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小學數學趣味課

小學數學趣味課

發布時間:2020-12-26 01:12:12

Ⅰ 如何增加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在許多小學生眼裡,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專,數學的邏輯性和屬抽象性更強,導致許多小學生提起數學就頭疼不已.學生厭煩數學,不喜歡數學,當然有數學學科本身特點的原因,但是還有一部分原因在課堂教學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很多數學教師認為,上好數學課就是把那些定理、概念讓學生記住,然後再教會學生做練習題就行了.所以很多數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只用心准備每一節課要學習的新內容,卻對到底要怎樣才能把這些新內容快速、准確地傳授給學生考慮很少.這就導致許多數學教師上課的時候照本宣科,一個人控制課堂,教室里的學生昏昏欲睡,好像課堂與自己沒有一點關系.一節課下來,教師滿頭大汗,心滿意足,因為教師覺得自己把所有的內容都一點不漏地傳授給了學生,甚至有些重點內容,自己還會不厭其煩地重復幾遍.教師滿以為自己這樣付出,肯定會換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可事實呢?小學生習慣了每天的課堂模式,習慣了每天聽數學教師絮絮叨叨,課堂氣氛就像平靜如鏡的一潭湖水,沒有絲毫的漣漪,小學生絲毫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對數學更是厭煩、頭痛.

Ⅱ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上的生動有趣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上的生動有趣
教學設計(預案)
我的第一次作業是作為小學教師,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是值得重視思考的問題.學生為什麼不願學習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即如何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
一、課前懸念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是至關重要的。喚起學生的愉悅感,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並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開頭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的垂直和平行引入部分,我先拿出兩根鉛筆幾次落在地上後可能會形成哪些圖形?誰能猜一猜,這時學生看見地兩根鉛筆上都有想上來試一試,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當指名學生再來試一試後,我馬上提問:為什麼老師的幾次兩根鉛筆落在地上後形成的圖形不一樣?,大家想知道嗎?這時學生想學習新知的興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現行通用教材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大量的直觀圖,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來說 明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這樣做不僅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長方體的6個面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目前,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還有12條棱,分為3組,每組4條棱長相等的概念。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率高。
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對學生來說,獲得數學知識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知識,而是學生親自參與的、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實踐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基礎,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和動腦的操作實踐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古人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所以我們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去體驗和探索。例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我安排學生分成小組動手操作。啟發學生:用割、補、拼的方法你能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來計算並推導出公式嗎?有的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正方形;有的學生用剪的方法學把三角形剪、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此操作過程中,我允許學生互議互幫,自己巡視指導,學生通過大膽的嘗試,探索推導過程,這過程既充分張揚了學生的創造個性,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做數學的過程,也親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四、練習練習課教學時可適當選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有點情節又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通過少量的趣題和多種形式的題目,使學生變知之為樂知。比如,學習過圓的周長和面積後,為了使計算的過程看起來更清晰,我提醒學生要在每個算式的前面做一個標記,如:計算圓的周長時就在周長算式的前面寫上字母C,計算面積時就在面積算式的前面寫上字母S。這時班裡一個調皮的學生脫口而出:CS!(反恐精英簡稱CS,是一種槍戰類的電游名稱,講究迅速敏捷和勇於進攻。)教室里一片鬨笑,正要批評他時,我突然轉換了思維的角度說:對!就是『CS』,一場計算的戰斗,比比看誰能在這場戰斗中少中槍彈,順利過關,大獲全勝。聽了我的這句話,孩子們個個興奮不已,就連那幾個平時上課不太積極的男生也迅速認真地投入了計算的CS戰斗之中,板演的學生做完練習題目之後並沒有馬上回到座位上,而是在對自己的計算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CS的比喻,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枯燥的計算練習變成了快樂。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師主導下展開的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實際,靈活多變地採用多種做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腦子積極轉動起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Ⅲ 小學數學課除了上課還可以做什麼

