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作文小學敦煌石窟

作文小學敦煌石窟

發布時間:2021-01-02 08:53:55

『壹』 假如我來到莫高窟是什麼感受作文420字

各位朋友:

你們好。現在我帶大家去參觀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離敦煌市區東南25公里處,我用這段時間,就莫高窟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敦煌莫高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大同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莫高窟的開鑿比龍門石窟早128年、比雲岡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築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一年中遊客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對促進文化交流,傳播學說,弘揚民族藝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雲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牆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後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於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項高窟俗稱千佛洞,「千」這個數字在這里不指具體的數目,而是喻指很多,因為這里有許多佛教塑像、壁畫的洞窟,所以俗稱為「千佛洞」。莫高窟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隋代洞窟第423號洞窟題記中,其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菲高窟開鑿於沙漠的高處而得名,在古漢語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說從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和許多唐代文獻都記載,唐代沙州敦煌縣境內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稱,據此考證,鳴沙山在隋唐也稱漠高山,因此將石窟以附近的鄉、里名稱命名;其三是說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脫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譯。

由於敦煌自漢魏以來,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聚集雜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東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人們篤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門貴族、善男信女以及貧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銀兩來開窟、造像、繪畫作為自己的家廟來供養佛和菩薩;來往於絲綢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侶等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後進入天國的投資。於是在鳴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龕不斷涌現。

大家看前邊有綠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鳴沙山,面對三危峰,窟區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存洞窟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面,每個洞窟裡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現存的洞窟中有壁畫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餘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畫約50平方米。這些壁畫、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從4世紀到14世紀上下延續千年的不同時代的社會、生產、生活、交通、建築、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等情況。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現在我進入洞窟參觀,首先我們去參觀有名有「藏經洞」。這個洞窟位於系統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編號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時期河西都僧統洪的「影窟」,有碑文載這一事實。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百多年的「藏經洞」,這些珍貴無比的文物終於重見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敗加之王圓錄的愚昧,使這些珍貴的文物遭到了帝國主義分子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和盜劫。1905年沙皇俄國的奧勃魯切夫來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為誘餌,騙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僅用數十塊馬蹄銀,劫取了約一萬多卷,同時還有佛教綉品和佛畫五百多幅,現藏於大英博物館;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盜走文物六千多卷,現在藏於巴黎法國國立圖書館和吉美博物館。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險隊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盜走約九百餘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將被劫餘的文物運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圖書館。在運輸途中及運到北京後不少文物被偷、損壞、遺失,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難以估量的損失。「藏經洞」發現的這些文書內容包括宗教經典和多種文字寫的世欲文書,它涉及到許多學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重要資料,經過國內外學者幾十年的研究、開拓出一門全新熱門的學科--敦煌學。

那麼藏經洞是什麼時候、為何密封的呢?一說是:十一世紀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時為了保護經典而藏;一說是:不用但又不能丟棄的神聖經典存放;再一說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教徒破壞而藏。後來收藏了這些經典的僧侶,逃的逃了,還俗的還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紀初發現這個洞窟為止,再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下面我帶大家去參觀328窟,這個洞窟的精彩所在為塑像,在進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圓塑、浮塑、影塑等幾種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頭搭架,上面纏上麥稈、穀草、蘆葦、麻絲等,然後用特製的粘塗塑,整形雕刻,最後上彩繪畫的。塑像主要有四大類:(1)佛像,包括釋迦、彌勒、葯師、阿彌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薩像,包括觀音、文殊、普賢及供養菩薩等;(3)弟子像,包括迦葉、阿難;(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羅漢等,另外還有一些鬼神、神獸等動物塑像。由於製作年代不同,風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吳帶當風」等風格,充分地體現了當時的藝術巨匠超凡的想像和高超的思維。
塑像是石窟的主體,多為1佛2菩薩的組合,前期的粗壯而逐漸演變到後期的清瘦。隋、唐以來出現了一鋪七身或九身的群像,也出現了大的造像,如148窟和158窟的兩身長16米多的涅盤像、96窟高3405米的北大佛和130窟高26米的南大佛,都是一時期的作品,其藝術風格也趨向雍容華麗,特別是唐代的許多優秀作品,那注入的感情和技巧,給人的印象就像真實的生命體。

