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磨課反思

小學語文磨課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08 06:29:00

小學數學老師的實習日誌

第一層樓,自由生長期。
天人合一。教師的專業成長如同自然界萬事萬物一樣,只有在經歷了自由生長以後,才會走向成熟,聽到花開的聲音,看到花開的美麗。回想起我的從教之路,起點還是有些戲曲性。用兩句話來概括就是:灰色的心態,幸運的分配;學科的偏愛,無奈的上崗。
1987年,讀了三年如皋師范的我畢業了。作為無權無勢無錢的農家子弟,我沒有什麼過高的奢望,只想能分配到老家的中心小學工作。為此,在教育局落實分配到崗的那天,同樣做教師的母親專門請教育助理到家吃飯,並拜託他飯後到教育局把我要回老家。到了晚上,教育助理到我家說:「今天沒有要到人,你兒子被實小要去了。」母親聽後,非常開心。而對於一直死讀書的我,對於實小是什麼概念,是何方學校,我怎麼會分到那裡的,全然不知。事後我才知道,在我們還在畢業實習時,海安實小的校長們就到如皋師范挑畢業生了,一個班推薦一個,然後7選三,我幸運的成為了最後拍板的三個人中的一個。而這一切,我全然不知。現在想來,我很是感激當時的班主任老師,感謝現在已經作古的老校長。這對於我走上工作崗位後一直保持著激情燃燒的姿態,有著很大的關聯。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經過一段適應期後,我也開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思考一些教學中的問題,撰寫自己的教學思考和實踐體會。兩年後,「怎樣找單位1」「計算題病例剖析」等小塊頭文章才開始變成鉛字,在《小數報》和《吉林教育》發表。那時,我對教學研究是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遇到什麼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分數的基本性質、工程問題、小數和復名數、組合圖形、簡便計算、分數應用題教學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發表了20多篇文章。
老師們都說我是專挑「小問題」,做成「大文章」。連續教了幾屆學生,都發現「數的整除」單元概念多,學不透,我就嘗試「運用集合圖來進行概念教學」。我把高等數學中的一些集合圖都摘錄下來,並且找來自學考試的《邏輯學》教材對照分解這個單元中幾組數學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在教學中每嘗試一次就記載一次使用效果。為了拓寬視角,就連其他老師在教學展示中出現的新圖示,我也細致地整理到自己的教學日記本上。再如,看到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解答結果是相同的,可思維過程卻差別甚大,他開始了「展示和評價學生思維過程,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學生簡便計算時常常東拼西湊,沒有章法,他開始了「幫助學生過好簡便計算關」的探討;發現學生的驗算意識特別缺乏,他就展開大面積的調查與反思┅┅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鮮活的教學生活,也更富有了廣泛的研究意義和價值。研究論文《集合圖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運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驗算習慣和能力調查研究報告》先後在1994年、1996年的「教海探航」徵文中獲得一、二等獎並在《江蘇教育》上刊發。
從1987年到2002,這樣散點式、隨意式教學研究方式可以說在我的專業成長中占據了15年。這期間,我發表了60多篇文章,參與了10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也破格晉升小學高級教師,被評為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和全國科研型教師,獲得了江蘇省教學競賽一等獎,參與了三本著作的編寫。但是,總的說來,這段時間我的專業成長還是處在自由生長階段,教學方面雖然小有成績,卻沒有明確的方向和主題,沒有體系化的研究和屬己化的特色。海安縣教育局的柳夕浪局長也多次和我說,到了南通市學科帶頭人這樣的層次,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向,打造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也是十分嚮往達到那樣的境地,但我總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企及。
第二層樓,整合發展期。
2002年,課程改革開始全面啟動。在良好的氛圍熏染、優秀的同伴互助(華應龍、賁友林、儲冬生、仲海峰、柳曉梅等)、知名的專家引領(陳今晨、張興華、丁錦華等)中逐步學會了思考的我,也開始思考新課程數學改革該如何實施。2002年「五一」長假期間,用閉門三天一氣呵成寫成了7000字的《走進生活 走近兒童——談小學數學教學觀的轉變》,提出了「生活數學」「人文數學」「綜合數學」的教學研究主題。在隨後的幾年中,自己在數學教學研究中所形成的思考和實踐,差不多都在這樣一個研究框架中展開。
在「生活數學」方面,藉助於「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課題的主持,和全校的數學老師們一起共同展開了深入研究,從「數學要與生活聯系」到「數學與生活相聯系裡不開生活經驗的關注」,再到「正效經驗、反效經驗、個體經驗、群體經驗、兒童經驗、成人經驗的辨析」、「生活數學與學校數學的分野大討論」、《盤活、激活、教學》教學思路的建設,可以說是口子越收越小,縱向越掘越深,形成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課例和總結報告、經驗論文。