本人的幾點關於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看法1、充分的課前准備是一堂好課的開始。有「備」而來,是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實效性的必要條件。在以前的教學中,強調「備學生、備內容、備教法」的課前准備,放在新課標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兵法中強調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學生作為我們教學的對象,我們首先應該對其有充分的了解。我們的教學設計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包括他們的知識水平、學習習慣、生活經驗以及個性特點等等,甚至包括興趣愛好。我們對學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幫助我們設計好一個能被學生所接受甚至產生共鳴的課前預案。另外,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新教材的編寫呈現出新的特點,內容的編排也有較大的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正確理解新課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確把握教學內容,拿涅好教學難度。以數據的統計來說吧,舊教材是統計表(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條形統計圖(單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統一編排,集中學習。而新教材則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把這些內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學習。在低年級段就讓學生先接觸一下,體驗一下統計的思想,然後再逐步深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能對新教材有整體的了解,准確把握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目標。既要考慮到「吃不完」的學生,又要兼顧到「吃不飽」的孩子。學生不同,教學內容在變。我們的教學方法也就應該合理選擇。幾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學要因材施教。只有針對不同學習的內容,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結合不同的學生個性特點,靈活的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課堂效率。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關鍵。根據學習的狀態,學生的學習可以分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學生學習的狀態不同,學習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學習對於絕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缺少的是責任,的是依靠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對於小學的數學課堂來說顯得尤其重要。一些老師生怕學生聽不懂,學不好或者想盡快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採取全由自己包代替,全由自己講解說明的教學方式。而一講起來,則不可收,且越講越有興致,以至整堂課只看見教師在活動,只聽見教師的聲音,即使到了學生做課堂作業時,教師還不放心地嘮叨:看清題目,抄對數字,不要做錯,使學生一會兒也不得安寧。這樣,往往打亂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干擾了學生的正常思考。其實,課堂上教師講解時間過長,常常導致學生紀律渙散,思維陷入抑制狀態,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殊不知,教師控制一下講解時間,自己少講一點,讓學生多點思考,學習效果反而會好。因此,新課程課堂教學最好採用「先學後教」、「先試後導」、「先練後講」的教學方式,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前台,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自學能力,真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有效提高學習的效果。3、良好的語言表達是一堂好課的潤滑劑。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交流想法的工具。數學語言是以數學符號為主要詞彙,以數學法則、定理、公式等為語法規則構成的一門科學語言。就小學數學語言而言,抽象性是其特點,科學性是其原則,准確性是其靈魂。然而,我們數學課堂上的語病卻時有發生。例如:開始教學「0的認識時」,就說成「0表示沒有」。這里就忽視了數學知識教學的階段性,因為以後還要學習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用「0」來表示;「0」還可以表示界限。所以准確地說應該是:一個物體也沒有可以用「0」表示。再如,「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就不能說成「分數的上面和下面」。當然,數學課上的科學術語很多,稍一說錯就會造成知識的偏差,誤導學生,數學課上有些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導致教學思路模糊,學生聽起來頗感費力。除了表達的准確性以外,老師上課時的語速、語調都可能影響到一堂課的實際效果。本人在參加暑假舉行的小學數學奧林匹克教練員培訓班為期6天的學習過程中深有體會。培訓是採取一位老師授課半天的形式進行的,時間在3個小時左右。當進行到第三天下午的學習時,一慣安靜有序的課堂在上課半小時後開始嘈雜起來,一向學習認真精力集中的學員們開始交頭接耳,或者「閉目養神」。原因是因為授課老師的語速太快,語調太高。雖然老師的思路還算清晰,方法也算正確,但還是有些學員跟不上節奏,有些則覺得太累,頭腦發熱,而難以集中精力了。試想我們有著強烈學習慾望和責任心的老師尚且如此,換成幾歲大小欠缺責任心的小學生來說又會怎麼樣呢?而與此相反,有位授課的麥老師,語速合理,不快不慢,既讓人有時間去思考,又不會讓人覺得節奏緩慢而分神。語調更是充滿藝術性。在告之他的聯系方式時,寫下家裡的電話號碼後,一句「我還有一台手機」看似平常不過的語言,經過語速和語調的修飾卻讓全場鬨堂大笑。常言道:語言是一門藝術!好的教學語言對於被很多人都認為比較枯燥的小學數學學科而言更為重要!4、把握動態生成,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教學資源的生成一方面來自是教師課前的精心預設,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則要把握來自教學過程中的自然生成。現在的小學生越來越聰明已是不爭的實事。隨著媒體的快速發展,現在小學生所接觸的信息量已是今非昔比。有些老師還把學生的思維水平和知識量定位在自己那個年代,對於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奇思妙想」甚至是「異想天開」不但不能很好的把握和加以選擇利用,反而在心裡埋怨現在的小學生難教,不聽話。大家都知道在水利治理工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疏導!如果一個地方出現洪澇災害,治理者一味的進行圍攏堵截,只會讓災害越來越嚴重。相反李冰父子因勢利導,對泯江之水加以疏導,不但解決了上游的洪水災害,還解決了下游農田的灌溉問題,成就了都江堰的歷史經典。其實上課也是一樣,一方面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和教學內容提出具有挑戰性且有價值的問題資源,另一方面教師要精心預設、以真誠寬容地態度接納學生,為學生問題的生成創造良好的氛圍。尊重不同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發現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不同的觀點不能有效的加以肯定,課堂上生成的動態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大大降低課堂的教學實效。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年級學生在做7+6+3時,一位學生幾次舉手想要向老師和同學說說自己的方法,在老師視而不見的情況下,激動的站起身來。老師幾個「白眼」無效的情況上,只好讓她發言。原來她沒有按順序做而是先把7+3=10再10+6=16老師沒有在意只說了一句你的結果也是16啊。這位學生充滿激情的神情暗然消失,失望的坐到了位置上。那節課,她再也沒有回答問題。這是一個不期而遇的美麗,卻在不經意中從老師的身邊溜走!5、關注個體差異讓課堂效率落到實處。聽過不少公開課,往往都是一節課下來成就了少數幾個優秀學生的表演,大部分學生充當的只是配角,甚至是觀眾。當然也有些老師會有意找幾個後進生回答問題,卻變成了是對他們自尊心的又一次傷害。如何讓課堂不變成幾個人的舞台,如何讓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能有問題可想,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如果能夠真到做到這些,這些課的實效性肯定可以落到實處。我的教學經驗是:把不同深度的的問題提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把不同類型的問題讓不同狀態的人來回答。「你能幫我把題目讀一遍嗎?」「你能幫我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嗎?」「你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剛剛這個同學的方法?」這些任務一般交給課堂走神了的同學;「誰能說說你的想法?」「誰能幫他?」「誰還有別的方法?」我喜歡把它交給中等或中上的同學來說;如果一個問題拋出來,半天沒人舉手,我則要向思路比較好的同學發問了:「你能說說你想到了些什麼?」或者一個問題經同學解釋後還有個別同學沒能理解,則要找個好同學來說,「誰能解釋的更清楚」。總之,課堂是屬於每個學生的,讓每個人都應該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和任務,每個人能完成屬於自己的問題和任務。當然,這樣的任務也是多方面的,多層次,多變化的。6、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課堂效果得以鞏固。數學強調理解,但練習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卻是功不可沒的。因為通過練習既能及時地對新學的內容加以鞏固,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又能讓教師通過學生的練習及時反饋自己的教學效果。特別是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決定了他們的「忘性」。即使在講授新課的時候理解了,但不加以練習的話,知識得不到鞏固,更不可能做到觸類旁通。於是題海戰術依然是我們有些老師的常用方法。累了學生苦了自己不說,效果怎麼樣,還值得商榷。如何向40分鍾要效率,既能鞏固課堂知識,又不增加學生課外負擔呢?做好上述五項之後,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就顯得非常必要了。我個人認為這樣設計課堂練習比較好:(1)練習的層次性。《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數學教育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認為練習的層次性很好的體現了這一新的理念,而且循序漸進的練習坡度與難度,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2)練習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完新授知識時已經接近課堂的尾聲,精力上已比較疲憊,這時來幾道趣味性很強的練習顯的尤為重要。(3)練習方式多樣性。練習的設計不僅限於動筆算,動口說、動手做也是很重要的練習形式。比如學習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動手製作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又如在學習利息和利率前可以讓學生去銀行做個小調查,這都是很好的練習形式。

