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所有偏旁部首大全
偏旁部首大全及名稱:1、冫—兩點水。2、冖—禿寶蓋。3、訁—言字旁。4、廠 —偏廠。5、匚 —三匡欄。6、刂— 立刀旁。7、冂—同字匡。8、亻—單人旁。9、勹—包字頭。10、厶—私字旁。11、廴—建之旁。
偏旁部首大全及名稱
偏旁部首大全及名稱還包括
卩 ——單耳刀
阝——左耳旁
阝——右耳旁
氵——三點水
丬 —— 將字旁兒
忄 —— 豎心旁
宀 ——寶蓋頭
廣 —— 廣字旁
辶 ——走之旁
土 —— 提土旁
(1)小學語文漢字偏旁擴展閱讀:
偏旁是合體字的構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方稱為「偏」,右方稱為「旁」,如今合體字各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 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如「語」字,由「言」和「吾」兩個偏旁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兩個偏旁組成;「問」字由「門字框」和「口」兩個偏旁組成。
在分析字形時,常常提到「部首」這個術語,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小學語文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附表」里有《部首名稱表》。那麼,什麼是「部首」呢?一般地說,部首是表義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與部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偏旁中,部首的數量很少,常用的不過一百多個,前面提到的《部首名稱表》列出的部首是99個。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主要是聲旁,常用的有一千多個。聲旁中將近90%是獨體字,如「偏」、「駕」、「固」等字中的「扁」、「加」、「古」,這類聲旁叫做「成字聲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那些構字能力強的成字聲旁叫做「基本字」
Ⅱ 漢字筆畫部首字體
部首,為東漢許慎首創。他在《說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歸在一起,稱為部,每部把共同所從的形旁字列在開頭,這個字就稱為部首,所以部首本身也是獨立的漢字。如木、杜、李等字都屬木部,木就是部首。
Ⅲ 漢字中的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嗎
大家知道,絕大多數漢字是合體字。所謂合體字,就是指那些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單位構成的字。這些構成合體字的基本單位就稱之為「偏旁」。如「明」字就是由「日」和「月」合成的;「字」是由「宀」和「子」合成的。這其中的「日」、「月」、「宀」、「子」都是偏旁。在漢字的偏旁中,有的本身就是一個字,比如「日」、「月」、「子」等;有的偏旁是不成字的,比如「宀」。有的獨體字在它作偏旁使用的時候,字形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你比如把「人」寫成「亻」,把「水」寫成「氵」。
部首是適應編排字典、詞典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指漢字在結構上某些相同的部分。比如「江、河、湖、海」都有「氵」;「他、你、們」都有「亻」,這里的「氵」和「亻」就是部首。
說起字典和辭典的編寫,從古到今還有一段演化的歷史。最早出現的辭書是按詞的意義來進行分類的。比如我國的第一部辭書——《爾雅》就分為了「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19個大類。這雖然不失為一種分類的方法,但成千的詞分列在十幾類中,其分類之不一、檢索之不易是不言而喻的。
