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評價的作者簡介
薛炳群,1961年2月生,1977年9月參加教育工作。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版教學能手,濰坊市專業技術權拔尖人才,濰坊市特級教師。山東省思想品德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濰坊市專家協會會員,全國字理識字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復式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指導70餘名教師舉行了省級以上公開課,16名教師成為省級教學能手,1名教師成為齊魯名師,3名教師成為濰坊名師。多次在省級以上會議上進行教材輔導,培訓教師1萬余名。參加《小學語文》《思想品德》《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小學語文學習與創新》《小學生習作例文》《口語交際》《寫字》《主題學習》等國家級和省級教科書編寫,累計100餘冊,1000多萬字。在《山東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現代教育導報》等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山東省「十五」重點課題「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和「十一五「重點課題」主題拓展閱讀「的研究,承擔教育部「十五」重大課題「小學生語文能力的評價實驗與研究」的實驗工作。出版《陽光之聲》《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等專著,填補了國家和省內教學工具書的空白。
B. 如何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中進行有效評價
口語交際是一種新型課,它是以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與人交往意識和習慣、提高交際能力為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千方百計地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新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1]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進行的經驗交流、思想感情的表達、工作任務的布置、新聞時事的傳播、親人朋友之間的閑聊等都離不開口頭的表達。社會交際工具性是語文學科最顯著的特點,而口語交際能力則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一般來說,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聽、說能力的發展,往往先於讀寫能力。要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發展,我們必須抓好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新大綱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1]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教材,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是我們當前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一、激發興趣,做好學生入門的向導。「燃起學生的渴望和熱情」(誇美紐斯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口語交際對自己今後走向社會的重要意義。許多大學生在求職招聘會上因不善推銷自己而遭受冷遇嗎?還有的好不容易過了「初試」關,卻由於面試時不太善於交際而與自己心儀已久的那份工作擦肩而過。教師要通過適當舉例讓學生明白,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是著眼於開放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交流和溝通的現實需要,是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其次,在具體教學中,要注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設計精巧的過程。積極開動腦筋,大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具體教學中,可通過設置模擬、懸念、假想等形式,多給學生創設一些情境,盡量將學生帶入某一氛圍中;也可以讓學生模擬扮演各種角色,讓學生在演中說,在說中想,做到邊說、邊想、邊演,還可以開展一些激勵措施,讓學生與學生之間聯合起來,讓學生公平的競爭,讓學生思維活起來,膽子大起來。俗話說:「拳不離手, 曲不離口。」說話訓練也是如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說話訓練機會, 我在所任課的班級開展了課前三分鍾講故事的活動。「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語)對於那些內容有趣、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低年級學生往往表現出極大興趣,如果讓學生充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創設故事情境,更能誘發他們的創造力。例如,看圖說話《小鴨子得救了》,我設計了如下問題:小鴨子在什麼地方?它怎麼了?它對什麼事感到為難呢?為難的時候又怎樣做呢?這時有誰聽見小鴨了的呼救聲?它們又是怎樣做的?它們想出了什麼辦法救小鴨子了嗎?在教學時,讓學生分別戴頭飾表演提著水桶的小熊、扛著竹竿的小猴、長鼻子大象救助小鴨子。這樣,學生紛紛舉手發言,學生從會說到愛說,紛紛爭先恐後地要求說,興趣非常高,說話氣氛也非常濃烈。但我要求學生要做到儀態大方, 口齒清晰、語言簡練流暢, 語氣語調要有所改變, 力求做到講故事時聲情並貌。同時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 要即興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或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採用一些比較有激勵的話, 如:「你好棒!加油」「很好, 你說的非常好,下次會作得更好!」「你又進步了!加油!」等, 多鼓勵, 多表揚膽小或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同學, 創設寬松、愉快的說話氣氛,增強學生的說話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證明課前三分鍾的活動, 激發了學生講故事、聽故事的興趣, 這樣創設情境,步步引人入勝,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如臨其境,觀察、思維、想像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二、讓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肥沃土壤。閱讀教學過程的實質是教師、文本、學生三者互動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最經常、最廣泛、最具體的訓練過程。口語交際作為閱讀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貫穿於閱讀教學過程的始終。它是閱讀課上交流信息、表達情感、探究問題、揭示規律、發展思維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同時,閱讀課上通過對學生語言的規范、聽說的態度以及說話的習慣等方面的指導和訓練,通過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和發展。[2]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一)、挖掘教材因素,培養口語表達能力。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要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3]所以,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必須貫穿在各個教學環節之中,不僅要用好教材中設計的口語交際內容,還要深入鑽研課文,挖掘課文中有利於培養口語交際的因素,採用靈活的方式組織教學,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能力」。