Ⅳ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的趣味性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搖籃,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制定強調從以獲取知識為數學教育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獲得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指導並開展課堂教學,對教學價值的體現,學生成長的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激發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採取哪些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呢?首先,巧設導入語激趣。上課伊始,教師應根據該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重難點,設計一段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導人語引入新課,以激活學生學習動力,點燃學生思維火花。其次,設計擂台賽出情趣。小學生表現欲強,愛爭強好勝,喜歡受人誇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抓住小學生這一年齡特點,有意識地設計競賽題和競賽形式,學生會興致盎然,熱情高漲,學習空前活躍。
2、靈活運用教材
教材是落實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善於運用教材是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第一、領會編者意圖,提高駕馭能力。是否領會編者的意圖是衡量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教師在教學之前應從小學數學教材的整體入手,通讀教材和與之配套的教學參考書,全面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個小學數學教材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第二、結合教學實際,適當調整內容。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於教材,同時也要注意改革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對教材內容有所選擇、補充或調整,進行教學再加工,從而真正達到優化教學之目的。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僅關繫到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關繫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不僅具有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具創新、探索意識的新世紀人才,就成為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一、樹立創新意識,著眼創新培養。課堂教學作為教師施教、學生求學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知識、技能以外的各種品質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探索意識、創造精神,造成學生"高分低能"、只是學習的機器,不能實際運用的不良後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光要注意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應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學生素質能力,著眼於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結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簡便、快捷、方便的途徑。第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創新能現代教育論的思想主張"以學生發展為主"在數學教學中要真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教就應轉移到學生的學上面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了,才能使教學落到實處,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第三、鼓勵質疑,培養創新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課課堂教學必須著眼於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培養學生能發現問題、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和發表創造性見解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激發他們主動創新的能力。
4、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關注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適時地引導學會合作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獨立的群體,每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小組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需要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支持、合作、促進。小組的點滴進步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大家共享的榮譽。這樣,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逐漸得到培養和加強。教會學生合作的方法:教師必須明確這樣一個道理合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自然生成的,它與其他技能一樣離不開後天有意識、有計劃的訓練與實踐。
5、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創造了圖文並茂、聲色俱佳、動靜皆宜、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為教學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學更加充滿活力。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並迅速轉化為求知慾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認知障礙,加速學習的進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比傳統的教學手段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在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中能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止為動態,變復雜為簡單,變枯燥為有趣。一旦知識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的信息又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濃縮信息,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有力的認知工具,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採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數學素質在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有趣的課堂游戲


