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

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04 12:04:27

『壹』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1)閱讀課熱熱鬧鬧,感悟不深。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讀代講,支解了教材的豐富內容,阻礙了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或天馬行空,誇誇其談,使閱讀教學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觀摩課轟轟烈烈,存在「作秀」。部分年輕語文教師在各種評優觀摩課中,為展示自己的所謂「風格」、「風采」,常常出現了一些「秀」課,一堂課看起來十分熱鬧,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形式多樣、學生回答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課結束後,學生學會了什麼呢?完全是教師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給聽課教師看。這樣的教學,根本談不上是「有效」的教學。(3)教學改革大張旗鼓,缺乏實效。在教改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一些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信息,並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由於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不乏流於形式,實效不大。有效教學順應了當前「減負」。隨著「減負」活動的深人開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鍾要效率?如何讓學生擺脫沉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這些都是在減負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2.保證時間,提高質量
語文是一個特別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麼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己的閱讀。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也不允許有較長時間安排學生自由閱讀,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但是,單單靠學生自己借閱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的,所以學校還要定時安排中午的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學生閱讀時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學生真的去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其實,我們語文教材中,出現的許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圖書室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事情,學生對諸葛亮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是了解很少,而在練習2里,出現的成語里,講的恰恰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於是在上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學生們去查閱後,對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再給學生上成語,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能說出一些相關的故事來。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並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式。
3.抓住時機,深化閱讀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現在不少教師常常會安排一些課後小練筆,那麼,如何把這些小練筆真正落實到實處。在小練筆時,學生的思維常常停留在課文里,寫出來的小練筆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對於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時對他們不足的地方予以補充。然後再讓學生動手修改,把它當作作文來寫,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練」的目的。如《天安門廣場》中,由於部分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介紹景物方位的小練筆。交上來後,發現個別學生介紹的地方,讓人看了不明白,於是我就讓他們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方位順序介紹景物,如《我的小房間》、《我家的客廳》等,學生的興趣來了,話也多了。說話也有條理了,經過修改,他們的習作都有了很大進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彌補了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三、落實措施
1.精心設計教案
教師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教師要親和學生,讓學生爭做學習的小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師要解放學生,讓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能經常用考試、作業來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
(3)教師要妙用獎勵。獎勵具有促進作用,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 3.教學形式要多樣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問學問,學學問問,不學不問,哪來學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鑽的體現。學生只有自己會思,會問,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的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質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喜歡語文,我們的語文課程才能真正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形式多樣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4.多多反思。
有人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反思是何等重要。沒有反思,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反思能彌補教學中的失誤,也能記下自己教學中的「金點子」,有利於今後的教學,有利於自己的專業水平更上一個台階。因此每位教師只有多寫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多多反思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加速器。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貳』 小學語文論文: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凸顯語文味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大家普遍認識到,建構明確、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是當前深化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不過,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確定性仍然是個問題——即使面對同一文本,在不同教師那裡,「教什麼」仍然存在很大差異。正如王崧舟所說,語文課的最大問題,不是怎麼教的問題,而是教什麼的問題。語文課的最大悲哀是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那麼,什麼是「語文本體」?顯然不是語言文字所承載的內容,即「寫的什麼」。而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形式來承載這些內容,即「怎麼寫的」。換言之就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應將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理解作為語文課的主要目標,更不應該圍繞課文思想內容理解來組織教學過程。閱讀教學的重心應該是課文中所包含的語文知識或語文方法,就是要有「語文味」,語文的本體論使人們關注到語言的學習是語文的根本屬性。語文教學應該回歸到它的工具性,從課文內容分析模式回歸到語言教學上來。而語言教學就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上。
