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課標四基

小學數學課標四基

發布時間:2020-12-27 16:39:27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四基」

2011年版新課標在課程總目標的闡述中將「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變成「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兩能變成四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更加全面和立體。 一、如何理解「雙基」變成「四基」 1、「雙基」變成「四基」的原因 雙基只涉及三維目標的第一目標:知識與技能,另外兩維目標: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沒有涉及; 有些教師片面地理解雙基,只追求知識技能單一目標,教學中不是以人為本,是以本為本。新增加的兩基是以人為本,是符合素質教育的; 雙基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實踐型人才的一個基礎,但是僅僅靠熟練掌握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培養創新型、實踐型人才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去學習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學會數學思考,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2、「雙基」內涵的變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課程改革的實施,新課標「雙基」的內涵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課程內容中的基礎知識不僅包括基本概念、性質、公式等,還包括這些基礎知識形成的過程和蘊含的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發生變化,直接刪去了一些過難的內容,降低了對部分知識點的學習要求,這從一年級新教材已經開始實施了。課程內容將十個核心概念作為教學目標,強調應該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每一個核心概念的內涵課程標准在課程內容里都有解釋)基本技能不僅要使學生形成運算、推理、圖形處理技能,還增添了數據處理技能(從復雜的數據信息背後探尋數據規律的技能)、數學交流技能(數學表達、談論數學的技能)、運用信息技術技能等。(運用計算器、計算機進行計算或數據處理;運用計算機軟體作圖)「雙基」在方法上更強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必須以理解為基礎,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3、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 「雙基」是基礎,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在「雙基」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雙基」的發展。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是把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活動經驗都融為一體的教學,也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數學思想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應到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它是對數學事實、概念、命題、規律、定理、公式、法則、方法和技巧等的本質認識和反映,是從某些具體的數學內容和對數學的認識過程中提煉上升的數學觀念。數學中基本的思想主要有:抽象(分類、集合、數形結合、符號表示、對稱、對應、有限與無限)、推理(歸納、演繹、公理化、轉化劃歸、理想類比、逐步逼近、代換、特殊一般)、建模(簡化、量化、函數、方程、優化、隨機、抽樣統計)等思想。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徵。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另一個未知判斷的思維形式。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用於探索思路,發現結論,是從特殊到一般;演繹推理用於證明結論,是從一般到特殊。推理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全領域滲透,如計算教學中演算法的總結,規律的發現等;全過程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觀察發現、大膽猜想、認真驗證、對比推斷等。數學模型從廣義上理解包括數學中的各種概念、各種公式和各種結論;狹義上理解,只指那些反映了特定問題或特定事物系統的數學關系結構。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叫數學建模。數學建模的基本模式是「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 人類通過數學抽象從客觀世界中,得到數學的概念和法則建立了數學學科,通過數學推理,得到大量的結論,使數學科學進一步發展,再通過數學模型把數學應用到客觀世界中去,產生巨大效益,反過來又促進了數學科學的發展,這就產生了數學的抽象、推理、建模的基本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發展的根本,是探索和研究數學的基礎,也是數學教學的精髓。 基本活動經驗:一般認為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通過經歷、體會、感悟、積累,把一些教師不能通過言傳身教的東西變成了自己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就是積累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經驗。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強調了數學學習的過程性,也強調了學生在親自體驗中獲取的感性認識。活動經驗的積累能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形成數學思想和智慧,有利於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達到三維目標的共同實現。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活動無處不在:購物、旅行、裝修、調查統計、投資理財、買彩票、預測體育比賽結果等; 課堂上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動手操作、觀察 、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雙基」到「四基」的發展,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更加多元和立體,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有趣,使教學方法更加靈活並富有內涵,使師生的交往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具深刻性和創造性。 二、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四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要切實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活動經驗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知識、技能是基礎,是載體,經驗、思想是積累、感悟、提升,素養、智慧、創新是升華,是境界。 2、數學思想方法隱含於數學知識體系中,需要體驗和挖掘。 3、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是學生學習知識、獲得技能、感悟思想的主要途徑,也是積累豐富數學活動經驗的必然手段;數學活動不是單一的操作活動,要蘊含活躍的思維活動。 4、數學知識、數學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的獲得應統一於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活動中,這四基是互相融合與滲透的。