285窟是莫高窟西魏時期的代表洞窟,建築形式為覆斗頂方形禪窟,內有西魏大統四、五年,造像題記,是莫高窟最早的一個有記年的洞窟。

南壁禪窟上面繪有《五百強盜在佛因緣》故事,講的是: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為盜國王派軍隊捕獲,挖去雙眼,放逐山林,他們痛苦不堪,嚎啕大哭,呼喚佛的名號,佛聽到後,大發慈悲,用神通力使他們恢復光明,並現身說法,終於使五百強盜皈依佛門。畫面非常寫實,每個環節都作出細致的描繪,這則故事對今人同樣教育意義,只要迷途知返,懸崖勒馬,還為時不晚。

220窟是初唐開鑿的洞窟。這個洞窟南北兩壁面,原來被宋代的壁畫覆蓋,1948年已殘損的千佛畫被剝掉後,下面露出了初唐時代的壁畫,色彩如初,非常清新鮮麗,保存狀態極其完好,而且是非常精美的作品。南壁是根據《佛說阿彌陀經》繪畫的「阿彌陀凈土變」,中間是欄桿環圍的寶池,沙羅雙樹下的蓮花台上坐著阿彌陀佛,以脅侍菩薩為中心,諸菩薩、飛天、伎樂天等眾聖雲集,場面非常壯觀。寶池前有紅、綠、黑、白顏色的瓷磚鋪設的平台,正面舞台上樂師們在演奏各種樂器,平台中央有兩個舞姬,在圓形的地毯上踏著音樂節奏立著腳尖跳舞,羽衣飄動,激烈歡快。英建築藝術主要指洞窟的形制。石窟本身就是具有立體空間的建築。前期的洞窟以中心塔柱式為主。所謂中心塔柱式既開鑿時就在洞窟的中央留下一個方柱,在柱子的上面開龕,龕內塑像;中期開鑿的洞窟相對較大,中心塔柱式被廟堂式即伏頭號代替,多數是在洞窟正面牆壁上開較大的佛龕,塑造多身塑像。窟頂為覆斗式,天井彩繪精美的圖案,後期開鑿的洞窟都比較大,縱深二三十米,稱殿堂窟。洞窟中央高有佛壇,佛壇上麵塑造多身較大的塑像。除此以外還有禪窟、大佛窟和涅磐窟。從洞窟建築形式的轉變和多樣化,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進,融化、成為本民族的東西。另外莫高窟還保存著宋代木結構窟檐五座,以及散布其周圍造型獨特的舍利塔十幾座。加上壁畫中彩繪的亭、台、樓、閣、殿、寺院、城池、民居、茅巷、野店等等,構成了莫高窟無比豐富的建築藝術的寶庫,也是一部敦煌建築史

『貳』 敦煌莫高窟輝煌400字作文

莫高窟
在遙遠的敦煌,有735個神秘的石窟,這就是有上千年歷史的佛教文化遺址——版莫高窟。
我們參觀了權好幾個石窟。其中一個石窟里,卧著長達14.8米的釋迦摩尼涅槃像,也稱「卧佛」。他經過多年的修煉,得到了不滅的靈魂。在他的身邊,站著72位弟子。他們有的愁容滿面,為釋迦摩尼的涅槃而流淚;有的則笑容可掬,覺得自己也能像釋迦摩尼一樣擁有不滅的靈魂。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中國第二大的佛像——彌勒佛像了。
步入石窟,我就被那尊高達26米的彌勒佛像深深地吸引了。要知道,我張開的手掌也只有他的一個指甲蓋呢!而且,他那副正在念經的樣子是那樣一本正經,他的尊嚴打動了我的心靈。
石窟四周的石壁上還畫著筆畫,讓石窟變得更加生動。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九色鹿的壁畫了。它,一隻擁有九色皮毛和一顆善良的心的九色鹿,被古人畫得栩栩如生。我真不敢相信古人有那麼靈巧的雙手,可以把他們畫得如此生動。
參觀完莫高窟,我知道了古人對佛教的信仰,知道了古人對佛的尊敬。莫高窟是我這次旅行中最難忘的記憶,我要把它深深地刻在腦海里。

