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語文的雙基

小學語文的雙基

發布時間:2020-12-30 18:03:36

⑴ 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發生變化,從"雙基"傳授轉移到哪裡

我國古代語文教學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啟示

(本文2000年7月於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美教育研討會」上宣讀發表;2001年9月發表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實驗中心編.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文發表時候作者姓名:廣東省汕頭.潮陽市第三中學李統軼)

正文
漢語作為母語,是中國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漢語(作為母語)教學圈內自上而下思想特別活躍,許多專家和教師對語文教學成效持相當嚴肅的態度,反思的內容已涉及到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教學方法諸方面,並已達成相當成熟的共識。
問題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呂叔湘先生說:「十年義務教育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卻是大多數人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2700課時,接近中小學全部課時的30%。然而,每年全國有幾千萬青工在補課。進入大學後,許多人不會記筆記、寫不了實驗報告、病例。至於硬筆書法更是眾所周知的差。」呂叔湘先生這番話成了語文教學界反思的導火索,也被認為是建國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非正式「總結」。
1992年3月20日《文匯報》就如何改進語文教學組織了一場很有影響的討論,陳鍾粱老師再次提出那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即「我們的學生花在語文學習上的時間最多,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卻不強」。其原因有:①語文教學過去偏重內容與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語言訓練。②圍著一張考卷轉,片面追求升學率。③教學形式主義盛行,不講實效。
很多老師緊隨其後,有些老師指出目前的公開課(觀摩、經驗交流、實踐、精講……)已完全流於形式,存在以下幾大弊病:①重講輕練、以聽代練。②刻意求利、獲益不多。③重視聽課、忽視評課。
有些老師指出:「當今中小學語文課的最大弊病就在於老師講得太多」;「在工具性、實用性上下功夫」;「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師強調改進閱讀教學,開設快速閱讀,以適應信息世界的需要。有的老師發現高考作文題不合理,「試卷越來越長,文字越來越多,內容覆蓋越擴越大」。以1991年高校入學考試題為例,滿滿八大頁,6000字,內容包括漢字讀音、辨形、標點、關聯詞語、文字鑒賞、句子修改、意義銜接、消除歧義句、長句改短句、漢字筆畫、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外加兩篇作文。
1992年第三期《語文學習》刊登了郭宗明老師題為《試論40年來語文教學的總體失誤》的文章。對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存在的失誤進行了探討。
1. 指導思想方面
(1),過於注重研究如何把學生教好,而忽視了兒童和青少年自身蘊藏著學習語文的潛能;只注重在如何教的一些具體問題上下功夫,忽視了人類掌握語文的特殊規律。
(2),過於注重研究教學法,而忽視了教學主導者(老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2. 教材設置方面缺乏權威性、規定性、穩定性。
五十至七十年代以來盛行的「五大塊」教學法(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只注重師生對課文所表現出來的背景、內容和語言現象的分析及研究,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
對「五大快」的弊病,郭老師描述得特別精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是去引導和要求學生在特定的階段掌握一定量的語言材料,而是幾乎不分階段的大規模地對語言材料提出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的教學目的明明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實際上的做法卻是在同學生分析語言現象。比如說,不是要求學生會寫一定量的漢字,而是要學生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那實際上是文字家的事);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和正確運用一定數量的詞彙,而是要學生分析詞、短語的組合方法,甚至詞中的語素的原意(那實際上是語法學家的事);不是引導學生猛練作文,而是盡在一些「比喻和比擬的區別、借代和借喻的區別」等純理論問題是兜圈子(那實際上是修辭學家的事)。
漢語老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非常敏銳,敢於從宏觀高度討論問題。但是,由於未經過現代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的洗禮,他們考慮問題,尤其見之於表述時,更多的用的仍然是舊語文學的范疇,其語言風格帶有更多印象、直觀、非邏輯的色彩。這個問題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各級專業雜志上,相當一部分爭鳴文章和原則關涉不大,實際上是文字「岐義」之爭,由於未能引進新的理論體系,新的范疇、術語,大量的文章由於限於個人經驗的狹窄,不能上升到規范語言和公認一致的理論層面,造成智慧和經驗令人痛心地損失。葉老生前曾呼籲「願語言老師和語言學科的工作者通力協作研究語文教學,做到盡快改進語文教學。」用心誠然良苦,可惜知音不多。事實上,經過我們的觀察、比較和分析,中國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體現在「教室政治」,即師生關繫上,「教師中心」論幾十年沒有被清掃過。學校名義上是為學生設立,但由於事實上的無視學生的根本利益,教師素質從來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教師上

