學生寫作的難題。仔細分析,主要是缺少豐富的積蓄。因為胸中沒有「積蓄」,所以筆下就流淌不出汩汩的清泉。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和指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詞彙,磨礪語言基本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特別要抓住每一單元中的好詞佳句指導學生學會應用。 1、品詞品句,入情入境 感情朗讀,品詞品句,入情入境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平時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只有通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品味,學生的語感才能得到培養,語言的積累也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獲得。 2、熟讀成誦,培養語感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位文學大師不是背誦高手。所以,對於優秀的文章、片段、好詞佳句,要強調反復誦讀,直到熟讀成誦。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彙,熟悉規范語言,增強語感,對作文有益,還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精美、規范的語言,寫作時,這些優美的詞藻、佳句、精巧的構思就會不斷地湧上來。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課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觀察生活,選材、確定中心,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從中學習一些寫作知識、修辭手法。語文課上有計劃地加強默讀、復讀、背誦、聽說訓練,使語文課真正起到訓練學生思維,豐富和發展語言的作用。此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拓寬閱讀面,指導學生有目的性地閱讀、豐富和積累語言。 三、加強造句訓練,奠定寫作基礎 句子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要從句子做起。特別是小學生作文尚屬起步階段,著力於由句子所組成的片段的訓練,重視造句的訓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運用修辭手法造句,串詞造句聯段,對學生准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訓練主要培養學生寫話要語言連貫、中心明確、層次清楚,以避免在作文中產生詞句不銜接,文章無中心,顛三倒四現象。 四、創新作文課堂,讓作文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 平時我們的作文課,大多是教師把作文題目或寫作內容交給學生後,簡單地講一講作文時的要求後就讓學生習作。這樣,學生很難在幾十分鍾內寫出一篇內容充實具體、語言生動、中心突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除學生組織語言存在一定的困難外,最關鍵的還是學生缺乏寫作的素材。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創新作文課堂,把學生喜愛的各種游戲活動、參加的各項活動、情景等引入課堂,與習作指導結合起來,用游戲活動激活課堂,讓作文課堂指導過程成為鮮活的素材,為學生習作創設源頭活水,學生作起文來就不會憂無話可說,有話難說,言之無物,言之無序的困撓。例如,近期大課間活動時,學生參與的跳短繩,跳長繩活動,學生不僅會跳了,而且還跳的花樣翻新,作文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的題目是記一次自己參加或目睹的一次體育活動比賽。 開始上課了,我問:「同學們,剛才你們分組比賽的什麼呀?」學生紛紛舉起小手興奮的要說,我再問:「都是怎麼跳的,跳出了什麼花樣,高興嗎?想不想吧剛才的活動過程,心情都寫下來?」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寫,再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後,小組推薦代表講台演講,大家評議,在聽、評、議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來。接著鼓勵學生寫出有新意的與眾不同的作文。由於這是同學們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情景,所以寫出來的文章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解決了前面所說的無話可說、言之無物的困惑。資料提供者:
❷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重視課文教學,輕視作文教學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非常重視課文教學,在每一學期初,老師都能根據教學計劃、大綱制定詳細、合理的課文授課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而對作文教學卻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即使有也缺乏系統性,隨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學中,老師往往是隨心所欲,甚至應付了事。究其原因,主要是課文教學與考試分數關系明顯,只要是平時老師講到的內容,在考試中學生遇到會立竿見影,體現老師的教學水平,因而把課文教學當作重中之重。而對於作文教學來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作文成績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而對於考試成績來說,無論學生寫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點分數,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作文閱卷主觀隨意性較大,同樣水平的作文在分數上可能有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績的風險性,進一步消減了老師作文教學的積極性。
問題二、農村生活空間狹隘,視野狹窄
