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教研主題有哪些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
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環節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
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
❷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
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任務驅動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❸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設置適宜情境,創設主動參與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因教材和學生的不同,創設實際的教學情境,安排教學活動,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交流、表演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語文課本中,不乏深受學生喜愛的作品。音樂性和節奏性很強的篇幅,教師可以為學生配樂或讓學生自由朗讀,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參與的快樂。故事性很強的課文,除了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感受參與的快樂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表演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如五年級《中彩那天》一課,教師在教學時,要學生理解課文中一句話「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那貧困的家最富有的時刻。」當學生通過文字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後,為了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父親誠實、正直的品質,讓學生表演父親與庫伯先生打電話這一段內容,學生在教師為他們創設的情境中表演打電話的情節,學習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通過「電話交談」使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父親的好品質,同時產生了學好課文的強烈願望。
(二)鼓勵質疑問難,培養主動參與意識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要創設讓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他們好學深思、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的表現。」教師應允許和鼓勵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更多理解,對疑問有與眾不同的解釋。愛護和培育學生的好奇心、質疑習慣,是培養他們創新意識的起點。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讓學生多問、多想、多說,從不輕易給學生一個標准答案,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獨樹一幟的觀點,培養敢想、敢說、敢做、敢爭論的精神,使學生產生創新的慾望和激情。如在教《草船借箭》一課時,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課文中寫曹操調了很多弓弩手來射箭,那他們為什麼不射『火』箭呢?用「火」箭不就可以把諸葛亮的草船燒掉了嗎?」聽了學生的問題,教師大吃一驚,作者的寫作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詞句的理解,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知天文識地理的傑出才能。這個問題完全出乎教師的意料,所以覺得特別尷尬,但是當看到孩子充滿疑惑的眼神時,教師毫無猶豫地表揚了他:「你確實是一位很會思考的同學,這個問題問得挺好,老師都沒考慮到,看來課後我們可得好好討論一下。」後來,這個問題不但引起了學生的討論,也成了老師討論的焦點。因此,教師不可抑制孩子的提問,應鼓勵學生多疑多問,激活思維,培養學生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誘發創新意識。
(三)優化教學形式,創造主動參與機會
在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通過獨立學習、小組討論、集體評議、師生交流等多種教學形式,使自己在整個環節中起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多讓學生各抒己見,多聽學生意見,與學生默契配合,達成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如第七冊教材中《燕子》一文,教師在教學最後一段時,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接著請學生談談「讀了這段你有什麼感受?」使學生初步感受燕子停歇的優美姿態,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你認為哪些詞句美?為什麼?」這時,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賽,最後經過交流、評議,深深體會到了文章的意境美——「落」,寫出了小燕子飛倦了,停歇時動作輕盈、靈巧;「痕」——痕跡,若有若無,因此,從遠處看,燕子就像正待演奏的樂譜。「多麼美的燕子停歇圖啊!」學生從內心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可見,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真正發揮。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採用多種教學形式,給學生營造了主動參與氛圍,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給他們創造展現個性的機會,達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四)採用積極評價,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評價是端正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看到自己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積極、適當的鼓勵性評價,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行為。例如, 可以積極鼓勵創新, 正面肯定, 使學生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客觀公正、熱情誠懇地對待學生,使學生體驗評價的嚴肅性,以及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張揚個性,因人施評,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評點結合, 鼓勵參與,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如在教《魯迅與時間》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明白此文是通過一系列數字表現了魯迅珍惜時間,善於利用時間的品質,教師讓學生列出魯迅工作的時間及寫作量的一系列數字。有一位學生,他在課文內容所提供的數字上又進行了換算,算出魯迅一天就要寫作近1萬字,從而更直觀地說明魯迅珍惜時間,善於利用時間。在學生的回答之後教師立刻進行正面激勵性評價「 說得好,真肯動腦筋!大家聽了你說的話,都在佩服你說得好!」接著又趁熱打鐵,讓學生展開想像,創造結尾,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五)重視小結歸納,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
小結歸納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通過師生的小結歸納可以幫助學生將獲取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從而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要做到注意知識歸類,重視鞏固積累,提高學習效率;啟發學生聯想,組成知識網路,形成知識正遷移;設計目標練習,提高運用能力,鞏固參與成果;織游戲活動,形成教學高潮,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設置新的懸念,潛伏新授內容,引起學生新的學習興趣。
❹ 小學語文說課有哪些環節要注意什麼
教師該如何說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常言說:三分戲,七分演。說課也是如此。在精緻的教學設計之外,教師說課要想達到很好的效果:
1、口才:
一切成功的先行官
老輩人形容教師,是「兩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這不無道理。
語言表達能力同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說課的成敗。說課語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獨白,這類語言是說課中用到最多的,比如:教材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標與重難點、概括介紹的教學環節、說課中闡述的教學理念等等,都要用獨白式的語言;好的說課者語言清晰、音量適中、語速快慢錯落,要根據說課的內容把握好語言的節奏。讓人聽得舒服、聽得清楚。讓聽者從你的抑揚頓挫、高低升降中體會出說課內容的變化來。尤其要注意的是,另一種是教學語言,這類語言主要用在模擬情景的時候,說課者以課堂上教師的身份說出來,彷彿面對的是學生。如:課堂中的導語、對學生的引導、課堂中的示範、課堂中的總結、課堂中闡釋和提問等。這時,不但要打動聽者,而且還要讓聽者推測到在課堂上也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所以,設計既要精彩,還要精彩地表達。
2、自信:開啟成功的大門
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個好的說課者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自信——自信我們的設計最優,自信我們的表現最佳。
3、關注細節:
時間一定控制好。整個說課過程中力求做到節奏和諧統一,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條不紊地說完該說的全部內容,切莫時間已到,還冗長陳述。
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雖不宜過於繁復,讓畫面代替思考。
板書是一面鏡子。因此教師一定要書寫規范,並講究書寫衛生。一旦寫錯,不能隨意用手擦去,而要用板擦。尤其是字的筆順一定要正確。年輕教師書寫方面要下功夫,字跡工整,美觀,有體為好。還要注意寫字用時的把握,不能因為現場的板書耗費大量的時間,讓聽者處於長時間的等待中。
友情提示:
1、聲音要自然;
2、語速要適度;
3、語言要變化;
4、感覺要興奮;
5、手勢要大氣。
要自信!祝你成功!
