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30集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30集

發布時間:2021-01-01 19:53:14

小學生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在課堂中,由我們去擔任學習的主角,讓我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的共同心願。
一、 數學課堂上我們想操做、愛操做
數學活動課是我們都愛上的課,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分成小組,通過自己動手去測量、拼湊、剪切、計算,去探索發現的規律、掌握數學知識。這樣,即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我們的思維能力,而且讓我們初步嘗到了數學家研究問題成功時的滋味,使我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倍增。
例如,我們上《平行四邊形面積得計算》這節課時,老師讓我們分成幾個小組,發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小紙片,讓同學們互相討論,怎樣使一個平行四邊形經過剪貼、拼湊變成一個我們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呢?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有的同學發現可以用剪刀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把它剪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直角梯形,然後可以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一些同學又發現還可以從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就得到兩個直角梯形,依然可以拼成一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就是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由此,大家終於自己找到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為:S=ah。
二、數學課堂上我們想發言、愛發言
那是一節活動公開課,哇!後面的聽課老師一大片,我們真有點緊張呢!上課前我就想即使我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能表達出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老師幽默地說:「我們現在玩一個「過期」的游戲」,我們正納悶呢,老師又說「過期」的游戲就是「過7」的游戲,遇到含有7的或者7的倍數都要說「過」。哦,逗得我們哈哈直笑,在非常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游戲,這時候我發現同學們不願說話的也開始活躍了,原來不敢說話的也打消了顧慮。我還記得那節課老師講的是 「時、分的認識」,學生對「時針指在2、3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2時55分還是3時55分出現了不同意見,展開了被一場別開生面的爭執。這時老師讓我們結合自己手中鍾表模型分組討論、探索,最終得出了統一答案。