農村師生生活在鄉村,受生活環境的制約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一般都走不出校園,走不出學校、家庭這個生活區。出門少、閱歷淺、視野窄,對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無法感知日新月異的周圍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結果,導致學生作文的素材貧乏,只能局限於校園師生或學生之間或家庭之中,作文的立意、選材難以出新。
問題三、注重寫作數量,忽視寫作質量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各科教學都有追求「精講多練」的趨勢,作文訓練也不例外,許多老師曾片面地認為,只要不斷的增大作文訓練量,學生的作文成績就會提高,因此不斷的鼓勵學生多些多練,一周交一次作文,天天寫日記,讀書札記,每天的所見所聞等等,學生拚命的寫、湊字數,甚至抄襲,老師拚命的批改,講解,師生不堪重負。造成了事實上的兩敗俱傷。究其原因,一是受理科教學的影響,搞題海戰術,錯誤地以為廣種就能博收。二是「多讀多寫」一直被公認為是傳統經驗而加以推廣,教學大綱也要求老師盡可能的給學生以更多的寫作機會,許多老師靜止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沒有將「數量」和「質量」結合起來統一考慮,沒有認真地研究 作文教學的客觀 規律 。
❸ 作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
以往的寫作教學只重視寫作知識的傳授,如在寫作課上講一些寫作方面的理論,解釋概念以後,舉個事例了事。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自然也聽得非常認真,似乎有所收獲。可是學生依然寫不好作文,原因何在呢?這是因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或者說,輕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養成訓練。這種訓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進行與字、詞、句、篇以及寫作知識有關聯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即培養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二是進行與寫作過程有關的認知能力的訓練,如觀察、想像、分析、概括等的能力。只有進行上面兩個方面的訓練,糾正以往教材的體例,糾正教師講課的程式,作文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際效果。
二、注重「外顯行為」,忽視「內在因素」。
跟以傳授寫作知識為綱的教學模式相適應,傳統的寫作教學在方法上往往講述各種「文體」的特徵,如「應用文」,則講述「應用文的含義」、「應用文的特點」、「應用文的類別」等,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加以強化。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強化」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目的是通過強化訓練形成學生能力。但這種方法訓練的只是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說,寫作過程是涉及寫作個體的多種心理活動,一個寫作個體的寫作能力不僅與他的語言運用能力有關,而且與他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以及價值取向等內在因素也有關。所以,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強調對個體「外顯行為」的強化,而忽視個體的「內在因素」的行為主義的訓練方法,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一旦條件發生變化,習慣於範文模式,也就是說,習慣於模仿和套用現成的模式,面對要求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的寫作活動,寫作個體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們說,這種注重「外顯行為」,忽視「內在因素」的訓練方法是不可取的。
三、注重「寫作」,輕視「說話」。
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裡面有個『語』字。如何聽他人的話,如何更好地說自己的話,正是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小學語文教學法專家高惠瑩也說:「作文應包括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力,具體地說,即教兒童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由此看來,我們應該重視口頭作文的寫作。其實,從整個寫作過程來看,「聽」和「讀」是信息輸入寫作個體的過程,而「說」和「寫」是寫作個體信息輸出的過程。寫作個體不論是「說」還是「寫」,都要求個體經歷一個思考的過程,即構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個體要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確定表達中心、選擇適當方式以及表達的順序等。實際上,「說」比「寫」對於寫作個體而言,往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要求個體思維必須敏捷,反應必須迅速,要求個體根據環境的要求隨機應變、見機行事,迅速作出反應。因此,進行說話訓練,提高說話能力,是寫好文章的基礎。所以,只重視「寫作」而輕視「說話」的方法,實際上不僅會影響寫作個體口頭語言的交際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個體的寫作表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應該把「說」和「寫」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共同提高。那種把「說」和「寫」對立起來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是不符合寫作教學規律的。 四、注重「理論」,忽視「情感」。
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寫作「理論」、「理性」,或者說「規律」、「方法」的講授,而忽視寫作個體的「情感」、「思想」這樣的重要因素。如教師只講授如何選擇材料、如何提煉主題等,而不培養學生的情感,使之有感而發。
五、重視「內容」講解,忽視「情境」創設。
