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海口市小學數學博客

海口市小學數學博客

發布時間:2020-12-30 18:39:05

1. 教師博客 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說課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其中,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標的重要目標。
計算同時也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包含了計算的准確率和正確率兩方面的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想學」,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該聯系生活實踐,從而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總之,在計算教學中,教師應由淺到深、從簡入繁,循序漸進地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在數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熟悉的事物來學習,放手讓學生自主地觀察、自主地收集信息,發現數學問題。在教學中,還要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應用到學習生活中,養成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想像力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會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由淺到深、從簡入繁,循序漸進地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計算興趣。教育孩子,絕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們都用心,老師用心,家長也要用心。我們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以學生為本,處處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為本,努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情高漲地動手、動腦、動口,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知識,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識。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材施教,要用教師一顆愛心去打開學生的心扉,讓他們積極地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

2.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博客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一個人計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維敏捷度和思維靈活性在計算方面的體現,它反映了這個人數學基本素質的高低。計算能力的高低,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也會有直接影響。在小學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能力,並要達到正確、迅速,同時要求方法合理、靈活。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之達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一些粗淺認識。
一、要充分認識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教師必須有足夠的認識。有些教師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重視不夠,沒有讓學生去發現計算的規律和情趣。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大障礙,必須除之。計算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能力。
1.數與計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現實世界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主要是數、量、形三個方面,而計量又離不開數與計算,形體大小要量化也離不開數與計算。因此數與計算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個公民應當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數與計算是學生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甚至其他科知識的基礎。這部分的知識掌握不好,學生無法進入以後正常的學習中。
3.數與計算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數與計算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過程。這樣學生在學習掌握數與計算知識的過程中也發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數與計算的教學有利於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數概念是隨著人類生活和實踐的需要逐漸形成和不斷發展的。教師要教學數的概念、計算方法與計算方法之間的相互關系時,可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二、講清算理,提高計算教學質量。
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講清算理,揭示計算的規律,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講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學教學中的難點,教學中盡可能通過直觀演示等手段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明確算理。
2、學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這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學生對20以內加法中「湊十法」的理解有困難,我們就請出小棒來幫忙,讓學生通過對小棒的擺弄學會「湊十法」的計算方法。
3、聯系實際,加深理解。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是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例如在教小數加法的計演算法則時,可以藉助學生熟悉的人民幣單位的進率關系,講清小數點必須對齊的算理。
4、重視感知,加強刺激。對於學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強其刺激強度(比如強調進、退位,強調小數點的處理等),吸引學生注意,留給學生一個鮮明、正確的印象,避免和減少以後計算中的錯誤。
5、加強辨析,比較強化。根據學生容易產生錯覺和思維定勢的特點,有意識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則、算式進行辨析比較,促使新舊知識的精確分化。
6、及時練習,鞏固提高。開展針對性練習,強化計算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力爭當堂鞏固。
7、注意反饋,及時糾正。及時反饋,找出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及時改正錯誤。
三、處理好筆算和口算的關系。
口算是不藉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並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
口算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就成了無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在教學中堅持讓學生進行口算、聽算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學必須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低年級安排2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級安排一些作為筆算基礎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經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級在習題中安排一些利用運算定律進行口算的題目,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冊教學參考書都對本學期的口算提出分階段要求,教師要使口算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義務教材把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放在筆算之前教學,而一些較難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則放在筆算之後教學,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內的加減法是加減法的重要基礎,只教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中,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如27+6,27+30,是筆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口算的基礎。因此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筆算之前,只教學口算;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學生掌握要困難些,所以一年級先教筆算,二年級再進一步要求會口算。這樣使學生既能學好筆算,又能形成較強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學。口算例題都要注意通過直觀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學生理解算理。
