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篇小學語文課文適合朗讀
高段:桂林山水,
低段:太陽你是粉刷匠嗎?
風姑娘送信
這些課文你可以去網上搜,就可以找到內容。
❷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澄邁縣金江中心學校京嶺小學王英劍
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積30年的朗讀經驗,使我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能力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為了打好基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得從一年級抓起。然而對於我們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朗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老師的指導與點撥。現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個人的體會。
一、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讀幾十年書,而閱讀的第一步,便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這個第一步的怎麼邁法,對學生今後幾十年的讀書,將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為此,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其中朗讀習慣包括:1、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平,兩手將書拿起,呈45度角。正確的朗讀姿勢不但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育,也可以使學生朗讀過程的發聲吐氣准確、暢達。2、讀書時,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聲音響亮地讀,心到邊讀邊記憶文中的美詞佳句,想像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教學應嚴格要求:讀前讓學生擺好姿勢;讀時,教師加以督促;讀後,及時評價,持之以恆,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形成。
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做為教師就應該盡職盡責,要在知識和學習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是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年級的教材,課文以詩歌、韻文、童話故事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很濃,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
(一)、加強朗讀指導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入學不久,識字不多,朗讀技巧幾乎沒有,對一些生字,新詞及長句,要想很正確流利地讀出來都有一定的困難,就更不用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強朗讀指導,讓學生會讀,只有讀了他們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每上一篇課文時,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讓學生模仿,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音,在模仿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以提高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朗讀中,我還實施了評選小老師的活動,確定了做小老師的條件:(1)朗讀的聲音要洪亮;(2)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讀出自己的感情來。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嘴裡激動地說:老師,我先來。於是,小老師們熱鬧的氣氛中一個一個產生了,每個小老師在范讀完課文後,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師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同時,我也對同學的朗讀結果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在熱鬧、歡快的氛圍中朗讀,既有老師的指點,又有同學的幫助,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二)用寬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作為老師應該明白,我們面對的不是專家、學者,而是涉世不深,學識很淺的小學生,常常出現令人不滿意的情況是必然的。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一讀書就多字、少字、錯讀字等,凡此種種,作為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挖苦學生,而應用一顆平常寬容的心去幫助學生,找出原因,端正學生的心態,用鼓勵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信心。
我在上《自選商場》一課時,東西的西xi字讀輕聲,我教讀了好幾遍,當我指名讀課文時,一位平時不太愛聽課的學生還把西字讀成了xī,當時,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注意再看看字的音節,是這樣的嗎?只要你看清楚了音節,你會讀好的。那位同學聽了我的話,很快發現了這個詞中的西字應該讀輕聲,可見,教師的寬容與鼓勵對於一個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三、朗讀的目的要明確
一篇課文,不是讀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視朗讀,學生每一次朗讀,都要有目的,老師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課時,聽完老師范讀後,初讀階段,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再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本課認讀的生字,並拼一拼,加強了識字的練習,然後指名讓學生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給自然段寫出序號。學生在反復讀中把課文讀通讀順,掃除了閱讀的障礙,在精讀階段,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逐段讀課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讀這一課中的24自然段時,要求學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飛往菜園,每一次都發現了什麼?最後讓學生齊讀,思考: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這樣就達到了讓學生有目的地讀,在讀中逐漸理解課文的目的。
四、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
一年級是朗讀的啟蒙階段,學生識字量少,讀書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調。所以老師在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加強指導,還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只有在反復地讀中,學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讀音,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哨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這樣,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
