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五六年紀

小學數學五六年紀

發布時間:2020-12-28 18:55:50

Ⅰ 小學五六年級人教數學公式

小學數學定義定理公式

定義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單位換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1市斤
(5)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小學數學定義定理公式(二)

一、算術方面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
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7.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並計算。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

小學生五六年級數學計算題

解析:
題目呢?
回家過年還未返回工作崗位嗎??
煩請直接上傳原題目照片。

Ⅲ 小學五六年級數學都有哪些簡便計算謝謝

a+b+c=a+c+b 273+96+27
(a+b)+c=a+(b+c) (168+55)+45
a+(b+c)=(a+b)+c 55+(45+168)
a+b=a+(100±c) a×b×c=a×c×b
(a×b)×c=a×(b×c)
a×(b×c)=(a×b)×c a×b=a×(c×d) (a±b)×c=a×c±b×c
a×c±b×c=(a±b)×c
a×c+c=a×c+c×1 a×b=a×(100±c)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b×c) a÷(b×c)=a÷b÷c a÷b÷c=a÷c÷b
a÷b= a÷(c×d)

Ⅳ 小學五六年級奧數題30道帶答案!!

過橋問題(1)
1. 一列火車經過南京長江大橋,大橋長6700米,這列火車長140米,火車每分鍾行400米,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多少分鍾?
分析:這道題求的是通過時間.根據數量關系式,我們知道要想求通過時間,就要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是用橋長加上車長.火車的速度是已知條件.
總路程: (米)
通過時間: (分鍾)
答:這列火車通過長江大橋需要17.1分鍾.
2. 一列火車長200米,全車通過長700米的橋需要30秒鍾,這列火車每秒行多少米?
分析與這是一道求車速的過橋問題.我們知道,要想求車速,我們就要知道路程和通過時間這兩個條件.可以用已知條件橋長和車長求出路程,通過時間也是已知條件,所以車速可以很方便求出.
總路程: (米)
火車速度: (米)
答:這列火車每秒行30米.
3. 一列火車長240米,這列火車每秒行15米,從車頭進山洞到全車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長多少米?
分析與火車過山洞和火車過橋的思路是一樣的.火車頭進山洞就相當於火車頭上橋;全車出洞就相當於車尾下橋.這道題求山洞的長度也就相當於求橋長,我們就必須知道總路程和車長,車長是已知條件,那麼我們就要利用題中所給的車速和通過時間求出總路程.
總路程:
山洞長: (米)
答:這個山洞長60米.
和倍問題
1. 秦奮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秦奮年齡的4倍,問秦奮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我們把秦奮的年齡作為1倍,「媽媽的年齡是秦奮的4倍」,這樣秦奮和媽媽年齡的和就相當於秦奮年齡的5倍是40歲,也就是(4+1)倍,也可以理解為5份是40歲,那麼求1倍是多少,接著再求4倍是多少?
(1)秦奮和媽媽年齡倍數和是:4+1=5(倍)
(2)秦奮的年齡:40÷5=8歲
(3)媽媽的年齡:8×4=32歲
綜合:40÷(4+1)=8歲 8×4=32歲
為了保證此題的正確,驗證
(1)8+32=40歲 (2)32÷8=4(倍)
計算結果符合條件,所以解題正確.
