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探索規律教學

小學數學探索規律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12 23:29:49

①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探索規律引發興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便會使大腦產生優勢興奮,表現為注意集中,記憶深刻,思維敏銳。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關鍵在於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數學活動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列幾種形式的游戲。
1.個體活動游戲。上課開始進行「比比誰最火眼金睛」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滾,看看各種幾種物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球等)分別有什麼特徵?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幾何物體的一些特徵。
2.集體合作游戲。在上「統計」活動課時,學生小組合作統計戴帽子的同學和沒戴帽的同學等相關問題時,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統計辦法,小組間比賽。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師生互動游戲。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最佳默契獎」。師與生像電視上作節目一樣,同時將結果寫在紙條上,並同時亮出。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諸如以上的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愛想像是人的本能。精彩的問題情境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1.提供思考素材。學生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有了顯性的物化媒介可以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思路。如教學「可愛的企鵝」時,我以一篇童話故事為線索,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減法中被減數,減數代表的意思。並激發學生的想像,一人說算式,一人編故事。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
2.留有思考空間。老師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教師不能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如老師教學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成8後,讓學生自己探索8還可以怎樣分?幾和幾合成8?學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對所學知識有較深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指導猜測方法。善於猜測是學生進行創造學習的重要環節。教給學生猜測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①根據經驗來猜;猜測不能憑空想像。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大膽猜測,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比如讓學生相互猜起床時間。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對方起床時間。然後讓學生說出真實情況。②從比較中猜;只有比較才有發言權。如讓學生猜7的分成,一個學生伸出2,讓學生說出7的分成。另一個學生說:2和6合成7。接著出題的學生判斷對還是錯。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判斷原因。學生說:因為2+6=8,8不等於7,所以回答是錯的。正確的是2和5合成7。
三、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品嘗成功。
積極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應該是失敗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1.鼓勵參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什麼都好奇,教師要抓住該年級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組織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手段呈現學習內容。有了外在的誘惑力,就會誘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樂在其中。
2、提供機會。通過老師的合理啟發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積極探究,從而找到規律,發現問題,理解新知,突發奇想解決難題。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當取得成功時,那份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可以說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此生發的學習動力也是其它激勵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學以致用,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
1、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之後安排的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就是很好的形式。圖片生動,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2.能自己尋找生活素材,集體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最高階段,就是學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體的智慧創造性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收集商品宣傳單,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並計算出需要付多少錢;比一比誰提的數學問題多,大家怎樣解決等,營造家庭購物的氛圍。利用知識的遷移,很好的開展實踐活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如;「誰想說說……」「誰願意說說……」等等。一位教師在傾聽完學生的不同意見後,說「我真榮幸,我和XX的意見相同。」話雖然簡單,但足以說明教師已經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師還應關懷、尊重、信任、理解和熱愛每一個學生,需要和學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友好的合作關系,從而形成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的社會互動關系。
2.重視情感的感染與激勵。
教師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個性去影響學生時所表現出的情緒力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去影響學生,同時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度、情感進行適時、恰當的評價,哪怕是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說一句「你說得真不錯」,都是對學生的莫大鼓勵,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改進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開展數學游戲或競賽;讓學生走出課堂,聯系學校、家庭和社會進行學習;低年級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編插童話故事等來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
六、激發動機,培養興趣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能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長方形的面積」教學時,先安排了一個搶答,展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競賽。如果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l平方厘米,那麼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回答前三個小題,學生爭先恐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到第4小題時,大部分同學閉而不答、只有少數同學說是1平方厘米,此時教室里很安靜,課堂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師緊緊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出擊,說道:「你們想知道這個圖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想!」,老師繼續說:「今天我們大家就一起來發現這個規律。」在老師創設的這種情境下,孩子們進入了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們保持繼續探索的願望和興致。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愛學。
2.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感。
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想方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可以採取不同的做法:對於綜合性比較強、比較靈活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來回答;對子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請學習成績中等的同學來回答;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請暫時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同學來回答。這樣所回答的問題與他們的實際情況相符,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就高一些、他們獲得成功的機會就多一些,他們的成就感就強一些,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濃一些,他們進行創造性學習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此外,還可以通過教師給學生及時的支持與鼓勵;教學內容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如鼓勵學生自己出題、改題,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相互考查和評議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策略
l.鼓勵質疑問難、敢於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問問題開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盡管有些一問題已經超出本節課的內容,但這些學生比起不提任何問題的學生更具有潛力。例如,在一次素質教育的研討會上,一位教師在進行「十幾減9、8」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課將要結束時,一位學生問:「老師12-9,2減9不夠減,我是倒著減的。先用9減2得7,再用10減7得3,因此12-9=3,這樣做可以嗎?」開始會場非常安靜,片刻之後,這個問題就像一顆「炸彈」拋了出來,在場的老師們議論紛紛,顯然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僅是授課老師沒有想到的,就連聽課老師們也為之一震。授課老師不但沒有批評這位同學,而是高度評價他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且採取了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及時組織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最後達成一致意見。這種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很強的獨創性。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教學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去積極地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梯形面積的計算」這一內容的教學時,在對學習方法(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情感(鼓勵學生對舊知識掌握的情況)兩方面准備的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舊知識找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用10分左右的時間在小組中經過充分的討論和研究、達成一致後,把小組的研究成果寫在黑板條上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主要有六種方法。(1)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沿梯形的一條對角線剪開,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3)沿梯形的中位線剪開後,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4)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點,把梯形分割成三個三角形;(5)沿著梯形的上底的兩個端點畫出兩條高,把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6)沿梯形的中位線向下對折,再沿兩腰中點向下作垂線,把兩個三角形向內所變成兩個長方形。 因此,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再創造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3.讓想像張開翅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特殊法寶。

