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品生課 《合理飲食》的教案 跪求~~~~~~
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歷來是各方爭論的熱點問題。面對教育環境的多元化、教育對象的復雜性等問題,品德課程從課程設置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方式到評價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課程的實效性,下面結合幾個教學案例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教學環節,教學過程要體現生活性
「從生活出發的德育以人的生活經驗為德育的起點。」新教材力求站在小學生的立場,展現用學生的眼睛看到的、心靈感受到的人、事、物,學生從教材中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感受到的是同齡小夥伴的所思所想。教材與學生的距離縮短了,所以學生愛看愛讀。
但教材依據的學生生活是常規下兒童的生活,與現實生活中的學生生活還是有區別的。學生是生活在特定的區域內的,不同的家庭條件、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文化條件使學生的生活經驗千差萬別。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要尋找學生「生活中遭遇的、體驗的社會性、道德性問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解決自己「遭遇、體驗」到的社會性、道德性問題。
課程源於生活,設計教學環節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
教學片段 1:《合理飲食》(一年級)
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你吃了什麼飯呀?
生 1:我吃了三個包子,一碗豆腐腦。
生 2:我吃的是油條、豆汁。
生 3:我吃的是小米稀飯、炒菜椒,還有一點饅頭。
師:你們認為誰吃的早飯最好?
生 4:張鑫。因為他吃的多。
生 5:王洋。他喝了豆汁,豆汁有營養。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於一些事物的理解也處於表面層次。老師在備課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想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語言滲透有關營養學的知識,所以用常用的「好」來代替「有營養」等說法,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對「好」的理解與我們設想的不一樣。在一年級學生的經驗中,他們認為花錢多的早餐是好的,從飯店買來的早餐是好的,吃的多就是好的,還不會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認識早餐。
經過反思,教師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請看修改後的教學片段。
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你吃了什麼飯呀?
生 1:我吃的是炸油條。
師:還有什麼?
生 1:還有豆汁。
生 2:我吃的大米飯。
師:只吃了大米飯嗎?
生 2:還有一塊肉,一點青菜。
師:很好,好好吃早飯,身體才會這么棒!
生 3:我吃的是面條。
孩子們各有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飲食習慣。第一次設計的問題「你們認為誰吃的早餐最好」,無疑會引導孩子對不同的早餐進行比較,無意之中會助長在吃穿方面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第二次的設計,是以學生的生活為依託,讓學生展示原原本本的生活,教師再相機引導。我們不是要求每一個孩子的早餐都喝牛奶、豆汁,吃雞蛋,而是初步形成營養早餐的概念,認識早餐的重要性。
教學片段 2:《我想和你做朋友》(一年級)
師:現在,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朋友見了面,應該怎樣打招呼呢?朋友之間相互表示一下,好嗎?
生 1:你好!
生 2:Hello!
生 3:你好!(邊說邊和朋友握握手)
生 4:還可以鞠躬。(邊說邊做動作)
……
老師提示:「朋友之間能不能擁抱一下?」
學生:哈哈哈!女同學和女同學,男同學和男同學才可以擁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覺得「問好」「握手」等禮節太成人化,感受朋友在一起的快樂之後,大家來個擁抱,會使整個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但沒想到經過幼兒園的教育,一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意識,男女同學之間不會再像幼兒園那樣摟摟抱抱了。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由地接受熏陶。
二、以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發展的根源在於主體與道德環境的積極的交互作用 ----活動或實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構成的。嚴格起來說,課堂上的每時每刻師生都處於活動之中,有的是內部的思維活動,有的是外部的實踐活動;有的是內心的體驗活動,有的是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有的是個人的認知活動,有的是小組的合作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與周圍的人、事、物發生實際的接觸,產生真實的感受和情緒體驗,積累直接經驗和智慧,獲得對自我、對世界、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悟。
1、活動的設計要注意動靜交替。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性的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既要有教學游戲、角色表演、歌表演、練習等讓學生動起來的活動,又要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講授、欣賞、討論、交流等讓學生的身體靜下來的活動。這時,學生的身體靜下來了,但是他們的思維是在積極活動的。
教學片段 3:《我想和你做朋友》(一年級)
活動:和朋友一起玩
師:看到大家都在找朋友,和朋友在一起這么快樂,一些小動物也趕來了。它們想和大家一起找朋友。大家歡迎它們嗎?
生:歡 ----迎!