2. 甲乙兩架飛機同時從機場向相反方向飛行,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們的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兩架飛機3小時共飛行3600千米,就可以求出兩架飛機每小時飛行的航程,也就是兩架飛機的速度和.看圖可知,這個速度和相當於乙飛機速度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乙飛機的速度,再根據乙飛機的速度求出甲飛機的速度.
甲乙飛機的速度分別每小時行800千米、400千米.
3. 弟弟有課外書20本,哥哥有課外書25本,哥哥給弟弟多少本後,弟弟的課外書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給弟弟課外書前後,題目中不變的數量是什麼?
(2)要想求哥哥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需要知道什麼條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哥哥給弟弟課外書後)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幾倍?
思考以上幾個問題的基礎上,再求哥哥應該給弟弟多少本課外書.根據條件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課外書.如果我們把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看作1倍,那麼這時弟弟的課外書可看作是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2倍,也就是兄弟倆共有的倍數相當於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3倍,而兄弟倆人課外書的總數始終是不變的數量.
(1)兄弟倆共有課外書的數量是20+25=45.
(2)哥哥給弟弟若干本課外書後,兄弟倆共有的倍數是2+1=3.
(3)哥哥剩下的課外書的本數是45÷3=15.
(4)哥哥給弟弟課外書的本數是25-15=10.
試著列出綜合算式:
4. 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兩個糧庫原來各存糧多少噸?
根據甲乙兩個糧庫原來共存糧170噸,後來從甲庫運出30噸,給乙庫運進10噸,可求出這時甲、乙兩庫共存糧多少噸.根據「這時甲庫存糧是乙庫存糧的2倍」,如果這時把乙庫存糧作為1倍,那麼甲、乙庫所存糧就相當於乙存糧的3倍.於是求出這時乙庫存糧多少噸,進而可求出乙庫原來存糧多少噸.最後就可求出甲庫原來存糧多少噸.
甲庫原存糧130噸,乙庫原存糧40噸.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一)
1. 用白鐵皮做罐頭盒,每張鐵皮可制盒身16個,或制盒底43個,一個盒身和兩個盒底配成一個罐頭盒,現有150張鐵皮,用多少張制盒身,多少張制盒底,才能使盒身與盒底正好配套?
依據題意可知這個題有兩個未知量,一個是制盒身的鐵皮張數,一個是制盒底的鐵皮張數,這樣就可以用兩個未知數表示,要求出這兩個未知數,就要從題目中找出兩個等量關系,列出兩個方程,組在一起,就是方程組.
兩個等量關系是:A做盒身張數+做盒底的張數=鐵皮總張數
B制出的盒身數×2=制出的盒底數
用86張白鐵皮做盒身,64張白鐵皮做盒底.
奇數與偶數(一)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就已經接觸了很多的奇數、偶數.
凡是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大於零的偶數又叫雙數;凡是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奇數,大於零的奇數又叫單數.
因為偶數是2的倍數,所以通常用 這個式子來表示偶數(這里 是整數).因為任何奇數除以2其餘數都是1,所以通常用式子 來表示奇數(這里 是整數).
奇數和偶數有許多性質,常用的有:
性質1 兩個偶數的和或者差仍然是偶數.
例如:8+4=12,8-4=4等.
兩個奇數的和或差也是偶數.
例如:9+3=12,9-3=6等.
奇數與偶數的和或差是奇數.
例如:9+4=13,9-4=5等.
單數個奇數的和是奇,雙數個奇數的和是偶數,幾個偶數的和仍是偶數.
性質2 奇數與奇數的積是奇數.

偶數與整數的積是偶數.

