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能使學生對概念進行深層次的內化,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不僅要遵循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更要注重練習設計的方法,體現練習的實效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採取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時對練習進行調控與反饋,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具體做法如下:
1、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要遵循實施的原則:小學數學中課堂練習的形式多樣,設計方法各異,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原則,充分發揮練習的最大效益。
(1)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就是設計練習要圍繞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做到有的放矢 ,力求用較少的時間,精練的習題,獲得最佳的練習效果。這就要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
(2)層次性原則:即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練習設計 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既要關注特困生和中等生,同時又要關注優秀的學生,讓特困生吃得飽,讓優生吃得好,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3)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在練習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提高數學學習的愛好、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4)生活性原則。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思維能力還很弱,但他們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如果將枯燥的數學練習還原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將會比較容易的克服。
2、注重練習設計的方法,體現練習的有效性: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循漸進的。所以層次合理、形式多樣的練習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效地設計練習,改變傳統的練習觀,確立效率意識,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效應」。 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不同、目的不同、課型不同,練習設計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以傳授新知識為主,在新授課之前一般安排一個准備性練習,它是為導入新知識鋪平道路而組織的。在設計這樣的練習時,應把著眼點放在啟發學生思維、激發興趣、指點思路上,促使知識順利遷移。如以此減緩思維的坡度,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使學生將新知識同化於已有的知識結構中。
新授課之後安排的鞏固練習,是圍繞某一具體教學內容編排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目的是要使學生重點形成某一知識技能,達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後的必定舉措。設計每個層次的練習,都要緊緊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到目的明確,數量適當。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目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應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A、鞏固練習:這一練習的目的是鞏固和加強新知,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
B、變式練習:這種練習是指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變換呈現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質屬性,同時也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勢」,養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可通過變式題進行比較,抓住題目里的數量關系,提高分析問題,排除思維定勢,從而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C、綜合性練習。這種練習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新舊知識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體現整體性,便於學生對照比較;也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組合在一題之中,便於學生看到相關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如學習梯形的面積後,安排一組組合圖形。讓學生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3)復習課的練習設計。復習課是以復習、鞏固、整理已學過的知識,促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復習課的練習設計要服從總的復習構思,使學生「溫故」而「知新」。
A、鞏固性練習。復習課的鞏固性練習要抓住重點知識、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學生通過溫故而舉一反三。由於復習課的重點是知識的歸納整理,因而鞏固練習設計要少而精。
B、歸納性練習。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加深鞏固已學的知識,使之系統化、條理化。
C、引申練習。目的是通過對知識歸納整理後,適度地延伸、綜合,進一步充實、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
D、發散性練習。這是一種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技能的基礎上,用來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一種練習。
3、採取多樣的練習形式,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機械單調的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採取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1)針對性練習:這是針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增加的一種練習,便於攻其一點,逐步強化。
(2)判斷性練習:這是為了檢查學生的知識缺陷。查出學生認識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而設計的一種練習,這種練習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分析綜合能力。
