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學科 > 2013小學數學新課標

2013小學數學新課標

發布時間:2020-12-25 10:39:02

『壹』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如下: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3. 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 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貳』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2013版是哪個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吧

『叄』 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是什麼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 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范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並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二、設計思路
(一) 關於學段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 《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
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二) 關於目標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准》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標准》中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而更好地體現了《標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知識技能目標
了解(認識)
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 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理解
能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能明確地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靈活運用
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過程性目標
經歷(感受)
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

體驗(體會)
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
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他對象 的區別和聯系。

(三) 關於學習內容
在各個學段中,《標准》安排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學習領域。課程內容的學習,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 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空間觀念主要表現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根據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
統計觀念主要表現在:能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能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的來源、處理數據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
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
為了體現數學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標准》在內容標准中僅規定了學生在相應學段應該達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編者及各地區、學校,特別是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願望及其發展的可能性,實施因材施教。同時,《標准》並不規定內容的呈現順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種編排方式。

(四) 關於實施建議
《標准》針對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提出了建議,供有關人員參考,以保證《標准》的順利實施。
為了解釋與說明相應的課程目標或課程實施建議,《標准》還提供了一些案例,供參考。

『肆』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內容

2011年版的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課程性質內
二、課程基本理念
三、課程設容計思路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二、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課程內容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圖形與幾何
三、統計與概率
四、綜合與實踐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二、評價建議
三、教材編寫建議
四、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附錄:
附錄1: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
附錄2:課程內容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伍』 小學數學新課標新在哪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和「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每一部分內部的結構和具體內容都做了適當調整。
第一學段具體內容的修改
1.統計與概率等內容適當降低難度
2.增加或進一步明確了一些具體內容
增加的內容包括:「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能結合具體情境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能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
調整的內容包括:估算的要求改為「能結合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估算,體會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估算的要求更加具體、明確,有助於學生清楚地認識和理解估算的價值與意義。強調了「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估算」,明確估算的重點一是要有具體的情境,二是在一個確定的情境中,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估算。
第二學段具體內容的修改
1.統計與概率等內容適當降低難度
第二學段的統計與概率內容,刪除了眾數、中位數內容和「能設計統計活動,檢驗某些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刪除「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這個內容對於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與生活經驗的聯系也不很緊密,要求學生了解意義不大,而把「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放在第三學段作為進行演繹證明的基本事實之一。
2.增加或調整了部分內容
增加「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總價=單價 ×數量、路程=速度 ×時間,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了解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特別是運用這些數量關系解決問題,是小學階段問題解決的核心。而「總價=單價 ×數量、路程=速度×時間」是小學階段最常用的數量關系,絕大多數實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這兩類數量關系。修訂後的數學課程標准中增加了這一要求,為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中的問題解決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礎。
增加「結合簡單的實際情境,了解等量關系,並能用字母表示。」了解數量關系是學習字母表示數的重點目的,這一要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了解數量關系,也為學習簡易方程做准備。
增加「了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為定值」,強調學生在探索周長與直徑比的過程中認識圓周率。
第三學段具體內容的修改
1. 第三學段刪減的內容
數與代數領域:能對含有較大數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與推斷;了解有效數字的概念;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問題。
圖形與幾何領域:關於梯形、等腰梯形的相關要求;探索並了解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關於影子、視點、視角、盲區等內容,以及對雪花曲線和莫比烏斯帶等圖形的欣賞等;關於鏡面對稱的要求;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統計與概率領域:會計算極差;會畫頻數折線圖。
2. 第三學段增加的內容
一個是必學內容,一個是選學內容。選修內容的增設主要是從課程的理念出發,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機會和可能。修訂後的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出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數學課程在規定了所有學生應該達到的標準的同時,也應該為學有餘力、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選學內容的設置,就是為滿足這些學生進一步探索、學習需要的,這些內容不要求面向所有學生。
此外,修訂後的數學課程標准中還有一些知識內容是在具體要求上做了調整。
在第三學段的「綜合與實踐」領域,修訂後的數學課程標准基本保持了《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的要求,如:「要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等等。同時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如:「反思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將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形成報告或小論文,交流成果,總結參與數學活動的收獲,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這樣使「綜合與實踐」的學習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陸』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柒』 小學數學2012新課標與以前課標的區別

