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體育課的作用和意義
關於體育課的作用和意義主要有: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這三個方面是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必須協調一致,全面貫徹。體育課是通過學生的身心活動,在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反復練習中,鍛煉學生的身體,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這是體育課的主要特點。
體育課的另一特點是學生在上課時,思想和行為的表現較多、較為明顯,比其他課程提供了更多的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機會。另外體育還包括身體形態和動作的健美等有關美育的因素。強調鍛煉身體的效果,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和美育,培養愛好體育運動的習慣。
(1)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在比賽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由丹麥、德國等歐洲國家首先把體育課作為中小學必修課程以來,大部分國家在中小學都上體育課。美國教育法中,沒有具體規定設置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條文,但是在全國約有 1/2的州,體育課是必修的,其餘學校也絕大部分選修體育課。
在中國,體育課是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之一。它是由體育教師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體育教學大綱按照班級授課制的方式,以實踐課為主,採取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學。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就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和強化學校體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見》強調,要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培養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群體活動與運動競賽相協調、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的原則。
② 學校開展課余體育競賽具有哪些價值
課余體育競賽是指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以爭取優勝為目的,以運動項目、游戲活動、身體練習為內容,根據正規的、簡化的或自定規則所進行的個人或集體體力、技藝、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賽。
開展課余體育競賽可以及時檢查和了解學校群體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助於師生之間的體育交流。通過學校開展各種類型的課余體育競賽有利於普及各種體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通過競賽活動的開展,還可以提高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為今後大眾體育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2 我國學校課余體育競賽存在的問題
2.1組織方式單純
傳統意義上的課余體育競賽,都是體育老師策劃、組織,其他任課老師做裁判,班主任擔任領隊,學生是運動員。整個課余體育競賽的組織工作,從報名到編排,從場地安排到裁判工作,幾乎由教師包辦。一方面一部分學生沒有事干,另一方面又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生被動參加,積極性不高。
2.2項目設置單調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設置的項目,大多採用的是千篇一律的常規項目,分為田徑和各種球類賽,也有些學校只開展田徑運動會。而比賽的具體項目設置也基本上和競技比賽一致,現有專門針對學生而設置的項目和針對體育後進生的個性特點以調動他們參與體育運動興趣的項目,因而大多數的學校課余體育競賽已成為體育特長生的專利,賽場上的運動員總是那些老面孔,田徑場上是他們一馬當先,球場上又是他們在沖鋒陷陣,其他的學生只有參加啦啦隊或者乾脆在一旁聽音樂、看小說。
2.3評獎方式單一
現行的學校課余體育競賽重結果,不重過程;重學生取得的競賽成績,不重學生平時的鍛煉過程及在競賽中的參與過程,評價方式單一,且獎項過少,因而光榮和榮譽只屬於極少數人,絕大多數的參與者與獎勵無緣。組織學生參加體育競賽,其目的在於調動學校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體育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因此,組織者必須注意根據參加單位基礎厚薄、條件好壞、水平高低等諸方面因素,對參加人數、計分方法、錄取獎勵等做出符合實際的「規定」,靈活掌握,而不要類似於成年人比賽的規則,將大家的積極性「框」死了。
3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改革措施
3.1 更新觀念
走出單純的田徑競賽誤區,從根本上改變對運動競賽的認識。以全面育人為指導思想,樹立全民體育觀念和快樂體育觀念。變被動的體育觀為主動體育觀,變生物體育觀為綜合體育觀,變階段體育觀為終身體育觀,使體育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2 設置符合學校實際的項目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作為全校性的組織活動,具有思想教育價值。通過活動或組織形式,把教育目的和手段與運動會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等有機結合融合為一體,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此外,在強調課余體育競賽的全面性、娛樂性、趣味性時,也要重視課余體育競賽的層次性,也就是說不能因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就排斥體現「更高、更高、更強」的競技體育比賽項目,競技體育項目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具有育人的價值,需要給予重視。只有因地制宜,根據每個學校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的需求,改變傳統、陳舊、不符合實際內容和形式,結合學校體育的總目標和辦學特色,辦學模式,創建各自學校的特色運動會,使其每次競賽都有新的項目,如結合課余體育競賽開展各種各樣、豐富多樣的集體配合性的活動;文明集體評獎、展覽會等,才能發揮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綜合育人效益。
3.3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人參與
新課程標准突出強調要尊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這樣才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在運動競賽的項目設置上,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引入一些大多數學生樂於參與的項目,如自行車慢車比賽,定點投籃,足球射門,踢毽子,跳繩,墊排球,立定跳遠,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體向上,二人三足跳等;並對一些競技項目進行適當的改造,降低了項目的難度;同時去掉了許多個人項目,設立了一些集體項目,如增加男女各十人的鉛球團體賽、50米十人迎面接力跑、十男十女的拔河、五男五女跳繩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使他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並使之在運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感受。名副其實地成為大家的運動競賽。