『叄』 寫一篇敦煌莫高窟暢想旅遊短文100字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文. 莫高窟內的壁畫四萬五千平方米,彩塑像二千四百一十五尊,並有數以萬計的影塑(有點像「浮雕」)佛像.如果將壁畫內容大量描繪了人們生產活動的片斷,如耕作,收獲,伐木,射獵,飼養,家工,制陶,遠輸等還保留了大量亭台樓閣,宮殿城池,塔寺,店鋪,橋梁,水榭等古建築形象和各種裝飾圖案,佛教史跡等等,構圖精細,栩栩如生.窟內眾多的藝術作品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六世紀到十四世紀的部分社會生活及藝術發展情況,小學三年級作文《敦煌莫高窟作文》.它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畫廊,是一座世界稀有的藝術寶庫.今天我就介紹到這里,希望你們能去細細游賞

莫高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騙取、盜竊,文物大量流失,其寶藏遭到嚴重破壞.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

『肆』 300字作文,以導游的形式介紹莫高窟

莫高窟的導游詞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到歷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叫我小潘吧!敦煌莫高窟可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哦!四大石窟還有: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但是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的歷史也很悠久,它修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這幾個朝代都修建過。說完了這些,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們看,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個洞窟:西千佛洞,你們猜這個洞有多長嗎?一定不知道吧,其實這個洞有2.5公里長呢!這些泥巴彩塑在這個洞里有34個呢,但是整個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個呢!

各種各樣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和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畫作。好了,說了那麼多,我們就去參觀下一個景觀吧!

你們看,這個東西是一個九層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於崖窟中段,與崖頂等高,巍峨壯觀。其間有彌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敦煌莫高窟游覽結束,歡迎有機會再到這里來玩。

『伍』 模仿《敦煌壁畫》寫一篇龍門石窟的作文

游龍門石窟

星期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就聽爸爸說要帶我去洛陽的龍門石窟遊玩,我高興極了,一下子就從床上蹦下來。

天氣格外清朗,爸爸駕著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們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奔波,終於到達了洛陽的著名景點龍門石窟。一進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群結隊的遊客,隨後我們找了一名導游,我們一邊觀賞,一邊聽導游解說龍門石窟的來歷: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南郊的伊河兩岸,從北魏至北宋400餘年開鑿有2100多個窟龕,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它不僅體現了佛教文化,更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書法碑刻藝術。一路上幾乎所有的石壁上都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著、有的立著、有的在微笑、有的在發怒……樣子千姿百態。

跟隨著導游的介紹我們來到了龍門石窟最大的盧舍那佛像跟前,在盧舍那佛像面前能讓人感覺到自己很渺小,導游講這尊佛像有17米多高,僅其頭部高度就達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慈善安詳,好像在為我們的祖國祈福。

隨後我們又觀賞了潛溪寺、賓陽中洞、萬佛洞、蓮花洞等著名景點。其中蓮花洞中有一個最小的佛像,它僅有兩厘米大小,被稱為「微雕」。

不知不覺觀賞完整個景區已是下午4點多了,但我一點也沒有感到累,我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這壯麗的瑰寶而驕傲!

『陸』 仿照莫高窟寫名勝古跡作文要200字

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去游覽了樂山大佛,樂山大佛鎮壯觀啊!
樂山大佛是一尊版唐權代摩岩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
大佛坐高71米!
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都可以放一個大圓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眼睛的下眼皮兒哪裡
都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棧道上,大佛能看見的風景,我們也可以看到,大佛在這里看了一千多]
年,景色震得很不錯!
樂山大佛的肩寬28米,可以並排坐下五、六十個人呢!大佛的手指長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遊記》
中無盡大的如來佛的手掌,的確很相似哦,它們都那麼大。這雙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們成為善
良的人。
大佛得腳背寬約8米,可以圍坐下一百多個人,光是一個腳趾甲蓋就可以坐下七、八個人呢!我心想:要
是我能擁有這么一雙腳,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樂山大佛氣魄雄偉,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歡樂山大佛。