性質3 任何一個奇數一定不等於任何一個偶數.
1. 有5張撲克牌,畫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轉其中的4張,那麼,他能在翻動若干次後,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嗎?
同學們可以試驗一下,只有將一張牌翻動奇數次,才能使它的畫面由向上變為向下.要想使5張牌的畫面都向下,那麼每張牌都要翻動奇數次.
5個奇數的和是奇數,所以翻動的總張數為奇數時才能使5張牌的牌面都向下.而小明每次翻動4張,不管翻多少次,翻動的總張數都是偶數.
所以無論他翻動多少次,都不能使5張牌畫面都向下.
2. 甲盒中放有180個白色圍棋子和181個黑色圍棋子,乙盒中放有181個白色圍棋子,李平每次任意從甲盒中摸出兩個棋子,如果兩個棋子同色,他就從乙盒中拿出一個白子放入甲盒;如果兩個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子放回甲盒.那麼他拿多少後,甲盒中只剩下一個棋子,這個棋子是什麼顏色的?
不論李平從甲盒中拿出兩個什麼樣的棋子,他總會把一個棋子放入甲盒.所以他每拿一次,甲盒子中的棋子數就減少一個,所以他拿180+181-1=360次後,甲盒裡只剩下一個棋子.
如果他拿出的是兩個黑子,那麼甲盒中的黑子數就減少兩個.否則甲盒子中的黑子數不變.也就是說,李平每次從甲盒子拿出的黑子數都是偶數.由於181是奇數,奇數減偶數等於奇數.所以,甲盒中剩下的黑子數應是奇數,而不大於1的奇數只有1,所以甲盒裡剩下的一個棋子應該是黑子.
奧賽專題 -- 稱球問題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樣的球,每堆4個.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個重10克,次品球每個重11克,請你用天平只稱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來.
解 :依次從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個球,這10個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稱,總重量比100克多幾克,第幾堆就是次品球.
2 有27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輕,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不用砝碼),把次品球找出來.
解 :第一次:把27個球分為三堆,每堆9個,取其中兩堆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較輕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來稱的一堆必定較輕,次品必在較輕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為較輕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個球,按上法稱其中兩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較輕的那一堆.
第三次:從第二次找出的較輕的一堆3個球中取出2個稱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則較輕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一個未稱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把次品找出來.
把10個球分成3個、3個、3個、1個四組,將四組球及其重量分別用A、B、C、D表示.把A、B兩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去稱,則
(1)若A=B,則A、B中都是正品,再稱B、C.如B=C,顯然D中的那個球是次品;如B>C,則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輕,再在C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照B>C的情況也可得出結論.
(2)若A>B,則C、D中都是正品,再稱B、C,則有B=C,或B<C(B>C不可能,為什麼?)如B=C,則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前也可得出結論.