(4)教給學生口算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要使學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萬不要引導學生用筆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口算兩位數加法:28+37,我發現有的學生是這樣想的:8+7=15,個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寫6,這完全是筆算的思路。其實口算應當這樣想:28+30=58,58+7=75才對,不用在腦子里出現豎式。
實踐證明,加強口算訓練,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水平,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使用簡便演算法,提高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簡便計算是一個切實有效提高學生計算速度的方法。簡便計算常常運用一定的運算定律,如進行加法計算時常會用到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進行乘法計算時又常用到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將一些計算由繁變簡,由難變易。簡便計算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減少計算的錯誤,對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大了簡便方法的教學力度。
另外,讓學生記住一些常用數據,也可以簡化計算過程,提高計算速度。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一個人13歲以前的記憶力是最好的,他在這一階段可以記住很多東西,雖然這其中有一些他並不知這為什麼這樣,怎麼會這樣,但這些並不成為影響他記憶的障礙,這些知識中的未知原因將會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見聞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記憶力,特別是13歲以前的記憶力。中、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沒有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我對此進行的強化訓練主要內容有:①在自然數中1~10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②個位上的數是5的兩位數的平方結果的口算方法;③一些特定的計算結果,如125×8=1000,25×4=100,0.25= ,0.75= ,0.125= ,0.375= ,0.625= 等。這些特殊的計算結果在練習、作業、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是很高的,熟練地掌握、牢記,就能轉化為能力,在計算時收到良好的作用,產生較高的效率。
五、注意培養仔細審題、認真驗算的良好習慣。
計算教學還要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及認真檢查的習慣。對於學生不能光喊「要細心!」,要教會方法,嚴格要求,形成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檢驗是一個好辦法,它能讓人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加強驗算的教學,讓學生針對一道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切實掌握檢驗方法,熟練運用該方法去判斷相類似的題的答案的正確性。
驗算常利用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六個關系式。估算常常根據積與商的變化規律來進行。比如:根據乘數>1,積>被乘數(0除外);乘數=1,積=被乘數;乘數<1,積<被乘數(0除外),不通過計算就能判斷下面哪幾道題的積大於被乘數,哪幾道題的積小於被乘數,哪幾道題的積等於被乘數:8× 、9× 、1×2、0.9×16、5×1、3× 、 ×1 。根據除數>1,商<被除數(0除外);除數=1,商=被除數;除數<1,商>被除數(0除外),不計算便可判斷 ÷14、8÷1 、21÷ 、 ÷7、2 ÷1、0.45÷ 的商是大於被除數、小於被除數,還是等於被除數。
六、豐富學習活動,樂教樂學,激發學生興趣。
計算題是由數字與抽象的運算符號構成的,學生容易感到煩躁和厭倦。因此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做計算題的興趣,才能促進計算的正確性,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
1、運用電教媒體,增強數學計算趣味化。在計算教學中,可以充分運用了錄音、投影等電教媒體,分散重點,突破難點,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中去。
2、組織游戲競賽,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所謂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是注意不穩定、不持久,無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且好奇好動好勝。在教學中適當用一些游戲,有利於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下面列舉了一些游戲活動,供大家參考:
●轉陀螺,比計算。用硬紙板和火柴棒製作一個旋轉陀螺,讓學生們將陀螺倒下時所指的數字與陀螺正中的數字相加,看計算得又快又准。
●擲骰子,算加減。准備兩個骰子,同時投擲,讓孩子算一算,兩個骰子上數字相加起來是多少。還可以讓孩子將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看誰先算出正確的得數。
●擺撲克,比能力。同桌為一組,擺撲克牌,將擺出的牌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加四則運算,誰算得快,擺出的牌就屬於他的了,看誰得到的牌最多。
●買商品,學本領。商店是培養孩子計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計算能力,最能發揮作用的方法莫過於數錢幣了。把錢幣交給孩子,讓他計算「花了多少」、「還剩下多少」。在實際應用中學習,可以稱得上學習的捷徑了。如「5個一角為5角」,「用一元錢買一個4角錢的草葯小蛋糕,應該找回6角錢」。教師可以在班中舉行「小商場」的活動,也可以與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經常帶孩子去商店買東西,給孩子鍛煉、學習的機會。
●班級數學計算大王擂台大賽。每一周都定時舉行一次班級數學計算大王擂台賽,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誰算得最快最准,就是當周的擂主。
●小學生計算能力過關檢測活動。這活動是模仿社會中計算機能力等級考試、普通話等級過關考試等設計的。將學生分組進行檢測(分筆試和口試),學生的檢測成績發給學生計算能力等級證書,不達到一定標准(標准由教師根據本班的學生水平來確定)的學生,要補考直至過關為止。
七、加強各年級階段計算教學的密切聯系。
小學各個年段的數學教學內容是緊密聯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在平時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各個年級階段計算教學的聯系。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從一年級抓起,直到小學畢業,只能靠日積月累,不可能突擊完成。每一節計算課的教學,應該把它放在整個計算教學的系統中去理解教材,實施教法,使之上下貫通,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後有發展。此外,各年級的教師必須加強平時教學的溝通交流、團結合作,促使各個年段的計算教學、整個學校的計算教學融合成一個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經過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是一項平凡而又艱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強練習。教師應充分認識培養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節課都要注意這方面的訓練,並要做到持之以恆。