1、利用插圖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插圖往往易被師生忽視,很少把它們和文章內容融合在一起。其實,文章的藝術感染力在於「情」,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觀看插圖,領會插圖的藝術感染力,使他們直接置身於當時的情境中,通過耳濡目染來領略課文所描寫的情境。如《草原》一文中,要求學生理解「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單從字面上看,小學生難以明白。我讓學生先看插圖,再根椐問題練習說話:看著圖中熱情的草原人們,假如你是遊客中的一位,你的心情怎樣?你想跟草原人們說些什麼?學生踴躍發言,有的說:「此時此刻,我真捨不得離開美麗的大草原,捨不得離開熱情好客的人們。時間啊!快點停下來吧!讓我再多呆會兒!讓我再多看一眼這美麗的大草原和熱情好客的草原人們。」有的說:「今天,你們辛苦了!快回家吧!你們已經送了很遠了,你們就是一步不送,我們也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歡迎你們有空到我家鄉來,我家鄉風景可美啦!」這樣的說話訓練,不但使學生體會了句子含義,也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2、利用課文空白培養口語交際能力。記敘文在構思過程中,總是對有關的內容作選擇與剪接。因此,課文對有些情節有時會有省略和跳躍,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這些「空白」處,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像,對課文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如《窮人》一課,桑娜把鄰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訴剛從海上打魚歸來的丈夫,但桑娜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沉默」了。桑娜為什麼欲言又止?她心裡想到些什麼?課文對人物的內心活動作了省略。這正給學生留下了想像的餘地。教師於此可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展開想像,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說話訓練。3、在質疑解疑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不但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跟人討論的交際能力。如二年級上冊的《三隻白鶴》,我引導學生看圖後讓學生想像自己就是這三隻白鶴中的一隻,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想一個辦法解決。然後同桌討論,看看對方的辦法行不行,哪一種更好。由於學生閱讀的能力不一樣, 所提的問題深度也不同。如果簡單的, 我就請已經明白的同學回答釋疑;如果是較難的, 我就組織同學一起討論, 再總結。這樣,通過互相質疑、互相討論,在充分交流中獲得知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4、在課文延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些課文的結尾言雖盡而意未盡,餘味無窮,可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思路進行合理的想像。在閱讀教學中, 教師可以抓住文中的某個細節, 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想像, 運用語言靈活地表達出來。如《將相和》一課,結尾處寫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可讓學生想像廉頗負荊請罪的情景:什麼叫負荊請罪?他們會說些什麼?在說的過程會有哪些表情和動作?並讓差、中、良、好不同水平的學生說一說。盡管是同一個意思, 但表達的言語卻不一樣, 差生的語言羅嗦, 有毛病;優等生的語言簡潔優美。通過交流,學生在比較中發現了自己的語句的毛病, 同時也學習了別人的優美語言。這樣的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5、在課本劇表演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於那些富有戲劇性的課文,我們可以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編課本劇,在課堂上當堂表演。例如學習了五年級下冊課文《晏子使楚》,我們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編排課本劇。學生有的扮演晏子,有的扮演楚王,有的扮演接待的人,有的則扮演武士等等。通過表演,生動再現語言,營造民主、平等的交際氣氛,激發學生的交際慾望,取得更好的交際效果。這樣不斷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使用質量。6、在復述課文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復述課文是口語交際練習的好方法、重要方法。復述的作用在於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記憶課文;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有助於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能促使學生吸收課文語言,發展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4]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於那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我們不妨讓學生對故事內容進行簡要復述,在復述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復述課文應注意的幾點:一是復述不是背誦,要讓學生把課文內容變成自己的語言來敘述故事,切忌生搬硬套地背誦原文語句。二是復述不是機械重復,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可以自由發揮,適當穿插自己的想像。三是復述不是回答問題,教師不要用自己的標准隨意要求學生,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復述方式給予鼓勵,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進來。教師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復述課文,把復述作為重要的口語訓練途徑。(二)、創設情境,培養口語表達能力。李吉林說過:「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在特定的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樂於交際,善於交流,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 創設情境,激發表達慾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圖片、投影、游戲、故事等手段引進課堂,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培養與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1、當解說員。一些以介紹知識的課文,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當解說員或當導游,以鍛煉其說話能力。如學完《世紀寶鼎》後,讓學生當解說員,向「觀眾」介紹這一名聞天下的藝術珍品。又如學完《桂林山水》《鳥的天堂》《迷人的張家界》等課文後,讓學生當導游向「遊客」介紹令人贊不絕口的自然風光,「遊客」向導游提出要求或疑問。學生有了自主的思維,才能有自主的言語活動。這樣的情境教學,渲染了課堂氣氛,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口語交際能力。2、扮演角色。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抽象思維能力低,有些事情不親身經歷,便很難說清楚、講明白。