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百數表

小學數學百數表

發布時間:2021-01-04 05:42:43

『壹』 如何利用錯題資源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摘要】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而且是必然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找到學生錯誤的原因,正確篩選錯誤,利用錯誤,讓這些「錯誤」成為課堂中的「閃光點」,成為學生獲取新知的有效資源。 【關鍵詞】 錯誤成因 錯誤篩選 錯誤利用 學生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是一種來源於學習活動本身資源生成,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有價值的學習資源。課堂上,教師期待聽到學生「准確無誤」的回答;作業中,教師又期望看到學生「完美無瑕」的答案。但往往事與願違,學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隨時會出現錯誤,課堂更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課堂教學中能否有效地利用學生錯誤資源,關鍵在於教師。教師運用巧妙的方法使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並得到正確的糾正,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一、 數學課堂中學生錯誤資源的成因 (一)學生對概念、方法的認識不清晰。概念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做題的重要依據。而學生的學習往往會朝著「死記概念,死套公式」的趨勢發展。他們並沒有理解概念、公式的真正內涵。如五年級下冊的《找規律》,例題中發現:不同和的個數=總數—框的次數 + 1,學生利用這個公式能解決一系列類似的問題,但題目稍做變化,學生硬套公式就出現了問題。 (二)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善。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整,往往會導致學習中出現錯誤。如二年級下冊的《角的初步認識》中,部分學生會錯誤地認為「角的邊越長,角就越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主建構「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足。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各種錯誤。如在《認識厘米和米》中,一根黃瓜25( ),很多學生會填「米」,這正是學生缺乏經驗所導致的。 二、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篩選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的確,學生的有些錯誤資源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但不是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錯誤都是有效的教學資源。當一些關鍵性的、有普遍意義的錯誤,被教師及時捕捉並經過提煉,成為全班學生新的學習材料,並及時而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用敏銳的洞察力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進行篩選。 如在教學《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這一課時,引出比較46和32之後,我詢問學生有什麼好的比較方法。 生1:因為46在32的後面,所以我覺得46>32; 師:你想的辦法真好,會用昨天學得「百數表」來比較數的大小! 生2:46是四十幾,32是三十幾,當然是四十幾大啦; 師:的確如此,你的想法真了不起! 生3:我是直接看十位上的數字,46十位上是4,32十位上是3,所以46>32; 生4:應該是看個位上的數字吧,6>2,所以46>32; 這個學生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來驗證他們的想法呢?於是,我說:「這兩位小朋友的方法到底誰的有道理呢?讓我們再來試試:請比較54和38的大小」。這回他們開始議論紛紛:如果看十位,是54>48,如果看個位,則是48>54,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要求小朋友自己擺小棒,或撥計數器來完成,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直觀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幾分鍾後,他們都有了感悟。我再請那位學生回答時,他給出了讓我意想不到的答案:應該看十位上的數字,因為54裡面有5個十,38裡面只有3個十,肯定是5個十大。但仍有個別學生還沒轉變看法。這種情況,我並沒有在課堂上將這個知識點再做重復,而是在課後對著幾個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能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對這些資源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捕捉並進行篩選,使它們成為課堂中的「亮點」。 二、 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合理利用錯誤,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 認知心理學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而當學生發言出現錯誤的答案時, 如果教師立即給予「錯誤」這一簡單評價,再接二連三換學生回答, 或親自加以糾正, 把正確答案雙手奉上。長此以往,學生會非常擔心出錯,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很多學生擔憂出錯會受到同學歧視,因而不敢在課堂上發言,失去了許多學習的機會。 《新課標》也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能為了追求「完美」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那麼,想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愛上數學課,首要任務就是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思維發展過程。

