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小學數學題:8*2T= (T是什麼意思)
你就用代數的原理去做,沒錯的。管他呢?可以是噸,可以是具體數,可以是。。。任何有意義的東西。
『貳』 小學數學問題
首先要明確同時完成160÷2=80個零件,乙車間比甲車間少用3小時-20分鍾=3-1/3小時=8/3小時。
設:乙完成任版務用權時T小時,那麼甲用時T+(8/3)小時。
根據任務一定(完成零件個數相同),生產率與完成時間成反比。有:
1:3=T:(T+8/3)
解:比例
3T=T+8/3
3T-T=8/3
2T=8/3
T=8/6小時
乙車間每小時完成零件個數:
160÷2÷(8/6)=80÷(8/6)
=80×(6/8)=60個
甲完成任務所用時間
(8/6)+(8/3)=24/6小時
甲車間每小時完成零件個數
160÷2÷(24/6)=80×(6/24)=20個
『叄』 小學數學t圖形教學中為什麼關注高呢
「圖形與變換」作為小學數學新課程「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四個內容板塊(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之一,是《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中新增加的內容,對於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一線教師感到比較困惑。下面以北師大版的教材為例,談一談筆者近年來對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圖形與變換」的教學內容、目標與課時
小學階段「圖形與變換」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對稱、平移和旋轉,以及從變換的角度(指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三種基本變換)欣賞圖形、設計圖形。教材分三段出現,具體安排如下表:
年級
教材內容
教學目標
建議課時數
三年級
下冊
1.對稱圖形。
2.平移和旋轉。
3.圖形的欣賞與設計。
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對稱軸。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4.在圖案的設計與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圖形變化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培養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和審美情趣。
7
四年級
上冊
1.圖形的旋轉。
2.圖形的旋轉、平移與對稱綜合變化。
1.通過在方格紙上的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旋轉或平
移、對稱等變化過程,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
單圖形繞圖形上的某個頂點旋轉90°後的圖形。
2.通過實例觀察,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對稱製作復雜圖形的過程,並能設計簡單的圖案。
3
六年級
上冊
1.圖形的變換。
2.圖案的設計。
3.圖案的欣賞與繪制。
1.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經歷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
轉或對稱製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
形的變化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應用平移、旋轉或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
能靈活應用平移、旋轉和對稱知識在方格紙上設計
圖案。
3.在圖案的欣賞和設計活動中,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與精彩現象。
4
二、「圖形與變換」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重點有三個:一是對稱、平移、旋轉現象的認識與判斷。「圖形變換」中最基本的三種現象是對稱、平移和旋轉,只有對這三種基本現象的特徵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圖形的設計與欣賞教學才有可能展開;二是畫圖形的對稱軸和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後的圖形。這是「圖形與變換」知識的基本技能;三是說出基本圖形經過平移、旋轉與對稱變化形成新圖形的過程。把這個要求當做重點,是因為能說清楚圖形的變化過程,說明學生就會欣賞圖案,而設計與繪制圖案必須建立在觀察圖案變化過程的基礎之上。以上重點可以概括為「認」「畫」「說」三個字。
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圖形與變換」的教學難點主要有三個:第一是數平移圖形的單位數。學生容易把起點也當做平移的一個單位;第二是表述圖形平移或旋轉的變化過程。學生表述時出現的現象主要是不完整、不嚴密和使用數學語言不規范。如「圖形A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得到圖形B」,說成「圖形A繞O點旋轉90°得到」,或「圖形轉動了90°」等;第三是圖案設計與繪制。特別是動手能力與美術功底較差的學生,在這一點上很難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
三、「圖形與變換」的教材編寫意圖與特點
學生通過折紙、玩紙風車、照鏡子等活動,較早地積累了平移、旋轉、對稱等生活經驗。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如開門、開窗戶、電風扇轉動等,以及植物的葉子、動物的身體、建築物的造型等為學生認識平移、旋轉與對稱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由於現實生活中圖形變換的現象隨處可見,對圖形平移、旋轉和對稱這三種現象的數學解讀,有助於孩子了解二維空間里圖形變換現象的基本特徵。從變換的角度欣賞圖形、設計圖案,體驗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了解圖形之間的聯系,以及感受圖案之美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基於以上思考,編寫了這部分教學內容。
這部分教材的編寫,有下列特點:
1. 通過圖形實例展示,揭示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如「對稱圖形」的教學,就是通過展示蜻蜓、蝴蝶等模型圖,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獲得圖形對稱現象的認識;「平移與旋轉」的教學是通過游覽車的平行移動與紙風車的旋轉等等現象的畫面展示,來引導學生認識平移與旋轉的基本特徵。
2. 通過圖形變化實例的展示,使學生知道一個(四年級上冊)或多個(六年級上冊)簡單圖形,在旋轉、平移的過程中,能形成一個較復雜的圖形。通過觀察實例,體會圖形變化的特點。
3. 通過觀察、操作、想像等大量的實踐活動,獲得圖形變換的直觀體驗。如三年級下冊中折對稱軸、觀察對稱圖形,畫出平移後的圖形,四、六年級的圖案設計與欣賞等,都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活動,以使學生獲得圖形變化的感性認識。
4. 聯系生活中的變化現象,理解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對稱、平移、旋轉現象的生活經驗,教材中隨內容的安排,適時與學生的已有經驗聯系起來,如「照鏡子」「觀察樹葉」「設計花瓣圖案」等隨處可見,使教學活動能基於經驗、升華經驗,建立表象,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圖形變化的基本特徵。