隨後興起的《說文解字》改用以形聲字的形符為分類依據。各形符與非形符的部首之間採用了「據形系連」的原則,而對由象形而來的字則分別插入相近的部中。這種方法無疑是漢字分類和檢索上的一大改進。這種編排方式,使字在字典或詞典里的位置比較容易確定,翻檢起來也容易了許多,所以後世相當流行。但《說文解字》的部首編排法也有弱點,首先是有一千來的非形聲字的歸類相對勉強,查找起來不很方便;其次是《說文解字》列有540個部首的編排次序也帶有一定的隨意性,給查找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再就是在同一部的字太多的時候,往往會因內部排列沒有客觀標准和規律,所以,翻檢的時候依然相當費時。
也正因為按字形編的字典、詞典在查閱上有許多不便,所以,隨著音韻學的興起,六朝以後,字書就多以韻部的形式出現了。這種方法以四聲分類,同韻字再分成若干小類,每一韻當中同音字歸在一起,並按聲母順序排列的分類方法。這種編排對熟悉音韻的人來說,檢索是很方便的。所以,這種分類方法風行一時,先後出現了《切韻》、《唐韻》、《廣韻》、《集韻》等著名韻書。按音韻編寫的字典有許多長處,它可以一索即得,但這是對知道該字的正確讀音的人來說的,而對那些不知讀音或者不熟知該韻書的聲韻系統的人來說,卻是翻檢無門、束手無策。
按照「字」的義、形、音編寫字典、詞典各有長處,又各有弱點,又不能互補。在這種情況下,給一個字定形、定筆畫的辦法,也就出現了。這種方法給字典、詞典的編排提供了新的途徑。因為字的筆畫,既不附屬於字義,也不附屬於字音和偏旁,所以它可以把一個字進行第二次分類。這種方法對字典和詞典的編排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元、明以來風靡一時。最早把筆畫數引入字書的是金代的《五音篇海》。滕霄在其「序言」中說:「《五音篇海》者,金王與秘推廣《玉篇》、區其畫段者也」。所謂區其畫段,也就是依筆畫對字進行二次歸類的意思。王與秘首創的使筆畫與偏旁部首字典結合起來的作法,給後世部首字典奠定基礎。明代梅膺祚編寫的《字匯》,在推廣這種方法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梅膺祚改革了《說文》,《玉篇》以來的部首,刪去了沒有所轄字的空頭部首,比如「燕」部,「丙」部……就刪去了同體復出的部首,再比如「吅」部、「品」部等;他合並了形體相近的部首,使部首由《說文解字》的540部歸並為214部。他革除了據形系聯法,使部首之間依據筆畫順序排列,大大方便了檢索。所以後來的《正字通》,《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等都採用部首加筆畫的檢字方法。這是文字筆畫數固定後在字典和詞典編排領域中所引起的革新和演進。
正是因為以上所說的種種原因,不同時代、不同的字典或詞典,部首的多少和某一個字所屬的部首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說文解字》就有540部。而《字匯》就只有214部了。《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辭源》等都採用了214部的分法; 1983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原國家出版局頒布了《漢字統一部首表(草案)》規定了201部。但這一「草案」提出了各類字典或詞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變通,所以,現在,大家常見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共設有201部,而《新華字典》則分為189部。
應當指出的是:漢字的偏旁和部首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所有的部首可以作偏旁,但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比如「你」,偏旁有「亻」和「爾」,部首隻有「亻」。如何指導學生准確地確定一個字的部首呢?我們要重視以下的幾點:
第一、在形聲字中,一般是形旁作部首。我們知道,絕大多數漢字是形聲字,而形聲字則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組成,其中形旁多是部首。據陳明遠先生統計,《新華字典》所收7235個漢字,其結構形式共14種,左右結構的字佔64.2%;上下結構的佔19.2%,兩者之和為83.4%。(請參見見陳明遠著《語言文字的信息處理》知識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頁)所以,我們在選取部首的時候,一般應首先關注字的左右和上下。但這只是一般規律,不能一概而論。例如:芝、辯、墾、軀、判、病等,在以上的位置就沒有部首,針對這些字,我們就要先看字的中坐,然後再看左角。再比如坐(土部)、疆(土部)就遵循這一規律。
