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論小學語文教學

論小學語文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31 09:43:40

Ⅰ 論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困境

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境

摘 要: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現以親歷的新課改為依據,淺析一下我們產生的困境,以及採取的適當的調節措施,權作拋磚引玉,以引起同行們的進一步關注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困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7-303-01
新課程改革已走過十幾個年頭,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曾產生一些困境。其實,在探索的道路上沒有失敗可言,只有此路不通的標志牌,如果我們及時察覺到產生困境並想法調整,一定能讓新課改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定,讓新課改的道路走得更加順暢。
一、重課堂輕課前
語文教學中,我們總是把目光放在課堂的精彩演奏上,卻忽視了課堂鋪墊這一最基本的「過門兒」部分,殊不知,這是為課上的精彩呈現做鋪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我們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安排,為課上的學習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如在學《竊讀記》之前,我們可以先布置一下預習性的任務,讓學生在預習中既提前進入自主學習狀態,又能發現一些問題,為課上的學習找到聽課的重點。如教師可預留這樣的任務:(1)你讀過《城南舊事》一書嗎?如果讀過,回想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准備講給大家聽,如果沒有讀過不妨在網上搜搜它的內容簡介,並找時間去讀一讀這本書。(2)星期天讓家長陪你去新華書店讀書兩小時,記得要在書店裡讀哦。(3)讀一讀《竊書記》課文,把生字通過查字典自己掌握,並工整地寫在透明紙上,上課時講給大家聽。這樣預習作業,一則將課上所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的結合起來,二則讓生活實踐與書本知識相結合,三則注重了為課堂的學習做最基本的准備工作。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在開展課堂學習將是事半功倍的。
二、重自主輕主導
在教學中,教師們已捨得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們小組討論,各抒己見,但對於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視了。新課改中,我們要積極踐行新的教學方法,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的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學習,如果將所有的學習任務完全下放而不給予學生以科學的引導,那麼學生的學習就會進入到無序狀態,許多小學生還沒有習得自主探究的程式化進程,同時他們的自主學習方法不足,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對於一些問題的探究還找不到方向。所以,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必須的、必要的。在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學習《慈母情深》一課分析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找出體現母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是如何體現的,當這一問題拋出後,學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對文中相關文字的摘錄作答上,這樣的探究是表面的、膚淺的,教師必須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才能將知識深入扎實的掌握,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有效指導下進行。
三、重形式輕實質
在語文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困境,學生學得很熱鬧,討論很熱烈,但是一課後回顧所學,卻沒有什麼收獲。這在一些公開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那就是課堂上形式多樣的活動使課堂彰顯活躍的表象,而無形中忽視了學習的實質內容。要充分認清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切不可宣兵奪主,忽視了課堂教學基本三維目標的實現。例如,筆者參加聽評某位教師的公開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課堂上,同學們先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查到的季羨林的資料,老師又做圖片與視頻的補充;然後請同學分角色讀課文,後又請同學上來飾演一遍。大家的精力全用到了關注演員的換裝和表演上,對於他們談話的內容及談話背後的引導作用完全忽視了。這就變成了熱鬧的課堂掩蓋了學習的基本任務,整堂課的學習目標體現不明確。在教學中,要看清最終的目的地再上路。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心中要綳緊完成教學目標這根弦,然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方向性的有效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學習任務不被花哨的形式淹沒。
四、重鼓勵輕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對學生鼓勵太過籠統且流於形式,針對學生的表現只有「好」、「不錯」、「勇氣可嘉」、「再想想」這些口頭語,但仔細推敲卻發現,學生的表現好在哪裡、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還要在哪兒多動腦筋等教師並沒有明確指出來。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表現時,不必為了鼓勵學生而掌聲一片、「好」聲不斷,鼓勵是必要的,但不宜過多、過於頻繁,否則時間久了表揚的話也會淪為一種形式,起不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而那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卻能更好地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例如,在學習張籍的《秋思》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們回答這首詩如何體現鄉愁的,有的學生說送信的人要出發時詩人又打開已經封好的信封,這是鄉愁的體現。這只是對詩中內容的直接理解,教師僅說「好、對、不錯」就讓學生落座了,其實,這樣的鼓勵不如代之以「你能從詩中找出生活中的小細節,看出詩人以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去體現其鄉愁之情,這很不錯」。這樣的建議性評價比籠統的評價就高明而有效的多。所以這一評價既有知識的傳播與強調,也兼具表揚的內涵,這對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與探究是非常有益的引導。
在新課改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如重講解輕朗讀、重討論輕總結、重知識輕方法等困境。其實,只要教師在進行教改的同時不斷地反思,並不斷地改進,相信我們的教改在走出困境後一定會走進一片明媚的新世界。
參考文獻:
[1] 楊 穎.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1(03)
[2] 謝安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方法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1(34)