四、「圖形與變換」的教學教學要求
1. 藉助生活現象認識圖形的三種基本變換現象。
由於生活中變換現象非常普遍,又非常動感直觀,小學生喜聞樂見,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應用生活中兒童熟悉的變換現象,引導學生認識圖形對稱、平移和旋轉三種基本變換現象。
2. 重視引導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經變換後的圖形。
從變換的物質世界中過渡到圖形世界,歸納出圖形變換的三種基本現象,是本部分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停留在現象認識的表層是遠遠不夠的。當學生獲得對稱、平移與旋轉的初步認識之後,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經變換(對稱、平移或旋轉)後的圖形,是引導學生從圖形變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也是「橫向數學化」(「橫向數學化」是指從生活或情境到數學的過程;從數學到數學的過程叫做「縱向數學化」)的過程,這是「圖形與變換」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必須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
3. 靈活應用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變化方法進行圖案的綜合設計。
許多復雜的圖案都不是由單一的變化現象得來的,隨著年級的升高,特別是在六年級上學期,必須要求學生會靈活應用對稱、平移和旋轉三種基本變化方法,進行圖案的綜合設計。有些圖案設計還可以與比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電腦引導學生設計出更精美、更復雜的圖案。
4. 欣賞並體驗圖形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由於這部分知識無論在家庭、在學校、或在社會,無論在植物、在動物、在人體、或在建築等方面,都聯系緊密、應用廣泛,所以要求教師教學注意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欣賞體驗。
五、「圖形與變換」教學時要注意的問題
1. 「圖形與變換」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定位要與美術教學區別開來。
美術教學主要任務是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在應用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變化方法進行美術創作時,主要是突出美術方法的應用與再現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的美感要求;而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解釋生活中圖形變化的數學現象,培養空間觀念,以及應用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變換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兩者在欣賞與圖案設計方面有相同的教學要求,卻有不同的教學價值追求。特別要指出:美術視覺上的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與數學上的對稱、平移與旋轉圖案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視覺感受圖案,如同樣是平移連續圖案,後一幅與前一幅圖可以有大有小,這是視覺原理在平移中的應用;後者是精確等值圖案,如平移連續圖案,每一幅圖的大小、形狀一定是完全一樣的。
2. 學生畫平移與旋轉後的圖形,都要求在方格紙上進行,並有一定的規則。
不藉助方格紙要求學生畫變換後的圖形或圖案,是不規范的超越《課標》的要求(美術教學沒有這樣的要求)。平移圖形只要求在上下與左右兩個方向進行;旋轉要求圍繞一個中心點,按順(反)時針來進行。
3. 圖案的設計要求學生帶好畫圖工具。
如尺子、彩色原料盒、畫筆等。教師還可以准備一些有底板的畫圖用紙,發給學生,以提高圖案設計的效果。
4. 與美術教師了解學生美術基礎,提高學生的圖案設計能力。
圖案設計是本部分知識的教學難點之一,學生除對稱、平移與旋轉三種圖形變換的基本特徵掌握程度會影響學生的圖案設計水平之外,其美術基礎與動手能力也將影響到學生繪制精美圖案的水平,所以教師在圖案設計的教學時,要弄清學生的美術基礎,以便因材施教。
5. 充分的教具准備,是提高這部分知識教學的前提。
這部分知識涉及的實物、圖案教具較多,特別是掛圖,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做好准備,教學語言再形象,也不如掛圖讓學生獲取的教學信息多。有些可以藉助電腦來演示,如多個簡單圖案變化後形成的復雜圖案;有些可以課前繪制好張貼在黑板上的掛圖,以便提高教學效果。如四年級上冊「圖形的旋轉」這課,第54頁中的四個旋轉圖,可以先製作好10個基本圖形,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依次張貼,固定在黑板上,讓學生長久觀察,效果更佳。
『肆』 小學數學7t-7t怎麼做
你好。
這是簡單的數學減法計算,一個數減去同一個數,結果等於0,就是:7t-7t=0。
『伍』 小學數學1×t這個式子是簡寫成t嗎
是的,望採納
『陸』 小學數學必背公式大全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C=(a+b)×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a;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6)小學數學t擴展閱讀:
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
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從我們的教育目標來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
『柒』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全部)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捌』 小學數學中重量單位t是什麼意思
t是噸的意思,1t=1000kg(千克)
『玖』 小學數學概念大全
你好!你是教師可到新華書店去買這方面的書,你是學生或家長,就把小學數學書拿出來,一本一本的從頭把有關概念抄一遍,抄在採集本上。到開校還來得及,也算是復習一遍。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拾』 小學數學知識大全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收益終身,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孩子從一個天真頑劣的小孩到一個真正接受知識的小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要求規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成績優異的關鍵,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補習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教育時代,孩子們的大腦不僅僅是課上的40分鍾,而是要勇於積極的探索,在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著眼於以上幾點,加上對課本知識的結合,孩子的成績定會有所提高,於此同時孩子更多的學習到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