3. 如何在小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論文博客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反映,是人腦的基本活動形式,是人的一種高級的心理活動形式。
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即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轉化與劃歸,從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數/映射的思想,等等。一般來說數學能力強的人,基本體現在兩種能力上,一是聯想力,二是數字敏感度。前者能夠把兩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聯系在一起,這其中又以構造能力最讓人折服;後者便是大多數曝光的所謂geek,比如什麼Nash之類的。當然也有兩種能力的結合體。
我國初、高中數學教學課程標准中都明確指出,思維能力主要是指: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合乎邏輯地、准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數學關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材頁面風格生動有趣,內容涵蓋形狀、對應、空間、方位、比較、分類、排序、圖形、拼擺等多方面。系列課程逐步引導孩子走出單純的知識記憶,輕松獲得觀察性思維能力、分析性思維能力、判斷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動手協調能力。
數學思維拓展訓練特點:
1、 全面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潛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力;幫助幼兒學會思考、主動探討、自主學習,
2、 通過思維訓練的數學活動和策略游戲, 對思維的廣度、深度和創造性方面進行綜合訓練。
3、 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幼兒的數學推理、空間推理和邏輯推理,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為塑造幼兒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4、利用神奇快速的心算訓練和思維啟蒙訓練,提高與智商最為相關的五大領域的基礎能力。
5、為解決幼小銜接的難題而准備

