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新授教學簡案

小學數學新授教學簡案

發布時間:2020-12-31 15:55:06

A. 怎樣做好小學數學新授課的練習設計

新授課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在教學過程中,練習是一個比不可少的環節,是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掌握教學情況,進行反饋調節的重要措施。
如何優化新授課練習設計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新授課教學中,教師緊扣教學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練習。
一、准備練習
一般情況下,在新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一種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組,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種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一隻地分散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思想上的准備。
如教學「乘法分配律」時,可以設計兩組題:比一比,哪組算得又對又快?
A組:①73×35+73×65 B組:①73×(35+65)
②98×101+2×98 ②98×(101+2)
③135×45+135×55 ③135×(45+55)
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熱情高漲,很自然地導入新課。這樣的練習設計既關注了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又抓住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從而增強他們數學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
二、探究性練習
「自主探究」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獨立解決新問題的一種自主學習活動。「探究性練習」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學習活動。數學課上,學生不應是進行專項訓練的機器,而應是認知過程的探究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只有通過動口、動腦等一系列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從已知到新知的轉化,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在「三角形內角和」新課授課中,我設計一下練習:
1、量一量。讓學生分別量出事先准備好的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然後把三個內角相加。
2、折一折。讓學生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折在一起。如圖:
3、拼一拼。讓學生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內角撕下來:拼在一起。如圖:
然後教師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同桌或小組成員交流一下。
此設計是運用整體思想,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
三、反饋練習
講解新知識要安排鞏固練習,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教師緊緊圍繞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通常分三個不同的層次:基礎題——砭變式題——提高題,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例如:教學「商不變的規律」後,我設計了下面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題
25÷5=90÷18=5
250÷50=900÷180=( )
2500÷500=9000÷1800=( )
25÷5=90÷18=( )
250÷50=270÷54=( )
2、變式題
700÷20=35
70÷( )=35
( )÷200=35
3、提高題
54÷3=( )÷2=162÷( )=( )÷( )
這樣的練習設計,一方面幫助學生實現新知識的「內化」,達到進一步理解鞏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獲取反饋信息,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
4、拓展性練習
拓展性練習既是知識「內化」過程的延續,又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條途徑。在新授課教學中,設計一些拓展性練習,可以讓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在課堂上吃得飽,吃得好。而其它學生也因此拓展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學到的知識能靈活運用。
在學習「小數乘法」之後,我設計了如下練習: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這樣的設計,溝通學生小數乘法知識間的相互練習,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進了學生數學素質持續和諧發展。

B. 我是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小學數學老師,經驗不足,請問哪個網站的數學教學視頻教案及教學計劃齊全且質優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總體看,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准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組織攻關教師和教研組長參加處組織的新課程標准及新教材培訓學習,並參加處研究性學習培訓。在各年級組織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全體數學教師集中由黃麗娜陳艷紅兩位教師二次分學段培訓,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組織了第六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准,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復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級教研組《循環小數》一課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獲?多,課前准備不流於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的群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課後的反思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十一月中旬我們舉辦了為期一周第六屆 教學節,七位教師分別代表各組講了課,三節評為優質課,這次公開教學,呈現開放性,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六年紀《圓的周長》的設計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機,學生通過量、饒、滾找出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用計數器把測量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算出,填寫報告單,觀察數據發現倍數關系,由「是——也是——還是——總是」最後概括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較強的數學思想方法得於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周長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四年紀 《乘法的簡算》一組連乘計算題計算,學生發現了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的規律,然後觀察數字特徵,變序、加括弧達到簡算。設計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已有數據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等環節,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五年紀《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情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路程逐漸縮短的規律。得出兩物體相向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綜合起來看這次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 反思 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 李巧蓮老師以《千米的認識》的教學獲市教學能手; 在11月30日進行的處第5批「推門好課」教師的復查驗收中,梁愛英 黃麗娜 王桂榮三位教師的《乘法的簡》課被評為特優課;陽泉市陶行知研討會作課《乘法的簡》受到與會的教師好評。12月22日山西省示範小學驗收時王桂榮的《認識一位小數》受到驗收老師和領導的好評。12月中旬,4位教師參加了山西省《教與愛》名師授徒研修部的學習培訓,聆聽名師楊少波的專題講座,觀摩其示範教學,領悟名師的高尚師德,探究名師精湛的課堂教藝,並在全校公開教學,受到名師認可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一月十二日王桂榮赴盂縣作課,作為一個契機,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引一個三年級評語例子:「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的認識》,石晨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記錄較遠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測、估計較遠的距離,在這方面是班裡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這個以定性為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應該繼續努力。