教師重視對寫作範文從「文字」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範文里所描繪的「情境」的創設。如一些教師在分析範文時,都是按照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段落大意、內容分析、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六大塊進行講解,而沒有利用創設「情境」、環境烘托形成真實的氣氛,以激發寫作個體的興趣。命題寫作也是如此,教師既不考慮盡量地選取貼近個體日常生活的材料,也不考慮個體的情感世界,自然也不創設跟題意有關聯的真實情境,這樣的結果,就使得寫作個體對題目無從下手,逐漸失去寫作的信心。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個體的興趣,觸發寫作個體豐富的聯想,鍛煉寫作個體的形象思維能力,使寫作個體自然地產生寫作慾望,從而寫出好的文章。
❹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全在哪些突出問題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會聽、還要敢說、愛讀、想寫的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但現在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時刻困繞著學生.我認為小學作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學會觀察生活
現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學生作文又以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及一定的習作水平為前提.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學生參加實際活動,作文就有東西可寫;積極地參加實際活動,寫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教師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同時,還要學生認真去想想,去聽聽,去聞聞,去嘗嘗,去接觸接觸,去研究研究.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寫作空間,要經常把學生帶出課堂,走入自然,走入社會.自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學生走入大自然的懷抱,會有一種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自然界的奇山秀水、花草樹木、眾多可愛的生物都是學生寫作的好材料.同學們要想寫好作文,就要熱愛生活,學會做生活的主人.一個不熱愛生活的人,他不可能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一個對集體活動不關心的人,也不可能寫出精彩感人的集體活動場面;一個對周圍事物不仔細觀察的人,當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只學會觀察生活,學生對待作文才不會有害怕心理,才樂意去寫,才敢於去寫.才能寫出他們眼裡的世界、內心的情感,才能寫盡生活的真、善、美,世間的假、臭、惡……
二、學會積累詞彙
有的同學掌握的詞彙量很少,作文時一提起筆來就覺得沒有詞兒,腹中空空,肚子里什麼可寫的東西也沒有,有的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師平時就應要求學生不斷積累詞彙.把平時學習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記錄下來,如名言警句、小趣聞、小常識,小故事等.知識積多成學問,用起來就會思如泉湧,順理成章.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學生准備好幾個摘抄本,以便進行好詞佳句的摘抄,養成摘抄的好習慣.
1、從課文內容中積累
在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這樣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從摘抄中積累材料.學生通過平時的積累為寫作打下鋪墊,在寫作時不至於「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我要求學生反復誦讀,並把課文中優美的片斷和自己喜歡的地方抄寫下來.
2、通過寫日記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有效途徑.我讓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日記的內容不限,體裁不限,學生可以寫看到的,可以寫聽到的,也可以寫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比如:搞完一次大掃除,辦完一次學習園地,參加完一次課外活動等都可以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心得體會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三、學會激發想像
在寫作中,想像起著主導作用,運用想像可以開拓思路,使構思展開縱橫馳騁的翅膀.兒童的想像力是最豐富、最活潑、最天真、最大膽,也是最奇妙的.對於小學生而言,寫實比寫想像作文難得多,寫想像作文更能拓展學生思維.
❺ 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有的同學掌握的詞彙量很少,作文時一提起筆來就覺得沒有詞兒,腹中空空,肚子里什麼可寫的東西也沒有,有的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的詞語,優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師平時就應要求學生不斷積累詞彙.把平時學習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記錄下來,如名言警句、小趣聞、小常識,小故事等.知識積多成學問,用起來就會思如泉湧,順理成章.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學生准備好幾個摘抄本,以便進行好詞佳句的摘抄,養成摘抄的好習慣.
1、從課文內容中積累
在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好詞佳句這樣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美從摘抄中積累材料.學生通過平時的積累為寫作打下鋪墊,在寫作時不至於「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我要求學生反復誦讀,並把課文中優美的片斷和自己喜歡的地方抄寫下來.