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親身去實踐,扮演角色,加深對角色的內心體驗,以達到口語交際的暢通。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表演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普通話是否標准,語言是否流暢,可以在表演過程中體現出來。有些文章生動、有趣,學生學起來也趣味盎然。這時,創造機會讓學生成為文中的「主人公」,不是更有意思嗎?教學《鯨》一文時,我啟發學生用一條鯨的身份,用自己的語言,形象、生動地向大家介紹「自己」外形、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建議學生自由想像,適當擴充,並輔以動作和表情,只見一條條「鯨」在栩栩如生地生活著。這樣,發展了學生的自我想像能力以及表演、表達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口頭語言及體態語言。又如學習《將相和》時,我虛擬這樣的情境:如果當時藺相如避閃不及與廉頗狹路相逢,廉頗一定會毫不留情地給藺相如以難堪,造成僵局,如果你們是路過的大臣,能勸勸廉頗嗎?繼而組織討論,引導學生從藺相如陞官的理由、將相同心的必要以及廉頗在趙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勸慰廉頗。待學生想好要說的話後,再分角色進行表演。在調解他人的矛盾中,孩子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謙讓,學會了大度,更鍛煉了言語交際的能力。3、對立爭辯。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通過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起學生的表現慾望,針對課文內容展開討論,使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渴望表達自己對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學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從對立兩方面去爭辯。如在《釣魚的啟示》的教學中,我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典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以「我到底應不應該把魚放回去?」為主題讓學生進行辯論。通過「辯」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可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又如在學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後,我有意拋出「你認為巴迪在成長是母親的愛起著重要的作用還是父親的愛起著重要的作用呢?」這樣的話題讓學生展開爭辯。在爭辯中,我引導學生說話的理由要充分,訓練學生說話要規范、有禮貌。例如:我同意某某同學的意見,但我還想補充一點……;我不同意某某的意見,我認為……。從而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交流,發展了合作精神和說話能力。說話訓練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母語的環境和條件,培養提高學生聽說能力,以適應現實社會和未來社會的需要。三、讓口頭作文課成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廣闊草原。加強口頭作文的訓練,巧妙將作文、口語、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又一劑良方。所謂「口頭作文課」,就是引導學生說自己的生活,說自己熟悉的事物,說自己的所見所聞,說自己的聯想和想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真情實感。[4]現實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不可能對它視而不見,它每天每時每刻或多或少會發生些許的感動,正是有了這些許的感受,我們才能捕捉瞬間的靈感,從而點滴成文。因此,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多留心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並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說出來,互相交流。如寫《我真快樂》一文,在作文之前,我要求學生回憶生活中讓自己感受到快樂的細節,並用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於是,很多學生都饒有興趣地說了起來。接著,我要求在小組當中說得好的作為代表上講台說。結果,雖然每位學生說的場面都不相同,但各有各的精彩:有的說每天在耳旁響起的媽媽的嘮叨聲讓自己感到快樂;有的說生活在這么和睦的班集體中讓自己感到快樂;有的說看著作業本中一行行的紅字讓自己感到快樂……每位學生都能抓住老師的要求,用較為通順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出來,有的還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點評價。總之,這種藉助作文說話訓練的做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為書面作文打下基礎,使學生動手寫作時得心應手,真是一箭雙雕。總之,現在語文教學推行素質教育,口語交際訓練是一種全新的課型,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新時期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敢於說話、樂於說話,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完美地表達出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這就得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因材施教,激發興趣,提高說話效率。只要我們留心,處處都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場所,時時都有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只要我們去重視,去把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能說的人。
C.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簡
吃透教材,了解復學生是提制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人們常說醫生的功夫在臨床,教師的功夫在課堂。一堂好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內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並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卻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麼
D.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
1.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准確、客觀,敢於否定學生的錯誤
准確性是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靈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有較強的聽辨能力,客觀、准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既對學生表現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又有針對性地提醒並糾正學生的不足。新課程提倡對學生要多激勵,但並不意味著不可以否定。學習心理學認為:「學習也是學生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多從正面激勵學生,保護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但激勵不是無原則的肯定,不是簡單的重復。教師的評價應該是建立在正確客觀基礎上的激勵和導向,它必須以真實為前提,把實事求是作為一切評判的基點。教師既要有表揚和肯定的技巧,又要有批評和否定的勇氣和智慧。在學生回答有誤時,對學生回答中的正確部分及時加以肯定,對錯誤的部分及其原因明確指出並及時引導,這是對學生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引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在矯正過程中提高。