4. 如何提升"錯題集"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有效應用 博客

針對小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做錯題的情況,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每人備一本錯題集,把平時課堂學習,課後作業和考試中的錯題習題都摘抄到錯題本上,並進行整理、概括和分析,充分重視並發揮錯題集的作用,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幫助教師自身及時發現教學問題等。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研究錯題集,探索收集整理並有效利用錯題集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錯題集的意義
錯題集的意義主要在於兩個方面:(1)小學數學課程具有理科獨特的特徵,想要學好,離不開多做習題。面對練習過的試卷和練習冊等,如果丟擲一邊再去做新題,效果不大,因為錯題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糾正和復習,知識漏洞仍然在那,多做練習只是徒勞。但要復習,直接拿著原來的試卷和練習本又太多而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很有必要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錯題集,以節約寶貴的復習時間,從而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專門糾正錯題方面;(2)由於錯題具有時空上的分散性,因此,建立錯題集能夠及時把學生的學習薄弱之處積累起來,使學生學會認真研究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漏洞,及時填補漏洞。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真正抓住個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思維,從而引導他們進行反思性學習的新型學習策略。因為一旦同樣的錯誤反復發生在同一個學生身上,那就說明他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建立錯題集能使學生逐漸地改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建立數學錯題集
建立數學錯題集要從這些方面入手:(1)正確分析錯題產生的原因,恰當選擇要記錄的錯題內容,對於那些因失誤而發生的錯題可以省略,著重抄錄下那些自己確實不會或者理解不深的錯題;(2)摘抄錯題要及時,無論是平時練習還是模擬試卷,都要做到錯題不過夜,養成收集整理錯題的良好學習習慣,把它當成是數學學習的必經之路;(3)摘抄錯題時,最好要進行恰當的歸類總結,把同樣類型的錯題放在一起,比如說內容相似的整理到一起或者題型一樣的整理到一起等。在分類的時候,可以把同一個錯題集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也可以使用幾個相對薄些的記錄本;(4)認真分析錯題發生的原因,及時糾正錯誤,並把原題也摘抄下來以作對比,然後把解題的正確思路,方法和步驟具體詳細地寫下來,結合老師的講解,把錯題變成自己繼續學習的知識重點所在;(5)摘抄錯題時要注意方法,不可盲目行之,應盡可能地節省有限的時間。比如說,對於那些選擇題,只要將錯的選項抄下來,較長的題目可以剪貼或者復印等。總之,建立錯題集時,要注意做到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且錯題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自身知識結構的完善不斷變化的。對於那些理解的錯題,可以刪除或者只留下一些具有啟發性的部分。
三、正確利用錯題集,變「廢」為「寶」
1、使數學錯題集為教師進行反思教學提供實踐模板:反思性教學就是要教師及時發現並糾正自己的教學行為,結合學生的錯題,使教師更為清楚教學中的薄弱環節,讓錯題集成為開啟學生潛在能力的寶藏。因此,教師可以把普遍性的錯題在一定的時間內當作例題重新講解,從而使教學反饋出來的錯題信息變成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師要把錯題反饋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們學會思考,傾聽和研究,主動參與到錯題的糾正當中來,以達到積極的糾正效果。這樣,可以增強數學教學的整體效果。
2、把錯題集作為教師因材施教的依據之一: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都存在很大的個人差異性,因此,錯題集具有很強的個人針對性,建立錯題集將有利於教師抓住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到因材施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要盲目地籠統布置,而是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和個人特點對作業進行分層布置,這樣更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真正填補自己的知識漏洞,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此外,數學作業的設計也應該多樣化,使錯題集成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3、把錯題集作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教材:錯題集不僅反映了學生顯性的學習狀況,而且包含了隱性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等,因此,建立錯題集來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軌跡,汲取經驗教訓,為今後鞏固相關知識提供依據。具體做法是,我們要把學習者錯誤總匯的錯題集變成凸顯自己知識不足的經典資料,幫助學生分析錯因,糾正錯誤,不只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通過錯題集來提高數學知識水平和能力。然後,錯題集建立好以後,我們要注意周期性,做到經常閱讀,定期翻看,才能充分發揮錯題集的作用。此外,錯題集還要成為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資料,成為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和相互啟發的一種教學形式。
4、要想真正有效利用錯題集,還離不開對於運用效果的正確評價:既然錯題集是學習信息的反饋平台,那麼反饋的重要伴生物就是評價。可以說,沒有評價的反饋是無效的。錯題集建立並使用之後,我們應從學生的發展出發,主要對比學生過去和現在的學習狀況,及時給予知識糾正,並給予情感上的鼓勵,對於微小的進步,我們都不能放過。這樣,錯題集才能真正啟發教師的教學反思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正視錯題的勇氣和信心。

