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吉林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情境教育 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李吉林是一代名師,你可以先從她的課研究一下。
⑵ 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學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創設情境」,但當前小學教學情境創設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與生活實際脫離,或者設計的情境沒有內涵,只是課堂的裝飾或擺設。作為設計者,教師要提高素質,增強情境創設藝術,轉變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設計多樣化的情境,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
一、當前小學語文情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中,華麗的包裝加上精彩的語言, 再藉助媒體的輔助,「情境」成了扮美課堂的亮點。情境創設未能突出或強化語文學習主題,常常在看似熱鬧的場面背後,淡化了語文教學的目標。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目標相疏離創設的教學情境一旦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疏離,情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服務教學的作用,甚至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干擾因素。 有些教師試圖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聯系起 來,期望為學習創設一個真實可感的情境。設計情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對情境的運作過程中,由於傳統教學思維和方法的束縛,教學仍在傳統的路徑上運行,抹殺了情境對教學的輔助和促進作用。這樣既浪費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 的時間,也花費了教師過多的精力。情境與教學成了油與水的關系,而沒有達到水乳交融的理想狀態。
二、小學語文有效情境設計策略。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轉變教學理念以新課程三維目標為導向,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課程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 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在發展語言能 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 重情感體驗, 有較豐富的積累, 形成良好的語感。 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
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應該以三維目標為導向,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活動遵從死記硬背,是教師喂養式的教學方式。但有效的語文學 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有效的教學情境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轉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教育理念,由重教轉變為重學,注重有效性和實踐性, 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引領學生把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舉 一反三, 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因此,有效情境的創設要求教師發揮聰明才智, 各個學校可以針對本校實際情況,開展語文教研活動,探討各類課型的課堂教學情境設計,發揮集體優勢、智慧,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要全方面提升自 身素質,潛心研究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總結經驗,使講解深入淺出,提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要根據創設的情境發揮現場表現力,使情境富有感染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真正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同時,教師還要提高隨機應變能力,發揮自身思維力和想像力。在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情境中,學生 的思維是擴散的,教師除了具備廣博的知識外,還需要較好的應變調控能力,以駕馭課堂。此外,學校要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校際之間,與有關教育研究者、專家、校外教育之間的聯系,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其次,校本 研究本質上是人與人的交往,是對話。教師合作、對話交流、團隊融合可以發揮 集體智慧,應該成為教師專業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在這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環境下,教師們相互學習、相互啟迪、相互分享、相互促進,取長補短,進而造就優 秀的教師團隊,優化語文情境創設藝術,推進教育的變革。教學後集中進行反思,交流各自的見解,在思想的碰撞中激發新的思考,對情境創設形成新的認識,獲得教法和教學理念上的更新。創設調動積極性的游戲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創設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條非常適合中低年級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畫面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簡短的小故事,使學生 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創設開發創新能力的開放式情境 開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 變性, 通過教學時空的拓展變換,教學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想像和表現的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態處於開放狀態的情境。
新課改下的有效情境創設應該根據語文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情境生成學習 材料、問題。語文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同時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這些情境應該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並且蘊涵語文知識。作為教師還應找准情境與知識的切入點,及時生成問題材料。還應從學生已
有知識、經驗出發,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情境。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也就是一種基於舊知識,經驗的認知建構。建構主義強調知識建構的 「最近發展區」 ,認為新知的建構應基於這個區域,才能獲得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最理想的效果。因此,立足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創設情境尤為重要。當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是我們國家在新的國際競爭的形勢下對教育宗旨和 教學內容、方法、過程與空間的一次新的調整。新課程需要我們吸納教育教學實踐中一切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發展的新方法、新成就。小學語文課堂利用有效情境創設進行的教育是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的教育,是學生能夠學會學習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有效的語文情境教學,也為我們當前語文的教學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可能將使我們漸漸接近、甚至最終達到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⑶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景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
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因此,
老師們常常將情境教學頻頻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成了當前語
文課堂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學習中發現,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創設是無效的。那麼,怎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具有實
效性,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是為活躍課堂氣氛而創設,而
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過分地關注了情境
的創設,過度追求花哨的教學形式和課堂上熱鬧的氣氛,以至於分散了學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信息的干擾,導致難以把握學
習的目標。有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老師以動物王
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以這場動物比賽來串聯整堂課的
教學內容。可是老師在執教中卻只注重了這種形式,而將課文中的兒歌進
行了肢解,先引導學生了解是哪些動物參加比賽,然後出示課文中的六個
問句,了解比賽的具體項目,最後出示六個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賽的結果。
按照這樣的思路學下來,兜了大半圈還未進入正題,學生的興趣早已被轉
移,而到讀書的時候是將課文生硬地分成問句和回答兩個獨立的內容讀,
缺乏整體感。從而造成教學目標的偏離,違背了情境創設的初衷。在課堂
上,將形式和內容分裂開來的教學情境,不但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造成課堂教學的虛假和無效。因此,在確定教學