❺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環節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利用教材優勢給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語言交際環境,以識字和發展語言同步為目的,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
我要說的是「開放式識字」 :
1.識字資源的開放
多途徑激趣,以愉悅的情緒識字。利用教材資源,營造愉悅識字氛圍。在教學時,我們正確認識教材作為識字載體的功能,注意以其豐富的韻味活躍氣氛,以其生動的情境調動情緒,學生就可以在愉悅的情境中輕松識字。
2.識字形式的開放
創設游戲情境,激發識字熱情。在識字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把識字任務制定成不同的游戲方案,激起學生的識字熱情。在編謎中教師巧妙地滲透了識字方法,學生那種愉悅的識字情感體驗得到了強化。還可以根據每課生字的特點,把兒歌、表演、畫圖等多種游戲形式引進課堂,讓學生喜歡識字。
3.識字方法的開放
盡管我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識字、創造性地識字,但如果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靈魂,任由學生怎麼識記都行,那麼要想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難了。因此,應重視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滲透一些漢字學知識,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准確地理解掌握漢字的形、義,還能讓學生充分領略我國漢字文化所蘊含的無限風光。
4.識字環境的開放
我們主要利用這三種識字環境:
(1)在家庭環境中識字。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在農村,家長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們要向家長作好宣傳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對電視中常出現的字,家長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認一認,經常問一問,考一考;對孩子喜歡的畫報、圖書、卡片進行親子閱讀……總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教孩子識字。
(2)在社會環境中識字。引導學生在上學途中認大街上的廣告牌、牆體廣告、各個村的村名等,再憑借教材有意識地引導,促成學生在社會生活環境中識字的習慣。
(3)在學校環境中識字。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校園里撲面而來的校名、小學生守則、班級名、同學名、課程表、黑板報等文化設施,都是學生豐富的識字素材。教師應做個有心人,經常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學生就會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熟悉環境與識字認字結合起來。
5.識字評價的開放
學生的識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於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識字過程以成長記錄袋的評價結合起來。
❻ 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關鍵的三個環節是什麼
我認為要教好小學語文課程,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但課前預習、講課方法、作業設計這三個環節尤為重要。抓好這三個環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提高課前預習的效率課前預習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的課前預習有利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加強講授的針對性,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改進教師的講課方法。課堂教學是師生信息雙向交流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摒棄枯燥乏味,平鋪直敘的做法,把陳述式教學變為問題式、啟發式、趣味式教學。即在抓住教材疑點、難點和重點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學生去提問、去思考、去琢磨。要鼓勵學生的質疑性和異想性,引導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要用富有感染力、能調動學生情趣的激情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作業設計要體現藝術性。教師在作業布置上要體現藝術性,做到少而精,避免多而繁。要在作業設計的靈活性、綜合性、階段性、趣味性和激發性上多研究、多思考。具體操作上不能老是叫學生讀幾遍和抄幾遍字、詞、句,而應根據各自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能老是讓學生三番五次地抄做過的作業和課文,而應根據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一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索新知慾望的作業,讓學生愛做作業,不把做作業看成是一種枯燥乏味的負擔。
❼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教學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
閱讀教學法為語文教學法的組成部分,研究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原理和方法。閱讀教學為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識字的重要途徑,作文的基礎,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的關系,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要統一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系,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如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之間的聯系,讀、聽、說、寫之間的聯系,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聯系。
(7)小學語文教學環節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使學生認識三千五百個常用漢字;學會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輔助工具;掌握常用的詞彙;流利地誦讀課文,並且能夠背誦教師指定的一部分課文。
2、為了適應閱讀和寫作的需要,三千五百個常用漢字,應該在一二年級教學生掌握半數左右,其餘半數的教學在以後四年中陸續完成。一二年級識字教學可以採用集中識字的方法,也可以採用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方法。
3、要教學生學寫記敘文,逐步學會把耳聞目見的事物記下來。有關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如觀察事物,確定中心,選取材料,組織材料等等,要通過課文的講讀和作文的指導講評,分別年級,陸續教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