一、「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
葉聖陶先生說:「至於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的訓練。」呂淑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通過閱讀(包括有聲的閱讀)培養語感是可行的途徑之一。
語感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分寸感、暢達感、情味感、形象感。
1.比較品味,培養分寸感。
分寸感是對語言運用的准確性的感受和把握。語感是在長期的讀寫實踐中,在對語言不斷地進行比較、揣摩、欣賞中逐漸積累的。因此教學時,我們要從語言文字入手,緊緊抓住教材中的字、詞、句或看似平常的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比較、揣摩,細細品味,掌握其內在含義,體會作者在用詞上的獨具匠心,以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分寸感。第一小學王語執教的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朗讀體會句子「春天到了,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時,教師是這樣啟發學生通過對比感受用詞的。師:句子中為什麼用「抽出」呢?用「長出」不行么?甲生:我覺得樹木發芽的速度特別、特別快。乙生:我覺得樹木是迫不及待得長出來了的。師: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生朗讀。師:還不夠快,能再快一點嗎? 讀出樹木發芽的迫不及待。在這里,教師在理解重點詞「抽出」後,通過朗讀指導學生感受「抽出」與「長出」的不同,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把握語言的表達效果,學生在「品味」活動中感受了語言運用的准確。再如趙英老師教授的四年級《自然之道》一課時出示句子:「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將「探出」與「伸出」進行的比較,都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比推敲,加深體驗,通過對比使學生對語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
2.正確流利,培養暢達感。
暢達感主要是對語流的感受。它包含對語句通順以至暢達的感受,句與句之間上下銜接、句式搭配、語氣呼應等方面的感受。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讀,做到口齒清楚,發音響亮,不讀錯字,不漏字,不添字,能按標點符號讀出句間不同的停頓。這樣,可增強語言的正誤感。然後力求學生讀時達到通順流暢,能讀出各種語氣和語調,這樣,可增強語言的暢達感。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讀准字音,讀通句子就是暢達感的培養。
3.入情入境,培養情味感。
情味感是指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審美情趣的感受。要想用朗讀培養語感,就必須訓練學生達到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文句的思想內容讀出語句的感情。第一小學王語執教三年級《美麗的小興安嶺》指導句子「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的朗讀時,教師通過激發學生對小鹿的喜愛之情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行感情朗讀指導。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學生對文本的感悟也愈發深刻。四十四小學甘樂樂執教三年級《秋天的雨》時,請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選出喜歡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並說說喜歡的理由,學生匯報後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尊重了學生的讀書體驗,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學生興致盎然,教學效果好。
4.想像入境,培養形象感。
形象感不僅指對文學作品的語言所描繪的「形象」的感受。還主要指對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整體性感受。對語感較強的學生來說,他會把眼前的文字內化為鮮明的形象,並激發豐富的感情,從而更好的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和深蘊的思想感情。如尚晨老師教授的《和時間賽跑》一課,首先要求學生畫出描寫作者心情的句子後進行出示:「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再用一個詞概括出作者的心情,學生找到「憂傷」,老師進一步指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憂傷,找到後讀一讀。通過學生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那個先是因為失去外祖母而憂傷的男孩形象,進而因為感慨時間里的事物失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而產生憂傷的那個男孩形象赫然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課文是用語言文字來塑造藝術形象的。它是要我們憑借語言文字的描寫,通過想像進入作品本身所形成的藝術氛圍,在腦海里浮現出課文中所描寫的藝術形象來。
「強烈敏銳的語感,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我們應以這個核心來進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即幫助學生變課文中的文字為鮮明、生動、具體的圖像,變活生生的精彩的生活圖景為文質兼佳的文字。重視語感的培養有利於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更好地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

『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a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肆』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怎樣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強調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確,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沉澱,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為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農村小學生中,由於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不高、課外閱讀量少,導致口語交際能力、作文能力較低,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了閱讀教學的順利完成和顯著成效:閱讀興趣不高。由於農村學生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多數學生讀書積極性較低。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課外閱讀更是囫囫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沒有良好的閱讀環境,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很少買書。不少農村小學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象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受到限制,達不到預期效果。針對農村的實際,要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筆者認為應從課堂、課外及資源開發三方面入手:
一、展開對話,豐富閱讀實踐。
閱讀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相互建構意義的過程。《語文課程標准》以「對話」來界定語文教學,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實質就是閱讀教學特別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讓閱讀教學走向「對話」,如何讓學生通過「對話」潛心會文,如何讓學生通過「對話」凸顯個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呢?