三、圍繞落實「四基」,備課應關注些什麼 1、讀懂教材, 讀懂學生,確定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根據課標、教材、教參等預設教學過程時把知識和技能目標放在首位,因為它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仍然是數學學習的重點,但是教師也要明確知識雖是學生發展的基礎,但它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其次,教師要關注過程和方法目標。過程和方法雖然是隱性的,但其作用非常重要,因為「知識和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兩個維度目標要靠「過程和方法」目標來實現。如果說,數學知識和技能是數學學科的「肌體」,那麼,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就是數學學科的「靈魂」,只有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體現數學學科的整體內涵和思想。然後,教師要明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不是附屬的。情感不僅對學習過程有著重要的啟動、激勵、維持和調控作用,而且與學生學習態度的形成、價值觀的確立、個性的完善息息相關。2、四基目標要具體、用詞准確、便於落實和檢測表示結果性目標的動詞有: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表示過程性目標的動詞有:經歷、體驗、探索等。了解:從具體實例中知道或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境中辨認或者舉例說明對象。 理解: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闡述此對象與相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用於新的情境。運用:綜合使用已掌握的對象,選擇或創造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經歷: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感性認識。體驗: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主動認識或驗證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理解或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對象的特徵及其與相關對象的區別和聯系,獲得一定的理性認識。 教學目標很豐富,落實雙基學會即可,千萬不要搞過多訓練、搞題海戰術。要以課標和教材為准,難度適中,要在學生會學和樂學上下工夫。四、圍繞落實「四基」,上課要注意些什麼 1、要創設好的問題情境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只有好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好的問題情境應該具有新穎性、挑戰性和可行性。理想的情境是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既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把數學引向深入。現實的、生活的題材可以作為問題情境,數學本身的內容也可以作為問題情境。2、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課堂提問可以對所創設的問題情境進行逐級細化和深入,可以支撐、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思考,是進行有效教學的直接體現。什麼是數學思考,就是在面臨各種現實的問題情境,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就是能夠自覺應用數學的知識、方法、思想和觀念去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數學現象和數學規律,並能夠運用數學的知識和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數學思考作為一種「過程性目標」,實際上是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經歷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3、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把教材中的例題、講解、結論等書面東西,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經歷活動過程,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活動經驗上。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時,不要直接給出問題的思考思路;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想法;要適時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或具體想法呈現給其他學生,讓大家共同交流和探究。教學中要重視概念的抽象過程、公式的推導過程、方法的歸納過程、規律的概括過程、結論的綜合過程、思路的分析過程等,從而在知識的發生過程中,體驗數學思想;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凸顯數學思想;在知識的總結過程中,歸納數學思想。教學中,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4、有效指導學生開展合作交流 教學中要選用適當的內容,把握合作契機,讓學生產生合作的需求。一般以下幾個方面適合小組學習:方法不確定、答案不唯一的學習內容;具有探究性和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個人無法完成的內容;一些操作性強、需要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的活動內容。 5、要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習慣決定人生。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很多,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尤其要關注學生數學思考、動手實踐、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習慣,增強數學思想的應用意識。 總之,課改的基本理念和特徵是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是對學生發展要求的三個維度,它們是統一的整體,是相互依存、互為基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三維目標的三個方面是學生發展必不可少的。學生要學習知識與技能必須運用一定的方法,或是科學的方法或是不科學的方法;也必須要經歷一個過程,或是主動探究的過程或是被動接受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和態度,或是積極認真的情感態度或是消極敷衍的情感態度。所以說,四基目標也好,三維目標也好,都不是獨立的,都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完成了一個目標再落實另一目標,也不能每個目標平均使用力量。如何在教學中全面落實四基目標,全面落實三維目標,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知識和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學會,「過程和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會學,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樂學。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既要關注基礎、還要關注過程、關注思考、關注情感。只有把三個目標結合起來,才能最終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師生應最終實現: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授人以愉 學會——會學——樂學