本學期我們在作業評價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做法是日評、周評、月評一條龍,老師評、學生評、小組評,、家長評一條龍,老師對一日作業做出評價,學生自查後對評價結果登記在作業情況扉頁欄中,周五下午學生以小組評定等級後帶回家,有時把班裡同學好的作業帶回家,雙休日家長對孩子一周的學習、作業進行評價、了解、對比後對孩子的學習提出要求,周始老師綜合激勵換星,(2個優A換1枚章)學生每周都為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又轉化為每天的學習行為,使他們日復一日,周復一周,不斷地吸取經驗,經常進行彌補,月末進行爭星活動,學生在一個月內品嘗自己學習成功的喜悅,或向他人學習,每一個月是一個新起點,學生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將學生的學習距離縮短,(9、10、11、12、1)五星級作業評定,極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既看到學習的進步,又有了學習的動力,並樹立起學習的目標,較好地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

四、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並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五環節的考評主要形式有以下四個:

1、自檢——管理上,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師對照有關制度,檢查自己所有的職業表現是否規范、得體。

2、互觀——由組長牽頭,組員間互觀交流,取長補短,加強隨機教研。

3、校查——A隨機查:管理人員進課堂(通知聽課、推門聽課、跟蹤聽課),聽課、看教案、查作業、查學生學習習慣、態度、效果等一條龍式的檢查。B集中查:每月對不同年級、不同常規項目集中抽查。

堅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組活動,矯正疏漏,拋磚引玉,反饋考核情況,並將常規五環節量化在校園網,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規工作抓嚴、抓細、抓實,促進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

全體數學教師從點滴入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鍾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隨機教研的話題,新老教師互學互促,扎扎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班裡抓單元驗收的段段清,並跟蹤五名好差生進行調查。為了使新課程標准落實進一步落實,引到老師走進新課程,拋磚引玉,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及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體現,分了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統計與概率四個領域來命題,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優化筆試題目的設計,設計知識技能形成過程的試題,設計開發性試題,設計生活化的數學試題,在11月12日進行了期中質量檢測,全校學生全都參加,及格率為97%,優秀率為78%。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並對本班前後5名學生跟蹤調研,細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學生的情況,找准今後教學的切入點,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立足課堂,夯實雙基。

與此同時,我們統籌安排學生在校一日活動,課外興趣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時間、內容、老師、場地均得到落實,各興趣活動期中組織匯報表示,12月底結合迎新組織展示。學生在多樣的興趣活動中不僅鞏固、運用了所學的知識,也為今後構建新的知識結構,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具備創新精神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第一課堂打基礎,第二課堂發展特長。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准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觀博,希望對你有用

C. 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國內外研究的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

在新授課中,應用「參與探究型」課堂教學結構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以發展思維為目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參與探究型」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模式是:問題——探究——概括——答疑—總結

D.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有哪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
學生是數學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正確地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生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發展,以及運算、空間觀念、統計、解決問題等數學能力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的發展;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的結果,更要關注課堂教學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教師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與基本要求,在全面駕馭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知識結構和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能力、業務水平、文化修養、教育觀點、師德和思想素質的綜合表現.