5. me博客—數學教師博客群 正在載入……

一、讀懂教材: 對於這一話題北師大版教材主編張丹、特級教師朱德江分別談了自己的觀點。 朱德江老師說: 讀懂教材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讀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學的基礎。(1)要用整體聯系的觀點讀教材;(2)要持課程改革的理念讀教材;(3)要懷著質疑好問的態度解讀教材;(4)要抓住數學的本質去解讀教材。 在每一部分里還列舉了一些具體的課堂實例。 專家說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不是改變教材。北師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來展示教學目標的。它給了老師更大的研讀教材的空間。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挑戰。教材上的每幅圖都有其深刻的含義和目的,做為教師。只有把它研讀透徹。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為原型,創設適合自己學生的情景。但萬變不離其綜。只有研讀透教材,才能更進一步。真可謂: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張丹老師:由「讀」想到了歌曲《讀你千遍不厭倦》帶著思考去讀。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讀;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讀;第三遍以孩子的角度去讀。 關於教材要四讀:(1)讀前有思考。 專家說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不是改變教材。北師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來展示教學目標的。它給了老師更大的研讀教材的空間。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挑戰。教材上的每幅圖都有其深刻的含義和目的,做為教師。只有把它研讀透徹。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為原型,創設適合自己學生的情景。但萬變不離其綜。只有研讀透教材,才能更進一步。 總之,一節課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廣度,是否能挖掘出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演變歷程等等。 二、讀懂學生張丹老師:讀學生相對於讀教材是難了一點。張教授從重視學生的活動經驗談起對讀懂學生進行了解讀。具體如下: 因為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讀懂學生的差異是教學的基礎。 差異一:人的認知水平存在縱向的差異; 差異二:兒童間存在橫向差異。 對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的知識,學生知道一點點還是錯誤的,還不如不知道呢。不知道的情況下,學生就好象一張白紙,就可以接受新的知識。 專家認為,讀懂學生是一個重要的步驟。我們每天都是在和學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學生的心理又是個變化而精密的體系,要以心換「心」,多關心學生,讀懂學生的「心」,就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學生的心,把全班學生的心抓住、讀懂,就需要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只有讀懂學生,課堂才有根,只有讀懂課堂我們的教學才會有實效。我們要多參加這樣有意義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素質,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學生成為自己的鐵桿粉絲! 三、讀懂課堂 讀和懂之間有一段距離,怎麼縮短距離,要靠反思。1、讀懂教什麼?(1)讀:預設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課堂上有沒有實現目標?教師有沒有調整目標?有沒有新生成的目標?(2)反思:a、教的內容是否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本質特點和核心思想。b、教的內容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c、什麼情況下要調整目標?如何處理生成性目標?2、讀懂怎麼教?(1)要讀懂每個教學活動。 反思:教師的提問是否符合學生的學情?問題的指向是否明確?是否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的引導、指導、反饋、評價策略有效嗎?(3)讀懂怎麼學讀:a、有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嗎?空間如何?效果如何?b、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c、學生的參與度怎樣?d、是否給學生提供了充分表達的機會?反思:a、學生思維參與度高或不高的原因是什麼?b、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否真正發揮?c、學生學得怎麼樣呢?d、學習有效性高或不高的原因是什麼?朱德江老師:在教師提到課堂與目標能否兼得時,朱老師形象而風趣的以「魚與熊掌,能否兼得」打開話題,這是抓魚還是抓更大的魚的問題。在抓住基本的「小魚」的前提之下,建議老師研究更多好的學習方法,來獲得更多的「大魚」。

6. 數學有哪些博客或論壇可以看的

除了這些,你可以進網路數學貼吧,那裡也不錯

7. 如何提高教師的小學數學教學能力 博客

能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關建在於教師隊伍的素質,在於教師的教學能力。
對教師來說,怎樣使教學能力得以迅速提高,來適應教學要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教師都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對工作充滿熱情,幹事業有決心;但是卻常常被如何搞好課堂教學這個問題所困擾,往往是方法簡單,形式單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為了使教師盡可能快適應要求,快速成長,挑起教育教學的重擔,必須迅速提高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能力的本質就是訓練教學基本功,並達到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通常說的「基本功」實際上是指「課堂教學基本功」,它只是教學基本功的一部分。教學基本功的范疇很廣,包括課前准備基本功