(3)若A<B,類似於A>B的情況,可分析得出結論.
奧賽專題 -- 抽屜原理
【例1】一個小組共有13名同學,其中至少有2名同學同一個月過生日.為什麼?
【分析】每年裡共有12個月,任何一個人的生日,一定在其中的某一個月.如果把這12個月看成12個「抽屜」,把13名同學的生日看成13隻「蘋果」,把13隻蘋果放進12個抽屜里,一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2個蘋果,也就是說,至少有2名同學在同一個月過生日.
【例 2】任意4個自然數,其中至少有兩個數的差是3的倍數.這是為什麼?
【分析與解】首先我們要弄清這樣一條規律:如果兩個自然數除以3的余數相同,那麼這兩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而任何一個自然數被3除的余數,或者是0,或者是1,或者是2,根據這三種情況,可以把自然數分成3類,這3種類型就是我們要製造的3個「抽屜」.我們把4個數看作「蘋果」,根據抽屜原理,必定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個數.換句話說,4個自然數分成3類,至少有兩個是同一類.既然是同一類,那麼這兩個數被3除的余數就一定相同.所以,任意4個自然數,至少有2個自然數的差是3的倍數.
【例3】有規格尺寸相同的5種顏色的襪子各15隻混裝在箱內,試問不論如何取,從箱中至少取出多少只就能保證有3雙襪子(襪子無左、右之分)?
【分析與解】試想一下,從箱中取出6隻、9隻襪子,能配成3雙襪子嗎?回答是否定的.
按5種顏色製作5個抽屜,根據抽屜原理1,只要取出6隻襪子就總有一隻抽屜里裝2隻,這2隻就可配成一雙.拿走這一雙,尚剩4隻,如果再補進2隻又成6隻,再根據抽屜原理1,又可配成一雙拿走.如果再補進2隻,又可取得第3雙.所以,至少要取6+2+2=10隻襪子,就一定會配成3雙.
思考:1.能用抽屜原理2,直接得到結果嗎?
2.把題中的要求改為3雙不同色襪子,至少應取出多少只?
3.把題中的要求改為3雙同色襪子,又如何?
【例4】一個布袋中有35個同樣大小的木球,其中白、黃、紅三種顏色球各有10個,另外還有3個藍色球、2個綠色球,試問一次至少取出多少個球,才能保證取出的球中至少有4個是同一顏色的球?
【分析與解】從最「不利」的取出情況入手.
最不利的情況是首先取出的5個球中,有3個是藍色球、2個綠色球.
接下來,把白、黃、紅三色看作三個抽屜,由於這三種顏色球相等均超過4個,所以,根據抽屜原理2,只要取出的球數多於(4-1)×3=9個,即至少應取出10個球,就可以保證取出的球至少有4個是同一抽屜(同一顏色)里的球.
故總共至少應取出10+5=15個球,才能符合要求.
思考:把題中要求改為4個不同色,或者是兩兩同色,情形又如何?
當我們遇到「判別具有某種事物的性質有沒有,至少有幾個」這樣的問題時,想到它——抽屜原理,這是你的一條「決勝」之路.
奧賽專題 -- 還原問題
【例1】某人去銀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0元,第二次取了餘下的一半多100元.這時他的存摺上還剩1250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
【分析】從上面那個「重新包裝」的事例中,我們應受到啟發:要想還原,就得反過來做(倒推).由「第二次取餘下的一半多100元」可知,「餘下的一半少100元」是1250元,從而「餘下的一半」是 1250+100=1350(元)
餘下的錢(餘下一半錢的2倍)是: 1350×2=2700(元)
用同樣道理可算出「存款的一半」和「原有存款」.綜合算式是:
[(1250+100)×2+50]×2=5500(元)
還原問題的一般特點是:已知對某個數按照一定的順序施行四則運算的結果,或把一定數量的物品增加或減少的結果,要求最初(運算前或增減變化前)的數量.解還原問題,通常應當按照與運算或增減變化相反的順序,進行相應的逆運算.
【例2】有26塊磚,兄弟2人爭著去挑,弟弟搶在前面,剛擺好磚,哥哥趕來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拿來一半給自己.弟弟覺得自己能行,又
從哥哥那裡拿來一半.哥哥不讓,弟弟只好給哥哥5塊,這樣哥哥比弟弟多挑2塊.問最初弟弟准備挑多少塊?
【分析】我們得先算出最後哥哥、弟弟各挑多少塊.只要解一個「和差問題」就知道:哥哥挑「(26+2)÷2=14」塊,弟弟挑「26-14=12」塊.
提示:解還原問題所作的相應的「逆運算」是指:加法用減法還原,減法用加法還原,乘法用除法還原,除法用乘法還原,並且原來是加(減)幾,還原時應為減(加)幾,原來是乘(除)以幾,還原時應為除(乘)以幾.