3.4運作過程的靈活性
在學校課余體育競賽中,教師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大膽轉變觀念,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讓學生組織管理學校課余體育競賽,擔任裁判工作,這不僅僅挖掘了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是鍛煉學生能力、培養學生良好人格的一條有益的途徑。由學生組成宣傳組,後勤組,安全保衛組,裁判組等,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余體育競賽的開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人盡其能。尤其是讓部分體育水平不高的學生擔任裁判,不僅僅讓他們增強了自信心,還能讓他們在一定意義上認識體育的魅力,同樣充分享受運動的快樂,為終身體育打下了認識上的基礎。
3.5評價方法科學性
新課程標准還突出強調要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以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健康、和諧的發展。在評價時,要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運動中,組織者不要吝嗇各種方式的獎勵。應想方設法多設獎項,盡量讓參加者都有成功的體驗。採用打分進行競爭、評分、評獎的方式,評價內容要涵蓋參與者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運動中的競爭與集體紅的協同品質,參與人數和運動成績等。學校課余體育競賽不僅僅是一次體育活動,更應該讓它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小結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不僅僅是一次體育運動會,更應該讓它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學校課余體育競賽的開展,滿足學生真正的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中受益,以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還有許許多多的課題值得大家探討。
③ 中小學在體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什麼
體育除具有增強體質、防病治病及調節人的心理等功能外,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它還有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獨特作用:
1思想教育強化作用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可通過體育課教學內容的編排和組織,向學生進行集體主義、勇敢頑強、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等良好品德的教育。學校體育活動形式多採用競賽、評比和獎勵優勝等方法進行,通過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體育比賽對優勝者的獎賞,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感情上的愉悅,激發學生鍛煉身體與發展才能的積極性,培養敢於爭光、力爭第一的個性競爭意識,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要求。此外,體育教學與其它課教學形式不同,體育課要求上課必須整隊,在練習中還要按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在練習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保護與幫助,這些嚴格的紀律和嚴密的組織,都蘊藏著德育的因素,並有利於提高學生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培養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形成團結互助,自覺遵守紀律、關心別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2智力開發作用
體育鍛煉能促進大腦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還可以促進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的發展。通過體育鍛煉能促進神經系統興奮過程增強,抑制過程加深,從而改善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能力,使學生反應迅速,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銳准確,思維敏捷靈活,判斷能力加強,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從事智力活動。
3審美意識培養
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中,教師流利的講解和優美的示範、各種教法手段的運用、以及各種隊列練習與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並獲得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
④ 小學生體育鍛煉的目的與意義
參加體育鍛煉對於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高運動系統的功能,促進生長發育。
1. 體育鍛煉對骨骼的影響:
骨骼對人體起著支架作用,對器官起著保護作用,同時對人體的各種運動起著支撐和杠桿作用。
科學研究證明:小學生堅持上好體育課,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骨質增強,促進生長發育,使兒童身高迅速增長。
因為體育運動時,肌肉對骨骼的牽拉和重力作用,不僅有利於改善骨的形態和機能,使骨骼變的粗實、堅固,也有利於脊柱,胸廓,骨盆,足弓等骨骼的正確形成,還會使骨骼的機械性能得到提高。
但是,鍛煉不科學,也會給骨骼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體育老師一定指導學生按科學的方法進行鍛煉。
2. 體育鍛煉對關節的影響:
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和鍛煉,能使關節囊、韌帶和肌腱增厚,伸展性加大,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和彈性增加,這樣,就會使關節活動范圍加大,靈活而又牢固。如體操運動員,雜技演員其柔韌性之好,充分說明了體育鍛煉的驚人作用。
3. 體育鍛煉對肌肉的影響:
少年兒童的肌肉正處在發育的過程中,身體各部位肌肉的發展速度也不平衡,而堅持體育課學習和鍛煉,可以使肌肉在形態、結構、成分和機能上發生明顯的適應性變化。
肌肉可以變的粗壯、結實、有力。可使肌肉中物質和能量代謝過程加強。可以提高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控制能力。可以減少肌肉內的脂肪堆積,使少年兒童肌肉發育均衡,體態端正,防止肥胖症。
(4)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在比賽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小學體育教育:
小學生的體育教育是針對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體育鍛煉的教育。以實踐性的手段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和衛生常識的培養!在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進行適當科學的鍛煉。
主要以游戲為主,興趣培養,教學手段以學生自主鍛煉和習慣養成相結合!我個人認為小學生不宜進行過量的訓練,特別是上肢的訓練。所以,游泳課也不適宜在小學四年級以下開設!給學生更充分的睡眠和科學的鍛煉,時間上控制在20分鍾就好!