Ⅱ 小學語文教學論作業

11、「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兩句詞描寫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1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飛將」指的是( )A、漢朝名將霍去病 B、漢朝名將李廣 C、趙國名將廉頗 D、三國名將趙雲
13、下面不屬於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小說)的是( )
A、《紅樓夢》、B、《三國演義》、C、《聊齋志異》D、《西遊記》。
14、《西遊記》裡面的主人公孫悟空神通廣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孫悟空 B、齊天大聖 C、孫行者 D、美猴王
15、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是( )A、北京 B、羅馬 C、希臘 D、美國
1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指
A端午節 B重陽節 C春節
18「天涯共此時」是中央電視台海外頻道的一個特色欄目,這個欄目名稱出處誰 的詩句?
A李白 B白居易 C張九齡
19、「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人是
A顧炎武 B黃宗羲 C於謙
連線。
1.請給以下的作家作品正確連線。(4分)
魯迅 《塵埃落定》
冰心 《駱駝祥子》
老舍 《繁星·春水》
阿來 《朝花夕拾》
2、 請將下列城市和對應的國家以及相關的事物用線連起來。(5分)
威尼斯 法國 櫻花
巴黎 美國 故宮
北京 中國 香水
紐約 日本 小艇
東京 義大利 自由女神
四、常識填空題。1.我國人口數量在世界上排第( )位;現任國家主席是( )、現任國務院總理是( )。2.2004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是( ),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是( )。3.我國現在有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 )和( )。我國現在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 )、( )、( )和( )。
4.「初唐四傑」是指 ( )、( )、( ) 、( )。
5.、「詩聖」是指 ( ),「詩仙」是指( ) ,「詩史」是指 ( )。
6.、李白和杜甫被稱為「李杜」,被稱為「小李杜」的是 ( )和( ) 。
7.我國最早的文字叫 。8. 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作者是: 。請寫出你知道的主人翁的名字: 。 9.我國漢字的「六書」是指: 、 、 、 、 、 。
10孔子姓孔,名 ;孫子姓孫,名 ;
11.我國國歌名叫《 》,曲作者是 。12.《水滸傳》中「倒拔垂楊柳」的人物是( )。
13.《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14.「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首詩提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無暇」指的是( )。
15、桃園結義是指( )、( )、( )三人

Ⅲ 怎樣寫好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關鍵詞:
如何教好中學語文,恐怕對於所有站在講台上的語文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但又不易回答的問題。在中學教育中,恐怕最難教的課程就是語文課了。因為語言教學是一門只重形式主義和知識教學的學科,往往忽視了學生最最基本的語言素質的培養。對於如今的中學學生來說,他們充其量覺得選擇題比較容易解答,對於一些文言文知識、分析題等等比較難的知識,不知道怎樣去解答。對於如何上好語文課,從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掌握程度幾個方面一一分析。
一、 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
對於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必須有過硬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亂,所以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有清晰的思路去理清所有的語文知識。葉聖陶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路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所以,教師也應該把語文當作一門藝術來教,只有這樣才能是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對於語文教師過硬的專業知識,應該是不僅熟悉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不管是文言文、散文還是議論文,都應該有能力教好學生。此外教師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因為高中不同於初中小學,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為了學好語文,不需做大量的語文練習題。如果教師僅僅懂課本上的知識,是沒有能力教好學生的,所以教師應該涉獵更多的課外知識,只有自身的知識豐富了,在教學上才能夠得心應手。
語文教師還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只有獨特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自己被學生喜歡和重視。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和學生交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映。
二、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於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氣氛良好,才能帶動學生學習的高潮。舉一個例子,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然後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知識推銷給學生,當教師把自己當成一個推銷員的時候,首先要以飽滿的姿和樂觀的自信去感染學生。當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以一種心理上的攻勢暗示學生,讓學生相信你今天所講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相信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勁頭,教師也會在語文課上滿懷激情的。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氣氛。
三、 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
語文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互動。普遍來說,在語文課堂上,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且有些不適應新時代的課程要求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互換角色,由教師「教」變成學生「教」。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學生也不再是僅僅一味的服從教師的教,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所以,教師與學生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整體。
對於《詩經》我們都是耳熟能詳的。現在我們就以詩經的學習為例,分析一下,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換這樣的教學模式。
1、課程:《詩經》
2、時間:一課時
3、學習內容:《詩經》簡介、內容、表現手法
一名學生站上講台,教師坐在其他同學旁邊。語文課開始。為了區分教師與學生的區別,上台講課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小教師。
小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詩經》,同學們你們對詩經有多少了解呢?有知道的同學可以發言。
學生甲: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作者是春秋時候的大文學家孔子。
學生乙:詩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是世界文藝殿堂中的瑰寶。
學生丙:詩經共收錄了詩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史實和風土人情。
小教師:有沒有同學知道詩經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學生丁: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
小教師:不錯,詩經確實是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寶庫,它也是中國最早的教育範本教材。它成書於公元前6—5世紀,對於詩經的三部分組成,現在由我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風,是指國風,創作於東周時期,共收納了15個諸侯國的土樂,一共是160篇,這也是詩經的精髓部分。雅是「正樂」,「正聲」,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頌揚贊美,小雅主要是諷刺嘲諷,共105篇。頌是朝廷祭鬼神的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這就是整部詩經的組成,同學們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
小教師:同學們,現在大家朗讀一下詩經的內容並思考一下裡麵包含的意思。