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還原問題,要學會列表,藉助表格倒推,既能理清數量關系,又便於驗算.
奧賽專題 -- 雞兔同籠問題
例1 雞兔同籠,頭共46,足共128,雞兔各幾只?
[分析] :如果 46隻都是兔,一共應有 4×46=184隻腳,這和已知的128隻腳相比多了184-128=56隻腳.如果用一隻雞來置換一隻兔,就要減少4-2=2(只)腳.那麼,46隻兔里應該換進幾只雞才能使56隻腳的差數就沒有了呢?顯然,56÷2=28,只要用28隻雞去置換28隻兔就行了.所以,雞的只數就是28,兔的只數是46-28=18.
①雞有多少只?
(4×6-128)÷(4-2)
=(184-128)÷2
=56÷2
=28(只)
②免有多少只?
46-28=18(只)
答:雞有28隻,免有18隻.
例2 雞與兔共有100隻,雞的腳比兔的腳多80隻,問雞與兔各多少只?
[分析]: 這個例題與前面例題是有區別的,沒有給出它們腳數的總和,而是給出了它們腳數的差.這又如何解答呢?
假設100隻全是雞,那麼腳的總數是2×100=200(只)這時兔的腳數為0,雞腳比兔腳多200隻,而實際上雞腳比兔腳多80隻.因此,雞腳與兔腳的差數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這是因為把其中的兔換成了雞.每把一隻兔換成雞,雞的腳數將增加2隻,兔的腳數減少4隻.那麼,雞腳與兔腳的差數增加(2+4)=6(只),所以換成雞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雞(100-20)=80(只).
(2×100-80)÷(2+4)=20(只).
100-20=80(只).
答:雞與兔分別有80隻和20隻.
例3 紅英小學三年級有3個班共135人,二班比一班多5人,三班比二班少7人,三個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1] 我們設想,如果條件中三個班人數同樣多,那麼,要求每班有多少人就很容易了.由此得到啟示,是否可以通過假設三個班人數同樣多來分析求解.
結合下圖可以想,假設二班、三班人數和一班人數相同,以一班為標准,則二班人數要比實際人數少5人.三班人數要比實際人數多7-5=2(人).那麼,請你算一算,假設二班、三班人數和一班人數同樣多,三個班總人數應該是多少?
解法1:
一班:[135-5+(7-5)]÷3=132÷3
=44(人)
二班:44+5=49(人)
三班:49-7=42(人)
答:三年級一班、 二班、三班分別有44人、 49人和 42人.
[分析2] 假設一、三班人數和二班人數同樣多,那麼,一班人數比實際要多5人,而三班要比實際人數多7人.這時的總人數又該是多少?
解法2:(135+ 5+ 7)÷3 = 147÷3 = 49(人)
49-5=44(人),49-7=42(人)
答:三年級一班、二班、三班分別有44人、49人和42人.
例4 劉老師帶了41名同學去北海公園劃船,共租了10條船.每條大船坐6人,每條小船坐4人,問大船、小船各租幾條?
[分析] 我們分步來考慮:
①假設租的 10條船都是大船,那麼船上應該坐 6×10= 60(人).
②假設後的總人數比實際人數多了 60-(41+1)=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設成坐6人.
③一條小船當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9(條)小船當成大船.
[6×10-(41+1)÷(6-4)
= 18÷2=9(條) 10-9=1(條)
答:有9條小船,1條大船.
例5 有蜘蛛、蜻蜓、蟬三種動物共18隻,共有腿118條,翅膀20對(蜘蛛8條腿;蜻蜓6條腿,兩對翅膀;蟬6條腿,一對翅膀),求蜻蜓有多少只?
[分析] 這是在雞兔同籠基礎上發展變化的問題.觀察數字特點,蜻蜓、蟬都是6條腿,只有蜘蛛8條腿.因此,可先從腿數入手,求出蜘蛛的只數.我們假設三種動物都是6條腿,則總腿數為 6×18=108(條),所差 118-108=10(條),必然是由於少算了蜘蛛的腿數而造成的.所以,應有(118-108)÷(8-6)=5(只)蜘蛛.這樣剩下的18-5=13(只)便是蜻蜓和蟬的只數.再從翅膀數入手,假設13隻都是蟬,則總翅膀數1×13=13(對),比實際數少 20-13=7(對),這是由於蜻蜓有兩對翅膀,而我們只按一對翅膀計算所差,這樣蜻蜓只數可求7÷(2-1)=7(只).
①假設蜘蛛也是6條腿,三種動物共有多少條腿?
6×18=108(條)
②有蜘蛛多少只?
(118-108)÷(8-6)=5(只)
③蜻蜒、蟬共有多少只?
18-5=13(只)
④假設蜻蜒也是一對翅膀,共有多少對翅膀?1×13=13(對)
⑤蜻蜒多少只?
(20-13)÷ 2-1)= 7(只)
答:蜻蜒有7隻.