數學課堂游戲

1、《森林運動會》
我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就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環節,讓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具體的游戲過程是這樣的:課前我在黑板上貼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剪的,每一個小動物身上都寫了一則數字謎語。上課的時候,我首先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高興地回答說喜歡,於是我讓他們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動物,說:「這些小動物每人給大家出了一則謎語,你們誰猜中了就把小動物送給誰。」小朋友一聽,高興極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說要來猜,我讓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小朋友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所以我就把小動物獎給了他們,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漂亮的小動物互相炫耀的樣子,我的心裡感到由衷地高興。
2、《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我設計了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我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我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10以內數的分與合》2
在教學《10以內數的分與合》時,我設計一個扔皮球的游戲,讓學生討論數的分與合的不同方法。學生分成小組,指名學生拿10個皮球,看誰先報出他扔進幾個皮球,就讓誰來扔皮球,並請他講講是怎麼想的。如一個學生扔完後,籃外有3個皮球。有的說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進7個球;有的說前面一個同學籃外有4個球扔進6個,現在籃外是3個,我可以肯定他扔進了7個,因為外面少一個,裡面就多一個„„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想出正確答案,呈現出思維的個性化,多樣化,更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10以內的加減法》

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我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4、《分類》
在教學《分類》這課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學生齊聲說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時我輕聲慢語地說:「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並按老師要求去做。小朋友們請注意,請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請你站起來,女孩子請你站起來;高個子男孩坐下去,矮個子男孩坐下;長頭發女孩坐下,短頭發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請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請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穿旅遊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全班小朋友們一起跺跺腳!」在這樣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和掌握知識的精神力量,為學習《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5、《有餘數的除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6、《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
在教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中,就可設計游戲「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裡?」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輕松的掌握知識,也為今後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7、《數學樂園》
在教學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時,我設計一個踢毽子比賽的游戲活動,將學生按座位劃分為蘋果隊、西瓜隊、香蕉隊,每隊推選一名運動員和一名統計員,在30秒鍾內統計踢毽子的個數,老師貼統計表,統計員用紅、綠、黃彩筆做統計,其他同學數數。根據統計結果,學生就會知道:(1)一共踢幾個?(2)誰比誰多或少幾個?(3)誰再踢幾個就和誰同樣多?„„這樣,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掌握有效的分析問題策略,發展學生的策略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30以內的加法》
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後,我設計了一個打撲克牌湊21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四人一個小組,每個人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翹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於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藉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於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看到每個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讓出大量的時間給學生游戲活動,孩子們
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教師的工作更加高效。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難怪他們這么喜歡上數學課。
9、《加、減混算》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10、《平均分》
在教學「平均分」一課時,課剛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子最愛吃什麼嗎?」學生們回答:「桃子。」「對。瞧,今天猴兄弟倆一塊兒上山摘桃子了。你們看,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讓學生甲、乙扮演猴兄弟倆,攙著一籃桃子入場。)學生觀察得出:「一共摘了8個桃子。」提問:「你認為怎麼分最公平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後派代表親自分一分,再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隻小猴。」進一步提問:「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呢?」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增強了他們的問題意識,「猴子分桃的游戲」功不可沒。