2.評價語言的多樣性
1―3年級小學生對事物缺乏定性,如果教師總是慣用的幾句評價語,他們就會有「聽覺疲勞」。教師要適時變換評價語言,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1―3年級小學生正在進行說話訓練,教師的語言美、情感美在潛移默化中會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學生有超強的模仿能力,會有意識地學老師的語言說話。出現在課堂教學的任何一處評價,我都要考慮到我說出去的話要給予學生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時,我鼓勵他們:「看哪個小朋友火眼金睛第一個發現藏在課文中的秘密?」學生會興致勃勃地當「孫悟空」。
當學生作出精彩的回答時,我微笑著肯定:「讀得真好,不僅字音讀准了,而且讀得很美,聲音美,感情美,把老師和小朋友們都帶到了你的童話世界裡了。」
當學生答錯時,我是以肯定為主,適當指出缺點:「真好,她不僅讀出了她喜歡的這一段,而且講出了喜歡的原因。讀得好,說得好,如果再把X字的字音讀准就更好了,要不要把它讀准了?」當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我用親切的語氣詢問:「老師看到小朋友們思考得很認真,但是這個問題確實是有點難了,這樣,我們像剝蠶繭一樣一層層來找出答案。」學生就會覺得輕松許多,而且感覺到老師會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
3.採用激勵性評價,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
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說得太好了,我怎麼沒想到呢?」「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
在一次朗讀課文中,我班一個男同學站起來讀一段課文,讀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於是,我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師指出錯誤)你願意再讀一邊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你讀得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他很樂意地讀了一遍。「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孩子很好地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讀得真好,掌聲送給你!」我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
這樣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以關懷、關愛、理解、賞識的心態評價學生,啟發學生的心智,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苟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發現他的優點,並以此鼓勵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教師不要吝嗇贊許與鼓勵,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學生答得好,及時稱贊,「說得很有道理」、「對了,你很會看文章」、「見解獨到」等;學生發言不對,說不到要害,說不清楚教師及時補充,不使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在對學生給予鼓勵時還要注意因人而異,體現個性化。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我在教學中給他們的評價是不同的。我贊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等生,寬容激勵後進生。
4.榮譽激勵性評價
為了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也可用榮譽激勵性評價方式,如畫五角星、獎紅花、粘貼紙、蓋印章、贈送小禮品、發表揚信等多種方式。這種評價對後進生尤為適宜。他們能在評價中體驗進步,重新認識自我,從而建立自信。我班陳某頑皮、好動、好強,常常導致周圍的同學無法上好課。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如果上課時他能得到表揚信,就會與平時判若兩人,認真聽課並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5.體態語激勵性評價
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身體語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評價。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積極大膽,聲音響亮,就可以點頭微笑,拍拍學生的肩,摸摸學生的頭,或者豎起大拇指,等等。
課堂評價語的運用是一門藝術,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課堂教學中,不管採用哪種評價方式,不管是針對學習內容的評價,還是針對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和合作學習等方面的評價,都要注重每個學生的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除了言辭外,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甚至一個手勢等都是對學生的評價,並且後者比前者的效果要顯著得多。教師,不要吝嗇你的言辭或表情,也許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E.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即時評價語言有效性
1、評價語言要具有針對性
在課堂上, 「很好」、「非常好」、「你真棒」、等課堂評價語言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課堂評價的流行語,但學生對此卻感受不深,不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在盡量鼓勵學生的同時,評價語言要做到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比如,我們薛老師可以在」很好」的評價後,加上一個」好在哪裡」說明,讓學生知道他的回答為什麼好,這樣孩子不僅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知道自己好在哪兒, 還能讓大家也名吧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哪裡.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錯的,我們不能熱情贊賞,也不可斷然否定,可以通過適度評價(想法很特別!)和適時討論(大家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看法嗎?)來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傾向。
2、評價語言要具有引導性
教師的評價,要同教學意圖結合得相當緊密。這就要求我們在評價時,還要指出學生錯在哪裡,需要改進的地方。我還記得曾看過一位老師的課堂實錄——《海底世界》,教師讓學生讀課文中寫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的文字,一個學生用非常平直、響亮的聲音大聲朗讀,教師微笑著悄悄地說:「噢,你那麼讀,小動物們會被嚇跑的。你再讀一次,把它們都引回來吧。」這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不足,使得學生改進了對」確確私語」的表達方式, 第二次朗讀十分到位精彩。如果我們薛老師在評價時,在」很好」的後面,說明好在哪裡後,再用」如果你怎麼做就更好了」這樣委婉的方式,就可以針對你的教學目標提出學生需要進步的地方,可以給全體學生一個明確的指引.