-
-
2
目標之後,情境的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並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
務。這樣,才能讓「情境」煥發生命的活力。
二、創設情境要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對學習真正產生了興趣,就會覺得
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從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而良好的
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學習熱情得到高漲。
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目標,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精
心選擇最有效的情境創設的方式。基於這一點,在教學《小木偶的故事》
時,一位老師創設了一個角色扮演的課堂情境,讓學生人人參與。在引導
學生通讀全文了解故事情節後,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課本劇的排
練,選出各組的小導演,然後分組自選角色記台詞,創造性地自編動作,
自備道具,最後各小組在全班匯報展示。學生的表演興致很高,為了演好
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台詞。接著在這次表演的基礎上對
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擁有了各種表情後,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讓學生續演這個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課本中的原故事情節,而這一次卻
完全是自己的創作,導演想怎麼導就可以怎麼導,所以學生的興趣更濃了,
先是共同續編故事,然後就開始積極排練。各組設計的故事情節各有特點,
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獲得人的表情後再次遇到紅狐,它要回了自己的
包,並與紅狐當面對質將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獲
得人的表情後幫助那位曾經冤枉過它的老婆婆。在這兩個情境的創設中,
教師設計了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有趣角色,首先是進行課本劇表演,然
後在課本劇表演的基礎上注入新鮮血液,讓學生續演故事,大大激發了學
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有滋有味地親歷學習過程,
使他們樂學愛學,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創設情境要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
-
3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推著孩子不知不覺地、深入地進行到教學
的一個個進程中。因為情感的作用,語文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精神
世界。通過情境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那些聲情並茂
⑷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實施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無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觀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橋梁。它解決的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與新知的關系和矛盾。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我,也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學法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能順應小學生的發展規律,點燃智慧的火花,滋潤情感的幼芽,讓他們顯示各自的聰明才智和潛在的力量,從中獲得認識的快樂,創造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因此,在實踐中我做了一定的初探和嘗試,試圖通過在課堂中優化情境教學法,尋找到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教與學的方式。一是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拉近閱讀主體與文本的審美距離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首先要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設計一個巧妙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展示的境界,與作者的心靈相溝通,與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創設恰當的情境,把美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二是進入情境激發情感,進入情感體驗的境界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文質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觀烙印,凝聚著作者鮮明的愛憎,這就為情境教學的進行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文章中包含的情境無一不在學生心中激起長久的情感的回盪,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蘊含的異彩紛呈的情感來誘發學生心中之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引導學生走入作品的藝術境界,融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三是憑借情境進行思考,進入理性分析階段創設情境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當學生進入某一情境中去,達到情感體驗的境界,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中進行理性思考,將感性的知識轉化為抽象的理性的知識,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與評價。教師還可以在情境中,鼓勵學生探究、合作、思考,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讓學生由情感的體驗而進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識與方法,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四是再創情境留問題,激發探究慾望一堂好的語文課,當下課鈴聲響起時,並不意味著內容也隨之結束,也許是已習得的知識的延續,也許是新的學習的開始。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再創情境,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慾望,繼續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將語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讓語文真正成為生活中的語文。
⑸ 小學語文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案例
師:想到維也納去看一看嗎?來到維也納街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生:自讀,交流
生:來到維也納街頭,我印象最深的是音樂家的大理石石像。
生:王宮的草坪上的巨大的音樂符號裝飾。
生:我還看見了有許多街道、公園、禮堂都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
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維也納高大的樓房和建築。
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藍色的多瑙河。
師:走進維也納大街,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金色的雕塑。你們知道是誰嗎?
生:約翰·施特勞斯、莫扎特
師:你能不能給大家描述一下,你來到莫扎特的雕像前,他是什麼姿態?什麼神態?周圍有些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
生:莫扎特似乎還在為我們人類譜寫優美的歌曲。
生:他可能還在練習沒有完成的樂曲。
生:他仰望著藍天,似乎在聆聽著優美的旋律。
生:他彷彿看著周圍優美的景色,迸發出靈感,又寫出了一些優美的樂曲。
生:這時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著這首曲子的旋律。
師:來到維也納,就要走進人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生活,我們發現,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生:自讀第四自然段
師:走進維也納人的生活,你最想到哪兒去了解他們?這樣,請大家伴隨著音樂,走進人們的生活,邊聽,邊想:你彷彿來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
出示:我來到了——,——;我來到了——,——;我又來到了——,——……
生:我走到街頭,一聽那些街頭藝人彈奏古典音樂。聽到了悠揚的音樂聲。
生:我補充,那些藝人如痴如醉的彈奏著,彷彿他們已經融入這音樂殿堂。
生:我來到了他們的家庭,看到了他們在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首古典音樂,我也加入了他們。
生:我來到了街心公園,看到了成群結隊的人,聽到了舒緩起伏的音樂。我深深感到了那濃濃的音樂氛圍。
簡評:在教學《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抓住課文的插圖和典型句子作有目的的訓練。在上面的案例中,就可以清晰地發現,我抓住了文中的莫扎特的雕像圖,作觀察與想像的訓練。學生在通過細致地觀察,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再現了莫扎特的音樂創作畫面:莫扎特似乎還在為我們人類譜寫優美的歌曲;他可能還在練習沒有完成的樂曲;他仰望著藍天,似乎在聆聽著優美的旋律;他彷彿看著周圍優美的景色,迸發出靈感,又寫出了一些優美的樂曲;這時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著這首曲子的旋律。這樣的想像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對課文進行理解與感受,有利於拓寬學生的只是層面,培養學生的想像說話能力。這樣的訓練,在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學習過程中也體現得十分明顯。
