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生數學課獎勵故事

小學生數學課獎勵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12 09:20:24

㈠ 淺談如何運用小故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故事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的發展與鍛煉,是對於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推進。本文將結合實例具體談談故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故事作為教學導入
故事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能夠發揮很積極的作用,這首先源於學生們對於故事的喜愛與熱衷,在教學中適當穿插有意思的小故事,不僅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們對於課堂教學更為投入。以故事作為教學導入同樣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故事的導入不僅簡單易懂,還能夠迅速將學生們帶到教學情境中,讓大家的注意力更為專注。尤其是對於那些有一定難度或者學生們理解與記憶普遍存在障礙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在常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接受往往存在一定難度,如果能夠將知識點融入到故事中往往能夠極大地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對於知識點的理解吸收更直觀。
「乘法口訣表」是學生們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內容,透過平時的觀察我發現,很多學生在背誦乘法口訣時存在著一些障礙。的確,想要讓學生們記住這些他們並不理解的計算規律與法則,對於小學生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為了幫學生們一定程度化解這個難題,教學過程中我會有意識地引入和乘法口訣相關的小故事: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在和學生們講述乘法口訣表的歷史淵源時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對於故事性內容學生們通常都十分喜愛。以這樣的小故事為教學導入是很有意義的,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們對於背誦乘法口訣表的抵觸心理,從故事中也能夠給學生們揭示一些口訣表的由來,讓大家在背誦時難度更低。這對於學生們的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二、用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們在聽故事時通常都非常投入,並且能夠迅速進入故事情境中。如果故事中有一些思考問題學生們往往也非常願意參與,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有意思的數學故事通常能夠很好地將一些知識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學生們在聽故事的同時就已經參與思考,並且隨著故事的推進逐漸進行相關探究。這個過程很有意義,能夠讓學生自發地展開對於相關問題的自主探究,這對於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都很有成效,也是故事教學的意義所在。
某次課堂上我給大家講了如下小故事: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隨後數了數共30隻猴子,於是算了起來:100÷30=3……1,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地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小猴子們很感激,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他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自己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獃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很多學生聽完這個故事後都哈哈大笑,當我問到「八戒到底吃了幾個山桃」時,不少學生都能夠馬上答道:是10個。藉助這個故事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思維也高速運轉,正是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才能夠讓大家快速而准確地找到答案,這是故事教學對於數學課堂的推進良好體現。
三、透過故事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故事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展開研習探究。許多數學小故事中暗含的知識點其實是有一定深度的,然而,當將這些教學內容融入故事情境中後首先能夠降低學生們對於相關知識點理解上的難度,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思考。這充分體現出故事教學的優越性。
某次課堂上我給大家講了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97+98+99+100=?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大家在聽完這個小故事後都目瞪口呆,對於最後提出的這個問題也非常感興趣。許多學生都在非常積極地思考著,然而,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們卻很難馬上想到答案。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在故事的引入後學生們對於這個「高深」的問題都充滿了興趣,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當我給學生們講述相關運算規律時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思維也異常活躍,當我給大家介紹到1+2+3+…+97+98+99+100=(1+100)+(2+99)+(3+98)+(4+97)…=101×50=5050時,大家都十分驚訝,在感嘆高斯聰明的同時也感嘆著數學課程的精妙,內心對於數學課程的興趣也在一點點加深。
故事能夠非常有效地推進小學數學課程的有效教學。故事不僅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大家對於課堂教學更為投入,故事中還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也得到有效鍛煉。故事教學對於小學數學課程有著非常好的輔助作用,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㈡ 課前一分鍾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小故事有哪些