體育鍛煉:
是指人們根據身體需要進行自我選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並結合自然力和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豐富文化生活和支配餘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
體育鍛煉是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力(日光、空氣、水)和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為目的的身體活動過程。它是群眾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對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培養健美體態,提高機體工作能力乃至提高和改善整個民族體質,都有重要作用。
其特點是群眾面廣,各種年齡,性別,不同職業和健康狀況的人,都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適宜的鍛煉。形式與內容靈活多樣,可獨自鍛煉,也可集體進行。鍛煉的內容極其豐富,可分為:健身運動、健美運動、娛樂性體育、格鬥性體育、醫療與矯正體育等5類。
鍛煉方法多種多樣,除教學和訓練中常用的練習法外,人們還在長期鍛煉實踐中,形成不拘一格的各種健身法。鍛煉內容和方法的確定及整個鍛煉過程,都應遵循身體鍛煉的原則,即有針對性,如能同時運用形神結合、動靜結合和內外結合等中國傳統練身方法,收效更大。
網路:小學體育教育 網路:體育鍛煉
⑤ 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有哪些
在體育教學中,有學生會因為自身的素質不好而害怕、恐懼,此時需要的是激勵的言語,讓他們樹立信心,打破心理障礙,去獲取成功的喜悅.有的學生是因為某方面的原因,才不參加體育活動,老師要掌握學生心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從而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能在玩的同時得到身體的鍛煉,也就能達到體育教育的目的。體育教學是不同於其它學科的一門基礎教學,要創造較好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信心,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去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取得較好體育教學為成果,激勵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教學藝術不在於強制,不在一味傳授和灌輸,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激勵作用至關重要,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共識。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學中飽受激勵作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作用。意味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尊重,使學生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激勵作用是保障學生主動學習,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條件,通過激勵應用,使學生產生需要,形成學習動機。
如今,二期課改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中加以引導,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舞台。要使每個同學在課堂上最充分地發揮他們的才能和創造性、主動性,使他們都保持高昂的情緒和強大的向心力去實現教師規定的學習任務和目標,教師就應經常採用多種方法手段去激勵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教學藝術不在於強制,不在一味傳授和灌輸,要取得良好教學效果,激勵作用至關重要,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共識。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學中飽受激勵作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作用。意味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尊重,使學生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體育教學中激勵方法
1、語言激勵法。體育教師語言是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言激勵法手段激勵學生。我在美育中學教學生跳校園集體舞時就是這樣的:在課堂中多採用「這次好多了」、「只差一點」、「好」等。少用「這么差」、「笨」等語言。因為前者容易激發學生向上的力量,後者則相反。同時體育教師語言應該顯明、生動、准確,對學生有強烈感召力。這樣語言能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
2、目標激勵法。目標對於動機具有誘發作用,對體育教學對個體目標選擇具有某種需要是否轉化為動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正確合理設置目標,是誘發激勵學生一種重要手段,體育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目標的重要性。目標要適當,不能太高,應當讓學生覺得經過努力是能夠實現的。如在跨越式跳高,鎖定目標應符合學生努力能達到特點,必須結合實際。對於水平較高的學生可適當提高要求;水平較差的學生則可降低高度,讓他們在一次次成功的跨越後,逐步達到老師鎖定的目標。
3、情感激勵法。一種好的激勵手段,應該是能夠使學生認識自我價值,激活其主體意識,喚醒其自信自尊,自強心理需求。同樣一種激勵如果引起學生否定情感體驗,就很難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對學生採用表揚,少懲罰,多讓學生得到成功體驗,少讓學生受到消極刺激。
4、環境激勵法。創造一個良好學習環境,對學生求知慾的激發具有十分重要的激發作用。若體育教學環境使學生覺得呆板,抑鬱,使學生覺得不適應自己,就很難有什麼求知慾,所以體育教師要創造良好學習環境。良好的環境包括教師優美、正確的示範動作,來感召學生。良好班級學習風氣,使班級每位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公平的競爭環境里練習。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對老師自己充滿信心,能夠大膽練習、暢談要求體育教師必須以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幹部作用,使學生融入良好教學氛圍中。
5、歸因激勵法。當學生練習動作失敗時,應該讓學生了解失敗原因,積極引導,使學生正確面對失敗或挫折,這時同學、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失敗原因,使學生發表對自己失敗見解,共同解決失敗的原因。這樣會使學生對困難動作失敗充滿信心,比較樂觀、積極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更加有信心完成第二次練習,直至最終成功地完成練習。