在「人文數學」方面,最初的構想中,只是提出了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理解、接受、獲得過程,要充分體現數學知識背後人文力量,讓課堂教學煥發活力。在隨後的研究中,逐步意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學品質、內在素養,尤其是保持著一顆童心和學生對話、交流,將會使教學進入一種互動發展的境界。於是,著意改變自己的教學姿態,《生動的課堂 開放的資源》便是這方面的嘗試。但,這還不是教學的佳境,教學應該是知情合一、師生共融的境界,教學的魅力不應該僅僅來自於老師的表現力,數學教學更應用數學本身的內在魅力去吸引學生的眼球,在深層上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數學的激情。如果沒有數學本身的魅力滲透其中,無論教師有怎樣的情感投入或者有多麼高超的表演技能,教學總難逃膚淺和庸俗。
在「綜合數學」方面,原初也只是看到了數學知識板塊的整合必然帶來數學綜合,看到數學教學中要注意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跨學科知識的銜接和運用。比如,美術中的數學、音樂中的數學、科學中的數學要盡量在數學課堂中接軌。而在實際的研究中,對此,我們也逐步加深了認識,「學科之間的綜合」不僅僅是知識的嫁接,在更深的層面上還應該打通學科思維、借鑒學科技術,並以此來改變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熏染。《數學教學用「修辭」》便是這方面的探索之作。
綜合起來這幾年的實踐,應該說,是一個對數學教學在理解和實踐上都逐漸豐滿、逐漸豐富、逐漸深入的過程。也使得我的教學研究初步顯現出一種系統化和整體感,那種散點式、隨意化的狀態逐步改變。
第三層樓,破繭成熟期。
2006年,在經過了一個豐滿、拓展、體系化的研究過程後,我隱約感覺到,超越於傳統的諸多新課程理念,如目標多元、尊重差異、重視過程、講求合作、關注體驗等,得到了老師們的積極響應,也給數學課堂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是,繁華背後,我們看到不少數學課特別是公開課追求內容上的大全、形式上的新異,卻因教學時間有限,飽滿、臃腫中顯現出膚淺、低效,加之教學調控不力,缺乏深度,缺乏靈動,缺乏藝術,結果教者教得辛苦,學者學得疲憊。因此,努力讓課堂從冗繁走向凝練,從緊張走向舒緩,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應該成為我們當下對課堂教學反思調整的積極舉措。於是,2006年5月,我提出了追尋簡約化的數學教學研究主題。一年多來,我帶著全校的數學老師在簡約化的數學教學建設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前後形成了20多節代表簡約教學理念的課,在全國講學十多場,引起很大的反響,有關沙龍、課例、論文相繼發表。特別是利用南通市教育局為我們開通的個人博客,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很多老師開始關注該項研究並參與共同建設。老師們普遍感到,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是一種更深廣的豐富,與豐富於簡單之中。它要求教師憑借已有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以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思想為指導,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調整、提升,使其能除去臃腫的堆積,剝離繁瑣的多餘,從而達到審美化、藝術化、高效化的課堂教學境界。
目前,簡約化教學已經成為我的專業發展的重點研究主題,它綜合了我在生活化、綜合化、人文化研究的思考,又在此基礎上實現統整、協調、提升,成為我專業發展的新的主流方向。
鄭傑校長在《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中還說到,人生幸福的三層樓還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教師是應付教學工作,第二類教師是讓教學煥發生命活力,第三類教師是在不斷探索、不停追問中生成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學風格,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國。以此來對照我的專業成長,我該是在從二層樓努力地向著三層樓前行。
幸福三層樓,人生三重天,教學三境界。我知道,窮盡一生之追求,我也許還是不能登頂。但是它讓我更加明晰了教育路上的追尋目標。是否登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付出了,我收獲了,我無憾了。

② 小學實習的日記 數學 語文的 是日常的感想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小學語文如何磨課

自己備課,試講,同事聽課,評課,之後再上課評課

④ 小學語文組《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磨課記錄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這篇課文是黑龍江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級教材下冊,第九單元「美與丑」主題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課以童話的形式展示了森林裡的一場動物智力比賽,描述了小蜜蜂、小燕子、小鹿是怎樣尋找美的,他們得到的答案是看得到的色彩,是聽得到的聲音,更是感受得到的心靈。課文語言優美、清新,卻給人以震憾人心的情感力量,讓我們感受到「擁有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對人的思想進行了一次愛與美的洗禮。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認識7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1.讓學生體會朗讀、閱讀的過程,感悟其中的技巧方法。2.引導學生想像,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文,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2.通過課文學習,體會和感悟為什麼「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體會和感悟「有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世界上最美的。