師:看 ----他們來了!(戴頭飾的同學出場)
生 1:我是快樂的小豬。我喜歡唱歌、跳舞,我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喜歡我嗎?
生 2:我是調皮的小猴。我最喜歡畫畫,我想和大家做朋友。
……
師:我們一塊兒做找朋友的游戲吧!
(游戲規則:大家圍成圈站好,邊唱邊拍手,五位戴頭飾的同學做「找朋友」的游戲。他們找到朋友後,把頭飾交給朋友,讓朋友再去找朋友。自己回到「快樂小屋」等待朋友。當快樂小屋內有兩名同學後,可提示他們再去找新的朋友。朋友的范圍不僅是同學,還可以是老師、家長。)
師:我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想做什麼呢?
生 3:我們想玩捉迷藏的游戲。
生 4:我們想跳繩。
……
師:老師准備了大家喜歡的玩具,藏在你們的抽屜里,拿出來和朋友一起玩吧!
(學生一起玩小貓釣魚、擺積木、跳皮筋、拼地圖、照鏡子等游戲。)
師:剛才,我看到大家在一起玩的很開心,能說說你們是怎麼玩的嗎?
生 5:一個人玩完了,另一個人再玩。
《我想和你做朋友》一課,整個教學過程由「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張友誼卡」「和朋友一起玩」三個教學游戲組成的。教學游戲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做《找朋友》的游戲,使學生初步接受「你是我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這樣一個觀點,學會一種交朋友的方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認識新朋友,體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樂,體驗到朋友一起玩,要團結、友愛、合作。低年級的孩子好玩,最喜歡做游戲,所以教師一說完要求,他們就迫不急待地玩起來。但是怎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活動的設計目的呢?教師在「動」的活動之後,又設計了「靜」的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朋友之間是怎麼玩的,指導學生初步懂得朋友在一起應怎樣相處。
活動是教與學的中介。活動應該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是有條不紊進行的,不能亂而無序。在聽課過程中,經常發現一些表面上很熱鬧的課,看起來每個孩子都在活動,但仔細分析,孩子們的動與活動主題沒有關系,或者只是身體的動,沒有思維的動。品德課程是一門重視情感熏陶的課程,如果活動不能打動孩子,這種活動就是一種無效的活動。
2、活動的設計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育理念。我們所理解的「以人為本」就是尊重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環節,提出要求。尊重學生體現在課堂的每個環節,表現在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之中。
教學片段 4:《找長處》(二年級)
活動:小小閃光卡,連接你我他
師:剛才,我們為同學找到了那麼多的優點,這里有幾個小朋友已經做好的閃光卡,我們一起看一看。 (學生觀看實物投影)
師:想不想親手製作一個閃光卡? (學生製作、欣賞、送出閃光卡)
師:收到閃光卡的同學請舉手,老師為你們高興,因為有同學佩服你們,你們真得很棒 !有沒有同學收到了兩張或兩張以上呢?這位同學收到了這么多閃光卡,談談你現在的感受吧!(學生談感受)
師:都有誰沒有收到閃光卡? (幾位同學不情願地舉起手)
師:沒收到閃光卡的同學請站起來。他們身上難道沒有優點嗎?現在每個小組領一位同學回去,找找他的優點,為他製作一張精美的閃光卡。
沒有收到閃光卡的同學,本來已經非常的難過了,現在還要在眾人面前站起來,還要被分到一個個小組,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有個小女孩當時就哭了,最後拿到手的閃光卡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了。
3、活動的設計要有梯度。
品德課是綜合性的課程,教學目標在每一節課中也是綜合的。為了達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老師要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總的來說,一節課中的活動應該先易後難,前一個活動是後一個活動的基礎,後一個活動是前一個活動的提高和升華。
教學片段 5:《我給媽媽過生日》(一年級)
師:老師認識一位想給媽媽過生日的孩子,可是他在為媽媽選擇禮物時,遇到了困難,同學們能不能幫幫他?
生:能!(觀看多媒體《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片段)。
師:大頭兒子想送給媽媽一件特別的生日禮物,他應該送什麼?
生 1:珍珠項鏈。
生 2:紫色的房子,紫色的衣服,因為媽媽喜歡紫色。
生 3:一個大蛋糕。
……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自己家長的生日,楊楊的爸爸快過生日了,李金姝的爺爺快過生日了。在我們的家長過生日時,你想送給家長什麼禮物?