(3)操作性練習:動手操作是符合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的。這種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和鞏固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
(4)對比性練習:深化練習,不是指題目要求拔高、加難,而是指思路的拓寬、靈活,激勵學生思維。在練習中通過對比練習,可突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對形同實異,學生易混淆的知識得到辨析深化的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推理、分析和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防止思維定勢產生的負面遷移。
(5)說理性練習:說理練習主要用於應用題的思路訓練中,讓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說明算式的意義 。這種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實際問題與數學問題互譯,同時又培養學生從分析數量關系入手,重視算理表達的好習慣,把數學思維與語言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加以訓練。
數學練習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充分發揮各種練習的獨特作用,力求活而不難,易中求深,使各種練習相互協調,從而產生正向效應。同時練習要講究質與量,無論是新授課、練習課,還是復習課,都要根據練習內容去確定練習形式。
4、及時對練習進行調控與反饋,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在設計練習時,無論是新授課、練習課,還是復習課,都要重視及時反饋,以便調控教學。為此,教師應盡量做到作業當堂完成,當堂批改,當堂訂正,當堂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應該安排好反饋的環節,必須設計好以下練習形式:①准備性練習,這是在新授課之前,安排一定的內容,了解學生掌握與本節課有聯系的舊知識的情況,為新授課的調控提供依據。②新授課後的嘗試練習,這是為了了解學生理解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調控教學。③鞏固練習,這是第二次集中反饋,經過第一次反饋和補救後,可提高練習要求,使學生鞏固新知、深化練習,教師發現問題,當堂解決。
為了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還要從提問中獲得信息反饋,並及時地對原來設計的教學過程進行調節。這樣就能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練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練習是鞏固與強化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數學課堂上不容忽視。實踐中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處理「練」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練的目的性不夠明確,針對性不強,隨意性大;練的習題不夠精選,思維難易度把握不準,層次性不夠明顯;不能正確處理練與講的關系,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的現象普遍存在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正確理解練習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擺正練與講的關系,要精心設計習題,做到精練、巧練、及時練。練習的結構和設計是一門「學問」,值得探討,需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少、精、活」。以騰出足夠的時間落實訓練,從而減少課外作業量,減輕學生過重課余負擔,使學生能積極參加各種課外興趣活動,擴大知識視野。
『貳』 如何提高小學高段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的主要特徵,就是將教學過程變為引發學生練的過程,每堂數學課教學任務都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來實現。數學練習,是教學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其效果如何,直接關繫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 ,作業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所以數學課堂有效練習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練習主要應在課內進行,練習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
練習在課內進行,可以使所學的知識得到及時鞏固,發現學生不夠理解的地方,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及時得到彌補。學生掌握知識有一個過程,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練習,才能加深理解,逐步掌握。要保證課內的練習時間,克服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習時間少,主要靠課外練習、補缺的不良狀況,否則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不但練習的效果不好,還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練習不是目的,而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手段。練習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分層次,有易到難,這樣就可以做到練習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有針對性,不平均使用力量,容易的少練,較難理解的重點練、反復練,加強估算,巧算,心算練習。使計算逐步達到熟練形成技能,做到聽到或看到題目,就能迅速地說出得數。目的明確,還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內練習變為學生自覺的活動,從而提高練習的效果。
二、練習設計要有趣味性,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學習也如此,如果能設
計一些生動有趣的題目或數學游戲,學生必然興趣盎然,積極參與。
例如:在教學 「自行車里的數學」時,讓學生合作研究自己的自行車,體會周長,半徑,大小齒輪的比構成比例的意義。提出有創意的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求知。自行車中,是前輪推後輪還是後輪推前輪?是大齒輪推小齒輪還是小齒輪推大齒輪? 齒輪的大小和鏈條有什麼關系? 變速自行車後面那麼多的齒輪有什麼用?踏板轉一圈,齒輪轉幾圈?輪胎轉幾圈?和所走的路程有什麼關系?讓學生帶著愉快和渴望學習新知識的心情結束一節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養成學生不甘落後,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
三、練習設計要有梯度,為學生提供思維及想像的階梯。
