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清明節話家風小學作文

清明節話家風小學作文

發布時間:2020-12-30 10:47:57

A. 小學作文 《清明》 400字左右

檢舉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裡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今年又逢清明節。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准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准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B. 清明節 600字作文(小學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准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C. 400字的小學生清明節的作文

樓主,這是由來,比較長,您可以改改,簡單一些,400自差不多。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歷,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歷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D. 小學生關於清明節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盪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E.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哪位古人

介子推

寒食節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

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5)清明節話家風小學作文擴展閱讀

後世紀念介子推的方式:

1、介子推廟

介子推廟,位於山西省晉中靈石縣境內的張蒿村,稱英毅聖王廟。介廟所建處,原有母子柏、母子碑。傳說母子柏所生之處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廟周圍原來環境清幽,濃蔭十里,風景秀麗,氣候溫涼。也由於這個原因,這里也被人稱為「神林」。

2、天涯山石鼓寺

天涯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原平市境內,景區以天涯山優美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依託,以春秋時期著名歷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純孝」精神為主題,將生態觀光旅遊與現代文化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是山西省著名的風景旅遊休閑度假區。

F. 清明作文(祭祖,感恩,話家風)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歷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現代人眼裡,「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歷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戶戶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G. 爺爺奶奶在清明話家風簡單點

相比較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陸游的清明,則更多的留給人們感動的意味。「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後人見詩如見到了作者,無不想探究一下,是怎樣的家國情懷,讓這位老翁,即便在身死魂滅之後,依舊耿耿不忘國家大統,不忘讓子孫後代在祭奠的時候,隔空告知。
作為一種文化傳統,清明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親情的表達方式。在國外的好多國家,更多的人選擇了逝去後隨意安葬,家族在不斷地流浪中,往往慢慢的變淡,乃至消弭。而在中國,我們除了講究血脈傳承,更講究家族傳承。這無形中,增強了這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和親情的感召力。
盡管隨著近代家族意識的淡薄,以「家族」為主體的大單位已經越來越少。但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家族制度,讓家風作為一種精神紐帶,不斷地綿延了開來。家風所在,便是家庭所在,更是家庭的凝聚力所在。
清明祭祖,是一個讓子孫後代能夠集中哀思先祖、寄託情感的傳統節日。從家庭角度而言,清明節祭祀祖先,與其說這是一種文化傳承,是一種文明傳承,不如說,這是「家庭」這個基本單位再度凝聚而後再度起航的好「契機」。
正如陸游生前所言,作為先輩,他只是想在自己逝去了之後,依舊能夠知道,「國家安定」的統一大業是否已經被完成,這相當於祖輩的「遺志」;而將之拓展到我們祖祖輩輩的先祖身上,在清明節這個日子裡,他們除了希望子孫後代記得自己的「根源」,記得自己民族的文化,更希望子孫後代,能夠創造出屬於後輩的「輝煌」。
有祖輩之殷殷期盼和豐功偉業,子孫自不能有所遜色。作為一種寄託了歷史、寄託了傳統文化的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應當緬懷先祖,慎終追遠;更應當傳承好我們的「家風」,讓「家風」成為一種最雄渾、最堅韌的精神紐帶,指導著子孫後代,不斷開疆闢土,創造輝煌。
那麼,何以厚「家風」?除了傳統,除了文明,還有「道德」與「美德」。在清明節這個應該明確「家風」的發展方向的日子裡,我們除了積淀先祖,更要做好「道德」和「美德」的傳承,讓德厚家風,福澤萬代。

H. 小學清明節的思念作文400

掃墓

今天早上通過大街,看見一群學生擎著個大花圈,前面吹著號子,後面跟著老師,猛然間想起,今天是清明節。無疑,這些學生是跟嘉康傑烈士掃墓的,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學校組織學生為英雄的先輩們掃墓。我們小的時候,學校常常組織的是為司馬光和在解放運城犧牲的兩個烈士掃墓,那個時候的司馬光墓,荒蕪,凄涼,遠沒有現在的氣派和吵鬧,更沒有遠道而來的人為他時時祭掃,這大概就是他的不朽罷。

今天我是來重新寫掃墓的。那個時候,老師在大家掃墓歸來,都會布置這么一篇《掃墓》的作文,作文里的話也幾乎千篇一律: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要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把無產階級革命進行到底。我覺得那時候每當我寫到這里,都會激動地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將來有用的人。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掃墓歸來寫什麼,而每當問的時候,往往會說我吃了蘋果,我喝了飲料,雞蛋麵包給扔了,心裡往往不是滋味。我認為,我們現在仍然要看重這種形式,而且絕對不能丟掉這種形式,每當新的生命茁壯成長的時候,我們要讓他們記住我們的歷史,不能忘記我們民族的自豪感和恥辱感,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後代是一個無比羞恥的後代,一個不能擔負起自己歷史責任的民族後代是愚昧的後代,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深刻的,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膚淺的,當日本人的靖國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國人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不得不遭到質疑:掃墓難道僅僅是形式嗎?不,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裡,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9月9日下午,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從珍貴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歷史圖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無一不使我們再一次感受了我黨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緬懷了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也使我們對黨的先進性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心靈得到進一步凈化。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使我們充分認識並堅信,我們的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的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並在實踐中加以豐富和發展,使我們的黨不斷壯大起來,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的黨帶領全國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一定可以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

清明節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裡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I. 清明節爺爺奶奶話家風50字

相比較杜牧抄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襲路上行人慾斷魂」,陸游的清明,則更多的留給人們感動的意味。「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後人見詩如見到了作者,無不想探究一下,是怎樣的家國情懷,讓這位老翁,即便在身死魂滅之後,依舊耿耿不忘國家大統,不忘讓子孫後代在祭奠的時候,隔空告知。
作為一種文化傳統,清明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親情的表達方式。在國外的好多國家,更多的人選擇了逝去後隨意安葬,家族在不斷地流浪中,往往慢慢的變淡,乃至消弭。而在中國,我們除了講究血脈傳承,更講究家族傳承。這無形中,增強了這個國家的民族凝聚力和親情的感召力。
盡管隨著近代家族意識的淡薄,以「家族」為主體的大單位已經越來越少。但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家族制度,讓家風作為一種精神紐帶,不斷地綿延了開來。家風所在,便是家庭所在,更是家庭的凝聚力所在。

閱讀全文

與清明節話家風小學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