小學數學論文

給你篇範文看看吧。
題目: 貼近生活,化繁為簡
------將數學問題轉化到實際生活中來
中山市華僑中學 數學 林綿
「數學問題生活化」這是新課改數學教學理念之一。面對復雜繁瑣的數學問題,教師如果選擇的是直接的授課式灌輸教學,吸引的只是基礎好聰明靈活的學生,而有一大部分學生會覺得問題枯燥乏味,難以理解。如果可以轉化形式,把問題放入到實際生活中來,這樣會使得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豐富課堂,使得大多數學生願意接受老師的導,將思維放到自己平時熟悉的情境中,化繁為簡,從而去分析解決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只有教師導得好,學生的思維一旦打開,就如找到了泉眼,源源不斷的解法接踵而來,興趣培養出來了,數學學習就好像不再困難,學生自然就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了。
思維是解題的關鍵,教師交給學生的應該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即是思維的方向,而不是單一的方法或者答案。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容易將學生思維格式化,即告訴學生公式,結論,這一類題型該如何解決等等。。。。。。。這樣會使學生變得按部就班,不願意思考,思想的源泉一旦枯竭,數學學習就變得被動甚至討厭學習。因為我們知道,數學問題是多變的,同一個公式推導方法都有很多種,同一類型的題形式也是變換多樣的,今天我們教給學生的,考試不一定考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自信去迎接挑戰。
數學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復雜,有些問題關系難理清,怎樣把問題簡單化,吸引大多數的學生動手去分析問題,這就要我們在教學中善於改變教法,簡化問題,使學生敢於去跟著老師思考問題。有很多的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在教學中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創設問題情境,抽象復雜關系為簡單關系,這會使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有味。
初中階段的學生最害怕應用題,一段文字里的關系,常常弄得學生暈頭轉向,等量關系找對了,數量關系又不清不楚。如果可以把問題轉為生活中具體的東西,問題就簡單化了。
例如一道行程關系應用題:肖明從家到學校上課,開始時以每分鍾走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鍾,這時他發現,若根據以往上學的經驗,再按這個速度走下去,將要遲到2分鍾。於是他立即加快速度,每分鍾多走了10米,結果早到了2分鍾。肖明家到學校有多遠?
分析:解應用題我們知道是找等量關系,可以設肖明家到學校有X米遠。等量關系即是:原來走所用的時間與改速後所用時間的關系。但這時,學生會很迷糊,一個遲到,一個早到,到底是否剛好准時到呢?問題出現,遲遲不敢動筆,如果教師此時把關系——實際比原來少用了四分鍾,答案直接告訴學生,那樣學生會依葫蘆畫瓢,關系是找對了,可是還是一知半解,為什麼呢?這樣的授法會使學生覺得數學深不可測,懼怕心理會產生。如果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把問題放在我們上午上學時,本來我應該7:00到學校,會遲到2分鍾,即7:02分到校,但我改變了速度,所以早到即6:58到了學校。這樣,關系顯而易見,後來比原來少用了四分鍾,這樣可列方程為:(X-50*2)/50=(X-50*2)/(50+10)+4
這道題這樣分析學生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得到關系,再遇到類似問題,學生就可以把這種方法結合來用,數學也就不困難了。
函數關系型題,也是學生害怕的一種題,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單一簡單還容易解決,稍微復雜一些的,學生就覺得束手無策。
例如:某旅社有客房120間,每間房間的日租金為50元,每天都客滿。旅社裝修後要提高日租金,經市場調查,如果一間房的日租金增加5元,則客房每天會出租減少6間,不考慮其他因素,旅社每間房的日租金提到多少元時,客房日租金的總收入最高?
分析:很多學生會考慮設一間房的日租金提高X元。並列出以下式子:Y=(50+X)(120-6X).顯然是錯的,基本的關系是對的,但是沒有處理好增加的5和減少的6的關系。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問題放到實際生活中,把數據換簡單,若是我們在交易買賣鉛筆時,每減少4角錢,可以賣出多兩只鉛筆,那麼減少2角呢?就是一隻;那1角呢,從而推出X元就可以賣多X/2隻。問題簡單化了,學生好像找到思考的邏輯方向,敢於去討論問題,增加5元與增加一元的區別,增加一元,即減少租出6/5間;增加X元,相當於減少(6/5)X間。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得出關系Y=(50+X)(120-6/5 X)
類似的,還有增長率問題,面積問題等等,這些學生害怕的問題,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這樣的教學,在教的過程中不僅簡化了問題,使學生愛學肯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解題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而且使學生了解原來數學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是有用的,從而使學生重視數學。學習的主動權回來了,學習就生動有趣了。
貼近生活,在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太多了,如平時銀行存款,利息與本金的關系,買賣中成本和利潤的關系,生產中,效率和總量的關系等。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在教學中,可以轉化的東西就非常的多。把問題簡單化,引導學生大膽設想,不僅解決的是問題,還可以開發學生思維,使得整堂課活潑生動,把數學的難拋之腦後,有的只是探討,研究,解決,總結,獲取。這樣,師生的收獲會非常豐厚。
貼近生活,化繁為簡。教師在教的過程中大膽設想,把問題生活化,原本枯燥的學習變成身邊觸手可見的事實,這會使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高,數學學習就不再困難了。

③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4年級大全

駁論是以有力的論據反駁別人錯誤論點的論證方式。有三種方法: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也就否定了論點,與直接反駁論點具有同樣效果。一篇駁論文可以幾種反駁方式結合起來使用,以加強反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1)反駁論點,即直接反駁對方論點本身的片面、虛假或謬誤,這是駁論中最常用的方法。
2)反駁論據,即揭示對方論據的錯誤,以達到推倒對方論點的目的;因為錯誤的論據必定得出錯誤的論點。
3)反駁論證,即揭露對方在論證過程中的邏輯錯誤,如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的矛盾,對方各論點之間的矛盾,論點與論據之間矛盾等等。
立論和駁論都是一種證明,無非一個是從正面證明其正確,而另一個是從反面證明其錯誤。它們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論證方法。
(二)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三段論式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常見的論證結構:a、總分式結構 b、對照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並列式結構
(三)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例論證(例證法):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作用:突出全面地論證觀點(主論點或分論點),讓人印象深刻)

④ ★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今天,我在做數學家庭作業時遇到一道難題:甲乙丙三個班一共有161人,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乙班有多少人?剛一看就傻眼了,題目中只告訴了我三個班的總人數和三個班人數的關系,用三個班的總人數除以三個班除不了,我越想越糊塗了,於是我只好向媽媽發出了求救信號:「媽媽快來,我遇到難題了。」媽媽聽到了我的喊聲,忙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走了過來。