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文中三種小動物是怎樣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的部分。教學難點:體會和感悟「有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教學過程一、談話解題,導入新課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個字。(板書:美)齊讀。看到這個字你會想到哪些詞?你們的詞彙可真豐富。的確,看到這個字總能讓我們產生一些美好的情感。其實,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了美的世界裡。那麼,你們認為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看來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板書課題)這是一個問句,大家要讀出疑問的語氣,齊讀課題。(生齊讀)那麼世界上最美的到底是什麼呢?就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尋找答案吧!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初讀課文。師:在讀書之前,首先請大家看大屏幕上的閱讀提示:(出示)一讀課文閱讀提示:(1)請大家藉助拼音自由、輕聲地朗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把要求認識的生字、詞圈畫出來。再標上自然段。(2)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師:同學們聽清要求了嗎?那就趕快行動吧!2、檢查字詞。師: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現在我把字寶寶從課文中請出來了,讓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師:讀得真響亮!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智是什麼意思?(聰明、能幹。課文中要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智力比賽,就是要比比誰最聰明、能幹。)師:(出示字)現在你們還認識它們嗎?誰願意當小老師領大家來讀讀。這些字都是我們本課要認識的。大家看嘩、險、崖這三個字都是形聲字。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遍。(生齊讀)。3、再讀課文。師:認識了這些字寶寶,再把它們放回到課文中去,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正確、更流利!請看閱讀提示。(出示)二讀課文閱讀提示:1、開火車讀課文,每人一個自然段,看誰讀得正確、流利、聲音響亮。2、其他同學仔細聽一聽他們是否讀得正確。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師:同學們讀得都很正確、流利。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呢?師:都有誰參加了比賽?(板書)小蜜蜂它是一種昆蟲,所以這兩個字中都帶有蟲字旁。還有誰呢?(小燕子、小鹿)(板書:小燕子、小鹿)師:他們都是哪類小動物的代表呢?三、研讀課文,讀中感悟。師:小蜜蜂、小燕子、小鹿都是小動物們推選出的最優秀的選手。他們是怎樣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的?他們找到的各是什麼?請同學們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再來讀課文,然後再在小組內交流。(出示)三讀課文閱讀提示:1、讀一讀畫一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描寫這些小動物是怎樣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的句子。2、想一想說一說。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他們找到的各是什麼?師: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都能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好,現在誰來匯報一下它們找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什麼?(根據學生匯報進行)1、交流小蜜蜂的表現。師:你能讀一讀嗎?(出示第四自然段)小蜜蜂去哪尋找美了?師:百花盛開指的就是一百朵花嗎?(不是,是指很多花。)百花盛開是什麼樣的,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圖)看到這鮮花美景你有什麼感受?你能美美的讀一讀嗎?(指名讀)誰能比他讀得還要美。師: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蜜蜂找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東西是什麼?(出示句子)只有這幾種顏色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師:顏色使我們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彩!那就讓我們再美美的讀一讀吧!(齊讀)2、交流小燕子的表現。師:誰願意接著來匯報?(生匯報)師:小燕子飛過一座座山峰,從沒停下休息一下。小燕子飛了那麼遠,就不覺得累嗎?師:你知道什麼是鼓勵?師:你得到過別人的鼓勵嗎?心情怎麼樣?看來鼓勵的力量可真大呀!所以呀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多多鼓勵身邊的人,那會使他更進步,我們自己也會很快樂。如果你是其他的鳥,你會怎麼樣鼓勵小燕子呢?聽了大家的鼓勵,你的心情怎麼樣?小燕子又會說點什麼呢?師:聽了夥伴們的加油、鼓勁,他越飛越高,認為世界上最美的是聲音。讓我們一起把這兩部分的內容啊連起來讀一讀。