1.蘇步青的故事: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教授去法國做學術訪問時,一位陪同他的數學家在電車里給蘇教授出了幾個題目。 法國數學家:蘇教授您好!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蘇步青:當然可以,您請說! 法:是一個關於行程的問題。具體是這樣的:有A,B兩地相距50km。甲在A地、乙在B地,兩人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甲每小時走3km,乙每小時走2km,那麼他倆幾小時可以碰到呢?蘇:生活中關於行程問題有兩大類,相遇和追及。您所問正是一個很典型的相遇問題。它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就很好解決。您看:解 設甲乙兩人x小時相遇,根據題意得 3x+2x=50 5x=50 x=10答:他們10小時能相遇。法:聽您一說,真是挺簡單的。 法國數學家沒想到這個中國人能這么快地回答了自己的問題。接著又提了一個問題。法:一隻小狗每小時跑5km,它同甲一起出發,碰到乙時它就返身往甲這邊跑,碰到甲時它就返身往乙這邊跑,問小狗在甲、乙相遇時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蘇:顯然,小狗往返奔跑,直到甲、乙相遇時才停下來,所以小狗跑的時間就是甲、乙相遇的時間,問題由此迎刃而解。解 由上題知,他們10小時後相遇,所以狗也跑了10小時,共跑了 5×10=50(千米)答:小狗在甲、乙相遇時一共跑了50千米。法:蘇教授您真了不起,中國人真聰明。 2.歐拉智改羊圈:歐拉是數學史上著名的數學家,在孩提時代他一點也不討老師的喜歡,但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有一天,回家後無事,他就幫助爸爸放羊。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隻。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佔地6平方米。正打算動工的時候,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不夠用。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若要按原計劃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長的材料;要是縮小面積,每頭羊的面積就會小於6平方米。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也不用擔心每頭羊的領地會小於原來的計劃。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聽了沒有理他。小歐拉急了,大聲說,只有稍稍移動一下羊圈的樁子就行了。 父親聽了直搖頭,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於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准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父親著急了,說:「那怎麼成呢?那怎麼成呢?這個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歐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然後,小歐拉很自信地對爸爸說:「現在,籬笆也夠了,面積也夠了。」父親照著小歐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父親心裡感到非常高興。孩子比自己聰明,真會動腦筋,將來一定大有出息。父親感到,讓這么聰明的孩子放羊實在是及可惜了。後來,他想辦法讓小歐拉認識了一個大數學家伯努利。通過這位數學家的推薦,1720年,小歐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大學生。這一年,小歐拉13歲,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3.高斯的巧算:高斯是德國著名的大科學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歲時,小學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難題:計算1+2+3+……+100=? 這下可難倒了剛學數學的小朋友們,他們按照題目的要求,正把數字一個一個地相加.可這時,卻傳來了高斯的聲音:「老師,我已經算好了!」 老師很吃驚,高斯解釋道:因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這樣的等於101的組合一共有50組,所以答案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

㈢ 數學課前三分鍾小故事

更早些時候,法國有兩個大數學家,一個叫做巴斯卡爾,一個叫做費馬。
巴斯卡爾認識兩個賭徒,這兩個賭徒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說,他倆下賭金之後,約定誰先贏滿5局,誰就獲得全部賭金。賭了半天,
a贏了4局,
b贏了3局,時間很晚了,他們都不想再賭下去了。那麼,這個錢應該怎麼分?
是不是把錢分成7份,贏了4局的就拿4份,贏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為最早說的是滿5局,而誰也沒達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這兩種分法都不對。正確的答案是:贏了4局的拿這個錢的3/4,贏了3局的拿這個錢的1/4。
為什麼呢?假定他們倆再賭一局,或者
a贏,或者
b贏。若是
a贏滿了5局,錢應該全歸他;
a如果輸了,即
a、
b各贏4局,這個錢應該對半分。現在,
a贏、輸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錢應該是1/2×1+1/2×1/2=3/4,當然,
b就應該得1/4。
通過這次討論,開始形成了概率論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數學期望。
在上述問題中,數學期望是一個平均值,就是對將來不確定的錢今天應該怎麼算,這就要用
a贏輸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錢,再把它們加起來。
概率論從此就發展起來,今天已經成為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門學科。

㈣ 數學課前三分鍾小故事

更早抄些時候,法國有兩襲個大數學家,一個叫做巴斯卡爾,一個叫做費馬。
巴斯卡爾認識兩個賭徒,這兩個賭徒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說,他倆下賭金之後,約定誰先贏滿5局,誰就獲得全部賭金。賭了半天,
a贏了4局,
b贏了3局,時間很晚了,他們都不想再賭下去了。那麼,這個錢應該怎麼分?
是不是把錢分成7份,贏了4局的就拿4份,贏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為最早說的是滿5局,而誰也沒達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這兩種分法都不對。正確的答案是:贏了4局的拿這個錢的3/4,贏了3局的拿這個錢的1/4。
為什麼呢?假定他們倆再賭一局,或者
a贏,或者
b贏。若是
a贏滿了5局,錢應該全歸他;
a如果輸了,即
a、
b各贏4局,這個錢應該對半分。現在,
a贏、輸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錢應該是1/2×1+1/2×1/2=3/4,當然,
b就應該得1/4。
通過這次討論,開始形成了概率論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數學期望。
在上述問題中,數學期望是一個平均值,就是對將來不確定的錢今天應該怎麼算,這就要用
a贏輸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錢,再把它們加起來。
概率論從此就發展起來,今天已經成為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門學科。

㈤ 給個在課堂上講的3-5分鍾的合適的小故事

小時候,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他一邊幫父親看店,一邊依舊不忘學習。沒有時間,他養成了早起,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善於心算的習慣。沒有書,沒有紙沒有筆,養成了他勤於動手,勤於獨立思考的習慣。