『柒』 關於地質敦煌的作文

絲路明珠——敦煌
我的家鄉敦煌,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它就像一顆綠色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的沙海上.
敦煌,它不僅物產豐富,名勝古跡更是引人注目.
鳴沙山在敦煌城郊十里.是一座沙粒堆成的小山,最高處約有二百五十米.登上鳴沙山,坐在山脊上,從高處迅速滑下,沙塵隨著身體的移動也飛揚起來,當沙流量不斷增大時,會聽到嗡嗡的聲響,隨流沙的增加,聲音會逐漸增大到嗡嗡如雷鳴.山下有一月牙形的小湖,四面都是流沙,而千百年來,湖水從未乾涸過,也未被流沙所淹沒.原來細沙在瀉到山下之後,晚風又會將它們重新吹向山頂.風兒輕拂著岸邊的雜草,湖水就像一塊綠色綠色的綢緞,映著藍天,映著白雲,映著鳴沙山,靜靜地漾著迷人的微波.
聞名中外的佛窟——敦煌莫高窟,就位於鳴沙山1500米長的陡壁上.一股清澈的泉水從鳴沙山腳下湧出,逶迤流去,消失在沙礫中.這兒到處是花草,古木參天,鳥兒爭鳴,整個莫高窟掩映在一片綠的懷抱里,景色秀麗而幽靜.呵!多神奇,像被神斧斬過一般的懸崖陡壁上,鑿滿了大大小小像蜂窩、像鴿舍一樣的洞窟,一層層上去直到崖頂.石窟外面的木構廊檐,懸空的棧道,使整個石窟渾然一體,格外壯觀.
據古代碑文記載,公元366年,一位名叫樂樽的和尚雲游到敦煌.黃昏的時候,他手拄錫杖,行至敦煌附近的三危山下,只見夕陽下山頂上一派金光,彷彿顯現出千佛的形象,他相信這片靈山必將是佛祖的聖地,於是決定在山對面的崖壁上開鑿一個佛洞,這就是敦煌的第一個洞窟.緊接著又有僧人,在這座洞窟旁開鑿了第二個洞窟.莫高窟由此誕生.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陸續修建,成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洞窟最多、保存最完好、藝術價值最高的佛教藝術石窟群.
莫高窟現存有壁畫雕像的石窟共四百九十二個,彩繪泥塑2410多個,壁畫更是浩如煙海,總面積達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如果將這些曠世奇珍展開排列,可形成長達50華里的畫廊.在這里遊人可以看到輕歌曼舞的飛天仙女,她們是能歌善舞,變化自如,是古代最美麗、最善良的象徵,表現了古代藝術家超凡的藝術想像力;還可以看到眾多泥塑,有的朴實溫順,有的文靜清秀,有的威武強壯,他們形態各異格局,栩栩如生;還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畫,其中的反彈琵琶伎,形象生動,舞姿婀娜,是敦煌藝術的代表作.
家鄉敦煌,正以它那豐富的物產,奇異的景色,尤其是譽滿世界的敦煌藝術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來觀光游覽,正在為傳播世界文化遺產作著重要的貢獻.

『捌』 歷史與我,作文

寫關於自己祖先的英雄事跡{別管有無直屬關系}
或寫在歷史書中發現的感悟
自己對歷史人物的看法
自己對未來歷史的期望
-------------------
在最後,別忘了用(啊!)抒發感情
強化中心

『玖』 我六年級 給我一篇歷史文化遺產作文 大約1000字

敦煌莫高窟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度頗為繁華,周邊石窟寺亦頗多。除了莫高窟,還有西千佛洞、榆林窟及東千佛洞等,共同組成了敦煌石窟群,其中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通常被看作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分支。西千佛洞位於莫高窟西南30餘公里的黨河北岸崖壁上,呈東西向排列,全長2.5公里,現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元的洞窟22個、壁畫約800平方米、彩塑34身,它的洞窟形制、塑像和壁畫的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十分相似,但由於歷史上的保護不周,目前殘損坍塌較甚。
雖然早在20世紀初就有羅振玉、王國維、劉半農等人在北京、倫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錄敦煌文獻,但對莫高窟的真正保護開始於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畫家張大千對洞窟進行了斷代、編號和壁畫描摹。1943年,國民政府將莫高窟收歸國有,設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由常書鴻任所長,對敦煌諸石窟進行系統性的保護、修復和研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常書鴻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約400個洞窟,搶修了5座唐宋木構窟檐,並將周邊10餘平方公里劃定為保護范圍。1984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將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為敦煌研究院,充實了科技力量,開展治沙工程,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和其他技術來加強保護工作。由於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會產生潛在性的破壞,近年造訪莫高窟人數增加,因此對日常參觀人數應該加以限制。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據一些古書記載,石窟數量達千餘個,至今在敦煌地區的石窟區,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東千佛洞石
敦煌莫高窟
窟、榆林窟和五個廟石窟等。單是現存在莫高窟的就有700多個,隨著日後考古工作的發掘,數字將不斷增加;在這些洞窟中,只是對留有壁畫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編號,目前就已有492個。
現存的492個洞窟中,保存著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紇、西夏、元、清、民國等時期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若把這些壁畫以一平方米橫向排列,長度可達45公里,是一座博大精美、無可比擬的歷史畫廊,所以人們喜歡把莫高窟比作"牆壁上的圖書館"。在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還保存著歷代彩塑3390身,其中圓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以及唐、宋、清、民國等時期的木構建築10餘座。另外,莫高窟曾於1900年發現藏經洞,保存了4至11世紀的佛教經典、經濟文書、文學、科技、史地資料以及帛畫、紙畫、織染刺綉等文物五萬余件。