媽媽將題目讀了一遍想了會兒問我:「你能不能根據題目給的條件畫出線段圖?」被媽媽這一問,我突然想起了之前老師教的:在題目所給的條件里,有關系就可以畫線段圖。這道題目的關系是甲班比乙班多2人,丙班比乙班少6人。這句話中沒變的是乙班,那先畫乙班的線段圖,再根據這句話畫出甲班和丙班的線段圖。


根據這個圖我發現:假設甲班比乙班多的2人給丙班,這樣甲班和乙班人數就同樣多,此時丙班的人數就比乙班的少4人:6-2=4(人)。這時只要丙班再加4人,就和乙班的一樣多,同時總人數也多了4人:161+4=165(人)。這樣就可以平均分了:165÷3=55(人)。這時乙班的人數就算出來了,是55人。同時甲班和乙班的人數也就可以算出了:甲班:55+2=57(人)丙班:55-6=49(人)。最後我又驗算了一下,將三個班的人數加起來:57+55+49=161(人)正好是161人。在媽媽的指引下,我終於用我所學的知識破解了這道難題。這件事讓我明白: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時,千萬不能慌張,一定要冷靜地思考,將平時所學的知識在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想一遍,再根據題意從中找出適合解題的方法,再多難的題目都會迎刃而解。

⑤ 小學數學小論文

可以自己選一些有用的呢,希望能幫助到你。
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好習慣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證。
一、 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和認真閱讀課本的好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老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言或小組員討論發言時,大部分同學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未能做到專心傾聽同學的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常常利用學生喜歡表現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都來做小老師,對發言的同學作一個評價,如:說一說你認為發言的同學說得好在哪裡?不足在哪裡?你給他什麼建議等等。很多時候,都是由於這一環節,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並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分析、想像、概括、推理等有規律的思維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沒有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會在多方面體現到其弊端:如做練習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一半,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的題目。如:我記得在一次測驗中,其中一題目為:請在下面的方格紙中畫一個直角,再標出它的各部分名稱。對於後面一個問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未能完成,原因在於沒把題目讀完。對於解決問題的題目,大多數同學只讀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數字或個別詞語做題,不作深入思考,而是憑著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看兩個數字相加超過一百肯定不對,一定用減法做了,因為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又如:在求兩數相差的題目時,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是多麼的重要。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於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麼,他也跟著說什麼,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對於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讓優生多發言,鼓勵他們多開動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對於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題目,多把機會留給一些稍微差的弱勢群體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對或答對一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他們動腦筋的慾望。學生的潛能是個不竭的寶藏,你對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助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並發創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統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麵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後,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我不吭聲,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後,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後我問學生:為什麼看了兩次都為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准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麵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鍾視頻播完後,各個小組都有了統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三、 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好習慣。
數學來源於生活。本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並把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思想,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後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里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總結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後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對換。
四、培養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的好習慣。
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合理的、有利於後繼發展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為創新提供一定基礎。如:我在教完「5的口訣」時,給學生出了很有興趣的一道題,我問:你知道羅老師今年幾歲嗎?猜出來有獎品喲!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然後出示一幅有規律排列的糖果圖,橫排7顆,有5排我接著說:「羅老師的年齡數隱藏在這幅糖果圖里,看誰能很快數出一共有多少顆糖果的辦法。」同學們爭先恐後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把7看成6,就有5個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說:我先看成5個5,再加2個5-------。就這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紮根、結果。

⑥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500—800字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語言

靖江市新橋鎮禮士小學 朱詠梅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准確性。

一、學會閱讀數學,從中感悟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致,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二、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數學語言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比如:在教學《現代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運算時:44×25=?我教給學生的一種算理:44×25=11×(4×25)是根據三年級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為兩個數的乘積,再運用乘法結合律。我講述後,又請幾名學生復述這種算理並且出了幾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說。接著再問,還有比其它的解題方法呢?既讓學生鞏固這種算理,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為學生講,老師聽的輕松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採取各種形式,讓學生發展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如名數之間的化法:2米6厘米=( )厘米,可讓學生敘述:2米就是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於206厘米。簡單的兩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3、讓學生小結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大小比較之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著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塗、想、說」進行。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①多種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幾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樣?塗:塗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塗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它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