請女同學讀5自然段,男孩子讀第11自然段。師:你們的精彩朗讀也讓我感覺到聲音的美妙。聲音是多麼的動聽。你能把這兩段的意思連起來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嗎?3、交流小鹿的表現。師:小蜜蜂和小燕子都找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東西,那麼小鹿呢?誰來匯報。(生匯報)。師:小鹿想要尋找什麼獲得比賽的勝利?(生答略)師:他是怎樣尋找頂峰上的寶石的呢?(生答略)師:哪幾個詞說明它決心很大,一定能夠奪取比賽的勝利?(生答略)師:什麼是奪?(生答略)可見它當時的心情是很急切和緊張的。師:你能再把這句話讀一讀嗎?(生讀)從你的朗讀中讓我們感受到了小鹿的決心很大,不怕困難,不惜一切奪取比賽的勝利。師:可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什麼事?(生答略)師:大家看(出示山崖圖)這就是那陡峭的山崖。看到它你有什麼感覺?(生答略)師:小鹿又是怎麼做的呢?(生答略)師:多麼了不起的小鹿啊!哪個詞打動了你的心!(生答略)師:這是一隻多麼讓人感動的小鹿啊……(引讀)這是一隻多麼讓人心生敬畏的小鹿啊…….四、揭示中心,分角色朗讀。師:小鹿又是這么說的呢?(出示句子)師:大象伯伯是怎麼說的呢?(出示句子)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大象伯伯的話,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麼?師:小鹿讓我們發現世界上最美的是一顆充滿友愛的心。的確,心靈美雖然看不見,聽不到,但它卻是最美的。是我們用心培植和感受的美!師:是啊,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讓我們再來分角色朗讀課文。(出示)四讀課文閱讀提示:分角色朗讀,回歸整體。師小結:同學們這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小蜜蜂、小燕子、小鹿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告訴我們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這就是童話故事這一體裁的特點。五、拓展延伸,讀寫結合師:你們願意這充滿愛的童話故事續編下去嗎?(出示拓展練習)「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小鹿放棄比賽去救小刺蝟;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小夥伴摔倒時輕輕地把他扶起;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___。」師:你們說得太好了,回去後把它寫到日記里好嗎?六、結束語:孩子們外在美只能取悅一時,內在美才能夠經久不衰,老師希望你們都能做一個心靈美的好孩子!七、板書設計:16、世界上最美的是什麼小蜜蜂——顏色美小燕子——聲音美小鹿——救小刺蝟

⑤ 如何寫小學作文主題教研活動問題分析

一、校本教研活動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1.雖然各教研組都有教研計劃,有方案,也開展了不少教研活動,但缺少明確的研究主題,導致學校教研隨意性、盲目性,缺少針對性、實效性,難以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教師研討七嘴八舌的淺層議論,零敲碎打,火力分散。通常又是優點多說,不足少說或不說。
2.教研方式單一化,大多以課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數量,湊齊各資料,對付檢查,很少考慮如何提高教研質量問題,尤其是頻繁的此類聽課評課之後,造成了教師認為「收獲不大」甚至是「沒有收獲」的感覺,認為這樣的教研活動可參加可不參加。因而教研活動形式主義傾向嚴重。
3.教研組有時會圍繞幾次「磨課」展開一系列教研活動,仔細反省這些活動活動的內容,我們常常會感到困惑,後一次教研活動比前一次有何提高和改進?由於教研活動中只談經驗,缺乏對研討內容的反思、提煉及歸納,以至於我們很難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別說每次有什麼研討收獲了。
4.另外還有:理論學習離課堂實 際太遠,;以應付考試為中心;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等問題。
二、什麼是主題教研活動
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教師)把平常教學中碰到的問題,經過整理、歸納、提煉,篩選出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的問題,轉化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的課題;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統領每個教師的教研活動,把課題鑲嵌到教研活動每個環節之中,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通俗地說,主題教研活動就是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進行。這個研究主題的提出來自於教學實踐,源於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又是急於解決的問題,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
三、主題教研活動的過程
(一)發現問題,確立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校本主題教研的出發點和開展主題教研活動的起點。確定教研主題有以下標准:
1.問題的設計要與教學實踐直接聯系,是教師最棘手的教學問題,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實際的問題;
2.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問題,是相對多數人(教師或學生)的問題;
3.問題要有潛在的價值,解決後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行為;