最大面積的敦煌洞窟:是莫高窟第61窟,橫約13米。

最高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96窟,足有9層樓之高,裡面的彌勒佛像高33米,外建的九層樓更成為莫高窟最大建築,也是莫高窟的標志。

最小的敦煌石窟:是莫高窟第37窟,小得連人也不能進入。

敦煌石窟的繪畫總面積單計莫高窟的便有45000平方米,若把它比作縱高1米的一幅畫來計算,橫長足有45公里之多,這種規模使敦煌石窟堪稱世上最長最大的畫廊。
莫高窟的開鑿得緣於一位法名樂尊的和尚。據說,公元366年,樂尊雲游到此,忽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鑿下了第一個石窟。此後,許多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為了祈求前路的順利、生意的發達,紛紛在這兒許願開鑿石窟,請民間藝人繪上心中崇拜的神靈形象。從十六國到元朝,莫高窟的開鑿一直沿續了10個朝代。
帶著猶如朝聖般的心情,我們爬上長長的棧道,在手電筒微弱的光線中,莫高窟1200多年積蓄的寶藏一一呈現在眼前。
洞窟的四壁盡是與佛教有關的壁畫和彩塑,肅穆的佛影、飄舞的飛天……神秘庄嚴的氣氛,令人屏聲斂息。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其中數量龐大、技藝精湛的壁畫藝術。
莫高窟十六國時期的壁畫並不多,主要有描述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本生故事畫、宣傳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佛傳故事畫以及說法圖,集中在最早開鑿的二七二窟、二七五窟和二八六窟。那時的壁畫人物半裸體,有著極其誇張的動作,其面容、神采充滿了靜寂神秘的色彩,帶有一種西域佛教的意境和風格。
北魏時期的壁畫內容比從前增加了許多,不但本生故事、佛傳故事更加豐富,還出現了內容離奇、情節曲折的因緣故事。二五四窟的《屍毗王本生故事圖》、《薩那太子本生故事圖》和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圖》深深地吸引了遊人。
《屍毗王本生故事圖》講述了屍毗王歷經的一場血淋淋的考驗。為了從鷹口中救出鴿子,又為了不讓飢餓的老鷹餓死,曾發誓普渡一切眾生的屍毗王,甘願割下自己身上的鮮肉喂飽老鷹,然而苛刻的老鷹要求割下的鮮肉不得輕於鴿子,屍毗王割盡了全身的肉,卻仍然不夠,虛弱的他使盡最後一點力氣,自己站到了秤盤上去,結果大地震動,宮殿搖擺,飛天撒下五彩繽紛的鮮花,老鷹和鴿子都不見了,屍毗王也恢復如初。二五四窟的「屍毗王本生」是莫高窟所有這個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幅。正中高大的屍毗王將畫面一分為二,正目視著自己滿是鮮血的小腿,周圍較小的畫幅描寫了鷹追鴿、鴿向屍毗王求救、眷屬痛苦等情節。構圖把不同時空內發生的事情有機地結合在一個畫面上,使中心突出,有條不紊,顯示出作者高超的畫藝,不愧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組合式本生故事畫之一。
《薩那太子本生故事圖》描繪的是薩那太子捨身飼虎的動人故事。太子和他的哥哥到山林中游獵,看見母虎生了七隻幼虎,方才七天,飢餓不堪。太子大發慈悲心腸,勸走了兩個哥哥,就脫光衣服跳下山去,以身飼虎。但餓虎已沒有力氣接近他。他又重新爬上山崖,用竹子刺頸出血,再跳下去,餓虎舐了血,然後啖其肉。他的兩個哥哥回來見了,放聲痛哭,他們收拾了弟弟的骸骨,回告悲痛欲絕的父母,隨後建造舍利塔,將太子遺骸供入塔中,虔心供養,使薩那早日功德圓滿。二五四窟的《薩那太子本生圖》,人物神態神情都描繪得十分生動傳神,因年久變成暗褐色的色調,更表現出一種陰暗凄厲的悲劇氣氛,讓人久久駐足。