4、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可以向小教師提問。
學生1:老師,詩經最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小教師:詩經多為四言,最早運用賦、比、興三種藝術手法。詩經的成就非常大,深刻影響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文學的發展。
學生2:詩經和什麼作品並稱「四書五經」?
小教師:這個學生提的問題非常好,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尚書、禮書、周易、春秋、詩經。
5、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詩經的知識。有詩經的組成、地位、形成等等。同學們課下好好復習一下,鞏固一下學到的知識。
這樣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因為是學生自己親身給其他同學講的,所以他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在講台下,也可以看到學生的表現,在課下及時糾正學生在課上所講的不正確或不充足的知識點。師生互換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效的。
四、 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一段時期的語文課結束後,教師應該及時的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教師應該及時主動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映。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就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向學生提問,這樣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下面的教學中選擇正確的教學策略,同時,在復習舊知識的時候,學生的興致會很高,精神會達到高度集中,因為他們對以前的知識有了解,所以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比較有自信。這樣課堂的氣氛就會很活躍,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五、 總結和歸納
每節課結束之前,教師應該為學生總結這堂課所學到的知識點,歸納出什麼知識點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什麼知識點是僅僅需要理解的。只有學生知道了知識的主次才能更好開展學習,不至於做無用功。
對於語文課的教學來說,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和學生有著良好的師生、朋友關系。和學生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夠教好語文課,學生才能夠學好語文課。教師要多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學生,才能夠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做准備。

Ⅳ 怎麼學好小學語文教學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子的起步階段,其知識基礎與行為習慣往往要影響學生的一生,培養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相對獨立且又合作的思維方式,也就尤為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他們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家長必須幫助並指導孩子的學習,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個人之見,我認為大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2、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7、課外閱讀的習慣。二、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在此,先談談我對學習方法的認識。 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關於語文整體的基本學習方法,中外教育家、學者、作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論述。但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於對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分解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聯詞語理解簡單復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整段中語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三、小學生語文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種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識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和能動作用。第二,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學會學習包含著學生運用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要考慮到他們學習策略的差異。第三,學習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選擇、使用、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動。最後,學生的學習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實行決策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或認知活動,一種思維或信息加工的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有別於人類一般認識活動的特徵。 (一)注意策略。語文教師可以採用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注意策略,以促進學習與保持。我在讓學生讀課文時,就注意到"帶著問題讀課文"並不是一種最佳的閱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思考問題",反而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差,一心幾用的能力相對較弱。(二)編碼與組織策略。人們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夠長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組織。無論是拼音、識字、閱讀教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經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運用。比如,學習「咨」這個字時,我讓學生找出它的形近字「姿、資」來,進行對比,比較記憶,學生大大加深了對這幾個字區別(三)精細加工策略。我常常教育學生,在閱讀和聽講時,一邊聽(或一邊看),一邊要做筆記。有時可以畫出文中自己覺得寫得美或者寫得好的句子,有時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簡單感受。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一習慣。但真正要使筆記成為一種促進學習的技術,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我建議我們教師講課時應注意語速不宜太快,復雜的、重點的內容要適當重復,對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重點應進行板書。(四)復述與復習策略。如,學生為了記住漢字,必須一遍遍地讀寫生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背誦,將閱讀和嘗試背誦交替進行。這樣的方法,有助於學生的記憶順利進行。另外,對於復雜知識的學習,復習策略包括邊看書邊講述材料、在閱讀時