小學六年級語文階段學段雙基訓練情況如何

小學六年級語文階段學段雙基訓練情況

⑶ 我國教育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有什麼影響

一、牢固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
(一)明確目標,為學生打好文化和精神的底子
首先,要充分認識語文學科的首要功能。明確語文學科的首要功能,就是要弄清楚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如果我們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模糊不清,勢必會在思想上引起混亂。
那麼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呢?1980年8月,在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上,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書面發言中回顧了「語文」這個學科名稱的由來,進而說明了它是一門「學習運用語言」的功課,再次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本領同樣重要」。呂叔湘先生在書面發言中也強調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說它是「學習一切科學、一切文化的重要工具」。可以說,語文學科有別於其他學科的根本屬性是它的基礎工具性。語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維的工具。
其次,要賦予「語文雙基」以時代內涵。1961年以後,語文界為了糾正「左」傾思想所產生的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嚴重削弱了語文能力訓練、導致語文教學質量下降的影響,明確提出了要加強語文教學的「雙基」。所謂「雙基」,即指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當然,時代發展了,我們對語文學科「雙基」的認識也應該賦予新的內涵。根據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語文學科應著重從兩大方面為學生打好基礎。
1.打好文化的底子
(1)獲取語文字、詞、句、篇基礎知識,有較扎實的語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積累;
(3)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備聽、說、讀、寫能力等。
2.打好精神的底子
(1)有閱讀的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位。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為小學階段總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2)學會與人合作、與人相處。未來社會人與人之間少不了競爭,但更需要合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和睦相處和正常交往的思想、能力;
(3)具備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個性。這是影響和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二)正確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在課程改革中如何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各地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是,語文教學常常受大形勢所左右,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去語文教學往往偏重知識的掌握,忽視對學習過程、方法的研究,忽視人文精神的熏陶;在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又出現了另一極端傾向:不夠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一些教師在一節課中又是搞合作學習,又是用多媒體,又是讓學生表演,又是做游戲,語文學習的目標不明確、不落實。究其原因,他們把主要精力都用在這些形式上了,而忽略對語文學習目標的把握。
語文教育專家張志公先生說,語文教學「不能喧賓奪主,熱熱鬧鬧搞了許多名堂,卻沒有把語言文字訓練本身搞好。」語文教學的這個「主」,或者換句話說,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我們不能佔用課堂時間,開展一些與語文學習無關的活動。
談到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它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人文性的根本點就是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來源於漢語漢字。讓學生了解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體驗漢語漢字表達出來的作者的獨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文教育的人文性應該在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來體現,來落實,不能游離於語言文字的訓練之外。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強調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為語文教育的「兩張皮」,各走各的道。
二、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用葉聖陶先生的話說就是「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要實現這一目標,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關鍵之一。對此,須把握和處理好以下關系。
(一)正確把握教與學的關系
教學論認為,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是說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積極性。要防止由過去的教師牽著學生走、串講串問、一問到底、費時低效的教學狀況,變成放任自流或教師被學生牽著走的局面。我們應當把教師的活動壓縮到最低限度,但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如,學生讀書不會斷句、書讀不通順,就需要教師進行示範朗讀;放手讓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適時給予歸納、總結,放得開還要收得攏;學生學習遇到困難、進行不下去時,需要教師及時幫助。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樹立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要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正如有的教師所說,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語文教學改革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大家教學時要有這個意識,只要努力了,意識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會得到改變的。
(二)正確處理接受性學習與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關系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提出,是對傳統語文教學重接受輕探究、重認識輕體驗的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揚棄。這一理念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確認和尊重,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給語文課堂面貌帶來了生機。但是,教師在貫徹課程標准倡導的探究性學習方式的理念時,也存在一些誤區,值得大家思考。
首先,既要重視探究性學習,也要打好語文基礎。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語文作為母語,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讓學生掌握一些語文知識,認識和了解一些語言現象,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減少甚至避免口頭表達或書面表達上的混亂或錯誤。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字寫不好,書讀不好,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打不好語文的基礎,會影響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就得有時間讓學生去試驗自己的新想法,還得有時間用來開展相互討論等等。而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教學中一味強調探究,勢必影響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從而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
其次,接受性學習和探究式學習都是有益的學習方式,二者應該優勢互補,不可偏廢。現在一些地方上觀摩課,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都課改了,你怎麼還像以前那樣上課?」「這節課沒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似乎探究性學習就是先進的,接受性學習就是落後的。這實在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須加以改正。
第三,探究性學習不能只重形式,更要注重實效。語文教學如果過於追求探究性學習這一形式,而忽視課堂教學的效率,那就會走進死胡同。在課堂教學中,根據目標引導學生選擇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引導他們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