「創新」就要建構眼前不存在(或對創新者來說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設想,這需要想像。想像是形象思維的重要方式,創新活動需要創造性形象思維能力,它是人們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對記憶中的表象,經過重新組織加工而創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維活動。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的再認識」的教學時,老師出示了一張長方形的紙,告訴學生這張紙是一個圖形的,原來這個圖形是什麼樣子呢一?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擺出原來圖形的形狀,然後貼在黑板上。同學們的擺法主要有以下幾種: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長萬形可以是不同圖形的,從而體會分數的抽象性,並且對於將來學習「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有了一個感性的基礎。
4.發散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形式。

發散思維是指一種沿著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從各個不同方面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式。在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成分。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復習課的教學時,結合本班人數出示了這樣一個題目: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2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少百分之幾? 教師啟發學生利用多種方法來解答這道題,學生最後得到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從這三種不同的解法來看,學生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題策略也就不同。
5.善於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目的。結合平時的作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自己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練習。聽了一節一年級「100以內數的加法」課,感觸頗深。教師在上課時,首先出示一幅同學們去春遊的圖畫。畫面上每班學生的代表舉著各班人數的牌子。畫面上還有大轎車和一個思考問題的小朋友:每輛車最多能坐80人,哪兩個班生在一輛車里比較合適?對於這個題,每個同學都能找到一、兩種搭配方案、每個人對解決問題都有貢獻。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於各種搭配方法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大家一致評出比較好的方法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採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到新知識和技能,使新課標下課堂教學實現自主化,合作化和探究的良好的互動模式。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容器,讓他們能在教師和他們自己設計的問題情境中,通過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只有教師有創造力,才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欲。只有在充滿生命活力與和諧氣氛的教學環境中,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結出創造之果。

小學數學的探索規律

1.
364、121、40、13、(4)、(1)
(364=121*3+1,121=40*3+1,以此類推)

2. 1、1、3、4、7、9、15、16、31、25、(63)、(36)、
把數列拆開來看
奇數項為3 7 15 31 後一個數=前一個數×2+1
偶數項4 9 16 25 為(n+1)的平方

3.
2*2-1*1=(2)+(1)=3
3*3-2*2=(3)+ (2) =5
1999*1999-1998*1998=(1999)+(1998)=(3997)
(解法:a^2-(a-1)^2=a+a-1)

4.
10 50
40 8
第四題應該有很多種答案。這里用到的規律是10*40=50*8,不知題意是否如此。

③ 求北京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探索規律教案及教學思路

有餘數除法
課題:有餘數除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余數概念及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有餘數除法的試商.

