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對小學語文的認識

對小學語文的認識

發布時間:2020-11-24 18:19:39

『壹』 如何對小學語文課評價

一堂小學語文課,從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執教者具有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素質,它體
體現在執教者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優化設計,教學方法的運用,媒體輔助教學的選擇,教學產生的實際效果等幾大教學體系中。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應從觀念入手,整體考慮,講究方法,全面評價。
一、 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當前,在貫徹落實新一輪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情況下,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應看執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幾個思想觀念轉變:
(一) 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樹立目標意識。
重發展,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在語文課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習慣等的和諧發展。要樹立四會培養目標(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與發展)
(二) 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意識。
每個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個性特長、非智力因素、學習領域都存在差異,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三) 由重教師「教」向重視學生「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語文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組織指導下,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只關注學習的結果。
(四) 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轉變——樹立研究意識。
單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綜合信息交流是以討論研究為形式的課堂教學結構,信息在師生、生生間達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臨下向平等和諧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學生學習過程,伴隨著感受、情緒、意志等而展開,思維發展、創新意識培養需要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
(六) 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
教學活動是創造性的活動,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個性、教出風格。
二、評價一堂小學語文課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指對語文課的分析要以課堂的真實情況為基礎,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不帶任何偏見,不夾雜感情因素,不分厚薄親疏,通用一把尺子,一個衡量標准。恰如其分地進行評價。
(二)坦率誠懇原則
所謂坦率誠懇就是對課的長處一定要充分肯定,看準了問題,一定要明確地提出來,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無根據地唱頌歌。對缺點和不足,也不應顧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當地指出,成績要說夠,缺點要說透。
評課時要考慮教師心理承受力,對年長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師應含蓄、客氣一些,對年輕而心理承受力強的教師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顧整體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評課者應樹立整體思想。通常,在分析課堂教學時常常會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節課的整體分析,而忽略對局部的分析。二是脫離整體孤立地對局部進行評價。因此,評課者應注意樹立整體意識;堅持在評課中,把點和面,局部和整體結合起來。
(四)激勵性原則
評課者科學的藝術性的評課能激發教師鑽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積極性。對於一些中青年教師如有幾次成功的課得到恰當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可能使他們後來成為教學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動力因素。運用激勵的導向,可以達到:聽一堂課促進多堂課,聽一個人的課激勵一批人,聽一門學科推動多門學科。
(五)差異性原則
被評的教師情況不同,對課堂的要求不同,評課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評課就應各有側重。在評課形式上應該因人制宜,靈活多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導人。
(六)講究方法原則
評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應遵循人的認識規律,符合人的心理過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講課者的勞動。一般來說,不管是成功的課,還是失敗的課,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費了心血,因此在評課時,評課者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肯定這一點。其次,要褒貶得當。評課的褒獎與貶斥要有個「度」,決不是褒越多越好,貶越少越佳。過多而不切實際的肯定,會給人虛假逢迎之感。在談到缺點時要講分寸,應以商量和提建議的口吻與執教者交換意見。再次,要主次分明,評課時在關鍵重點問題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講透,而在一般的問題上,則可一帶而過。尤其對缺點問題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問題可輕描淡寫,留給教者自己去玩味。
三、一堂小學語文課評價的具體內容
(一) 評教學目標與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要全面、具體、明確,符合語文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實際。
①全面:指能從語文知識、能力、思維品質、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等幾個方面確定教學目標。
②具體、明確: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運用」這四個層次。能力、思維品質、思想情感目標有明確要求。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所確定的語文教學目標,能以語文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教材編寫意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重點、難點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關鍵,以簡馭繁。
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小學語文教材,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抓住教材特點和關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敢於對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及重點進行大膽的濃縮,不面面俱到,將知識歸納、分類整理。區分出哪些知識是本課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識是本課學習中要用到的,有助於知識的理解,但以後還要作為重點內容學習的;哪些知識是相關的。然後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從而突出重點內容。
(二)評教學程序與主體意識
3.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的編排組合,以及內容的銜接過渡,安排詳略等,而教學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課堂結構是指一節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順序、過渡和時間過渡,時間分配,看課堂結構就是看結構安排嚴謹,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環節時間安排合理。
4.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面向全體,是要求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思想。確定的教學目標,運用的教學方法要照顧到面,體現差異,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區別不同對象,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要有針對性。
學生的基礎,智力的水平,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科學地認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可塑性。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能隨意放棄對某個學生的培養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把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和特長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5.傳授知識的量,訓練能力的度要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教學目標里確定的教學內容教給學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層次、突出重點。不要片面追求傳授知識的量,而要在乎傳授知識的質。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還要使學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語文能力訓練要有個度,要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過高,可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謂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6.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課堂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創造參與教學全過程的機會,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進而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多一些引導、點撥和指導,少一些講解,改變那種牽著學生走的狀況。讓學生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善於獨立思考,讓每一個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問題,敢於質疑問難,主動去探索知識規律,獲取知識。
7.教學民主,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師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誘的態度管理課堂,進行教學。教師信任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豐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吸納學生的觀點,不可強求一致的標准答案,使學生改變記憶的機器之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人。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要通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來實現。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聰明才智,使學生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和發展。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要給他們提供能夠創新的機會。要引導學生善於找到創新途徑,學會創新的方法。
8.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過程,通過學生的不斷探索形成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學生表述、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參與學習、訓練,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一些結論的推導過程及結論的得出應讓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要相信學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能得出結論的,都可讓學生去發現、去領悟。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貳』 對小學語文有了解的 朋友進

