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公立醫院改革要改成怎麼說

公立醫院改革要改成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0-11-24 02:35:10

A. 公立醫院的改革試點

始於2006年的中國新醫改,終於大盤落定。作為新醫改最艱難的一環,公立醫院改革將先試點積累經驗然後推行。民營醫院,支持民營資本辦醫、政府購買醫療服務等舉措,將和管辦分離等爭議不大的內容,共同出現在方案。
「部分公立醫院將轉為民營醫院」,對於這一項改革內容,不少網友有一種疑慮和不安,擔心這將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損害醫院的公益品質、加劇醫院的私利化和牟利化傾向。這樣的擔心,當然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特別是借鑒以往國企改革、公立學校改制中的經驗教訓。
但從總體和根本上看,筆者依然認為,「部分公立醫院將轉為民營醫院」的改革大方向,還是值得肯定和應當堅持的。上述這些擔心,誠然可能出現,卻並不一定就是「公立醫院轉民營」在邏輯上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公立醫院的民營化,並不等於私利化、營利化———民營而公益(非營利)實際上完全可以做到統一、兼而有之的。另一方面,轉制部分公立醫院、實現辦醫主體的多元化,也有利於從根本上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推動醫療行業的競爭化,而競爭的增加,必然有利於患者醫療消費自主選擇權的充分落實和保障。
由此不難看出,「部分公立醫院是否應該轉民營」其實並不是問題,而問題在於,這種「轉民營」究竟「為什麼轉」以及「轉成什麼」。「為什麼轉」涉及的是「轉民營」的根本目的———是為政府「甩包袱」、「廉價瓜分國有資產」而轉,還是為改變公立醫院壟斷格局、促進行業競爭而轉。如果僅是前者,這樣的轉制當然是可疑的,但如果根本目的是後者,則是值得歡迎的。
「轉成什麼」所涉及的則是「轉民營」的核心價值,主要是轉成營利性的私益醫院,還是非營利的公益醫院,顯然只有堅持後者,醫院的基本社會屬性、價值回歸才能真正得到維護。以此回頭來考察和衡量此前江蘇宿遷所實行被稱為「賣光」的公立改民營的醫改嘗試,其之所以最後贏得的社會評價十分紛繁、矛盾批評者指責其並沒有解決「看病貴」的問題,違背醫療衛生領域規律;而贊之者則認為「雖然仍有部分瑕疵,但大方向是正確的」根本就在於,宿遷醫改在正確回答和妥善處理上述兩個問題上,並沒有做到平衡。一方面,雖然其在實現和促進醫療行業競爭方面,作用明顯、效果顯著,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對於「公益」這個醫療行業的核心價值,卻沒能真正得到捍衛,賣光後的醫院幾乎都成了以營利為目的、追逐利潤的營利性私益醫院。
在這里,有一個概念或許應進一步詳加釐清:非營利醫院的「非營利」,其實並非完全的「不營利」而僅僅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也就是說,公益醫療機構的營利不得進行任何分紅、成為投資人的收益,而只能用於自身的繼續發展。而要保證這一點,政府的監管和支持無疑不可或缺,如對非營利醫院(無論公立還是民營)的財務狀況實施嚴格的審計審核,同時又輔以免稅等政策扶持。
從這個意義上說,「公立醫院轉民營」能否成功,既促進競爭,又確保非營利的公益性,打消公眾對此的擔心,政府職能的成功轉型才是問題的關鍵和要害。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須將不該管的真正交給社會,實現醫療行業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開,讓無論公立還是民營的醫院均成為獨立、自治,不依附於行政權力的社會主體;另一方面,
又應將本該政府履行的職責真正承擔起來,對所有醫療機構實施一律平等、中立的嚴格行業監管。
2015年10月8日財政部社會保障司透露,公立醫院改革是新一輪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為支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2015年下達公立醫院改革補助資金111.24億元。一是按每個縣補助300萬元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59.31億元,支持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二是按每個試點城市一次性補助2000萬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13.2億元,支持第三批66個城市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使試點城市擴大到100個。三是對100個試點城市所轄區,按每個區100萬元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2.73億元,支持二級及以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四是按人均每年3萬元的標准下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補助資金36億元,支持12萬名學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B. 聚焦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三大焦點是什麼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關於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三大焦點:

提高醫生收入是否會導致醫療費用上漲?