⑦ 小學數學的論文到底怎麼寫

第一步,選題、選材。
要想寫什麼內容的文章,無論是理論探討方面,還是教材教法方面和解題方法技巧方面,以及教學經驗總結方面,對闡述問題的深度、廣度等,要心中有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主題性。無論選擇哪方面的內容與具體題材,都必須力求具有先進性、針對性和實踐性,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根據文獻檢索方法,盡可能多地查閱資料,掌握國內外最新研究動態。其次,深入鑽研這些文獻資料,看看能否得到進一步啟發,有無新的見解。盡管選題可能重復類似的題材較多,但也可以從不同側面結合不同實例,根據不同對象寫出一定的新意來,使觀點更明確,方法更有效,使其先進性、針對性、實用性更強。第三,選題要從實際出發,題目大小、題材的深度和廣度要恰當。
第二步,擬綱、執筆。
論文選題確定後,就要注意寫好提綱,這是寫好文章的基礎。首先,要將內容、結構布局好,要擬定一個寫作提綱,准備分幾個部分,各個部分集中講幾個問題,這些部分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如何,都需要進一步精心設計,使其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其次,要注意各種文章的特點。寫理論性的文章,最好能再確定大小標題,敘述上力求論點明確,可信度強,便於別人借鑒;寫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應進行比較,提出改進意見或提示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等。
第三步,修改、定稿。
修改是文章初稿完成後的一個加工過程,它包括對論文文字的修飾,以及科學性的推敲等。論文初稿形成後,應從頭至尾反復地閱讀,逐句逐段推敲,審核一下文中的論點是否明確,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合理,結構是否嚴謹,計算是否正確等。一篇好的小學數學論文,應該是數文並茂。就是說,既要有好的數學內容,又要有好的文字表達。所以,文字的工夫對數學論文來說很為重要。數學論文,貴在朴實,少用浮詞,免得沖淡文章的中心,文字應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用詞應准確簡煉,表達完整,特別是中心內容一定要闡述透徹清楚。此外,書寫要規范,題號、圖號、標點也要正確。修改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只有對文稿反復推敲、修改,才能消除不應有的錯誤。只有經過反復修改加工,文章的質量才會不斷提高

