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語言作為一種表達科學思維的通用語言,它既是教師授課的主要手段,又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一位數學老師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是我們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加重要。因此,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灌輸,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用准確的、完整的、簡練的、條理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概念、性質、計演算法則等。下面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求教師語言要准確規范,簡明扼要、條理清楚等。例如對概念的理解,數位與位數、除以和除等,部分老師偶爾會把不規范數學語言帶進課堂,這會給學生帶來直接負面影響。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得不到我們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語言關沒過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所以說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給學生做出榜樣,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是有影響的。如:我們平時習慣性的讀作二一、二二、……這個不正確的讀法看似無關緊要,但是我認為應該讓學生正確完整的完成一句話。我們應從點滴做起,規范准確的來使用數學語言。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在數學理解能力上也差,思維顯得比較緩慢,因此造成數學知識接受困難的局面。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方方面面的障礙,所以說數學思維的發展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如在我們的教學中或聽課中,常會在組內交流,可大部分學生只聽不說,即便是非說可的情況下,也是吞吞吐吐,詞不達意,甚至站起來腦袋就斷片等,這是在教學中經常發生的很普遍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我認為老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課堂教學中講得多,學生說的機會少,甚至就不給學生說的機會導致的。
二、在輕松氛圍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首先應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對於膽小的學生或語言表達稍差的學生給予經常性的鼓勵和扶助。例如語言上的鼓勵:「不要著急,慢慢說」「雖有一點點不完整,但已經說得很不錯了」「沒關系,坐下再想一想」等等。再如動作上的鼓勵:「豎豎大拇指」「微笑」「老師為他鼓掌」等等。其次在課堂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拋的問題要有質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來回答,調動每個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各類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不同的發展,都能感受到語言表達的愉悅。最後我們老師要做個有心人,在課堂上難免會出現那種笑(嘲笑)聲,針對這種情況,做為老師一定要制止,要進行思想教育。如:班上避免不了有幾個愛笑話人的同學,那作為老師的就得想法設法讓這種事情的發生率降到零。我記得有一次數學課上,有個同學提出來一道基礎題想要交流,你用餘光就能發現他的臉部表情變化,這時我就邊往下走邊鼓掌邊說,我這個掌聲是給這位同學,有誰願意和這位同學進行交流,順間同學們的手已經高舉在我的眼前,你一言我一語,就這么展開了,那個愛笑話人的同學也不知不覺的參與進來了,我在旁邊只是傾聽份了,結束以後,都露出那種收獲滿滿的笑容。然後,在全體學生面前為為他們豎起大拇指,你很了不起。他使勁的點了點頭,露出了微笑。從那以後,大膽質疑、問問題、發表觀點等現象在我的班上是常有的事。只有這樣,才能激勵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想問的問出來,想做的做出來,逮住時機,給他們為他們創造鍛煉的機會,盡量給每一位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勇敢、活潑的發展,當然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我認為適當地開放一些,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是很必要的。
三、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要給予充足的時間
我們作為教師要捨得花時間,不要認為太可惜。可是我們教學中,總是覺得有這些時間還不如讓他們多做些練習題,或者有些教師怕教學進度來不及,還不如教師講算了,會做就行了,說不說無所謂。「不捨得花時間」、「教學進度來不及」等,這樣做其實是我們做老師的剝奪了學生的說話權,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找能提高效率的形式。如計算教學,出示情景圖。觀察圖畫,從圖上找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並想一想怎樣解決。老師巡視,注意引導那些在說時語言不完整的同學,讓他們用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列出算式後,讓學生結合動手操作並且說演算法。這樣前後兩次的引導爭取了大部分學生說的時間,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這樣有利培養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個循序漸進復雜的過程,必須持之於恆,我們作為老師不能操之過急,我們應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的訓練,給予恰當的機會,創設數學語言情境和語言氛圍,使全班同學都有所提高,並且能達到准確、規范、和諧的數學語言。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即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能力得以提高。
Ⅱ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幫助樓內住戶每月計算水電費;為室內裝修戶測量並計算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噴塗四壁和屋頂需要購買多少塗料;植樹節時根據種植面積和種苗棵樹,計算行距,株距……學生覺得這些問題實在、有趣,身邊處處有數學,越學越有勁頭,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好習慣。
Ⅲ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學齡兒童在進入小學學習後,以往形成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已經不能適應學校學科學習的要求,他們在課堂上想說卻說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這些語言表達的障礙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也常常能夠感覺到一些孩子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是正確的、高效的,但其他聽眾,包括教師在聽完孩子的表達後卻一頭霧水,不知所雲。這些情況說明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問題已經影響了孩子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很多就是由不敢說、不會說開始的,以至後來不願想、不願參與小組討論、不願承擔大組發言等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將會幫助學生掃除說話的障礙,使學生敞開心扉,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課題的提出
1、是新課標的體現。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盡快掌握怎樣學,即具備學習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當前急需解決的迫切任務,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知道數學語言表達對低段尤其一年級學生來說處於啟蒙階段,這一階段是培養和發展兒童數學語言的最好時期。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一年級教材裡面安排了許多「說」的內容,以「說」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正是新課程改革後的一大特點。但是,對於低段學生來說,他們很難用簡潔、准確、清楚的語言表達。他們習慣以講故事的形式慢節奏地講,語言表達重復、羅嗦、拖沓現象嚴重。所以,在低段的數學教學中就應嘗試著教小朋友學會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幫助剛起步的學生把想清楚了的問題說清楚。
2、是順利開展好合作交流一大關鍵。
課改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在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我們也努力在實現,那麼在實現這一改革中,作為在學生進行參與、交流、合作時的思想載體——語言就變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們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時,都是幾個尖子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卻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機器」,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聲音很輕,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乾脆站立不語。特別是農村小學(包括我校)教學中都出現了這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如果一開始不引導好,就這樣繼續下去,我想將會影響到相當一大部分學生的發展。
3、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絕大多數學生口頭表述能力的高低與思維能力的強弱呈正相關。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口頭表述,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調整教學策略的主要依據。
4、是現代社會的需求。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相互交往更需要直接的口頭語言交流(如:經商談判、招工面試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來看,從小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將對其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確定研究課題《小學低年級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課題的界定及理論依