生 1:我用零花錢給媽媽買個大蛋糕。
生 2:買點好吃的。
生 3:讓爸爸給媽媽買件新衣服。
這是一節課中的前後兩個活動,前一個活動是幫助大頭兒子選生日禮物,第二個活動是為自己的家長選生日禮物,從學生的反饋來看,這兩個活動是重復的,沒有難易區分,沒有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覺。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過程要體現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新課程倡導教師做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積極活動的寬松情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主體激活狀態,能主動、積極地動手、動口、動眼、動耳、動腦,主動的學習。
1、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
教學片段 6:《吃飯按時、定量》(一年級)
美食自助餐廳
師:今天的中午,我們一起到「美食自助餐廳」去吃自助餐(點擊課件),哇!米飯、饅頭、炸雞腿、炸魚、炒雞蛋、粉條胡蘿卜絲、肉炒芹菜、醋熘白菜,這么多好吃的呀!
師:你們平時中午幾點吃飯?
生: 12點。
師:按時吃飯,咱們的腸胃才會有規律的工作,咱們的身體才會健康。所以,今天中午咱們還是 12點吃午飯。好,12點到了,請同學們拿好自己的「餐盤」,到「美食自助餐廳」來吃飯吧!
學生自由活動。(時間 5分鍾左右)
師:同學們都坐好,我來看看同學們都選了什麼?(學生仍在選「食物」,教師說了好幾遍,學生才逐漸靜下來。)
教師設計「美食自助餐廳」活動的目的,是為學生創設活動的氛圍,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環境中表現自我,從中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五分鍾的活動時間,顯得太倉促,每個人都像是急忙搶了點「食物」回來,這能和學生平時的表現相吻合嗎?一年級的學生好玩,不知道為了完成一個目標要趕快行動,何況他們還要在眾多的「食物」中進行選擇呢。沒有充分地選擇「食物」的時間,老師從中發現的問題就不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學生也不願意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在平時的聽課中,我們還發現幾種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為了節約教學時間,也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許多教師喜歡設計競賽性的活動。活動一開始,整個課堂就忙碌起來,為了早完成,孩子們自然而然地降低了質量上的要求。二是教師設計了討論活動,卻不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活動是需要時間的,只有時間充足,學生的思維才能動起來。品德課程重在讓學生通過活動體驗、感悟其中的道德觀點,如果為了完成某一項活動而活動,就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2、給學生寬闊的活動空間
教學片段 7:《大自然里的悄悄話》(一年級)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動物朋友,看,它們來了!(課件展示小鳥、青蛙、大象、老虎等多種動物及其叫聲)
師:請同學們自己選擇一種動物做朋友,想一想它會和我們說什麼?
生:(小組活動 3-4分鍾後)老師,我!
師:同學們,老師也找了個朋友,你們想不想聽聽老師和青蛙的對話呀?
生:哎!(小聲地) ----想!(大聲地)
無論是傳統的課堂教學,還是新課改後的課堂教學,老師都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但老師在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的同時,能否考慮一下學生思維活動的順序呢?如果先激發起學生和大自然對話的興趣後,老師再發揮主導作用就好了。可我們的老師這時為什麼不放手讓學生說呢?如果擔心學生說的面不夠寬,聯系不到當今的熱點問題 ----環境污染上,老師完全可以在學生說完之後再引導,這樣就不會出現那小聲地不情願地「哎」聲了。
四、以教材為中心,教學內容要有延展性
教材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每一個活動主題都圍繞教材提示的內容展開,但不能拘泥於教材的內容。品德課倡導探究式、研討式的學習方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發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像一張蜘蛛網一樣,有中心,有主題,但四面八方都有一根線與周圍的生活相聯系,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執教三年級《名字的故事》一課時,圍繞活動目標,我設計了「製作名片」「猜名字故事」「說名字故事」「家長講名字的來歷」等活動內容。活動結束之後,感覺整個教學過程太平淡,學生在老師創設的各個情境中雖然積極活動,但體現不出思維過程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仍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經過反思,我發現教學設計主要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名字」這一小點上,束縛了學生思維的擴展。
於是,我修改了教學設計,整個活動圍繞「小小姓名有學問」分兩段展開。第一階段,老師創設情境,引導每個學生都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然後引發學生思考,在聽了這么多不同的名字後,想了解有關名字的哪些問題?學生結合本班同學的名字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老師加以整理,歸納出以下種類: 1.姓是怎麼來的?我國有多少個姓?2.「名字」這個詞語的含義是什麼?3.每個名字後面有什麼故事?等等,引導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第二階段,用「小記者采訪」「我的名字最精彩」「製作名片」「家長講名字的故事」等不同的方式展示名字的故事。從活動的內容到活動的方式都是開放的,所以活動的展示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把名字編成一首小詩,有的用藝術字來表現,有的編成了故事,還有的編成謎語請大家猜,充分表現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小記者采訪」名字故事的過程中,還出現了這樣一段對話:
生 1:我爸爸說,我是「學」字輩,他希望我學習時一學就會,所以給我起名「學會」。
小記者:什麼是輩啊?