教具和學具

實物圖及投影片,11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准備.

1.用豎式計算(兩人板演)

8÷4= 36÷9=

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2.卡片口算(與板演同時進行)

( )里最大能填幾?

3×( )<22 4×( )<37

( )×2<11 ( )×5<38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大家學會了除法豎式的寫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筆算除法.同學們看一看,今天學的筆算除法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第一幅圖.

提問:這幅圖是什麼意思?(把6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幾個?)

學生動手操作.用6個圓片代替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再把橫式和豎式寫在練習本上,並指名板演.

訂正時,提問:

① 在被除數下面寫6,表示什麼?(表示分掉6個梨)

② 在橫線下面為什麼寫0?(表示分完了,沒有剩餘)

(2)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如果有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怎樣分?分分看.

學生動手操作,用圓片代替梨.(教師行間指導)

提問:

① 出現了什麼情況?(每盤放2個,還剩1個)

② 剩下的1個梨,還能再繼續分嗎?(剩下的1個梨,不能再分)教師說明:7個梨,平均放在3個盤里,分的結果是「每盤2個,還剩1個」.怎樣列式計算呢?(7÷3= )

怎樣寫豎式呢?被除數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剛才分的結果是每盤放幾個?那麼商是幾?寫在什麼地方?(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教師著重提問:有3盤,每盤放2個,實際分掉幾個梨?(6個)那麼被除數7下面應該寫幾?(6)7個梨,分掉6個梨,有沒有剩餘?(有剩餘,剩1個梨)

教師說明:7個減去分掉的6個,還剩1個.所以在橫線下面寫「1」.剩下的這1個,我們就叫它「余數」.(板書余數)

怎樣在橫式上寫計算結果呢?每盤放2個梨就是商2,先寫2.還餘1個,就是余數為1.為了分清商和余數,在商的後面先寫「……」,再寫「1」.即

7÷3=2……1

讀作:「商2餘1」.學生齊讀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例1的兩道題.

提問:這兩道題平均分的結果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相同:每盤都放2個.不同:第1小題正好分完,第2小題還剩1個,不能正好分完)

教師說明:像第2小題這種除法,沒有分完,還有餘數,叫做有餘數除法.(板書課題)

(4)練一練:

每個同學拿出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還剩幾根?先擺一擺,再把下面的豎式寫完整.

訂正時,教師著重提問:

(1)商2後,被除數下面要減去幾?

(2)8是怎樣計算出來的?表示什麼?

(3)橫線下面寫什麼?表示什麼?

(4)這題的結果該怎樣說?

2.教學例2

(1)在豎式里,38和5各寫在什麼地方?

(2)怎樣想商幾?在乘法口訣里有沒有一句是五幾三十八?

相鄰兩位同學互相討論怎樣想商幾,再在全班交流.

①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6,教師板書:

還剩下8,8里還有一個5呢?說明商6小了.

② 有的同學可能說商8,教師板書:

38減40不夠減,說明商大了.

③ 商6小,商8大,所以商7合適.最後結果是商7餘5.

想:5和幾相乘的積接近38,而且小於38?即5×()<38(括弧里最大填7)

(3)練一練:

14÷4=□……□

想:4和幾相乘的積接近14,又比14小.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想商,最後的結果怎樣說.