F. 如何提高小學生習作評價的有效性
紡織城小學 羅娟 內容提要: 提高小學生習作評價的有效性,就要重視習作評價的指導性、激勵性、差異性、導向性。同時還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關鍵字:小學生習作評價 有效性 學生習作的評價一直是語文教師工作中感到耗時最多,成效卻非常低的一項工作,老師耗費了大量時間為學生的習作圈圈點點,刪詞改句,撰寫評語,劃級評分。孩子拿到了作業本只看看分數或等級,瀏覽一遍評語,就匆匆塞進書包,算是結束了本次作文的使命,可謂高耗低效。學生根本對教師如何細致的修改置之不理,漠不關心。教師的辛辛苦苦,換來的是孩子的水平不增。而作文教學又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提高學生素養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提高作文評價的有效性就成為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認為要想提高習作評價的有效性,就要堅持科學的評價方法和多元的評價主體,從而使作文評價真正成為引領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階梯。 一、評價方法科學化 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從學生的年齡和認知層次出發,重視評價的指導性、激勵性、差異性和導向性,引導學生熱愛作文、學會作文、學會做人。1、指導性 作文評價不僅僅是給學生一個結論:你的作文寫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以習作為範例,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寫好作文,也就是評價中一定要體現出指導性,讓學生看了評語不僅知道自己寫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地方要提高,哪些地方應該如何寫?這是教師在評語中要做到的。而在學生的評價中,我是這樣做的:變等級評價為星級評價,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 何為「星級評價」?就是將一次習作的要求細分為五個方面,每個要求一個星,學生如果在習作中某一項內容完成得好,就添上一個星。五個星則是這次作文完成的非常優秀。例如:在小學語文年四級上冊第七單元作文中,我就將這次作文的要求劃分成了以下幾個方面:1、書寫是否工整,有無錯別字; 2、語句是否通順;3、內容是否具體4、想像是否合理5、是否突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五個方面的要求從易到難,梯度明顯。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第一次讀同學的作文時,目測書寫是否工整,有無錯別字,完成第一個星—書寫星的評價。第二次再讀時,欣賞同學文章的優美語句,完成第二個星的評價。第三次讀同學作文時,著眼於文章的內容,完成第三個、第四個星的評價。第四次再讀時,就是對這篇文章的最高要求—是否突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則完成最後一個星的評價,五個方面涵蓋在四次閱讀、批改習作中。這樣的星級評價,不僅對於被評價者有著激勵改進作用,而學生也在習作的批改中對比自已的習作是否 符合要求。2、激勵性 評語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指出問題和不足,更要堅持激勵性原則,鼓勵學生,使學生敢於、樂於寫作文,「我手寫我口,文章本天成」,寫作是一個現代人的基本技巧,沒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人都成為作家,不要用作家的標准來要求孩子,讓學生從小就害怕作文,要用孩子的眼睛和心靈來觀察和衡量作文。 習作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習作是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個書面體現。對於習作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更多地賞識他的進步,而不是單純地要求他的成績。賞識評價,有助於學生積極性的培養,也許作文水平並不太高的學生,他的習作中總會有閃光的地方,如:書寫工整等。「一滴水能反射太陽的光輝。」當老師在贊賞他的習作書寫好時,也就是在激勵著他的進步。因此,在習作評價中賞識是必不可的。 3、差異性 每當教師拿到學生的習作時,總會感嘆學生差異太大,習作優秀的學生,文通字順,讀起來引人入勝。但是在一個班級中,習作優異的學生永遠只是占很少的一部分。對於那些不太入眼的習作,教師常會從開頭到結尾一字不落地進行修改,少則刪詞改句,多則通篇大刀闊斧。當回顧修改完畢的習作時,卻再也看不到學生個人創作的痕跡。古人雲:「文如其人。」其實作文就是做人。教師過於負責的修改,使作者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加之教者指導的太細,學生習作便會人雲亦雲,千人一面,眾口一詞,形成了整個班中習作風格均同的「現代八股文」。其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本身又是千差萬別的,怎麼能用一個簡單的標准來衡量呢?從學生的作文和學習水平出發,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習作要求,不僅僅是對不同年級,就是同一班的學生,也要從學生作文實際出發,比如作文一直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要求嚴一些、高一些;作文相對較差的學生則可以適當要求的寬一些、低一些。當然還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環境和認知特點,比如,農村轉入的孩子對大自然、農業生產等就比較熟悉,城市孩子則比較熟悉公園、網吧等,作文點評中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差異性。因此,習作評價必須強化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 懷,以彰顯學生的個性風采,引領學生健康成長。4、導向性 當前學生作文中常常充滿著一些官話、套話、假話,言不由衷的話。教師作文評價既要堅持讓學生說真話,避免假大空的話語滿天飛。又要防止走上另一個極端,作文畢竟是學生感情的流露,要讓真善美的思想充溢和激盪學生的心靈。老師的評價要始終充滿向上的激情,引導學生科學正確的思考和認識社會,了解生活。現代的孩子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但由於受生活閱歷和學識所限,再加上年輕,容易沖動和偏激,要用作文來引導和教育孩子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習作評價,不要成為教師的「一言堂」,要發動全班同學和家長都來參加評價。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出:「我堅定地相信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腦力勞動一種最有效有力的刺激,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每次習作,我都讓學生自己、同伴、家長、教師一起來評價。