⑧ 小學數學論文,給幾篇例文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構想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為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就要落實「掌握知識、發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為既有豐富的知識,又有高尚人格的 主體性的一代新人。這里的所謂人格,是指學生的能力特徵和品德特徵的總和。這不僅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 奮斗目標,也是督導評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依據。現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問題,構想如下:
一、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總體評價的構想
1.教學指導思想是否符合現代教學論原則;通過教與學雙邊活動是否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 過程和意志過程。以促進每個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和提高各種數學能力,完善人格,獲得全面的發展。
2.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確定是否有利於全體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小學數學最佳知識結構。即,那些 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則、規律、公式和數學思想組成的知識系統,並且是按照小學生身心發展規 律,能被小學生所接受、理解、難易適度的知識系統。
3.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潛在智能的開發和提高;是否通過「獲得 知識」和「應用知識」兩種途徑培養和形成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 手操作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4.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個方面」的落實,又兼顧「因材施教」的推 進。
5.課堂教學是否較好地體現了「認知結構」、「教材結構」、「教學結構」三者和諧一致的整體關系。
6.全體學生在求知的全過程中,興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如何,發 展趨向是否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7.進行「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課時教學效果的量化測試和「智能」與「情意」方面相應的課外跟蹤考 查結合。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三維教學目標」評價的構想。
(一)對「掌握知識」的評價構想。
實施素質教育,並不是要改變知識及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地位,並非要降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 量,而是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所涉及的內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廣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把知識的 形成過程放在教學的首位,使學生經歷真正的認知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遷移的生動 的活潑的知識結構。那麼,應該如何評價小學數學課「掌握知識」的教學,筆者認為應包括以下內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為導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實;
②感知材料的選擇是否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
③感知階段的誘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現區,展開求知探索;
④新、舊知識交接點的確定,是否便於快速促成學生認知的正遷移,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起學生「短 兵相接」的思維交鋒,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
⑤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於學生省時優質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鋪設是否有助於學生在揭示新知本質的求知過程中,展開高效的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 判斷與推理、抽象與概括。
②學生在歸納總結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經過了一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支柱,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又將已理 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③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確、全面、深入;學生對新知本質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確、全面、深入 淺出,表述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學生在探求、獲取新知中個性意識傾向性作用的發揮如何,全員參與的競爭質量與程度怎樣。
⑤教師指導學生求知獲取的「投入」與學生學會求知方法,得到收獲的「產出」是否成正比。
(二)對「發展能力」的評價構想。
能力的發展只能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離開知識,能力就成了空中樓閣。「發展能力一定要結合知識 的傳授過程去進行,知識有其能力價值,它凝聚在知識之中,不思則暗,深思則寬,不著重分析挖掘,不在知 識傳授過程中充分發揮,就會落空。」發展能力必須結合知識體系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列,有層次地由低級 向高級逐步提高。練,是形成和發展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就小學數學綜合課「發展能力」的評價而言,應 包括下列內容:
1.對課堂「半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給出的題目是否屬於緊扣新知要點的基本型題目;是否便於全體學生直接運用新知,起到鞏固理解,強 化記憶的作用。
②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立足於學生主動積極地解決問題,以思維能力的訓練為核心, 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與「放」適度,不包辦代替學生對新知的再現。
③學生運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題目的技能和敘述算理,或法則或解題思路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否達到規定的教 學目標。
④教師在本階段的課堂小結是否切中由學生板演和課堂巡視所反饋問題的要害;「結語」是否有助於學生 對新知要點的再現和發展。
2.對課堂「獨立性練習」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本階段習題設計是否由三類不同要求的題構成;這些題目的編排是否便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類題目的要求如下:
低檔題:比基本型題目稍有變化,其目的是讓學生獨立運用新知解題形成技能,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記憶 。
中檔題:以新知為主體的綜合型題目,題目的編排既突出適度的綜合性,又帶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 培養和訓練學生解題的綜合能力和靈活性。
高檔題:思考性較強,略有難度的題目。這類題目不超越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思維能力的限制,用以解決「 吃不飽」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飽」學生競爭意識的激勵,推進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勝心。
②在本階段中, 教師是否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練習時間(區間為10至15分鍾);是否較好地完成本階段課 時教學任務,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
3.對「獨立練習交流與課堂總結」層次的評價內容。
①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練習交流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寬松、和諧、自信、民主的課堂氛圍。
②教師對學生的解題交流與評定是否立足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廣闊性、創造性;是否致力於培養學 生勇於探索、不斷進取、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學習品質。
③師生合作的課堂總結是否提綱挈領,簡明扼要,便於學生回顧求知過程,掌握新知要點,獲得求知啟迪 。
(三)對「陶冶情操」的評價構想。
人的智力商數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數卻是後天的培養和努力的結果。科學界已提出:一個人的「智商 」只佔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決定人類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個具有主體性的人, 其核心素質是高尚的人格。通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去陶冶學生應具備的道德情操、科學品質,已是當務之急。 為此,學生在求知過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質量與程度,應當作為評價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 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把「陶冶情操」與「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同步進行,有機結合;是否做到 為此不遺餘力,持之以恆。
總括起來說,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三個方面。學生從 事學習的正確認識是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動的基礎;良好的情感又能推進學生的認識和行動;而堅強的意志則能 使學生鍥而不舍地提高認識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評價學生的「認識過程」,旨在界定學生揭 示事物的本質以及事物間的關系和規律的水平,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改革的信息,有助於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獲得智力技能和開拓學生的創造能力。評價學生的「情 感過程」,在於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養。評價學生的「意志過程」,使教 師明確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學生成才的必備素質,在教學中加強砥礪學生意志的教學力度,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學 習目的,在求知中勝不驕,敗不餒,知難勇進,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據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圍繞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去評價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⑨ 小學數學小論文範文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論文範文30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