2、通過寫日記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有效途徑.我讓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日記的內容不限,體裁不限,學生可以寫看到的,可以寫聽到的,也可以寫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比如:搞完一次大掃除,辦完一次學習園地,參加完一次課外活動等都可以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心得體會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❻ 當前小學生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小學生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比較的困難常常是拿到做完以後覺得無話可說。這種情況就需要讓學生在平時多去閱讀多積累,然後才可能在寫作文的時候有話可說。
❼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擾有哪些
一、關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困惑
現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累,老師更累。老師想方設法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創設情景似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沒有剛開始那麼濃了,有時候就是流於形式了。如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感受數學的美?
二 作文教學的困惑。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最難以操作的一項教學工作。就目前來說,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作文指導,包括訓練體系的確定和作前的指導,現在多數作文訓練非常盲目,沒有找到一個合適有效的作文訓練體系,每次上作文課之前,急急忙忙隨便想個題目就讓學生寫,甚至有些作文題目離學生的生活距離很遙遠,這樣造成的結果可想二知,學生抓耳撓腮,老師看著學生習作愁眉哭臉;其次,每次寫作之前需不需要指導,如何指導才有好的效果,也是另很多語文同仁傷透腦筋的問題。二是作文批改,因為每寫一次作文,每個老師要批改60篇左右的學生作文,耗時耗力,發到學生手中,學生看後,一笑了之,甚至有的學生連看都不看就塞到抽洞里去了,老師的心血沒有換來絲毫的效果。三是作文講評,到底怎樣的作文講評模式才能使學生有真正的收獲,起到較好的效果。由此,就出現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三:作文教學到底如何指導、批改以及講評?
三、課內閱讀教學的困惑
我認為語文教學應該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能力培養主要包括閱讀欣賞和寫作兩大能力;而語文素養,我的理解就是學生文字素材在大腦中的積淀,以及據此而表現出的語言表達水平及層次。當然,也不可否認,由於近幾年社會、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主要體現在教學成績上,所以絕大多數的我校語文老師的教學出發點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一出發點一點錯誤也沒有,但是我認為,我們不能因為這一目的而忽略了語文本身作為文學的魅力,我們應該找到這兩點的最佳結合點。據我了解,現在有些老師,包括我在以前也是這樣做的,即為了應付考試,惟恐哪篇課文漏掉知識點,所以把每篇課文分解成許許多多的知識點,逐一講解,讓學生一字不差的記下,這樣就使的語文課成了學生的負擔,時間一長,不但學生不喜歡聽,就是老師也越上越沒意思。所以就產生了我們語文教學的困惑之一: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是把學生的能力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放在第一位,還是把應試教育放在第一位。
四、關於「應用多媒體」的困惑
現在的課堂教學,似乎沒有現代化手段就是一節不成功的課。所有的優質課比賽中,沒有不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多數老師都會認為課件用的越花哨,課就是成功的。
在這里,我很困惑:課堂教學中老師能代替的、生活中有實例的,有時候只需要一塊小黑板就可以達到目的,需要用多媒體嗎?是否應該把「應用多媒體」作為評價一節課好壞的一項標准?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對待多媒體?多媒體在哪些情況下適合為教學服務呢?