E.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新授課有哪三種

一、教師要掌握新知識教學的基本環節.
二、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學習.
三、每一個教學專環節要落屬實到位,有效.
1,創設問題情景應該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學生活動成敗的關鍵.備課時,教師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科書內容,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2,要擴大學生活動的空間.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要積極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但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小組交流時,不要進行集體講述,要使學生充分的活動.
3,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盡量避免一問一答的交流方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勇於辯論,教師不可隨意打斷學生的思路.
4,課堂訓練要目的明確,層次分明,講求實效.訓練形式應該多樣化,盡可能避免重復單調.練習題的設計應遵循下列要求:(1)基本練習覆蓋面要寬,起點要低;(2)練習題量要大些,對比較重要的知識重點練習,比較模糊的知識集中練習;(3)練習要分層進行,由淺入深;(4)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各類學生有所兼顧.
5,此新授課的基本操作模式是結合當前的教學改革形勢制定的,各環節反映了新授課的基本規律.教學時,教師要先入格,待熟練後,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大膽創新.

F. 淺談怎樣上好小學數學新授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教學的一個良好的鋪墊。高爾基在談到創作體會時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萬事貴乎始」,就像聽故事,假如開頭很出色,你肯定會希望一聽到底。其實,數學教學也是如此。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環,要把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向40分鍾要質量,這就要求老師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要不斷加強。教師在導入新課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精心設計好導入的方法,用貼切而精練的語言,准確、巧妙地導入新課,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新課導入要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和簡潔性,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要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要能啟迪學生的思維教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就要求老師們不斷反思,不斷進取,不斷從實踐中去創新。
一、復習舊知識,學習新授課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新課的課程設計成為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直接為新課的成功與否做准備的,由此可見新課教學的導入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回顧舊知識是新課教學的常用方法。老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造出具有新穎的學習方式,不斷嘗試多種教學活動,使教學更具活力,使學生更加快樂,在教學中滲透愉快教學。
為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點、難點,大綱(課程標准)是復習依據,教材是復習的藍本。我在教學中經常把卡通形象用於教育教學。這個讓孩子們心動的形象出現,學生既容易接受又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設情境,故事導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情景。復習時要弄清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及各知識點易出錯的原因,這樣做到復習有針對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營造民主、平等、和諧、開放的課堂氣氛是多麼重要。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於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師根據課堂內容,教學開始,「設疑」作為學習的先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新課導入往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問題是教師有意識地設置障礙,使學生產生疑問,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一種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維導向。用設問引起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積極地學習。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思維過程通常是從需要應付某種困難,解決某個問題開始的。我們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提出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學生如果有疑問,就會引起懸念,使心理是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教材是培養能力的載體,對學生進行啟智,給學生設置問題讓他們去解決,給學生時間去思考,給學生製造懸念讓他們去探究,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去發展,去競爭,去創造。教師要善於在靜態的教材知識信息中設置矛盾,巧妙設疑,創設良好的思維情境,使學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一開始就進入最佳狀態。用發問導入新課,教師針對跟新課內容有聯系的問題,學生有所了解,但又不甚清楚的知識向學生發問。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產生了解和探究的慾望而導入新課。
三、多種教學方式並用,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游戲導入教學法就是指創設的問題游戲情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感到他們才是學習的主人,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點轉換成「游戲」,通過游戲的感性活動,引導學生從游戲中讓學生完成學習目的,從而進行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例如:教學《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應用題》時,創設的問題游戲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置身於游戲之中,思維會更活躍,能增添學生學習知識的樂趣。
亞里士多德提出「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懸念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觸發學生的求知動機,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讓學生敢於質疑,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課,要以點拔為主採取激勵、暗示、提醒等方式,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數學課的導入設計妙的話,學生的求知慾望就高,教學的目標就能夠達到。上課開始,讓學生先練習,再分析,使大家明了錯在何處,為什麼錯,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就知識的理解,又為學習新知識掃清了障礙。
古人亦說:「經師易求,人師難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拓展教育空間,縮短師生距離,贏得學生的信賴,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導入新課的方法,當然不止這些,教師在實施導入時,可以試著用這些方法,也可以以舊拓新,挖掘新的方法技巧。但要注意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把導入新課視為一環,要簡明,緊扣課題,切忌喧賓奪主,影響正課進行。只要導之有方,就能事半功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有一個寬松的環境,和諧愉悅的氛圍。相信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使他們的創新潛能被充分的開發。