(三)注重教學過程的優化,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近年來,大家普遍感到要想徹底改變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現象,提高教學效率,關鍵是要優化教學過程、改革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語文教學過程要以省時高效、減輕負擔為標准。用最佳的形式,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組織學生學習,通過教師少教而學生多學,達到聽懂別人的話,說好自己的話,讀懂別人的文章,寫好自己的文章的目的。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40分鍾要效率。語文學科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科書以及課堂上創設的語言環境,在教師的主持、組織和引導下,實現師生與作者和編者之間、師和生之間的語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溝通。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教科書的理解、把握和處理,憑借文本提高學生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的能力;要注重引導學生潛心鑽研文本,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作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的發揮。同時我們要克服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形式主義的東西,那種超越教材、超越課堂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會讓廣大一線教師無所適從。多年來,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已經深入人心。
三、學語文用語文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主動參與性」是21世紀世界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又強調:「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語文教學要注重語文活動環境的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實踐。
學生在課堂上從事語文實踐活動的主要憑借是教材。所以,教師應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以此為著力點來拓寬語文學習的領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要鼓勵學生熟讀、精思,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要啟發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去體味,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引導他們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表達方法,豐富語言積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提高語文水平。要注重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於實踐之中,做到學語文與用語文的有機結合。要在語文實踐中不斷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既要多讀多寫,又要掌握規律和方法,從而提高思維品質,培養創造潛能,有效地促進知識的構建,提高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同時,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注意加強課內語文學習和課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語文能力。
四、繼承傳統的優秀語文教育經驗,在繼承中發展
現代社會的發展客觀上要求語文教育現代化,但強調語文教育的現代化並不等於就要割裂傳統。近百年來,我國的語文教學改革一方面善於繼承傳統語文教學的精華,又勇於對傳統語文教學中的糟粕進行批判,同時善於吸收先進的西方教育思想,代之以新觀念、新方法。比如,語文教學改革正在突破幾十年來教師講學生聽的舊觀念和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代之以「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的新觀念;突破了語文教學串講、串問的費時低效的狀況,同時創造了許多寶貴的語文教學經驗或教學模式,如「情境教學法」教學模式、「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識字方法更是豐富多彩,大大豐富了我國語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改革是要拋棄以往一切不合理的東西,絕不是全盤地「自我否定」。新與舊,傳統與現代,不是截然對立的;舊的並不都是落後的,新的並不都是好的。比如,我們今天提高了口語交際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古人早就提出了「不學詩,無以言」,並把它列為語文學科基本功能之一;再如,電腦速度快了,有些方面卻退化了,如,人類的思維、閱讀的興趣、閱讀的習慣、漢字書寫的質量。
對於傳統教學中的好經驗,要重視繼承與改造。有些要根據現在出現的新情況,融入新的思想與方法,不斷地豐富,推陳出新,促進其發展,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例如,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一條基本經驗是「多讀多寫」。提高學生的讀和寫的能力,離不開讀寫實踐,但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改進讀寫訓練、提高教學效率,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取得盡可能大的效果,是當前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又如,背誦是積累語言材料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學階段背誦積累一定數量的好文章很有好處,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但背誦也要得法,我們不能回到私塾時代不給學生任何指點、讓他們搖頭晃腦、一味地死記硬背許多不知其意的東西,這樣做是與當今教育目標相違背的。
小學語文教學要不斷改革,要不斷創新。改革需要循序漸進,不要輕易否定過去的一些經驗,要總結過去的做法,哪些是好經驗,哪些已不符合當代要求。要改哪些不符合當代要求的思想、方法,對於一些問題的處理要有辯證觀點。語文教學改革只有在繼承和發揚優秀語文傳統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健康發展。完整、正確地認識傳統,可以使我們更清楚改革的起點和目標,減少盲目性和重復勞動,也可以減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難與阻力。
另外,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要立足於本民族、立足於我國國情,要突出地體現漢語教育的特點,符合漢語教育規律。失去了民族化,就沒有了具體化和行動化,也就更談不上國際化了。
五、要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引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閱讀相關的文章,課後推薦閱讀相關讀物,以增加對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學習內容,提高閱讀能力,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當前語文教學改革,有的課游離了文本的學習,成了自然課或社會課;課堂成了「資料展示廳」,內容龐雜,形式令人眼花繚亂,忽略了如何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選擇、整理和利用。
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要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腦的普及、網路的發展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傳統的教學系統是由教師、學生和教科書(或教學內容)這三個要素構成的,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下還要增加一個要素,這就是現代教學媒體。語文教師要利用好現代教學媒體,創造性地開展各項語文活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的改變,努力使語文教學新鮮、活潑、豐富起來。
二是要加強現代教學媒體運用的實效性。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首先要清楚為什麼用,用的目的是什麼,不要只注重形式。教學手段的運用也要講經濟成本與效率。傳統的小黑板、教學掛圖、卡片等低成本、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近年來在語文課堂上不多見了,指導學生讀課文不是用書而是讀屏幕,即使教材中已有了精美插圖也非得再有多媒體不可,甚至有的地方上觀摩課,如果教師沒有用多媒體就評不上獎。這種現象的出現與蔓延值得大家思考。
三是要根據本地和本校的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在我國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資源的情況下,我們主張一切從教學實際出發,從方便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出發,根據各個地方的特點和現有的辦學條件,發揮各自的優勢。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與綜合素質雙基測試卷答案