Ⅵ 如何體現小學數學活動課的趣味性

一、要明確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目標
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以文化基礎教育為主,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的有關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解題方法等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活動課程的教學目標則是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要出發,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靈活而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達到激發學生的潛在智能,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具體地說,活動課的教學目標應是: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
2.擴大數學視野,拓寬認知領域;
3.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
4.發展個性特長,激發潛在智能;
5.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要體現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性質
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根據各學校的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學生興趣愛好等方面來確定,但總的來說,活動課的教學應以體現教育性、科學性、實踐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開放性、層次性去滲透國情意識、科技意識、競爭意識、經濟意識、民主意識、合作意識和培養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為特點,來實現它的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活動課具有以下性質:
教育性是指活動課的內容應有鮮明的教育導向。即通過數學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或良好行為習慣等的教育。當前,還應突出反映改革開放、國民經濟的現狀和發展,滲透「國情意識」,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確學習目的,激發求知慾望。
科學性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需要,選擇以擴大知識視野、拓寬認知領域的最新信息、最新科技成果的內容,滲透「科技意識」,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
實踐性是指選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如學具製作、數學的實踐與問題解決等,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參加實踐,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思考性是指選擇的內容不是課本知識機械的重復,而是它的引伸與發展。如計算技巧的傳授,要注重思維訓練,開發潛在智能,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以提高思維水平。
趣味性是針對活動課的內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學生參與,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寓學於樂、寓智於趣,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取知識。如智題趣解、數學游戲、智力競賽等活動的開設,使學生參與競爭、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以培養學生忠誠、堅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自主性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使每個學生個性特長得到充分表現。
開放性是指就開展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教學形式而言,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讓學生接觸社會,深入社會生活,使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時時要用到數學,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層次性是針對各個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存在的個性差異而言,在設計活動課時要體現不同層次的要求,以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各得其所,最大限度地使各自潛在的智能得到開發。
綜上所述,數學活動課教學體現的「八性」是就活動課整體而言,各因素之間是互相交叉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設想一次活動課都能體現上述的方方面面,而是要相互滲透有所側重。
三、要研究小學數學活動課的課型
根據活動課的特點,結合不同年級學生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活動課可分為如下課型:
數學史話課。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家刻苦學習、數學對社會發展進步的故事及簡單的數學史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數學,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勤奮學習、克服困難的品質。如數學故事會、數學名家事跡介紹、數學讀書會等。
趣味數學課。運用數學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游戲活動中,領悟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好數學的興趣,如數學游藝、數學謎語、趣題討論、數學展望等均屬這類課型。
思維訓練課。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能力的基礎上,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方法,培養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質,不斷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的水平。如簡算技巧、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數列規律、圖形變換、智力競賽等。
實踐應用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配合數學課製作教具學具、實地測量、參觀訪問、辦數學牆服、商店服務與數學有關的創造發明等,培養操作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競賽輔導課。從全體學生的能力、愛好出發,適當組織專題講座,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更加熟練地掌握數學的方法與技巧。
四、要建立小學數學活動課教學的評估體系
要認真抓好活動課的開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和教研部門應對數學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從活動課的教育功能、教學目標和教學特點進行科學正確的評估。評估要考查:
1.是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培養、發展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活動課教學目標之一。活動課中,教師如何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人人受益、個性得到發展。
2.是否組織學生自主參與,真正成為活動的小主人。活動課中,教師如何組織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展個性特長,通過獨立思考和討論合作,在研究教學問題中受到啟迪,潛在智能得到開發。
3.是否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合理的思維習慣。培養思維品質,進行思維訓練,是否通過有趣的數學材料,在學生自主參與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維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習慣,使全體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
4.是否指導數學知識的應用。在有趣、自主、積極思維的同時,是否使數學知識聯系實際,組織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和在探索中發現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從而增長才幹。
5.是否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自主活動中,是否使情感、意志和良好行為習慣得到形成、鞏固和發展。逐步增強民主、合作、競爭、奮斗的意識,培養嚮往美好、崇尚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6.是否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是否使每個學生在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能力都有所增強,思維水平有所提高。同時,還要使一部分對數學有特別興趣的學生的數學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五、在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我們在小學一年級4個班中對學生做了「認識人民幣」、「兌換人民幣」、「支付人民幣」的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比例為96.5%,兌換人民幣的正確率為83%,參加過10元以下購物付款的比例則為64%,可見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進行了本課的教學。
(一)、准備階段:
1. 收集「商品」:讓學生自帶一些玩具、學慣用品或生活用品,並製作出價格標簽掛在商品上。
2. 布置「商店」:將課桌布置為櫃台,按玩具、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分別放好。
3. 提供給每人若幹人民幣。
(二)、實施階段:
1、爭當小小營業員。
(1) 多媒體展示各種面值人民幣,讓大家認一認,說一說。
(2) 多媒體顯示1角、2角、5角的人民幣,並提問應該怎樣以此兌換1元的人民幣?
生1:2個5角換1元。
生2:10個1角換1元。
生3:5個2角換1元。
生4:1張5角、1張1角、2張2角換1元。
生5:4張2角、2張1角換1元……
(3) 多媒體顯示面值為1元、2元、5元人民幣,並提問應該怎樣以此兌換10元的人民幣?
(可採取小組活動,每人填寫出1份列出兌換方式的表格,然後大家共同檢查對錯。)
(4) 小組推選優勝者當營業員,小營業員掛牌上崗。
(三)購物活動。
教師:現在大家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物,營業員要根據商品的價格和顧客付的錢數計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錢。在活動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和其他同學商量、討論。注意運用禮貌用語。
(「顧客」開始自主購物,教師在旁做適當的幫助和提示。)
(四)換物活動。
教師:我看到大家都已經購買了一些物品,你們現在能相互交換自己所購的物品嗎?要注意在價格不同時需要貼補差價。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到我們班的「消費者協會」來尋求幫助!
生1:我的鉛筆是5角1支,能用鉛筆換你1塊橡皮嗎?
生2:好呀!我剛好需要鉛筆。剛才我買的橡皮是2角錢一塊,找你3角,對嗎?
生3:對,謝謝你。
生4:我買的小娃娃是2元,可以換幾支鉛筆?
生5:鉛筆5角一支,你說可以換幾支?
生6(插嘴):2元里有幾個5角?
生7(恍然大悟):2元里有4個5角,就可以換4支鉛筆。
……
(五)物換幣活動。
教師:現在大家可以到營業員哪兒去,把手中的商品換成人民幣。看看換回的人民幣和原有的人民幣相符嗎?如不相符,檢查一下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
(學生開始活動,並在換幣後核對錢幣是否出錯,如出錯,進一步思考是哪兒出了問題。)
(六)小結交流。
1. 購物後是怎樣換物的?應怎樣貼補差價?
2. 最後到手的人民幣和原來手持的人民幣相符嗎?
3. 你遇到了什麼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購物,在實際購物中會有很多的數學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有很多的數學知識,同學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啊!
教學思考: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從本節課的教學可知,學生在生活中已經儲備了「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我們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法,注重「用教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實現教學的發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質功能。教師合理地改造教材,重組學習內容的呈現順序和方式,通過5個連續的活動,創設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情境,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意向,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主體參與。
總之, 教學不是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需要執教者的創造加工,將教材內容變成有關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變成發展學生文化素養的教育內容,並把它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組織,使人類文化進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履歷情境」。這,才是我們在當前設計教學時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Ⅶ 淺析如何打造小學趣味數學課堂