習作完成後,留點時間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要求在課堂上完成,評價的標準是「符合主題要求、內容生動具體、表達真實等。之後,再進行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評價主體可以據此評價打星,完成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賞識,從而實現了《語文課程標准》所提出的「在寫作教學中,應注意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學生在互動評價中,學會了評文與評人相結合,學會了評文與修改相結合,同學之間也增進了了解,在評價同學習作的同時,自己的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家長參與評價孩子的習作,不但幫助孩子樹立了寫作的自信,還增進了了解,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更密切了。在學生的作文中進行多元評價,老師、家長、作者、同學一起來寫激勵評語,評語中有激勵的話語,有修改建議,這樣既有激勵作用,又有指導性。在學生、老師和家長都評完後,就可以要求他們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成功的經驗、不足等等。這樣就可以調整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勤於閱讀、留心觀察等。學生間相互評價習作,這本是一件腦力勞動,對別人習作評價,需要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是件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我們教師應巧妙地創設課堂情境,把每次習作的目的和要求變成有趣的東西讓學生去對照,把習作評價的原則、要求、重點做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向學生交待明白。 總之,教師在習作評價時要弄清習作評價的目的---那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只要認清了這個目的,那麼就會找准評價的手段,那樣習作評價就會具有實效性了。
G.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有效性概念的界定
一、深入鑽研文本,充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控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
H.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
一、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人們常說醫生的功夫在臨床,教師的功夫在課堂。一堂好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內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並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學生卻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麼,就可以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文的難點,設計教學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課堂教學才會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 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同時必須了解學生。
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異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一個現實,處理好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這個問題,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二、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學生永遠是課堂的主體,只有讓他們活動起來,參與進來,這樣的課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課堂。但一節課40分鍾,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決定,要自始至終保持高度注意和積極思維是很困難的。因此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可以增加3—4倍。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列寧也認為「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追求。」因此,調動情感,激發興趣,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根本保證。情感是智力發展的翅膀,積極的情感是人認識活動的內驅力,而良好的情境才能激發人的情感。
在課開始前創設情趣氛圍,使求知成為一種動因。在新課教學之前,要重視新課導入語的設計,讓學生盡快地進入特定的情境。如教學《牧場之國》時,伴隨優美的輕音樂,展示了很多荷蘭優美的景色畫面,並富有著老師聲情並茂的解說,如「同學們,看到這樣的美景,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想不想知道哪裡為什麼被稱之為牧場之國?便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使探求新知成為動因,良好的開端已成功了一半。
在課中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課中,教師除了使用激情的語言外,應積極採用電教、插圖、簡筆畫等教學手段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學較為枯燥的說明文時,可用簡筆畫。這樣便會使學生精神為之一振,而主動地參與學習有關知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課後創設情境,使學生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未知。下課前,留下故事的懸念,設計讓人尋味的問題,能激起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成年人況且常會被「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的提法所吸引,更何妨好奇心極強的少年兒童,不「打破沙鍋問到底」才怪呢?