基本理念
1、什麼叫數學
實驗稿: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P1
修訂稿: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2、什麼叫數學教育
實驗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P1
修訂稿: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良好的數學教育:就是不僅懂得了知識,還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磨練。
3、學習方式
實驗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P2
修訂稿: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
什麼是好的教學?第一條,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思考;第二條,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4、設計思路
數學主要有三方面的知識:「數量關系」、「幾何關系」、「隨機關系」 。
數學學習的四方面課程:
實驗稿: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和綜合運用。P4
修訂稿: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①數與代數
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表示、數量大小比較、數量和運算結果的估計等方面的直觀感覺。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景中的數量關系。
符號意識主要是指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一般性的運算和推理。建立「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運算是基於法則進行的,通常運算滿足一定的運算律。學習這些內容有助於理解運算律,培養運算能力。
模型也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都是基本的數學模型。從現實生活或者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是建立模型的出發點;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是建立模型的過程;求出模型的結果並討論結果的意義,是求解模型的過程。這些內容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體會數學建模的過程,樹立模型思想。
②圖形與幾何
直觀與推理是「圖形與幾何」學習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幾何直觀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幾何或者其他數學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在許多情況下,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幾何直觀不僅在「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因此,與直觀一樣,推理也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合情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出發,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和類比等推測某些結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演繹推理是從已有的事實(包括定義、公理、定理等)出發,按照規定的法則(包括邏輯和運算)驗證結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合情推理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結論;演繹推理用於驗證結論的正確性。
③統計與概率
在「統計與概率」中,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數據分析的觀念是重要的。數據分析包括: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作出判斷,體會數據中是蘊涵著信息的;體驗數據是隨機的和有規律的,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會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概率的學習中,所涉及的隨機現象都基於簡單事件: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是有限的、每個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統計與概率」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必須結合具體案例組織教學。
④綜合與實踐
是培養學生過程經驗很重要的載體。通過綜合與實踐,能夠把知識系統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針對問題情景,學生藉助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獨立思考或與他人合作,經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感悟數學各部分內容之間、數學與生活實際之間及其他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內容的理解。
這種類型的課程應當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保證每學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將課內外相結合。
5、目標
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四基(修訂稿):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6、基本思想
核心思想:演繹和歸納
1)演繹: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他的基本思想有兩個,第一個說話要有出發點,有公認的前題,後來演變到公理化體系。第二個,它的推理邏輯是有大前提、小前提。
2)歸納:培根的《新工具論》。在這一類物體中,很多都有了這個結論,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推想。
歸納中含有類比思想:凡是有性質A、B、C的,都有性質D,我發現了一個新的東西,它有性質A、B、C,那麼它是否可以想像它有性質D?
3)兩者的關系:歸納思想需要通過演繹來證明是不是對的,但無論如何,歸納思想可以用於發現新的結果。
數形結合
等量代換
7、基本活動經驗
幫助學生思考經驗積累,問題提出的經驗的積累,創新性活動的積累。
8、問題解決
實驗稿: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P6
修訂稿: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能夠發現問題,把問題提出來,然後是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數學上能夠提出來很難,提出來後能夠用數學符號把它表達出來,這是比較難的

『捌』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http://www..com/?word=%D0%A1%D1%A7%CA%FD%D1%A7%D0%C2%BF%CE%B3%CC%B1%EA%D7%BC&tn=360se_4_dg

『玖』 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了解估算。

2、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掌握初步的測量、識圖和畫圖的技能。

3、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理解身邊有關數字的信息,會用數(合適的量綱)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

2、再討論簡單物體性質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對簡單的調查數據歸類。

4、會思考問題,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討論問題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結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初步學會整理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情感態度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務(現象)有好奇心,能夠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體驗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的過程。

3、了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詢問「為什麼」的習慣。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分數、百分數的意義,了解負數,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掌握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解簡單方程的方法。

2、探索一些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了解一些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體驗圖形的簡單運動,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掌握測量、識圖和畫圖的基本方法。

3、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簡單的計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數學思考

1、能夠對生活中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合適的量綱)、字母和圖表描述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形成數感,發展符號意識。

2、在探索簡單圖形的性質、運動現象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與表示數據,歸納出有用的信息。

4、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達思考的過程與結果;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夠進行簡單的辯論。

問題解決

1、能從社會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能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能藉助於數字計算器解決簡單的計算問題。

4、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5、能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經歷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活動。

情感態度

1、願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嘗試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4、初步養成樂於思考、實事求是、勇於質疑等良好品質。

閱讀全文

與2013小學數學新課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