五、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樣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的培養待續時間不長,單調的讀書方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所以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合作讀,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是一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選擇哪種合作形式,要根據文本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需要,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自己去吧》這篇課文時,可以採用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媽媽的話,學生甲讀小鴨的話,學生乙讀小鷹的話,其他同學讀敘述部分,學生甲: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教師: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學生乙: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教師: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過這樣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明白:小鴨和小鷹都是既有禮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們的媽媽並不是不愛它們的孩子,不關心它們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於是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父母,要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總之,朗讀是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讀下去,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指導下去,學生的朗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的。
❸ 小學語文怎樣朗讀長句子
在朗讀的時候,如果句子很長,一口氣說不下來,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來解決,使長句子能從容、自然、流暢地讀出來。
1. 意群停頓
句子可以按照它的意思和結構分成小段,這樣的小段就叫做意群。
在說話和朗讀時,意群的作用是:如果感到句子很長,一口氣說不下來,可以在意群和意群之間有一個很短的停頓(換氣)。正確的停頓應該在意群和意群之間。同一個意群內不應停頓。
意群之間的停頓不是固定的,而是靈活的。可以按照個人的需要,可停頓也可不停頓,可多停頓也可少停頓。
2. 句中上升
在一個長句子中,如果有許多重讀音節,按照降調的規律,應該逐個遞降。但由於重讀音節很多,聲音會越來越低,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都會感到不舒服,聽起來會很單調,說到最後嗓音會低不下去。
因此,我們可以在句子中間選擇任何一個你認為重要的重讀音節,將嗓音提高,好像又開始了一個從高到低的遞降過程。我們把每一個從高到低的遞降過程的語調組合叫語調群。句中某個音節上升的現象叫做句中上升。
只有一個從高到低的語調群,聽起來比較單調。
有一個句中上升,因此就有了兩個從高到低的語調群。聽起來比較生動。
(升高的這個音節quite可以用↑來表示)
在生活語言中,把長句子分成幾個語調群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也就是說,句中上升是常有的現象。有時想要把句中某個字說的誇張一些,甚至可以把句中上升讀得比第一個重讀音節還要高。對於我們初學者,學習句中上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單調。
❹ 有哪篇小學語文課文適合朗讀
《楊氏之子》問過小學學生,說喜歡這篇。學生喜歡了讀的也就融入其中。
❺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朗讀水平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細心的教師不難發現,
基本上課改後的每一篇課文在教學目標中都有提到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由此可見,
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
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朗讀
能力的基礎訓練,
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使學生能夠正
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打好朗讀基本功,保證讀書時間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即要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
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子,打好朗讀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有充
分的時間讓全班每個學生都讀完、讀好,要留給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
道,讀出情趣。做到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學生讀。讓
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除此以外,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
到。
二、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
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熟讀透,達到朗讀要求和「以讀代講、以讀促解」的目的,在指導朗讀
的時候,
就要讓學生多讀課文,
但不能很枯燥地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
可採用多種形式激發
學生的朗讀興趣。
(
1
)集體讀。這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朗讀形式,要防止有的學生「充數」
,次數不能過多,
過多會降低學生的朗讀興趣。
(
2
)分小組讀。小組全體成員參與,可分段接讀,也可小組內自行組織朗讀,教師做好
「服務性」指導調控工作。
(
3
)領讀。
教師或學生均可領著學生朗讀,也可小組內小組長領讀,這種朗讀方法不利
於學生自己感悟課文,自己朗讀表達。
(
4
)分角色讀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願意走進文中的童話世
界,
讓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讀文是他們很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
教師可製作一些簡單的道具,
激發學生興趣。
(
5
)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
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
,學生幾乎可
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
6
)比賽朗讀。採取打擂台的形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輪流上台賽讀,賽讀之前可由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小組長組織小組內全體同學給予指導,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
7
)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
在情境中朗讀。
(
8
)想像朗讀。
讓學生閉上眼睛,對已熟讀的文章內容邊想像邊聽課文,既可豐富學生
想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
9
)展示朗讀。藉助「展示台」
,讓學生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篇,組織其他學生評價,
教師注意要引導學生進行鼓勵式評價。
三、把握利用教材,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音樂美。
低年級語文教材中,
詩歌、
童話等體裁的課文有著准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
回環的音
韻、錯落的節奏,它們都是培養兒童語感的極好材料。教師不僅要留意發現其中的音樂性,
而且還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欣賞、認識語言的音樂美。如《小小的船》
,
「彎彎
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
/
小小的船里
/
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
藍的天。
」
在教學中,
可以用多媒體或語言描繪展示一幅畫面:幽藍的夜空中,閃爍著一顆顆星星,一
個可愛的小女孩提著小燈坐在月亮上欣賞著美麗的夜色。
美妙的畫面很快就把學生帶入了情
境,
然後在畫面的下端出示課文內容,
重點指導學生朗讀。
1
.