教師在設計數學的練習時要考慮到對於每個學生要達成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要使人人都掌握必需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發展的數學知識。但是由於學生生活環境,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他們的智力開發和發展上存在著差異,所以表現在認知水平上,技能的掌握上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上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如果我們每節課對學生的練習搞一刀切,布置作業同質同量,其結果是接受能力強的同學已經會做的習題,老師仍然要求一遍,不僅學生覺得無味,而且浪費了他們的智力。而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有的練習題根本不會做,老師還是要求其完成,同樣是一種空耗,也影響了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存在,在作業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機動,使練習具有層次性和彈性,可以滿足各階層學生獨立自主和自由學習。因此,我們認為教師在練習設計時要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有層次、有梯度,大小循環,分層遞進,使學生牢固掌握,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定勢。一般可以安排如下幾個層面: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或拓展練習———實踐練習。 四、練習設計要少而精。
有效課堂練習設計不僅要有習題數量的保證,更要有練習質量的保證。努力做到練習少而精,確保練習一步到位。要想精練,練習的設計就要以一當十,以少勝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習題來練。練一題,管一類,重在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力求以數量相對較少的練習獲得知識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從而達到練習的優化,以少勝多的目的。實踐證明,練習的份量多,勢必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影響學生的學習情趣和身心健康,學生為完成作業量而草率從事,降低練習效率。如練習份量少些,完些成作業的時間充裕,學生作業才能認真仔細不馬虎,工整,准確規范。教學對學生的練習技能要求也應提高,如計算式子題不僅要算正確,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還要做到計算方法合理簡便、靈活。應用題解題應從各個知識點去考慮,用多種方法解答,並進行優化選擇。教師對待學生特別是後進生要千方百計尋找閃光點,給予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叄』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起著形成和發展數學認知結構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只有練習的設計和組織,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承,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才能實現課堂練習有效、高效。
如何讓數學課堂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進一步優化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師們所應該思考的問題。本人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及研究,淺談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一、課堂練習的內容靈活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游戲、猜謎語、走數學迷宮等活動,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可以補充、匹配、補缺、畫圖等,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思維」飛起來,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產生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這時學生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去克服困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練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質數與合數》一課,是比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學,為了避免學生的厭學情緒,我精心設計了如下練習。在1-20中,奇數有___,偶數有___,合數有___,質數有___,這一練習讓學生個體獨立完成。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發現了什麼?」同學們得出了很多結論,如:質數不一定全是奇數;合數不一定全是偶數等。這樣不僅題型有所改變,而且練習形式也體現了個體與小組結合的特點。為了不失趣味性,又設計了一道猜電話號碼的題目:⑴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的數;⑵最小的奇質數;⑶6的最大約數;⑷9的最小倍數;⑸最小的奇數;⑹最小質數與最小合數的積;⑺只有一個約數的數;⑻最小的自然數;⑼能整除25的質數;⑽最小的能被2、3同時整除的數;⑾最小的偶數。接下來還設計了用學過的知識介紹自己的學號這一活動。這樣的設計使知識性與趣味性得到了統一。
二、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設計課堂練習。
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目標,准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發展的客觀規律。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去安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時,其教學重點是「一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除數成為整數,再相應地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只列了豎式,先不要求計算的習題:0.36÷0.9;2.8÷0.07;2.8÷0.14;0.102÷0.51。這幾個問題解決了,以後的練習就容易了。又如,在教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時,我就設計了一組層次性非常強的習題:第一層次(基本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35+240+25,56+75+44+15。第二層次(變式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72+33)+(67+28),(143+69)+(57+131)。第三層次(綜合題,新知適當結合舊知)下列各題能簡便計算的簡便計算:(96+49)+157,(92+58)+(45+108),(68+76)+32+24。第四層次(發展題,供學有餘力者用)計算:2+3-4+5-6+7-8+9-10+11-12+13-14+15。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量力而行,嘗到了成功的歡樂,對數學學習更有信心了,使他們學習更加主動與積極。
三、設計有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課堂練習。
一節課只有40分鍾,時間有限,因此我們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學《求組合圖形面積》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學生通過交流和已有的知識體系相聯系,讓四塊陰影動起來,利用移動後產生的變化,不僅求出了陰影部分的面積,而且總結出了中間空白部分處於圖形中任何位置時,求陰影部分面積的方法。設計一道題得出了多道題的解法,可謂一舉多得。又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於生活。因此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而且,可以鞏固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四、開放性的進行課堂練習。