(4)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道有餘數除法,把每題的余數和除數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麼?(余數都比除數小)

如果余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麼?(說明商小了,商再大一些)

什麼情況下,說明商大了?(被除數不夠減去除數和商相乘的積時,說明商大了)

(4)小結:計算有餘數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口述計算過程.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5= 38÷6= 47÷9=

全班動筆練習,指名兩學生在投影片上做,便於訂正.訂正時,由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著重檢查余數的大小和別忘在橫線上寫余數.

2.發展性練習.

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思考性練習.

在方框里填合適的數.

這不完整你去這個網址http://www.3e.net/Lesson/sx6/Lesson_26209.html

④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探索規律引發興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便會使大腦產生優勢興奮,表現為注意集中,記憶深刻,思維敏銳。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更好地投入數學活動中去呢?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能快樂學習,創造學習,關鍵在於教與學方式的多樣化。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數學活動課,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下列幾種形式的游戲。
1.個體活動游戲。上課開始進行「比比誰最火眼金睛」游戲: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實驗——觀察、比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滾,看看各種幾種物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球等)分別有什麼特徵?通過學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幾何物體的一些特徵。
2.集體合作游戲。在上「統計」活動課時,學生小組合作統計戴帽子的同學和沒戴帽的同學等相關問題時,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統計辦法,小組間比賽。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價值觀。
3.師生互動游戲。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最佳默契獎」。師與生像電視上作節目一樣,同時將結果寫在紙條上,並同時亮出。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諸如以上的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愛想像是人的本能。精彩的問題情境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1.提供思考素材。學生的想像是豐富多彩的,有了顯性的物化媒介可以進一步誘發學生的思路。如教學「可愛的企鵝」時,我以一篇童話故事為線索,讓學生在情景中體會減法中被減數,減數代表的意思。並激發學生的想像,一人說算式,一人編故事。學生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
2.留有思考空間。老師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教師不能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如老師教學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成8後,讓學生自己探索8還可以怎樣分?幾和幾合成8?學生有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就能對所學知識有較深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指導猜測方法。善於猜測是學生進行創造學習的重要環節。教給學生猜測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①根據經驗來猜;猜測不能憑空想像。教學中要經常引導學生大膽猜測,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比如讓學生相互猜起床時間。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對方起床時間。然後讓學生說出真實情況。②從比較中猜;只有比較才有發言權。如讓學生猜7的分成,一個學生伸出2,讓學生說出7的分成。另一個學生說:2和6合成7。接著出題的學生判斷對還是錯。老師引導學生說出判斷原因。學生說:因為2+6=8,8不等於7,所以回答是錯的。正確的是2和5合成7。
三、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品嘗成功。
積極關注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應該是失敗的。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同時,要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1.鼓勵參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什麼都好奇,教師要抓住該年級段的學生心理特點,組織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手段呈現學習內容。有了外在的誘惑力,就會誘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從而樂在其中。
2、提供機會。通過老師的合理啟發引導,讓學生經過自己的積極探究,從而找到規律,發現問題,理解新知,突發奇想解決難題。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當取得成功時,那份喜悅是別人難以體會的,可以說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此生發的學習動力也是其它激勵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四、學以致用,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
1、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第六單元和第九單元之後安排的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我們的校園」就是很好的形式。圖片生動,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2.能自己尋找生活素材,集體交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最高階段,就是學以致用,利用自己或集體的智慧創造性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收集商品宣傳單,找出自己需要的商品,並計算出需要付多少錢;比一比誰提的數學問題多,大家

