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扶貧先扶志作文三年級
近段時間來,扶貧攻堅工作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很多地區、部門因地制宜地拿出各套方案,為爭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役」。筆者認為扶貧工作因本著「扶貧先扶志」的原則去動員、部署,進而去實踐。
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資源的匱乏,基礎設施薄弱等都是造成貧困的至關因素。而這些往往可以通過政策、資金的扶持進行改善,但個體的原因造成的貧困卻在致貧因素中起著主導因素,因此「扶貧先扶志」至關重要。
《老子》中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為傳授給人以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可見教授方法的重要性。「扶貧先扶志」首先要轉變群眾的舊觀念,變「索取」為「自取」。不再被動地接受別人的物質救助,而是學會相信通過自己的智力和勞動能創造生存機會和價值。其次,扶貧是要把最新的信息和資訊傳達給群眾。很多貧困地區的人民想要創收致富,但苦於沒有門路,加之交通和信息的閉塞,讓其難以掌握最新的資訊和惠民政策。於是收入只能靠自己的三分田七畝地,想要致富更是難上加難。
總之,「扶貧攻堅戰役」,不以物質救助為主,扶貧工作要拒絕形成「等靠要」的思想,扶貧是要變「輸血」為「造血」,積極推行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等平台,從產業開發、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等方面進行幫扶,同時結合業務、技術培訓,讓貧困群眾學會一門生存手藝,自力更生,實現真正的脫貧致富。
2. 以雲南為主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450字)
肩負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我國政府不斷加大扶貧力度,以期減少貧困人口,共同邁入小康大門。然而在扶貧工作中,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依賴政府扶助而非個人努力、濫用扶貧款項等問題屢屢出現,導致扶貧工作周而復始。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扶貧工作要想成功不僅要「輸血」,更需扶志「造血」。
扶貧輸血可治標。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僅要看其最高水平,更要看其窮人的生活狀況怎樣。目前,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東、中、西部還有很大的差距。扶貧物資,對於幫助貧困地區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發展,具有重要的風向標作用。但是,現實中,貧困人口更多注重的只是扶貧工作的送錢送物,認為只要錢物一到幫扶就完成了任務。送錢送物固然能解被扶者的燃眉之急,能從心底給幫扶者以溫暖和慰藉。然而,幫扶者送錢送物的目的絕不止於此,而是希望送去一些錢物後,能激發幫扶者脫貧致富的志氣和勇氣,希望他們從中能積極尋求致富的「根」。
扶志造血才治本。「扶貧先扶人,扶人先扶志。」這是李先念同志生前的囑托。對貧困戶來說,有的是因為自然條件惡劣的「資源型貧困」,有的是因為缺少技能的「能力型貧困」,有的則是因為家庭成員多病的「因病致貧」,還有一種就是缺少志氣、好吃懶做的「失志型貧困」。這些貧困村、貧困戶之所以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甚或越扶越窮,是因為他們缺乏一種精神,一種理念,那就是「窮則思變」「人窮志不窮」。古語有雲:「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唯有扶起貧困人員的「志」,才能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才能使扶貧工作更見效,也更長效。
脫貧致富需要標本兼治,輸血更造血。「授人以魚」要與「授人以漁」相結合,物質扶貧要與精神扶貧相結合。在扶貧過程中,我國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扶貧幫扶活動,幫助貧困人員改善生產生活,但這僅僅是外因,而扶志才是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因。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從貧困的長遠和未來考慮,唯有把送錢送物與扶志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真正擺脫貧困。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目標,就是讓絕大多數中國人擺脫貧窮落後的面貌,過上幸福美好的富裕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使整個國家「脫貧」,傲立於發達國家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