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動手實踐活動

小學數學動手實踐活動

發布時間:2021-01-04 04:53:50

㈠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實踐活動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與過去的教材相比,增加了「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應用於生活。經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決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從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活動課用來解決數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同於小學數學知識傳授課,也不是一般的數學課外活動。那麼,如何上好數學實踐課呢?

1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活動目標

實踐活動課在總體目標上非常強調聯系和綜合。具體到一節課,筆者在備課時,首先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確教學中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以及拓展的范圍,除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外,還注重分析活動的落腳點,考慮到數學活動以什麼數學知識為依據,保持其應有的「數學」味,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再確定教學目標。

例如,青島版三年級數學上冊中的「實踐活動」「點擊雙休日」,本節課中既有統計知識和長方形、正方形知識,又滲透了家校之間的聯系。鼻子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在兒童的心理需求:雙休日我該干什麼?什麼事情是我雙休日最願意做的?其他小朋友們雙休日都在干什麼?這可能是三年級小朋友經常會思考的問題。正確引導兒童校外活動,使學生在校外特別是在雙休日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給他們的童年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同時也是社會的責任與義務。

2創設情景激發情感,優化活動課的課堂效果

誘發、培養、發展每個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活動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同時,在設計上更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展個性,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能力都有所增強,思維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對數學有特別興趣的學生的數學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數學對於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樂於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就必須在教學中有創新、有新意,對於一堂實踐活動課來說更是如此。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會讓學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來,為後面的活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從而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愉快和諧氣氛中進行的教學,不但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利於讓學生的好勝心理向正確的方向發展,使其思維活動得到充分的表現。

3在實踐活動中促使學生自主參與

素質教育觀念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強調給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是給學生一個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間,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體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數學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著眼於促進學生個體自主和諧發展。可以說,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活動,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獨立或與同伴一起參與完成活動的目標,是衡量一節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因此,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內容時,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數學活動自身的特點,精心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之形成渴望學習的內部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例如,青島版教材三年級上冊中有一個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看到這則內容,筆者心底那一股兒時的思緒不由地涌現在眼前。小時候,每當和媽媽手牽手走在陽光下,總會這樣說:「媽媽,你看我的影子有多高呀!」有的時候也會這樣不高興地說:「媽媽,我怎麼變矮了呢?」當時媽媽總是急於去幹活,而無心給筆者說個明白。今天面對這個實踐活動內容,那股急於讓學生弄清影子的知識,讓學生參與的激情盪漾滿懷,於是這個星期天,便給學生留下這份具有探索意義的作業:「陽光的夥伴----變化的影子」。

課上匯報交流時,學生摩拳擦掌,興致極高,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們都發現影子長短的變化規律,通過自己測量的數據總結出:中午12時,太陽照射下的影子最短;到下午,太陽斜射下的影子越來越長。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地參與實踐活動中獲得與掌握知識,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體現了數學的價值所在,培養了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4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課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好比是在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搭起的橋梁,是以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拓寬知識范圍,並觀察和體會所學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生活環境中的人和事,適時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並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重新創造知識,在創造的過程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數學意識和應用意識。

在學習統計知識時,筆者組織學生參與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家禽和調查同學在各村人數分布情況等實例活動,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通過活動實踐,還讓學生通過對自己統計的對象和結果的研究分析,感知怎樣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從而做出判斷。這樣,學生在經歷簡單統計的過程中,既能培養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又能鞏固知識,發展思維。同時也促使學生進一步發現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提高應用數學的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生產、生活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數學問題,只要善於觀察、收集具體素材,將實際問題經過綜合、概括、抽象之後,設計成數學實踐活動課的素材,提煉出適合學生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服務於現實生活,就能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於教師來講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數學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還促使學生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知識,還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不僅讓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還激發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體現了現行的主體性教育思想。通過實踐活動的教學,拓寬現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空間,增強數學學習的意義。

當然,要上好數學活動課,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通過數學活動課讓學生學有所長、學以致用,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活動課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並以此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穩步發展。

㈡ 如何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使生活問題數學化,使學生確實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體驗生活,認識社會,了解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意識。
如一年級下冊中「小小商店」實踐活動,我設計了一個「我是優秀售貨員」現場購物活動。我預先和小賣部老闆聯系好,地點是學校小賣部,售貨員是學生若干名,顧客是全班學生,裁判是老師和同學。我是這樣教學的:
① 出要求:小組合作輪流當售貨員和顧客;
② 現場購物:練習認錢、算錢、找錢;
③ 全班交流:當售貨員的體會;
④ 全班評比:優秀售貨員若干名。
⑤ 這樣設計,使綜合實踐活動不光具有了知識性,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因為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記憶為特徵的陳舊方法,讓學生在解