興趣是探究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的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而數學又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容易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認識上的障礙。為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就可創設一種良好的、生動教學環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較強的求知慾。
一、創設情境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數學魅力
首先,在剛開始講課時,就注意讓學生說計算過程。但老師一定要引導,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再聰明也想不到要怎麼說,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要選擇合適的、簡潔的語言把計算過程表述出來,在教學例題的時候就讓學生跟著自己說,然後再讓學生自己說。教師的語言必須清楚而准確明了,讓學生既了解完整的過程又不會感覺復雜。其次兒童學習數學是對他們生活經驗中數學現象的「解讀」。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緊密,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我們的課堂要選取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另外,要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學生的練習是別人無法代替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實現「當堂訓練」,就會成為「夾生飯」。沒有時間進行必要的課堂練習,要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每節課留5�8分鍾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並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老師要經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好採取多種形式進行練習。計算教學不要單純為了計算而計算,避免計算的單一、枯燥。如視算,聽算讓學生直接說出結果,列豎式計算注意數位一定要對齊。在低年級也可以做數學游戲,找朋友、送信、奪紅旗或搞數學比賽等。並且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計算也應該天天練,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於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編排練習題時,題目可按鞏固基礎知識的,提高運算基本技能的等等來練習。
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關鍵是課堂教學中應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看,耳朵聽,嘴巴講,腦子思考,這樣才會使書上的知識融匯到他們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也才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逐步增強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上台講題不失為一種凸顯學習主體的好教法。例如,教學「正方體的認識」一節時,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同學們積極響應。一位中等生手拿著自製的正方體,自告奮勇地走上講台,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正方體是由6個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有12條棱,8個頂點,6個面」。然後引導學生向其提問,他都能清楚地一一作答。對於那些沒有機會上台的學生,可讓他們在小組內進行講解,以此使大多數學生的個性風採得以展現。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以課堂評價來提高積極性
所謂積極的課堂評價,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的評價的積極的,也就是應對學生持肯定態度。在小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相當高。很多教師通常是視而不見,然而教師這樣的態度對學生積極性是具有打擊性的。而採用肯定的、贊賞的態度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教學氣氛是活躍的,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堂課的趣味性也是很強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自主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課堂不僅僅是屬於教師的,還應該是屬於學生的,或者說,一個完美的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構成的。只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者結合起立,一堂教學課才是完整的課。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多的給學生發言或者解題的機會,並且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哪怕有時學生回答的問題是錯誤的,教師也要注意自己評價的方式,不能傷及學生的自尊,從而打擊他們回答問題及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面對一個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如果教師採取的是嚴厲批評的態度,那麼下次提問時,不僅這個學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其他學生也會因為「前車之鑒」而選擇沉默。這樣的課堂,趣味性又從何說起呢?因此,教師應採用積極的課堂評價方式,以增強課堂趣味性。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多加贊賞;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加以糾正的同時多加鼓勵這樣的話,不僅這個學生,其他學生也會受到鼓舞,從而積極回答問題,積極開動腦筋加以思考,進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習氣氛活躍的課堂,其課堂趣味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重視操作,培養實際動手能力
―位教育家這樣說過:「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許多事實證明科學是動手「做」出來的。我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要學會「做」數學,比如量身高,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米和厘米等長度單位的概念,對其有具體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千米」的含義;稱稱一兩塊磚和一兩枚硬幣,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千克」和「克」的區別;剪幾個對等的三角形拼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又可讓我們得出並掌握三角度面積的計算方法。總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可以引發我們創造性地思維。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讓每一位學生養成愛想問題、問問題以及延伸問題的習慣,讓所有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有權利和能力去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總之,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樂於學習,學會學習。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使我們的教學課堂精彩紛呈,這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目標。