二、激勵能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運動實踐課,是學生科學地掌握運動技術,提高身體素質的形式之一,通過運動實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強化正確的動作形成,把聽、看、練、想、練結合起來,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教學目標的設置能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成教學目標,能激發學生極大地學練熱情,能引導學生朝著目標努力奮斗。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制定體育鍛煉目標,應把長期目標與近期目標、高級標准與低級標准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學生在跳遠練習中,在沙坑的兩側做上醒目的標記(設置及格線、良好線、優秀線)。通過設置目標激勵學生的方法,也就是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自己預定目標,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對練習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體育鍛煉可以調劑情緒,振奮精神和進行積極的休息,對培養與鍛煉良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起著積極的作用,體育鍛煉還能促進社會交往,增進友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於調節人的心理狀態,促進健康心理的發展。喜歡運動的學生精神百倍,活拔開朗,對於在體育教學中的那些充滿恐懼感的學生,更多時候,老師應給予言語激勵,每位同學都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有時成功卻只是幾步之遙,而在老師的言語中,就是在為這些同學加油、鼓勁,從而樹立自信心,就會有好的開始,好的開始意味著已成功一半。人們都是懷著對未來成功結果的美好願望參加某項活動的,渴望成功的動機給人們以鼓舞,以激勵,使他們能夠自覺地、積極地投身於其中。體育教學不再是以考式來衡量能力,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健康第一」才是教學的指導思想,所以只要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就視體育成績為合格。
三、激勵有時勝過獎勵
1、體育差生體育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心理原因
體育學習動力不足。造成體育差生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他們對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正確,他們的體育興趣往往僅停留在對結果的需要上,只是因為怕影響升級,升學才參加體育練習。缺乏積極的情感體驗。由於體型較胖,力量較差等原因,造成學生的體育成績較低,體驗不到肌肉活動帶來的積極感受,從而促使這些學生主動鍛煉的努力不夠,體育學習成績提高緩慢。這種不良的循環使學生難以體會到活動的快感和滿足感,因而他們參加體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一般都較低意志品質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
2、激勵體育差生的教學
提高體育差生對體育目的,意義和鍛煉的認識,激發他們的體育學習動機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熱心幫助他們,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讓他們體驗到體育成功和肌肉鍛煉的樂趣。不能歧視,更不能對他們的缺陷和問題進行諷刺、譏笑和污辱。和平懲罰是消極的,獎勵的積極的,所以後一種方法比前者更可取,獎勵應常使獲獎得到某種滿足,所以,獎勵的方式必須適合兒童的年齡和性格,原則就不能達到獎勵的目的。此外,獎勵必須在行動之後就立即進行。獎勵如不能和應獎勵的行為直接聯系起來,就不能發生作用,因此獎勵不能隔時間太長。由於條件方面,學校對學生的獎勵往往在事後很久,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勵的言語有時勝過獎勵。
心理的安慰會使學生獲得滿足感。「雖然我沒有成功發完成動作,可心理充滿了陽光,雖然得分不高,可我敢跳了,比以前做得好。我終於戰勝了心理障礙,即使是含著淚,我深信,風雨過後一定有彩虹」。以致全心投入到練習中去。每個學生既有長處又有短處,教師應發現他們的長處,讓他們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讓學生有「我怎麼總是最差」的心理,激發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體育教學中,要為學生多創造競爭條件,開展不同形式的多種教學競賽。如:在自己的班上進行分組,不管是教學練習還是教學比賽都是以小組形式進行,他們通過小組中個人對抗、小組間友誼賽、達標賽、小組技術質量評比成績的高低等等,形成了一個良性競爭,也促進了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影響,教師要以親切的態度去講解,要以優美的姿勢去示範,要以關心、信任的態度去傾聽學生的提問;要以關心,熱情的態度去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要以敏感微笑的態度對待偶發性事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親切、溫暖,得到鼓勵、其次,樂於接受教學內容而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課堂上,安排課的內容時,可以充滿自信地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完成今天的任務嗎?」學生肯定的回答為他們完成教學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在學生進行學練活動時,常用「再加點油,你就會成功」或「真棒,再來一次,你會做的更好的」等;在課後總結時,對學生說「這節課上得真不錯,我想下節課將會令大家更滿意,是不是」等教師通過各種激勵語言,鼓舞著同學們高昂的情緒,調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體育教師適當的情態表現,也蘊藏著極大的影響力。例如:在進行「單杠」練習時,對班上一些個子矮小的同學來講有一定困難,這往往是心理壓力造成的,這時要及時進行保護與幫助,關注他,給他信心,讓學生減輕了心理負擔,產生了自信心,盡其最大能力完成教學任務。
四、激勵能使教學過程活躍
1、教師應多給予學生激勵
在教學過程中,用激勵的方法會使學生樹立信心,他們會主動補上自己的知識,技能的缺陷,還會從教師的立場去領會教與學的聯系,而這種頓悟與經驗則非常有助於他們在本班的學習,其中包括改變消極、冷淡的學習態度和改進學習方法。對於成績優良、智力水平較高的學生,應提供較難或較多的材料,鼓勵他們自學和獨立思考,鼓勵參加學科的課外小組活動和有關競賽活動,開辟創造性學習的途徑。教師應該知道,發現超常的學生,為國家培養和輸送突出的人才是教師的一項重要而光榮的任務。
2、活躍課堂的創造
實現新課程標准以來,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勵作為的一門教學藝術,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強這門教學藝術的修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從上第一堂體育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裡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後,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這種情感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兩個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