心理學研究表明: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也是思維的結果。語言是溝通與理解的載體。一方面學生的感覺、知覺是用語言概括的表達出來的;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語言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且調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學前兒童在與成人的交流過程中,已經初步培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但在入學以後,各科的學習都向學生提出了進一步掌握語言表達的要求。數學語言有著簡潔性、條理性、抽象性、精確性等學科特點,與學前生活中的對話語言有著很大的區別。新的發展需要與孩子原有的表達水平產生矛盾,這就使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成為數學學習的必然,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在了解了低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的基礎上分階段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孩子進行數學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條理性、簡潔性、抽象性的訓練,逐步改善學生想得出說不出或說不清楚的狀況,並以次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主體教育的理論為理論依據。以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為基礎,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言時出現的種種問題,從生活經驗引導、從小組學習中挖掘、鼓勵多種形式的表述,積極探索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方法與途徑,努力避免數學語言訓練障礙的產生。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的特點
2、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困難原因的分析
3、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4、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等教學的典型案例。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課題開展將以平時的教育教學為主陣地,在課堂上通過傾聽、示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途徑,了解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並通過恰當的方法引導啟發學生用最合適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數學思維過程,探索提高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方法和途徑,本課題研究可以分以下三個階段:
1、 前期准備階段(2010.9-2010.10)
查找相關理論書籍,利用網路搜集與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有關的資料或案例,了解認識課題的研究價值,明確研究的方向,形成研究方案。
2、 實施研究階段(2010.10-2010.11)
在理論依據的基礎上開展實踐研究,運用調查法和談話法了解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數學語言表達的現有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搜集數學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各種常見的問題;結合典型案例探究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特點,積極探索培養、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3、總結、結題階段(2010.11-2010.12)
對研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對研究過程進行梳理和反思,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完成結題工作。
六、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語言表達的能力處於最初級的對話語言階段,對詞彙、語法的認識也是無意識的、不完整的。研究者希望通過對兒童心理的分析,從當今兒童語言發展的現狀入手,探討培養和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以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得課堂教學能更好的發揮學生主體的特點。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研究論文。
主要闡述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語言表達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從兒童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再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培養方法。
2、研究案例。
通過對個別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了解學生個體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狀況,從中不斷探索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對策。
Ⅳ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一個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范的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還要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因而,在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針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了解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 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地進行思維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地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其次,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自讀教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一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一課,教材形象直觀地描述了這兩種圖形,至於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師引導學生去認識,邊讀邊交流,然後形成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確表象。
以低年級教學中看圖說話訓練為例,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引導:1.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能全面觀察,看清圖,能簡單說出圖中有什麼,並且有幾個。2.認真思考,弄懂圖意。在看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口述,理清圖中的數量關系。3.發揮聯想,要求學生能把看到的東西,能串聯起來。4.開口敘述,要求學生能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闡述。此時語言的連貫性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訓練的。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1.讓課堂更和諧,讓學生敢說。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最常見的現象是有的學生因為准備不足無話可說,有的學生因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這些因素的存在,阻礙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正常發揮。在教學中,教師放下架子,不再把自己當作權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在朋友面前什麼都可以說,學生自然就無拘無束,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學生主動說之後老師一定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回答有所反應,對說得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幫助,使其充滿信心,不怕說錯,大膽表達。當學生說不出時、說得不太完整時、說錯時或是有獨到見解時,教師應該毫不吝嗇地給予鼓勵和正面的引導。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際心理,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2.要求學生說話要正確、完善、准確、精煉。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時候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糾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3.說話要有根據、連貫、通順。
當學生回答後教師應該多問個「為什麼」這樣不僅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完整性和邏輯性。
