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編寫應遵循哪些原則
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注入式」、「滿堂灌」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更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反思之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堅強後盾。對於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有良好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於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後復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然後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同時,教師應加強對書本例題的剖析和推敲,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麼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麼,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求解等等,促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領會、挖掘教材編排意圖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教材是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我曾聽過一節「認識整時」的課,講課的老師從第91頁的主題圖引出了課題,接著在師生互動中認識整時,動手操作撥「整時」後教師指導正確寫整時,最後以第92頁的插圖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整節課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落實得很扎實。可講課的老師對插圖並沒有物盡其用,只是看一幅說一幅,缺少了有機的結合起來觀察與討論,難免令人感到浪費了珍貴的教學資源。實際上,教材中的插圖都是經過編寫教材的老師精挑細選,幾乎每一幅圖都不止一層意思。因此我建議授課的老師把第92頁的插圖(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學習時間的安排)以「先分後總」方式加以詮釋,即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插圖講解圖意,鞏固對整時的認識,再讓學生綜合起來看這幾幅圖談談自己的感受。盡量讓學生主動的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結合起來,體驗到數學學習是有價值的,並有意識的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滲透要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三、充分了解學生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保駕護航《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編寫導學案及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B.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編寫都需要什麼
一:學習內容
二:學習目標
三:學習重難點
四:學習流程:1、不同形式的導入;2、預習提綱;3、展示互動;4、探究提升;5、歸納反思;6、達標測評。
C. 小學數學導學案用後的反思
對小學數學導學案實施的反思
現代教育理念昭示著我們,高效課堂是和諧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是高效課堂生成的基礎。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高效課堂的實施,既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實現課堂高效性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但很多時候也是困難的,針對個人教學實踐,我從學案導學的角度對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性進行了思考。
在創設「高效課堂」的口號下,教師們都採取課前布置預習學案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使用「學案導學」的課堂常出現課堂效率更低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高效課堂的實施。
1.實施學案導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導學抑制了自主探究
常見的數學預習學案由以下內容組成:預習題、探究題、鞏固題、拓展題、檢測題。當然,每個教師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版本的預習學案,但呈現的都是一片試題的「泥潭」,學生拿到學案導學往往不是首先去認真看書,而是淺嘗輒止,急於做題,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對照例題等直接解題。
2).課堂失去應有的魅力
實施學案導學,更多的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表達各自的意見,但同時,這樣的課堂變成了師生核對答案的講堂,學生失去了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減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數學一旦失去頭腦的思考,必然變得乏味。
3).師生精神失去了家園
較長時間(如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內,使用同一種形式的導學案,學生的興趣和潛能會受到挫傷和壓抑。長此以往,師生的激情消磨殆盡,課堂氣氛再度沉悶,持著對「導學案」的懷疑,教學方式很有可能重回原點。
2.實施學案導學的有效策略
1).設計主觀的導學學案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預習應該按課標要求去掌握概念、理解例題、會模仿例題完成課本練習題。應使應試式的學案回歸生態化的學案,使試題式的學案回歸問題式的學案。更多的時候,主觀一點的問題,更容易讓人發揮大腦的思考,尤其在小學生「減負」永遠完成不了的情況下,問題式的學案可以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使身心得到放鬆。
2).傳遞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
在「學案導學」教學方式中,學案設計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但通過學案直接傳遞有形的知識,而且還要把盡可能多的無形內容調整在有形知識之上,傳遞給學生。學案除了為學生疏導知識、輔導探究外,還應該具有指導學法的作用,這也是學案導學的預期優勢。體現在指導學生在關鍵和重點處有所突破,在學案中往往以「建議」「注意」「提示」等加以提醒。
3).學案導學要與課堂教學完美結合
雖然學生的預習是一個自主化的過程,但由於思維受到學案導學以及書本的禁錮,會使他們產生共同的視角和基本知識的把握。所以,學生預習中產生的新奇的想法或問題,都可以預料。因此,教師們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鍾時間了解學生學案完成的「成果」,做到 「心裡有譜」。課堂上面對學生的「超前」生成,最好利用學生的發言,「相機行事」,智慧引申,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互動、充滿活力的過程。
① .教學流程與學案導學相順應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學流程與學案相順應,不僅能極大地推動學生的預習,而且能點燃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反之,學生通過學案獲得的成就感將消減。
② .教學流程因學案導學而調整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預習後差異更大,因此,教師要「以學定教」,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內容、要求和節奏。對於預習之後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講甚至忽略,而對於一點就通的可 以以點撥為主的指導,把最多的時間用在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面上。
3.教學反思
學生不是玩偶,讓做什麼就只做什麼,沒有主動性;學生也不是容器,讓裝什麼就裝什麼,沒有思維。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是天生的學習者,有能力也必須學會自己預習屬於他們的書本。學生預習的成效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學案導學能夠達到輔導學生自學的效果,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能力,並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轉化成一種學習知識的能力。
學案導學是教學大綱的指南針,以導學案為綱,可以達到對學情的及時診斷和有效指導,師生互動,智慧共生,這樣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
D. 小學數學導學案如何設計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設計方法
一、基本理念。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明確學生有效學習有賴於教師有效設計。「導學案」的設計,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其核心是:根據學生的有效學習的需要,以及班級授課的特點,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基本教學策略是:「問題式導學,過程式學習」。在操作過程中強調「學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學中將「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潛移化」,使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二、「導學案」設計的特點。