『貳』 如何有效利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課題重點難點

【摘要】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而且是必然現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找到學生錯誤的原因,正確篩選錯誤,利用錯誤,讓這些「錯誤」成為課堂中的「閃光點」,成為學生獲取新知的有效資源。 【關鍵詞】 錯誤成因 錯誤篩選 錯誤利用 學生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是一種來源於學習活動本身資源生成,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有價值的學習資源。課堂上,教師期待聽到學生「准確無誤」的回答;作業中,教師又期望看到學生「完美無瑕」的答案。但往往事與願違,學生在認知發展的過程中,隨時會出現錯誤,課堂更是學生出錯的地方。課堂教學中能否有效地利用學生錯誤資源,關鍵在於教師。教師運用巧妙的方法使學生反思自己的錯誤,並得到正確的糾正,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一、 數學課堂中學生錯誤資源的成因 (一)學生對概念、方法的認識不清晰。概念是學生思維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做題的重要依據。而學生的學習往往會朝著「死記概念,死套公式」的趨勢發展。他們並沒有理解概念、公式的真正內涵。如五年級下冊的《找規律》,例題中發現:不同和的個數=總數—框的次數 + 1,學生利用這個公式能解決一系列類似的問題,但題目稍做變化,學生硬套公式就出現了問題。 (二)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善。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生的知識建構不完整,往往會導致學習中出現錯誤。如二年級下冊的《角的初步認識》中,部分學生會錯誤地認為「角的邊越長,角就越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主建構「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足。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缺乏實際生活經驗往往會導致學生出現各種錯誤。如在《認識厘米和米》中,一根黃瓜25( ),很多學生會填「米」,這正是學生缺乏經驗所導致的。 二、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篩選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的確,學生的有些錯誤資源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但不是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錯誤都是有效的教學資源。當一些關鍵性的、有普遍意義的錯誤,被教師及時捕捉並經過提煉,成為全班學生新的學習材料,並及時而適度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要用敏銳的洞察力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進行篩選。 如在教學《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這一課時,引出比較46和32之後,我詢問學生有什麼好的比較方法。 生1:因為46在32的後面,所以我覺得46>32; 師:你想的辦法真好,會用昨天學得「百數表」來比較數的大小! 生2:46是四十幾,32是三十幾,當然是四十幾大啦; 師:的確如此,你的想法真了不起! 生3:我是直接看十位上的數字,46十位上是4,32十位上是3,所以46>32; 生4:應該是看個位上的數字吧,6>2,所以46>32; 這個學生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讓他們自己來驗證他們的想法呢?於是,我說:「這兩位小朋友的方法到底誰的有道理呢?讓我們再來試試:請比較54和38的大小」。這回他們開始議論紛紛:如果看十位,是54>48,如果看個位,則是48>54,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要求小朋友自己擺小棒,或撥計數器來完成,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直觀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幾分鍾後,他們都有了感悟。我再請那位學生回答時,他給出了讓我意想不到的答案:應該看十位上的數字,因為54裡面有5個十,38裡面只有3個十,肯定是5個十大。但仍有個別學生還沒轉變看法。這種情況,我並沒有在課堂上將這個知識點再做重復,而是在課後對著幾個學生進行單獨輔導。 學生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能成為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對這些資源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捕捉並進行篩選,使它們成為課堂中的「亮點」。 二、 教師對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合理利用錯誤,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 認知心理學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而當學生發言出現錯誤的答案時, 如果教師立即給予「錯誤」這一簡單評價,再接二連三換學生回答, 或親自加以糾正, 把正確答案雙手奉上。長此以往,學生會非常擔心出錯,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很多學生擔憂出錯會受到同學歧視,因而不敢在課堂上發言,失去了許多學習的機會。 《新課標》也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能為了追求「完美」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那麼,想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愛上數學課,首要任務就是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思維發展過程。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時,我主要讓學生在擺小棒,撥計數器的活動中感知計算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抽象出「相同數位相加」的演算法。其實,很多學生已經會算這類不進位的加法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因此,在練習時,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就遇到了難題,如「想想做做」第1題的第二組習題:50+34和5+34,這組題將整十數和一位數放到前面,這給他們的計算帶來了許多麻煩。為了給基礎較差的學生多一些學習機會,我請一名所謂的「差生」起來回答,她毫不猶豫地說:「50+34=84,5+34=84」。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笑聲。