九色鹿的故事許多人已是耳熟能詳,二五七窟的《鹿王本生故事圖》用一長條橫幅展開了連續的情節,將鹿王救起溺水人、王妃夢鹿、國王懸賞、溺水人告密、帶領國王圍獵、鹿王講述拯救溺水者經過、國王放棄追捕、王妃氣死等一系列故事情節生動地描繪出來。二五七窟的這個故事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線條剛勁有力,中心突出,層次分明,堪稱北魏的經典作品!
北魏時代的壁畫人物,臉型已由橢圓而變得略顯修長。畫的線條更加熟練、圓潤,頗有「行雲流水」之妙。色彩的蘊染也逐漸改進,顯得人物更真實、可親了。
北周時代的莫高窟,突現了一種新式的佛像畫。菩薩們個個體態短壯,上身半裸或著僧祉衣,腰裹重裙,肩披大巾。他們的鼻子、眼睛、眉毛、牙齒、下巴統統是白色,好像一種特殊的裝扮,奇特而新穎。這時期的二九0窟,還保存著莫高窟規模最大的佛傳故事畫,它也是世界上最完好的早期石窟壁畫。長達27米的壁畫,向人們講述了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從乘白象入胎、菩提樹下誕生,到比武娶親、出遊四門、樹下問道,再到逾城出家、得道成佛,一個個誇張離奇的傳說,盛寓著一個修煉成佛的故事,叫人感思起人世的苦難和成佛的道理來。隋唐是北魏之後佛教發展的又一個昌盛階段,加上那時候國力強大,社會繁榮,藝術成就也登峰造極。莫高窟現存洞窟半數以上為隋唐所建。與前代偏重佛本生及說法圖不同,這時期的壁畫更多是以「經變」與供養人為主的題材,或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或描繪開窟造像者的肖像,光彩煥然。
三二0窟的《西方凈土變》是一幅盛唐時期的作品。畫面中部一個綠波浩渺的七寶池,雕欄環飾,各色蓮花盛開。佛及菩薩坐於蓮花之上,面目慈祥;池中童子嬉戲玩耍。寶池上端,碧空晴朗,彩雲繚繞,化佛騰空,飛天起舞,天花亂墜。寶池下方,樂師演奏著各種樂器,舞伎寶冠羅裙,跳起西域的胡舞。整幅壁畫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
隋唐時期的大型經變畫還有如隋代四二0窟的《法華經變》、三二一窟的《寶雨經變》,初唐三二九窟的《彌勒經變》等等100多幅。它們均拋棄了早期陰森悲慘的情調,而以明亮、歡快的氣氛代替。那飛揚的舞蹈、滿是金銀珍珠的寶山、輕盈皎潔的池水無不流露出人們對喜慶昇平的佛國世界的美好幻想。壁畫中的人物造型時代特點鮮明:男子寬衣博帶,氣象雍容;女子體態豐肥,艷麗多姿。尤其是菩薩像,端莊文靜,窈窕可愛,溫柔親切,尤添了幾許現實生活里的女性之美。
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個反彈琵琶的飛天仙女的形象。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沖雲霄;有的從空中俯沖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游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像世界。
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里,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像力量吧!
莫高窟外,無邊無際的大漠折射著驕陽刺眼的光芒。登上鳴沙山,腳下沙丘林立,風沙繞山吹過,轟鳴作響;彎彎的月牙泉靜靜地躺在山腳。曾經繁盛的敦煌故城如今也只有殘垣斷壁了,風沙掩埋了歲月,掩埋了古老的絲路,卻無法湮滅這里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化。那凝聚著千年人類智慧的莫高窟,將會不斷吸引後來者的想像與探尋,一代又一代……

閱讀全文

與作文小學敦煌石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