⑵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2011如何把雙基發展為四基,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四基指的是:抄基礎知識、基本技襲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強調四基並不是說每個知識的教學都必須按照「四基」一項項的進行設計,缺一不可。以《9加幾》為例,雙基目標就是使學生能夠用「湊十法」正確的計算9加幾的題目。在理解湊十法的時候,引導學生用擺小棒、撥計數器等方法進行操作,就是藉助數學活動經驗達成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

⑶ 數學課程標准數學" 四基"和" 四能"有哪些

2011版數學新課標「四基」和「四能」
「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四能」: 發現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⑷ 我國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四基」目標是什麼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動經驗。

⑸ 小學數學《課標》中關於『四基』的內容是什麼

「雙基」變「四基」
2001年版: 「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專基」:基礎知屬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並把 「四基」與數學素養的培養進行整合:
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 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⑹ 數學四基是指什麼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把學生版的數學素養體權現在這四個方面,也就是說傳統的數學教育僅僅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學生打好基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但學生只有知識技能是不夠的,學生還要學會思考,還要去經歷,還要有體驗,而後邊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在知識技能這個基礎上發展的,這個發展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進行數學的思考。

⑺ 簡單闡述一下小學《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基對學生的作用

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基礎知識- - 般是指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法則、基本公式等。基本技能內容包括基本的運算、測量、繪圖等技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為適應今後進一步學習或工作所必須具備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數學抽象的思想、數學推理的思想和數學模型的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科發生、發展的根本,是探索數學所依賴的基礎,也是數學課程教學的精髓。-一個人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後,如果不從事數學相關領域的工作,他學過的具體的數學定理和公式可能大多用不到,若干年後他會漸漸忘記,但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如果也獲取了上述這些數學思想,一定會終身受益。

數學活動的教育意義在於,學生主體通過親身經歷數學活動過程,能夠獲得具有個性特徵的感性認識、情感體驗以及數學意識、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學生智慧的形成,不可能僅僅依賴於掌握豐富的知識,還需要實踐及在實踐中獲得經驗。數學思想也不僅僅在探索推演中形成,還要在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上形成。

「四基」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數學教學的主要載體,需要花費較多的課堂時間;數學思想則是數學教學的精髓,統領課堂教學的主線;數學活動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形式。教學中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基本思想的培養,注重學生對數學基本活動的參與及對基本活動經驗的領悟,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有著積極的、長遠的作用。

⑻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四基是什麼

《標准》對數學課程提出了四方面的基本目標:一是知識和技能;二是數學思考;三是問題解決;四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⑼ 國家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基」指的是什麼三能指的是什麼