開放性是相對封閉性練習來講的,一般是指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在教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文字題》時,我是這樣設計習題的:請學生任意報出四個數字,如32.8、4.2、0.5、18.75,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編文字題,看哪組編得最多(不考慮除盡除不盡)。一改以往由教師出題、學生解題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互相出題、解題。可謂條件、問題、方式全部開放,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再如,在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後,我給學生創設了一道開放題:「計算裝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錢?看誰家的裝修既漂亮又省錢?」不要以為這樣的題目很簡單,其實不然。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識:長度的測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商品價格的調查、裝修材料的選擇……這樣的設計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有助於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鞏固。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課堂練習不能局限於鞏固知識、操作技能和對常規問題的解決,應有注重預感實驗、嘗試、歸納、猜想、類比等非形式推理的問題,有條件不完備、解題策略多樣或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有在求解時無現成步驟可循的非常規問題等。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里習題作適當調整、組合、補充,組織行之有效的練習,使之能有層次性、針對性、多樣性、開放性、實踐性,能從質、量兩方面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總之,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質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需要教師智慧的、合理的採用相應的策略。如何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質量需要我們不斷探究。
『肆』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有效性研究
課堂練習是抄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練習,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措施,因此課堂練習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不喜歡將練習題納入備課中,他們簡單地認為練習就是學生作業,新課一講完,就布置給學生做,他們最為關心的是練習的正確率,如果發現正確率不高再講,學生再做。有的老師考慮了練習的一些問題,但練習的內容是否豐富、類型是否多樣、是否具有層次性等卻很少關注。學生後來在練習中遇到了問題,老師再講,這樣就加重了師生的負擔,無形中打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一、明確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每道課堂練習題都應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盡量避免有多個目的同時存在,就必然會造成各方面相互干擾,學生就
『伍』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數學論文範文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版描述意趣橫生的同教權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陸』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有效性的研究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此,每堂課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特別要注意講究課堂導入藝術。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儲備和興趣愛好等,通過談話、游戲、講故事、猜謎語、競賽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課堂教學之中。練習課也不例外,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喚醒學生,使他們樂於積極參與,自主進行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對數學的持久興趣,就會一直處於積極興奮地學習狀態,任何有關數學的學習活動都會樂此不疲。
二、鞏固基礎,強化技能,適度拓展。
練習課首先要面向基礎,讓所學新的基礎知識得到及時鞏固,形成最基本的能力。要通過在有意義的練習情境啟發下,引領學生對基礎練習題中的新知識、新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合作交流等途徑進行回顧整理,說清基礎知識內容的重點和注意點,為下面具體的練習做好准備。然後根據知識點的整理進行基本能力的練習。
練習時,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練習重點,達到讓每一個學生基礎鞏固、技能強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其次,練習課要加強學生的對新知的辨析和質疑能力。組織練習時,教師要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對一些比較意義的題目分析,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確新知的本質,增強辨析能力;通過對一些題目的自主探索,讓學生用已有的方法,抽象概括出抽象概括出自己的獨特發現;通過師生的頻繁交流對話,逐步提升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在這一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達到發展學生的能力。《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在數學教學中應當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再活動中感受別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過程,以改變和完善自己的認知,同時,通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助於反思自我的認知,從而達到發展個性的目的。第三,練習課不應僅停留在練習層次,更應該多讓學生去體會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應用意識,拓展學生思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提升思維層次,使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和升華。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所以,練習課還應將主要時間用在問題解決上,著力於不斷幫助學生去領悟並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