第二、指事字(由一個表意的偏旁和起指示作用的一筆構成)多以表意的偏旁為部首。例如:本(木部)、末(木部)、刃(刀部)。
第三、我們還可以從書寫的角度來確定部首。一般先寫的偏旁常常就是部首。例如「相」是「木」部,不是「目」部;「明」是「日」部,不是「月」部。有些難以辨別的部首的形聲字,除以形旁作為部首居多之外,也可以先寫的偏旁為部首。例如辮(辛部)、基(其部)、疆(弓部)。
第四,象形字一般本身就部首。例如日、目、馬、魚等。
第五,分不清部首的字,常常以起筆,即書寫時的第一筆作為部首。它包括橫、直、撇、點、折五個單筆部首。例如:夫、內、務、九。要注意,凡有轉折的單筆部首,都可以查「乙」部。例如:了、司、發、乳、盡等。
第六,有的難辨別部首的字可以有幾個部首。例如:基(土部、其部)、末(木部、一部)、疆(土部、弓部)。許多人(包括一些語文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是部首字的組成部分一般是不能當作部首的。你比如「贛」字就不是「章」部,而是「立」部。本身是部首的字一般不要歸入其他部首。例如:「麻」是「麻」部,而不是「廣」部。還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所說的都是一般規律,真正要准確地確定一個字所屬的部首,一是要認真地閱讀每一種字典或詞典的「說明」,了解它確定部首的原則與方法;二是要多翻多練,在實踐中掌握確定部首的技能和技巧。
順便說一句,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為了放緩坡度,在教材編寫中,遵循了「先出現偏旁,後出現部首」,這兩個概念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原則,二年級上冊以前,均以偏旁稱之,二年級下冊,當需要用部首查字典和詞典的時候,才提出部首的概念。請使用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語文老師予以關注。
Ⅳ 漢字的偏旁和部首是一會事嗎
「偏旁部首」常常連在一起說,於是有些教師就認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這是一種誤解。偏旁和部首,雖然有某些聯系,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偏旁是合體字的構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方稱為「偏」,右方稱為「旁」,現在合體字各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如「語」字,由「言字旁」和「吾」兩個偏旁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兩個偏旁組成;「問」字由「門字框」和「口」兩個偏旁組成。
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
在分析字形時,常常提到「部首」這個術語,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小學語文第一冊《教師教學用書》「附表」里有《部首名稱表》。那麼,什麼是「部首」呢?一般地說,部首是表義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與部首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偏旁中,部首的數量很少,常用的不過一百多個,前面提到的《部首名稱表》列出的部首是99個。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主要是聲旁,常用的有一千多個。聲旁中將近90%是獨體字,如「偏」、「駕」、「固」等字中的「扁」、「加」、「古」,這類聲旁叫做「成字聲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那些構字能力強的成字聲旁叫做「基本字」。
把表義的偏旁叫做「部首」,起源於以《說文解字》為代表的古代字典。古代字典給漢字分類採取「據形系聯」的方法,把具有共同形旁的字歸為一部,以共同的形旁作為標目,置於這部分字的首位,因為處在一部之首,所以稱為「部首」。如「媽」、「妹」、「妙」、「姑」等字,具有共同的形旁「女」,「女」就是這部分字的部首。