泵——水落石出\r\n 好雨——喜從天降\r\n 疊羅漢——人多勢眾\r\n 零存整取——積少成多回\r\n 單筒望遠答鏡——一目瞭然\r\n 合起來五句話——三言兩語\r\n 山外青山樓外樓——層出不窮\r\n 此時無聲勝過有聲——弦外之音\r\n 鐵扇公主調弦佐家宴——對牛彈琴

⑸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同步與綜合素質雙基測試卷(一)的答案

閱覽室里真靜啊,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的總目標雙基目標是什麼

西師版還是人教版說清楚啊。。。

⑺ 如何抓好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雙基訓練

一、要教會學生在預習,一般要經歷正確清楚的朗讀、摘抄要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並進行閱讀訓練、自讀、逐句、步驟、腦並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而且對課內閱讀會起到強化和促進的作用、有指導、能鼓舞學生上進,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讀物的種類和類型盡可能要廣泛多樣。同時、自學過程中。默讀時大腦將視覺獲得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和言語活動,教讀是為自讀服務的、口,又強化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個別性指導、製作卡片、深刻的閱讀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1.多思考,真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就能逐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教師給學生以必要的講解,也是教讀所追求的目標,質疑問難。4.精讀和評析。2.及時檢查評比課外閱讀的成績,分階段進行,增強記憶,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更應該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的大舞台、默讀,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技巧和正確的閱讀方法,是眼。3.復述和背誦,充分發揮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語文學習能力。
課外練習並非只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一方面、精讀、讀書報告會,通過教讀、更完美地表情達意。另一方面、示範和講評,二者缺一不可,講究閱讀衛生,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自讀和教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相互聯系。2.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語文課發展學生的記憶力,如圈點批劃。精讀與評析往往是同時進行的。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鞏固閱讀成果。讀物的內容和形式。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認真分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閱讀與環境,教師通常運用朗讀,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獨立地鑽研課文,從而使教師及時調整、難點有關的練習,加快理解、步驟、經驗交流會等、閱讀與自身健康的關系。
四。當然,使課內課外相互促進。1.有目的有計劃地推薦讀物、改進後繼教學內容,促進教讀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閱讀能力。1.朗讀,深入鑽研。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方法和進度,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自讀要明確學習目標。
精練就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在課後練習中選取與課文重,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有效的閱讀速度、完整、會做筆記等、語法規則的基礎上更豐富。教師要在閱讀方法。它是閱讀的最基本方式、評析等多種形式對中學生進行閱讀技能訓練,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實踐,主要是通過復述和背誦訓練而實現的。它們兩者的作用在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教師要採取不同的指導方法。通過精讀和評析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
自古以來,擴大知識面。
二。要給學生推薦那些思想內容健康。課外閱讀不僅是課內閱讀的補充、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速讀也叫快讀。復述是學生對課文內容保持原樣或重新組織語言敘述的一種閱讀方法。它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加強理解和記憶、速讀、卡片等、勤動筆的習慣。
自讀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准確流暢的朗讀和傳情達意的朗讀三個依次遞進的階段。在閱讀教學實踐中。它要求學生在掌握語音、字數,盡可能與課文有聯系,這既有利於提高理解水平。要訓練學生養成做各種類型的讀書筆記的習慣、詞彙、筆記,是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地獲取文章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式。掌握朗讀的方法。2.默讀和速讀。速讀可以節省時間、智力和創造才能的發展,教育家們就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問題。默讀與速讀都要有專題訓練,培養和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使學生廣采博收,有益於技能。3.閱讀衛生的習慣,要求對文章的突出特點做出恰當的評價、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舉行閱讀競賽,積累語言材料,深化,運用工具書、剖析字詞的閱讀方法,通過示範講解使學生獲得系統,它是教學的基本環節、多種方式的課外閱讀實踐中反復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把握閱讀要領。善讀者善用工具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有關知識。課外閱讀的自由性強,並給教師以反饋信息,指導寫讀書筆記等、語言文字規范堪為楷模的讀物,同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目的和水平:調查統計閱讀篇目。3.有針對性地指導閱讀、卡片、經驗。如集體指導,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教學實踐中一、自讀與教讀相結合、背誦,進行認真的指導、口頭復述。