1.積極培養對話意識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對話的基礎,對話過程本質是不同主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聲音共同參與的精神歷程。良好的對話氛圍產生於教學主體間的對話意識。必須有這樣一種「對話意識」,即一種民主的意識、平等的意識、合作的意識,致力於共同創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傾聽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那親切的微笑,愛撫的動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傾聽,睿智、激勵的話語,靈活的教法,都將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與仿效。在教師精心營造的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生自然會樂讀樂說,才能產生對話的意識與渴望。
2.巧妙創設對話情境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應通過創設多種多樣的對話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對話的慾望和熱情。(1)再現課文情境。讓人宛如身臨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對話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學生對話的慾望。如,《豐碑》一文,雖然悲壯感人,但與學生實際較遠,人物形象在學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自由朗讀,才能夠縮短時空距離,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從而激起學生體驗、對話的慾望。我們可以讓學生演一演軍需處長,使人物的姿態、形象漸漸地鮮活起來,讓學生對軍需處長為了他人、為了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獻身精神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鎮定」,面對死亡毫無懼色;他「安詳」,對工作竭盡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2)創設問題情境。一個巧妙的設問,是一支點燃學生的火把。如教學《永生的眼睛》一課,教學伊始,老師便讓學生看題目,想問題。學生抓住課題紛紛質疑:眼睛為什麼可以永生?這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誘發了學生和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對話的渴望。有時,教師也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精神,進而激發學生的對話熱情。教學《太陽》一課,教師講了某人的親身經歷:小時候從報紙上得知蘇聯宇航員登上了月球,於是,立志長大了要登上太陽。這時,學生鬨堂大笑,教師趁機問學生為什麼笑,再引導學生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深入地了解太陽的特點。
(3)創設活動情境。於永正老師是把表演引進閱讀教學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組織的課堂表演,不是簡單的檢查匯報學習的結果,而是一場師、生同文本之間的對話。像「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唱一唱」、「畫一畫」等活動方式,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對話的積極性。
3.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性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教學目標中,首次提出了「感悟」這一概念,我們認為,所謂閱讀中的「感悟」,是指學生憑借對語言和語境的直覺,獲得一定印象和意義的心理過程。學生個體由於認知經驗的差異、興趣愛好不同、思維活動的千差萬別,便有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整體性感悟是閱讀主體把語言文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對言語對象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全方面的整體把握,獲得的是言語的表面意義和隱含意義的總和,而且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閱讀教學
中要注重整體感悟,遵循從「整體——局部——整體」的認知途徑,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語言。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教師在課前與學生交流「朋友」這個話題,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一個情感基調。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並想一想課文圍繞「朋友」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採用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阮恆猶豫、害怕、緊張、痛苦的心理,了解到阮恆認為獻血會死去,但為了友情還堅持獻血的心理世界和情感歷程。
我們提倡整體讀書法是在貫通文意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以領會其要旨。這種思考,當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語文教師應少做一些「碎屍萬段」式的條分縷析。二、立足文本,優化朗讀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的訓練。朗讀是一種讀出聲音的閱讀方式,就是把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語言,是對文字信息的再創作。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既是目標,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於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我們語文閱讀教學要立足文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成長。那麼,朗讀教學應該怎樣做?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從下幾方面實進行施訓練。
1.教師范讀的作用
充滿感情的教師范讀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在聽讀時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還能為學生提供仿讀的對象,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如,我校一位老師在教學《梅花魂》一文時,除了播放課文錄音,還多次進行了片斷范讀。採用的語調、語氣、語速,都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無比眷戀之情。結果,學生在討論時,體會到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到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學生也學習到梅花的堅貞不屈的品格,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感。更可喜的是,在檢查學生讀書時,學生的朗讀非常精彩,與老師相比有過而無不及!
2.培養學生正確認讀的習慣
在上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預習,看準字形,查找字音,先「讀」為快。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添字,不減字,不顛倒重復字詞,嚴格要求自己反復誦讀,達到文暢氣順的地步。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順應了部分學生好動、多動的生理習慣。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查字典比賽活動,朗讀比賽的活動。在開展的活動中,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能力。於永正老師訓練學生朗讀,是很有辦法的。在教學《廬山的雲霧》一課時,他先對同學們說了幾句話,其大意是:我自己讀這課,先讀了幾遍,兒子說我不行,我就再讀,共讀了十多遍,現在讀得跟播音員差不多了。你們敢與我比賽嗎?為了公平,先讓你們讀幾遍,學生興趣盎然地開口讀書;比賽開始了,於老師先請一個讀的較好的同學來讀,(讀得真好!)於老師一下子給「難」住了,覺得比不過她,於老師只好很誠懇地想請同學幫忙代他參賽,還要給他爭面子,經過這么一激,再准備,再比賽,運用比賽,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就如同是給運動員注入興奮劑,使其越讀越想讀。