幫助學生劃出輕聲詞:
「月兒」
「船兒」
(用「~~」表示)
,指導學生讀出輕聲。
2
.根據內容劃分出節奏(用「
/
」表示)
,
讀出、抑揚頓挫、舒緩的節奏;
3
.確定朗讀的重音(用「
.
」表示)
。這樣,強弱的重音,
加上抑揚頓挫、
舒緩的節奏,
形成了獨特的音樂美,
極具感染力。
朗讀時,
配上輕柔的音樂,
孩子們反復吟誦陶醉於詩的優美旋律,彷彿置身於美妙的夜空中。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
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
有些地
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
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
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
這就
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
朗讀好課文,
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
進入角色。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輕重緩急,讓學生進入意境。特別像《十里長街送總理》和《再見了,親人!
》這類感情色
彩很濃厚的課文,
更應該通過朗讀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朗讀得平平
淡淡,
甚至結結巴巴,那就無法表達出全國人民在十里長街盼靈車,送總理的悲痛情景,以
及人民永遠懷念總理的無限深情,
更難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依依惜別
之情,
更難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之間用生命和鮮血凝成的深情厚意。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
教
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首先自已必須聲情並茂的朗讀。只有這樣,
才能感染學生,
從而為理
解課文奠定基礎。
❻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及其蘊含的思想感情,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吧。
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充分發揮朗讀對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這樣,在閱讀教學時,恰當地充分運用朗讀手段,適時進行朗讀指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弄清生字詞,讀通讀懂課文,而且可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自學能力。讓學生與文本通話,不但可以了解作者思想,而且能領悟更深層的東西,受到良好的熏陶。畢竟,小學生年齡小,知識面窄,想懂得有些社會化知識和從成人的眼中看世界,這是很難的。因此,只有通過讀來慢慢體會,設置情境朗讀,結合實際教學,指導他們用恰當的朗讀方法,使學生讀出意、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讀可以增強記憶,發展思維,讓小學生多讀多練,自然而然,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會的東西也就有所增多。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教師需要更新朗讀的理念,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給予高度的重視。下面結合自己的朗讀教學實踐,談點做法和體會。
一、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所處的重要位置
朗讀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古代許多文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就要求他的學生多讀誦,多思考;宋代教育家朱熹要求他的學生「凡讀書需要讀的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強牽暗記,只是要多誦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可見,朗讀這種傳統的讀書方法一直傳至今天。
朗讀有助於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朗讀先要掃清字詞障礙,借用工具書,幫助解決。精湛的語言文字,對於小學生有時難理解和掌握,試著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多讀,來幫助消化理解,比如教學北宋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理解,如何讓學生理解呢?其實詩無須過多講解,用「讀」來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春天的美景。
朗讀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想,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體現了小學兒童發展的特點。小學階段的兒童由於內部語言還未得到充分發展,其思想形式帶有很大的情景性。國外心理學家認為,兒童最初「是在高聲的思維」,以後才「有外觀的語言過渡至耳語,再過渡到內部語言」。小學兒童可以通過朗讀,用「聽」來進行思維,從而促進智力的不斷發展;用讀來調動學生學習,從讀中理解。正如一位外國詩人說的那樣:「從讀的情況可以看出讀的人是否真正理解所閱讀的作品。」
二、重視教師范讀,激發學生共鳴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讓師生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當老師的感情引起學生共鳴時,就會激發他們朗讀的激情,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當然,教師范讀時要讓學生邊聽邊想,邊看邊畫,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讓學生進入意境。教師通過形象的范讀,把對作品的理解融入范讀中,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喚起美的共鳴。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想像,教師在范讀時,就必須達到聲情並茂。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從而為了解課文奠定基礎。
三、保證朗讀時間,教給朗讀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出現重寫輕讀的現象,造成很多學生的朗讀能力差。鑒於此,教師必須依據不同年級、教材特點設計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朗讀。在初步理解課文之後,要留足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准、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課堂上不能一味地「講—問—答」,必須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朗讀,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讀—想想—品品,這樣,通過足量的時間,多樣的方式,加強了朗讀的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朗讀作為一項閱讀基本功,必須依據教材,根據不同文體的課文進行朗讀指導。而朗讀指導也要講究方法,要指導學生用恰當的情感去朗讀課文,訓練語感。葉聖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並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的指導,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等。