⑻ 如何在小學語文中落實雙基

在小學語文中落實雙基的方法:
一、訓練要注重學生母語的學習和發展

語文教育大家袁瑢老師在教學《顆粒歸公》時的一個經典教學片段中就涉及到四個方面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避免代詞在句子中的重復使用;知道描寫事物要有順序地進行;寫句子要注意前後連貫;了解總起句在段落中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該通過平實、樸素的語言訓練,「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使「雙基」真正得以落實。不能熱熱鬧鬧走過場,而是要認認真真搞形式,語言訓練要到位、要落實,難認的字多念幾遍,難寫的字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要解釋,該辨析的詞要辨析,該品味的句子要反復品味,該歸納的段意歸納,至於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標點符號知識不能一溜而過。
記得一位老特級教師執教《少年閏土》,文中有「秕谷」一詞,學生查字典回答:「秕谷是干癟的穀子」。一般來說,到此為止就夠了,可老師又問學生:「能不能說癟棗啊!」學生答:「不能。」老師笑問:「為什麼?」學生答:「因為秕字是禾旁,是專用來形容穀子的。」解釋一個「秕」字,增長了多少見識啊!
二、訓練要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40分鍾要效率。語文教學強調雙基訓練,並不是說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求與閱讀教學和諧共生,相互交融,讓閱讀過程成為訓練的有益載體,讓訓練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學《煙台的海》時,先讓學生認真讀文,弄清煙台海四季的特點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環節:我來當導游。我自認為我的這個訓練就安排得十分巧妙,使訓練融於閱讀之中。這種改變人稱的講述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而且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
在現行的語文課本很多課文後有這樣的問題:你想對他(文中的主人翁)說什麼?要想回答這一問題,學生必須在對文本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的說幾句。
例如在教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一文時,我先讓學生有感情地讀第三節,再仿寫。學生在理解了詩的寫作特點和所寫的內容後。就寫出了:蟈蟈帶盲婆婆看到了金色的稻穀,看到了呱呱叫的青蛙……這樣學生就更了解了蟈蟈帶給盲婆婆的快樂。在仿寫過程中,當教師發現學生的語病時,及時引導學生糾正語病,使學生明白,寫話時句子要通順,意思要前後一致。其實,學生的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的過程,要求學生在課內短短的幾分鍾內就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會導致一部分學生的敷衍了事。因此,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評改。這樣,訓練才扎實有效。
三、訓練要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語文課程標准》特別強調了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統一。這主要是改變過去以學科為本位進行教學的觀點。訓練中,我們要讓學生的語言得到積累、理解得到加強、想像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華,語文整體素養才能得到相應提高。在教學《風箏》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能體現心情變化的詞語和句子,學生知道了可以通過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心情, 從而語言得到積累,也理解了小夥伴的快樂所在。
四、訓練要培訓學生質疑問難的意識
古人雲:「學貴有疑,有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創新的動力。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生學習只是習慣於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不習慣於思考,不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維能力差,出現「高分低能」、 「越學越沒有靈氣」的不良後果。因此,要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注重質疑,讓學生想問、敢問、善問。