現代管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以勉勵的口氣布置任務,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榮謄感,使其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生硬的命令,一開始就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降低了他們的活動熱情。如教師布置學生跳高:「你們必須給我跳過去,跳不過去的要受罰!」學生聽了心裡不舒服,帶著顧慮練習,效果肯定不會好。如果換成勉勵式布置:「同學們要大膽地練習,跳不過去沒關系,我再繼續輔導你們。」同學們聽了不但樂意去練習,而且練習時沒有心理負擔,練習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行為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參與管理、參與決策,是人的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種高層次的需求。從這一原理出發,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要求,收集學生的建議,讓學生獻計獻策,讓學生參與備課。這樣備出來的課,肯定是從實際出發,集思廣益,教師教得自在,學生學得稱心。
在體育教學中,表現特別好的學生,最大的期望莫過於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有某些過失的學生,最害怕的莫過於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的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並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有過失的,論過要適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其補缺改過的動機和行為。課堂上,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是常有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教師要容人之短,不懷成見。教師的寬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決矛盾、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其次,教師對學生要熱情教誨,以情感人。若採取「以牙還牙」的辦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壞師生關系,嚴重影響教學。
結論
激勵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能讓差生樹立信心,使好的學生更加努力,有時只需要用言語上的激勵,就會勝過物質上的獎勵,精神上的滿足是物質來源的基礎。讓學生獲得自信和滿足的同時,成功離他們已以很近了,在體育教學中用激勵的方法,不僅讓學生能快樂接受,也能完成新課標下的任務,為「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打下基礎,不要再讓體育考試束縛學生的思想,要讓他們在「快樂體育」、「健康體育」中得到鍛煉,考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教學過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體現
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老師的教學方法密不可分。總之,用激勵方法去引導學生,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自願性,自覺性,從而去獲取更多的成功。
⑥ 如何處理好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
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與當今的教育體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日前,家長普遍存在孩子參加體育訓練影響文化課學習的觀念,甚至一些一線教師也有這樣的想
法,致使體育老師安排學校運動隊訓練困難重重。一方面是體育教師對運動成績的期望,一方面又難以得到文化課老師和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正確處理好體育訓練和文化課學習的關系,顯得非常必要。
一、加強溝通,贏得班主任及課任教師的理解和支持
不可否認,體育訓練需要
花費學生一定的時間,這似乎與學生的文化課學習相矛盾,或許會造成部分學生課後復習與預習的不充分,班主任和課任教師對此不能理解。也恰恰是因為存在這種
不理解,導致了一些班主任從運動員選拔到訓練活動持消極態度,出現工作不主動、不積極,甚至暗地慫恿學生在學校選拔運動員時不出力的現象。
二、培養意志,磨練學生頑強拼搏的品質
體質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體育是提高人們體質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也是智力開發、個性成長、品質發展的最直接、最簡單、最高效的重要環節之一。而體育訓練正是銜接智力和體質最有力的手段。
在短期的體育訓練中,學生容易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會具體地看出自己在運功隊中的表現和進步,以此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重拾自己的信心,發現自己的亮
點。同時,在體育訓練中可以設計各種游戲和競賽,在一遍遍的失敗中獲得體驗,也獲得新的運動方式和技能,在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
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障礙。
三、有效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為了能使體育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兩者並舉,體育教師在學生訓練過程中講究策
略。體育課程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進程增進學生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學習領域是實現其他領域目標的載體,如果沒有運動技能學習領域,其他學
習領域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會失去本課程的性質。學生的運動興趣在熟練掌握運動技能與形成運動特長中得以升華。
與此同時,在訓練中
表現優秀的學生,也要仔細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有沒有獲得班主任及課任老師的肯定,然後體育老師有針對性地鼓勵或發些小禮品,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