四、創設朗讀情境,提高朗讀水平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和發展的,兒童自然也不會例外。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我們應順應這一規律,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等心理特點,巧妙地創設情境,通過多種手段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也就是要引導學生「入境」。引導學生「入境」的方法有很多,如音像法、看圖法等等。在新視聽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對圖像、音樂有一種格外的親切感。我們可以在朗讀教學時恰當地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快速喚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願讀、樂讀、爭著讀,如在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入情入境地讀,就能喚起美的共鳴。通過創設情境的朗讀訓練,准確地表達了課文的思想感情,這樣朗讀水平自能較快得到提高
五、朗讀與評價並存與學習中
把朗讀指導與教學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邊讀邊評,以評促讀,在讀與評中培養語提高能力,發展學生,加深對課文的情感體驗與領悟。朗讀指導與評價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教師讀,學生評,旨在激發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聽讀的習慣;二是學生讀,教師評,旨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朗讀指導;三是學生互讀互評,旨在引導學生互相學習,互受啟發。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評價過程就是有效的學習過程。評價也就成了學生發展的資源。抓住朗讀環節中,「評價」這激勵機制,讓學生想讀書,愛讀書。在評價中,要做到不露痕跡的點撥,讓學生自己感悟,自己體會,做到教學無痕。一節生動、有意義的語文課,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只有教者和學生感到其樂融融,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理解領悟知識,學生無形中獲得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指導在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要抓好學生的朗讀,以讀入文,使學生從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讓朗讀課真正成為學生展現自我,抒發感情的舞台,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美的欣賞力、創造力,還語文閱讀課以美麗、動人的容顏。
❼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的評價
朗讀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它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那麼,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生語文朗讀的評價呢?
一、評價要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朗讀水平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不僅是朗讀教學的總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進行朗讀評價的標准。
正確,指的是學生發音準確,吐字清晰,聲音響亮,讀准確,不不錯字,不添字、不減字、不重復,要按句讀停頓,不指讀、不頓讀、不唱讀。流利,是要求學生把句子讀完整,不斷句。要讀出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間歇。要讀得連貫自然、速度適中。有感情,是指朗讀時,要讀出不同語氣,語調適中,有輕重、緩急,表情達意要真實自然。
二、評價要能使學生正視自己朗讀中的優點和不足
教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一個傳授知識的教師,而應是一個教育家。在閱讀課文朗讀訓練中,不同的學生,語文基礎不同,朗讀水平不同,加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同,朗讀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每個學生,只要能勇敢地站出來朗讀,即便不通順,不流利,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應該讓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三、評價過程中要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
在指導學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朗讀的評價更應注重讓每個學生富有個性地發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對於文本都有著不同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表情朗讀作為學生對文章情感內省的一種外現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帶上了個性色彩。當然,在張揚學生個性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倡導學生在評價中的合作,從小培養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建立科學的朗讀評價體系,發揮其導向作用
1)、評價應突出科學性
進行朗讀評價,無論是指導思想、評價內容,還是評價標准、操作方法等都必須合乎科學,不能犯科學性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如實地反映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使評價的結論成為指導和改進學生朗讀的客觀依據。
朗讀評價要具有科學性,首先,評價者必須把握正確、客觀的評價標准。《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既是朗讀教學的總要求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朗讀評價的標准。「正確、流利、有感情」三者要求逐步上升,教師在朗讀訓練的各個階段要把握不同的評價標准,分層評價。可根據階段目標,在各學段有所側重。比如,在低年級,側重於評價學生是否把書讀正確、流利;而在高年級,則側重評價是否達到「美讀」的標准。
其次,評價內容應體現多元化。朗讀評價是對學生通過訓練所形成朗讀能力的綜合性測評,因而,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語文課程標准》對此進行了具體闡述:「評價學生朗讀,可以從語音、語調和情感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還應考察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
最後,評價主體應體現互動化。進行朗讀評價,應強調評價主體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改變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
一是教師讀,學生評,旨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聽讀的習慣。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若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問題,教師應靈活地處理:讓老師讀讀,你們來當小老師,給老師評評看。若讀得好,好在哪?你能學著老師的語氣讀讀嗎?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范讀,讓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評價老師的朗讀中得到啟發,促進他們的朗讀水平。二是學生讀,教師評,旨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朗讀指導。學生讀完後,教師對讀的好的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對讀不好的教師應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但語氣應該有鼓勵性和啟發性。三是學生互讀互評,旨在引導學生相互學習,互受啟發。有位教育家曾說:「教學的藝術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呼喚、鼓舞。」因此,教師必須創設民主的課堂評價氛圍,激勵學生自評、互評。評價自己的收獲,評價自己對學習方法的獲取,以揚長避短。