Ⅳ 求適合小學數學五六年級數故事

a.惱人的瓷磚布朗先生的院子鋪了40塊方磚,這些磚已經壞了,他想換新的。
b.他選了一些新磚配他草坪上的擺設,不巧的是這些新磚是長方形的,每塊新磚要覆蓋兩塊舊磚。
店主:布朗先生,你想要多少?

布朗先生;我要覆蓋40塊方磚。我想20塊就夠了。

c.當布朗先生用新磚鋪院子的時候,他失敗了,無論怎麼干,這些磚都不合適。
d.貝齊;爸爸,什麼麻煩事?
布朗先生:這些該死的磚不合適;最後總有兩塊蓋不上。

e.布朗先生的女兒畫了院子的平面圖,並像棋盤一樣著了色,然後她研究了幾分鍾。
f.貝齊:噢!我明白毛病出在哪兒了,當你看到矩形磚應當覆蓋一個紅的和一個白的方磚,問題就顯露出來。
這個圖是怎樣被藉助來分析問題的?你明白貝齊的意思了嗎?

g.有19塊白的方磚和21塊紅的方磚,當19塊矩形磚鋪上以後,肯定有2個紅塊沒有蓋上。這是矩形磚無法鋪設的,除非將其一分為二。

奇偶檢驗

布朗先生的女兒應用所謂「奇偶檢驗」解決了鋪磚問題。

如果兩個數字都是奇數或都是偶敷,它們被稱為同奇偶:如果一個是奇數而另一個是偶數,則稱為相對奇偶。在組合幾何中也要經常遇到相同的情況。

在本問題中,兩塊同顏色是同奇偶,兩塊不同顏色是相對奇偶。顯然一塊矩形磚只覆蓋一對相對奇偶方磚。這個姑娘讓我們看到,當19塊矩形磚鋪上後,剩餘的兩塊只有是相對奇偶才能被矩形磚覆蓋,由於剩下的兩塊必然是同奇偶,它們不能被矩形磚覆蓋。所以院子鋪矩形磚是不可能的。

數學中許多不可能性證明也依賴奇偶檢驗。你熟悉的著名歐幾里德證明;2的平方根不可能是有理數。這個證明的獲得首先假設根可以用最簡有理分式來表示,分子和分母不可能都是偶數,否則分式就不是最簡式。所以,它們只能是奇數,或一個是奇數、另一個是偶數。歐幾里德的證明顯示,這個分式二者都不是,既不都是奇數,又不相對奇偶。而每—個有理分式都應是二者之一,所以2的平方根不是有理數。假如不是應用奇偶檢驗,很難證明鋪磚的不可能性問題。

這個問題尤其簡單是因為它包括在多米諾(domino)骨牌中最簡單的一種polyomino(把一系列單位塊拼在一起),這個姑娘的不可能性證明可以適用於任何由單位塊構成的矩陣中,當矩陣被棋盤似地塗色後,一種顏色的單位塊比另一種顏色的至少多一塊。在我們的問題中,院子可以看做6X7的矩陣,缺了2個同顏色的塊。顯然,剩下的40塊木船由20塊「多米諾骨牌」覆蓋。一個有趣的相關問題是:如果移去的2塊是不同顏色的,20塊「多米諾骨牌」就可以檀蓋了嗎?奇偶檢驗不能證明其不可能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可能性永遠存在著。無疑要移動一對對的不同顏色的塊來檢查每一種可能的模式,這要分析過多的可能情況。有沒有簡單的可能性證明呢?有。它簡潔,奇巧,是由Ralph.Gomory的靈感解決的。

假設6X7長方形中有一個封閉路徑,一小格寬。見圖5。現在將路徑中任意兩個不同顏色的小塊移走,這將路徑分為兩部分,每部分都包括偶數個顏色相同的小格,很明顯這部分能被「多米諾骨脾」覆蓋,所以這個問題總是有解的。你或許很想應用一下這個巧妙的證明於任意大小、形狀的矩陣且缺兩個以上的小塊。

「鋪磚」理論是一種有趣的大面積的組合幾何,鋪設的區域可以是任意形狀的——有限的或無限的,磚的形狀同樣也可以變化。問題中磚的形狀也可以不是同一形狀的,不可能性證明中經常用兩種以上顏色標記特定區域。