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景,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對教材首先有一個初步了解,發現問題,完成第一次學習,然後在課堂上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問題,完成第二次學習。這種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具有目標明、方法優、易操作、效果好、適用廣的特點。
三、「導學案」設計的常規要求。
「導學案」不是簡單的照搬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學習要求和教材內容,而是以學生有效學習為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設計的常規要求是:
①明確學習目標。
②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
③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
④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
⑤注意「教學合一」和學生有效學習。
達到上述常規要求,「導學案」的設計要過好兩關。一是學生關: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意向,體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診斷學生的學習障礙,從而確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二是教材觀: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學生全面發展,解決全面育人問題;吃透教材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解決「差異教育」問題;吃透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與應用全過程的脈絡與布局,把握知識的停靠點,能力的生長點和思維的激發點,解決學生思考、參與、探索的問題。
四、「導學案」的基本環節及設計意圖。
「導學案」注重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設計,體現在關注課堂學習的內外聯系,關注不同學科的課堂學習,關注所有學習過程等方面。「導學案」的教學設計,始終圍繞學生學習的自然規律進行全程設計,充分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系,常見的環節有:學前准備---探究活動---學習體會---自我檢測----應用拓展的基本設計內容。
學前准備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學生發現學習中的問題為出發點,課前回憶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復習與本節課學習的新知識相關的技能,觀察與本節課內容有密切聯系的生活現象,要解決掉本節課或者本單元本章學習當中最基礎的知識,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創設有利於建構本節課內容的情境,為學生探究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操作建議:1、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帶著問題對教材進行預習,認真閱讀教材文本,思考重點問題,努力完成學前准備內容和部分探究活動內容。2、教師進行適當輔導,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告訴學生「導學案」中哪些內容只要略讀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內容應注意知識前後聯系才能解決等等。3、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記錄下來,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有效性。4、課上對學前准備中復習鋪墊內容通過課前檢查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處理或不做處理。
探究活動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分析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為立足點。課堂上教師不是簡單地按知識點順序進行講解,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學生課前准備情況,著重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藉助問題的變化和深入供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導學生合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學風。
探究活動中,學生已經有了充分准備,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使課堂教學整合成既有學生自學,又有研討交流的平台,保證課堂教學時間真正用於學生的有效學習。
操作建議:1、在探究活動這一環節中,關鍵要讓學生明確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2、要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帶著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動經驗和理解走進學習活動。並通過獨立思考,與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動,構建對數學的理解,獲得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4、指導學生在小組內圍繞提出的問題,發揮小組每一個同學的智慧,要面向全體,避免形成一言堂的格局。切實注重實效,避免流於形式。5、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做一名參與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從而及時了解學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為接下來的展示交流作好准備。在參與的過程中,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6、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過程。在交流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當成為一個鼓勵者和啟發者;當學生取得進展時,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當學生取得成果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回顧與反思。對於課堂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指導、引領、點撥、講解。7、教師要對探究活動和結果進行充分估計,盡可能周密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應對方案,以保證交流活動的順利開展。8、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參與到交流中去,積極「捕捉」學生真實的思維狀況,以便對自己的教學預設作出適當的調整。9、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知道傾聽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在傾聽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學會質疑。10、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策略。引導學生尊重同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展示交流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安全環境。11、要引導全體學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12、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其主導作用和評價的甄別、激勵作用,要注意對學生的交流結果進行梳理與提升,給學生以清晰明確的答案。
學習體會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以總結、歸納的形式明確新知。設計了一、兩個針對性的交流問題,(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收獲。主要是學到什麼新知識,也包括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應該了解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走進知識的生成過程,加深理解。(2)讓學生通過解決具體的問題檢驗學習效果,梳理知識的體系,內化新知識。
操作建議:1、引導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和活動情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歸納、總結、整理和反思,從而達到系統知識的目的。結合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回(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155226-1-1.html)顧知識的同時,還要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進行回顧總結。2、重點應該放在整理上,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路。3、這個環節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也可以後移。
自我檢測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立足於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和學習要求進行針對性訓練。自我檢測不是簡單的做題,而是根據學生有效學習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供學生課堂上檢測學習效果,突出「學案」的檢測反饋功能。
「自我檢測」設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組成:
①基礎知識練習,關注本節課的知識點。
②變式訓練,形成基本的知識與技能。
③聯系生活實際,綜合運用解決問題,培養能力。
操作建議:1、要有目的性,要有利於學生鞏固重點,突破難點。題目要圍繞學習內容設計,著眼於指導思路,有利於方法和技巧的形成。2、要有現實性,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解決學生身邊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的價值。3、形式要有多樣性,要以新穎多變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4、要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給學生獨立完成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發展思維。5、評價要有發展性,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應用效果要及時進行診斷評價,引導矯正,讓學生在評價中發展提高。檢測力求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當堂矯正,堅持做到學習目標的「堂堂清」 ,努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達成度。
應用拓展的教學設計主要意圖:立足課內、課外相結合,體現有效學習的過程。課堂學習除關注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外,還要適度拓展延伸,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應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①提供一些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思考題,供學生課後拓展研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②在導學案的空白處指導學生進行方法、規律等的記錄。
③在學案的最後寫出學後記,簡要記錄發現、探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點滴收獲。
操作建議:1、應用拓展的內容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3、應用拓展內容不宜多,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完成,切忌佔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4、應用拓展內容不能過難,不能超出《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防止使學生喪失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五、「導學案」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學生使用「學案」的要求:
①根據導學案內容認真進行課前預習。所有同學必須自行解決「學案」中的「學前准備」部分,初步嘗試「探究活動」,學有餘力的同學獨立進行「自我檢測」和「應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要求學生使用「導學案」時堅持三個原則:自覺性原則、主動性原則、獨立性原則。
②課堂上注意做學習方法和規律的筆記以便今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在學案後的空白處寫後記。
③每隔一段時間,將「導學案」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冊。
對教師使用「學案」的要求:
①上課前一天,下發本節課的「導學案」,認真指導學生使用「導學案」,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導學案(小班額最好全批),以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②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讓學生閱讀;重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規律放手讓學生概括;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③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拓展學生思維,主要包括:第一,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取知識,顯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第二,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與鼓勵和引導;第三,課堂教學中除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外,教師自己的思維也要得到充分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④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精選材料,精選認知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選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功夫。教師要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表現的舞台,讓課堂充滿魅力。
⑤突出一個「導」字。在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注重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學習興趣靠培養和激發,有趣且能抓住學生注意力的課堂導引,圍繞教學內容開展的有趣有意義的課堂活動,有利於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要指導學法,在課堂中的讀、聽、思、說、議、做等環節中,讓學生去理解掌握學習方法,掌握最佳路徑,促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指導學生的學科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和知識創新能力;要引導思維,「學起於思」。教師要善於提供思維的杠桿,引導思維的方向,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要鼓勵創新,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不唯上、不唯書的質疑品質,提高質疑能力,從而鍛煉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⑥強化一個「研」字。在實施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的模式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和教材的研究。強化集體備課,注重課堂預設,同時充分注重課堂生成,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不重視預設,課堂會雜亂無序,不重視生成,課堂就不會精彩;教師要加強對其他教學方式的研究。要研究如何結合學校和數學學科及自身實際,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整合、嫁接、創新,不斷挖掘「以學定教,同案協作」的巨大潛力,構建具有數學學科特色的「以學定教,同案協作」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要加強課堂細節的研究。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討論交流,對於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通過課題研究的方式,教研組集中攻關,遵循課前集體備課——課中觀察診斷——課後共同反思的課例研究路子,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以學定教,同案協作」教學是以實際行動踐行有效教學的新理念。在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把學生的「不等老師教,自己能自學」的自主性學習變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學生根據「導學案」的設計自己歸納、概括、推理、發現規律,提高了自我學習能力。學生在導學案引導下的學,是一種自我探究、自我發現的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會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出猜測---分析探究---獲得結論的科學認識過程,這使得學生能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時學習過程與方法也得到優化。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進行的對問題的思考、探究以及訓練、檢測大多是獨立進行的,其思維活動是連續的,較為深刻的,這種學習活動有利於形成「問題意識」,有利於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有利於增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預習、自學、自測,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疑難,但學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預制、蓄勢的功能,一旦課堂討論涉及相關問題便能迅速引起共鳴,使問題迎刃而解。「導學案」教學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嚮往追求的「有效學習,甚至是「高效學習!
來自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E. 小學數學導學案怎麼寫
學案的格式注意就好了!
F. 小學數學導學單答案
作業最好是自己做哦,這樣對學習中的學生來說才能提高成績。如果手機是安卓專手機,屬就請在各應用市場更新最新版本作業幫,在拍照搜題頁面上方點擊「作業答案」,即可進行掃碼搜索
我目前有辦法給你的是,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學的抄(當然並不建議你這么做;第二,就是自己好好做,提高自己。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做,對成績有好處。
作業怎麼能發到網上來問答案呢,這樣對你學習成績沒什麼用。多問問老師才對學習成績能提高,多思考一下,一般的練習題並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