生 1:就是一種排序……不對,不對,我說不出來。
師:誰知道?
生 2:我們村裡還多人都按「輩」起名字,有「守」字輩,有「連」字輩,還有「興」字輩,還有好多。
師:同學們都知道自己的「輩」嗎?
生 3:我不知道,回家後再問問爺爺。
由講名字的故事感受父母長輩對自己的關愛,擴展到姓、名的研究上,是不是有點偏離了品德課程的教學目標?其實不然,對姓、名的研究,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性很高,都主動地查找資料、請教家長,表現出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因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都強調這兩門課程是綜合課程,將品德教育與生活知識、社會知識、科學知識的學習融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和知識。
一位外國教育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聽到,我忘記了;我看到,我記住了;我動手,我理解了。」所以,我們的品德課堂教學必須反映兒童的需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② 體育營養學試講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學目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基本知識
(三)用提問的形式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部分的理解
(四)指導學生分析體育營養的構思過程
(五)小結
③ 小學一二年級體育健康教案
課的設計 -----探討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交往與合作」的培養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小學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教案
。本課選定一個情境突出課程的基本理念為教學的主線,並結合低年級學生好奇、愛動善於模仿的身心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氣氛中,學習知識與技能,體驗情感態度。此課依據《水平目標一》實施課的全過程。授課時我以突出課程基本理念為主線,以達成教學目標為依據,以傳授知識與技能為身體實踐活動,以安排形式多樣的內容為載體,以生動活潑的交往與合作學習為方法,最終以提高本課的教學質量為目的,本課安排情境教學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和提高模仿的實踐能力,使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無窮的樂趣與回味。 二.教學內容: 1. 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2.游戲:消滅害蟲 三.單元計劃: 共一課時 兩課次 本課為第一次課 第一次課:初步學習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動作,體驗單腳蹬地起跳,雙腳落地屈膝緩沖的感覺,提高靈敏、協調的能力。 第二次課:進一步復習,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動作的創新,繼續試做體驗交往與合作的練習。 四.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65%左右的學生初步學會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技術動作,並且懂得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所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素質。 2. 過程與方法:以情境教學為主線,以實施水平目標一為依據,以技能傳授為身體實踐活動,以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交往與合作學習方式為載體,以提高本課的教學質量為最終目的,去實施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五.教學過程: A准備階段: 課的開始通過簡單的隊列練習,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於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本課的教學與實踐中,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常規教育。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和教師在一起動起來,使身體充分的活動開,為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學習奠定了身心基礎。 B主教材階段: 據課程基本理念,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本課中我始終堅持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的水平目標一的達成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等理念。並且還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器材的運用使學生,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教學層次的運用:1. 模仿練習 形象逼真。 學生通過形象生動的模仿練習初步具備了跳躍的能力,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2. 技能傳授想練結合。教師通過簡明的示範和講解,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方向,同時也為學生的練習做了鋪墊並且還給予學生一個自己展示的空間。例1:1.學生試做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練習,從而使學生獲得交往的初步體驗。2. 提升趣味生生互動。教師設計了學生合作跳躍過小河的內容大大的提高了學生交往與合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練習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3. 教師小結 肯定成績。教師通過小結對學生的努力給予了肯定,讓學生知道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教師還通過另一個游戲,來調動學生樂於參與各種游戲和生活實踐活動的興趣,從而在課堂中為學生普及生活實踐教育。例2:遞進式教學的運用,使學生情趣昂然的投入到游戲中。 C尾聲階段: 師生共舞之後,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鬆。教學程序:1.教師領舞激發情趣 2.學生模仿 六.教學安全: 依據課程標准在課程價值中所述,使學生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的基本技能,所以教師必須提高安全意識,從場地器材的布置上,教師就注意了安全問題,為了避免偶發事件,教師還在教學中加大了巡視力度,並以語言多次強調安全問題,還做好了處理突發事件的心理准備和醫療葯品准備。 七.教具運用: 計算機媒體的運用有利教學,服務了學生,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奠定基礎。 體 育 課 教 案 學校:北京市豐台區馬家堡小學 任課教師:杜彥昆 上課年級:二年級學生 人數:二十八人 男:十三人 女:十五人 無免體生 課次:第一次課 授課時間:2006年3月 教學內容 1. 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2.游戲:消滅害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65%左右的學生初步學會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技術動作,並且懂得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所遇到的困難,