華羅庚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難。首先是在他童年時,家貧,失學,患重病,腿殘廢。第二次劫難是抗日戰爭期間,孤立閉塞,資料圖書缺乏。第三次劫難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圖書館,將他的助手與學生分配到外地等。

拓展資料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㈥ 數學課笛卡爾的故事

1619年,23歲的笛卡爾在一支德國部隊服役,軍營駐扎在多瑙河旁,11月的一天,他因病躺在了床上,無所事事的他默默地思考著……
20歲時,他大學畢業繼承父業,當了一名律師,當時法國的社會風氣是「非紅即黑」。也就是說,有志之士不是致力於宗教事業就是獻身於軍事,笛卡爾選擇了後者。軍旅中一個偶然機會,他解出了數學教授別克曼的一道難題。從此成了別克曼教授的上賓,在數學的海洋中漫遊,並游進了深水區。他開始看到了傳統的幾何過分依賴圖形和形式演繹的缺陷。同時也深感代數過分受法則和公式的限制而缺乏活力。
代數與幾何的各自為政、劃地為牢的狀況抑制了數學的發展,怎樣才能擺脫這種狀況,架起溝通代數與幾何的橋梁呢?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年輕的笛卡爾。在沒有戰事的軍隊中,他常常有時間思考它。
現在,他的思緒又回到了這個問題上……抬頭望著天花板,一隻小小的蜘蛛從牆角慢慢地爬過來,吐絲結網,忙個不停。從東爬到西,從南爬到北。要結一張網,小蜘蛛該走多少路啊!笛卡爾突發奇想,算一算蜘蛛走過的路程。他先把蜘蛛看成一個點,這個點離牆角多遠?
離牆的兩邊多遠?……他思考著,計算著,病中的他睡著了……夢中他繼續在數學的廣闊天地中馳騁,好像悟出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大夢醒來的笛卡爾茅塞頓開,一種新的思想初露端倪:在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下,一個點可以用到這兩條直線的距離,也就是兩個數來表示,這個點的位置就被確定了。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將代數與幾何的橋梁聯起來了。這就是解析幾何學誕生的曙光,沿著這條思路前進,在眾多數學家的努力下數學的歷史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建立了解析幾何學。

㈦ 小學數學故事導入有哪些

1796年的一天,一個青年開始做導師留的數學題。
前兩道題完成順利。只剩第三道題:要求只用尺規,畫出一個正17邊形。
這位青年絞盡腦汁,但是毫無進展。
困難激起了鬥志。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
導師看到學生的作業驚呆了。他激動地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遺留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
原來,導師因為失誤,把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學生。
每當回憶時,這位青年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
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㈧ 幼兒園上數學課的小故事

找童話書。

㈨ 數學課笛卡爾的故事

1619年,23歲的笛卡爾在一支德國部隊服役,軍營駐扎在多瑙河旁,11月的一天,他因病躺在了床上,無所事事的他默默地思考著……

20歲時,他大學畢業繼承父業,當了一名律師,當時法國的社會風氣是「非紅即黑」。也就是說,有志之士不是致力於宗教事業就是獻身於軍事,笛卡爾選擇了後者。軍旅中一個偶然機會,他解出了數學教授別克曼的一道難題。從此成了別克曼教授的上賓,在數學的海洋中漫遊,並游進了深水區。他開始看到了傳統的幾何過分依賴圖形和形式演繹的缺陷。同時也深感代數過分受法則和公式的限制而缺乏活力。

代數與幾何的各自為政、劃地為牢的狀況抑制了數學的發展,怎樣才能擺脫這種狀況,架起溝通代數與幾何的橋梁呢?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年輕的笛卡爾。在沒有戰事的軍隊中,他常常有時間思考它。
現在,他的思緒又回到了這個問題上……抬頭望著天花板,一隻小小的蜘蛛從牆角慢慢地爬過來,吐絲結網,忙個不停。從東爬到西,從南爬到北。要結一張網,小蜘蛛該走多少路啊!笛卡爾突發奇想,算一算蜘蛛走過的路程。他先把蜘蛛看成一個點,這個點離牆角多遠?

離牆的兩邊多遠?……他思考著,計算著,病中的他睡著了……夢中他繼續在數學的廣闊天地中馳騁,好像悟出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大夢醒來的笛卡爾茅塞頓開,一種新的思想初露端倪:在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下,一個點可以用到這兩條直線的距離,也就是兩個數來表示,這個點的位置就被確定了。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將代數與幾何的橋梁聯起來了。這就是解析幾何學誕生的曙光,沿著這條思路前進,在眾多數學家的努力下數學的歷史發生了重要的轉折,建立了解析幾何學。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數學課獎勵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