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理解、掌握和應用數學,獲得直接體驗,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享受成功的快樂。「小小商店」實踐活動給了孩子們一個親身體驗和展示的機會,他們將是多麼高興和激動,這樣更加增添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同時,「小小商店」實踐活動在實地進行,讓學生親身體驗,在售貨和購物的實踐活動中學會認識人民幣,學會了元角分的計算,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培養了能力。讓學生大膽體驗生活,盡情享受成功。尤其是評上了優秀售貨員的同學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寓教於樂,寓學於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強知識的綜合運用
數學是科學,更是藝術,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小學實踐活動強調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的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學生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它是在老師組織和指導下學生自己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強科學意識的課程。如四年級上冊中「你寄過賀卡嗎」實踐活動,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① 影出示:造紙、寄賀卡和砍樹的關系等相關資料,讓學生談談看法;
② 小組合作探究統計:小組里個人與家庭去年收到的賀卡總數和平均數;
③ 推算和估算:全國一年大約寄出多少賀卡;
④ 全班交流:寄賀卡與砍樹有什麼關系;
⑤ 發散活動:我為環保出主意。
這樣設計注重了知識的綜合應用。其一將數學科內部的很多知識綜合應用在一起。「你寄過賀卡嗎」這一活動,其中「統計小組里個人和家庭去年收到的賀卡總數和平均數,推算和估算全國一年大約寄出多少賀卡」的設計,就將數學裡面的加法、乘法、除法計算,求總數和平均數,推算與估算,統計等一系列知識緊密相連,融為一體,並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和融會貫通。其二「你寄過賀卡嗎」活動設計,將數學、語文、品德和社會、環保等各科知識聯系了起來,有力地增強了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促進了學科間的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其三「你寄過賀卡嗎」這一活動,把節約用紙與保護樹木等環保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的學習不只是理解題目,而是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通過這一活動,提高了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 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的民族要創新,我們的教育要創新,我們的數學教學更要創新。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項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最好活動,它們在活動中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滲透、培養和提高。如三年級下冊中「設計校園」實踐活動,我是這樣教學的:①匯報課前調查情況:本校和外校校園有些什麼;②小組討論:我們校園應添設什麼;③小組合作:動手設計新校園;④作品展示:評比哪組設計的校園最合理、最美麗。通過活動,一幅幅美麗的校園圖景展現在全班同學面前,同時也使學生的能力、才華得到充分發展。開放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標志。「設計校園」實踐活動教學設計,課前的調查是一個開放性設計,是讓學生對平常校園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從而了解這些校園還缺少什麼,還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改進和優化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校園」實踐活動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我們的校園應添設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應建一個大花園,有的說應建一個小噴泉,有的說應建一個單雙杠雲梯活動區„„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這些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設計校園」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大膽設計新校園,人人在為如何把校園設計得更合理更美麗獻計獻策。大家既動腦又動手,用彩筆描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園。這節實踐活動課,充分挖掘和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收到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總之,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一定要以《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數學教材為藍本,把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就能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增進對數學的
興趣,並獲得更多的能力和本領,還能促進學生更自覺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熱愛數學。

㈢ 什麼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

立足教材,明確目標教材習內容主要載體,習基本材料.教師進行教預設,應深入理解教材內基礎,根據實際自教風容格,教材進行適改編或重組.教目標既教發點,歸宿.我要用發展眼光審視教目標,堅持面向未,立足課堂,知識與技能、程與、情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度確定每節課教目標.
2
解,認識教師交往互程,原知識經驗、能力水平、性特點必影響著教展推進.,盡能解,預測習行、習式解決問題策略,乃科預設重要前提.例,習起點?習程,更興趣?舊知與新知距離?需要給些暗示?些暗示降低思維強度?能提哪些問題?提問題應做答?預設工夫,才能更解決課堂問題.
3
精設計,促進教,教師必須課前自教任務清晰、理性思考與安排.備課程,教師要充考慮課堂能現各種情況,設計富彈性、留空白預設,使課堂教體現更自由度寬容度,給留足空間.既便於找准教起點,調進步探究積極性.總,預設基礎,預設升華,二者相輔相.教師教要確處理兩者間立與統關系,勢利導,達預設,促其,才使課堂教煥發新色彩.