即使是體育老師,不但注重我們體育訓練的表現,更注重我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潛意識覺得只有全面發展才是優秀的學生。
四、全面發展,讓文化知識和體育訓練一個都不能少
能參與學校運動隊訓練的學生,一般都是四肢靈巧、反應敏捷的孩子,接受老師講解動作要領較強的學生,其實稍加引導,在學習上就會取得進步。體育老師可以
有意無意的說出一些相對專業一點的體育專業名詞,學生會感到滿頭霧水、不得其解。這時體育老師能把握時機引導學生,文化知識在體育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夠很
好地掌握文化知識,也就不能進行體育研究。
黨的教育方針指出,我們的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的學校就應該全面貫徹
黨的教育方針,德智體美缺一不可。體育訓練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更能為學生正常學習提供身體的保證。在這一切的工作中,教
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就是根據學生的興趣、習慣和愛好設計出創新的、趣味的體育和文化課學習內容,實現有機結合,做到以體育德、以體促智、以體陶美的奮斗
目標。
⑦ 課余體育對校園文化建設有哪些促進作用
以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為標志的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現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競技體育是指為了最大限度地發展和不斷提高人們在體格、體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並以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而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它以其獨特的優勢及其體系的可開發性、作用的適用性、影響的廣泛性,成為整個體育運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部分,它的發展對體育文化的發展起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同時它也是促進各類體育活動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校園體育文化作為社會亞文化的一種特有現象,是指在學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的一部分[1]。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學校體育這片沃土,學校體育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運動興趣及習慣,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等功能。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目前仍然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軸線的教材體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盡管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體而言,人們認為競技體育仍是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 所以從高校體育入手,探討競技體育的社會學所蘊涵的各種因素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刻的認識競技體育的價值。 二、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 競技體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強烈抗爭的性質,是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矗一方面一個國家競技體育的水平甚至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會影響力巨大;另一方面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競技體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傳和關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NBA、亞運會、甲A足球賽,幾乎都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選修熱門運動項目的學生日漸增多。 正因為競技體育已遠遠超出本身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它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之一。競技體育文化是構成體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學生傳授基本運動技術、戰術、規則,是提高學生體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國學校體育中競技運動項目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已延續了幾十年,它是師生課余體育鍛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毫無疑問競技體育已經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競技體育水平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形象,同樣一所學校也往往會由於他們的高水平的競技體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發達國家的不少大學都致力於培養一支高水平的運動隊來為其學校爭創知名度。目前我國高校體制正在進行改革,幾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經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潛力和影響力。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先後建立了幾十所培養高水平運動隊的試點大學和近300所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試點中學,並定期召開全國大學生、中學生運動會,有力地推動了學校體育運動和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這種以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來帶動學校體育的全面開展,既提高了學校體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高校體育運動代表隊的性質已從原來作為培養學校體育骨幹、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專業化方向發展,其態勢已經跨出校園,面向社會,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紀初期,競技體育就被國外一些專家看作是一種公民的素質,一種文化生活,一種獨特的精神崇拜。他們深信,競技體育可以培養青年人進入社會生活的能力,有助於增強青年人的身體素質、培養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質。