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96頁動動腦2笞案
題目請拍照發過來,然後我試著解答。
⑵ 幼兒園小班蒙氏數學《發現關系》教學祥案
答--幼兒園小班3歲孩。學校老師有教案。
⑶ 小學數學試講詳案怎麼寫
小學數學《角的度量》試講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角的度量單位及量角器,學會利用量角器進行角的度量。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步驟。
難點:量角器測量角時內外圈的選擇。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根據游戲「憤怒的小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平時玩游戲的時候,是調整什麼才能打到小豬呢?讓學生初步對於角度這個概念有一定的認識,並在黑板上畫出在游戲過程中,發現會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學生提問:對於兩個角來說如何確切的知道它們之間差多少呢?繼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角的度量。
2、新課教學
1)學生根據之前學習過的經驗,會用三角板先測量角的大小,但是會發現這種方法還是不能具體知道兩角之間究竟相差多少。
2)通過多媒體展示出角被平均分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寫作1。從而引出角的度量單位。
3)指導閱讀:讓學生觀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學書本上第18頁下半部分的內容。
提出要求: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關於量角器你知道些什麼?
班級反饋對量角器的認識。(多媒體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圖片供學生交流使用)
提問:量角器上有角嗎?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數的角,並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頂點。
讀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數。
多媒體課件顯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讀內、外圈數的角都有)
4)請學生動手嘗試用量角器量出書上∠1的度數,並在小組里說說是怎樣量的? 班級交流量角的方法。(學生利用實物投影講解自己量角的過程。)師生共同總結量角的方法。多媒體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動態步驟。(每一步在關鍵部位閃爍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點要和角的頂點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線和角的任意一邊重合
C.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是角的度數
D.量角器上有兩條0刻度線,一條是內圈的,一條是外圈的;0刻度線在內圈,度數就讀內圈;零刻度線在外圈,度數就讀外圈
總結「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它邊看度數,內外要分辨」。
3、鞏固新知
1、測量課後第三題角的大小,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內外圈度數有誤、0刻度線沒有和角的一邊完全重合)
2、游戲:觀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師隨便報出一個度數,學生利用胳膊來表現出這個角的大小。(雙臂張開代表180度)
4、小結作業
同桌交流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說出測量角的步驟是什麼?
課後作業:回去講量角器的組成部分介紹給家長,並測量生活中見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書設計:
一、角的度量單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組成
三、測量角的步驟
五、教學反思
⑷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簡案)怎麼寫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簡案)怎麼寫
你是老師的話,可以實行一下自學互幫導學法,現在很實用
⑸ 數學教案詳案格式
科目 課時 數學 一課時 長方形的面積 教學對象 學生 提供者 李禮貞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內容包括長方形的面積的定義及其的面積大小的意義、 長方形面積公式 的推導、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應用。 長方形的面積學習是小學數學教材重要內容之一, 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是新課標的目標之一。 「長方形的面積」的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 為認知基礎的,為以後學習「長方體」等知識作基礎,所以這是小學幾何初步知 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之一。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感態度、價值觀)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 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 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過程與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 2.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 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並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 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2.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三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 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 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於形象思維,有的善於邏輯推理,有的善於動手操作, 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 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生總愛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