三維多米諾骨牌是lX2X4的塊,用這種塊很容易裝一個4X4X4的盒子,但用這種塊能裝6X6X6的盒子嗎?這個問題也用布朗先生庭院問題方式來解答。假如把這個立方體分為27個小立方體,每個是2X2X2,黑白相間的標識這些2度立方體,你會發現,一種顏色比另一顏色多8個立方體。

不論一個塊用這種顏色的小塊怎樣堆積。它總是占據同樣數量的黑塊和白塊,但由於一種顏色的塊比另一種顏色的多8立方,不論前26塊怎樣放總要剩8立方同顏色塊,所以它們不能被第27塊覆蓋,若要通過詳盡檢查每種可能的拼裝方式來證明其不可能性將會是超乎尋常的困難。

塊拼裝理論僅僅是三維空間堆積理論的一部分。在空間拼裝課題上,盡管有許多懸而未解的問題,但已有大量的論文產生。許多問題已應用到商品的包裝及倉庫商品的貯存等等方面。

奇偶性在核物理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957年兩名華裔美國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就是由於他們的工作推翻了著名的「奇偶守恆』』定律。由於其太高的科技水平而不在此引入。但這里有一個簡單的硬幣小戲法,可以說明奇偶的守恆。

在桌上扔一把硬幣,然後數一下呈現正面的硬幣數。若是偶數。我們說正面具有偶數性,若是奇數,我們說正面具有奇數性。然後翻轉一對硬幣,再一對,再一對,隨意選擇。你可以發現,不管翻轉多少對,正面的奇偶性是守恆的。如果開始是奇數,結束時還是奇數:如果開始時是偶數,結束時仍是偶數。

這就是這個聰明的小魔術的基礎。你轉過身去,讓一個人隨意一對對翻轉硬幣,再讓他用手蓋上任何一個硬幣,你轉過來,看一下這些硬幣,就能准確地告訴他手下的硬幣是正面還是反面。秘密就是最初數一下正面的數量並記下來。不管正面數是偶數還是奇數,固為成對翻轉不影響其奇偶性,你只要在最後查一下正面敷就能知道掩藏的硬幣是正面還是反面。

作為一種推廣,還可以讓某人用手蓋上兩個硬幣,你可以說出被掩蓋的硬幣是同面還是互為反面。

許多明面的紙牌戲法都可由這種奇偶檢驗變化得來。

Ⅵ 小學五六年級數學概率、公式 急急急~~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S =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Ⅶ 小學數學五六年級教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知識的積累和延伸;同時培養孩子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個很重要,雖然你只是負責他回們小學的學習指導答,可越是基礎的東西越是要多加註意,數學學習思維很重要,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思維不能馬虎,即使他們現在不能理解,可在以後的學習中會對他們有著莫大的好處;多加練習,在錯誤中不斷的進步。

Ⅷ 小學五六年級數學資料包

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會受啟發,有孩子本身對學習沒興趣,習慣的培養要長期堅持,不是靠一本書就能改變,多方面耐心教育,多說說學習的重要性,自覺自願的才會有效果

Ⅸ 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成績不好,到初中還可以學好嗎

邦德華納老師認為小學、初中、高中這三個階段都有一個轉折點,只要抓住這個轉折點,即使你上一個階段成績並不理想,此時努力也可以實現超越、逆襲。
小學應該把重心放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上。我有個學生,初中分到普通實驗班,而普通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小升初考試中遠遠低於火箭班。但經過3 年的初中學習,火箭班就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掉隊了 ,中考後,普通實驗班上重點離中的學生比火箭班還要多,這也是很多開始成績差的孩子後來居上的原因。
但是到了初中也不能鬆懈,因為初一分化不明顯,初二知識跨度大,不要「被落下」,初三自主總結、歸納很重要,中考暑假應提前適應高中生活。
所以初中只要加倍努力學習,把基礎學扎實,還是有機會提高成績的,加油哦!

Ⅹ 小學五六年級數學該如何學習

小學階段的數學還是很容易的,如果前期底子好會容易些。如果基礎不牢那就難了!一定要理解,還有多鑽研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五六年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