4.問題的設計還要有解決的可能性,所選問題通過校本主題教研活動能得到解決或局部解決,難易程度適中,切忌過空過大。
案例1
某校政治備課組在聽課中發現一些政治老師過分追求學生的課堂活動,整堂課顯得「熱鬧有餘」,存在教學目標的偏移,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於是該校政治老師開始反思,並通過集體研討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作為該校政治學科校本教研的一個主題。
案例2
某校發現許多老師嚴重依賴現代教育技術,把教學基本功給丟了,如板書設計、書寫、朗讀、簡筆畫等。一些老師在停電以後或電腦出故障以後甚至就不會上課了。多媒體課件過度使用,造成教學資源堆砌,淡化了教學主題,弱化了教學目標,不少老師備課沒有深入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而把大量時間花在課件的製作上。因此,該校各學科針對這個實際問題開展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效性」的主題校本教研活動。
例:某校校本教研主題賞析
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數學: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
英語:英語分層教學的目標定位、初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性教學研究、英語新課標詞彙教學策略。
(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
教研組在確定主題後,共同研討實施方案,方案應包括:學科活動主題、問題提出的目的意義、解決問題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內容、活動的步驟、預想要達到的效果、中間要採取的措施、活動小組一學期活動的次數、地點等。
(三)專題學習,交流心得
方案確定後,為確保主題校本教研順利開展所需的理論支撐,在開展活動前或活動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應組織小組成員針對方案進行學習和積累,收集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策略的文章,同時要求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對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提高老師對這個主題的認識,促進教師理論水平的提高。
在此基礎上,召開集體學習研討會,鼓勵教師圍繞「你學習的這些文章哪一點值得推廣,這一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這一觀點的?在教學中你是如何運用這一觀點的?你在教學中運用這一觀點的最大收獲,體會及經驗教訓是什麼?」等方面來學習、交流。由教師們對此談出自己的理解,實現主題教研活動中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對話,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提出改進意見。
案例 3
某校政治組在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這個主題時,給老師們印發了《關於初中政治課活動教學開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課型設計》等學習資料,通過學習、研討,大家認識到上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活動課,必須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主題明確突出。
(2)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具有趣味性,但形式必須要為內容服務,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要突出活動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要培養每位學生學會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嘗試,切磋探討
確立了研究的主題和實施方案後,就要著手開始課例的設計。課堂教學是主題校本教研活動的主陣地,教學研究必須聚焦課堂,引導老師關注課堂,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因此備課組需要確定幾位老師開研討課,通過以課例為載體落實研究主題。
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課堂展現,暴露真實問題,第一次開課往往採取老師個人備課,上課,備課組老師集體聽課,聽課時要根據主題研究內容對每個聽課老師進行分工,然後通過課堂觀察,填寫量化評價表等手段,對研究主題設計的問題進行逐個記錄,接著開展評課,集體研討,找出問題症結,提出改正策略。
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後,備課組再圍繞這個研究主題集體備課,這幾位老師再第二次開課,這次開課要有意識地將集體研究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研組老師再通過量化評價表觀察課堂教學前後發生的變化,驗證、鞏固和深化主題教研活動取得的成果。
案例4
針對新改革後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老師在評價語運用方面的誤區,尋找恰當的、科學的評價語,某校八年級語文組確定了《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的運用》為校本教研的主題。他們首先選定兩位有代表性的老師開課,這次開課並不特別強調教師的評價語,以常態課方式呈現,聽課老師通過課堂觀察,填寫《教師評價語運用評價表》、《教師理答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然後進行統計反饋。