8. 哪位朋友能告訴我像吳正憲老師、李烈老師等等這些小學數學特級教師的博客

什麼學校?什麼班級?要詳細一點啊,不然都不知道是誰

9. 小學數學教師博客 如何矯正學生粗心的方法

多練習,多思考,回過頭多想想

10. 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教具 博客

在數學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直覺形象思維,而且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技巧地使用學具,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組織、管理和調控教學活動,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教學的實際,我認為在教學中科學有效的使用學具起著以下一些作用:
一、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學具,起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作用。

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多種方法,小學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的機會,會使學習變得自然、輕松、高效。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就地取材:教師先讓學生分粉筆:有6粉筆,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粉筆盒?這個知識是學生早已掌握的。接著教師讓學生拿出7粉筆,還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個粉筆盒裡,需要幾個盒?學生按照剛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後還剩下1枝粉筆,這時有的學生拿著剩下的1粉筆不知往哪裡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筆盒裡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單放1個粉筆盒吧,又不夠3枝,怎麼辦?從而產生了問題。這時教師提問題:「你知道這1枝粉筆叫什麼數?」話音剛落,有的學生便喊道:「余數。」教師馬上接著說:「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發現了新問題,使學生了解了問題的提出,認識了余數,並激發出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使學生切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自己一定要學好數學。

二、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概念作用。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可先讓學生把8個蘋果的圖片分成兩份,通過分圖片,出現四種結果:一人得1個,另一得7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6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5個;兩個人各得4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每份「同樣多」,並形成數學概念。

三、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在數學中相互滲透,相互轉化。這就要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通過教具和學具的操作,可促進這一過程的完成。例如學習口算20以內加法時,教師先出示問題「學校買來9個白皮球,5個紅皮球,一共買來幾個皮球?」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把小皮球裝進小盒子里,每盒只能裝10個。學生經過討論,一般會出現兩種裝法:⑴9個白皮球與1個紅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紅皮球。⑵5個紅皮球與5個白皮球裝滿一盒,還剩下4個白皮球。然後,教師用教具演示或讓學生上講台演示裝法,引導學生根據這兩種不同的裝法列出算式,並思考:9+5怎樣計算?此時,學生已經歷了自己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必能得出:9+1=10,10+4=14;或者5+5=10,10+4=14。除此之外,教學圓錐的體積,筆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等,用教具輔助教學,往往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的作用。

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變換思想,對應、集合的思想,估測意識以及分析、綜合、轉化、歸納、類比等基本思考方法,這些都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質不可缺少的金鑰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可有利於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行」的面積時,通過學生剪、拼等操作活動,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從而引出「平行四邊行」這個名詞,其中就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教具的操作,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滲透了等積變換的思想,等等。

五、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作用。

創新能力是一種智力活動,需要一定的知識;同時它更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是一種善於把握機會的敏銳性,是一種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創設條件以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不僅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綜合素質。例如:學習「11減9」時,學生利用小棒想出了3種方法:第一種,從1捆小棒中拿走9根,將剩下的1根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2根;第二種,把1捆小棒拆開變成10個單根的,與個位上的1根合起來是11根,從11根里去掉9根還剩2根;第三種,先把個位上的1根拿走,再從1捆小棒中拿走8根,還剩2根。學生的不同想法,反映出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結合教學有機的向學生滲透了全面看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同時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探索、思維、創造的空間中發展了求異思維,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分組合作操作教具和學具,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教學1升和1000毫升的關系時,可分組讓學生把l000毫升水倒進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幾次?同學們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記錄,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同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也體現了一種相互謙讓、共同進步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我覺得教具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我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各種能力。充分地引導學生與自己、同學與同學和諧互動把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得更精彩。

閱讀全文

與海口市小學數學博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