G. 基於課程標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流程

一、 教學設計的意義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提高學生素質的最基本的途徑,有效地設計教學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條件。 「直覺不是有效課堂表現的關鍵,實際上,收放自如的優秀表現是經過周密計劃的」。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多明顯的成績,教師普遍認為學生思維更活躍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上,做了許多創造性的勞動。但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以各種學習和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理念、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小學數學都研究什麼,小學生六年中要學數學的哪些內容?從數學內容層面而言,小學數學研究對象是數與形。研究數與形的表示、意義、關系和度量四個方面。
三、如何使教學設計更有底蘊
1 .追尋本質,將數學學得通透些——要有高度
2 .放慢腳步,把教學過程拉長——拉大半徑,拉大密度
教學內容分析要關注數學本質,整體把握數學內容——將數學學通透些,數學才會更簡單。
教學活動的設計——給學生多一些空間,學生才會施展數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設計既包括對一節課的設計,也包括綜合性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的教學設計在關注教學目標的同時,要關注有利於引發學生的觀察、思考、探究,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
四、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參與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份。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於最活躍狀態,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備。可見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學習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形成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產生躍躍欲試的探索意識,以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教學中,教師可採取講故事、猜謎語、念兒歌、開展游戲等形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實際內容聯系起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需求
2、精心設計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新課標主要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動式教學,教師通過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學生認識的不平衡,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為了提高探究的質量、合作的效益,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精心設計問題。合作探究從問題開始,教師設計的問題應注意六性:一是挑戰性。問題能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二是思考性。問題雖與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有密切聯系,但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有一定距離,必須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過合作探究才能獲得結果;三是開放性。問題的答案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但不是唯一的,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拓展思維;四是層次性。問題能激發不同層面學生的成功體驗。五是現實性。問題必須是真實的或者能夠想像的,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他們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和那些自己的思維方式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從而有利於問題的解決。(2)講究實效。教師在教學備課過程中要認真思考以下問題:一是為什麼這節課要進行合作探究學習,不用可以嗎?二是如果要合作探究,哪一個數學知識要用?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如何點撥引導?三是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合作與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四是如何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傾聽、學會表達,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注重過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一理念揭示數學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現成的知識結論,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可得的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4、注重過程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表明,評價也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評價必須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
5、改進備課方法,完善教學設計
傳統的教案管理形式化,強調規范、標准,沒有給教師留有足夠的創造空間。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應該既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勞動,又是師與師、生與生相互溝通共同智慧的結晶。因此,對目前數學備課的過程和教案的形式有必要加以改進。
(1)個性教案與共性教案結合。共性教案就是在同年級的數學教師中明確分工,每堂課由一人主備,寫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教與學的思路、過程以及練習設計等,形成活頁教案、電子教案或備課手冊。在共性教案的基礎上,每個教師都應根據班情、學情、教情,對共性教案進行調整、補充、拓展,力爭形成凸現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這樣,可以匯集集體智慧,減少重復勞動,也有助於新教師的成長。
(2)增強「教後反思」,向「教後案」拓展。我們通常所說的教案,一般教師在授課之前的設計,可以說是「教前案」。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許多教師在教案的格式中增加了「課後反思」,謂之「教後案」。教後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後反思」中主要記錄教學中的新發現、新規律、新見解、新突破等等,經常地、及時地記錄下這些心得體會,並進行必要的歸類總結,不僅使教學設計一直處於審視自我、共同矯正、共同完善的動態發展之中,又使教師逐步形成以課改理念為出發點歸宿點的備課觀、教案觀。
未來的國際競爭,主要是綜合國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在當今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時代,應試教育走到了極端,新課程標准孕育而生,新課程的頒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教師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引下,將教育事業推向新高度,課堂教學設計是落實教學新理念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H. 小學數學新授課之"原學"包括什麼