研討內容: 1.? 《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已經把「雙基」擴展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增加「基本數學活動經驗」與「基本數學思想方法」。重視基礎是為了發展,數學教育改革中堅持「四基」,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而且也更加突出數學的學科性質。三能:(一)運算能力(二)空間想像能力(三)邏輯思維能力其中邏輯思維能力應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轉化等能力的綜合體,數學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教學時間,合理、有序、有度培養數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2.數學「四基」之間的關系 關於數學「雙基」的涵義非常豐富,可以有知識形態、教學形態與個體形態等三種表現形式[12].從教學的角度,邵光華教授與顧泠沅先生指出:「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講究精講多練,主張『練中學』,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練,以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的學科能力為其主要的教學目標.」[13]其中的「精講多練」、「練中學」、「熟能生巧」等主要是圍繞「演繹活動」而展開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形式化的結果知識——用數學術語或數學公式所表述的系統知識.基本活動經驗則主要是指在數學基本活動中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知識.由於在我國的數學教學中過分強調「演繹活動」而削弱甚至忽視了「歸納活動」,因此,基本活動經驗更加強調關於歸納活動的經驗.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雙基」與基本活動經驗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二者的不斷融合、多次的實際應用中,通過反思提煉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奠基作用和普遍指導意義的知識經驗便是數學基本思想.由此,我們可以給出數學「四基」的如下關系結構: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雙基」是一種理性的、形式化的結果性知識,而基本活動經驗則是一種感性的、情景化的過程性知識,它們各強調了數學知識的一個側面,前者形成的是一種知識系統,而後者形成的是一種經驗系統,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就方法而言,「雙基」主要以演繹法為主,演繹法只是一種依據固定的前提(定義、公理、定理等),利用相對固定的推理程序(三段論),得出固定結論的方法,而結論的預測與發現,推理思路的探索與調整以及知識的實際應用等,靠演繹法是推不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不可能通過演繹法學會新的數學知識!」 關於「雙基」的學習需要有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此過程是以原有經驗為基礎的,又是從操作性的經驗開始的,並且所建構的意義最終是以經驗的形態儲存學生的大腦當中的,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作的關於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嫁接樹枝的比喻:「我們要有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後別人的知識才能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體部分.」 因此,「雙基」只有通過經驗化才能真正成長為學生的數學素養.相對於「雙基」而言,「基本活動經驗」是比較模糊的、不太嚴謹的,缺乏明晰的結構體系,尤其是那些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始經驗」,含有許多主觀的、片面的非本質因素,就像數學家克里斯戈爾所描述那樣:「數學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總是不夠精確的和片面的,其整體結構好像一片原始森林,或者說是交相纏繞的樹枝.」 因此,要使「基本活動經驗」更加確切、合理而有效,就需要經歷一個概念化與形式化的過程,雖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某些經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和實用價值,但畢竟數學知識本質上是追求嚴謹性與確定性的.經過概念化與形式化,「基本活動經驗」就可以轉化或融入到「雙基」之中,不但使「基本活動經驗」得到了升華,也使「雙基」因為充滿了學生的感受而獲得了某種生命的活力. 數學活動經驗是指學習者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識、情緒體驗和應用意識.感性知識是指具有學生個人意義的過程性知識,也包括學生大腦中那些未經訓練的、不那麼嚴格的數學知識;情緒體驗是指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的成功體驗、對數學嚴謹性與數學結果確定性的感受以及對數學美的感受與欣賞等;應用意識包括「數學有用」的信念、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與思考問題的意識以及拓展數學知識應用領域的創新意識,而且應用意識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成分 史寧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繹和歸納,這應當是整個數學教學的主線,是最上位的思想.」[7] 關於數學基本思想,在以往的文獻中有諸多論述.胡炯濤先生認為:「最高層次的基本數學思想是數學教材的基礎與起點,整個中學數學的內容均循著基本數學思想的軌跡而展開.……『符號化與變換思想』,『集合與對應思想』以及『公理化與結構思想』,它們構成了最高層次的基本數學思想.」[15]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影響比較大的是任子朝先生提出的四種基本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化歸的思想[16].然而,在眾多的數學思想中起著奠基性、引領性作用的還應該是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如「化歸思想」,在探索化歸的方向、發現問題的結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時,主要運用的是歸納思想;在鏈接「中間問題」、整理和表述化歸結果時,則需運用演繹思想,而且化歸的主要策略——「一般化」與「特殊化」本身就是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的具體體現.從形成過程來看,演繹思想主要是在「雙基」的形式化訓練中練就的,而歸納思想則主要是在「基本活動經驗」的不斷積累中逐步孕育的.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是數學思想體系的兩翼,二者的協同發展,才能使數學知識健康、和諧地成長為學生的智慧. 總之,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與基本思想既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核心內容與主要目標,也是學生數學素養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共同構築了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⑽ 數學課程標准數學" 四基"和" 四能"有哪些

「四基」是指: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

「四能」是指: 發現版問題能力、權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10)小學數學課標四基擴展閱讀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是六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綜合表現。每一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劃分成三個水平,每個水平通過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和體現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進行質量表述,這四個方面為:情景與問題,知識與技能,思維與表達,交流與反思。

數學學業質量分為三個水平: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一是高中畢業應當達到的要求,也是高中畢業的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依據;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數學高考的命題依據;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三是基於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的某些內容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提出的要求,可以作為大學自主招生的參考。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標四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