通過課堂觀察和量表分析,備課組老師指出,這兩位老師在課堂評價方面還存在評價語單一、評價泛化、重復學生語言、評價不當、評價時機不對等問題。於是備課組老師經過了相關的理論學習、集體研討和實踐反思後,再針對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體備課,然後仍然由原來執教的兩位老師開課。
這次聽課要求聽課老師善於捕捉課堂上關於教師評價語的一些教學片斷,並對前後兩次開課做出比較分析,特別要注意結合教師自己在研究過程中對於評價語的理解和感悟,然後全組教師集中討論,就兩次活動進行評議與交流。
小結:
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教研活動的基本模式為: 確定研究主題——第一次開課——評課研討,自我反思——理論學習,提出解決策略——第二次開課——驗證策略,深化主題。
(五)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主題研討會是主題教研活動的關鍵環節,利用研討會對活動進行反思,反思的形式有執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問題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做到了嗎?」「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討論。這一環節要求教研組的每個教師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歸納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要求在研討完後上課的老師寫反思,聽課的老師寫反思,備課組也要有集體反思。教師之間通過評價、交流和反思,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能發現的細節問題,也可以通過觀察和反思,借鑒別人教學的成功之處。
案例5
1.某校一位語文老師在參加《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評價語運用》的主題教研活動後感悟頗多,她在反思中寫到:「准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沒有『靈魂』,評價語就失去了它存在之初的應有意義。而有些老師卻在評價語的精彩、花哨上下工夫,課堂成了老師個人評價才藝的展示場。當然,在正確基礎上的精彩評價應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
另一位語文老師在自己上課後的教學反思中說:「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好』、『對』或『錯了』等簡單詞彙進行評價,就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於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我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評價語式」。
2.某校物理組老師在「探究教學的有效性」主題校本教研後,全組老師都圍繞這個主題撰寫了評課反思材料——如選題的有效性、問題引導的有效性、探究的時機、有效探究的評價、開放探究的有效性等。
(六)總結經驗,實現提升
主題教研收到了好的效果以後,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的過程進行總結,對自己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有效行為、改進策略進行歸納,通過案例、實錄、論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是教師進行自我總結和提升的過程。教師的「寫」其實是再思考,是對自己的思考進行整理,實現認識的提升。
主題教研活動過程小結 主題教研活動的流程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實踐,第三步反思。這項活動是否有效,第一步主題的確定至關重要,主題的確定貫徹「源於實際需求,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是整項活動的紐帶。 第二步實踐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是結合主題進行理論學習,第二環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第三環是圍繞主題對課堂實踐進行點評。第二步是整項活動的靈魂,集中體現著這項活動的價值所在。 第三步就是對主題確定和實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反思,從中發現問題,為下一個主題的確定打下基礎。
四、其他形式的主題教研活動簡介
(一)常規模式
1、教研組根據期初制定的計劃和前段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討論確定本次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題並落實教學內容;
2、全組教師圍繞主題,備好該教學內容的課;
3、交流備課,每人特別說明在教學中如何關注並落實研究的主題;
4、完成體現集體智慧(在落實研究主題下的)的新教案,推薦上課教師;
5、上課。組內聽課教師分工關注教學過程中關於研究主題的體現;
6、上課教師圍繞主題談教學體會及反思,組內其他教師圍繞主題談課堂。
7、 形成關於本主題的共識及非共識的意見(組長形成書面材料);
8、教師將研究主題與自己日常教學結合,反思得失,以敘事的方式寫出反思或隨筆。
9、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二)含有分主題的模式
1、發現問題,確定主題
2、將一個教研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小題
以語文學科為例,假如設立的教研主題為:「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效結合」,分解為以下幾個分題:
(1)在講讀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借鑒能力的研究;
(2)在課外閱讀中增強學生提高作文能力意識的探索;
(3)作文指導、講評與閱讀有機結合;