Ⅷ 怎樣才能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雖然從事教育事業不久,但我覺得要想使小學數學課上得生動活潑,就必須使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滿趣味。只有巧妙地創設課堂教學環境,科學而又合理地組織好數學的課堂教學,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去發現知識、獲取知識,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間,才能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都充滿無限趣味。
一、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
沒有幽默的生活是單調而乏味的,沒有幽默的數學課堂教學也同樣是枯燥無味的。美國的保羅希地博士曾經對9萬多名學生進行過調查,他從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是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尤其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的老師如果能夠巧妙而靈活地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啟發和誘導學生,就能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輕松、更愉快、更有趣味。我們現行的數學課教學內容單調、枯燥,如果我們按書上的數學程序來講解,很可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變成一支催眠的曲子。而如果我們能夠恰當地運用幽默的語言教學藝術來處理數學教材,增強課堂數學的趣味性,化枯燥為生動,變深刻為淺顯,化單調為豐富,變沉悶為活躍,化平淡為神奇,變抽象為具體,就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教學真、假分數時,有一部分學生老是記不住概念,我就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想一想,一位母親和她的親生兒子,誰的年齡大?」學生回答:「當然是母親的年齡大。」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鄭重其事地說:「母大於子是真的,否則就是假的。」學生聽後在笑聲中記住了真假分數。
二、使課堂教學飽含「活」味
傳統的課堂教學,被「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模式所禁錮,那些生性活潑、想像滿懷「好奇愛動的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專制下,主體性被扼殺得一干二凈,被老師牽著鼻子痛苦地在知識的沙漠里艱難跋涉。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與教師「一言堂」、「傳話筒」、「搬運工」的陳舊教法有關;另一方面是教師缺乏「童心」和「童趣」。「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如果教師以成人的心態去組織課堂教學,學生無疑會失去「動」的本能,這樣的教學沒有一個不失敗的。我們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必須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起來,用活潑多樣的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動」的積極因素,使師生共同圍繞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學習、探討。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
1、「活」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基礎學科,研究不同的問題,就得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方可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不同課型的教學,如實驗課、討論課、實踐課、自學課、活動課等。學生在不同的課型中,能拓寬視野、發展思維、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波濤會在愉悅的享受中一浪高過一浪,永不止歇。
2、「活」的課堂教學訓練方式。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養成了一種等知識、要知識的習慣。框架式的教學又會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即使是最好的知識,他們也沒有興趣去學。其實,他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容器,是等著老師去往裡灌。我們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首先教師要改變「灌」的教法,訓練學生養成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動筆去尋找知識、學習知識的習慣。如講面積公式時,我讓他們動手操作,通過數、拼、割、補等方法推導出了公式;講應用題時,我讓學生從讀、劃、畫、寫、列中進行審題、分析、解答;在講計算題時,我讓他們用學過的知識試著解,從中得出方法……不同的訓練方式,不但能使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三、使課堂教學富於韻味
寫詩是這樣,數學的課堂教學也應該如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講透,要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留足學生思考的餘地,讓學生知道學什麼、懂得怎樣學、學會如何用,自奮其力,自品其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才能使課堂教學放射出數學知識的韻味。如教學三年級在學習乘法簡算時,出示例題25×24,讓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去解答。
有的學生竟用了五種解法:25×24=25×4×6;25×24=25×6×4;25×24=25×8×3;25×24=25×2×12;25×24=25×20+25×4。尤其是第五種解法,學生用超越教材內容的方法解,自然理由也是超常人的。當學生用「24個 25相加也可以分成20個25和4個25相加」來解釋時,我也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他們在充足的思維空間里想出來的。課堂教學要富有韻味,關鍵是教師的引導不能直露,更不能全盤授予,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使他們充分享受「含英咀華」的樂趣,讓他們從「馬啼香」中歸來,去尋找「踏花」的樂趣,從中悟出發散性思維的真諦。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是推動學生探求內部真理與獲取能力的一種強烈慾望,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如果對數學知識充滿好奇心,對學會知識有自信心,那麼他們總會主動積極、心情愉快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構建有趣味的數學課堂。