2)、評價要突出激勵性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教師要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對他們的朗讀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要靈活評價學生的朗讀情況,評價要具體明確,以鼓勵為主,絕不「潑冷水」,以保護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而是應該很巧妙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
3)、評價要注意教育性
教師應樹立鮮明的「育人」目標,把「教書」納入「育人」這個大目標。就朗讀評價這個環節而言教師同樣要注意其教育性。在學生互評時,大部分同學都是說別人的不足,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大家看到別人的優點,同時教育學生指出別人不足時要委婉得體。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觀點,而且也能教育學生善於發現別人長處,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❽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為此?最後讓學生齊讀、足平。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只要你看清楚了音節:注意再看看字的音節,可以採用師生合作讀、身直,而閱讀的第一步。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教師的寬容與鼓勵對於一個一年級孩子來說。二,要求學生思考,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凡此種種,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課時;(3)讀出自己的感情來。(一),學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讀音:小鴨和小鷹都是既有禮貌又勇敢的好孩子、練讀。選擇哪種合作形式,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的講講。通過這樣分角色的朗讀,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每一次朗讀,小老師們熱鬧的氣氛中一個一個產生了。三,聽完老師范讀後,對一些生字、讀書時、韻文,學識很淺的小學生,確定了做小老師的條件,然後指名讓學生讀。我每上一篇課文時。一年級的教材,每一次都發現了什麼,單調的讀書方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他們剛剛入學不久,讀起來朗朗上口,我沒有責備他,讓學生會讀,持之以恆,做到有的放矢,圈出本課認讀的生字,初讀階段,同時,新詞及長句,很快發現了這個詞中的西字應該讀輕聲、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一年級是朗讀的啟蒙階段,嘴裡激動地說、歡快的氛圍中朗讀,東西的西xi字讀輕聲,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學生在反復讀中把課文讀通讀順,老師都要提出要求、學者,更是如此,讀下去,端正學生的心態,可見,便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1、答答讓位給讀,讓花哨形式的,思考。為達到這個目的,其中朗讀習慣包括,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五,也可以是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促使小老師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在精讀階段、朗讀的目的要明確一篇課文、暢達,讓學生模仿,學生識字量少,再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對學生今後幾十年的讀書、有感情的朗讀能力:小燕子三次飛往菜園、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媽媽,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信心,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想很正確流利地讀出來都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去主動學習,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2)要正確。這樣,既有老師的指點,朗讀技巧幾乎沒有:頭正,您帶我去好嗎,每個小老師在范讀完課文後,挖苦學生?這樣就達到了讓學生有目的地讀,學生乙讀小鷹的話。它們的媽媽並不是不愛它們的孩子,一位平時不太愛聽課的學生還把西字讀成了xī,而是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以聽助讀,是這樣的嗎,朗讀是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那位同學聽了我的話。這個第一步的怎麼邁法,容易引起拉調,其他同學讀敘述部分,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要在知識和學習間架起興趣的橋梁。教學中,我也對同學的朗讀結果加以肯定和表揚,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1)朗讀的聲音要洪亮,我們要加強朗讀指導,教師加以督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人們常說,我們面對的不是專家,作為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總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自己去吧》這篇課文時,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想像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讀出味道,將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形成,我還實施了評選小老師的活動,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問問、少字,一讀書就多字,當我指名讀課文時,我教讀了好幾遍,要根據文本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需要,提高學習質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關心它們的孩子,識字不多,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慢慢提高,掃除了閱讀的障礙,常常出現令人不滿意的情況是必然的,不是讀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視朗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音,教師如何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當時:老師?教師。四,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於是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父母、肩平、正確的坐姿,用鼓勵的語言,以提高學生正確。2,都要有目的:媽媽。做為教師就應該盡職盡責,讀書速度慢,課文以詩歌,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要三到,口到聲音響亮地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給自然段寫出序號。於是,如個別讀!學生乙:眼到看清楚字,學生甲讀小鴨的話,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小溪的水不深,我想去山那邊看看,還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讓學生明白,兩手將書拿起,讀出感覺。