這位學生立即漲紅了臉,悄悄地低下了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能簡單地對學生說「你錯了」, 挖掘學生錯誤中的積極因素,不僅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和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利於學生大膽思考。於是,我微笑著說:「咦?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加數不完全相同,為什麼它們的和卻是相同的呢?」這個學生思考了一會,說:「我算錯了!」 師:那麼你覺得哪兒不對勁呢? 生:5+34,這個5應該加4,和是39。 師:為什麼5要加4而不是加3呢? 生:5在個位上,4也在個位上。 師:哦,原來這個5表示5個一,和4個一合起來是9個一,再和3 個十合起來是39。你分析得真有道理!你們覺得呢? 這時,其他小朋友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其實,一些學困生在課堂上出差錯是常見的現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這些錯誤資源,不僅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還能給其他學生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一舉兩得。 (二)精心預設錯誤,提高學生思辨力 有句古語說的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教學內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差錯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一些要用到的,對減少錯誤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該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增加,增強教學的計劃性與針對性。 一次聽二年級下冊《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這堂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進位)的算理,掌握演算法,而難點則是在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教材的例題安排了143+126,學生在列豎式計算這題時不太會出錯,因為兩個加數都是三位數。那麼計算三位數加兩位數時情況就沒這么理想了,教師充分預設到了這一點,因此教師在突出「數位對齊」後,馬上安排了一道判斷題: 2 6 3 + 3 2 5 8 3 部分學生覺得這題是正確的,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錯誤,教室里響起了一片爭論聲。於是教師請了一位覺得它錯誤的學生起來說說原因。這位學生說:236中的2表示2個百,32中得3表示3個十,3不能和2對齊。聽完他得回答,其他同學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有了這道題的鋪墊,學生在完成練習中類似的三位數加兩位數時,正確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教師預設的這道判斷題是學生容易混淆的「錯點」,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辨別、分析、爭論、探討,弄清「數位對齊」的真正內涵,讓原先出錯的學生找到了錯因,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判斷,讓「錯點」變成了「亮點」。 (三)及時反思錯誤,提高教師反思能力和學生的認知能力 世界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教授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沒有反思,學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從一個水平升華到更高的水平。」及時的反思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促進我們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在教學一年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一課時,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比較到位,練習題也完成得比較理想。說明他們對直觀的數字間的大小以及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得不錯。但回家作業本上的一道習題卻做得非常糟糕:同樣的兩個籃子,一籃雞蛋有40個,估計一下一籃蘋果可能有多少個?給出的答案有5個、25個、45個。大部分學生選擇了45個,這充分說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不足。 《新課標》指出:數學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後我進行了及時的反思: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抽象思維對學習數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第二天,我帶了一碗雞蛋和一碗蘋果進教室。學生馬上感知了蘋果的個數比雞蛋少,但少得不多。追問一個為什麼?他們搶著回答說:因為蘋果的個頭大!是呀,何不讓我們的數學課充滿生活的味道呢?這對我以後的教學也將是一個重大的啟發。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並以此為契機,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用更適合學生的,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獲取新知。 總之,在新課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時時都會遭遇「錯誤」的伏擊。教師應用資源的眼光看待學生的錯誤,精心預設錯誤,篩選錯誤,充分利用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因勢利導,變「錯誤」為重要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在「糾錯」、「思錯」、「改錯」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叄』 一年級數學書小學91面第12題怎麼做

下面是1一100的百數表的一部分

『肆』 一年級數學百數表怎麼做

1、百數表一共有10行和10列,同一行相鄰的數右邊的數比左邊的數大1,同一列相鄰的數下面的數比上面的數大10。製作百數表用Excel軟體就可以完成。

(4)小學數學百數表擴展閱讀:

百數表的常用玩法:

1、讓小朋友說出每一行每一列數字之間的規律和聯系;

2、遮住所有格子,打開其中一個格子的數字,讓小朋友說出相鄰格子的數字;

3、遮住若干格子的數字,說出其中一個數字,讓小朋友尋找;

4、說出若干數字的和,讓小朋友尋找由哪幾個數字組成;

5、給出格子所在的行數和列數,讓小朋友說出這個格子中的數字。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百數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