(4)作文批改與閱讀有機結合的途徑探索;
(5)在閱讀中加強積累,改變學生作文詞語貧乏現象;
(6)「讀文——寫文——再讀文——修文——創造」學習方式探索;
(7)「讀文——想像——聯想——作文」學習方式探索。
在這7個分題中,有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學習方法的探索,有成熟經驗的移植,內容比較廣泛;提出的這些分題,切合教學實際,又都是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每個分題雖然題目不同,但都圍繞「讀寫結合」這個大主題;並且每個分題都有具體的切入點,教師容易進入課題的研究之中。
3、明確任務,確定研究分題
這個教研主題作為學校語文教研組教師共同研究的主題。每一個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能力,承擔一個分題研究(也可以兩個教師承擔一項分題)。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不同切入點,共同探索這個問題。
4、專題學習,提高認識
5.課堂實踐,印證預設
6.主題研討,反思教學
7.及時總結,生成問題,繼續研究
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要有有書面總結,對前面的嘗試進行剖析,總結成功的做法,也要總結失誤之處。這樣,既能使前面取得的經驗在理論上升華,也為下一步嘗試及時發現問題,預設解決措施。「預設——嘗試——總結——再設想——再嘗試——再總結」這個行為要體現在整個嘗試過程中。
五、主題教研的特點、優勢
校本主題教研是以教師感興趣的,有研究探討價值的實踐性主題為主線,在專題理論的指導下,一組成員通過看書學習、觀察討論、模仿操作、實踐反思、行為跟進等形式,帶動更多的教師關注課堂,提升教學能力,它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以問題為驅動的教研方式
是從現實問題出發,以解決教師教學行為中的困惑為目標,最終又回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上來。尤其是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中有很多現實的困惑需要得到解釋,所以,教師們一定要重視現實經歷與情感體驗,在問題解決中獲得能力,收獲發展。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
因為這些問題具有共性,發生在別人身上的現實問題自己身上多半也有,交流起來大家顧慮就少了,對話也變得暢所欲言,大家可以毫無保留地敘述著自己的喜悅與困惑,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每一種意見都有存在的價值,這種教研方式氣氛是民主的,和諧的,它必將使教師對於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2.以課例為載體的教研方式
新課程改革下的校本教研強調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課堂觀察為手段,以教學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方式來促進教師的發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主題教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的內容是真實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形式是開放的,通過主題研究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智慧。因為是自己看自己,自己反思自己,所以教師能深度參與,整個教研活動氣氛熱烈,教師們「看別人的課堂,想自己的課堂」,積極地亮出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它強調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進行,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融為一體,達到了教學與研究的一體化。
把課堂作為問題研究的源頭活水,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有著鮮明主題的教研方式
當前學校教研活動中有許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活動計劃性、針對性差;(2)聽課缺乏明確的研究目標;(3)理論學習離課堂實際太遠;(4)以應付考試為中心;(5)任務布置多、深入研討少。這顯然偏離了教研活動的核心「教學研究」。主題教研活動避免了以上這些問題,突出了活動的目的性、真實性與針對性,大家圍繞主題開展的討論,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談,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深入思考,追求問題的本質,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4.人人參與互動的教研方式
因為親自參與了、實踐了,所以人人都有切身體會,人人都有發言權,這樣的主題教研就不再是個別骨幹教師或教研組長的「專利」,使得廣大教師不再游離於校本教研之外,游離於具體教學實踐之外,而是更容易形成群體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圍就能逐步形成。 總之,主題教研活動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個教師在貢獻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的同時,又有了新的收獲,它的樂趣在於每個人都經歷了幫助別人和得到別人幫助的過程,獲得共同提高。在這個平台上,教師們的關注點從形式走向本質,從課堂全面走向局部的細節,有可能實現「反思與實踐之間的全面結合」,使現實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磨課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