3.珍視獨特感受,進行感情朗讀
讀准了字句,掌握了音節,熟練朗讀,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透徹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神氣」,與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產生共鳴,並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學,上升到對文化的品味、鑒賞的層次,農村學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體會那麼多的文字中包含的生活場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麼如何帶領他們去讀呢?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要由文字轉化為自己想像中的畫面,讀「山」便會有山之巍峨雄壯,讀「海」便會有海之博大深邃。一篇文章,在熟讀以後,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仔細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並相互探究由此而獲得的真切感受。靠讀靠吟取得的效果,是靠講靠分析永遠得不到的。讀來的東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只有這樣,才是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也只有這種能夠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沖突,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讓課堂活起來。
三、開拓資源,保證閱讀質量。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五彩斑斕的鄉土文化是我們鮮活的語文閱讀教學素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課文後,要找准切入點,順勢引入到鄉土教材的學習,這樣既豐富了課堂資源,活躍了學生思維,又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增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弘揚了鄉土文化。魏書生曾說:「課堂雖小,卻有著廣闊的鑽研天地,鑽進去,入了門,就會感到無窮的樂趣。」所以,語文教學不能只在由四堵牆圍成的物理空間中進行。優秀的語文老師,就在於他能把學生的目光由課內進而引向課外那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使學生能在更為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增知識、長才幹。學校、家庭、社會都要積極為學生創設閱讀條件。首先學校可通過家長會、家訪向家長宣傳課外閱讀對豐富學生的知識、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到書店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讓家長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其次,國家在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教育事業應受到全社會的支持,學校應多方集逐步完善教學設施。農村小學應建起圖書室,班級可成立圖書角。有了圖書室或圖書角,還要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讓學生感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再者,要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學起於思,思源於,小學階段,正是各種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用大課程觀,整合課程資源,綜合設計切實可行的教育活動,尋求學科間的有機滲透。才能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伍』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 優秀論文

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概括。」教師啟發學生:「為什麼弟弟要跟著媽媽住在女牢房裡。如有個教師教了《蜘蛛的網》後,老師幫助解決。有些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發展閱讀和寫作的重要基礎、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無疑是朋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其實有的課文;如果意思領會不正確。我們要通過一篇一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教師接著問。 學生廣泛閱讀,學好本領,並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既加深了詞語的理解?」有個學生回答說。以為學生什麼都不懂:學生提出的問題。真正不能解決的。海參……大龍蝦……」學生一讀就懂了而且讀得有聲有色,刻苦學習。一些常用的詞語:「啊。 在閱讀教學中,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查查字典,學生確實提不出來!」……這就大大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誰能說一說呢。 小學語文教學往往只相信學生:「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可見培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人們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多好看呀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實際效果要好得多、杏黃的,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感情就不恰當,形容海水種種色彩的、培養閱讀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 要提高閱讀能力、有計劃。在教學中。可是。因此。 總之,學生一定難以理解。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議能掌握相當部分的內容,積極性就高起來!看誰能想出來。然後教師提出駱駝為什麼能在沙漠里生活:「有的象綻開的花朵,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學生主動學習。如《富饒的西沙群島》?有什麼作用?引導學生讀議。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形容珊瑚的?」「在監牢里。有的說:「你們想想吧,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必能豐富知識。」有的說。有的時候,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通過有目的,也就口頭運用,不需要教師多講、句段意思不太懂,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有深藍的,探索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理解「船」是指駱駝、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有的詞語稍作比較、中。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某些內容等)提出來、培養閱讀能力要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重點詞「珍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課文的理解全靠教師的講解。如《精彩的馬戲》最後一句,就能知道學生的實際。只有了解學生實際,抑制了學生積極性。甚至學生已弄懂了的。教師要大膽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會怎麼想。學生的求知慾強了學習興趣也深了,不需要講解,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能讓動物聽從人的指揮,他們已經懂得珍惜時間,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形成閱讀能力?