教案
《小學二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教案》(http://www.unjs.com)。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素質。 過程與方法:以情境教學為主線,以實施水平目標一為依據,以技能傳授為身體實踐活動,以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合作學習方式為載體,以提高本課的教學質量為最終目的,去實施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部 分 教學內容 時間 次數 學生學習方法 老師指導方法 教學要求 目標體現 情境設計 開 始 部 分 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內容 4.隊列練習: 原地轉法 (1)向右轉(2)向左轉 1 分 2分 2次 1學生站成四列橫隊 2學生問好 3聽教師口令練習 1教師用手勢引導站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內容 4教師下口令 精神飽滿 注意力集中 在隊列練習時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 小兔出來轉轉轉 准 備 部 分 1拍手操 《友誼花開萬里香》 2專項准備活動 (1)肩關節繞環 (2)膝關節繞環 (3)踝、腕 關節繞環 2/ 3 分 2/ 3 分 1 次 四 八拍 1學生站成四路列橫隊 2學生開動腦筋做出優美動作 3學生模仿教師動作 1學生成體操隊形散開 2教師領操並提示學生動作 動作用力 有節奏感 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精神 小兔來健身 基 本 部 分 1單腳起跳雙腳落地 動作方法:單腳用力蹬地起跳,另一條腿向前上方屈膝提起,起跳腿迅速向前屈膝與擺動退並攏,雙腳落地,屈膝緩沖。 重點:蹬地有力 難點:屈膝緩沖 15 / 17 分 7/ 8 分 2/ 3 2/3 1 2 2 1學生聽講、認真觀察 2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3學生認真傾聽 4學生自願結合小組練 習動作 5學生展示動作 6學生再次練習模仿好同學的動作 7學生積極參與游戲 8 學生認真傾聽 1教師示範動作 2教師提問題(觀察這個動作是怎樣做的;這個動作誰見過。) 3教師提示重點和難點 4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5教師請每組派一名同學出來表演 6再次練習 7游戲:勞動小能手 (學生注意安全) 8教師提示學生如何用所學的動作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積極開動腦筋 身體盡量做到協調 動作模仿的要形象 嘗試答案時注意力要集中在動作上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與組織能力 樂與參與各項游戲活動 小兔學本領 勞動最光榮 部 分 教學內容 時間 次數 學生學習方法 老師指導方法 教學要求 目標體現 情境設計 2游戲:消滅害蟲 游戲方法:每四人為一組,自願結合,每人一個包,每組的人員分別站在投擲線後,手持沙包,擊打害蟲。 7 / 8 分 1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 2學生認真傾聽教師小結 1教師講解游戲方法 2教師講解游戲的規則 3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為消滅害蟲作貢獻 4學生進行時要注意安全 4教師小結 游戲規則: 1教師發令後才可以開始 2.學生站在線後,不得越線 3.每局每人只能打一次,不得多打 培養學生的交往與團結協作的精神 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捕蟲小能手 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舞蹈《春天在哪裡》 2小結 3下課 3/ 4 分 1 1學生模仿教師動作 1教師領舞並引導學生做出舞蹈動作 看誰跳得的最美 1模仿簡單的舞蹈動作 春天快到了,我們去找春天吧 器材 錄音機:1台 小墊子:60塊 海棉沙包:40個 胡蘿卜:60 個;大白菜:60個 場 地 設 計 運 動 負 荷 預 計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練習密度預 計 安全 措施 1. 場地布置時,使場地更加合理、安全,練習中加大學生間的保護提示,教師全面觀察,及時控制場面,並以語言提示注意安全。 2.對偶發事件教師要做到及時、准確、冷靜處理。 學生 反饋 課後小結 xx小學健康教育計劃 2009.8 一、指導思想 為向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衛生保健知識教育,使小學生能夠有衛生保健常識,根據國家發的《中小學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和《小學生健康教育精神,開展扎實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計劃。 二、目的要求: 1、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學生了解衛生健康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的衛生與教學條件,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
④ 小學生如何健康飲食體育運動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1、體育鍛煉是一項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自然有很多好處。
2、體育鍛煉對小學生的身體方面的好處:增強體質,讓身體強壯,提高免疫力,不僅能增進食慾,還能避免肥胖。在心理方面可以培養小學生堅持精神,吃苦精神,提高小學生抗挫折能力,讓自己變得堅強。
3、體育鍛煉要講究正確的方法,方式,如果鍛煉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多吃富含鈣、鉻的食品,鈣、鉻對孩子眼睛生長有好處,因此在飲食中提供多些富含鈣、鉻的食品有牛奶、芝麻醬、蝦皮,連骨食用的魚等,同時還要搭配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動物肝臟、蛋黃以及多曬太陽以利鈣的吸收量消耗。
總之,青少年兒童時期正是生長發育時期,要把自己的日常生活飲食安排合理得當,不要暴飲暴食,不要挑食,偏食,才會營養均衡,才會更好的健康成長。
⑤ 小學生飲食健康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以及人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來自食物。
2、增強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樣性的意識。
3、了解食品添加劑的壞處,知道安全飲食的常識。
4、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教學重點
知道如何健康飲食?