三、加強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途徑。
課堂訓練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以此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設計並運用好聽說讀寫訓練,既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先談談聽的訓練。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聽錄音朗讀,聽教師范讀等,來激發情感,培養興趣。如在教完《一夜的工作》後,我向學生介紹《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並配樂朗讀給他們聽,這樣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意境,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更深理解課文內容,並深入體會總理就是這樣為人民奉獻一生,這樣「總理為人民,人民愛總理」這一感人至深的主題也得到深化。
其次是說的訓練。可根據實際,設計「主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思考。然後,讓同桌、小組討論,或是全班性匯報,或是讓學生質疑、釋疑解難,使學生積極地多動腦筋多動口。這樣,一則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二則通過教學信息互通交流與反饋,教師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再進行有的放矢的「導」,以促進學生認知的良性循環,使學生「最近發展區」獲得新知。說的訓練形式多樣,可採用看課題,說題旨,培養學生思辯能力;看插圖,說圖意,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口頭表達能力;學詞語,說句子,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讀語句,說內容,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品段落,說段意,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抓中心,說體會,培養學生語言傳情能力。
接著是讀的訓練。《新課標》非常重視讀,總目標,階段目標都著重指出讀的重要性。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教學,實質就是導讀過程。讀的形式也很多,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略講、精講的需要等,選擇讀的時機和形式,而不能為讀而讀,流於形式。
最後談談寫的訓練。只要我們隨手翻開語文課本,就可以發現課後有許多練習都與寫有關。如讀讀寫寫,聽寫、默寫,造句、小練筆等。教師切不可簡單地以講來代替,應讓「寫」進入課堂,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寫,寫自己所見,寫自己所聞,寫自己所感,包括畫畫、寫寫、批批改改。加強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充分利用「寫」這一練習來鞏固記憶。
I.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狙行薷鋈思
在課堂教學中, 評價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 我 們教師每天每節課都在評價, 可又有多少教師會思考自己的評價是否 有效。教師經常熱情洋溢地表揚、鼓勵學生,或對學生的發言做出評 價,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究竟做得怎麼樣 呢?
記得看過這樣一堂語文課, 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說話干凈 利索的年輕教師, 用她那春風化雨般的教學語言, 營造了和諧的課堂 氛圍。 但是她對班上一個學生的兩次評價卻成了這節課的瑕疵。 在一 個男孩很流利地朗讀了一段課文之後, 老師示意他坐下, 隨口說了一 句:「你進步了! 」 當時孩子面無表情地坐下了,而老師並沒有注意這 些。在這節課即將結束時, 這名學生又獲得了一次發言的機會,與其 他同學相比, 他的發言是最深刻的, 我以為這次老師一定會為他喝彩, 沒想到老師又說了一句:「你又進步了! 」聽完這個老師的評價,我的 第一感覺是,這孩子一定是他們班的學困生! 「你進步了」四個字就 像是給這個孩子貼上了一個標簽, 在向大家表明, 他以前不如現在好。 這樣的評價有價值嗎?