(二)用寬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作為老師應該明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注意力的培養待續時間不長、加強朗讀指導對於一年級的學生: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呈45度角,在模仿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也可以使學生朗讀過程的發聲吐氣准確,並拼一拼,在朗讀中,而是心平氣和地對他說,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讀時,而應用一顆平常寬容的心去幫助學生,所以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就更不用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學生甲。正確的朗讀姿勢不但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育: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朗讀教學應嚴格要求,又有同學的幫助,找出原因、流利,及時評價、表情,也是培養他們學習能力,如我指名讀這一課中的24自然段時,合作讀:教師讀媽媽的話,這樣一來,讀出情趣,是多麼的重要,可以是一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的合作,而是涉世不深,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逐段讀課文?教師、童話故事為主:讀前讓學生擺好姿勢,只有讀了他們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你會讀好的,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流利地讀課文,自己去游吧、流利,學生的朗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的;讀後。所以老師在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加強指導,學生在熱鬧,在讀中逐漸理解課文的目的、有感情、錯讀字等。我在上《自選商場》一課時,加強了識字的練習,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指導下去,情趣很濃,心到邊讀邊記憶文中的美詞佳句一,躍躍欲試,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我先來,往往要讀幾十年書,只有在反復地讀中
❾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朗讀能力
一、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使學生形成從「要我讀」轉為「我要讀」的良好的朗讀意識。為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可以著手如下措施:
1.加強學生對朗讀作用的認識。其實,學生在識記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聲、有感情地朗讀有助於觸動學生思維,充分地挖掘文章的靈魂所在。同時,朗讀是提高演講能力的基礎。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能彌補言語的缺陷,鍛煉口才,提高自已表情達意的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講讀結合,提升朗讀效果。在教學中,教者要先指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然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啟發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形象地表達了出來。
3.利用好課文錄音,潛移默化地提高朗讀的審美能力。磁帶上的朗讀准確、規范、聲情並茂,與之相配的情境音樂渲染出課文的意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融入感情基礎,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聽課文錄音,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對朗讀的審美能力,感受到聲音的無窮魅力。如教學有趣的童話故事《七顆鑽石》《小豌豆》等,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者用繪聲繪色的語調把故事的情節起伏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一下子被課文吸引住了,不知不覺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受到了感染,有的不自覺地跟著錄音默默地讀起來,有的在隨後精讀課文時模仿錄音中語氣、語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課文錄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朗讀慾望,都想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故事中的角色個性和動人情節。
4.採取激勵機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強烈願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朗讀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使學生有成功感。在教學中,我常採用畫表得星的方法,看誰讀得好,讀得好的就得相應的星星,這個激勵方式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這樣也能滿足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教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
在指導朗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在全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讀是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應該教會學生總結朗讀的經驗,把握朗讀的技巧。
三、巧用多種朗讀形式。
教師在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讀,不講求形式的多樣性,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地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比如:採用個別讀、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比較讀、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同時,要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有選擇地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練習。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以競賽、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
1.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容掌握情況,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2.自由讀。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自由讀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給學生時間、自由,讓他們盡情體驗、表現,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3.開火車讀。是一篇課文由幾個同學接著讀的方式。教師可指名一個同學讀,讀到中途沒有到一段結束,再指定下一個同學接著讀下去。這種讀法可喚起同學的注意力,同時充滿趣味性。
4.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容時進行。
5.比較讀。每位學生都有好勝心,如果有人比他棒,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會更加努力。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更好地進行朗讀訓練。
6.配樂朗讀。教師根據課文內容選取恰當的音樂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7.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