以上是我利用一天的時間發自內心地總結了從事初中語文教學以來的幾點困惑,當然,困惑不止這些,由於認識非常膚淺,談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懇切希望我們學校的全體語文同仁提出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❽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從教師的角度而言,一方面,由於長期以來作文教學的效果不佳,導致很多教師對作文教學失去熱情和信心,並產生畏難情緒,往往更加側重於基礎知識的練習,而作文訓練次數太少,教學脫離生活實際,且缺乏對學生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作文評改方法過於簡單,批閱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改進文章的具體方法的提出,過分限制學生的自由發揮,導致學生的寫作趨向雷同。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存在的問題則主要是小學生作文的「模式化」「成人化」,文章缺乏真實情感的表達,題目陳舊,寫作千篇一律,不具體,不真實,話題更是老生常談,只會一味進行機械模仿,缺乏創新,寫作中詞語匱乏,語言蒼白無力,只會說套話,說空話,沒有個性,不具備新鮮感。這正是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兩難局面,也是一直以來限制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大障礙,針對這種現狀,還需要廣大語文教師不斷探索,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改變作文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
二、解決措施
1.立足生活,積累素材
寫作素材是寫作的前提條件,而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只有擁有生活的體驗才會有創作的激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不要讓小學生禁錮在學校和家庭兩點一線的模式中。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得存在,而寫作的過程也正是由觀察生活開始的,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在組織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景觀,學會抓住事物特點,並將生活中的瑣事轉化為寫作的素材。可以說,作文是生活的反映,離開了生活作文也就失去了意義。新課標也強調寫作要多角度的觀察生活。因此,教師應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好奇心和求知慾旺盛等特點,加強實踐,開展實踐課,不斷豐富學生的生活,給學生感悟生活的機會,使學生在自然中得到釋放,調動小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他們充分體驗生活,發現生活的多姿多彩,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孩子的獨特視角去創作,使屬於小學生的童真童趣在作文中得以充分的展示,避免模式化,成人化的寫作。
2.培養個性,大膽想像
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已經成為了作文教學中的重點。我們倡導個性,但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寫作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目前,仍有部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只注重寫作形式,採取「填鴨式」教學方法,嚴重禁錮學生思想,阻礙學生發散思維,導致小學生作文趨向雷同。寫作內容和寫作形式是作文教學最主要的兩大內容,教師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但收獲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給學生鍛煉的機會,單純的灌輸,只能扼殺學生的智慧和個性,要使小學生的作文呈現個性風格,響應個性時代的號召,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主動表達。由於小學生的想像力發展較早,受年齡影響,他們往往藉助幻想來理解周邊事物,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想像,誘導學生進行想像,進而激發他們潛在的想像力,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增強意境,創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個性化文章。此外,教師還要注意作文訓練的方法,鼓勵學生突破常用文體的限制,勇於表露自己現貨的思想,強調真實情感,不進行命題,不限制篇幅,創設開放環境。
3.注重評改,加強指導
注重作文的批閱和評改是提高作文質量的有效途徑。一般來說,批閱可分為教師批閱和學生互閱兩種形式。教師的評改對學生寫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適當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教師要講究評改的藝術,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採取「分層」評價,多採用激勵法,及時表揚,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並對學生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具體的指出不足之處,並給予指導。學生互閱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相互學習,改善自身的機會,逐步縮小差距,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學生在評改的同時也鍛煉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這也間接的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找出作文的不足,自己修改文章,和同學分享修改的方法,在評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水平。
【結 語】
總而言之,小學作文教學要立足生活,教師要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寫作技巧的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切實改變作文教學耗時低效的情況,使學生體驗寫作的樂趣,加強課外閱讀,使作文教學變得愉快、生動。
❾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