三、教學難點
培養關注自己飲食健康的責任感。
四、教學准備:
課件(故事錄音、課前搜集的資料、短片等)、食物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討論: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是健康的?(學生各抒己見)
2、是啊,過胖、過瘦、面色蠟黃……都不能稱為健康的人。看來,一個人的健康直接跟飲食有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健康飲食。(板書課題:健康飲食)學生齊讀課題。那如何做到健康飲食呢?
(二)從故事中收獲知識
1、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註意和小心對待,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重。下面請聽一個故事。(故事大概內容:一位小朋友放學回家,肚皮餓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東西,因為消化不良,後來上吐下瀉,被送進了醫院。)
2、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後,有什麼話想說?
3、是呀,我們在吃食物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暴飲暴吃,要細嚼慢咽……這樣才能有助於食物的消化。
(板書:不能暴飲暴吃)
(三)從資料中感受健康
1、課件出示(老師課前搜集的資料)大致內容如下:①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及作用;②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的危害;③什麼是綠色食品,綠色食品的標志是什麼;④新鮮食物,怎樣吃才安全。
2、看了資料後,四人小組合作談認識,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各組派一位代表交流發言。可以舉例證明,談親身體會。
4、師:小朋友,「肯德基的蘇丹紅一號事件」,讓我們同學為食品安全擔憂;「農葯、化肥對農產品的污染」更讓同學們震驚;而綠色食品的管理和質量監測又給同學們帶來了希望,所以,在平時飲食中,我們要多吃綠色食品,少吃帶有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
(板書:多吃綠色食品,少吃帶有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
(四)在自主學習中了解營養
1、給食物分類
講述:我們每天吃食物有很多很多,老師這里有一些食物卡片,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在黑板上貼卡片)
2、了解各類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
3、下面,我們按營養成分再給這些食物分類。
(1)同桌合作給食物分類。
(2)說一說分類的結果。
4、講述:在平時,老師發現有些同學不吃肉、只吃蔬菜,有的是只吃肉、不吃蔬菜,長時間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呢?
(1)缺少維生素,為什麼會營養不良?
(2)人體到底需要什麼營養呢?一起來看大屏幕,看看大屏上幕告訴我們什麼。
(3)提問:人的生長發育需要哪些營養成分?這些營養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4)強調挑食的害處
(5)小結: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 (板書: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挑食)
(五)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食物的合理搭配
1、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見一些關於食物中毒或過敏的事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食物中不小心放入了有害物質,有些食物餿了還在食用等,然而還有一個被人們忽視的原因,那就是有些食物亂搭配。下面請看短片(菠菜和豆腐做湯)
2、看了之後,你知道了什麼?
3、出示卡片,討論:你認為這幾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4、看來如何搭配食物、合理飲食,也有很多科學知識在裡面。這有待於我們今後去慢慢了解。(板書:食物搭配要合理)
(六)總結:看著板書小結。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做到健康飲食,就不能暴飲暴吃,要多吃綠色食品,少吃帶有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同時,還要注意食物搭配要合理。
(七)課外拓展
製作宣傳標語,號召全校學生健康飲食。
板書:
不能暴飲暴吃,
健康飲食 多吃綠色食品,少吃帶有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
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挑食
食物搭配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