三、練習目的要明確,形式要多樣,評價要多元。
首先練習的目的要明確。要針對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之處,突出每節課練習的重點,即本節課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題型多樣和方式多變等來引導學生想學,願學,樂學。要盡量避免單一重復、沒有明確要求的機械練習。第三,評價要多元。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語言評價是教師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合理、恰當,不能僅僅關注知識掌握方面,還應更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切忌虛偽廉價表揚和長期物質獎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更重要的是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對學生的評價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難。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才有可能建立起優質高效課堂。
四、重視教學過程反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
教學反饋,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過程中反饋出的情況進行分析,並及時採取調整措施,對後面的教學過程進行干預,以保證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在依靠反饋信息,採取最優措施,進行最優調控,取得最優效果的同時,必須正確把握反饋的及時性,層次性和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反饋效益,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如果課堂中實時獲取的反饋與事先的預設有不一致時,我們應當立即對原先教學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以適應學生實際認知發展的需要,從而爭取贏得課堂效益最佳化。
『柒』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就明確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的確我們的學生正是藉助於我們安排的各種練習題的刺激,積極進行思維活動,進而完成其學習任務的,它對學生能否真正理解課堂內容起關鍵作用。練習的目的,就是獲取知識。設計好練習,也就成為數學教學的重點所在。要使課堂練習真正起作用,教師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的、特有的、有效的練習需要我們精力地設計。做到適度、高效,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發展能力,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練起來才會更省時更有成效。 在平常的教學中,有好多的老師在學生獲取知識的認識上有誤區,第一認為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如學生哪個字寫錯了,就罰他抄十遍。在聽一次公開課中,有位老師布置的作業(1)、4小時行8千米,1小時行多少千米?(2)、6小時行3千米,1小時行了多少千米?第一題學生很快就做出 8÷4 =2的正確答案;第二題學生一看與第一題一樣的,沒多想就說是6÷3=2的錯誤答案。第二是認為要形成技能,越多越好。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形成技能,不是越多越好,它有一個衰退點。如六年級的復習考試,考多了,他不投入,相反是越考越差。我們試想一下:一節新授課下來,給學生布置同類型10道練習題做,如果學生會做,做這么多隻是機械的重復,為什麼要做這么多呢?如果連一題都不會做,讓他做更多的題又有何意義?數學課應該是重「質」而不是「量」!為什麼有的學生不需要課下做很多的習題,照樣會做,而有的學生每天徜徉在題海中,卻沒有什麼提高?原因就是「質」和「量」區別。所以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練習是非常重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粗淺的認識。一、練習要重算理。 如在教兩位數除以一位數42÷3時,師可以利用畫小棒給學生講明算理,先一人一捆(10根),然後拆開一捆再進行分配。學生在明白天算理後,再引入豎式除法,學生就能輕松接受。二、練習要突出重點。 數學教學是分單元進行的,每一單元可劃分為幾個「知識塊」,同一「知識塊」的幾個教學課時又有不同的側重點或叫「知識點」。課堂練習就是要圍繞每堂課的教學重點進行設計。例如,教學「兩位數的除法筆算」前兩課時,重點、難點是試商。新課前的練習應為學習試商方法作知識鋪墊,可這樣設計:1、括弧里最大能填幾:24×()<89; 2、估算:7 9×8=□、490×3=□。 講授中的練習要為理解試商方法服務。 三、練習要有層次。 每堂課的練習設計要根據知識的結構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設計,做到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例如,百分數的認識的教學,可設計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基本練習:7 3 =( )% 、 80%=( )填小數。 綜合練習:從小到大43 、0.745 、 7.5% 創新練習: (5 4 -45%)×(40%-4%) 通過上述幾個層次的練習,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同時也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有收益。 四、練習要有創新。 多途徑、多角度地訓練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學生個體素質的需要,是課堂練習設計的重要依據。要達到這一目的,這就要求教師設置創新的情境。 1、設計聯想題,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可從引導學生進行橫向、縱向和逆向聯想等方面設計練習題。如看到「a是b的5/6」,要求學生聯想到:(1)a與b的比是5∶6(橫向);(2)b與a的比是6∶5(逆向);(3)b是a的1 1/5倍(橫向、逆向);(4)a比b少它的1/6(縱向);(5)b比a多它的1/5(縱向、逆向);(6)a增加它的1/5與b相等(縱向);(7)b減少它的1/6與a相等(縱向)。 2、設計多解題,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例如,學習分數應用題後,教師可出示應用題:「一根長64米的鐵絲,剪去總長的5/8做了20個周長相等的方框架,餘下的還可以做同樣的方框架多少個?」並要求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求解: (1)用分數應用題解法求解:①20÷5/8-20=12;②64×(1-5/8)÷(64×5/8÷20)=12;③64 ÷(64×5/8÷20)-20=12;④20÷〔5/8÷(1-5/8)〕=12;⑤20÷(5/8÷1)-20=12;⑥20×〔 (1-5/8)÷5/8〕=12;⑦20×(1÷5/8)-20=12。 (2)用比例方法求解:設還可以做x個方框架,得5/8∶20 =(1-5/8)∶x。 (3)用工程問題解法求解:①(1-5/8)÷(5/8÷20)=12;②1÷(5/8÷20)-20=12。 3、設計多變題(或多問題),訓練學生思維的多向性。「一題多問」和「一題多變」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和分析問題、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創造思維能力。例如, (1)、公雞有120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