Ⅳ 小學語文中教學的偏旁部首與字典中的偏旁部首是一個概念嗎教學中怎麼講解/
偏旁是從造字構形的角度定義的,舊稱漢字中合體字的左方為"偏",右方為"旁".,習慣上左右上下內外的部件統稱偏旁,有形旁和聲旁的區別。
部首是從應用功能的角度定義的,是給同一偏旁的漢字所立的類目。許慎編寫《說文解字》時,根據漢字的形義關系排列漢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並把這種排字方法叫做「分別部居」。每「部」第一個字就是「部首」。
部首也是偏旁,是用來作為排列和檢索漢字依據的特殊「偏旁」。
Ⅵ 漢字的部首名稱大全
偏旁 名稱 例字
冫 兩點水:次、冷、准。
冖 禿寶蓋:寫、軍、冠。
訁 言字旁:計、論、識。
廠 偏廠:廳、歷、厚。
匚 三匡欄:區、匠、匣。
刂 立刀旁:列、別、劍。
冂 同字匡:岡、網、周。
亻 單人旁:仁、位、你。
勹 包字頭:勺、勾、旬
厶 私字:允、去、矣
廴 建之旁:廷、延、建
卩 單耳刀:衛、印、卻。
阝 左耳旁:防、阻、院。
右耳旁:邦、那、郊。
氵 三點水:江、汪、活。
丬 將字旁兒:壯、狀、將。
忄 豎心旁:懷、快、性。
宀 寶蓋頭:宇、定、賓。
廣 廣字旁:庄、店、席。
辶 走之旁:過、還、送。
土 提土旁:地、場、城。
艹 草字頭:艾、花、英。
廾 弄字底:開、弁、異。
尢 尤字旁:尤、龍、尥。
扌 提手旁:扛、擔、摘。
口 國字匡:因、園、圖。
彳 雙人旁:行、征、徒。
彡 三撇:形、參、須。
夂 折文:冬、處、夏。
犭 反犬旁:狂、獨、狠。
飠 食字旁:飲、飼、飾。
子 子字旁:孔、孫、孩。
糹 絞絲旁:紅、約、純。
巛 三拐頂:甾、邕、巢。
灬 四點底:傑、點、熱。
火 火字旁:燈、燦、燭。
礻 示字旁:禮、社、祖。
王 王字旁:玩、珍、班。
木 木字旁:朴、杜、棟。
牛 牛字旁:牡、物、牲。
夂 反文旁:收、政、教。
疒 病字旁:症、疼、痕。
衤 衣字旁:初、袖、被。
春字頭兒(chūnzìtóur) 奉、奏、秦
罒 四字頭:羅、罷、罪。
皿 皿字底:盂、益、盔。
釒 金字旁:鋼、欽、鈴。
禾 禾木旁:和、秋、種。
癶 登字頭:癸、登、凳。
米 米字旁:粉、料、糧。
虍 虎字頂:虜、慮、虛。
竹字頭:笑、筆、笛。
足 足字旁:跑、跳、躍。
車 車字旁:斬、轉、輪。
目字旁:眼、睛、眈。
分辨部首口訣
形聲取形不奇怪,包圍結構都取外。
左右相等左邊找,左右不等常取少。
上分下合取下面,其餘取上不取下。
獨體字形按整體,部首不明取起筆。
Ⅶ 中國漢字的偏旁部首怎麼念!比如:冫念bīng
《部首名稱表》列出的部首是99個。大量的偏旁是表音成分,主要是聲旁,常用的有一千多個。聲旁中將近90%是獨體字,如「偏」、「駕」、「固」等字中的「扁」、「加」、「古」,這類聲旁叫做「成字聲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那些構字能力強的成字聲旁叫做「基本字」。
補充:
中國漢字偏旁部首
筆畫一: 丨 亅 丿 乛 一 乙 乚 丶
筆畫二: 八 勹 匕 冫 卜 廠 刀 刂 兒 二
匚 阝 丷 幾 卩 冂 力 冖 凵 人
亻 入 十 厶 亠 匸 訁 廴 又
筆畫三: 艹 屮 彳 巛 川 辶 寸 大 飛 干
工 弓 廾 廣 己 彐 彑 巾 口 馬
門 宀 女 犭 山 彡 屍 飠 士 扌
氵 糹 巳 土 囗 兀 夕 小 忄 幺
弋 尢 夂 子
筆畫四: 貝 比 灬 長 車 歹 斗 厄 方 風
父 戈 卝 戶 火 旡 見 斤 耂 毛
木 肀 牛 牜 爿 片 攴 攵 氣 欠
犬 日 氏 礻 手 殳 水 瓦 尣 王
韋 文 毋 心 牙 爻 曰 月 爫 支
止 爪
筆畫五: 白 癶 歺 甘 瓜 禾 釒 立 龍 矛
皿 母 目 疒 鳥 皮 生 石 矢 示
罒 田 玄 穴 疋 業 衤 用 玉
筆畫六: 耒 艸 臣 蟲 而 耳 缶 艮 虍 臼
米 齊 肉 色 舌 覀 頁 先 行 血
羊 聿 至 舟 衣 竹 自 羽 糸 糹
筆畫七: 貝 采 镸 車 辰 赤 辵 豆 谷 見
角 克 里 鹵 麥 身 豕 辛 言 邑
酉 豸 走 足
筆畫八: 青 靑 雨 齒 長 非 阜 金 釒 隸
門 靣 飠 魚 隹
筆畫九: 風 革 骨 鬼 韭 面 首 韋 香 頁
音
筆畫十: 髟 鬯 斗 高 鬲 馬
筆畫十一: 黃 鹵 鹿 麻 麥 鳥 魚
筆畫十二: 鼎 黑 黽 黍 黹
筆畫十三: 鼓 鼠
筆畫十四: 鼻 齊
筆畫十五: 齒 龍 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