總之,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數學課堂上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准確性。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注意多向學生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 「你能給我們大家說一說嗎?」「可以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想法嗎?」等問題,把握時機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應用多種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Ⅳ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規范學生數學語言的同時,作為教師本身更應注意語言的規范性,讓學生在模仿中形成規范的數學語言。兒童的模仿能力產生表象,可成為日後思維的准備。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未完善。但他們的模仿性強。這就需要課堂上的教師語言應作為典範,成為規范學生語言的依據。所以教師語言要具有準確性、示範性,教師說話時必須語言規范,用詞恰當,言簡意明。對概念陳述時要准確規范,合乎邏輯,對解題思路的論述要有理有據。講求順序性。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把「言」的訓練貫穿於每天的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多下工夫,加強學生「說」的訓練。讓學生經歷了敢想敢說、肯想願說、能說會說、善想善說的過程,讓學生用准確、精練、清晰、連貫的數學語言表述操作過程、計算算理、解題思路以及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說」,練出口才、練出膽量,更練出智慧、練出本領來;讓學生「言」得有理,「言」得連貫,「言」得完整,進而使學生「言」出智慧,「言」出精彩。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准確性。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作為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可採取以下形式,讓學生發展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
3、讓學生小結: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大小比較之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4、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它可以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樹立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聽說能力。
Ⅵ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 山東省青島膠州市營海小學 崔全方
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語言新課程中指出: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因此,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范的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還要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煉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針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一、從閱讀數學中感悟數學語言
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
二、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例如問:求和怎樣求?加數+加數=和,知道和求一個加數,用和減另一個加數。又如小數點的移動,小數點向右移動數就擴大,向左移數就縮小,知道一個數擴大的倍數小數點應向右移,縮小的倍數就把小數點向左移。
三、教師示範語言為學生的表率
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四、讓學生多形式發展數學語言
1. 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通過同桌簡單的幾句話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2. 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
4. 邊做邊說。老師示範後讓學生邊說方法邊動手畫,這樣會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和畫法。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5. 課堂小結。課堂小結有教師小結與學生自結兩種。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
五、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恆地說話訓練
開始就要抓住每個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說話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說算理,說思路,說解題過程,說操作過程,說分析過程。低年級可以要求學生先想後說,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中年級可以要求學生有條理、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高年級可要求學生逐步運用數學語言准確、簡煉且有根據地進行表述。通過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准確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對學生注重數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Ⅶ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規范的教師他的學生表達能力也較強,表達也較准確、清楚、簡練。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有些教師偶爾也把不規范或不科學的語言帶進課堂,這些不科學、不規范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但是,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沒有得到我們足夠的重視,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在我教學中和聽課過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組活動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木頭人」,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說,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多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我和家長溝通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雖然有些人認為讀數無關緊要,只要孩子會數就可以,沒有必要強要求,但是我認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的思維和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的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一)、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理解。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例如問:「什麼是質數?」有的學生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的數叫質數。」於是老師問:「4能被1整除嗎?能被它本身整除嗎?4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語言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會用,會說數學語言。
(二)、隨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1、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
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Ⅷ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Ⅸ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數學是集高度的概括性、嚴密的邏輯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於一身的科學,數學語言是表達、交流數學知識及其應用的,極其重要,但許多學生在運用數學語言時,難得盡善盡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關注學生不經意間出現的「口誤」,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理解相關的數學術語,逐步提高其掌握和運用的程度,力求使學生的數學表達做到規范、科學和嚴謹。
一、多創設情境,增強學生數學術語的記憶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艾賓斯的遺忘規律,如果教師只是將概念、法則、定義等直接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機械地去背,這樣記憶,在一定的時間內會發生模糊或遺忘,從而引發運用失當。所以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親歷知識的來龍去脈。
二、多加強訓練,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非一蹴而就,需經過長期自覺的訓練,這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說的條件,需要學生說的,教師絕不代替;多給學生留下交流的空間,需要學生探討的,教師絕不灌輸;多給學生發表觀點的機會,需要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包辦。此外,教師應關注課堂上偶爾出現的數學語言的瑕疵,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教師還可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運用幾種常見的語言訓練方法,對學生加強訓練。比如:仿述練習,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准確性,有助於語言的規范性;變述練習,能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助於提高語言的靈活性;擴述練習,對學生的發散思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語言的深刻性;講述練習,則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的良葯妙方,有助於提高語言的嚴禁性。
三、多提供變式比較,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鑒於小學生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比較薄弱,對一些數學概念、名詞術語等理解不夠深刻,往往會造成在表達或運用數學語言中有失嚴密。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初步感知或剛接觸數學知識後,除向學生特別強調術語中的重點字詞外,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變式訓練,使學生的思維經多次碰撞後,更為准確地把握知識的內涵,從而加深對數學語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