⑤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一探索規律引發興趣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由於學科本身的特點,對於理解力和想像力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有時會難以理解,甚至望而卻步。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衰減,日積月累數學學習成為他們的負擔。於是逃避數學,討厭數學,排斥數學。這樣學生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要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這種狀況,讓學生真正丟掉包袱學數學,就必須從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的源動力,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進取,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會擺脫「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對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興趣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尤為突出。六七歲的孩子剛跨入學校不久,對於一切都存在著新奇感,感到一切活動都那麼有趣。他們往往帶著好奇心聽每一堂數學課,總希望在每節課中,老師都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有趣的東西,他們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可以說,興趣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起著決定性作用,興趣是他們學習的主要動力。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文將從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性和途徑兩方面談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什麼是興趣?興趣是指個體力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而積極情緒。學生的數學興趣就是指學生力求認識數學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對數學學習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情緒。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注意集中,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讓大腦處於活躍狀態。這種狀態使學生接受教學信息的最佳時期。它能夠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對數學是否有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數學,理解數學,明確數學學習的意義,曾搶學生的進取心和學習動力,使學生變「要我學」為「為我要學」。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有效措施。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推進素質化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正處於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初級階段,對於新事物有著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牢牢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習變為一種樂趣,從而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從古到今,凡是事業有成的無一不濃厚的興趣為動力的。我國古代學者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時讀書樂》中抒發他對讀書的濃厚興趣。純吉他贊美道:「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讀書之樂好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讀書的濃厚興趣,也正是由於他的興趣才成就了他的學者地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對於學識,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不如醉心於它的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丁肇中說:「任何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對於所從事的事業有沒有興趣,換句話說,也就是有沒有事業心,這不能有絲毫強迫……比如該物理實驗,因為有興趣,武器哦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我急切地希望發現我所探索的東西」。於是他和他的同事們終於發現了「J粒子」。
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對智力的發展起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就數學而言濃厚的興趣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由此可見,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是每個數學教師都必須重視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成為有淵之水,有本之木。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
(一)關心學生 、培養興趣
學生如果喜歡他們的老師,那麼自然會對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發展下去,相信他們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因此,教師就需要有一顆博愛和寬大的心,去體貼和關心他們的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往往很自卑,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無精打采、灰心喪氣。為了消除他們這種強烈的自卑感,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努力去尋找他們的優點,並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努力學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教師形象的樹立直接影響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態度。「愛屋及烏」你愛學生,學生就會愛你,學生愛你就會愛上你所教的這門課程。「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上這門課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我曾經在書上看過一位數學老師做了這樣一個試驗:在一次數學測驗中,兩位學習水平差不多的學生都得了52分。老師在班上批評了A生,對B生不但沒有批評,反而還表揚了他對某道題的解法有獨特的見解。從這之後,B生以後上數學課興趣明顯增加,並能積極思考問題和舉手發言,而A生從此則情緒低落,上課經常打瞌睡,幾乎對數學已喪失信心。等到期末考試時,A生只得了27分,而B生卻增加到了79分。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熱情耐心地教育每一位學生,努力發現他們各自的優點,對他們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進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漸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長此以往,他們一定會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
由於數學學科的特點,很多同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到畏懼,枯燥,乏味,對數學沒有興趣。提到數學就頭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創造條件,用數學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
1、創設情景教學,激發興趣
小學生以具體思維為主,他們好奇好動,結合這個特點教師應該想法設法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去吸引學生,他們一旦被吸引,往往會去積極思考。例如:在叫小學一年級的「小貓吃魚一課」時,教師給每個學生帶一個蘋果。上課時教師可以說:「今天老師給同學們獎蘋果吃」然後依次把蘋果分給學生,每分一次問學生「給xxx一個老師手裡還剩幾個?」讓學生數。直到蘋果分完。最後問學生:「老師手裡有沒有蘋果了?」學生回答「沒有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輕輕鬆鬆的認識「0」這個數字了。