國外的競技體育始於兒童時期,他們在大量的業余時間里動員、引導兒童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並要求學生在體育課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入大學後,有的競技體育的水平就已達到了國際水平[2]。因此,校園競技體育的蓬勃發展,不僅豐富了校園的文化生活,也為社會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競技體育人才和隊伍。而我國由於對競技體育認識還存在許多與時代發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觀念,沒有正確地認識競技體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導致競技體育在學校中的教育功能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發揮。我們認為,競技體育在高校的普遍開展,不僅能夠普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而且能夠活躍、豐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時在提高高校競技體育的水平,發現、培養競技體育的優秀人才,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競技體育與培養正確的體育文化觀念之關系 最近,國內體育主管部門正有意將體育工作與教育系統「嫁接」,走教育與體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這將為學校體育工作帶來新的研究課題。「嫁接」成功將對體育教學工作、學校競技體育水平、場館建設以及學校名牌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並將大大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但學校中的競技體育畢竟與職業競技體育有著很大的區別。競技體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應在學校工作中被強調,而人們往往容易把競技體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擴大化後移植到學校教育中來,使其發生畸變。這是體育教育改革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對體育教育功能沒有正確認識,體育教育改革就會失敗,學校中競技體育的開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為此,我們應從文化的角度重新來認識高校競技體育的作用,正確發揮競技體育的文化功能。 1、競技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到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而競爭的意識又是與競技體育息息相關,在體育運動中,不講門第、不分尊卑;在競賽活動中,不存在除個人身體、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在運動中、在競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現自己的力量。體育運動中最講法制,不徇私情;最講現實,不論資歷;最講務實,不圖虛妄。這就要求每一個參加者都盡應當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競爭,特別是一些直接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拳擊等,從而漸漸增強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頑強毅力。 2、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與合作精神 在競技體育中,各項運動都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則,人們只能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創造成績,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都會遭到譴責和懲罰。同時,在一個集體項目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為要求,必須依角色要求行動,這就十分有利於人的社會化,有利於培養人的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競技體育始終遵循著「機會均等、優勝劣汰」的基本原則,嚴格的規則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觀念;通過競技體育也可以學習和鍛煉如何正確對待競爭中的失誤和失敗,磨練堅強的意志,增強抗挫折能力,使學生在激烈的社會中有頑強的生命力。因此,學生通過參與競技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出良好的體育道德,進而養成優良的社會公德。即如何對社會群體、組織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怎樣提高社會意識、怎樣發展對別人的權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競技運動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社會生活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和場所。 3、有助於培養優良的個人品行 競技體育有助於培養人的樂觀精神和自信心,敢於競爭,敢於勝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優良品行;通過競技體育還能培養領導與服從和充分展示與自我約束的良好行為。有實驗證明:有競賽經歷的學生能顯示出較好的個人修養和社會適應性,表現出更高的組織領導能力。因為競技體育為承受責任、作出決定、影響他人等領域的重要品質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競技體育又具有培養服從的一些品質的趨向,如尊重、遵守規則,服從裁判等。學生從競技體育中也能培養應當無敵意或無怨恨地接受批評意識,不應有超越規定,嚴重傷及對手的行動。競技比賽有時需要有自我約束或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僅建立在意志和取勝的慾望上,還必須建立在豁達的寬容心理上。這些品行都是個人立足於社會的重要條件。 4、有助於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研究表明,參加競技性比賽,能擴大學生的興趣,放開性情,增加與他人結識的機會。同時在激烈的對抗中,在努力拚搏的奮斗中,接受成功或失敗、表揚或批評的心理鍛煉。在與他人交往和沖突中,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練,使學生得以從學習壓力、心理傷痛等方面解脫乃至超越出來,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戰。對社會現象是與非評價、道德標准與做人原則等在社會認識上的價值取捨,都可以在運動中受到檢驗,因此人們認為競技體育運動能測試出個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5、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存在著兩面性。競技運動也不例外。