根據指導意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重慶、四川、陝西、青海、寧夏等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各選擇3個市(州、區),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各選擇1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進行試點。

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在薪酬改革實踐中,並未增加患者的醫療自付支出。數據顯示,2015年,成都市新都區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平均工資較2012年增加13%;而該院的「葯佔比」較2012年下降6.87%;抗菌葯物采購價格平均下降56%,共實現葯品讓利1527萬元;門診、住院患者次均費用分別為131.17元、5557.89元,均低於成都市區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

調整後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C. 我國公立醫院改革!改的是什麼!

一、推進來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源。公立醫院要堅持維護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原則,以病人
為中心。鼓勵各地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界定公立醫院所有者和管理者
的責權。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
二、建立規范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
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葯、檢查和醫療行為。推進醫葯分開,積極探索多種有
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葯補醫機制。通過實行葯品購銷差別加價、設立葯事服務費等多種方式逐
步改革或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同時採取適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
式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
三、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於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
扶持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補貼政策性虧損等,對承擔的公共衛
生服務等任務給予專項補助,形成規范合理的公立醫院政府投入機制。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
設規模、標准和貸款行為。

D. 公立醫院的體制改革究竟怎麼改這次會不會對一些醫院的產權動刀子呢

對於公立醫院的改制,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會一概而論,應該是有差別的。主要是根據醫院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小的區、鄉、鎮醫院估計往社區衛生服務方向轉移,而大的醫院尤其是在城市醫療層面作用較大的三級醫院主要是從規范和完善政府財政補償、理順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維護並全面落實醫院的社會公益性,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醫」的民生建設目標。
首先,從我國衛生改革現狀和要求來看,經過若干年衛生改革,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嚴峻,在醫療衛生改革的大討論中,社會、經濟、政治研究領域的專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總體歸納為: 出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是市場化方向錯了,而是政府主導部門缺位;看病難、看病貴應歸咎於「偽市場化」,醫療衛生領域問題出於行政壟斷。然而,無論衛生改革的功過如何,堅持公益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已達成共識。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規范收支管理,糾正片面創收傾向。」要實現 一目標必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核心是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首先要有助於實現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的社會目標,其次在政府有限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對醫院補助的效率。
再來看看我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財政補償有限,公立醫院要實現公益目標必然要能得到足夠的補償,負有公益事業主導責任的政府應對公立醫院進行足夠的補償,但是,目前政府對醫院直接的財政補償不到醫院收入的10%;而公立醫院醫生工資沒有政府補貼,來源於醫院創收,這成為誘導需求的動因,從而出現各種創收行為,如非醫療服務的產品消費為主:葯品價格補償、日益嚴重的醫療器械購買和使用的創收、耗材收入、項目投資招標收入以及合作和合資收入(包括特需服務的合作)等,在醫院的業務收入中,葯品收入又佔到50%~70%,影響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也造成很多過度醫療行為,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雖通過實施醫院收支兩條線的改革,旨在弱化葯品收入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作用,提高醫療技術的勞務價格,轉變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但以葯養醫的局面尚無很大改善。
二是獲利因素的驅動,由於利益驅使,醫院還從病人自付中獲利,如從醫保病人的非醫保項目中獲利即醫保范圍以外的葯品和材料、把體檢作為創收項目之一等,這不但嚴重影響基本醫療服務,同時也限制了高端醫療技術的健康發展。
三是醫療保障制度明顯缺陷,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控制醫療浪費,經過數十年的醫療衛生改革,醫療保障制度從試行到逐步推廣實行,仍然存在大量問題,很難做到同一保障體系內的公平合理。與醫療服務業發展現狀相比,我國的醫療服務業監管體制還存在許多問題:整體框架還未完全形成;缺乏醫療行業的基本法律;缺乏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管制制度的自覺性意識,立法計劃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各組成部分發展不平衡。行業准入方面,在結構准入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但在人員准入和技術准入方面有欠缺,設備設施准入也不完善。在運行監管方面,缺乏大量的技術規范,缺乏關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社會經濟行為的管制規定,沒有建立起信息發布制度。
四是現有運行機制效率低下,在微觀管理體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不是真正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普遍存在著經營上負營不負虧的現象。在內部運行機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沒有打破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模式,人力資源不能合理流動,不能充分體現優勞優酬、多勞多酬的分配原則。
再從如何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來說,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問題一直困擾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不斷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才能促使公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有利於醫療衛生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一是要拓寬補償渠道,我國現行的醫院補償渠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財政補助、醫療業務收入、葯品加成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衛生改革的深化,這種補償機制愈來愈顯示出其弊端:財政補償不足,迫使醫院要依靠價格補償;而價格中又沒有充分體現技術勞動的價值,有迫使醫院依賴葯品價格和設備價格補償,造成醫院補償機制循環不暢。面對如此現狀,拓寬補償渠道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應明確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應盡的責任,改變目前的補償結構,實現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投資主體下的醫院監管體系。以醫保為龍頭,通過對醫療保險設計改變對醫院的補償方法,如實行按人頭付費和雙向轉診,按病種付費或實行醫保的第三方委託管理,以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加強對醫院的引導和監督。其次,健全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機制,關鍵還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既要保障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需要,促進公立醫院實現社會目標,又要符合激勵約束相容的原則,通過政府有限的資金投入,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財政補償的效率。再者,拓寬補償渠道還可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民營資本和慈善基金);利用政府貼息貸款發展公立醫院也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 有效方式。政府投資作為全社會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其他投資起著示範作用和引導作用。對公立醫院的投資可以通過運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如投資補貼、投資抵免、投資貸款貼息等)來實現。
二是要加強制度監管,要加強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步伐,規范和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和收入分配製度。目前的公立醫院是傳統的事業單位,需要用現代規范的事業法人制度來加以重造。人事制度改革可採用全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退的用人機制。在收入分配機制上應扭轉醫務人員工資收入、獎金與業務收入掛鉤的現象,取而代之應轉向與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考核相聯系。規范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建立以崗位為基礎,總額控制、分配合理的工資制度,遏制以葯養醫和不合理的創收行為。
三是要提高運營效率 公立醫院也要吸取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醫院運營效率。醫院的首要任務是要在一定的預算下維持基本運營,而醫療機構由於服務內容和人群的特殊性, 需要服務具有高質量,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益目標相聯系,需要處理好一般企業運營中成本利潤導向和國家政策、法律等規定的社會利益導向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醫院注重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從而兼顧多重目標的實現。
以上觀點,在醫療行業的同道較多認可,關鍵還要看這次國家政府的決心如何,是認真扎實地逐步推進,還是打一陣乾雷後象徵性地隨便下幾顆雨點就草草收場。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我的答復也許你還不夠滿意,但我想,全國的同道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暢所欲言,說不定上面的高層人士也會出來發表高論的。那麼,我這就算是拋磚引玉了。哈哈。