Ⅳ 小學語文教學講課10分鍾該怎麼講

這是蘇教版的.教育部核准,我們於今年年初啟動了與新課程標准配套的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的編寫工作。其中的一年級上冊業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並已進入實驗區。在「標准」研製組專家的具體指導下,我們又繼續編寫了一年級下冊。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蘇教版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針,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標,建設一套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有中國特色的小學語文教材。據此,我們確定了以下編寫原則:1、全面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認真領會課程標准有關語文課程性質的論述,准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切實構建小學語文教育的新體系。要在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人文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獲得基本語文素養的同時,熱愛、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了解、吸納人類進步文化的精華,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創新的能力,成為對民族、國家、人類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2、體現國家課程改革精神,體現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體現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材料編寫要突出四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3、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注意研究其他版本(包括港台地區)的小學語文教材,學習各家之長。注意從我國豐富的傳統語文教育經驗中汲取精華,從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成功經驗中吸收營養。在學習和吸收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和特色。4、立足於便教利學。教材編寫力求簡化頭緒,突出重點,使教學目標集中明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注意減輕學生的過重課業負擔。5、實行開門編書。精心組建一支品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戰鬥力的編寫隊伍。在此基礎上,發動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於語文教材建設的各界人土參與編寫工作,爭取知名專家的指導,聽取一線教師的正確意見,走編寫人員、專家、第一線教師「三結合」編書的路子,使教材能夠凝聚集體的智慧。二、教材的框架體例本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課文和單元練習。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標准」中的「總目標」明確提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認為這個要求對小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在教材中設置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系列。本冊「習慣篇」的要求是:認真寫鉛筆字;積極發言,專心聽講。2、識字寫字本冊教科書用「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方法安排了466個生字(其中只認不寫的183個,要求能識會寫的283個),較之過去同冊的識字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識字,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10個;只識不寫的生字也不超過10個。二是專門的識字課文。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9個,其中只識不寫的生字不超過8個。專門的識字課文採用以下三種形式:⑴詞串識字。顧名思義,詞串是將相關的詞語串連起來,用以表現某個場面或意境。詞串是押韻的,可以連貫起來誦讀。詞串配有相關的情境圖,用以幫助兒童理解詞語的意思,並感受詞串描繪的意境。如「識字廣:「春天春風春雨/柳樹小草嫩芽/布穀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好像一首小詩。「識字」1、2、5、6四課均屬此種形式,其內容分別是「春天」、「奧運會」、「夏天」、「夏夜」。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藉助韻文形式和情境圖識字;通過誦讀進行自動化識別漢字的訓練;幫助學生認識事物,並受到美的熏陶。⑵看圖會意識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圖來揭示字理,並附有為識字提供語言環境的相關短文。如「識字3」便是通過有關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使兒童初步認識到絕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識字7」則通過形象化的圖形來顯示「人從眾木林森」等是怎樣以基本字逐步疊加來體現字義的。⑶轉轉盤識字。先通過轉轉盤顯示一組同聲旁的字,再將這些字編進短文,為識字提供語言環境。「識字」4、8均屬於這種形式。如「識字4」,課文先以轉轉盤換偏旁的方式,轉出了馳、地、他、池等一串同聲旁的形聲字,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這幾個字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義。然後讓學生讀一則有趣的字謎:有馬能行千里,有土能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養魚蝦。以加深對形聲字造字規律的理解。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揭示漢字的造字規律;集中識一批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無論是隨課文出現的生字,還是「識字」課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寫的字都在課文後面的田字格里出現;只識不寫的字則列在兩條綠線內。為了打好小學生的寫字基本功,所有要求書寫的生字,都根據國家語委規定的標准,一一展示筆順,以便小學生在描紅、仿影、書寫時有所遵循。「標准本」十分重視寫字教學。對於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識上有片面性:現代社會電腦已經普及了,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那麼多的時間去練字了。尤其是毛筆字,已沒有實用價值,教材里不必安排了。我們認為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因為寫字不單純是一種書面傳遞信息的工具,漢字裡面還蘊含著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作為龍的傳人,不會說中國話,不會寫方塊字,就失去了民族的根。