[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寫作一直讓很多小學生感到苦惱與頭痛,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後,總覺得沒什麼可寫,腦子里空白一片,或者幾句話就簡簡單單把要寫的內容解決了。有的甚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同步作文》。他們在記憶中搜索曾經看過的類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節,以至於作文出現了千題一式、千人一面;不真實,說假話;不具體,說空話;缺真情,說套話的現象。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為何我們的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沒有我手寫我心的慾望呢?究其原因,說明我們小學生生活經歷少,知識儲備少,沒有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對寫作不感興趣,不善於發現和觀察,缺乏寫作素材。針對以上困惑,我們不妨試試採取以下幾條相應的對策,看看能否改善這些困惑。一、關注課文教學,滲透寫作方法。農村學生獲取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課文就是我們學生很好的寫作範文,我們在教學中,隨時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試著背誦、運用到作文中去。以課文為範文,多進行仿寫練習和片斷練習。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文在作文教學中的示範作用,我平時授課時盡量和作文教學同步進行,多進行仿寫、續寫、改寫等不同方式的寫作訓練。比如在教《我愛故鄉的酸棗樹》一文時,便讓同學模仿此文按春、夏、秋的時間順序寫酸棗的形狀、顏色、味道及樹的特點的寫作方法,來歌頌家鄉的酸棗樹,讓學生以《我愛家鄉的……》為題寫一段話,學生有了具體模擬的對象後,他們就不感到束手無策了,達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應。再如當學習完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了解到其創作風格之一即在結局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便適時補充閱讀歐·亨利的另一代表作《最後的藤葉》,並要求學生按照作家的創作風格續寫一個結局。這樣,通過關注課文教學,既提高了農村學生的作文水平,又使農村學生千題一式、千人一面的創作現象得以改變,同時也使農村學生的寫作潛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小學生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二、重視作文教學的指導工作,正確引導學生。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學,以往我對教學生如何寫作文時,訓練目標不夠明確,訓練過程沒有扎扎實實,對學生如何習作指導得不夠全面。聽了北京市級教師袁志勇的精彩講座,我明白了寫作文要先教學生如何設計構思,如何寫習作語段,要一步一步詳細地指導,只有讓學生學會了走,基礎打得扎實了,才能慢慢走穩,千萬別急於求成,讓學生沒走穩就去跑,去寫成篇作文,可想而知,學生的作文能寫得好嗎?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指導一定要細,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是作文的方法,如我聽到的兩堂課,都是上《石榴》,也是作文遷移,學習了課文中的有關石榴果的描寫後,兩位老師同樣是教學生寫一種水果,一位學習了範文後,覺得時間來不及了,就沒多指導,直接讓學生模仿課文寫自己所帶的水果;而另一位老師則從外形、顏色、手感、氣味、品嘗的感受細細地指導學生,並適當讓學生展開想像,進行一些比喻、擬人,兩位老師展示的學生習作真可謂大相徑庭,後一位教師指導的學生寫得作文十分細膩,連剝桔子時,桔子皮散發的香味都寫得淋漓盡致。可見後一位老師所教的學生以後不管碰到寫什麼水果,都能寫得像模像樣的。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的作文教學指導是至關重要的。三、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要讓學生有樂於表達的願望與沖動,那麼習作就必須緊密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或物作為習作的內容,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如:組織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春遊、參觀博物館等。並做好相應的習作指導,這樣學生就不愁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了。四、要注重引導觀察,豐富寫作素材。從引導觀察入手,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在引導學生觀察時,必須把握以下幾點:(1)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題材。在作文教學時,不能脫離學生的認識和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寫反映社會生活、具有社會價值的大題材,不能企盼學生寫出什麼驚人之作。 (2)要堅持把定向觀察有機的結合起來。 (3)要引導學生將平時觀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進行集中歸類整理,將源建庫,使零碎的變為系統的,分散的變為集中的,陌生的變為熟悉的。五、多練筆,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要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必須要多多練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日記,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筆形式,所謂日記,顧名思義,就是對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事情的記載。葉聖陶先生曾明示:凡是乾的,玩的,想的,覺得有意思就寫,一兩句也可以。一位作家在談到日記時說:日記應該是心靈與紙筆的對話,是自由的閑庭散步。可見這種不拘形式,不求長短章法的日記克服了習作教學的諸多弊病,一定會更受學生歡迎,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練習寫作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最後,對當天優秀的日記或進步較大的日記,一定要在班上表揚或者在全班朗讀,讓學生體驗習作成功之樂。這樣學生就會期待收回日記,急於再次表達。一個學生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先用掃帚把垃圾、塵土……掃在一起。然後,我用掃帚把灰塵壓住,以免被風吹掉。我再把簸箕的後面拿起一點,再用掃帚用力一揮。但是,還有一些灰塵沒掃干凈,我再掃幾下,但還沒有掃干凈。我發了愁,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簸箕放到門口高低處,再輕輕一掃,終於把垃圾掃干凈了。我又把簸箕里垃圾倒進了垃圾筒里。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農村學生寫作現狀出發,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吸收新鮮的教育經驗和理念,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水平,相信總有一天學生不但會不怕作文,而且還會愛上作文。〔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隨文贈言:【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