E. 公立醫院改革

你這抄是問什麼呢?
公立醫院改革,我認為目前最好的作法就是職能分開,可以參照「政企分開」。
具體的說就是,醫院的行政管理者轉變為醫院的經營負責者,負責病源開發、醫院設施升級等工作。而一線的診療從業者,也即醫師、護士等則轉變為純粹的公務員,按照公務員標准來衡量其工作業績,也即年資、學歷、水平、社會評價等標准。
前者相當於承包者,不過只是承包醫院的具體經營權。後者是國家派出人員進行工作,不受前者領導,而直接受命於衛生局。
這是在現階段,能最有效的解決醫患矛盾、醫院經營成本問題,而且不引起各利益攸關方巨大反彈的方法方略。
具體可參照我寫過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如此醫改何時休,談北京醫改新方案》

F. 論新醫改的必要性和公立醫院改革的方針

必要性:首先,讓廣大民眾都能夠享受現代水平的醫療,讓這種巨大的社會需求得以全面釋放,提高了民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存質量。其次,可以帶動社會生產的調整方向,帶動生產適應此巨大的內需。第三,針對我國現在的醫療現狀,改變以葯養醫,也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 十字方針:「堅持公益性,調動積極性」 內容:1、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2、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3、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4、在衛生行政部門設立醫院監管機構,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的公立醫院績效評估管理體系和醫療質量安全評價管理體系5、優化公立醫院布局和結構

G. 公立醫院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實施方案》來明確公立醫院源體制改革試點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改革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包括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等;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推進醫葯分開,逐步取消葯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H. 醫院取消編制了嗎