作為母語教材,從小教會孩子寫好方塊字責無旁貸。不光要會寫,還要寫得好,要促進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熱愛漢字、尊重漢字的態度。所以我們在教材中堅持描紅、仿影,不是只在一二年級這樣做,而是一以貫之,六個學年一描到底,一仿到底。過去我們的孩子字寫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丟棄了傳統寫字教學行之有效的經驗。3、課文共27課,分為6個單元。選文力求具有典範性和時代氣息,文質兼美,難易適度。注意兒童化,富有童趣。多為兒童喜愛的詩歌、童話或故事。選文貼近兒童生活,充分考慮與兒童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聯系。如《好學的爸爸》、《奶奶的白發》、《放小鳥》等聯系了兒童的經驗世界,《世界多美呀》、《螞蟻和蟈蟈》等則聯系了兒童的想像世界。選文還注意到適應新時期的需要,自覺地滲透標志人類社會進步的現代意識,並根據本學科的特點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為此,我們在教材中選人了一批具有時代意義的課文。如《好學的爸爸》便反映了這么一種新時尚: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要求。《放小鳥》、《這兒真好》意在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樣一種新的理念。《魯班和櫓板》、《烏鴉喝水》意在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培育他們的創造意識。課後的練習設計堅持簡約、實用、抓住關鍵,主要突出了識、寫、讀、背四項。27篇課文均要求朗讀,其中12篇要求背誦。部分課文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富有童趣的實踐性、探究性、創造性作業。如學生學了《魯班和櫓板》,課後便要求:收集一個有關發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學了《螞蟻和蟈蟈》,要求他們「分角色演一演這個小故事」。學了《做什麼事最快樂》,則要求他們「改編這個小故事(如將啄木鳥、水牛、蜜蜂換成公雞、花貓、螳螂等),再講給同學們聽」。4、單元練習這部分分三個板塊:綜合練習、語文積累和口語交際。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有三個特點:變繁瑣的單項訓練為綜合練習;與社會實際活動相結合,向其他學科滲透;注意培養小學生的探究意識。從本冊起,在每個單元練習里安排了「熟記成語」,其形式是將一組有內容聯系的成語編成「成語歌」,以便於兒童誦讀與記憶。「成語歌」配有相應的圖畫,用以幫助兒童理解成語的意思。「成語歌」大都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或前面學習過的課文。如「練習1」的「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便可聯系「申奧」成功當天夜晚的狂歡情景來理解。又如「練習8」的「臨危不懼多謀善斷從容不迫方寸不亂」,便可聯系《司馬光》一課的內容來理解。「標准」要求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為了在教材中落實這一目標,我們擯棄了過去低年級清一色的「看圖說話」模式,構建了「口語交際」的訓練系列。如一年級下冊我們便安排了說說我的家、找春天說春天、指路、學會道歉、討論、相互交流各自參加的節日活動、學會做客、聽故事講故事等口語交際的訓練內容。在呈現方式上,我們力求便於教師設置交際環境,強化交際雙方的互動性。三、教學方法建議怎樣用好「標准本」一年級下冊呢?我們認為要注意四個「性」,即實踐性、主體性、基礎性、趣味性。下面分別來說一說。1、實踐性首先,我們對語文課的認識應有一個全新的理念。什麼是語文課?語文課不是教師講、學生聽,語文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只是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職責是組織,示範,點撥,答疑,鼓勁……一句話,是因勢利導,從旁協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打天下。當然,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教師在指導時,表述要具體形象,要多演示。如指導小朋友說話要大膽,就應當說:怎樣做算大膽呢?身子站直,眼睛向前看。兩眼看天花板或者地面,彎著腰,都是膽小的表現。還可以演示一下給小朋友看,並演示一下應當怎麼站才叫大膽。要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如識字就可鼓勵孩子藉助社會環境,一些電視節目的片名、片尾、節目主持人的姓名、廣告用語等,容量大,多次反復,趣味性強,都是很好的教育資源。2、主體性「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過去識字有個固定的程式,即在教師的統一指揮下,學生齊聲拼讀字音,分析字形,連詞讀字。這樣做,剝奪了學生識字的主動權,生字不管難易,統統「一刀切」,也是不合理的。要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兒童。可以深入淺出地滲透一點漢字的知識。如學了「馬」、「蟲」後再學「螞蟻」的「螞」,就可以告訴兒童:螞蟻是昆蟲,所以是蟲字旁,「馬」是告訴我們這個字的讀音。哪個字難學,可以讓兒童自己找,自己想出記字的方法。如「蠶卵」的「卵」,有的小朋友這樣記:柳的右半個,兩邊各加一個小點兒就是卵。另一個小朋友的記法則不同:蠶卵我見過,是個小圓點,我一看到「卵」字里的兩個小圓點,就記得這是「卵」,字了。學生自己開動腦筋來記字,效率就大大提高了。3、基礎性小學階段要求打好學習語文的基礎,一年級更是基礎的基礎。對於幾項最為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我們都一一在教材中作了落實。如寫字,可以採取「識寫結合,描仿人體」的方法,即識什麼字就練習寫什麼字。通過描紅、仿影使學生的字逐漸「人體」。所謂「人體」,不是人前面柳歐趙之體,而是人楷書之體。要指導學生用好配套的習字冊。還要堅持「提筆即是練字時」。正如葉老所說:「咱們天天為了實際需要而寫字,其實是天天在練字,更不必特別劃出練字的時間。」我們要引導兒童養成這么一種良好習慣:不管在什麼場合下寫字,只要一提起筆來,就要一筆一劃地寫,認認真真地寫。又如讀書、背誦,我們也都有明確的要求,應一一予以落實。良好學習習慣的落實,關鍵在於老師堅持不懈地抓。要「反復抓」,還要「抓反復」,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如教學詞串「夜晚繁星亮晶晶/爺爺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螢火蟲/牽牛織女北斗星」,不是光識了字就算完成任務,還要讓兒童誦讀,就像誦讀一首詩,一邊讀一邊在頭腦里浮現出一幅生動可感的夏夜納涼圖。兒童既識了字,又認識事物,還受到了美的熏陶。4、趣味性人們常以「書山有路勤為徑」作為勸學的格言,然而我們更看重一個「趣」字。因為只要讀書感興趣,你不叫他「勤」他也會「勤」,即所謂樂此不疲。現代神經認知科學的研究也證實:大腦組織在接受感興趣的信息時,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引起大腦神經興奮的功效比嗎啡大50~100倍。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所以說,教學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怎麼才能激發兒童興趣?有這么一句名言,叫做「蹲下來看孩子。」很有道理。舉例來說,教兒童口語交際──聽故事演故事,可以給他們戴上大樹、蘋果的頭飾表演一下。不要低估了頭飾的作用,兒童的世界是童話的世界。一戴上頭飾,無論在扮演者本人的眼裡,還是在其他小朋友的眼裡,他就是故事中的某個角色了。有經驗的老師都很注意頭飾的運用。它會增加趣味性,使學習變得輕松。