㈣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實踐與綜合應用」是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增設的內容。這種新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也是數學課程內容的一個亮點。課標版教材從一年級開始,每個學期安排了兩個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對於「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教學很不樂觀。教學這節內容,教師們常常採用的是讓學生閱讀、跳過或自學等形式來教學的。沒有達到課標中預想的目的。那麼,怎樣進行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教學呢?
一、明確「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編排意圖
例如: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教材安排這節內容的意圖是什麼?
教材在數概念的教學中,十分重視數感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但由於1億這個數太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在「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後,安排這個綜合應用,旨在使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和對照的過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億這個數有多大。
再例如:二年級下冊:46頁:剪一剪
這部分教材取材於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剪紙」,設計了兩個比較簡單的剪紙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個活動,主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剪一剪,剪出有規律的圖形,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並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教材還提出了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剪紙過程中圖形的形成進行簡單的推理。另外,教材也留給學生創作的空間,學生可以自己設計其他的圖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可見,綜合實踐課的編排意圖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形」「統計與概率」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密切聯系。
二、明確「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程標準的特點
要上好「實踐綜合課」 ,我們還必須明確「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特徵。那麼「實踐與綜合應用」課的特點有哪些?
1.「實踐與綜合應用」應該突出探索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本質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見,實踐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活動,而是要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方法。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
2.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實踐與綜合應用」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離不開數學。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樹立正確的數學觀。
3.強調綜合應用
加強數學各部分內容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是這一部分學習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目標。這種綜合性主要體現:在學習空間上,體現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整合;在學習內容上,體現自然、美術、思品與生活同數學課程內容的綜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實踐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
4.形式多樣化
「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如小調查,小製作,小課題研究,小游戲等。「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可以以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這些活動可以通過課堂學習方式完成,也可以通過作業形式讓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完成。
三、明確數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原則
①實踐性原則,落實一個「動」字(這里的動也包括兩個含義。一是身體上的動,即學生親自參與到活動當中去體念包括動手做,動眼觀察等;二是心裡中的動即動腦,認真去思考活動當中的數學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這才是最重要的。)
②自主性原則,體現一個「探」字(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自由地、主動地去探究問題,有時學生想到的老師不一定能夠想到,所以應當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就可能給你一個驚喜。)
③趣味性原則,突出一個「趣」字(要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樂趣。趣味產生興趣,興趣增加熱情,熱情提升慾望,慾望催發行動。選取的內容要符合各階段學生的知識經驗、興趣特點及語言表達能力。例如:低年級可選取《找規律》《圖形拼組》等,中高年級可選取《密鋪問題》《重疊問題》等。)
④開放性原則,提倡一個「放」字(綜合性的學習探究活動,必須是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活動,包涵兩個方面:一是內容的開放,要從課內向課外延伸。二是方法的開放,不同的學生採用的方法不同。)
⑤合作性原則;探究活動離不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既有明確分工,又有通力合作。如讓學生設計「郊遊乘車」方案時,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各小組成員分別到不同的旅遊公司調查有關資料,然後匯報交流,最後整合所有信息合作設計最佳方案。這樣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產生共生效應,達到共同發展。
總而言之,數學綜合實踐課就是讓學生「做數學」,關鍵在「實」,形式要「活」,一定要「動」,而活要有本(以教材為依託),「活」而不亂,「活」中增智,「活」中求實。力求「動」而有序,「動」而有導,「動」而有得。

㈤ 與小學數學相關的實踐活動有哪些

實踐活動:
1、「好書伴成長」讀書活動:書籍記載著人類成長的歷程,把文明代代相傳,綿延至今。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閱讀積極健康的書籍,激發學生讀書熱情,培養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能力,讓讀書成為學生成長需要。三到五年級的學生還寫了讀書的體會和感受。
2、「愛心獻老人」體驗活動:在假期活動中,各個中隊在輔導員的帶領之下定期幫助附近的孤寡老人,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尊老敬老、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又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3、「綠色環保」系列活動: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對一些街道、河流進行調查,了解家鄉河流受污染的現狀,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特別是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好河水不受污染,對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意義重大。並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能源的現狀,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並且把這種節能的意識帶回家,宣傳給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通過「花草樹木是朋友」、「我的低碳生活」「我是節約小衛士」等體驗與創意活動,讓學生把自然、和諧的生態環保意識和簡潔、節能、文明的綠色生活理念帶回家。結合「低碳行動」,引導學生了解個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對節能減排的意義和作用,樹立「節能環保,珍愛自然」觀念,關注生活中的節約方式,學習和尋
找節能的竅門和方法,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米、一度電等點滴小事做起,讓低碳理念從校園延伸家庭,輻射社會,真正讓環保成為時尚,讓綠色走進家庭,讓低碳融入生活。
4、「農業生產」體驗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生產勞動基地進行勞動體驗活動,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在勞動中揮灑汗水,不怕苦、不怕累。在勞動中學生體會到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自覺養成了珍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了集體觀念。
5、「拒絕三無食品」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走訪調查了工商、超市的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查知道了什麼是三無食品,怎樣鑒別三無食品,三無食品為什麼會在市場上出現,三無食品有哪些危害,小學生應該怎樣抵制三無食品。

㈥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課都有哪些

內容分析

本次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方向與位置》

基礎上設計的

本次活動主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
體會方位
知識,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並通過小組合作、研究,
描繪出合理
的旅遊路線,並嘗試
設計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方案。活動分兩個階段:

一是准備階段,在此階段中,
我們提出課題,
講明活動的意義。
根據
地域特點確定了文化廣場、
森林公園、
長城、
九龍泉水庫等幾大景點。
對學生進行分組,明確每組活動任務。各小組自己進行了人員分工,
並討論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學生走入生活中,
通過實地測量、
查詢訪問、
查閱資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記錄下不同景點的相對位置方向
及距離。
並繪制出以文化廣場為中心的部分景點的坐標圖;
二是匯報
信息、設計方案階段,即為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小學三年級要進行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包含的內容

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盡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基於這一觀點,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含有數學問題的實踐活動,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應用數學,就成為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時,從小學生認識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看,兒童是通過活動在其心理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構建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不斷總結,對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粗淺地認識:
一、數學實踐活動課要體現「數學味」。
數學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充分讓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高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能力。我在教學三年級下冊「圖形和變換」之後,就安排了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剪一剪」。
「剪一剪」這個實踐活動緊接在「平移和旋轉」後,它的內容取材於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剪紙」。教材上只設計了兩個比較簡單的剪紙活動,分別是剪出四個排成一行手相連和四個圍成一圈手相連的小人。這樣的一個學習內容如果只是讓學生按教材的安排來完成兩個剪紙活動,那麼數學課就會變成了一節美術課。但是,我想教材之所以把這部分的內容放在數學書里,必定還是想要體現出它的「數學味」來。
按《教師指導用書》上所說,這個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剪一剪,剪出有規律的圖形,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並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提出了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剪紙過程中圖形的形成進行簡單的推理。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我在教學中發現,實現第一層次「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再一次觀察到「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是比較容易辦到的。那麼更高層次的「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又如何來體現呢?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教材上「平移」和「旋轉」的四個小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畫的半個小人與紙的摺痕之間有很大的關系。若畫的方向弄錯了,那麼就無法得到預期的圖形。但是這較高層次的推理知識只能作為一種剪紙技巧直接傳授給學生。因為,作為成人來說要發現這一點也是有難度的,更何況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
如此一來,豈不是真的成了美術課?
於是在學生動手剪紙之前,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只畫半個小人,紙對折1次,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可以得到1個小人;對折2次,把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份,可以得到幾個小人?對折3次呢?要得到4個小人,長方形紙要對折幾次?就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我把乘法、除法、對稱圖形、找規律中的相關內容整和在一起,使原有的知識得到了提升,使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這樣的教學過程正好也符合了奧蘇伯爾的「同化教學理論」,即新知識可以從原有知識體系中派生出來或者引起某些類屬的變化。這類學習能使原有知識的概念不斷擴展和深化,獲得深層次上的精確性。
在這樣的製作活動中,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幾何變換的奇妙,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發展空間觀念的訓練;並且能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而這樣的學習和研究過程,更能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同時體會到數學的「無處不在」,使一節貌似美術知識的教學內容體現出濃濃的「數學味」。
二、數學實踐要突出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數學實踐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實踐而實踐,更不是為了場面的熱熱鬧鬧,其關鍵是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在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學生解決了哪些問題,得到了什麼結果,還必須關注學生在其中的體驗和感悟、發展和提高。
1、在生活情境中體驗和感悟。
生活中的數學,學生很感興趣,也容易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還要應用於生活。在這個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注入人的情感因素。如數學教材各冊中的統計知識中有許多調查題,教師不能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統計表和畫好統計圖」上,還要讓學生參加實實在在的調查,並對調查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作出決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統計的作用,培養統計觀念。
2、在開放問題中體驗和感悟。
開放問題具有多樣性、探索性、層次性的特徵,這為不同程度的學生獲得不同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如我在教學 「軸對稱圖形」一節後,我安排學生進行折紙和剪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體驗和感悟剪紙藝術中有軸對稱圖案的美麗,鞏固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們把自已的作品貼在教室里,大家一起欣賞剪紙作品(剪軸對稱圖形),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在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3、在實踐中體驗和感悟。
小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是一個漸進的、發展的過程。在一次數學實踐活動中,我出了一道具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在一晝夜中,時針與分針一共有多少次成直角?」有的學生慢慢地計算;有的學生在紙上畫草圖;有的學生直接拿出手錶(事先要求准備的),用手撥動指針,很快得出答案……大家解決的途徑不一樣,體會也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獲,因為他們經歷了探究的過程,獲得了獨有的體驗。
總之,教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很多,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差別,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喜歡數學,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出一批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㈧ 指導小學數學課外教學實踐活動有哪些內容

答--您想要問什麼?公立小學的課程安排都是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做的,課外活動也是嚴格按照要求來做。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動手實踐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