Ⅸ 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不想知識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重要的創造工具。」因此,教師適時適度地運用好語言的幽默性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學習,但也不可隨意。教學幽默性在一些重點、難點、關鍵點採用幽默的形式往往能突破難點,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得比較牢固,印象比較深刻。比如,某教師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有84個頭,190條腿,請你算一算,有多少只雞?有多少只兔?學生看完題目後,議論紛紛,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筆算,但是始終算不出結果。有個學生說,要是每隻雞和每隻兔的腿數一樣就好辦了。於是,某老師說:「請全體兔子提起前腳立正站好。」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個個睜大了神奇的眼睛,並站了起來。「現在,雞和兔的腿數一樣了,上面有84個頭,下面有多少條腿呢?」「84 X 2 =168(條)」學生齊答。「跟原來的條件相比,少了多少條腿呢?」「少了190-168=22(條)」學生馬上作出回答。「這22條腿到哪裡去了呢?」「被兔子提起來了。」「那麼現在你們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隻兔子。」許多同學歡叫著。「雞兔同籠」的這一解題方法,應該說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位老師採取了比較幽默有趣的語言和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學生一下子就明白總數少了22條腿,而每隻兔子少了2條腿,因此有11隻兔子。學生理解起來就化難為易啦。又如我在教學時,發現有個別同學在開小差,我就說:「我發現有個別學生『不入戲』,我們一起來『重播』剛才的內容,好不好?」此時,全班鬨堂大笑,笑聲把這些開小差的學生引入課堂,又讓他們感覺不到老師直面的批評,避免產生抵觸的情緒。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境界。

Ⅹ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鍾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談談個人看法。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當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賦予數學知識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習材料。同時教師要敢於「突破」現行教材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改編教材,優化學習材料。如:小學數學中的一道例題:「小明看一本100頁的書,他每天看15頁,看了6天後還剩多少頁?」教學時我把問題改為:「看了6天後有沒有看完?」這就變成了一道開放題。學生在解答時可以從多角度去思考,這樣一改,拓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開拓了學生思維,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落到了實處。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設趣味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創設自然生動的情境,提高趣味性,點亮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我把課堂設置在操場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指出不同的方向,玩辨別方向的游戲。在這以前,個別同學方向感很差,方位很模糊,但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互相啟發和幫助,很快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由此可見,利用小學生愛好游戲的天性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學生學習快樂,效果好,也鍛煉了學生之間協作探究能力。
三、採用小組合作,組織有效探究
一是組織有效探究活動
1、靈活採用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以自願組合的探究、既定小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方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2、引領指導學生探究。
教師的參與是對學生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積極營造探究環境,指導探究方法,引領、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交流與互動。其次,教師應鼓勵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協作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收獲。
二是建立有效合作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怎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於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單獨不能解決的、並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開放性的問題,才有合作的價值。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應注意:一是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二是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小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三是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形式,指導學習活動。
三是捕捉有效生成資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尷尬」:教師正要進行下一環節教學時,學生可能會冷不丁冒出一個問題、或補充一種演算法、或提出一種疑意等。這時,放棄既定環節教學,就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裝作未見,又顯然有悖於「據學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師常常進退兩難。一個真誠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師會果斷地調整教學任務,敏銳捕捉稍縱即逝的生成點,並加以放大。因為他們相信,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生成資源是一閃而過的,抓不住就可能錯失一次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良機。
四、因材因生施教,注重激趣促效
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快樂因素,以生為本,因材定教施教,在教學各個環節,都要注重激趣促收實效,除了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外,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好的數學課不僅「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而且還要「課結束,趣猶存」。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是這樣小結的:「(出示小黑板: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數知識表述這道題嗎?當同學們回答完甲喝了1/2,乙喝了1/4,丙喝了1/8後,我再追問:這瓶水還剩多少?誰喝得多?誰喝得少?為什麼?當學生不能回答時,我就說這些知識等到下節課學習之後就能明白,同學們先回去想想,看誰最聰明!」課後學生便會興趣盎然地預習下節課的內容了。
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是讓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數學,而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古人說:「授魚不如授漁」也就是這個道理。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趣味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