Ⅵ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正確的兒童觀
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服務指導的對象是6-12歲的小學生。從人本主義的觀點看,兒童是正在發展中的人,他們也是獨立的人,具有社會性,也同樣具有人權,人生而平等,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老師和小學生也一樣,不能因為孩子小,就不平等對待,不能平等對待孩子人格的語文老師,是自身人格不健全的表現,必須予以重視。從人格上講,老師與孩子之間也是平等的關系,老師要與孩子平等溝通,平等交流,尊重孩子人格。小學語文教師只有科學認識少年兒童的人格平等權,並把他們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對待,才能在教學中,徹底避免教師先入為主、強迫強權、滿堂灌輸、忽視孩子主動性的問題。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正確的兒童觀表現在,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遵循孩子身體和精神的發展規律,充分認識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和發展潛力,並且能夠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認知、品德、情感、個性等方面的教育,這兩點並不矛盾,他們有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有自己的思想,能用意識支配自己的行為,同時,其年齡特點,決定其意志力不強,習慣行為弱,自我約束力不強,等等。小學語文教師只有科學地認識少年兒童,才能正確對待他們,使他們真正健康成長。尊重但不放縱,充分了解更要充分開發,平等對待人格,更要激勵不斷上進,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師最基本的素養。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一專多能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搞一種叫做「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就是選出一篇文章,由幾位語文老師在不同的班級授課,其他語文老師觀摩後,做出對比評價分析,以此得最佳課型和教法。這種教研活動有時會有讓人很吃驚,在「同課異構」活動中,自身素養厚實的語文老師就會在課堂上出口成章、吞吐自如,借每一個課堂生成、演變出一個個精彩;自身積淀淺薄的教師,教學環節生硬,教學設計上毫無美感,學生像是在咀嚼干癟的稻穗,整個課堂尷尬而又憋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不同情況呢?
這種現象告訴我們,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構建者和創造者,要運用已有的知識體系構建為教學所用的課堂技藝,甚至文化。
小學語文教師要「一專多能」,一專就是語文素養專業優秀,多能就是指能成為在人格上,修養上,行為上的多面手。「語文教師要在語文專業上成為專家,知識體繫上成為雜家」。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素養和建立了龐雜的知識體系,那麼他的每一節課都將異彩紛呈。只有語文教師一專多能,才能擁有多彩課堂,才能讓學生真正受益。
三、小學語文教師應更加註重文學素養
從人才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角度講,文學素養是一個健全的現代人的必備素養,而基礎就在學校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還相對較弱,培養文學素養,最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通過語文課堂實現。文學素養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師極為重要的專業素養。
教師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順應「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的,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的意蘊,才能真正走進文本,與作品建立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系,從而為學生與文本架起溝通的橋梁,向小學生准確、深入地傳達出語文課程中文學的美感,讓學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養文學素養,促進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是指語言修辭知識,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包括為孩子的思想道德、思維品質、文化修養、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個性發展、人格塑造打下檢視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大力提高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確實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大使命,所以一定要不斷學習,力求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Ⅶ 請問小學語文教學論里論述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