1;里應外合 上行下效
2:以德報德 以訛傳訛 倚老賣老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微乎其微
3:粗茶淡飯-錦衣玉食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井然有序-雜亂無章 固若金湯-危如累卵 精雕細刻-粗製濫造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4:形容信口胡說:妄口八舌 形容說話輕薄:閑嘴淡舌
形容能說會道:唇槍舌劍 形容驚詫無語:張口結舌
形容不善辭令:笨嘴拙舌 形容隨身附和:鸚鵡學舌

『叄』 談談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認識

剛剛接觸,會很認真的聽課,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語文老師很啰嗦唉!!

『肆』 你對小學語文老師有什麼看法

大媽

『伍』 怎樣寫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位認識

節語文課容易做名優秀語文教師容易針說語文師承擔著班主任職責所做名語文教師更容易語文教師首先應該關注命命基本需要物質與精神由於教師職業特殊性教師滿立足崗位,語文教師做奉獻師

『陸』 怎樣理解小學語文教育

淺談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進行語文情境的創設就是一個焦點問題。最初,很多語文教師將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局限在課堂導入的范圍之內,於是語文課出現了熱熱鬧鬧開場,匆匆忙忙結束的怪現象。幸好,現在這種錯誤傾向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扭轉,人們對於語文教學情境創設問題的理解和研究也有了可喜的進展。如,人們這樣給語文情境創設下定義: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地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情境的創設可以包括以下2個方面:1. 利用導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程學習;2.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那麼到底怎樣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的呢,我主要談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認識
摘要 情境教學具有情感性互動性等特點,能較好地帶動學生投入課堂氣氛中來。本論文主要從情境教學的特點、方法出發,結合平時教學實踐及點滴感悟,融入自己的分析總結,切實地提出有關情境教學的認識。
淺談「情境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情境教學」是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現代教學方法。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無意識的心理特徵,通過圖片、音樂、文學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再現教材情景、背景或環境,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反應,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以更好地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要求,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現代教學手段為媒介,積極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情境教學」具有以下的主要作用:
情境化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語言描繪,帶入情境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導語設計的好與不好,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課堂效果。可以說,好的導語是開啟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語設計,把學生的感情引入到課文情境中來,那將會為這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
語文情境教學初探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創設一定的情境,激起學生的情,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需要,創設一定的場景或氛圍或提供具體的活動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迅速而准確地理解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和諧、全面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
關於語文情境教學的幾點經驗
一、導入情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課伊始,教師如果能通過巧妙的導入設計,調動學生,創造出學習、競賽、思考、優美等等各種於課堂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情境,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堅實的基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常有這樣的體會,當一節課的開始學生們積極發言,那被調動不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可以說,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興趣之門的鑰匙。可是萬事開頭難,以下是我參考眾多名師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後的一點感想。
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
一、情境教學的界定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書先生灌輸式的教授方式在中國延續了千年之久,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可否認同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有很大的聯系。如今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制度的影響雖然已經減弱,但在教育領域內起的消極作用仍然不可忽視,現在的教育中還存在著「教師教是為了應考,學生學也是為了應考」的觀念。