它在對學校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它可能導致錯誤的價值觀的出現。高校體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而後才是從中發現、培養高水平的體育人才。一些錯誤的價值觀比較容易產生在那些運動員甚至存在於他們的崇拜者身上。榮譽、成就可能使他們更多地關心個人的得失,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榮譽的各種活動,進而引起他們對處世哲學觀的轉變,不能正確面對社會、正確認識各種社會關系,從而導致產生與社會生活規范、道德觀念相背離的錯誤價值觀。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會導致人性的喪失,滑向犯罪的深淵。 眾所周知,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是相當密切的,一旦教師、教練員把運動員、學生所獲得的榮譽僅僅與個人利益相結合,就可能產生教育上的畸變。這些畸變主要表現在:為使運動員盡力爭取去達到成人的目標而不斷地給予他們過分的名利刺激,使他們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壓力。對學生參加競技體育的思想意識和目標上的錯誤灌輸,主要來自教師與教練員。為培養一支高水平的高校運動隊,他們會更多地強調自己工作的成敗、隊員、資金、設備等等與其相關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導致過分特殊化,甚至不惜違反體育道德、社會公德、法律、法規而弄虛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養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發生畸變。 競技體育還可能帶來暴力行為的產生。因為攻擊性是競技體育的特點,由於青年好鬥、好勝的心理,而競技體育中的身體接觸或對規則的理解不準確,就有可能在平常的爭論中轉化為暴力的行為。所以,在競技體育的教學中還應當有道德規范的內容,以提高學生辨別、應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競技體育教育的正確之路 競技體育在對校園體育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校園體育文化也對競技有深遠的影響。如許多競技體育項目就產生或萌芽於學校體育,而且伴隨國家體育戰略方針的轉變,競技體育與高校聯合辦學的實施,最終會形成以學校為中心,依靠孝中、大學的業余訓練來形成整個訓練的一條龍體系。中學作為培養奧運冠軍的基地,高校則是大部分運動員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強大的人才培養體系。 但學校面向的畢竟是普通的學生,因此我們的體育教學不能採用純競技運動,對那些技術復雜、難度較高的技術性競技運動,應當從學校體育的實際出發,對其進行加工改造,修改規則,降低難度,改進教學方法,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目的。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俱樂部,利用專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學校的競技體育運動,既能把有運動潛力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系統的運動訓練,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又能保證學校正常的體育教學,保證學生受到正常的體育教育。 四、結束語 競技體育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學影響所蘊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對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輕視的。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競技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對青少年施加沒有必要的壓力和無教育根據的訓練。助人成才、防微杜漸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則。對競技體育的社會蘊涵要有深刻地認識,並能把握好教育、訓練學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競技運動的開展達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享受運動的樂趣、學會身體鍛煉的方法、培養良好思想品質的同時,又要對學生今後將面臨的社會生活和壓力給予有益的幫助,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在學校中開展競技體育的根本目的。與此同時,高校辦高水平競技運動隊應盡快與國際接軌,讓真正的大學生走出校門,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甚至是奧運會
⑧ 體育運動對小學生有哪些益處
促進智力發育。
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進健康。改善了血液循環,骨組織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同時,運動對骨骼起著一種機械刺激作用,使孩子的身高隨之有所增長。
使大腦清醒,提高學習效率。體育運動能增加大腦的供血,改善大腦血糖和氧的供應,促進腦細胞的新陳代謝,提高大腦皮質的活動能力。
促進個性培養,陶冶情操。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種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培養其勇敢、果斷、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
(8)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在比賽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中、小學生身體正處在迅速生長發育時期,體育活動對促進他們的身體發展特別重要,也可以在孩子成長時期培養運動習慣。
體育不僅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學科,同時也是教導學生如何集體行動和遵守組織紀律的學科。
不論是在早操、課間操、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中,從小學一年級起就要嚴格培養學生行動迅速、隊列和動作整齊、服從指揮、認真執行任務等觀念,從小學到中學逐漸提高要求,使體育更充分地發揮積極作用。
體育的內容和方法必須適合不同年齡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性別的差異,以全面地鍛煉身體、促進身體各部組織、機能、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的發展為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和中學體育
⑨ 課余體育鍛煉的目的有哪些
第一可以休息眼睛,保護視力。
第二可以放鬆身體,保證下節課的精力
第三能夠通過活動,可以鍛煉身體
如果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請及時採納為滿意回答~~
~~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
~~互相幫助 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