第四章小學語文教學論
第二節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與任務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它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過程、內容和方法。
(一)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確立的依據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不是隨意提出的,而是由社會發展與學生個體發展以及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
首先是社會發展對語文教學目的確立的要求。隨著人的活動領域的不斷擴大,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就要求語言能滿足人們日益廣泛的交際需要,記載人們創造思維活動的成果,傳遞不斷豐富的社會信息,這就促使語言不斷發展,最突出的是語言交際功能的發展。現代社會對社會成員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高得多,所以對學校的語言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基於社會的這些要求和語文學科全面的教育功能,才在小學教學計劃中把語文作為最主要的科目確定下來,這充分反映了社會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根本制約作用。
其次是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語文教學目的的要求。小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必須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言語水平。兒童語言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既具有連貫性、又有階段性的過程,學齡前兒童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言語交際的能力,但是他們還不能獨立地、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連貫的講述,言語還很不完整,還不善於掌握書面語言,內部語言也不豐富,整個語言能力還有待於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在幼兒教育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口頭言語訓練,同時開始有步驟地進行書面語言訓練。
第三是由於語文學科性質對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制約。小學語文是一門思想性很強、同時具有交際性和人文性的基礎工具科,因此,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目的,既不能忽視語文科的基本性質--工具性,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也不能只講工具性,單純傳授語文知識,而忽略語文科的其它性質。小學語文科的多方面性質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多方面目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目的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
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完成如下任務:
1.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2.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文化科學知識,特別是閱讀和寫作知識。
3.發展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
4.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培養品德。
5.指導學生採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資料來源:http://e6.teacher.com.cn/tkc034a/Cover.html)