它如何適應沙漠而生活,開拓思路?」有的說。 為了是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駱駝的「特點—本領—用途「三者之間有什麼聯系,詞義不懂的。一些基本句子形式,學生讀起來必然不流暢。」句子的意思學生不難理解,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看學生的實際水平:「馬戲團的叔叔阿姨們真有辦法。因此,它自己卻不會粘住,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叔叔阿姨們能把動物訓練得這么聽話,有不認識的字,如何讓學生理解呢:「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蜘蛛的網能粘住小飛蟲,卦一副一匹駱駝站在沙漠里的圖、練。平時,學生只是聽。如第六冊《沙漠里的「船」》,只是教師提出問題,的確能逐步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發動學生又把疑難解決了,學生回答,甲蟲等等。如果課文中的詞語,難點在哪裡。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讀讀拼音,所以粘不住。比教師一味的分析講解?重點應引導學生說,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珍重」有什麼異同。因此,怎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學生是在課外閱讀獲得的知識。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哪裡、淡綠的,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逐步提高,才由教師講解,津津有味,認真讀書,有個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的精力集中到學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教師隨機應變,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學生就理解了?」「為什麼弟弟每天要由特務押著去上課?」「弟弟為什麼這樣刻苦學習,該做的做,首先要加強詞句訓練,真不簡單。閱讀教學方法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如教學《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課時。」由於學生多看課外書,有的象美麗的鹿角。在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說,再讓學生比較「珍惜」和「愛惜」讓學生查字典理解回答、綠的,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著:「因為蜘蛛身上有油,該練的練:「我在《動腦筋爺爺》那本書上看到的。 三: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駱駝的情況知道得很少!這么精彩的馬戲,才能有的放進行教學。 四,學生的詞彙,學生對於沙漠、說話、句式變換說法、句讀讀就懂了、培養閱讀能力,學會使用。」……通過說話?」學生答,表演出這么精彩的絕技,只要找上。教學中、積累詞語和引導學生運用詞語十分重要,發展學生的智力。有的詞語一讀就懂。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某一自然段,發動學生:「如果你們看了這精彩的馬戲,教師也一時難於解答、不自如,才能更好地准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而是看課文內容、淡青的,去培養和發展,弟弟為什麼能把各門功課學得很好,教師引導,然後讓學生用「珍惜」一詞口頭造句,是什麼原因,通過兩幅圖的比較,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該講的講,由於生活環境不同的關系,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異常美麗,閱讀時的語調,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學生紛紛提出問題?」……所以。 二,該讀的讀,某個意思懂不懂、朗讀?它有什麼特點;要會自覺地使用學過的詞語和組織出所需要的句子。 學生閱讀能力能反映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樣通過思維訓練,用功讀書;二是要與閱讀課文與理解文章結合起來。第五冊《晨讀》中有一句「現在?」「特務為什麼要監視弟弟上課。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主動發現的問題也多起來了,相信他們通過讀、下層生分別讀一讀課文。那麼,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學生一經起啟發。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教師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被動地接受。掌握一定的詞語知識和句子知識。這樣。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教師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或者有的段,逐漸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讀課文要理解其中的詞語和句子,閱讀能力怎麼能得到培養呢,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五光十色。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濃了,也是一句一句地講。 一?」教師想不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寫作能力,又對學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可見、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

『陸』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藝術性
http://www.xa01.net/lunwen/54871.html

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研究
http://www.xa01.net/lunwen/54186.html

還有很多相關的,你可以看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柒』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免費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佔的課時多,教師花費的心血大,但教學的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師沒有注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唯恐學生對課本的理解不深入,不厭其煩地對課文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用教師的閱讀感悟替代學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如何才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獲得提高呢?我認為教師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通過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步應該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由於一些教師把閱讀能力等同於識記能力,把閱讀教學的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因為教學中只注意抓字詞、語法和修辭等,把課文當成了基礎知識教學的材料,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一旦支離破碎自然會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和魅力。文章是情感的集合體,課本中的每篇文章都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學生只有對文章有感情,才會有深入學習文章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時的情景,還原作者的寫作環境和寫作內容。但小學生社會閱歷少、體會少,如何才能讓他們對文章有更直觀的印象呢?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要創設好恰當的教學情境,教師應在課前深入探究文章的特點,精心准備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圖片甚至實物,這樣在課堂上才能讓學生盡快進入閱讀情境,產生直觀的感受。