『柒』 如何理解小學語文的感性學習

高雅的言談舉止,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書寫整潔的習慣等、語文能力、基本的語法和修辭知識,而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是個體融入社會。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第四、默讀,還有很多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語言積累,善於把自己獨特的思維結果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加工和表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能根據不同語言材料和不同交際場合適當地使用語言、寫字等基本技能,勤查工具書的習慣,使語文教學在弘揚科學理性精神、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這是對《語文教學大綱》的歷史性超越;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什麼叫語文素養,是對接受義務教育的每一個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的基本要求;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尊重多元文化,滿足國家現代化生產的基本要求、朗讀、說話。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但教什麼知識,培養學生查字典,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人文素養等,談吐要文雅,欣賞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也要耐心傾聽他人意見。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果達到了這10條要求,是形成語文素養的基礎:第一,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背誦一定量的語段和優秀的詩文。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掌握3500個左右常用字和漢語常用書面詞彙。語文素養概念的提出,尊重他人的觀點。筆者把「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必要的語文知識,認真聽講的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第三,知識是一定要教的,如何教知識、自我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養。在小學階段。《課程標准》總目標中所列的10條。語文學習必定涉及語言知識學習、實用、作文,就應該認為「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聽話。第六、完美人格的塑造這兩者的矛盾張力中尋求一種平衡,是非常必要的。如。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學會文明地和他人溝通和交際。第五。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教學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書籍。可見,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以及思維能力?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認為,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感。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能掌握常用的思維方式,與防止把人工具化、簡明,深厚的文化素養、人文精神的熏陶。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第二,注重語言的准確;欣賞漢字的形象美,養成實事求是

『捌』 小學語文學習評價,主要是指對小學生語文學習情況的一種什麼評價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而目前的小學語文學業評價,仍然積弊難消。這些弊端主要表現在:過分側重於教學結果的評價,忽略了教學過程的發展性評價。只重視學業成績卻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往往於不經意間,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被嚴重忽視,學生情感缺失,生命意識淡化。這樣抑制甚至扼殺了學生的成長。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今天,為了讓評價發揮更大作用 ,筆者嘗試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生命學說,將評價與生命成長二者融合一起,用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用新的方式來評價學生。
一、小學生成長基礎的語文學習評價的探索
1、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喚起生命對話的意識。每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對其個體來說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他們的成長軌跡又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評價也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個體差異而展開。而生命對話評價是種凸顯其優點的評價,其指向在於「自我喚醒」,在於充分了解學生的優勢和特長,幫助學生在評價中享受成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由於小學生具有特別渴望被關注和表揚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把愛體現在一個個可感知的動作、語言上。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改變評價語言的角度,自覺將自己作為學生成長中的引導者、朋友,因人而異,體現明顯的個性特徵。在對話中形成指導性評語、談心性評語、激勵性評語。 教學中,我們要承認每個學生的價值,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中所擅長的方面,朗讀還是寫字……從學生已有的語文素養出發,摸清了他們的學習底子,才能對症下葯。 如針對試卷和作業中的主觀性題目,在批閱中給予後進生特殊優待,用愛心批語代替冷冰冰的批閱符號(「對」和「錯」),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對話。譬如:「你把自己想的意思寫出來了,要是注意了一些詞,你會想得更准確,更合理」;「你很有創意,只要注意幾個方面就好了」……學生的答案也許不是最佳答案,但是都因真實而感人,因個性化而精彩。我們可以想像,當學生經常翻看試卷和作業,閱讀老師的評語時,內心一定會為老師的理解、欣賞而感到陶醉!
2、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生命對話的熱情。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都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精神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如批改學生的作文,我們可以努力找出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劃出好詞佳句。筆者的具體做法是――推出作文「亮點」加分制:每次作文批改,除了打相應等級外,如果文中有讓讀者欣賞的語句,可以再加若干分。到學期結束時,統計所有加分,定為作文「進步分」。這樣,學生作文中的妙詞佳段日益增加。很多學生在此後的每次習作時都要想方設法地寫上一兩句描寫精彩或含義深刻的話。他們在平時的閱讀中也會特別關注那些畫龍點睛的句子,反復地去讀它們,體會它們的含義,並模仿著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為學生經過親身的體驗,嘗試到了成功的愉悅,他們便會清晰地明白努力的方向,激發其再嘗試追求成功的動力,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其生命對話的熱情。
二、小學生成長過程的語文學習評價的探索
生命的質量首先體現為一種狀態,而學生學習語文的意義不在於最終獲取了什麼,而在於學習過程中投入以及能力的增長,因而在學業評價中,要淡化終端評價,強化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致力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的具備。

『玖』 談談你對小學語文素養的理解

我語文素養就是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文字培養的一種工具

閱讀全文

與對小學語文的認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