一、小學數學課型分析依據新課程標准和當下的教學實際,小學數學課型主要有: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試卷講評課、數學活動課。但是,在目前的全國教師資格證面試的考試中主要是新授課的課型,其他課型沒有考到。二、新授課時間分配新授課程在課堂上主要採用導入--新授--鞏固練習(課堂作業)--小結—課後作業這種模式教學,具體如下:導入(一分鍾左右):新課導入就是在新舊問題之間架起一座「認知橋梁」,主要目的是找到新舊問題的本質關系,用舊問題引出新問題。新授(四分鍾左右):這是新授課的核心部分,也是思維最活躍、最有效的學習階段。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讓學生勤動手、多表達、多思考、多交流、善表現。同時在教學環節中,還可以設置一些錯誤環節。鞏固練習(二分鍾左右):鞏固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習效果。課堂小結(一分鍾左右):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作一個簡單的小結,對於這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先進行總結,教師再進行補充,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本節課的知識框架。課後作業(二0秒左右):在學生基本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相應習題或教師自主編制練習題。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I.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比例的基本性質》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44頁的例4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和練習十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比例的內項和外項,探索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 使學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養成愛動腦、愛思考的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什麼叫做比例?什麼樣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二.新授課。
1.出示例4 :把左邊的三角形按比例縮小得到右邊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據圖中數據,寫出盡可能多的比例嗎?
各小組討論,然後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寫出幾組不同的比例。
2. 介紹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介紹比例的「項」以及「前項」「後項」的含義。
3 : 6 = 2 : 4
外項
內項
提問:你能說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各是多少嗎?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質。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所寫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思考。體會到組成比例的四個數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時做內項也可以同時做外項;體會到兩個內項的積與兩個外項的積相等。
提問:通過觀察,你發現這些比例有什麼規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這樣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再寫出一些比例,驗證一下發現的規律是不是在這些比例中也同樣存在。
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發現的這一規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個項,即a:b=c:d那麼這個規律可以表示成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質,並讓學生說一說。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板書: =),請說一說外項和內項。
提問:在這個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積有是什麼關系?
為什麼交叉相乘的積相等。(根據比例基本性質)
4.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假設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並說出所組成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分別是幾,再分別計算外項的積和內項的積,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嘗試解答,再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確,判斷四個數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這四個數寫成兩個比,根據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應的判斷;也可以把者四個數分成兩組,根據每組數中兩個數的乘積是否相等作出判斷。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發現,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四.達標檢測:
(1)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沒組的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能組成比例的寫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組的四個數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
2、3、4、5 、 、 、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呢?
六.布置作業。
練習十第2、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的例5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完成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的5~8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在解比例的過程中,理解比例與方程的聯系和區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
1. 提問:什麼叫比例的基本性質?
2.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例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問:根據積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後一題里的x 嗎?
3. 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 教學新課。
1. 出示例5.李明在電腦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後照片的長是13.5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提問:題中「按比例放大」是什麼意思?
使學生明白了所謂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圖形中的各部分線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說,放大前後相關線段的厘米數是可以組成不同比例的。
請同學們試試看,可以組成哪些比例?
放大後的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麼表示?
請同學們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你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嗎?
讓學生嘗試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寫設語。
解:設放大後照片的寬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計算依據是什麼?
6X=54
X=
答:放大後照片的寬是厘米。
解答後教師說明:【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2教學「試一試」。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追問學生解題時的思考過程。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一練」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適當的追問學生思考過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質在解比例過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題」
先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然後重點引導學生弄清楚「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的含義,使學生明白:所謂「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就是說「兩個外項的乘積是1」。而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推知「兩個內項的積也是1」。所以另一個內項應該是的倒數.
四.達標檢測: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根據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個未知項。
3)一個比例的兩個內項分別是1.8和0.6,這個比例兩個外項的積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個數組成比例,這個數是()。
(2)、解比例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 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十第6、7、8三題。

J. 小學數學課堂新授部分要如何設計

設計一個情境,合理的誘導學生合作學習,多進行鞏固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新授教學簡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