作為教師, 你是否真的了解學生的心, 你是否知道學生最需要的 到底是什麼?他們需要的不是這樣廉價的鼓勵, 而是心靈的呵護; 他 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簡單的評價,而是精神的撫慰。我認為,教師的評 價應當誠懇、飽含真情,通過豐富的評價語言,讓學生在平等、和諧 的課堂氛圍中,品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潛能和 個性的發揮。 下面我就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評價, 談談自己 的觀點和做法:
一、採用激勵性評價,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
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如 「相信自己, 你們一定能讀好。 」
「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 」 「你說得太好了, 我怎麼沒想到呢?」 「多 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 」 「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 的眼睛。 」 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 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 一種驅動。
在一次朗讀課文中, 我們班的一個男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 讀得 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於是,我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 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 (師指出錯誤)你願 意再讀一邊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 「你讀的 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 」孩子又很 樂意地讀了一遍。 「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 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 。孩子很好的又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 「讀的真好,掌聲送給你! 」我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 這樣帶 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教師,我們要以關懷、關愛、理解、賞識的心態評價學生, 啟發學生的心智,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促使他們健康成 長 。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花費很 多時間和精力去苟求學生, 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現其優點, 並以此鼓 勵他,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吝嗇贊許與鼓 勵, 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 學生答得好, 及時稱贊, 「說得很有道理」 、 「對了,你很會看文章」 、 「見解獨到」等;學生發言不對,說不到要 害,說不清楚教師及時補充,不使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在和諧的課 堂氛圍中,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 教師在對學生給予鼓勵時還要注意因人而異, 體現個性化。 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 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我在 教學中給他們的評價也是不同的。我贊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 等生;寬容激勵後進生。
二、融入真情,豐富評價語言
1、評價語言要豐富
在教學中, 教師的評價如果能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那麼
語言的迴旋餘地就可超出簡單的評語范疇, 趨向更生動、 更豐富的境 地。 而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積 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
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運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 讓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 就拿讀完課文後來講,我 總是這樣來評價學生:「 讀得真不錯! 」 「 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 」 「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 」 「老師 都被你讀得感動了。 」 「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 」 「到目前為止,你是念 得最出色的一個! 」 「老 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個播音員! 」„„ 如此生動、親切、 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後怎麼會不被深深感染?怎麼 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就這樣形成 了。
2、巧妙運用體態語言
除了有聲語言之外, 教師還需要適當地運用體態語言。 一個充滿 希望的眼神, 一個贊許的點頭, 一個鼓勵的微笑, 拍一拍學生的肩膀, 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 都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 還表達了一種尊重、 信任和激勵,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 更能產生心與 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於隨意的口頭表揚。當學生發表見解時,教 師多微笑,多點頭,極其專心地聽,諸如此類的態勢語可以明確地傳 達這樣的信息; 「我喜歡你! 」 「請繼續說下去! 」行之有效的體態語言 能體現出教師在評價時感情的投入,與學生極易產生心理上的共振。 3、評價要有真情
現在不少評價浮光掠影,輕描淡寫,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 表揚成了背口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 」由此可見,無論什麼樣 的評價必須要有真情。 作為教師, 我們更應該帶著我們的一腔真情去 喚起學生的真情, 對於學生的精彩之處, 通過老師的語言、 面部表情、 眼神等隨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教師對學生的愛。
我看見過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一堂公開課, 他在面對一個讀書
聲音細小的學生時是這樣評價的:「你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爸 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 你試一試! 」激勵的話語如同甘露流進了孩子的心田,成為孩子積極 向上的動力。 細細品味, 不難體會出名師胸懷的寬廣及對孩子的拳拳 愛心。 「你讀得真好聽! 」一下子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 了被肯定的快樂,同時激起了學生積極向上的願望。 「你要是加上表 情就更好了」 ,在缺點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 ,在不挫傷學生的自尊 的同時,讓他們聽著順耳,易於接愛。 「不信,你試一試」 ,更是激發 起學生挑戰自我的信心。
所以, 在平日的教學中, 當我的學生寫出工整又美觀的一頁作業, 我除了給他一個「優」 ,再寫上一句「老師真喜歡看你的字呀! 」當一 個平日膽怯的孩子能上台發言, 我除了給他一個燦爛的笑臉還摸摸他 的頭,說:「老師為你高興! 」
如果說一堂成功的課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的話, 那麼課堂評價則 無疑是這首樂曲中的一個個震撼心靈的音符。 在和諧課堂中, 能起點 睛之筆的莫過於教師的課堂評價。
總之, 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態勢, 用科學的評 價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用智慧的評價喚醒學生沉睡的潛力, 用藝術的 評價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我想,評價有了愛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補, 一定會成為教育這門藝術中更絢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