⑹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景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的這段話,在肯定啟發作用的情況下,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 習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 極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因此, 老師們常常將情境教學頻頻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成了當前語 文課堂教學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學習中發現, 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確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但也不乏 有些情境的創設是無效的。那麼,怎樣才能讓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具有實 效性,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要為教學目標而服務 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是為活躍課堂氣氛而創設,而 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卻過分地關注了情境 的創設,過度追求花哨的教學形式和課堂上熱鬧的氣氛,以至於分散了學 生的注意力,受到了太多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信息的干擾,導致難以把握學 習的目標。有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老師以動物王 國要舉行比賽為題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以這場動物比賽來串聯整堂課的 教學內容。可是老師在執教中卻只注重了這種形式,而將課文中的兒歌進 行了肢解,先引導學生了解是哪些動物參加比賽,然後出示課文中的六個 問句,了解比賽的具體項目,最後出示六個回答的句子,了解比賽的結果。 按照這樣的思路學下來,兜了大半圈還未進入正題,學生的興趣早已被轉 移,而到讀書的時候是將課文生硬地分成問句和回答兩個獨立的內容讀, 缺乏整體感。從而造成教學目標的偏離,違背了情境創設的初衷。在課堂 上,將形式和內容分裂開來的教學情境,不但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反 而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造成課堂教學的虛假和無效。
⑺ 如何運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無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觀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橋梁。它解決的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以及舊知與新知的關系和矛盾。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我,也深深感受到情境教學法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教學手段。它能順應小學生的發展規律,點燃智慧的火花,滋潤情感的幼芽,讓他們顯示各自的聰明才智和潛在的力量,從中獲得認識的快樂,創造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因此,在實踐中我做了一定的初探和嘗試,試圖通過在課堂中優化情境教學法,尋找到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教與學的方式。
一是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拉近閱讀主體與文本的審美距離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首先要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設計一個巧妙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所展示的境界,與作者的心靈相溝通,與文章的旨意相融合。因此,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創設恰當的情境,把美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
二是進入情境激發情感,進入情感體驗的境界
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文質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觀烙印,凝聚著作者鮮明的愛憎,這就為情境教學的進行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文章中包含的情境無一不在學生心中激起長久的情感的回盪,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我們可以利用教材中蘊含的異彩紛呈的情感來誘發學生心中之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引導學生走入作品的藝術境界,融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思和遐想,熏陶其高尚的情操。
三是憑借情境進行思考,進入理性分析階段
創設情境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識。當學生進入某一情境中去,達到情感體驗的境界,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中進行理性思考,將感性的知識轉化為抽象的理性的知識,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與評價。
教師還可以在情境中,鼓勵學生探究、合作、思考,發表自己個性化的見解。讓學生由情感的體驗而進入理性的思考,掌握知識與方法,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四是再創情境留問題,激發探究慾望
一堂好的語文課,當下課鈴聲響起時,並不意味著內容也隨之結束,也許是已習得的知識的延續,也許是新的學習的開始。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再創情境,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慾望,繼續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將語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讓語文真正成為生活中的語文。
⑻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創設有效的導入情境
創設情境可謂時下課堂教學的一大熱點,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景要能夠讓學生「觸景生思」,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起他們更多的聯想。
1、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作為教師可指導小朋友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由於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這樣,有助於學生很快地理解文本。
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課文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讀多練、讀中感悟。所以在教學《小鳥和牽牛花》時,我並沒有做過多講解,而是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就能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從而錘煉語言,描繪情境。
2、積極營造游戲情境,熱情鼓勵與表揚,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時候,我創設了游戲的情境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語文園地玩幾個語文游戲大家喜歡嗎?那就讓我們坐上汽車出發吧。(播放課件:小朋友坐上汽車出發,汽車開到了寫有「語文園地」的公園大門口。)語文園地到了,我們一起快活地游戲吧。學生一聽說這節課要做游戲,興致就來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選取他們身邊的活動、游戲、事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畫的顏色和內容易於被學生接受和理解。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相隨。比如:《菜園里》是一篇生活識字課,配有一幅小學生在菜園里勞動的情景圖,不僅使學生對菜園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同時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其名稱,還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這些蔬菜的特點。所以在觀察圖畫,認識這些蔬菜的名字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看課文情景圖,用手指一指,看一看有哪些蔬菜。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和動態的畫面,吸引了學生的學習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
當學生對語文課堂感興趣時,他們在課堂上就會認真聽講了,也會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應用多媒體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我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時候,是這樣導入課題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好多禮物,讓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吧。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欣賞樂曲,興致非常濃。此時教師讓學生談談感受,學生就能有感而發。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將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增強了主題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深入地專研教材,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角度,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熟悉的、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