Ⅷ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式學習

在知識經濟時代,真正的知識不再是預先的存在,不再是那些被「格式化」地記載在書籍里的理論、概念和公式,而應該是能夠被激活的知識,是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知識,當然也括那些具有較強的時代意義的知識。真正的知識擁有者不再是一味地掌握特定領域或前人總結出的資料與技能的人,而是能夠發明從來沒被發明的知識,能不斷提出創造性解決辦法的人,即在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創新人才。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嶄新的能培養其創新精神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以學科教學為載體實施探究性學習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對學生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什麼是探究性學習呢?一、探究性學習的內涵(一) 探究性學習的含義所謂探究性學習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種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及日常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探究強調一點就是: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不是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的探究者。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是通過高水平的思維來學習,基於問題的解決來構建知識。探究性學習方式十分適合未來與當今現代化社會的需要,是語文教育發展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二) 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的比較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是一種相對的學習方式。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習者佔有傳授者提供的經驗,把前人創造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使自己成為辨認事物、處理問題的工具。接受式學習包含三種子類型:機械性接受學習,被動性接受學習和有意義接受學習[2]。前兩種學習類型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我們平常所說的接受式學習就是專指以機械性接受學習與被動性接受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式學習方式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點: 1、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接受式學習以教師為中心接受式學習則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往往一堂課下來,只聽見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不斷地揮灑筆尖,拚命地記筆記。最終只能導致學生學知識的盲從性,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所謂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生完全置於主體地位,是探究性學習最突出的特點。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科探究性學習過程中以指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出現。教師依據教材本身以及學生的實際,對需要探討的問題適時給予選擇、定向和幫助,使學生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對語文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探究活動,探求語文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規律。 2、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性,接受式學習注重教師的傳授接受式學習中學生的知識往往是老師咀嚼透了,按照老師自己的理解傳授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自己去發掘,去實踐得到的結果。結果導致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終使學生失去再創造的能力。探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他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探究性學習所提供的實踐機遇,學生親自參與探究、分析、討論、搜集材料和處理信息。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特點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動腦,使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於實踐,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並有利於間接經驗轉化為直接經驗,從而提高其實踐能力。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從語文教學來看,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研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掘語言文字蘊含的美、蘊含的情,從而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探究性學習不僅改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還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素養的整體提高。所以說,探究性學習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實踐方式之一,也是新課程標准對語文常規教學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呢?(一)、創設情境,激發自主探究慾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慾望。」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播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樂於學習。比如,上《四個太陽》這一課時,要學生閉上眼睛,播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聽,爾後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你有什麼感覺?」有的學生回答:「呼呼的風聲,像冬天寒冷的北風。」有的說:「我感覺這風吹在臉上,冷得直發抖。」這時,教師說:「是啊,有個小朋友和你們感覺一樣。」這時,學生迫不急待地睜開眼睛來看課件,當學生看得如痴如迷時,一輪紅紅的太陽升上天空,問:「這時你有什麼感覺?」有的說:「我覺得不冷了。」有的說:「我覺得溫暖。」 在這里巧妙地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又特意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激發著聯想,也激發著探究的慾望。為了解小月朋友的美好心願打下思維定勢。當學生睜眼看到課件時,如身臨其境、聽其聲、觀其境,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歡樂的心態中學習知識。(二)、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潛能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路開闊了,思維火花閃現了,這時教師如果沒有給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學生又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學內容的設計盡量是開放的,探究的所採用的教學方法也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那就是要變先。講後練為先嘗試再點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有利於學生主動再創造,有利於學生猜測與驗證。如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讓學生為烏鴉想想更好的辦法。有的說:「烏鴉可以找來一根吸管,用吸管喝更方便。」有的說:「我請它到我家裡喝水。」還有的說:「把瓶子斜著靠在旁邊的石頭上,就可以喝著水了。」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學生以積極主動態度參與探究。(三)、善於質疑、敢於想像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抒疑問,即使是無疑也要尋疑,將自身置於特定情境之中,給自己提出問題。宋朝思想家張載說:「於不疑處讀書,定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新的喜悅。」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讓學生讀課題質疑,這時,一個學生提出:小壁虎有尾巴為什麼還借呢?還有一位學生提出:小壁虎借到了尾巴嗎?這時,我不急於回答,而是組織學生自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尋求答案。這樣即滿足學生的探究慾望,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四)、適時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究,發現新事物。因此,必須正處理教師的「引」和學生的「探」的關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讓學生漫無邊際去探究,也不能過多牽引。我們認為:「一是要適當點撥。當學生在思維的轉折處,或知識的重、難點處經過自身的努力,還感到無法解決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點撥,給學生某種啟發性啟示,撥開學習上的迷霧,使學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點撥的關鍵是要符合學生的需要,使學生能順利進行探究。在學生探究時,教師應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同時,還要把握「引」的度,步步深入地引導學生逼近結論。(五)、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獲得整個系統知識,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識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學的,為此,學生們在課堂探究結束後,必須反思自己學習的行為所獲取的知識。在每節課結束後,都要問一問:剛才的學習,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麼?通過反思,讓學生把思維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學的探究方法,探究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三、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應該是一種形成性評價,以正面評價為主。應重視對學習內容豐富性和探究方法多樣性的評價,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在平時教學中,要講究有效評價策略,或「及時評價」,或「延時評價」,或「正面評價」,或「側面評價」,重在鼓勵學生敢於探究,樂於探究,勇於創新,達到「以創新求發展」。如:在學習《田忌賽馬》時,請學生來談談「你要向課文中誰學習?學習他什麼?」許多學生說「要學習孫臏」,有的說:「學習他善於觀察、肯動腦筋」,有的說:「學習他聰明機智、敢於挑戰」,有的說:「學習他幫助弱小,樂於助人」。這時,我不急於肯定,採用了「延時評價」,繼續問學生:「還可以向誰學習?」於是學生思考後,又踴躍說:「要學習田忌,學習他忠厚老實,不耍心計」,有的說:「要學習齊威王,學習他遵守競賽規則,直率大度,有帝王之風。」試想,如果不是應用「延時評價」,學生能有如此富有個性的思維,多角度、有創意的見解嗎?科學評價,鼓勵創新。既是對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激發了繼續探究的慾望;又可以把局限於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到社會生活中去探究。不給學生更多讀書、動腦、動手、實踐、探究的機會,怎能培養出更多有思維有能力的創造性人才?總之,語文探究性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究,在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我們看重的是探究性學習活動給孩子帶來的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獲得的那份實實在在的經歷和感受。適時的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能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培養探究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研究能力,逐步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研究性人才。

閱讀全文

與論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