據報道,近日《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出台,深圳的公立醫院將不再實行編制管理,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診療量佔全市醫療服務機構總診療量的50%以上……
公立醫院的搞編制,問題出在哪裡?大的問題不說,小的就是妨礙專業人才的正常流動,「編制」造成的巨大成本,加重了患者負擔、財政負擔。長期以來,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分立的「雙軌制」,不僅使民營醫院在醫保等方面受到嚴格限制,甚至兩種醫院的醫生也不平等的,民營醫院往往被隔絕於主流的醫學人才流動之外。這種背景下,「多點執業」改革,也只是對「雙軌制」打的補丁。這次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將釜底抽薪地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有「編制」就有冗員,就有「因人設崗」,就有真正的人才聘不進來的問題,最終導致幹活的人少,吃皇糧的人多,這些成本最終是要轉嫁到患者頭上,或者由財政來埋單。
取消行政級別,打破編制,促進人才流動,本就是改革30多年一以貫之的議題。這個議題是多年一議再議的事。之前可謂「喊破嗓子」,但推進得並不順利。這是因為公立醫院是有行政級別的事業單位,醫院的領導本身就是「官」,醫院領導和官員的身份是可以隨時做「切換」的。這種「管辦不分」的醫療衛生體制,極易產生「管制俘獲」,即監管者與被監管者形成合謀,改革當然推進得不順利。
談這次深圳去行政級別改革,必須關注改革的大背景。一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公立醫院作為第一批事業單位去行政級別的改革對象,也是理所應當的。二是,去年年底,養老金並軌方案獲通過,機關事業單位將實行與企業相同的養老保險制度,因為養老雙軌制的式微,「編制」開始變得不那麼吃香,給改革留下了操作空間。三是,今年4月,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了《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強調,公立醫院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
所以,深圳的這次公立醫院的去編制改革,堪稱天時、地利、人和,改革大環境、小環境都有了,事業單位改革探路、養老制度並軌、公職人員收入陽光化,「上頂下托」,為公立醫院改革留足了空間。
應該看到,這次的去編制化改革是一個「增量改革」,對既有人員還是採用了「老人老辦法」的措施,這也符合一貫的改革智慧。但是,「開弓就沒有回頭箭」,這種「老人老辦法」還是在公立醫院內部搞了「雙軌制」,所以只有通過更廣泛、更深入的醫療改革,才能有效填平其中鴻溝,保住既有改革成果,否則又會產生新的遺留問題,導致整個改革的失敗。

I. 公立醫院改革的公立醫院態度

如果門診葯房變成零售葯店,公立醫院會喜歡嗎?
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有關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含蓄地表達了觀點,「門診葯房託管也好,改製成零售葯店也好,我認為出發點與實行葯品零差價、收支兩條線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平抑葯價,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王錦霞並不將「門診葯房改製成零售葯店」的意義,等同於「零差價」或「收支兩條線」。她毫不避諱地說——「收支兩條線」是計劃經濟的模式,亦是管辦不分的繼續;「葯品零差率」則是對醫院賣葯的變相支持,是對「醫葯分開」的迴避,更給社會零售葯店帶來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市場環境。
或許,事實可以證明王錦霞的觀點。兩年多前,「葯品零差率」已在國內試點,一篇新聞調查指出,「零差率」的最大贏家並非患者,而是醫保機構和公費醫療機構。
住院葯房 暫時按兵不動?
「門診葯房是大頭,因此先從這里動手。」王錦霞提供的數字表明,據衛生部統計,2007年門診病人平均葯費占醫療總費用的50%。2008年的衛生統計報告顯示,門診病人葯費比重仍高達50%以上。2008年,全國門診共計28.4億人次,住院為9800萬人次,「從這兩個數字對比,也能看出門診葯費的比重。同時,看住院葯房也應保留,在急用葯、手術用葯上更利於醫治患者。」
省內一家醫院的一位中層幹部認為,王錦霞的演算法不夠科學,因為住院方面的人次雖少,但單次葯費遠超門診單次葯費。兩者的差距並不能從看病人次上清晰反映,「有的醫院,可能住院葯費比門診葯費更高。」
省內另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外科醫生也贊同這一觀點,「門診葯房改制,對我們影響不太大,因為患者本來就喜歡在醫院開完葯,再到外面葯店買葯,這樣的患者甚至可能是大部分。相對來說,影響外科會比較小,對內科影響確實比較大。」
怎樣保證葯品質量?
長春市中心醫院院長陳明強表示,「如果把門診葯房改為零售葯房,一定要有配套措施。醫院進葯有嚴格程序,除了極特殊情況,葯品質量都是合格的。改製成零售葯房後,首先我們要考慮怎樣確保葯品質量,其次是財政要有投入。」
門診葯房作為醫院的一塊大蛋糕,一刀切走如何善後,必須考慮。否則,醫院處境將很尷尬,這也意味著即使把門診葯房改為零售葯店,也將會衍生其他的以葯養醫之法。對此,王錦霞認為,新醫改方案中提出三年投入8500億元的規劃,每年2800億元,按照2007年醫院葯品銷售額4037億計算,醫院葯品獲利額為606億元。因此,財政補足沒問題。

閱讀全文

與公立醫院改革要改成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