五、訓練要有效提高學生語言的積累
掌握豐富的詞彙,並能正確運用,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掌握豐富的詞彙,需要平時多讀、多看、多思、多練,也要善於積累,並正確運用於寫作上。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積累詞彙,我還要求學生每人配一本《詞彙本》,按時間描寫、季節描寫、氣候描寫、人物描寫、活動描寫等進行分類,編好目錄、頁碼,學生既便於每天積累,又便於掌握豐富的詞彙。我以課本為依據,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品詞品句,讀背好詞好句,並摘抄在《詞彙本》上。我根據課文中對各種不同的描寫,讓學生分類摘抄,日積月累,詞彙自然就豐富了。通過進行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使閱讀教學達到良好效果,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總之,「雙基」之於語文,猶如基石之於大廈。我們必須明白,如果學生接觸語文的起始階段,沒有通過大量科學、扎實的語言訓練以夯實其基礎,沒有使其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基本能力,就不可能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當然,我們的教學質量就難以提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落實「 雙基」訓練是重中之重。

⑼ 小學語文雙基要點指什麼

語文知識:字、詞、句、篇;語文能力:聽、說、讀、寫。

「雙基論」被作為一種課程理論來闡述,較早的是杭州大學教育系的董遠騫教授。他在專著《教學論》(1984年版)一書中辟專節闡述「雙基論」,認為「雙基論在長期的形成過程中,從我國的教改經驗及外國有用經驗中吸取營養,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內容,它是充滿活力的理論」。

「雙基論對於編好教材,加強雙基教學,提高教育質量起了重大的作用」。「雙基論的依據有三,即:我國的教育目的和中小學的任務;教育和教學的實踐經驗;教學的規律」。



(9)小學語文的雙基擴展閱讀

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講究精講多練,主張「練中學」,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練,以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的學科能力為其主要的教學目標。

對基礎知識講解得細致,對基本技能訓練得入微,使學生一開始就能夠對所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獲得一個從「是什麼、為什麼、有何用到如何用」的較為系統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認識。

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雙基教學從不放鬆和抵制對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個人品質的塑造,相反,能力培養一直是雙基教學的核心部分,如數學教學始終認為運算能力、空間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的三大基礎能力。可以說,雙基教學本身就含有基礎能力的培養成分和帶有指導性的個性發展的內涵。

⑽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同步與綜合素質雙基測試卷八的作文怎樣寫

是的抄,有些人情,是真的需要欠的。如父母的生養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或者兄弟之情、朋友之誼,正是這些欠下的情,成了一道道橋梁、紐帶,拉近了人們的心。現在,我倒希望,人們彼此欠情的范圍廣一些,再廣一些,欠一份人情,多一份關愛,也許,這個社會,就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美麗!
跟很多普通的故事一樣,我是個特困生,是村子裡唯一的大學生,學校其實很一般,不過是本科,而且我的高考成績是全縣第一,爺爺說這就是狀元啊,他堅持要擺酒席,要請客,我們那麼窮的家,終於看到希望了,終於有人要到北京去念書了。他們不知道我在城裡同學面前是多麼自卑,不知道我是怎樣費盡心血去學普通話,練英文,他們甚至不知道學費我是怎麼一年年交上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的雙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