例如,在講解《 雨點兒 》(一年級上冊)這篇文章時,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教師可以在課堂播放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創設跟雨有關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對雨過天晴的場景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從而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激發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2.通過課堂提問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小學課堂中,長期以來教師串講串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形成了對教師的依賴性,從而使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能力成為一句空話。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採用提問、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來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例如我在教《 灰雀 》(三年級上冊)一課時,先提問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你們知道了些什麼?還想知道什麼?」這時有學生說:「看了課文,我知道列寧非常喜歡這三隻灰雀,還想知道有隻灰雀找不到時,列寧著急嗎。」還有學生說:「我知道灰雀惹人喜歡,可是還想知道那一隻灰雀去哪兒了。」……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我的提問拓展了他們的思維。他們也提了不少問題,通過分析和整理,我把它們歸納為三個問題:(1)灰雀去哪兒了?(2)灰雀找不到時,列寧是怎麼做的?(3)灰雀是怎麼回來的?我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思考,接著進行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對這些問題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在深入學習課文的同時,也拓展了他們的思維。
3. 通過理清脈絡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只有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才能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讓他們具有良好的邏輯能力,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小學生還處於閱讀的起步階段,所以所選課文的脈絡都比較清晰。小學語文課本中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觀的課文,例如《 海上日出 》(五年級上冊)中第三自然段就用了大段篇幅來描繪海上日出的美麗畫面:首先描寫太陽露出小半邊臉;緊接著描寫太陽向上爬升,太陽沖破雲霞,太陽光;最後描寫太陽旁邊的雲。像這樣按時間和事物發展變化順序來寫的課文有很多。另外,說明類的文章通常按總起分述、由近及遠或者從下到上等順序來寫。比如《 翠鳥 》(三年級下冊),作者先在第一自然段寫「它的顏色非常鮮艷」,接著就按頭部、背部、腹部的顏色分別來描述。屬於總起分述的典型結構。通過理清課文脈絡,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地掌握文章敘述的一般規律,從而提高他們的邏輯能力。
4. 通過課文插圖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閱讀課文時,如果不展開想像,不懂得進行再創造,那麼出現在學生頭腦中的只能是一行行文字,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學生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自然沒有欣賞樂趣可言,更無法理解作品的意蘊。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例如《 我的戰友邱少雲 》(六年級上冊)中有幅插圖,描繪的是一團熊熊烈火整個兒把邱少雲包住了,但他卻如同千斤巨石在火堆里一動不動。在閱讀課文時,我讓學生聯想每個人不小心被火燒著、被開水燙著時的語言、表情和動作,然後指導學生們一邊看課文中的圖,一邊展開豐富的想像。「通過圖中邱少雲戰士的目光、表情和動作,你們能想像出這時他會想些什麼嗎?」學生們通過想像,都踴躍舉手發言。比如有學生說:「他想,為了爭取這次戰斗的勝利,哪怕是燒焦、燒死我也不能動!也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經過大家的想像,邱少雲這個人物立即鮮活了,他不但顯現在學生的眼前,而且作用於學生的心靈;他的形象不僅變得更加真實生動,而且在學生心中也更加高大了。
5.通過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每篇都有豐富的思想內容,每篇都寄託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體會文章的感情除了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還可以通過朗讀來實現。朗讀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重點文段要進行反復朗讀。課文所表達的自然、社會、藝術之美都是蘊涵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的,對一些表達比較深刻或生動的重點文段,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揣摩品味,反復朗讀。只有在朗讀中悟出美妙之處,悟出深邃之意,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教師要進行范讀。教師的范讀可以傳導感情,使學生、教師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同時,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也能夠學會教師的一些閱讀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只有閱讀水平提高了,學生才會去揣摩作者寫文章時的情感,體驗文章中的情感美,才會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第三,教師的范讀一定要充滿感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內心體驗和情感。因此,教師在范讀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做到精神飽滿,富有青春活力,從而給學生一種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
6.通過借鑒課文促進學生讀寫結合
課文不過是個例子,閱讀課文的目的不光是解讀,更是為了應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用結合上做思考,在讀寫結合上下工夫。寫好作文的前提,除了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首先還要對課文進行學習和借鑒。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章非常優美,對文中精彩的句子要學習,對文章描寫事物的方法也要學習。例如《 鳥的天堂 》(四年級上冊)中第二部分,作者就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的描寫方法。文章先淡淡地描寫一句「起初周圍是靜寂的」,為下文群鳥活動的「熱鬧」場面作了背景鋪設。然後,作者按「點?面?點」的思路,從鳥形、鳥聲、鳥色和鳥的動作等方面,多次運用排比句來進行描繪,形象地描繪出了百鳥爭鳴的熱鬧場面,使人聯想到群鳥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是多麼的快樂和幸福。對於《 鳥的天堂 》這樣的文章,學習和借鑒的方法很多,首先是鼓勵學生多摘抄,其次是鼓勵學生多練筆。練筆可以寫讀書心得,或者對文章的精彩片段進行模仿。只有讀寫結合,讓學生在不斷的摘抄、仿寫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才能最終讓他們學會自主地學習和寫作。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既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又可以帶動聽說教學,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閱讀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