2、開展動手操作,引發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上課時,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一般能維持15--25分鍾,時間一長,注意力便會分散。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則更短。根據兒童的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要想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必須間隔一段時間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動手操作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動手操作練習。使所有的學生都有動手操作,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知知識。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上課時,小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一般能維持15--25分鍾,時間一長,注意力便會分散。教師應該讓位於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主動掌握知識,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生動局面。學生親自動手,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他具體形象,便於認識,易於促進興趣,有利於理解掌握知識。例如:教學《認識立體圖形》時,我給學生提供了大量實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葉筒、積木塊、各種包裝盒等)。先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摸一摸,玩一玩。然後問學生:「這些東西你們認識嗎?那這些東西里有沒有形狀相同的呢?」隨即對學生提出要求:「那請你們每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合作,把形狀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學生馬上動手操作,進行分類。各組分完後,組織學生交流:「你們小組把物品分為幾類?是怎麼分的?」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所分物體的不同形狀給它們起名字(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形狀的物品,它長什麼樣?引導學生動手摸一摸、滾一滾,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它們的特徵,幫助了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建立球、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的表象。動手操作,既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又使學生享受到通過動手操作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更樂於學習數學新知識。
3、游戲教學,提起興趣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動,不管年齡性別,人們總是喜歡游戲的,假如在讀書的時代,我們也能化讀書的活動為游戲,那麼讀書不是會變得更有趣,更快樂,更有進步了嗎?」低年級兒童往往繼續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運動的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在教學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來學習數學知識,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地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學《立體圖形》時,我先後設計了猜一猜、摸物體等游戲。學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長、正方體的認識是一個難點,由於長方體的的形狀種類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於是我設計了猜一猜的游戲,讓一部分學生閉上眼睛,另一部分學生把眼睛睜開,然後同時翻動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說出有什麼變化?通過這個游戲,使學生明確了,正方體不論怎麼翻動,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利用正方體的這個特點,來區分長方體和正方體。通過游戲活動,學生較容易地學到了這個知識。
又如:在學習了「10的分與合」後,為了避免學生枯燥,機械的讀背。我運用了《找朋友》這種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我首先讓每個學生在1——10中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數貼在自己的胸前,然後請他們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同學做朋友,並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了一首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我經常採用的游戲活動有猜謎、奪紅旗、開數學醫院、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學生們在感性直觀、輕松自如的游戲中,感知了抽象的數學的理念,其樂融融,教師又何樂而不為。
4、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表現為單維性,即從抽象的數學文字到抽象的數學公式,顯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記憶。而如果利用多媒體就能以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案、動聽音樂和喜聞樂見的動畫形象再現客觀事物,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長期吸引學生注意力,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我在製作課件時,經常運用學生比較喜歡的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貓和老鼠等。學生在自己喜愛的動畫片中學習知識,思想始終是處於高度興奮之中,掌握的也比平時要好。
又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我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不同物體的動態的運動過程,學生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一邊看一邊用手比劃物體的運動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了新知識。
5、鼓勵學生多聯系生活
聯系生活其實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個特點,聯系實際。利用生活實例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他們認識到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並不神秘。例如:在教「豐富的圖形世界」這一課時,引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讓他們找出圖案,並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比如「打折銷售」這一課,可以舉身邊「清倉處理」,「打折甩賣」的例子給學生街是其中的數學知識。
6、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鼓勵學生上進
經常鼓勵學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肯定,是引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學生都有自尊心,教師要懂得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對差生也要耐心引導,積極鼓勵。
7、課外拓展,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不僅僅是教課本知識,同時要注重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展。如講到「時鍾認識」這一節時,不及要讓學生認識鍾表的時、分、秒,還要讓他們看時間,會換算時、分、秒。又如講到「圖形認識」就要讓學生多觀察周圍生活並得出結論。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知識,也關注了生活,也做到了生活聯系實際。既拓展了課外知識,又鞏固了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也是學好這門學科的前提和動力源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法設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才有動力,教師的數學教學才有活力。

⑥ 小學數學三年級同步練習第32頁探索規律(2)、(3)題怎麼做

(2) 7 4 5 (3) 22 14 26
6 14 9 12 12 (10 ) 10 21 9 16 8 ( 12 )

⑦ 小學數學探索規律類型的題,題目要求是:找規律,接著畫。具體題目在下方。

是畫一組圖。
前面的規律是:方塊,五星/五星,方塊/方塊,五星/五星,方塊
所以接下來應該是方塊,五星/五星,方塊
只要填三個的話就是:方塊,五星,五星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探索規律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